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贾庄乡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情况
贾庄乡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
建设规划情况
学校基本情况
贾庄乡中心小学是一所级教学实验、科研于一体的全乡龙头学校,拥有图书一万余册,音、体、美器材和实验器材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系市级管理规范化学校、市级文明示范学校、市级电教示范学校,学校年年都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
地理环境和建校背景
贾庄乡中心小学位于贾庄乡驻地贾庄村北,交通闭塞,建于1954年,所有房屋均为D级危房,墙体有断裂迹象,门窗破损严重,面积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建校目标和规划
贾庄乡中心小学新址位于贾庄乡驻地村前贾庄社区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规划占地面积16000 M2,建筑面积-1-
3600M2,其中教学楼1800M2,综合实验楼900M2,宿舍楼900M2,400米塑胶跑道,建成后全乡五六年级全部集中到中心小学就读,可满足24个教学班,在校生1200左右,其中寄宿学生500名左右。
新建的贾庄乡中心小学为寄宿制完全小学,整合了贾庄乡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学校基础设施投入也能集中增加,将全乡的五六年级撤并入六年寄宿学校就读寄宿,缓解各校教师紧缺状况,达到既办好村级小学,又集中办好六年寄宿制学校的目的,学校领导队伍再进一步优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创新,教育教学质量必定大辐度提高,使全乡儿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更好的为家乡建设服务,为家乡未来的成长奠基。
第二篇: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荐)
细巷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情况介绍
2011年3月30日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解决教育均衡问题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心和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青壮年老李纷纷外出务工,山区的“隔代教育”或“寄人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新难题。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细巷乡教育办根据县局有关学校结构布局调整的精神,决定在中心小学开展农村小学寄宿制试点工作。今年春季开学,乡教育办撤并除谭店、韩川两校外的文坪等9所村小学的六年级到中心小学, 开展寄宿制试点工作。目前在校寄宿生共126名。现就我校在并校工作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向大家作简要汇报介绍。
一、搞好宣传动员工作,争取家长支持。
为推行寄宿制工作,自2010年7月至12月乡教育办安排各小学通过家长会,组织学生家长收看《一个就是全部》的宣传片,让家长认识到学校撤并、创办寄宿制学校是乡村小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0年12月8日乡教育办借毕业班“三科”竞赛活动的机会,召开了全乡毕业班学生家长会,专门就中心小学创办寄宿制,撤并文坪等9所村小学毕业班学生到中心小学就读问题向家长作了宣传动员,95%的家长当场表示赞同,少部分家长心存犹豫,重点是对学生食宿不放心。
2011年2月22日,乡教育办召开全乡小学校长会议,安排春季开学启动工作,对毕业班学生撤并至中心小学的相关工作作了细化安排,专门下发了《关于寄宿学生开学报名的通知》,要求文坪等9所撤并学校于开学第一天做好六年级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中心小学全力做好开学前寄宿学生在校食宿的各项准备工作,确定开学第二天寄宿学生由家长陪同到中心小学报到注册。
2011年2月27日,中心小学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及餐厅等各项准备工作到位营。下午2点开始,全体教职员工专门准备接待寄宿学生报到注册,至下午5点,学生住宿安排妥当。由于学校提前准备充分,学生第一次用餐便秩序井然,让在场的家长也吃了一颗“定心丸”,用餐结束后家长放心返回。
二、上级组织与领导的大力支持,调研准备充分。
2010年11月,细巷中心小学教学楼落成,18间闲置教室便为开展寄宿制试点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障。细巷乡教育办于2010年10月向县教育局上报了《细巷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小学试点工作方案》,县局通过了工作方案并要求学校积极筹划,着手试点校建设工作。
为创办好寄宿制,教育局组织细巷乡教育办及中心小学班子成员一行5人,于12月12至14日赴镇原县孟坝镇进行实地考察,对寄宿学生全天生活进行了全方位跟踪学习,听取了学校领导的经验介绍,查阅了相关管理制度资料。学习归来,学校结合实际,借鉴镇原和洋思开展寄宿制管理经验,讨论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2011年3月4日,副县长沈学英、教育局局长李永成专门就寄宿制试行工作进行了调研,充分肯定了学校所作的工作,鼓励继续努力,做好寄宿制学校试点工作。
三、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进行学生食宿条件的改造建设
学校利用现有校舍条件进行了改造,将原教师灶房改造成学生食堂,将教学楼右前2间砖混结构教室改造成学生餐厅,将中心小学南面一排6间砖木结构教室与教学楼左前2间砖混结构教室改造 成学生宿舍,共可住宿学生168人。学校筹措资金7万多元用于购置学生住宿用床、餐桌、及食堂灶具等设备
四、健全制度,靠实责任,做到安全第一。
一是完善食堂管理。学校食堂聘用3名工作人员,要求她们持健康证、培训证上岗,并与她们签订了《聘用合同》,学校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寄宿生就餐管理制度》。学校食堂实行每餐48小时留样制度。食堂与供货商签订合同,保证蔬菜、面粉质量且价格略低于市场价,供货商负责送货进校,由生活组长负责验收入库及出库管理。现在食堂卫生干净整洁,各类器皿摆放到位,三餐花样翻新,美味可口,每周保证至少做一顿学生喜欢吃的米饭。
二是24小时值班制度。晚间值班排定时间,二人一组,前半夜女生活老师负责,后半夜男生活老师负责,做好值班记录。教育办和学校领导排班巡视值班情况,并根据监控录像不定期抽查值班情况,对失职或不按要求巡视者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三是细化生活管理。布局调整完成后,教育办腾出9名教师,除了补充了中心小学的教学力量外,还抽出4名教师组成生活管理组,设组长1名,负责学生的饮食起居。寄宿生生活管理由中心小学总务主任主管,教育办会计协助。开学初,学校与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修订了《学生纪律管理制度》、《学生卫生管理制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学生文明宿舍公约》、《寄宿生接送制度》、《生活教师夜间值班制度》、《值班领导夜间巡查制度》、《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生活老师管理制度》等。每周星期日下午6点半家长将孩子送到生活老师处,生活老师负责接收、清点人数及学生的零用品,办理交接手续。每周星期五下午由学生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凭卡接送孩子,填写“学生离校记录”、“意见建议信息反馈簿”后,将学生 带回家,学校办理交接管理手续并存档备案。学校还开通供寄宿生专用的爱心电话,保证所有寄宿生与家长、家庭与学校信息畅通。
生活老师的职责一是对学生进行生活自理教育;二是组织学生饭后开展一些活动;三是管理学生睡好觉;四是负责好学生课余时间的安全;五是处理好突发事件。学生早上6:50起床,梳洗完毕后,生活老师按班级整队清点人数,交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再交晨读老师,辅导学生晨读。一日三餐前,由生活老师组织学生先排好队去宿舍取餐具,排队就餐,然后组织学生自己到水房洗碗。晚餐餐具清洗结束,学生在生活区域内自由活动20分钟后,由生活老师组织进入餐厅观看少儿频道动画片节目或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育光碟。中午,生活老师组织学生休息一小时,然后交班主任带到教室学习,准备上课。随着夏季来临,学校准备利用晚饭后充裕的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兴趣活动,诸如诵读、阅览及球类运动等,丰富寄宿生的在校生活。
五、实行寄宿制管理,初见成效
一是提高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会生存的第一要素。学校在生活上对寄宿生提出了“三会一养成”的自理能力培养目标,即会整理床铺、会管理钱物,会清洗衣物餐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个寝室都有《文明宿舍公约》,值周老师、少先队干部每天定时或不定时对寝室、餐厅、卫生区进行评比登记,并及时在评比栏中公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寄宿生都能自己叠被、清理房间、洗餐具,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经过2周时间的训练,所有寄宿生都学会了生活自理的技能,回家也能帮着家长整理内务,家长们无不夸赞:孩子寄宿后,比以前更懂事了。
二是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2010年秋细巷教育办有完小共12所,全乡在校小学生1262人。总体概况是“校点多、规模小、教 师少、任务重、设备缺、利用少”。一些偏僻地区的教学点班额大多不超过15人,甚至出现“一个老师不超过10个学生”的现象。一师多用现象广泛存在,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又要负责行政、财务等其他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中心小学教学楼的落成并投入使用,为寄宿制的创办提供了条件。六年级寄宿制试点工作的开展,将个别老教师转为生活老师,再将村小学部分骨干教师调入任教,既解决了生活老师短缺的问题,也增强了中心小学的教学力量。
三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寄宿制试点后,教师队伍人尽其才,达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教学时间得到保证;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课程的全面开设,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和走读生相比,寄宿生课余学习时间安排有序,便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寄宿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增多,尤其是学校为寄宿学生安排了晚自习,学生在学校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辅导,等于请了一名“家教”,寄宿生每天的作业基本上都做到了面批,这是走读生很难达到的条件。开学仅4周时间,个别村小学来的寄宿学生在成绩进步很快,甚至超过了中心小学的尖子生。
四是解决了一些社会矛盾。首先是解决了农民外出务工与子女读好书的矛盾。寄宿制小学的试点,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有效地发挥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功能,填补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其次,学校对寄宿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学习、生活都在校内,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门卫值班制,杜绝闲杂人员进校和寄宿学生私自离校,生活老师甚至教育办、校领导与寄宿生同吃同住,随时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处理不良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联系,建立寄宿生家长联系制度、寄宿生接送交接制度等,既有效保障了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对家长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和安慰。
六、困难与问题
一是教育资金投入少,经费短缺。由于寄宿制学校要满足基本的住宿条件必须配备食堂、宿舍等基本的学生生活设施,以及聘用食堂工作人员、每学期支付大量的燃料费等,相比非寄宿制学校而言,寄宿制学校存在的经费缺口更大。
二是学校硬件配套建设还不到位。学校目前还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目前缺少开水炉,没有锅炉,冬季学生宿舍供暖没有安全保障。学校食堂建设还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三是寄宿与走读并存,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目前,细巷中心小学的寄宿制尚在试点阶段,寄宿与走读并存,加大了寄宿的封闭管理难度。而要将走读与寄宿分开管理或分校管理,目前的条件尚未成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加大了生活老师对寄宿生的监管力度和密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加固了校墙,加强了门卫管理。
四是寄宿制管理经验匮乏与高品位管理之间的矛盾。一个新生事物一旦诞生,家长和社会都寄予厚望。如何保证寄宿制在安全服务的同时,又能全面发挥育人功能,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农村寄宿制小学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需要社会、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呵护、关心、支持。同时,我们在创办的过程中也在及时修正问题,发扬优点,总结经验与教训,提高寄宿制教育的办学品位与层次。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位同仁的关怀和支持下,寄宿制试点工作将会不断完善,逐步走向成熟,会为边远农村的寄宿制小学教育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运行模式。寄宿教育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前途会一片光明。
第三篇:贾庄镇中心学校团队建设材料
贾庄镇中心学校团队建设材料
III—19—1贾庄镇中心小学学校工作计划中少先队建设的内容
(一)组织建设
1.做好日常的组织管理工作
指导大队委员会做好队员的队籍管理工作。定期上好队课。平时做好五项流动红旗。门岗值日与升降旗工作。
2.加强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委员会的建设。
3.大队集会每月一次,中队集会每月二次,小队建设做到自愿组合,合理编队,自取队名,自定目标,活动经常、建立阵地,辅导员自聘,每周开展一次活动。
(二)礼仪建设
加强少先队礼仪建设,包括少先队大、中队集体规范使用队旗、红领巾、队歌、队礼、呼号、宣誓、鼓号音乐、队服、队长标志等少先队特有的礼仪标记,按规范举行少先队大队和中队的队会仪式、升旗仪式等各种少先队仪式,利用暑期前开始队号的训练,暑期完成鼓号队新队员的培训工作。
(三)阵地建设
充分利用队室这个少先队阵地,向队员进行组织教育,辅导少先队小干部使用和管理红领巾橱窗,红领巾广播站等大队宣传阵地。指导并督促各中队办好板报、争章园地、队角等中队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它们的育人功能。同时,使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少先队教育基地。
(四)队伍建设
1.强化中队辅导员队伍管理
召集中队辅导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平时组织辅导员参与学习交流,开展培训,指导各中队辅导员积极参与少先队教育科研活动,提升工作水平。
2.强化少先队小干部队伍管理
定期举办队长学校,进行队知识,队干部技能和素质培训,帮助队干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协助大队委员会按岗位标准做好队干部民主选举工作,建立民主评议制度,每学期开展一次。
III—19—3贾庄镇中心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一、狠抓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抓好学生行为常规是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加大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大队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红领巾监督岗:由学校“红领巾监督岗”实行落实,利用常规检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每日检查与定期抽查相结合,从细微之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
2、国旗下讲话:本学期国旗下讲话由十多位中队辅导员和配班教师负责进行。老师们都能积极准备,激情演讲,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
3、主题板报和橱窗评比:每月一主题,月头布置,月尾检查、评比,效果明显。各班出的黑板报和橱窗立意新颖,构思奇妙,布局精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开展丰富活动,提高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
两年来,我们开展了多项活动,让队员们在活动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1、常规知识竞赛,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本次活动历时较长,从学期初开始,大队部就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活动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布置,学校领导重视,学生也紧密配合,全校学生都融入了牢记“守则”和“规范”的洪流中。学生不仅在口头上能熟背于心,而且能落实在实处,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
2、爱心捐款活动,坚持学生爱心教育
5月,学校结合“全国助残日”活动要求,下发了助残倡议书,开展了“少吃一份零食,奉献一片爱心”的捐款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学生们纷纷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用自己的力量将炽热的爱心播撒到残疾孩子的心中。
3、校园艺术节,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六月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以“童心向党”为活动宗旨,积极开展校园艺术节。本届艺术节分为两个板块,“儿童粉笔画比赛”给了孩子尽情挥洒想象力的舞台,孩子们用充满智慧的画笔绘出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精彩画卷,形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集体表演唱”活动更凸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文艺节目精彩纷呈。
三、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辅导员明确的岗位意识
众所周知,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高低对少先队组织教育作用的发挥及活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没有一支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就不会有生机与活力。因此,近年来,少先队大队部认真组织班主任培训,大力号召辅导员认真学习少先队理论知识,要求辅导员争做理论型、科研型的辅导员,积极做好少先队的工作。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有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民主教育的讲座,也有全国著名班主任任小艾的激情演讲,还有班主任在实践中的思想交流。这一次次的培训和交流让我们所有的班主任老师都受益匪浅。
四、坚持家校共建,营造学生成长的融洽氛围
社会、学校、家庭三维网络是塑造学生成为健康人的德育体系,这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为此,近年来,我们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家长进行了不同主题的家庭教育培训。由各年级组长负责落实,各班主任积极配合,成功开展了五次家长会,社会影响较好,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我们坚信,只有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影响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完善家庭教育,使其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III—19—4贾庄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小干部轮换制
少先队小干部轮换制,是在少先队组织中,破除小干部长期任职,采取队员轮流当队长,接受少先队岗位的锻炼,获得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充分体现每一个少先队员均等的权利与义务的一种组织管理形式。
少先队小干部轮换制的实施,可以让少先队员主动在队活动中获得体验,锻炼自身技能,强化已有知识,并逐渐内化为能力;在轮换过程中,磨练队员的意志品质,获取心理体验,形成健康的个性心理;利于队员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
少先队小干部轮换制,是一个让队员自我管理、自我实践、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少先队组织管理模式。少先队员真正取得队的决定权,让每个教育对象,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而不是被动的“客”。少先队小干部,作为一个教育的载体,在轮换后,给了每一个主体实践的机会,体现了“主体教育”的思想。
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A.确定小干部的方法
确定小干部的方法,要求实验中队改变长期任职的传统做法,遵守自我推荐、民主选举、定期轮换、照顾全体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下面,各中队可以自主选择:部分轮换、全部轮换、以活动为周期轮换。
B.轮换制小干部的使用方法:
使用轮换制小干部,从他们的特长、兴趣、爱好出发。在教师的引导、队员的帮助下,轮换制小干部要投入到队的每一个领域,包括:少先队的小家务、队的常规教育活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宣传活动等。与传统方式的不同在于,参加这些活动组织的,可能并不是这个领域的最高或相对高水平的队员,他们既是完成任务,也是锻炼和学习。在担任一定任期后,再轮换“下岗”、“换岗”。
C.轮换制小干部的培养方法:
轮换制小干部的培养,渗透在岗前、岗中与岗后。开办轮换制队长学校,传授工作技能,教给工作方法,树立正确思想(合作、自律、服务等);实行小帮手制,有经验的队员也要求主动辅助轮换制小干部的工作,并可当新干部的小老师;要求辅导员全程观察,及时指导;表扬为主,发现进步及时总结并提出表扬,强化正确行为的影响;岗后及时反馈任期内工作、表现,提出意见与建议,激励其下一次再争取上岗。
第四篇:2015.7窝乡寄宿制中心小学学校工作总结及下学期工作思路
窝依莫克乡寄宿制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工作总结暨下学年工作思路
2014-2015学年的工作已结束,我校根据《布尔津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均衡化发展文件汇编
(一)》文件精神及布尔津县教育局局长在2015年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依据布尔津县2015年教育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落实方案,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和常规管理,执行教育行政的各种准则,理论、规章、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动全体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和高度热情,发扬光大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上下一致,团结协作,以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本校实际,现对这一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2014-2015学年工作总结
(一)、以德育工作为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按时安排好每天的升降旗仪式外,还通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观看爱国影片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本学期学校继续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还通过开展民汉班级“大手拉小手”、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周围的少数民族同学和邻居和睦相处,维护好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的团结。
3、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与协调,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紧密结合。本学期利用农闲时间召开全校家长会一次,每个班召开班级家长会两次。举办家长学校,尝试开展家长委员会的各项活动,如学校的“生物园地”,就是家长、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的。使其成为学校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良好平台。督促老师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家访,既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又让老师知道学生家庭的情况。
4、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教育引导作用。各班主任能按计划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网络教育等主题教育。加强学生对《规范》和《守则》的学习及遵守。多和学生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多给予学生温暖和关爱。
5、加强德育研讨的力度。为了提高班主任德育引导的水平,学校每月召开一次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召开一次大的德育研讨会,并进行德育课题的研究。
6、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及周会对这些道德模范学生及校园里的好人好事进行宣传、表扬,成为所有学生的榜样,在校园里形成人人争做好人好事的良好氛围。
7、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青春期教育。开设校“心理咨询室”,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心理倾诉与心理疏导的温馨家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班主任与健康课教师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
8、落实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学生的养成教育一直是我校比较费心思的一件工作,本学年我校以学生“十项文明习惯”为目标,分阶段一项一项的抓,并通过文明礼仪之星、团结友爱之星等的评选,激励表现好的学生,并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另外,还通过文明班级的创建,对班级的布置、卫生,对班级开展的活动,对学生的仪表都进行具体、规范的要求,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了实处,平安学校创建见到成效。
9、学校除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外,还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如演讲比赛、团歌比赛、足球友谊联赛、手抄报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增强集体观念,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10、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推进了德育工作的进程。我校加强了校园与班级文化建设,校园内悬挂名人画像、语录,时刻激励学生奋进;板报、宣传橱窗是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直观宣传的阵地。通过美化、绿化、净化环境为学生提供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和谐的育人环境。
11、重视受关注学生、留守儿童,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学校党支部、德育处安排校领导与党员老师对我校的15个受关注学生进行“二帮一”对口帮扶,班主任和团少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各种送关怀活动,让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
12、积极落实政府的各项补助政策,并对学生进行宣传,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以教学工作为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1、本学期将各中层划分片区,每个中层包一个教研组。范静超汉语语文组,潘忠香、阿娜尔古丽数学组,田娜娜、叶尔肯古丽汉语组,孙彦梅英语组,安塔民语语文组,扎吾热西综合组。各中层需参加本组的各类教研活动。每周的教研活动必须按时参加。3月9日对教师办公室进行调整,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办公。
2、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30号文件)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分层次教学,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深入开展“校本教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坚持“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校本教研为重点,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上课能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注意改进教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倡导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能多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机会,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
3、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各科任教师能根据相关要求科学合理地给学生布置作业,作业布置能做到适度。作业批改、讲评都比较及时。
4、重视学情调查,研究学生情况。学校分期中、期末对学生开展学情调,对学情情况分类进行归纳,及时反馈进行研究,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对学困生和留守学生的调查,从生活情况、学习情况、心理素质多方面进行研究,准确地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措施,这样,“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5、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地区关于教学常规管理的规定,实行两分钟等课制、超周备课制等,教务处能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详细的检查,本学期检查超过了 4次,且每次检查都有详细的记录。检查结果能及时的向教师进行反馈,教师常规工作实行月考核,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与激励的作用。
6、积极推行阳光体育运动。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安排好体育大课间和下午的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落实体育艺术“2+1”工作,以及每周五的团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
7、注重信息化建设。为每一位一线教师配备电脑并接入光纤联网,远程教育资源与网络资源,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更多的资料与方法。已安装电子白板24个,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课堂更加生动,充满趣味。规范实验室、图书室、语音室等功能室的管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率,使其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
8、重视双语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将双语工作做好,教务处选派双语培训回来的教师与一部分汉语言教师担任主要科目的教学工作,教务处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及时了解双语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想办法解决,使我校的双语教学稳步向前推进。
9、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要求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组的各项常规工作,及时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教务处每月对教研组长进行考核。
10、注重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与“一校一品”百人冬不拉弹奏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兴趣小组活动与一校一品活动为补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11、以教研促教学.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把教研活动中的成果用以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认真开展课题申报工作,本学年我校两位老师成功申报地区级教研课题。
12、坚持“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校本教研为重点,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结合校本课程开好学校的社团活动,将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授课时间统一放在周四下午,保证时间至少三个小时,确定好社团活动后,选好相应的教师,做好计划,写好教案,开好课程。
13、将“先观后备、以学定教、教后反思”作为学科教学的基本流程,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进一步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开发适合本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实施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改革的力度和效果已远远落后于一些村级学校。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初步设立了这样一个课改模式,从教师最基本的抓起,实施“312”的教学模式,3是“三个必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课时间必须控制在20分钟左右、必须有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必须有训练的时间。1是“一个消除”是进一步消除教学薄弱环节,通过教学过程和反思来体现。2是“两类作业”一类是普通作业批改,另一类是单元测试。
14、“一师一优课”的工作进行顺利,大部分老师将录像课等材料上传至指定网站,安排了专人进行录制,因没有录播教室,效果不是很理想。
15、重视双语幼儿园工作,严禁幼儿园出现小学化倾向,让学生在玩中学。努力提高学前双语孩子的汉语口语水平,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目标,来提高教育水平。本学年本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了84%。
(三)、以安全工作为重,把安全法制工作做到实处。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每月都在校园内进行一次安全排查,及时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对解决不了的安全隐患能及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
2、门卫与保育员均实行8小时轮班制,全天24小时中小学两个校园的门卫室与学生宿舍均有人值班,从而确保学校财产安全与住宿学生的人身安全。
3、严把食品入口关,学生食堂的采购严格按照指定地点选购,食堂管理员认真做好食材的入库出库登记,严防过期与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流入食堂,确保了食品安全零事故。
4、为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防止水痘、腮腺炎等疾病流行,学校严格执行防疫晨检制度,定期进行宿舍、教室等的消毒工作。并且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向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工作,在严冬季节避免了流行传染病的大面积出现。
5、注重法制宣传。邀请法制校长来校作法律知识讲座,本学年共举办四次法制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杜绝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努力创建安全文明校园。邀请我校的法制校长许东升同志给学生做法制安全讲座;我校德育处为学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进行以安全为主题的板报比赛;团支部、少先队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张贴安全宣传标语;各班班主任充分利用思品课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预防校园侵害,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救自卫的能力。
7、做好节假日的各项工作安排,以确保安全。为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放假前德育处集中学生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且与学生家长签定假期安全责任状,使学校和家长一起关注学生的安全。平时,住宿生离校时,实行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制,学生到家后,家长给班主任打电话报平安,以确保住宿生安全离校。
8、加大对问题学生的管理力度,班主任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班里爱冲动、自我控制力差的学生进行重点的观察与引导,预防了校园打架斗殴等恶性安全事故发生。实行党员、领导一对一帮扶问题学生,9、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我校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学校中层领导中少数民族占到了一半。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领导的作用,让他们做好广大少数民族职工的思想工作,认清教育发展的趋势,了解工作的紧迫性,树立竞争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让民汉教职工一起努力,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
10、提前做好各类安全预案,未雨绸缪,对学生进行各类应急演练,开展了防踩踏、防震、消防等安全演练活动,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与安全应对能力。
(四)、以后勤工作为辅助,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
1、优化人员配置。学校对民汉教职工进行统一调配,将年龄大、汉语水平不高难以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安排、分流到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后勤部门工作,大大优化了教师队伍,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后勤人员不足的困难。
2、明确后勤部门分工,从门卫、保育员、炊事员、管理员到电工、杂工,明确各自工作岗位的职责,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后勤各个岗位上的人员能各尽其职。
3、加强住宿生管理,作为一所有300多名住宿生的学校,在住宿生管理上学校狠下功夫,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住宿生,努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且加强家校联系,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管理好住宿生。
4、不断改善住宿生的伙食条件。制定每周食谱,为学生提供营养搭配合理的饭菜,在现有的条件下,不仅让学生吃饱,还要让学生吃好。
5、进一步完善后勤工作者的考核方案,按比例给出后勤人员评优评先的名额,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调动后勤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
6、后勤部门工作实行班长负责制,后勤每个部门都设一名负责人,使分工较多的后勤部门能有序开展各类工作,规范了后勤管理。
7、本学期进行了春季植树、刷树、种花,为校园增添了新的风景。加大野花的种植面积。
8、开发科技活动实践基地,确保3—6年级每班有一块劳动基地。
(五)、以各类培训学习为抓手,培养优秀的教职工队伍。
1、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全体教职工理论水平。学期初与放假前,开展了师德学习、政治学习及业务学习;平时,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都进行业务学习或听评课交流活动。
2、积极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参加培训回来的老师要撰写学习心得,并为全校教师作报告,将所学的先进经验进行推广,使一个人一次外出学习的收获变成老师们共同的知识财富。
3、重视对年青教师的培养,学校除了放手让这些新分配的教师在教育一线承担与其专业相对应的教学工作外,还实行“以老带新”的办法,让一名有经验的老教师带一名年青的大学生,使这些大学生尽快成长起来,早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4、对民语言教师进行汉语培训。汉语水平符合要求的民语言教师却不够用,而这个缺口完全依赖新进教师来补又不太现实,因此我校加大了对本校年青的民语言教师的汉语培训,努力使他们提高汉语水平以适应双语教学。培训方式分集中学习与自学两种形式。
5、有计划地搞好本校的教研工作,为教师创造展示的平台,让广大教师在讨论、交流、展示、观摩中得到提高。本学期教学一线的教师都按计划完成了个人的公开课展示,教务处从公开课中选拔出优秀教师,举办了校级的优质课大赛、同课异构展示、教师基本功大赛,为教师们创造了充分展示的平台。
6、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完善了中层领导岗位的责任制,使每个领导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和权限,做到各负其责,使学校的大小事务,事事有人管,件件抓落实的管理模式。
7、重视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严于自律、清正廉明,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教师光辉形象,营造育人环境,从而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夯实基础。
(六)、以实现均衡化为目标,加强对村小及教学点的帮助.1、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联盟捆绑发展办学模式改革的工作。依据布尔津县的布局调整计划,2014年9月初中部分班级没有撤走,我校依然是一所乡级中学。2015年3月将中学撤底分流,按照联盟捆绑发展模式,我校作为乡村集团化办学的龙头学校,将窝依阔克别克村小学、江格孜塔勒教学点、恰尔巴克教学点三个集团成员学校,进行合理的安排,对教学点统一管理、在师资、教研上给予支持,完善教学点负责人的岗位责任制,加大管理的力度,努力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2、开展了县联盟校送课、与村小同课异构等活动。选派我校6名骨干老师,给江格孜塔勒教学点送去语、数、汉语课各20节,送教下村累计60节课,在业务上对教学点进行了很大的帮助。
3、邀请村小与教学点的老师到我校听取优秀展示课,并让江格孜塔勒教学点的老师参与到我校的教研活动中来。
4、狠抓教学点的督导与检查,通过定时检查、不定时抽查与电话询问的方式,对村小与教学点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本学年到教学点的检查达到了10次。全力帮助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促进教学点与中心校共同发展。
(七)、有关标准化建设及均衡化发展的相关计划及档案建设。
实现标准化建设及均衡化发展是学校的一个大目标,学校对标准化档案把关,同时为了通过地区的过程性督导,安排人员对实验室进行集中整治。
(八)、学校其它工作
1、制订和修改学校的协商管理目标
通过多次反复修改,我校确定了本校的协商管理目标,目标共分十一个大项内容,26个分项小指标。目标囊括了学校的重点工作和主要工作,将各指标细划至每个部门,列出责任领导。
2、五月初启动爱之桥基金,共收到捐款3182.5元,同时为患重病的阿尔米亚捐款7335元。
3、顺利完成教师与学生的实名制录入工作,认真做好学校“普九”档案整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为保证我校辖区内的每一个适龄学童都能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切切实实的做好 “两免一补”工作的落实,使国家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确确实实惠及到当地百姓
3、纠风工作,建立并落实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收费制度,认真落实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深入贯彻与上级部门所签订的各项工作责任状,切实加强财务及预算外的资金管理,并能主动接受校教代会的监督。严格执行财务收支“两条线”,使我校的财务管理向着良好的趋势发展,为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4、一线老师实行上下班刷卡签到、签退制度,进一步规范了考勤管理。
二、2015-2016学年工作思路:
1、开展教师轮岗支教交流活动。为了促进乡域内的教育均衡,作为中心校,下学年将选派我校教师到村小及教学点支教,计划选派两名老师到江格孜塔勒教学点,一名老师到窝乡七小支教。
2、认真组织考试和质量监控。通过集中月测评、期中测评和期末测评来加强质量监控,力求公正、客观地反映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寻求对策。教务处认真组织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及质量分析(校长、书记每学期至少开二次关于考试的质量分析会)。
4、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提高师生素质。
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读两本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以教师读书为引领,带动全校学生共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本学期将继续开展落实师生读书活动(主要由语文组负责),做到读书有目的、有要求、有感悟、有收获。
5、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落实好传帮带工作。
开学初学校为青年教师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第三期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和学习内容,统一安排好指导教师,要求所有教师按照学年制定的一至三年学习规划,明确学习方向;青年教师及时完成平时的学习感悟和小结等工作。骨干教师和老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加强对新教师的指导与培训,指导教师经常深入青年教师的课堂,通过听课和评课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青年教师按三年计划将老教师对其工作指导的内容材料整理归档。
6、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名校的先进教学模式,分批次选派教师到先进学校学习,结合我校实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312”教育教学模式。对年青教师要多指导,多督促,帮助其尽快成长。
7、德育工作重点放在学生十项行为习惯养成上。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以德立教”、“以身立教”意识,重点做好新班主任培训工作。围绕爱国、民族团结、安全、法治等活动,以少先队每月教育主题为重点,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接受教育。落实行为规范养成,每周落实教育主题,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不断加强党建、德育工作。一是紧紧抓住“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主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受关注”学生 “一帮
一、多帮一”的帮扶机制。二是建立“受关注”学生档案,进一步办好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不断深化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9、发挥教育信息化工程作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接收优质资源,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作用,用好电脑、电子拍板教室,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10、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效性的工作,要循序渐进地稳步发展,每一个环节都要做扎实,才能不脱节,因此从学前班到小学都要有一个具体的规划与目标;加大对教师的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
11、安全工作要毫不懈怠。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安全检查力度,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提高责任意识,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争取资金投入,购置监控等相关设施,为安全工作提供应有的物质保障。
12、积极开展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乡村少年宫的活动顺利开展。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学期将继续开展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将本校教师指导为主和外聘人员相结合的方式争取将社团活动出成果,出精品。同时将我校的校本课程加入社团活动中,在丰富社团活动的同时给校本课程展示的舞台。
窝依莫克乡寄宿制中心小学
2015年7月
第五篇:贾庄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
贾庄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
为保证育人环境充满文化气息,做到校园无空地,处处能育人,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教职工要穿着整洁干净、语言要文明;学生在校内要穿校服戴校牌,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要求使用普通话,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二、校园景点、雕塑要有寓意、要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宣传栏要定期更换宣传内容。班级门口悬挂班级信息表,教室内前黑板上方悬挂国旗和班训,黑板报定期更换。
三、学校校长室要悬挂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及校园平面图,实验楼走廊墙壁悬挂科学家画像,实验室内张贴实验操作规范,各办公室布置整洁,文化氛围浓郁,制度要上墙。
四、操场周围要设计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宣传和标语口号。①定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如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②红领巾广播站要积极组织有意义的稿件进行广播。
贾庄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学校是传播精神文明的摇篮。历年来,我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导向、激励、传递审美、育人的作用,努力从以下两方面建设校园文化。
一、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1、校园文化的创设
校园的草坪中竖着一块块写着名人名言的警语牌时时鞭策着学生前进。橱窗里,定期更新内容,展出学生的书法、美术、手抄报、英语书写比赛等优秀作品,鼓舞着学生进步。运动场南北的围墙上画上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体育运动图案,激励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校园里各种花草树木都挂上了一块写有介绍植物的牌子,绿化不忘增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学校特意开辟了一块近千平方米的农田作为学生的劳动基地,让学生直接参加中指劳动,让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同时分享丰收的喜悦。
2、室内文化的布置
我校除了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外,还特别重视室内的文化气息。(1)每个教室的黑板上方都写着“尊师守纪 勤学上进”、“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勤学 好学 博学”等等警示语,时刻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个专用室的警示语都体现出各自的特色,如:音乐室:“陶冶情操 波动心弦”“请走进我们的歌声”,劳技室:“爱科学 学科学 用科学”,书法室:“艺术无止境 墨海任遨游”“学习书法艺术 培养审美情趣”,美术 室:“艺术文明人类”,自然室:“实践出真知”“未来科学家的摇篮”。
(2)每个教室的布置,设计了各班 的特色阵地,如:“红黄蓝大比拼”、“苹果园”、“丰收”、“新星阵地”等等,同学们随时都可以把自己的杰作布置到特色园地里,展示各自的风采。
(3)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是教室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小天地。我校坚持“中队黑板报评比制度”,由学生自己组稿,版面设计,书写,每月评比一次。可以说,每一期的黑板报都是同学们的杰作。
3、媒体文化的创作
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凭借传递信息快、生动的特点,是传播精神文明的主窗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及自我教育,起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二、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
校园文化艺术是我校的传统节目,我校每年举行一次。在艺术节期间,我们举行了一系列活动。(1)以“爱党、爱国、环保”等为主题的书法比赛。
(2)少儿绘画比赛。(3)学校还投资2万多元购置民族乐器,组建了一支几十人的民乐队,艺术节期间为同学们表演器乐合奏,获得了师生的喝彩。在郊区第二届器乐比赛中获一等奖。
(4)举行“六一”文艺汇演。同学们用歌声和舞姿歌颂党、歌颂伟大的祖国、传播精神文明。
(5)科技作品展。以班级为单位,把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科技作品在指定地点展出,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激发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6)诗歌朗诵会。
(7)各中队举行中队主题队会。主题队会是锻炼学生能力的舞台,同时也是学生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同学们通过故事、小品、舞蹈、歌曲等形式,向全校师生传播爱党、爱国、自立、自强、环保等精神文化,使全校师生受到了一次次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校园文化建设,寓意深远。我们将充分利用我校的有效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其发挥出强大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校园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办学规模扩大,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这对校园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目标与要求
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围绕“使每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个总目标去进行,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要求做到:
1、本着“寻找亮点,着力打造精品”的原则,实现“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依靠校园文化为载体,达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棵树木能育人的目标”
2、坚持全员参与,突出主体性和实效性,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创新意识强烈、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
3、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结合学校实际,以“品牌和实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
三、具体内容与措施
结合我校实际,校园文化建设要扎实搞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物质文化建设:
1、优化校园外部环境。
校园环境规划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巧妙设计各景点,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边边角角也不放过,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课余时间则播放轻松欢快的轻音乐,让师生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2、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学校的校训、校风将以多种方式在校园内呈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楼学生必经的走廊内创设“文化长廊”。通过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
(二)精神文化建设:
1、继续开展师德建设活动。
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开展“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对同事要有诚心”三心活动,使师生凝心聚力。
2、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寓教于乐。
再次唱响“八荣八耻歌”,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举办“艺术节”、“体育比赛”、“科技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二是开展好主题活动,如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通过内容生动具体的国旗下讲话,鼓励学生健康向上;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开展读书宣传活动。结合本校实际,通过阐释校训、校歌、班风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此制度形成必须由管理者和师生共同参与制订,这样形成的制度,更显出它的优越性,最后能够转化为全体师生主动遵守的制度。继续完善《教职工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教学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各种制度,使之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四、组织与管理
为保证活动效果,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从而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