第一篇:农村学校的发展之路---创新(共)
做为一所农村学校要发展,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创新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对学校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自身求生存、谋发展、铸辉煌的必由之路。而在工作中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创新乃是现代学校驱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农村学校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以教师的成长、发展为主;必须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机制;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展和优化学校的生存发展环境,以适应时可持续展的需要。通过远程教育干部培训学习,结合对自己工作实践的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创新驱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端正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
农村学校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这是办学的动力、导向和保障。作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本质上是对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需要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富有鲜明个性的办学理念。还需要带领教师把这种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大家认同的观念,并形成具体可操作的目标。进一步端正办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始终贯彻“用心肩负责任、用心规范办学、用心启迪智慧、用心造就人才”的办学理念。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潜能的开发,使“师生”两个主体均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形成了“双赢”的良好局面。学校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育人的目标就要更加明确,所以学校于“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创新”的育人目标为基础。育人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与细化会对学校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行动纲领。在实施这目标中,我们会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学习,让师生和家长们感到学校的育人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可操作,从而达到用共同的育人目标连接家校,使家校协同育人。
二、构建骨干教师群体,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能否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骨干教师群体,不仅关系到能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还将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能否得到长远发展,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促进骨干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也是确保规划如期兑现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满足全体教师的基本要求,给全体教师以实现他们的要求和愿望的机会。教师的劳动付出应与获得发展机会保持动态平衡,只工作不进修,只“教”不“学”,只“教”不“研”,只“使用”不“充电”,他们就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也会因此而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可持续发展不只为自己,为今天,更是为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为明天和更长远的未来。
三、优化学校环境,以适应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首先,要构建好和谐校园,和谐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必要条件,是搞好教学的先结条件,如果学校里的教师不团结,领导不团结,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他们不会心从一处想,力从一处使,在学校怎么发挥主导作用呢?因此,学校
要重视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师德,创造和谐的教师关系,使他们满腔热血地投入到自己的每一天工作中。少先队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学会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积极快乐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其次,要建设好花园式的学校。校园环境及为重要,当师生走入到鸟语花香的校园里,再听到朗朗的读书声时,心情会是怎样的呢?现在校园提倡五化三园建设,其目的都是要搞好我们的校园环境。杜绝学生乱涂乱画,乱丢乱扔,不论在操场上,草坪中、教师里都要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人人动起手来,为创绿色学校,卫生花园学校做出努力。
第三、创造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艺术走进校园,使师生的审美观得到发展。在我校,一幅幅美丽的墙壁连环图画映入你的眼帘,在校园文化长廊里,不同类别的阳光宣言使你感受到校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阳光班级,阳光教师更显示里他们的优越之处。各班校园外墙的展示台,各具特色,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班级之间相互交流,虽是一小块展示牌,班级文化在全校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班班都参与到你创新,我优越,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
四、架设家校联系桥梁,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担负着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有效沟通,科学经营,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形成合力,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发挥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建立家长委员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家长明确办学目标,融入到学校教育和管理之中,和学校一起成为教育的共同体。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努力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教育信息,参与教学过程,形成教育合力,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协调。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家长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教育观。开放学校资源,让学校成为家长获取知识,提高家教理论水平的场所。促使家长成为学校形象的维护者、学校品牌的宣传者。
总之,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需要继承传统,但更重要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办学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创设民主互动教学氛围,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我们从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也悟出了一条硬道理,创新乃是现代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二篇:创新之路谱写发展新篇章(范文模版)
创新之路谱写发展新篇章
——东峡煤矿联合重组十年发展回眸
东峡煤矿始建于1971年10月,隶属原华亭矿务局,2002年4月入组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具备年产120万吨的生产能力。全矿科队级建制单位28个,基层党支部16个,现有职工1336人。
联合重组十年来,在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矿井科学发展大旗,矿党政班子团结带领全矿党员干部职工,以安全生产为前提,以科技创新为突破,以精细管理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说实话、干实事、创实效的‚三实作风‛和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大公无私、坚持原则、艰苦奋斗的‚五种精神‛,把一个煤层赋存最复杂、生产条件最差、安全管理难度最大的小煤矿建设成安全高效、管理科学、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矿井。近年来矿井先后获得‚甘肃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双十佳煤矿‛、‚全国文明煤矿‛、‚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平安矿区‛、‚平凉市平安矿区‛和华能集团‚四强党组织‛等多项殊荣。
安全管理平稳发展。始终坚持以安全发展为前提,把安全作为‚天‛字号工程来抓,针对矿井煤层赋存条件最复杂、生产条件最差、安全管理难度最大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党政关于
1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建立了四级安全考核体系,大力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和‚手指口述法‛,加大安全投入,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了暗主井延伸、主扇房等工程,保证了调度系统的有效指挥。强化现场管理,大力推行‚干部走动式巡查管理法‛和‚手指口述操作法‛,重点抓好‚一通三防‛、顶板管理、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认真执行《东峡煤矿安全生产十三条禁令》,加大隐患排查和查处‚三违‛工作力度,严格执行‚每周一题、每月一考‛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显著提高,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500天以上。
矿井管理能力提升。围绕建设‚安全高效、管理科学、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矿井目标,健全和完善矿井管理制度,新建制度136项,修订制度228项,废止制度88项,形成了《东峡煤矿管理制度汇编(2011版)》。强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制定了《东峡煤矿精细化管理实施办法》,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柔性发展战略和管理创新方案,扎实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积极推行‚五型‛班组建设和班组核算等工作。2008年一举扭亏为盈,2010年利润总额突破了亿元,2011年实现利润1.3亿元。工业总产值由联合重组前的2765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66亿元,年均增长32.62%。资产总额由联合重组前的5817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12925万元,年均增长8.31%。职工人均年收入由联合重组
前的7525元增加到2011年的8.72万元,翻了12倍,年均增长27.76%。矿井年产量由联合重组前的49万吨提升到120万吨,年均增长率9.44%,完成了地面工业场地的增建及改造项目,修建了工业广场,配套完善了办公及生活设施,矿容矿貌焕然一新。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强科技攻关,完成了大倾角坚硬特厚易燃煤层群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2007年6月由甘肃省科技厅、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2011年11月矿井西翼扩大区首采52°急倾斜综采工作面掘井工作顺利贯通,2012年1月工作面安装完成并开始试生产成功,在科技创新中,多次与科研院所合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科技攻关,累计完成各类技术创新项目和‚五小‛成果1116项。其中,‚东峡煤矿大倾角易燃特厚煤层群倾斜分层‘双大’开采方法研究‛项目荣获2002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东峡煤矿大倾角坚硬易燃特厚煤层群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08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聚亚胺胶脂材料在东峡煤矿围岩加固及防堵水中的应用‛、‚大倾角坚硬易燃特厚煤层群综放开采技术研究‛、‚大倾角煤层小煤柱巷道锚杆支护数值模拟研究‛等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在矿井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队伍建设成效卓著。加快推进‚四好‛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抓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矿井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管理者。2005年,王玮同志荣获
‚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2006年,刘斌同志荣获‚甘肃省优秀党员‛称号;2007年,周翔同志荣获第十一届‚甘肃五四青年奖章‛;2009年,周翔同志荣获‚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矿长‛称号。大力实施人才强矿战略,加大职工培训力度,推进《东峡煤矿职工技能提升计划》,不断创新用人机制,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和‚首席员工‛计划,努力搭建多元化的成才平台,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活动,狠抓职工行为管理,不断完善‚6S+T‛行为规范考核机制和‚4E‛工作标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为矿井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全矿涌现出省级技术标兵12名,公司级岗位技术能手38名,矿级岗位技术能手156名,公司星级员工24名。
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坚持融入中心,进入管理,服务大局,按照‚四强‛党组织的标准,全面实施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相继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试点和‚创先争优‛活动,2009年10月党建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深圳鹏程国际认证公司审核认证;全矿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受到集团公司和督导组的高度评价,也得到职工群众的普遍好评;2008年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受到了中央、省市、公司等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先后共接待上级部门检查指导和兄弟单位来矿考察学习人员36批次;深入开展‚四好‛班子、‚六好‛党支部创建、‚双培双建‛、‚党员责任区‛、‚一个党员一面旗‛等主题实践活动。全矿有6个党支部被集团公司命名为‚六好‛党支部,综采一队党支部2009年被
甘肃省国资委树立为‚样板‛党支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开展‚好书荐读‛、辅导讲座、理论测试、党务培训和讲党课评优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素质;完善了党委、党支部与党员三级安全联保互保责任制,签订党员安全联保责任书,党员‚亮牌示范‛做表率,在安全生产中充分发挥‚哨兵‛作用;围绕服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承诺、扎实践诺,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宣贯、推广认同华能‚三色公司‛、‚四大安全‛理念及华煤集团‚四大识别系统‛,制定下发各岗位员工行为养成规范,实施‚4C‛员工岗位标准和‚6S+T‛考核奖惩体系,在基层队及主要场所,设置行为看板,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现场演练等各种形式,让职工熟知内化,实现了职工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矿区环境治理,先后修建了文化广场、单身职工公寓楼、污水处理站等,改造了家属区水、电、暖系统,延伸了暗主井架空人车,装修了办公楼、安全文化走廊、人车等候室,建成了办公局域网络,基本上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绿化了矸石山和矿区环境,千米‚长廊式‛文明煤矿建设初具规模,为职工生产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积极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大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为灾区捐款21.70万元;千方百计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十年来累计安置职工子女就业416名;大力开展‚平安矿区‛创建工作,及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强化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矿区和谐稳定,确保了矿井形象安全。
东峡煤矿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建设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和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的‚两型三化‛矿井为目标,狠抓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为公司打造现代化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浅谈中国仪器仪表创新之路如何发展?.doc
浅谈中国仪器仪表创新之路如何发展?
仪器仪表企业如何创新发展?这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关键是观念的真正转变和行动上的落实。否则一切都只能成为空谈,对企业发展起不到丝毫推动作用,并会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力。
首先在观念上一定要转变。人们往往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尽管创新会带来发展和长远利益,但是由于仪器仪表产业的创新,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多、风险较高等,使得很多企业很难去真正重视创新。更多的企业是盲目跟风,产品结构雷同,竞争力明显被削弱,获取着眼前利益。要将创新作为企业的理念和信仰,才能根植创新的土壤。
其次,在管理制度上也要进行创新。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缺乏创新能力,而是缺乏创新的环境。仪器仪表企业要培养创新能力,一定不能忽视管理、制度的配套。如大力培养创新人才,那么就要有相匹配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如何留住人才的相应制度等,才能让人才安心的从事创新工作。
企业的创新氛围来自于企业对创新的重视,也来自于高科技人才的不断引进,更来自于对科技的灵敏感触。仪器仪表作为与科技精密相连的产业,企业应当实时关注当前全球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能够对新技术有着敏锐嗅觉,并且积极推动自身切合科技发展趋势来进行创新。
仪器仪表企业的创新终究的面向市场的,因此对市场的把控是必不可少的。创新不是盲目的创新,不是一味追求超前的高科技创新就是最好的,而是能够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如果创新不能被市场所接受,那么其价值也无法真正得到体现,更无法为企业带来利益。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是必要前提。
第四篇:远东控股集团创新发展之路
远东控股集团创新发展之路
1990年2月,蒋锡培自筹资金180万元,征了3亩地,在范道开发区创办了“范道电工塑料厂”,即远东控股集团的前身,当时公司员工总数只有28人,公司成立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62万元,第二年达到1800万元,成为一家初具规模的企业。经过二十年的经营,远东如今已经发展为以电线电缆、医药、房地产、投资为核心业务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集团目前拥有员工6200余名,资产82.69亿元,远东品牌价值评估80.66亿元,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一、创新企业机制,不断夺取转型升级新胜利
20年来,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环境,远东控股集团紧紧抓住“创新”这条主线,对企业的机制先后成功实施了五次改制,成为中国企业改制典范。
第一次改制:转换经营机制,依托人才拓展市场。90年代正值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时代,远东产品供不应求。但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当时条件下受到很大的限制,企业招人不容易,高层次的人才对民营企业心存疑虑,不愿意来;银行也不愿意提供贷款,企业融资非常困难。
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指出乡镇企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优势之一,应进一步大力发展,并对乡镇企业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于是,远东接受乡党委书记张伯宏的建议,于92年2月与乡政府达成了改制经营协议,主动戴上了“红帽子”,把企业改制为乡办企业,把积累了约500万元的资产划归乡集体所有。
这次改制为企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资金支持,也争取到了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解决深层次的人才引进问题,同年,公司引进了机械部上海电缆研究所的虞正明高级工程师,使企业有了第一位“科班”出身的专家,在虞总工程师的指导下,公司制订了企业发展远景规划和近期发展目标,从单一生产技术含量低的民用电线,向技术含量高的各种工业电缆方向发展。公司取得了快速发展,92年改制当年,企业的销售额便突破了5000万元,到1994年底,销售额更是一举超过了1.5亿,企业的总资产达到了5000万元,成为改制前的10倍。这期间,公司也三改厂名,正式注册名称为“无锡远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滚动式发展。
第二次改制:推行股份制,实现资本有效运营。1994年3月,宜兴市委转发了市委农工部、体改委和计经委提出的《宜兴市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暂行管理办法》,决定在全市乡镇企业中推行股份制,同年8月,范道乡结合乡里实际也印发了《范道乡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管理办法》,并希望把远东作为股份制改革试点,而从企业改制为乡镇企业后3年的企业运行实际情况来看,乡镇企业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职责不明确、员工积极性不高等弊端,而股份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于是公司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组织人员南下广东、东赴浙江、北上山东等地考察搞股份制的成功经验,并着手对企业的资产、产权进行全面审计、评估和确认。
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公司于1995年初出成功实施了股份制改革,把乡办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采取定额认购和自愿认购的方式,成功地募集了1350万元内部员工股,以及100万元集体股,1996年内部员工股增资扩股到4500万元,广东员工成了公司的股东,既是生产者又是公司财产所有者,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把每个员工都捆到了“目标共识、责任共负、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企业利益共同体之中,使员工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落到了实处,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降耗节能和产品质量意识显著增强,在各个岗位上涌现了一大批奋力拼搏、勇争先进的积极分子。
另外随着股本金的扩大,公司也有效解决了资金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始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从1995年到1996年两年间,公司从芬兰、美国、德国等国家引进了国际及国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100多台套,进行技改扩能,组织开发生产中高压交流电缆等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产品,使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整个销售中的比例迅速增长。
第三次改制:探索混合型经济模式,走规模效益之路。市场竞争的形势瞬息万变,到1996年,光是在宜兴官林镇,就冒出上百家电缆制造企业,同质化产品竞争愈演愈烈,远东面临着产品结构升级的挑战,也亟待开发稳固的市场,这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于是公司考虑吸引战略投资者介入,进行强强联合,推进产品的升级、加快市场拓展。
1996年初,蒋锡培在一次活动中意外得知华能、国家电力公司等国有大型电力企业有意在国内寻找配套的电缆电线生产企业,随后他立即行动,先后9次上北京,开展合资攻关行动,进行了长达1年多、共16次的谈判,终于与国电、华能等国企达成合作意向,远东的发展速度、独特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高科技含量的名牌产品、汇聚的人才优势以及务实过硬的领导班子,对正在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老总们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1997年4月19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电电站装备工程(集团)总公司、国家电网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等4大国企终于与远东正式签订协议,共同投资成立江苏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在股权结构中,四大国企的国有股占68%,老远东职工股占24%,而宜兴范道发展总公司占集体股7%,其中,华能相对控股新远东,占31%。
此次合作实现了合作各方的双赢,从1997到2001年合资时间,华能等四大国企每年平均从新远东获得丰厚的分红回报,增加了国企资产活力,促使国企的效益出现反弹,同时远东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壮大,借四大国企的入股,远东获得了发展急需的资金和稳定庞大的市场,产销迅速实现同行业第一。
第四次改制:明晰企业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2001年,中国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改制被激进的改革派所怀疑,随即,电力行业强力推行主辅分离改革,华能等国企开始考虑从诸多的投资项目中收缩退出, 希望转让这部分股份。另外,从5年的经验来看,混合所有制存在着决策效率低等弊端,远东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打造百年品牌,需要明晰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于是远东抓住电力行业主辅分离改革的机会,与四家国企进行谈判,准备回购他们手中的国有股份,经过1年多时间的谈判,2002年初,远东终于与华能等国有股、集体股股东签订协议,回购68%的国有股和7%的集体股,远东再度民营化。接着,公司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制度,健全了董事会、监事会,成立了新的江苏远东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了真正的民营企业集团。
远东这四次改制正好顺应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四次浪潮: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四次改制也让远东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增强,在国内电线电缆行业创下了多项第一:第一家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第一个进入中国电工行业销售100强,科技投入和新产品开发数量名列全国行业第一,电线电缆产销量连续12年位居第一,名列世界电线电缆业中国入选企业第一名。
远东控股集团每一次改制都找准了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点,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2010年7月23日,三普药业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的申请获得有条件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系三普药业向控股股东远东控股定向发行股份,收购其拥有的电线电缆业务优质资产,具体包括远东电缆100%股权、复合技术100%股权以及新远东100%股权。本次交易发行价7.19元/股,拟发行的股份数量为30,743.2684万股。至此,远东控股集团旗下的电缆业务优质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将实现整体上市,意味着远东控股的第五次改制即将成功实施,将为远东控股集团提供全新的发展平台,推动企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
二、创新企业发展模式,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2006年,远东控股集团在实现百亿销售规模的基础上,在国内开创性、前瞻性地提出的“主业+投资”的发展模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集团在坚持“做大、做强、做精、做专”电缆、医药、房地产三大主业的同时,入驻资本市场,开展股权投资等金融投资,用两条腿走路,从而扩大企业的利润,为社会做更多贡献。实业是为满足社会需求,整合社会资源、承担社会责任,风投是在承担较高风险的基础上,获取高额回报,还可以帮助有志向的年轻人,这种“主业+投资”的模式可以有效规避企业多元化的风险,同时可以把握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
在未来的10年中,我们电缆业务要努力赶超排在我们前面的国际电缆公司,达到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我们的医药业务要争取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地产业务争取进入中国的前20强,至少打造成地区性一流品牌。投资方面,我们目前已经投资了近30家企业,涉及金融保险、智能电网、电子商务、化工、电线电缆、创投公司、汽车设计、通信、数字电视、软件开发、医药器械、木材林业、航空、教育等诸多行业,其中有一家企业实现纳斯达克上市,3家企业成功登陆创业板,有望获得较佳的投资回报。
三、创新技术水平,不断夺取转型升级新胜利
在新的发展阶段,远东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远东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是关系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远东一直以来致力于成为一家绿色的公司,公司是中国绿色标杆企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远东认为,发展绿色经济不光是国家的需要、地球的需要,也是企业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离开了绿色这个根本,一切的发展都变得毫无意义。为此,远东狠抓技术和产品创新,企业平均每年推出十余个专利新品,填补业内空白。其中由他组织公司与美国CTC公司共同研发了颠覆性技术产品――JRLX/T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该导线具有重量轻、强度大、低线损、弛度小、耐高温、耐腐蚀、与环境亲和等显著特点,是一种替代传统的钢芯铝绞线、铝合金导线、铝包钢导线和殷钢导线的全新产品,与传统钢芯铝绞线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强度为普通导线的2倍;导电率高,运行温度低,可以减少输电损失约6%;低弧垂,降低2倍以上垂度,有效减少架空线的绝缘空间走廊,提高了导线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量轻10-20%;耐腐蚀,使用寿命高于普通导线的2倍;节约有色金属铝材的消耗近一半,按每年电力电路200万吨铝用量计算,能节约铝材近100万吨。有效地满足输变电领域节能、安全、环保和经济性的更高要求,攻克了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能为国家节约大量土地、能源和原材料,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输电导线的颠覆性替代品。
2006年,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在中国首次挂网试运行,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开发应用ACCC碳纤维复合导线技术的国家。截至目前,该导线已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投入使用,已通电线路近百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全国电力系统和政府的广泛关注与认可。业内专家称,这项国际首创的技术将对电力工业产生重大和深刻的影响,是“电力行业一次颠覆性的革命”。
此外,远东紧跟国家新能源建设步伐,抓住商机大力研发风电、核电电缆产品,自主研发的具有耐扭、耐寒、耐盐雾、耐油、耐紫外线柔软可移动等特点的风力发电电缆系列新品,在众多风力发电场运行使用过程中,性能卓越稳定,达到国际同类水平。目前远东电缆是国产风力发电机组风力电缆的最大供应商,约占供货量的70%以上。远东核电电缆也成功地进入秦山核电站,在核电、水电等其它新能源建设方面作出了贡献。在道农研究院和《绿公司》杂志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绿色公司百强”评选中,远东控股集团在文化领先、经济优势、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和创新驱动五项指标的综合评估中胜出,荣获“2010中国绿色公司百强”称号。
四、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夺取转型升级新胜利
远东一直认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基业常青、走向卓越的基本保障,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拥有一流的人才,方可造就一流的企业。为了构筑人力资源梯队,培养和储备专业技术人才,远东长期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开展广泛的人才合作培养计划,并在国际范围内整合各种人才资源,吸纳了美国、日本以及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电缆研究所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006年,远东成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远东加快技术攻关、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崭新的平台;2008年11月,远东成立了江苏省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远东控股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已经邀请到黄崇祺、孙晋良、姚熹、牛文元等4位两院院士以及北京上海两地的23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这些高端平台为远东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为远东跻身世界一流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团现有一大批从事高科技、新产品研发的技术人员,其中拥有一批享有政府专项津贴的专家、教授级高工、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研究生等的高级人才。
从90年代中期开始,远东就致力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多层次、形式多样的培训体系,每年在培训方面的投入超千万元,年培训近万人次,公司2007、2008连续被评为“中国十大学习型企业”。在远东,学习是对员工的最高奖励;为了留住人才,远东除了通过礼贤下士、良好的发展机会、有竞争力的薪酬、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来留住人才外,还大力推进员工福利工程,不断完善员工福利计划,把对人才的礼遇落在实处,千方百计地提高人才的生活待遇,坚持以事业、感情、待遇、制度、文化来留住人才。公司二十年来先后出台30多项福利政策,在增强员工归宿感和企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0年,公司成立了业内首家企业大学——远东大学,本着“远东给你致富的岗位,还给你致富的智慧”的人才培养理念,使包括远东人在内的更多的人能够有学习、培训的机会,使他们成功成才。远东大学首先将立足于内部培训,对集团内部员工根据岗位的不同,针对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等设立系统的培训方案。结合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在培训中学习和思考,在实际工作中训练和辅导,通过学分制进行考核,达到“远东标准(国际一流标准)”后,颁发“远东大学学力证书”、“远东大学岗位合格认证证书”。远东大学还将建设“远东大学拓展训练基地”,为员工和来大学考察学习的学员提供服务。设立“远东大学和谐大讲堂”,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来远东大学进行讲座。内容包括:人文、科学、艺术、经济、管理、营销、体育、书法„„远东大学还将推出“远东访问”,每月访问一次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整理后在远东内部进行讲座。本着“分享远东文化,共享远东智慧”的培训管理理念,远东大学将积极为国内的企业提供“远东品牌”、“远东智慧”、“组织之道”等经典的模块式培训,同时也为各类总裁班、EMBA管理班提供实地考察的案例教学提供服务。通过分享远东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经验,为中华民族企业的发展提供智慧支援。
五、创新企业文化,不断夺取转型升级新胜利
远东认为,一个没有优秀文化支撑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缺乏先进文化支撑的企业,是一个无法实现基业长青、走向卓越的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是激发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精神源泉,它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文化还是品牌的基因,一个品牌只有拥有自己的个性、主张和价值理念,才能使品牌具备恒久的生命力。远东在创业之初就奉行“和谐文化”、文化管理企业的理念,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炼出远东品牌的精髓——“和与灵”文化,赋予远东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握远东手,永远是朋友”、“一人进远东,全家远东人”等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理念就是远东“和与灵”文化的生动体现。
以“和”为本、以“灵”为术的企业文化是远东20年来用心描述的发展观,是远东品牌的精髓,也是远东自身的一个文化品牌的定位。其中“和”是远东文化的价值观,是远东发展过程中被证明是有益的、有价值的企业生存理念,是强者的和,是共赢的和,是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和;“灵”是远东文化中的方法论,是在以“和”为本的价值观基础上的企业行为准则,是市场竞争的灵,是企业面对国际化需求时不断创新的灵,是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灵。没有“和”,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便无法良性共生;没有“灵”,则无法把握机遇,让企业不断长大,并达到最大限度的“和”。
基于“以和为本”的价值理念,远东提出了企业和谐生态的三大方面、五个平衡要素,即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外部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自然关系的和谐,五个平衡要素是指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满意、让股东满意、让政府满意、让社会满意,顺应了时代进步的需求和企业发展的规律,使远东平衡了各种利益关系,拥有了和谐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有效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获得了广泛的外部支持。在“以灵为术”方法论的指导下,远东先后进行四次改制,并持续进行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使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
“和”与“灵”,好比战略与战术,是企业文化无法割裂的两大核心元素。和是指和谐、和睦、合作和均衡,其外延包括:创业者(及泛指的老板)与企业员工的“和”,企业员工和团队协作之间的“和”,企业与客户、企业集群发展的“和”,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灵”是指灵活、善变、适应,主要表现在企业机制、运行机制上。
“和”与“灵”已成为远东人共同的价值信念与行为准则,使远东品牌展现出鲜明的个性,并将指引企业实现和谐、快速的发展。
六、创新党建工作,不断夺取转型升级新胜利
远东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2002年远东就成立了企业党校,并一直进行着大规模的党员培训,坚持“企业一线在营销,党建阵地在前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并将特有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特别以流动党员管理为企业党建工作的亮点。同时,远东控股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号召,根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要求,斥资建设远东都市港湾,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远东先后入围“全球华商500强企业”、“中国企业500强”、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100榜”、“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中国电气产品制造十大领军企业”,其中电缆业务产销量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远东也成为了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的第一品牌,以80.6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2010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电线电缆行业首位,同时荣获“亚洲品牌创新奖”、“2006世界市场中国(电缆)十大品牌”。“远东”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远东产品获得“国家质量免检证书”,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外名牌产品”。
二十年来,在以蒋锡培为首的管理层的英明领导与员工们的辛勤努力之下,远东控股集团创造了许多辉煌,然而,远东并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成就,在未来的日子里,远东将依照“主业+投资”的战略发展新模式,坚守“做精、做专、做强、做大”的思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相信在电缆业务、医药业务、地产业务及投资方面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功。
第五篇:走和谐发展之路、创农村品牌化学校
走和谐发展之路、创农村品牌化学校
---------韩庙镇振邦小学校长论坛材料 王清华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治校之本。一所学校的兴衰,首先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因此,校长应该带领自己的教育团队有一个科学的办学理念。作为一名校长,应该是现代办学理念的倡导者,为此,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水平。为此,我校提出以下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
办学理念
学校以“健康、安全、和谐、进步”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要使学校逐步成为家庭教育的延伸,社会教学的起点,学校生活的教科书,学校是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摇篮。
学校坚持事物不断发展的观点,对这一办学理念的内涵不断拓展和丰富,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发展。虽然学校身处农村,但我们要努力把学校办成具有城市色彩的学校,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健康,指校园环境的健康,教师、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安全,指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教师、学生人身的安全及心态的平和、心理的稳定;和谐,指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和谐,社会、家庭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要求与教师水平发展的和谐等等;进步,指以教师的进步促进学生的进步,以师生的共同进步促进学校的发展。同时以学校的健康、安全、进步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管理理念
根据我们提出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我们管理理念,其核心是要有服务的思想。学校要有服务于干部、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从而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教师要发展,首先要发展干部,发展一个干部,带动一批教师。在管理中,多协调,少控制,使学校的管理制度转化为教师、学生的自觉行为。
根据我们提出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本学期振邦小学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行民主管理,以人为本,以理服人,大力进行师德教风建设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学校工作而言,其实质就是领导的示范和引导。今年以来,我们努力打造振邦小学的领导团队,强化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汗往一块儿流,重大事情集体决策,形成了振邦小学独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经常要求班子成员在工作面前,处处以身作则,为教师们做出表率,问题面前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承担责任,在错误面前一视同仁。对教师过错,不横加指责,随意侮辱,时刻注意批评的可接受性,选择适当的场合,以朋友的身份单独进行说服教育,最后达到心悦诚服。
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地区,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在编21人,三人病休,2人休产假,好多教师面临退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内部挖掘,进行师德教风建设,我们尊重老教师、体谅老教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积极作用,作为老教师感到自己还能为学校尽一份力量,我和老教师谈心,把教职员工作为我的家人、亲人、朋友来对待,使我校的人际关系和谐健康,这也体现我们的办学理念。老教师们不服老,纷纷表现出年轻时的激情,戴着老花镜备课、上课、看作业。积极学习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尽管他们是一些很浅显的使用,有的用展台给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但他们的精神值得敬佩,从原来一点也没有接触,到现在能熟练掌握多媒体展台的使用方法。他们都有一个心愿,在退休之前在三尺讲台上再放一次光彩、再创造一次辉煌,的确,他们做到了,在今年教育办组织的联考中,有三名老教师所教学科名列全乡第一。
我校2010年、2011年新引进6名年轻教师,给我校注入生机与活力,年轻教师积极探索,在师德教风建设中表现出色,任劳任怨,勇挑重担,每周达到32节课,基本全负荷运转,跨度3个年级、2各学科,他们深知教育的重任,在学校缺兵少将的情况下,表现出的爱岗敬业、爱班、爱生,对待工作高度负责,从不因为任务重二敷衍塞责,任务重而教学和管理质量不下滑,今年乡教育办联考中,我校年轻教师有的一人任教2各年级名列全乡第一,总共拿到10个第一,占全乡12个单科、6个总分第一的二分之一之多。这就是我校教师的敬业精神,是师德教风建设的成果,可以说是风清气正。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学校品味
以“和谐”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以“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为宗旨。面向全体、尊重个性,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让平等尊重互爱成为师生交往的感情基础。文化建设不要只局限在墙上有什么内容,要在实际活动中形成。必须以一定的载体为凭借。在我校,学校文化活动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宣传形式。如利用广播、黑板报、演讲、标语等开展各种活动;如对入学教育、传统教育、纪念仪式等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的渗透。二是管理形式。在管理和教育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三是规范形式。即要求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具体事情做起,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狠抓教室、校园的清洁、整齐;狠抓课堂和考场秩序,严格各项纪律。
创设班级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建设,激发爱班的热情及凝聚力。班规自己来定,班级自己来管,同学自己来帮,教室自己布置,班干轮流当等,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发展。美化教室环境,突出个性与童趣,让教室充满育人氛围。“让教室的每一堵墙充满情和意,”即教室里的每一幅画、每一句标语、每一个评比都激励着学生去奋斗、去进取。都体现一个班级的文化特色。
三、利用活动载体,加强德育建设
根据学校实际,我校的德育建设充分从培养习惯开始,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大约需要21天,好的习惯需要去培养,在学校孩子养成好习惯会受益一生,是他们将来生存的依靠,培养学生好习惯首先要从要求教师开始,强调教师为人师表,从教师的自身修养入手,在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遵纪守法、关爱学生等方面进行引导要求语言文明、举止文雅,更要放下师长尊严,蹲下来和孩子谈话,营造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学校规定,凡是学生集会期间,全体教师必须参加,由值班领导负责检查。教师集会做操更要整齐划一,动作到位。今年,我校练习太极拳是,全体教师齐参与,在队伍前面和学生一起学习,深入到学生队伍中去,亲临指导、现场纠正。如今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成为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操场上师生太极拳整齐划一,从列队走步到一招一式,犹如训练有素的武士。
学校经常开展德育活动,如开展“提倡节约,摈弃浪费,传递学校正能量”的活动,学校利用周一升旗进行动员讲话,班级开班会、办黑板报,讲节约小故事,充分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灵魂,反对浪费,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收到良好效果,我校作为宣传信息报送到商河教育局,在商河教育网上进行报道。
四、抓好长效机制,确保学校安全
半年来,我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学校安全工作做到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了安全工作制度,确保了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学校财产万无一失,两千余名学生和300多名教职员工平平安安。我们建立了在校长直接领导下,以专职安全员为轴心,以学校各部门为主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工作网络,对学校安全工作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做到责任层层落实,信息及时互通反馈。认真制定各种值班的制度与职责,严格值班纪律,采取双管齐下和多管齐下的安全管理措施,如:节假日值班有门卫值班、后勤值班、领导值班、夜巡逻值班;平时值班有各年级教师值班,学校行政值班和学生值勤。各种值班均有记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有些萌发性的问题。加大投入,购置23个灭火器,维修16个摄像头,配备警棍、橡胶棒、防刺手套。各班做好安全教育,进行1530教育,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线不放松,为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五、今后的打算
学校根据实际将对学校南院墙前边进行绿化,对操场周围与院墙之间进行硬化、绿化整合。继续进行师德教风建设,明年暑假整理用电线路和监控、广播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