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涟水县涟西中学简史
涟水县涟西(南)中学校史简介
峥嵘岁月(1928-1952)
涟西中学的前身为1928年由民主人士创办的茂公中学,校址在梁岔镇沟南村(现梁岔镇士流村)。淮水汤汤,皂角累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校园内的一棵皂角树上就曾拴过粟裕大将的战马(此棵皂角树现列为淮安市二级文物重点保护对象),著名教育家朱一苇曾任学校校长,在艰苦卓绝的年代里,一批有志青年把梨园大地当课堂,读书宣传革命,革命创造生活。他们积极响应战斗号令,坚定地奔向救国救亡的战场。
学校曾先后用名:淮涟中学、涟水中学、淮海一中、涟水中学沟南分校,1952年9月,涟水中学沟南分校改为涟西中学。莘莘学子为校争光、为国争光,涟西中学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栋梁人才。涟西成为“农家子弟成才的摇篮”。
风雨历程(1953-1977)
文革前,戴占元、姜兰桥、潘成功等先后任涟西校长,学校着力校园建设,开挖护校沟,建起大礼堂,校舍由北向南扩建,班级人数不断增多,此时名师云集,教学成效显著,图书馆和实验室也具有相当的规模。
1966年,初一招收了四个班级的新生,刚发了录取通知书,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级学生直到两年后的1969年秋天才得以到学校报到上课。
文革中,学校图书室、实验室被砸,凳子、桌子被烧,学校经历了一场浩劫。
这一期间,军代表、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姜兰桥、潘成功、王师牧等学校领导人和教师中的所谓“地富反右坏”被游街批判。
文革后期,朱士久、郑恩露、戴洪俊先后任校长,1969年下半年初、高中皆以“连”为编制单位,高中编为一、二连,初中编为三、四、五、六连,在校生400人。学校贯彻五〃七指示,学工学农学军,学生到沟南、街东、张楼等地参加生产劳动。背语录,学唱革命歌曲,陈东昇老师组织学生编排样板戏,分赴梁岔、成集、前进、高沟和涟水演出。这一时期知名教师有郝明树、周井、沈良石、陈克家、王哲真、高朝贵、王登程、秦方波、袁洪恩、张庆生、左鹤池、边亚南、孙万清、吴庆明、唐宝珠、巴密华等。学制为两年,学生入学以推荐为主,学生春季毕业。文化课程大量减少,教学时常受到政治风浪的冲击,耽误了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出台了一些应对教育教学的措施。
重点南迁(1978-1981)
1978-1980年戴洪俊、程树春先后任涟西党支部书记。校领导班子有何平、王恒泰、李尊福、孙智春、郭东如、王登程、张金富、万井楼。
1979年戴洪俊、王恒泰、李尊福调出涟西,程树春接任党支部书记,孙智春任副校长。
1981年张成文任党支部书记。
1978年涟西被认定为淮阴地区重点中学。1979年7月起,何平同志根据县文教局指示,负责学校重点南迁。高一年级四个重点班随即搬迁至原梁岔农中
旧址,是时涟西有两处校址:一处为梁岔镇沟南村(现在的士流村),称作涟西北校,占地156亩。11个班级,700名学生。一处为梁岔镇东南首300米农中旧址,称作涟西南校(重点校),占地203亩,18个班级,学生1100人。虽说校址两处,但同一校印,同一支部,同一团委。
涟西南校重点校创建初期,办学条件比较艰苦,校舍简陋,为解决师生用水问题,建起了一座水塔。全校师生热情奔放,苦教苦学,1980年高考朱九成、徐幼平、谢军、左昌富、何洪明、朱春芹、卢立东、张成华、王济奎等榜上有名。1981年毕业班班主任为纪兆州、戴庆友。高考再上新台阶,左扬松、刘素香、李超、王苏、刘广军、盛中华等19人跨入高校大门。
张成文同志任党支部书记时,领导班子廉洁奉公,书记一间宿舍还兼做学校广播室。
扬帆远航(1982-1984)
1982年张成文书记借调县招办工作,何平同志由教导主任被提拔为副校长、校长,1984年3月何平校长调县文教局,张金富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1982-1984年郭东如、冯春贤先后任北校校长。
1982-1984年是涟西高考喜获丰收的时期,82年有78名同学考入高等学校,毕业班班主任有戴庆友、纪兆州、沈达元、谷士祥、李国富;83年有66名同学考入进入高等学府;84年有164人金榜题名,付出艰辛劳动的班主任有李国富、徐永祥、张明贤、王兰会、余春池。
1982年涟西北校高中部终止。
稳步前进(1984-1989)
1984年9月-1989年8月,潘俊担任南校校长。
1985-1988年郑如松、陈士春、冯春贤先后任北校校长。
南校在校生1200人,教职工110人;北校在校生700人,教职工47人。这一时期,南校张金富副校长主抓业务,教导处支耀忠、纪兆州两位主任教学教研一肩挑。高考年年有惊喜,1985年133人、1986年106人、1987年74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潘昌峰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成绩背后,浸透着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心血。
发展壮大(1989.9-2000.9)
1989.9-1992.7年曾兆亮同志出任涟西南校校长。
1989年-1991年,余春池任北校校长。冯春贤任书记。
1991-1996年姜东风任北校校长,余春池任书记。
是时南校初中两轨、高中四轨,在校生1300人;北校900人。
1984年南校承担县田径运动会。是时老完中改造拉开序幕。盖校舍、建围墙,铺设水泥路。三年苦干,涟西大有改观。这一时期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的探索有了一定的方向。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高考在县同类学校领先。
1992-1996年张建文同志担任南校校长。
92年下半年,南校初中由二轨改为四轨,高中扩为六轨,在校生1838人,教职工211人。北校在校生400人,教职工47人。
南校教风、学风浓厚,高考在市同类学校领先。
1995年6月“淮阴师范专科学校教育实习基地”在涟西揭牌。为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学校校办厂上马,左扬华同志任校办厂厂长。
1996-2000年王恒林同志任南校校长,吴洪军同志任书记。
1996-1998年曾兆平任涟西北校校长。
1998-2000年梁中平任北校校长。
南校在校生2000人,北校在校生600人。
南校坚持“三个面向”,以“两个创建”(创市德育先进校、创市重点中学)为主攻方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铺设了800米水泥路,盖起了可供千人就餐的简易餐厅,新建两个水泥球场,投资10万元重新改造了9间实验室、18间宿舍、24间教室,投资2万元在主干道上安装了路灯,投资10万元购买了18台投影仪、两台一体化印刷机。1996年学校大胆启用年轻干部,施跃平、何军、郑大年、王敏慧等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1998年高考历史、语文、化学、数学全县校平第二,高考连续16次蝉联市县农村中学之首。
挑战自我(2000-2007)
2000年,唐平华同志出任南校校长。
2001-2005年,陈海龙、周成荣、周培跃先后在北校任校长。
南校在校生2331人,教职工144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46人。北校在校生200人。
2000年4月南校晋升为淮安市重点中学,并顺利通过淮安市示范初中评估验收。2004年学校高中部由淮安市重点中学转为“二星级”高中,2005年跨入省示范初中行列,2007年通过市优秀学校验收。由于教育城的兴起,涟西教师出现“孔雀东南飞”,学校办学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学校兴建了三幢教学楼计4436平方米,修建围墙500米,添置学生电脑140台,购置图书8200册。
2005年,薛同树同志出任涟西南校校长,这一年上半年,朱从军书记主持学校工作。
2005-2006年刘志训、厉海棠担任北校校长。
2006年10月涟西北校撤并到南校。
是时南校在校生2100人,教职工143人,2006年高一招生420人,2007年高一招生450人。学校大手笔规划,新建二层学生大餐厅,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有座位1500张。大智慧谋划,提出两年调整、三年盘活做强、五年重现辉煌的办学目标,引进22名本科大学生充实教师队伍,主动和涟中“联姻”,送10名同学到涟中“开小灶”,着手艺术生培养,走涟西特色之路。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初一至高三六个级部的管理模式,学校呈现出向上的态势。这一时期,南校成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西部教育顾问。
特色兴校(2007-2012)
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韩大勇担任涟西(南)中学校长。
2007年县政府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校长1人,副校长4人。
在校生2000余人,高中学生1204人,教职工147人。08年高一招生545人,09年高一招生425人。
2008年新建一幢女生宿舍楼978平方米,全校校舍面积达4821平方米,住校生1200余人。
在县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校上下一心,负重拼搏,精细严实,规范管理,特色构建,高考成绩喜人,学校受到县委县政府贺信嘉奖及市教育局表彰。
2009年魏玉金同志担任涟西(南)中学校长。
学校通过二星级高中复审工作。全校学生2052人,高中25个班,1270人,高一8个班、高二10个班、高三7个班。教职工152人。学校占地134781平方米,建筑面积17317平方米,配有音乐室2口、美术室3口、理化生实验室8口、电脑125台,设有信息技术测试点。图书6.8万册。
学校精心打造的“阳光体育”成为涟西靓丽的风景。艺术统考三年三大步。2010年9月孙明权同志出任涟西中学校长。
在校学生1600人,初一至初三各4个班,高一3个班、高二7个班、高三9个班。教职工163人。2010年9月新调进本科大学生11人。
“大张旗鼓抓质量,全力以赴抓教学”成为涟西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朱敬明、王国干等一批教师受到艺术班学生尊崇。
枯木逢春(2012.8-现在)
2012年8月颜廷华同志出任涟西中学校长。
全校共20个班,在校学生667人,初
一、初二各3个班,初三4个班,高二7个班,高三3个班。教职工146人。
学校把“每天进步一点点”作为校训,整顿校风、学风,打造全新的“四、五、六”课堂模式,营造绿色文化校园。
政府投入1500万元兴建综合楼、宿舍楼、300米塑胶跑道,学校在推进现代化教育的进程中,确立初中校片区校地位,成集、余圩并入涟西年报数据。
第二篇:涟西中学2011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涟西中学2011计划生育工作总结
我校现有教职工158人,女职工59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7人,未婚女职工21人。我校计划生育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江苏省计划生育条例》以及省市县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国策”意识,把计划生育工作置于重要位置,踏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重视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校长总负责制。
我校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成立了由校长孙明权任组长,分管领导邱会山为副组长的学校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岗位目标责任制,真正把计划生育工作落到了实处。一是提高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是关键,抓好对青少年的人口教育及女职工的计划生育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实行例会学习制度。学校将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要求、措施上墙,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明确我县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状况和本校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工作措施;三是抓好计划生育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计划生育教育活动。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发放独生子女费,积极落实兼职计生干部岗位津贴。同时学校还对女职工进行婚育培训,宣传国家计划生育工作政策,收到了显著效果。
二、强化基础建设,实行严格管理
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一个单位和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工作中,我们彻底摸清底数,严格分类管理,及时变更信息,坚持育龄妇女定期学习、检查制度,严把晚婚、一胎生育、独生子女费落实关,真正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管理。我们注意加强空挂户口、流动人口和移交人群等特殊人群管理,为每一个女职工建卡,近年来,我们配合梁岔镇计生办对每个新婚女职工建立了档案,内容包括双人身份证、结婚证、婴儿出生证、生育证等。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也是如此,我们要求流动人口每季度透查一次,交透查证明,经常检查,严格管理,建好台帐记录。为他们严格办理流出、流入手续。
近年来,学校每半年组织女职工透查一次,经常随访女职工,了解情况;坚持每季度向县教育局送报制度;对半家户育龄妇女,严格管理,要求他们每季度交一次透查证明;严格结婚证明关,增强了学校领导干部抓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感。
强化基础,严格管理。工作中我们彻底摸清底数,严格分类管理,及时变更信息,真正实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加强对半家户、流动人口和下岗移交人员的管理,专门建档。
为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我们还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职工考核评估之中。另外,努力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确保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坚持三为主的方针:宣传教育为主、避孕措施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普及常识,提高全体教职工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以上措施的实施,确保了我校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目标的落实,我校计划生育率、女职工初婚晚婚率、一孩晚育率、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合格率、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均达到100%,超生率为零。
三、强化人口教育工作,让中学生从小树立国策意识。
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生物》、《地理》等课程,加强学生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计划生育知识教育,鼓励女职工真正撑起半边天,要求任课教师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充分展示巾帼风采,并把考试成绩计入师生档案。我们还从人口与资源、人口与发展、人口与社会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使他们从小树立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意识和控制人口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全社会的责任的观念。
总之,我校计划生育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经过我们自身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自我加压,加大措施,认真履行职责,创造一流成绩。
第三篇:涟西中学整改问题清单和措施
涟西中学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和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整改问题清单及措施
通过向教职工征求意见、党员干部自我剖析和对照检查以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查摆一些突出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形式主义方面:
1.理论学习重视不够、意识不强、自觉性不高。有时存在被动、应付式的学习现象。
2.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细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比较传统单一,灵活性、生动性和个性化方面有待加强。
3.创新意识不强、进取精神不足。有时未能站在教育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工作,眼界不够开阔,思路不够清晰,工作热情下降,激情不高,工作举措不够有力,存在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的思想。
4.政治执行力不够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工作相互配合不够默契,一些规章制度遵守不严,执行不力。
(二)官僚主义方面
1.调查研究不深、了解情况不全。个别党员干部对业务还不是很熟悉,平时深入教学一线、学生宿舍调查了解情况多、解决师生具体困难和问题的情况较少;有时与师生座谈,出于目的性、针对性的多,真正与师生沟通思想的少。
2.民主协商不强,工作透明度不高。党员干部之间民主协商意识不够强,民主集中制坚持不够有力,学校一些重要工作未能完全做到民主协商,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有待加强。
3.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薄弱。部分党员干部团体意识、大局意识不强,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时有表现。
4.关心帮助青年教师和退休教师不够。
(三)享乐主义方面
1.安于现状、求稳畏难。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的党员干部思想上停留在过去固有的认识上,满足于取得的成绩,未能与时俱进。
2.传统保守、创新不强。习惯于传统做法,常常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精神,工作锐气不高,在实施教育教学课堂竞赛和成果奖励方面力度不大,(四)奢靡之风方面
1.认识不足、防范不强。存在对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廉政防范思想松懈现象。
2.存在好面子、讲排场的现象。有时对外学习交流被动接受了对方安排的往返迎送和接待,有时接受同行或学生家长送来的一些土特产。
二、整改措施
针对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找出“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通过认真剖析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干部一致认为,无论是学风问题还是工作作风问题,无论是自身要求放松还是廉洁自律意识标准不够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理想信念出现动摇、“三观”出现偏差、群众观念有所淡化所致。为此,领导班子经过集体研究讨论,提出如下具体整改措施,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学校各项工作的明显提升上。
(一)规范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
一是建立健全党支部 党员学习制度,完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制度。二是严格执行学习规定,党支部集中学习每月至少2次,各教研组组织业务学习每月至少2次,定期召开集中学习交流会,定期检查各方有关学习情况。三是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深化领导班子政治建设,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强化集体领导观念,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和决定。在决策前慎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凝聚集体智慧,为科学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二是注重增进领导班子团结,班子成员之间坦诚相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努力打造一个“学习创新型”、“民主团结型”、“清正廉洁型”的班子。三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转变作风,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思想、特别能作为”的精神。
(三)坚决执行校务公开制度。
凡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重要文件的出台,均须广泛征求全校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广大教职工享有充分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四)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
面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坚持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坚持不断健全教学奖励、科研评比和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执行班子成员定期调查研究和联系教研组制度,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教研组建设、学生管理体制等工作的专题调研每学期至少2次,每次调研中都要分别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最后写出有分析研究深度、有操作可行建议的专题调研报告。
(五)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关注和扶持,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一轮机遇与挑战。针对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敢于迎难而上,大胆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着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为高中学校输送优秀的毕业生,为涟水县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发展的良好机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大力扶持教育,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一步建立完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和教育工作,打造出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
2014-8-12
第四篇:涟西中学高二年级县视导汇报材料
涟西中学高二年级县视导
汇报材料
今年,县教育局决定涟西中学停止高一招生,对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老师和学生对高考和学校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但是我们学校领导能坚定信念,通过各种途径与老师和学生沟通,更加关心全体教职工和同学的生活和学习,这使我们涟西中学的全体师生在绝境中又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并形成共识-----尽管这届高二是我们涟西中学的最后一届高中生,但是我们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得起每一位学生,履行我们当初招生时对学生和家长作出的承诺。
基本情况:(1)学生:本届高二共有7个班,240名学生,艺术班2个,63人;物化班3个,102人;史政班1个,40人;物生班1个,35人。在高一录取时,三分之二学生没有达到普通高中的分数线,整体素质比较差。但是经过高一一年的磨练,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跟城区的学生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2)教师:由于涟西中学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农村完中,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往城区流动,而新进的老师全都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所以老师队伍很不稳定,素质也参差不齐。1
工作思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找准目标,合理定位,确定了重抓低分率,提高合格率的方向,以“小班化”教学研究为抓手,坚决贯彻“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紧扣学生基础,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努力完成校长室下达的小高考过关率达93%的奋斗目标。
工作措施:(1)开学前,我们高二级部在聘任教师时,精心选拔责任心强,教学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当高二小高考学科的教学任务。(2)实行小班化教学,使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班级的绝大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3)开学初制定小高考的迎考计划,力争在期中考试前结束小高考科目的新授课,期末考试前完成第一轮复习,下学期开学到小高考前着重进行模拟训练,强化对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指导。(4)研究考试说明和小高考考纲,明确考试要求。(5)研究近年来的小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趋势。(6)平时考试注重试卷评价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7)研究复习方法和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率。(8)研究学生。关注临界生和学困生,对偏科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困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树立自信。(9)期中考试后利用午休时间微机室对学生开放,两名微机老师现场辅导。并于11月初进行摸底测试,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进行强化训练,于11月底开始仿真测试,然后利用晚辅导时间对差生(仿真测试70分以下)进行单独辅导,力争计算机过关率100%。
总之,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的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能够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一定虚心接受并积极整改,努力把我们的级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高二级部2012年9月20日
第五篇:江苏省涟水中学消防疏散演练讲话稿
江苏省涟水中学消防疏散演练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为了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在火场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师生抵御火灾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县、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按照学校制定的“消防紧急疏散演练实施方案”,开展了消防演练活动。我们全校师生从接到指令,到安全撤离到操场中心,高一年级只用了2分21秒钟,高二年级只用了2分58秒,高三年级在涟中南校区同时也举行了演练活动,只用了2分59秒。整个过程紧张有序、没有出现拥挤摔倒现象,我校这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我代表学校向参加这次消防演练活动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通过这次消防演练活动使我们全体师生掌握了基本的防火知识和自救逃生技能,受到一次深刻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达到了预期目的。
学校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安宁,事关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多年来,我校牢固树立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争创“平安校园”活动为契机,从规范管理、落实责任抓起,从重点防范和隐患整改入手,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了首位,我校安全工作得到了不断加强,有效地保障了全体师生生命安全,保证了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今天,借此机会就我校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再提几点要求:
1.德育处、保卫科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细化安全责任,责任明确到人,使校园每个角落不留空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要对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和设施设备进行重点检查,防止火灾、食物中毒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求住宿生不得使用、玩耍火机、火柴等火种,全校所有学生决不能把火种带入校园。
3.要加强对全体学生预防踩踏事故的教育。我校学生人数较多,更要教育学生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抢道、不起哄,按照靠右行的交通规则各行其道,保证学生上下楼安全,坚决杜绝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4.要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规章制度,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责任,加大对食堂卫生及饭菜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操作规程,落实“三防”措施,确保师生食品安全。
5.春季是传染病爆发流行季节,传染病防治工作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跑操工作要管理好,同时各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搞好班级教室卫生,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最后,希望全体师生以此次消防疏散演练活动为契机,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坚决杜绝学生伤亡事故的发生,让平安永随,让健康相伴。谢谢大家!
江苏省涟水中学
2011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