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窑湾镇陆口小学文化建设主题方案
陆口小学文化建设主题方案
一、文化主题
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也就是说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要把知和行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是善。我校创建于1928年,是苏北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八十六年的历史不变迁,学校三易其址,不仅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而且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学陶师陶特色鲜明,历经二十五年,获得了一个有一个荣誉与称号,以学陶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独具一格,是学校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为了更好地弘扬行之思想,使一代又一代的陆小人,学的知识,了解校史(知),为今后学校的发展而有所奉献(行),所以将学校的文化概括为行知文化。
二、支撑项目
1、目前学校有:约五十米的“集历代名家精品,汇诸类书体萃华”的书法碑廊一个,书法作品上起古代甲骨文,下至现代行草。远追二王,近收新星,颜李欧赵,苏黄米蔡共揽,真草隶篆行,各显千秋,可谓名家荟萃,诸体完备,对弘扬中华文字,陶冶师生情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由陆保伦先生及其胞弟捐资2.6万余元,建成的行知亭一座,庭中既有陶行知简介,有学生每周四问摘录,有教师成果展示,有学陶师陶简介,还有优秀教师简介,都凝聚着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精华。
3、钟秀廊,又称名人画廊,有古今中外名人画像四十九幅,名人名言八十一条,钟秀廊寓意陆口小学:凝聚天地间灵气,孕育着优秀人物,使师生感受伟人风采,谨记伟人教诲。
4、完整的校史室。有珍奇珍贵的历史资料、图片,反映并总结学校发展历程,记载教师校友、学生不同时期的活动及学校取得的荣誉,内容生动多样,博大精深。
5、行知大道。正对学校大门,贯穿学校东西,共九十米的主路,寓意着“我们走在行知大道上”。
三、一训三风
陆口小学“三风一训”
校训:品优、明礼、乐学、体健。
校风:勤奋朴实、学做真人、手脑并用、热爱农村。
教风:教人求实、育人求真、以陶为师、奉献创新。
学风:文明、勤奋、求实、创新。
四、建设方案
1、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教学楼顶中间红色“行知楼”,对称两边为我校校风“勤奋朴实、学做真人、手脑并用、热爱农村”
(2)在教学楼前场地,设置陶行知和徐州的陶行知-陆口小学创始人-陆保仑先生的两尊铜像和文字介绍。
(3)教学楼靠近公路一侧设置长十米、高六米的学校”三风一训“。
(4)东西重建的院墙设计陶行知先生的经典语录。
(5)教学楼前中心两侧设置不锈钢文化橱窗。
2、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1)室外环境布置:、教学楼二楼栏杆设电子屏幕,两楼梯口墙各柱书写陶行知先生的”
每天四问”内容。教学楼走廊悬挂名人头像、格言。楼梯上挂穿衣镜,并有安全等温馨提示。
(2)班级环境布置 各班有“三表一简介”(时间表、课程表、班级简介)正对门口上方书写“讲普通话、写规范字”。黑板内侧设饮水装置和远教,教室后墙设卫生角,主墙面为“学习园地”由班主任负责个性化设计。
(3)各室文化建设:根据各室工作职能,确立相应标语及规章制度。办公室主墙面上方书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教风标语,并设各项制度。
(4)厕所文化建设:除了净化、美化,也应注重文化,在相应的地方写上“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贴近方便、贴近文明”“不能随处小便、不能小处随便”等标语。外墙有制度与标志。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制度,坚持每周班会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
(2)利用班团会,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
(3)组织青少年广播站,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音乐铃声,课前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放广播操、眼保健操、音乐等。
(4)设计“每周四问”日记,组织学生坚持每周写一篇日记。
(5)实施特色大课间活动。安全演练、消防演练、逃生演练、文明礼仪、体质锻炼等活动,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6)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发挥图书室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7)积极开展各项评选活动,激励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
4、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持学校正常秩序的保障系统,规范师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校风,保证学校工作顺利开展。制度建设采取“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原则,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到“大家的制度大家定、大家的制度为大家”,形成“人人定制度、制度管人人”的和谐制度建设新局面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11月)起草方案
第二阶段(12)各科室布置,与整理工作,铜像及教学楼墙体文化建设。
第三阶段(1——2月)文化橱窗建设
第四阶段(3月)竣工庆典。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需要反思和思考的地方较多,只有大胆探索,不断实践,时刻心系校园文化建设。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爱岗敬业的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陆口小学未来的教育将更加辉煌。
窑湾镇陆口小学
第二篇:窑湾镇陆口小学学陶简介
学 陶 简 介
一、萌芽阶段
1944年,陆保伦先生在徐州培真中学读书时,学到一篇陶行知的文章,同时又认真听了教师介绍陶行知的先进教育事迹,那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伟大精神就在陆先生脑海里深深地扎根。1948~1951年,陆保伦先生就在陆口小学教唱过陶行知的《锄头舞歌》和《镰刀舞歌》,这便是陆口小学学陶的萌芽。
二、奠基阶段
1981年10月,陆保伦先生在铜师任教时,到南京参加了陶行知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在这次会上他听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报告,观看了晓庄师范学院举办的内容丰富的专刊、板报,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拜谒了陶墓,与会者的座谈更加深了他对陶行知光辉一生和其伟大教育思想的认识。回校后,陆保伦先生就着手研究陶行知,同时培育学陶骨干。1987年陆先生请到了省研究会秘书长汤翠英同志和江浦县五里小学副校长李亮同志在铜师作了一场精彩的学陶报告,并播放《陶行知录像带》,还有目的地找一些学生座谈,共同探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这为陆口小学走上学陶之路奠定了基础。
三、踏上正轨
1989年,铜师毕业生郭玉刚、王玉荣分到陆口小学,陆保伦先生带来了《陶行知文集》和许多学陶小册子,筹划组织了陆口小学第一届(三至六年级)学陶实验班,王玉荣任班主任。第二年,陆先生又将学生赵伯红送到陆口,扩大了学陶规模,自此,陆口小学正式走上了学陶之路。
第一届实验班重点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和“求真”教育,努力使学生“眼能看、口能说、脑能想、手能做,并以足够的时间保证他们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去看、去想、去做自己能做的事。背陶诗、学陶歌的同时,班内成立书法、音乐、小报、制作等兴趣小组,学生的特长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班干竞选,考试不监考,不安排值日生,全班识简谱,写循环日记„„1993年5月18日我校进行的学陶汇报会,得到两市领导及地方干群的好评。
1994年起,王玉荣老师在继续实践“六大思想”的基础上,变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每周四问”并以书面总结的形式让学生每周总结一次自己在身体、工作、学问、道德等方面是否有进步,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是这一阶段最突出的亮点。省陶会汤翠英老师评价说:“做每周四问总结,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同时,学校还搞了一些适合农村小学的学陶项目:果树嫁接、农药、化肥的使用、常见病虫害的防治等初步的农业技术。学生在活动中学劳动、学科学、学技术、学做人,积累了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爱农思想。1997年10月,徐州陶研会组织奖的“三口一店教育促小康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徐属各县学陶学校参加了这一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农村小学生学点农知、农技,将来对于他们在建设新农村、新家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陆口小学这条路走得好、走的对。2001年,陆英政校长调入我校,学生自我教育再研究和教师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四种奉献精神的陶研活动在我校全面展开,学生的《生活日记》和教师的《学陶札记》成为学校的学陶亮点;2003年徐州市陶行知研究会暨“行知亭”揭幕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2004年《学生自我教育研究》课题通过专家组的验收;2007年,由陆保伦先生筹款建造的“名人画廊”落成。
四、主要实绩
实实在在的付出,必定有实实在在的收获。1992年学校获省陶学会二等奖,被评为先进集体;1993年5月,学陶汇报会在此召开;1994年1月,学校被评为“徐州市学陶先进集体”;1997年10月,郭玉刚、王玉荣同获徐州市“学陶标兵”称号,事迹收入《探索集》,同时学校被评为“学陶先进集体”,同年“教育促小康现场会”在这里召开;1998年王玉荣老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郭玉刚、王玉荣所撰总结、论文多次在两市获奖并在刊物上发表,《雏鹰之声》上同一期发表了王玉荣及其学生的6篇作品;2002年王玉荣老师承担的实验课题《学生自我教育的研究》先后在省陶会和中陶会立项。2007年学校被评为“国家级先进素质教育基地”,2009~2011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新沂市校园管理先进集体”、“新沂市精细化合格学校”、“新沂市平安校园”、“徐州市陶行知思想实验学校”等称号。而今《学生自我教育再研究》正在酝酿申报,学陶师陶活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现在的陆口小学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苏北小学界。
第三篇:瓶窑镇长命小学2010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方案
瓶窑镇长命小学2010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方
案
一、指导思想
“孟母三迁”的故事广为人知,其根本归结为一句话即是“环境可以影响人,从而可以造就人”,所以对学校教育而言,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从何而来,一个班级就是学校的一个窗口,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场所,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活动、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着学生的行为。班级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极为重要作用。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就从学校每一个班级文化的凝聚而来。为了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就必须建设好班级文化环境,为此我校将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
二、评比内容及标准
1.班级口号和行规表现(20分,加分2分)
(1)班级口号(10分,加分2分):发动全班同学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每人写出能够表现班级精神的语句,最后确定一句作为全班学生的奋进目标或行动指导。激励每个人在这个集体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自律自强,实现自我价值,为班级荣誉贡献力量。要求在相关活动路队(如出操)行进过程中齐声高呼班级口号,增强班级凝聚力。
评价标准:
1.有班级口号10分。
2.加分由实地调查情况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班级口号的学生知晓率和现场呼号两个方面酌情加分。
(2)行规表现(10分):文明礼仪习惯,卫生习惯,纪律意识,文明活动。
评价标准:从以上几方面实地综合评价无不良状况得10分,有相关情况酌情取分。
2.规范班级管理制度 放手学生自主管理(20分,加分2分)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累且不说更重要的是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所以应该使学生由“监管对象”变为教育管理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尽量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明、纪律、卫生、校产管理,并落实到具体责任学生并有相应的管理形式、措施及奖惩制度。
评价标准:
1.10月13日前电子稿形式提交政教处。从自主管理制度内容、完善程度、可操作性由政教处组织落实相关人员给出评分。(10分)
2.学生的知晓率调查、制度落实程度,有无检查评比记录(操作痕迹)等方面现场综合评价(10分,加分2分)。
3.墙饰(30分,加分3)总体要求简约大方不提倡花花世界。
(1)基本墙饰(10分):1.公告栏布置【课程表、值日生轮流表、作息时间表】2.班级情况一览表布置3.争文明活动笑脸布置整齐、洁净到位(崇化不要求)。4.卫生角布置
评价标准:有无(10分)布置合理、美观大方,特色创新加分考虑1分。
(2)主体墙饰(10分):主要是指班级左右两侧的墙面布置,根据班级情况栏目自设。
评价标准:有主体墙饰(10分)有激励机制及效果、更新机制、美观程度。特色创新加分考虑1分。
(3)黑板报(10分)
评价标准:有黑板报内容健康向上,字迹清楚应时应景(10分)
无错别字,编排合理,格式正确,用字规范,主题突出,有特色创新,加分考虑1分。
4、整体卫生环境(20分)
评价标准:按以下要求酌情取分
(1)走廊、教室地面清洁干净,墙面整洁无污渍,无蛛网,门、窗干净。
(2)教室内电视机、饮水机、日光灯、电风扇、电器设备及其他物品应整洁干净,各类工具摆放整齐、合理、美观。
(3)课桌椅讲台干净无灰尘,桌面没有乱涂乱画现象排放整齐;桌内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学生书包摆放整齐,包内物品整理有序。
5.绿色点缀(10分)
在教室适当位置摆放绿色植物,定期修整责任到人,保持美观,起到美化班级环境的作用。
评价标准:绿色植物的生长状态、管理机制、整体布置来综合评价。
6.班级文化建设创新特色加分(3分)
除以上规定内容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有创新内容的在十月13日前书面提交政教处。材料须简单说明创新内容的创设意图及基本情况介绍。
二、评比办法
1.范围:以班级为单位,全片进行评比
2.设奖:以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三个段分别评比出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3.评委:行政人员相关教师代表联评。
4.评比时间:10月15日。
(一)班级精神文化建设(30%)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体现着班级的价值观,是班级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是班级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班级成员共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统一运作系统,其最终目标是使班级成员在班级文明的熏陶下自觉塑造自我,成为具有高度精神文明和全面发展的人。
1、班级目标 10%
要求:班级目标是班级发展的战略核心,既是行为的一种预期,又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外部条件;既是班级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有机结合。
2、班训 10%
要求:班训是班集体对班级的观念意识、行为习惯、行为方式中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的结果。它一般以一组言简意赅的短语对总结、提炼的结果加以概括,它要求全体师生在班级各种实践活动中去体现。
3、班旗、班徽、班歌(三选一即可)10%
要求:“班旗、班歌、班徽”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起始点,像一场音乐会之前的造势活动,可振奋人的精神。设计“班旗、班歌、班徽”时,班主任应调动全班学生人人参与,并通过适当途径征求学校主管部门及校长的意见。设计完成后,应通过集会、比赛、年级活动等各种场合展示班旗、班歌、班徽,使本年级本校师生注意到本班的形象标志。班旗、班歌、班徽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的标志有助于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设计活动有助于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合作力,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
(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20%)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着重在“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着眼于班级总体布局的和谐统一,着眼于物质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原则是: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
1、班级的硬环境 10%
要求:班级硬环境主要是指教室的硬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2、班级的软环境 10%
要求:教室虽小,软环境的创造却大有文章。在教室墙壁的空白处悬挂名人名言条幅,从而营造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励学生不断地拼搏、进取;悬挂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设置奖状区和学习园地区,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热爱班级的情感;利用学习园地,创立“读书角”,展示他们的才华,增强相互沟通;教室卫生工具整齐地摆放,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以此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从而营造坦诚、融洽的交往环境。
(三)、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班级各种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社团章程等,体现着班级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班级精神的具体反映,对班级成员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规范和制约作用,保障着班级目标的实现。
1、制度的制定 10%
要求: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如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自主管理制度、班级文化活动制度、班级激励制度、班级德育分量化考核制度、班级奖惩制度等,并且在每项制度中都要有明确的管理条例。(不要求全做,针对自己班级管理,有选择的设置)
2、结果的反馈 10%
要求:对班级制定的制度有相应的反馈和表现,学校鼓励各班级的反馈以表扬、激励为主。
(四)、黑板报 20%
要求:参照本学期班级黑板报评比要求,9月的黑板报评比折算20%计入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
(五)、其他建设、创意加分10%
如:绿色植物的修饰、班级座位表等
一、活动目的为深入开展德育主题教育的实践研究,建设美丽校园,丰富校园文化,让校园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档次和水平,结合我正在开展的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觉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三自一新”教育改革工程,现开展“三自一新我爱我班”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展现我校学生及班级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参赛对象
高中级部所有班级
三、教室布置原则及建议:
原则:
1、具有教育意义,扣合“三自一新”教改工程主题
2、符合教室情境及中学生特点
3、美观大方、整齐清洁
4、具创意、巧思有特点
对环境布置的几点建议(供参考):
1、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教室内的常备用具和学生常带之物,如书包、学具、饮水用具等,应分类集中,放之有序,讲桌、课桌椅、卫生工具摆放整齐,避免杂乱现象。
2、墙面装饰:布置主题内容积极向上,整体布置体现和谐、整洁、美观、大方。教室门内侧墙壁可以布置:分组管理表(组序、组名、组员、组长、组训)、班委组成表、班委值日表、卫生值日表、走读生名单、体音美学生名单、班级公约、学生书画作品或装饰画、人生格言、励志名言等。
3、教室后墙白板设计:学校统一制作教室后墙白板,各班自主设计白板内容,但必须包括学习小组分组情况,成员名单,小组评比等内容。
4、班旗、班徽、班训设计:学校鼓励各班设计制定本班班旗班徽班训,内容要健康,能反映淮中学生的精神面貌。构图简洁,有活力,积极向上,有创意及象征意义并张贴于教室适当位置。
5、教室绿化:鼓励各班自筹盆栽植物、花卉装饰绿化教室。
五、评比安排
1、时间:设计布置时间从3月11日至3月25日,3月28日(待定)为检查评比时间。
2、评委:评委由政教处课程开发中心、政教处、团委、美术教师组成,依据评分标准打分评定。
3、奖项:按评委评定分数,由高分至低分排列,各年级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状及奖金,一等奖奖励班费200元,二等奖100元,三等奖50元,量化管理分别给予6、3、2分的加分奖励。
4、注意事项:教室布置要体现班级特色,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倡导个性化设计,鼓励创新;个性化设计必须整体协调美观,有文化品味,不得破坏墙壁,不得乱张贴;崇尚节约,张贴悬挂物品原则上重复使用。
5、展板制作:标语展板到学校斜对面豪科印务店制作(待定),制作时登记班级及制作内容并签字。
希望各班认真做好本次活动的落实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建设优良的班风,为“三自一新”教改工程营造浓厚氛围,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当阳市窑湾小学简介
当阳市窑湾小学简介
当阳市窑湾小学创建于1964年,位于沮漳河畔,玉阳的东大门——窑湾集镇,汉宜公里西侧,交通便利,四路公汽直达校门。我校现占地面积9720平方米,又新增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95平方米,新增900多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4人,教职工41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气势辉宏的塑像挺立在校园中央,石凳石桌、休闲长廊环绕在四周,具有现在建筑风格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座落在一片茂密的樟树林中,今年又栽了桂花树、樱花树、红叶季木等35棵。学校四季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室等设备一应俱全,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现在又争取资金改善学生食堂、宿舍楼,新增现代化的厨房厨具和自动受饭系统。学校教师有强烈责任感,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勤奋、求真、明理、创新”的校风。“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 成功”的 学风。“精心培育、细心呵护、爱心浇灌”的教风都彰显出学校全面育人的宗旨。2012年秋,我校教师获奖论文“国家级1篇、湖北省级2篇、宜昌市级2篇,当阳市级获20多篇。张军老师获省级“德育先进个人”、辅导的学生获宜昌环保征文奖,周文权老师的论文“发挥白板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获省一等奖等,“男子篮球队在当阳市获第三名”,学校先后被当阳市教育局评为“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革命传统教育”、“平安校园”等先进单位、“当阳市文明单位”、省课题“传统文化对未成年人„”课题结题。教师18人次获上级表彰,辅导学生参加竞赛30人次获奖。
第五篇:窑湾镇小学古诗词歌咏比赛评分标准
窑湾镇小学古诗词歌咏比赛评分标准
一、评分标准
歌咏比赛的评分标准由古诗词内容、精神面貌及台风、艺术效果三部分对参赛人或队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一)歌曲内容(2分)
歌咏内容符合这次比赛主题要求。
(二)精神面貌及台风(2分)
1.参赛人员着装大方得体,精神饱满,有朝气(1分)。2.参赛队(人)台风良好(1分)。
(三)艺术效果(6分)
1.歌咏节奏准确鲜明,效果好(1分)
2.声音整齐洪亮、有感染力,吐字清晰(2分)。3.能够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作品处理得当,表演完整(1分)。
4.现场演出效果和谐、富有激情、艺术性及创新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