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文化管理中校长的角色定位
学校文化管理中校长的角色定位
周如俊(1967—),灌南县教育中心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中国工程制图学会会员,中国职高委教学研究会高级会员,连云港市单招高考优秀辅导教师,连云港市第一批“521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先进个人,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连云港市首届名师。
一位企业管理大师说过:“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能用钱买到劳动,但你不能用钱买到热情,你不能用钱买到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争取到。”同样,在日趋人性化的社会里,学校教师是“经济人”、“社会人”和“文化人”的复合体,简单的金钱刺激和强制的行政命令已难持久地唤起教师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校长也要把管理的重点从行为层转向精神层,多与教师进行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着力营造出一种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的文化氛围,才能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和工作的主人。因此说,好的学校文化能给教师带来愉悦以及极大的满足感,就像是心灵鸡汤一样。而教师其实是需要这样的鸡汤并且乐于“消费”这样的鸡汤的。那么一所学校,校长如何才能做好学校文化管理,增加自己的执行力呢?笔者认为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充当“五大”角色。
坚持文化“内化于心”,铸造学校之魂——“发动机”角色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管理理念,没有被全体教师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可能形成强大的教师团队战斗力的。不少学校用物质奖励、金钱刺激来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当然是重要的。然而物质刺激激励作用都是边际效率递减的。开始时也许有用,但在教师的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就越来越小了。这个时候,校长不能只靠物质,也要靠学校文化建设来激励教师,为教师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化。教师的行为直接体现着学校文化。当年南开校父严范孙先生亲题的四十字箴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就是南开中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在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方面的具体化。因此说,良好的校园精髓文化,能为教师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共同的文化氛围、共同的价值观及由价值观指导下的学校目标、学校精神、职业道德等,从而能激发一个团结合作的执行力主体——教师群体的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向心力。
坚持文化“固化于制”,强化学校管理——“指南针”角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管子曰:“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学校制度是人定的,制度更是用来规范、激励人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换言之,学校要把每位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必须有一整套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矩可蹈。同时学校制度规范管理也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只有每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教育力量时,全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成为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学校的制度文化包括四个重要方面:其一,教学管理制度。其二,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其三,生活行为管理制度。其四,社会实践制度。学校管理者要不断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体
系,以文化管理的方式推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并不(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断创新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才使学校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坚持文化“融化于水”,赏识管理——“胶水”角色
学校有时完全靠制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这个时候,校长将被迫安装许多“防盗门”来预防可能的损失。防盗门虽然能起一些作用,但成本高昂且效率未必见佳。因此,校长用信任、赏识管理去影响教师,有时会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建防盗门的成本,也许有时达到“胶水”的凝聚的效果。
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好校长应该多表扬教师,并且表达出对教师的期望。因为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成为积极的向上的原动力,产生激励效应。当前课改下校长应该是一位赏识教育者,其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一枝花,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阳光、空气、水分的空间,让他们迎风展姿,百花争艳。这样关注教师的优势,让教师感到工作学习愉快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但有益于教师身心健康,同时也将使教师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体现人的价值、体现对人的尊重。
坚持文化“融化于情”,打造激情团队——“消毒剂”角色
当前许多学校管理者都看到市场经济好的方面的作用,过分依靠教师上岗竞争、“末位淘汰制”等聘任制管理制度,但较少关注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其实,学校引入市场经济方式下的教师竞争管理并非完善,而是存在“市场失灵”。有时过度竞争也容易导致教师间不择手段的竞争。因此在目前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要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校长要创造出一个的让教师安心工作的合作环境。这个时候,一种强调博爱、公义、诚信、友好的学校文化就可能成为教师管理以及教师上岗竞争市场的消毒剂。它让教师超越唯利是图,让教师在利和义之间,个人追求与教师团队合作上寻找到平衡。
坚持文化“外化于形”,提升学校品牌——“推销员”角色
在日益优化的学校办学环境中,学校的良好形象不但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也是学校强大的竞争力。基于此,学校管理者要把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我校全面导入企业CIS系统,规范了学校的视觉形象,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学校的公众知名度:一是注重学校品牌的内涵。品牌建设是学校向服务对象——家长、学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教育教学特点、利益和服务。它可以表达学校品牌所具有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等信息,并使受服务对象由此受惠;二是注重学校品牌的创新。学校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模式、教材、师资和管理,提升专业品牌,借壳办学。第三,加强学校品牌的宣传促销。创建学校品牌的目的在于为服务对象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服务。因此学校必须通过广告等媒体让社会公众了解和熟悉学校品牌,使服务对象加深印象、转变态度、引起注意、最终确定选择行为。第四,争取品牌的连锁效应。品牌只是学校一个亮点,学校要立足市场,应当争取整体透亮,要注重提高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使学在日趋激烈的办学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校长的角色定位与学校管理
1、校长的角色定位与学校管理
程序、管理员
高度、制度与信度和效度
2、理想,放飞教育的梦想
A、理想的概念与外延
B、教育理想的外延:学校理想、教师理想、学生理想
C、理想建立与培养的步骤:学校理想的确立: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精神;学校理想的实施:规范化、制度化、人文化。教师理想的确立与实施:专业化成长。学生理想的确立:环境的励志,个人的爱好,条件的选择,持之以恒的努力。
3、
第三篇:论校长在学习型学校文化培育中的角色定位
论校长在学习型学校文化培育中的角色定位
——西丽小学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的做法与体会
深圳市西丽小学校长 杨少林
摘要: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是一场触及师生精神生命的学校文化变迁过程。在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过程中,校长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人们往往夸大了校长的作用。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旅程,是群体精神生命的演进过程,校长充其量是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发现者、培育者和促进者。
本文试图从文化本体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我校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强调校长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学校先进的社会文化为资源,从学校的社会文化基础出发,通过发现先进的学习者及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培育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文化、促进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文化的累积与增殖,促进学习型学校文化的生成,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发现者、培育者、促进者。
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已成为近些年来基础教育的繁荣景象,这无疑给学校带来了生机。但当我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时,却不难看到如下现 象:校长的教育理想新颖超前,而教师的教育观念传统陈旧;校长的办学目标明确,而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模糊;校长的办学理念先进,而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后。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还远远没有到达文化的内核,学习型学校文化成了一种没有根的文化。
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与现实为何如此悬殊?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说这些校长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也不能说校园浮躁与浮夸之风盛行,但我们不得不说,校长作为组织者,作为组织文化的核心成员,有必要反思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是否科学。事实上,有较多的校长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变迁动因观,“把文化建设仅仅归结为学校某些当权者的政治行为,则忽视了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社会力量以及隐藏在这种力量背后的文化哲学法则”,注重了办学理念的至上而下的演绎与归纳,而缺乏至下而上的继承与创新,忽视了文化的发生学意义。
文化建设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累积而成的,是极其缓慢的,欲速则不达。从文化本体论的意义上讲,学校文化与群体相依相随,“文化是群体的共同意向”,“文化的主体是人”,是群体的人,每一个体都是文化建设的力量。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旅程,是群体精神生命的演进过程,校长作为群体一员,充其量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发现者、培育者、促进者,而不是独创者。
本文试图从文化本体论的角度出发,结合我校近些年来建设学习型组织文化的成功探索,思考学习型学文化的培育过程,思考校长在其此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一、做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的发现者
人人是学习者。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伽达默尔也说“理解并不是主体诸多行为方式的一种,而是此在自身的存在方式”。学习是植根于人类个体价值体系深处的社会文化基因,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动因。
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学习者是不会独立存在的,总是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群体之中。正如学习型组织的集大成者圣吉所说:“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真正的区别在于学习型组织程度的深浅和快慢。一个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专注、热情与能量、关系的质量、思想的质量。”学习者是客观存在的,学习型组织也是客观存在的,是学习型学校文化的资源,更是学习型学校文化本源性的生长点。校长首要的任务就是及早发现要学习者,及早发现学习型初级组织。
1、发现先进的学习者
教师个个都是学习者,这是校长必须建立的第一条信念。但由于所受历史、社会及文化的局限,个体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或不同的层次,有的甚至以其反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为校长发现学习者增添了难度。
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活动这一专业实践活动,其学习必然与专业活动相联系,因此,我们必须将目光移向教师细微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学习者。在目前状态下,由于受传统的分科教学的影响,有一定数量的教师的确不太喜欢思考教育整体的问题,不太喜欢思考学校整体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忽视学习。他们思考着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问题,特别是在分设的学科课堂里,无处不在流淌着他们的思与想。比如语文教师对课本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数学教师的思维里有其独特的逻辑脉络,艺术教师有自己的创作志趣,……广大教师都在自己的领地里独立而自由地思考着,难免存在随意性、分散性和局限性,但他们是学习型学校文化的基因,我们必须将他们利用好、引导好。
2、发现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
“一个成功的革新机构一定有一些小组,他们能够自发地进行综合的学习。”教师团队里一定活跃着学习型组织,这是校长必须建立的第二条信念。这些组织可能是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科组、备课小组等正式群体之一,也可能是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科组、备课小组主要成员为核心的非正式群体。如果学校仍然推行着科层管理方式,那么这样的学习型组织往往要到初级群体中去寻找。道理很简单,科层管理方式,其实质是服从式管理,是通过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科组、备课小组等从上至下传递工作目标与工作要求,无须独立思考,而且这些组织是学校传统文化的自我肯定者、自我保存者与自我强化者,对学校的日常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稳定作用。但这些正式组织并非没有先进的学习者,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科组、备课小组主要成员无疑是先进的学习者,他们和其他先进的学习者一样,通过情感交往方式活跃在相应的初级群体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身边的人。
因此,校长要在识别初级组织是否具有学习特性上下工夫,要在培育具有学习特性的初级组织上做足文章,切不可简单地从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科组、备课小组入手创建学习型组织文化,这样会引起组织的不适应;也不可撇开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科组、备课小组去寻找学习型初级组织,否则,就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就丢失了学习型文化生成的根。发现学习型初级群体,主要在于以学校管理的稳定运作为前提,寻找以学校正式组织的主要成员为核心的学习型初级组织。
近些年,我们寻找到了活跃在校园生活中的几个学习型初级群体,后来整合为三个团队,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是视频教育研修班。深圳经济较为发达,假期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到开学之初,老师们总是喜欢拿出自己用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的异域风情进行交流,他们交流着自己的构图技巧、拍摄技法,谈论着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当然也会讲到他们各自的旅游打算,包括假期刚刚过去,他们就开始筹划下一次到哪里玩,……,后来这个群体冠名为“西丽小学视频教育研修班”。现在承担着学校电视台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
二是科研型教师教育理论研修班。深圳是一个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年从内地引进了大量的省、市乃至国家级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与全国优秀教师也并不鲜见,散落在各个学校,我校也有近十位。这些骨干教师工作之余,闲暇之时,经常聚到一起喝酒、唱歌、蹦迪、闲聊,玩到兴致处,聊到随意处,也会不知不觉地谈起各自的成长经历,聊起得意的过去,聊起对深圳教育的感悟与期盼,包括对学校工作的不大适应和抱怨……我们将它发展成为青年教师研修班,现在承担着青年教师的培训任务。
三是西丽小学教师羽毛球队。一批青年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及课余时间定时组织活动,边玩边乐边切磋技艺,活动组织已基本定性,结构力强,后来我们将它发展成校际联谊的大使,一支研究学校对外文化交流的核心班子。
这些组织起初的确没有明确的目标,都是非正式的,但通过学校正式组织的主要成员的强有力参与学校的重视,学习气氛越来越浓厚,活动目标越来越明确,活动能力越来越强。
二、做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文化的孕育者
初级群体,虽然也有一定的文化意识,也是按照一定的文化发生互动关系的,但说到底主要还是为了追求一种个人的需要和情感的满足,是因为个人的利益而“志趣相投”“很谈得来”“不约而同地走在一起”。因此它是极其脆弱的,这样的群体往往会因为个人需要和情感得不到满足而自动解散,淡薄的同类文化意识也会因为群体互动而被扼杀。我们认为,初级群体中的同类文化意识极其宝贵的,它是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的文化萌芽,在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起奠基作用,必须备加珍惜。校长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引导初级群体,将共同的学习意识保存下来并逐渐放大,将各自的发展目标与个性化需求与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共同的学习意识孕育成为教师稳定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追求。换一句话说,校长就是要引领学习型初级群体向学习型学校文化目标靠近。
1、孕育学习型初级群体的行为规范。
在群体规范方面,初级群体不同于正式群体,它不可能有严格的制度规约,更多的是积极的舆论诱导和情感认同,它给予每个成员的不是灼灼逼人的压力,更是一种充满温情的期待。初级群体所以有亲和力,是因为成员之间的互动充满温馨与期待,成员所以愿意留在这个群体,群体所以没有抛弃这个成员,就是因为每个成员都需求这种情感,彼此都表达着这份情感。因此,初级群体的行为规范说到底就是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规范,很敏感,具有行动的定向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培养一种什么样的群体规范呢?我们认为,学习型初级群体规范其实质是情感互动,就是当个体获得进步后能在群体中放大满足感,群体成员之间传递着真诚的期待,期待着每一个成员学习、进步与发展,为彼此的学习、进步与发展祝福、欢呼。我们将此概括为 “欣赏他人〃表现自我〃共同发展”。为满足各个成员的需要,校长在参与上述几个小组这的活动中,引导每个成员以“欣赏他人〃表现自我〃共同发展”为行为准则,学习欣赏同伴,鼓励同伴,学会相信自我,表现自我,学会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2、孕育学习型初级群体的价值观。
我们认为,学习作为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表面上看来就是获得知识,从深层次看就是获得一份理性的透亮与心灵的自由,不仅能明白事理,还能明白情理。换句话说,我们要培育的学习型初级群体的价值观,就是要理解自然,要理解他人,要理解自我。对于教师而言,就是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理解自我,把握教育的意义,这是学习型组织的价值取向,是新型教师文化的内核,是学习型初级组织活动的起点与归缩。
为引导各学习型组织向学习型学习建设目标的靠近,学校提出了总的目标,要求每位成员要有理解意识,要有学校视界与社会视野。青年教师研修班在学校学习型组织目标的引领下,提出了具体的活动模式与运作思想,一要用实践经验去解读教育理论,用自己的教育案例来说明教育理论(案例研究);二要用教育理论为视角,理解我们的实践,设计教学活动(活动研究);三要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来丰富与完善教育理论(反思研究)。教师研修班学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更为重要是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做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衍生的促进者
无论何种文化,它“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必须经过集体同意和反复履行”才能固定和显现出来,学习型学校文化也不例外。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即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不意味着它能自然地衍生为学习型学校文化。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的衍生还需要校长发挥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的开放。
开放是文化增殖的首要条件。一个开放的社会不会是最高决策目标硬塞给每一个社会成员,而是以这种目标去吸引他们的行为,并增殖出各自的子目标。文化的价值只有放到社会关系中放到传播和传递过程中,才会有价值,只有经过人们的经验体验才能被认识。只有通过参与,才能接纳,才能繁衍出生成意义,群体参与是文化增殖的重要力量。培育学习型学校文化,不是培养追随者,而是培养信奉者,增加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为此,我校为各学习型初级群体提供了开放的电子信息平台,让全校教师知道这些群体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在做什么、在怎么做,做得怎么样等等。做到了学习过程的的“三公开”:
① 学习计划的公开。包括群体的学习计划和个体的学习计划公开。
② 学习活动的公开。包括公开活动方案,组织观摩活动以及网上上传活动实录等。
③ 学习效果的公开。包括公开各成员的博客,摘录各成员的学习笔记,上传教学案例。
2、促进学习型初级群体间的文化接触。
“文化的动力来源于人不断地优化自己生命的意向”,是有其共通性的,它的差异在于历史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不同的教师文化彼此是不会绝对排斥的,一定有其相互吸纳、相互补充的一面。文化接触是实现文化突变的重要条件,教师文化彼此的接近、交叉,相互发生联系,必然导致文化结构的质的飞跃。为此我们组织一系列教师文化交往活动。
①组织学校各教师群体的交往活动与校际联谊活动。参加校际联谊能增进友谊,但更为重要是能增进学校文化的交流,能让参与者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能够进一步明确自己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地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经常选派这些群体到省内外学习考察,获得较好的效果,极大地稳定了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还经常将不同群体教师的联合组织学习活动,让不同群体文化密切接触。
②主办西丽小学大讲堂。名人、名师讲堂能开拓教师的学习视野,不单能在知识层面给予教师以启迪,更为重要的是名人、名师的为人品质与专业精神给每教师以激励与鞭策,给我们以道德的力量。
③参与省级以上研讨会与展示会。校内研究往往立足于局部,对手头面临的问题进行精细化研究,这对我们完成局部工作任务无疑是有帮助的,但对我们整体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有其局限的,我们为教师提供与教育大家对话的机会,让教师们实实在在地感受研究的氛围与教育大家的风范,我们鼓励教师做一名优秀学科教师,鼓励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
3、促进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的组织控制。
促进学习型初级组织文化的发展,终极目标是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作为一组织文化,它涉及到学校组织的物质层面,更涉及到全体师生的精神层面,因此它的衍生具有组织的特性,包括校内各正式组织的工作目标、工作规范调整等,都有待于组织的整体控制。
① 确定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组织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人事措施。为加速学习型群体文化的衍生,我们加大了人事调整的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一些先进的学习者走上前台,走上正式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来,以他们的学习作风与工作精神引领广大家勤于学习,勇于探索。
② 明确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发展的整体思路。
学习型学校文化是一个系统,可分为六种: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学校有关的社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学校中的仪式、规章与制度等。虽然学习型教师初级群文化是学习型学校文化的核心,但它还只是教师文化的先进代表,只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部分。我们认为,由学习型初级教师群体文化向学习型学校文化衍生,必须按照文化积累的方式逐步积累。为促进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文化衍生为学习型学校文化,我们强化了学习型管理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师学习管理制度,包括各正式组织的学习制度与考评办法等,还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创建了配套的学习型校园文化设施设备,加速了学习型学生文化建设的进程,力图让学习型学校文化体现在平凡的课堂上。
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也是一个缓慢前行的过程,更是一个富有学校特色的过程。在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独断专行,必须充分观察、综合分析教师的学习需求,必须充分发挥先进学习者及学习型初级组织的作用,将学习型初级组织文化与学习型学校文化的目标统一起来,必须利用行政手段将学习型初级组织文化幅射到学校的各个层面。这样的学习型学校文化才是从上至下与从下至上相统一的文化,才是一种有根的文化。
第四篇:浅谈教务处在学校管理中角色定位
明确教务工作定位 提升教务管理水平
东安县澄江中学 杨美凤
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开展好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育教学质量却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表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因此,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尤为重要。而教务管理工作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凸显其重要性,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因此,本人根据教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让我对教务处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现在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务处是完成上级领导、学校领导对各项工作的要求的执行者
1、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特别是教研室的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教学工作工作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一年教学工作的总抓手,是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为此,教务处必须在认真学习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教研室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结合目标管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制定出目标制定合理,重过程、重实效,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
2、根据教育局教师考核细则,修改完善学校的教师教学工作的考评方案。教师考核方案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 小宪法”。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不仅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极力教师健康成长,点燃教师的进取心。所以,教务处必须在充分学习借鉴教育局的考评细则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拿出修改完善自己学校考评细则的主导意见,报请学校领导班子,为学校修订考评细则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二、教务处是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组织者
1、作好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根据学校领导的意见,结合管理人员的工作特长,作好管理人员的分工,使管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属性,圈定自己工作范围,清楚自己分担工作的目标任务,清楚分担工作的工作流程。同时教务处又是有机的整体,工作分工不分家,在具体工作上,不论是谁主导抓落实,其余人员必须积极响应,使整个教务处对外彰显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
2、制定实施方案,扎实落实好各项重点活动。教务处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评价者。为此,每位教学管理人员在组织各项活动时,必须制定好详实的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主动认真去落实好方案的诸项要求,使活动的意义得以真正落到实处。同时,管理人员又是活动的评价者,所以,要实事求是的对每位参加活动的教师进行公平、公正、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做到既鼓励先进,又能鞭策活动中落实不达要求的,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标。
三、教务处是教师成长的引领者,教师素质提升的助推者
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职能部门,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挥中心和政策措施制定中心,因此,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上,教务处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扎实作好如下活动:
1、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教师专业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加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的过程。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发展,奠定人才的基础。所以,教务处要扎实作好教师的专业培训,端正他们培训的态度,明确培训的意义,让教师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学习,使教务处成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引领者。
2、积极引导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做学习型教师。学习是未来社会谋生的手段,是基本的生存模式。所以,教师更要不断加强学习。向教材学习,学习教材垫底气;向专业书籍学习,学习专业书籍生才气;向经典书籍学习,学习经典补元气;向休闲书学习,读休闲书养灵气。教务处要建立完善教师理论学习制度,用制度去引领教师的成长。
3、落实领导推门听课、评课制度,促进教学,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教务 处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上好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观摩课。要督促教师相互听课,激励教师成长。校长每学期不少于20节,副校长、主任每期听课评课不少于30节,要有听课记录和评课记录,记录要完整全面。提倡推们听课和跨学科听课。听课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学,也是为了提高自己业务能力,更能够掌握教师教学情况。学校主要领导不仅要教主要学科的课,而且要搞好学校的教学研究,要“上好一节示范课,听好一节观摩课,评好一节优质课”。通过听课、评课,让教师养成听课和常态课保持高度一致,从而让教师树立起扎实教学的教风。
四、教务处是学校教学工作落实的督查者
教育教学的管理是一个重过程、重实效的细致工作。检查教师的备、教、改、辅、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并不是不相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检查的关键是对教师工作的评估和认定,便于掌握教师的工作情况。检查教学工作是教务处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每周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一定要认真细致,不能走过场,并且要坚持原则,一视同仁,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指令重新备课,达到要求再去上课。检查后要写日期并加盖学校公章。检查要制好表册,确实做好评价和记载,肯定优劣,堵塞漏洞,批评不足,鼓励先进,发扬成绩。上课的检查非常必要,教务处要定时和不定时的检查教师上课的情况,对迟到、早退、溜堂、旷课等 违反教学纪律现象要及时严肃查处。
五、教务处是教学管理科学规范的落实者
学校校长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教师集中的会议室是学校管理的窗口,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面子工程。因此,办公室的布置尤其重要。特别是教务处,是学校的教学枢纽和指挥中心,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值周表、学校周历表、教研活动安排表一定要有规范的放大张贴。教师的和教室的分课表一定要按时发到位。各种计划、记录、文件等要分类张挂。各种统计表册和资料要整理归档。教育教学教研资料建设一定要建立健全。
六、教务处要成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之间联系的纽带
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最终是教师去落实、去执行。教师对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的落实力度,执行力度,将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所以,教务处要及时收集教师在执行制度时所表露出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意见,并能用积极的态度,去慎重整理好这些意见,并做出初步的整改建议,向学校领导汇报,且将学校对教师所反映意义的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扮演好领导----教师联系的桥梁。
在搜集教师的信息时,要注意工作方法,既不能伤害教师的自尊心,又不能违背学校的管理原则。既要教师将出自己的真心话,又不能让教师承担“小人告密”的罪名。我们可 以采取如下方法:
1、闲谈式收集法
教务处的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道办公室和闲谈。谈话的话题不一定是教学方面。在谈话时,可以充分利用教师感兴趣的话题,引导教师评价这件事情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从而引导教师评价学校某些制度的合理性。管理人员一定做一个有心人,要仔细听准哪些是教师对制度的不满,哪些是对制度的完善提出的修改建议,哪些是教师针对学校的实际提出的创新性的思想。并把这些信息做好初步的加工和整理,汇总到教务主任那里,并有教务主任利用开学校例会的时机,向学校领导汇报。
2、问卷式收集法
教务处可根据学校管理的某项制度,通过设制成条查问卷的形式,向老师们征求意见。这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信息搜集的方法。
3、座谈法收集
学校为了调查老师对某项制度的满意度,就可以采用座谈法。为保证座谈的效果和意见的可信度,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参加座谈的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参加座谈的教师必须具有全面性,既要有一般教师,也有骨干教师;既要有平时表现好的教师,也要有平时表象比较差的教师,既要有男教师,也要有女教师。这样座谈的最后信息才可能是 全面的。
4、集体讨论法收集
针对学校管理中的重大决策问题,不是那一个人能说了算的。遇到这类问题就可以用此法。通过召开教职工会,让教师明确会议的主题,明确学校的工作出发点。然后,分年级组、教研组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最后以组为单位上报要论的结果。
5、意见箱法
虽然,我们采取了许多渠道去获得教师的意见,但是,有些教师处于自我保护的思想,总是不愿意把自己真实的看法当着面说出来。为此,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去搜集这部分教师的意见。但是,在处理这些教师的意见时,教务出必须做好严格的保密该工作,绝对不能让这些本来就已经很“胆小”的教师,变的更懦弱了。
七、教务处要成为学校制度落实的先行者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牢记伟大学者王蒙先生的教诲:“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好学,才能感知世界的新奇;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的生活在天地之间”。教务处要起榜样作用,一要自身素质高。自觉不断加强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和方法要跟上时代的要求。“打铁还得本身硬”,教学管理者教学也得是过硬的能手啊,如果自身 不过硬,怎么去要求别人呢。二要身先士卒。教务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中心,就要在教育教学中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学管理人员首先应该是率先垂范的好老师。三要吃苦耐劳。所谓吃苦耐劳,就是要比一般教师多工作多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在吃苦耐劳中为师生们服务到位了,老师一定佩服你,拥护你,威信自然会高。
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教务管理没有固定的摸式和方法,但是必须在管理中重过程重实效,也必须要科学化、规范化,真正管理到位了,学校才能在质量中求生存求发展,办出高质量的学校。
第五篇:浅谈学校管理中的校长
浅谈学校管理之我见
陇西县雪山小学李常清
学校管理现已成为不同于教育学和管理学的一门学问。只是现未被人们所认识,所谓学校管理就是学校组织的管理者为了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依据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积极发挥学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和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合理资源和条件,有效地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计目标的组织活动。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是学校行政管理的主要负责人,能否办好一所小学,校长负有直接的责任,对于自己要有:“不求教育专家,但求教育行家”之观点。认真研究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努力提高管理学校的水平。
因此,校长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所以说,作为新时代的校长,必须树立这样几种观念:
1.素质教育的观念:即以德育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超常规发展的观念:校长只有超常规的先进思想,学校才能有希望,才能有活力,才能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
3.抑恶扬善的观念:就是发扬好的一面,抑制不良的一面。只有这样,这个单位才能人心齐,工作就会和睦有序。这就要求校长能够科学处理恶和善的两面性。
4.信息教育的观念:我们应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必须加快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校长要感悟到环境的变化,必须站在未来的角度审视思考当今的教育。
5.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打破传统的人的一生的“学习、工作、养老”几阶段,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适应当今的现代教育。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校长应该做到:
一、抓好计划:对学校、教导处、班级、学科、少先队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求认真地做出计划,抓好计划,是搞好一学期的工作基础。
二、抓好检查:对学校各方面工作,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发现好的经验和不足,以便加以推广和弥补。
三、抓好交流:及时地进行总结和交流,使一些好思想、好措施、好方法能在学校里及时推广,有着相应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取长补短,形成互助互学的良好的局面。
四、抓好总结:对工作方法、步骤、效果进行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和改进学校工作。长期坚持抓总结,对改进整体工作,提高效益,大有裨益。
五、抓好信息:利用远程教育,要不断地更新教师的观念,以新的理念,面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
六、校长要深入教学: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要成为“教学的行家”,深入教研组,深入课堂,深入调查。做到课堂过关,辅导到位,认真对待教学中的每一环节。
七、要搞好教师业务提高的工作:因为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业
务水平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加强学习教育理论,积极钻研业务,大练基本功,不断获取新信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八、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学校管理是一门学问。要搞好这一项工作,工作热情和科学态度缺一不可。只有努力学习,深入实际,尊重实践,勇于创新,按规律办学,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才能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200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