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对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学生、家长、教师问卷
四川省对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学 生 问 卷(供参考)
1.开学时,除作业本费和住宿费外,学校还统一收过其它费吗?是()否()
2.你周围居住的同龄伙伴都在学校读书吗?是()否()
3.家庭贫困的同学,得到了学校的资助吗?是()否()
4.学校按照同学的考试成绩排名次吗?是()否()
5.你在学校做过实验吗?是()否()
6.学校组织你们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吗?是()否()
7.老师体罚过犯错误的同学吗?是()否()
8.你借阅过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吗?是()否()
9.老师经常与父母交流你的情况吗?是()否()
10.学校对你们进行过安全教育吗?是()否()
11.你对学校有何建议?
四川省对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家 长 问 卷(供参考)
1.学校是否每学期对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了公示?是()否()
2.学校是否与你结算过作业本费?是()否()
3.教师是否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有偿补课?是()否()
4.学校是否还在组织征订教辅资料?是()否()
5.教师是否与你保持联系,交流孩子的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是()否()
6.你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否满意?是()否()
7.学校是否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是()否()
8.你所在村(社区)是否有应该上学而未入学的少年儿童?是()否()
9.校园周边环境是否良好?是()否()
10.你认为全县尊师重教的氛围浓厚吗?是()否()
11.你对政府和学校抓好教育工作有何意见和建议?
四川省对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教 师 问 卷(供参考)
1.除国拨工资外,全县(市、区)统一执行的应由财政负担的地方津补贴,教师是否不低于县内公务员?
是()否()
2.教师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是否按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予以落实(原来由单位负担的部分现已由财政全部负担)?是()否()
3.全县(市、区)是否建立了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服务期和“校与校”、“师对师”的城镇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的制度?是()否()
4.在一个乡镇范围内,乡镇中心小学与村小之间以及村小与村小之间,教师是否定期交流轮换?是()否()
5.学校有D级危房正在使用吗?是()否()
6.今年内是否发生过因债务纠纷“锁教室”、“锁校门”等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事件?是()否()
7.你有接受培训以及外出学习的机会吗?是()否()
8.县(市、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办有重点学校或学校内办有重点班吗?是()否()
9.学校向教师下达升学指标吗?是()否()
10.学校是否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是()否()
11.学校是否经常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是()否()
12.学校是否建立了安全工作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是()否()
13.你对学校工作的希望和建议:
第二篇:对新密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对新密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反
馈
意
见
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安排,依据《中共郑州市委组织部 郑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修订的〈郑州市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郑政教督[2008]1号)精神,郑州市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团第二评估组于2009年5月25日至5月27日,对新密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评估组听取了市政府的教育工作自评汇报和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对评估团专家提出问题的解释和说明;召开了新密市教育、财政、发改委、统计、建设、科技、公安、司法、人劳、编办、审计、土地、工商、农业、文化、卫生、地税、广电、社保、执法等20个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座谈会;查阅了政府教育工作档案及财政、教育等部门的相关账册;随机重点抽查了来集镇人民政府、超化镇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和乡镇、市直13所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成人学校。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新密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今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市委常委参加的高规格的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采取了市直单位帮扶薄弱学校、公开选拔校长、开展教师交流、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等重大措施,形成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新密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能够认真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财政局认真落实有关政策规定,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发改委科学编制规划,积极争取资金,改善全市教育基础设施,为新密市特殊教育学校争取到国债资金280万元;
来集镇政府换人不换思想,实行教育接力赛,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全面性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2008年教师节,镇党委、政府出资近3万元对优秀教师及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在2008年学校改建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学校用地、资金等方面的问题。2008年投入61万元,2009年计划投入1000万元,截至目前已投入468.86万元用于改扩建学校。来集镇王堂村召开兴学助教动员会,村支部书记王福聚率先捐款10万元,共筹资金23万多元,用于该村小学餐厅、厕所、大门、围墙、操场改造工程。
超化镇政府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2005至2008年全镇共投入学校建设资金达3500多万元。2008年镇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超化镇成人学校,配齐了各种设施设备。2009年市教育工作会后,全镇投入资金900多万元,为中小学安装了冷暖空调、电视、DVD,实实在在为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该镇不断加大对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的奖励力度,近三年镇政府用于表彰教师的奖励资金达20多万元。超化镇河西村支部书记钱国伟个人投资30万元用于村小学添置空调、电视机和改善教室、办公室条件。
2、新密市人民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办学条件的改善。2008年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财政对教育拨款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2.38个百分点,初中、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均达到省定标准且做到增长。
按三税总额做到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4278万元,同时对往年欠交附加费的商户补征42万元,按规定用途拨付教育部门合理使用。
教师工资做到城乡标准统一,按时足额发放,目前已发至五月份,无拖欠现象。
财政部门对上级转移拨付的各项资金设专户管理,严格执行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实
人才保障。
4、新密市政府重视对2008年 “督县”反馈意见中提出问题的整改,召开专门会议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一年来,各相关部门积极努力,解决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推进办学条件改善工作,所查学校教室都装上了空调、电视机和影碟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债务已列入财政专项预算支出,正按计划偿还。
二、存在问题与整改建议
1、建议新密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定点布局调整力度,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
2、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加快学校实验室建设,充实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小学计算机的配备;增添体育器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运动场地;加强图书室建设,增加图书数量,特别要增加教师工具用书,提高图书质量,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3、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角度看,新密市职业教育显得薄弱,建议市政府总结经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增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重铸职业教育的辉煌。
4、新密市公办幼儿园偏少,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议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尤其是乡镇公办幼儿园,争取每一个乡镇都建一所公办合格幼儿园。增添玩、教具,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优化幼儿教育环境,加强师资培训,尽快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郑州市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团第二评估组
2009年5月27日
第三篇:省、市关于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
河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
一、领导与管理职责
(一)确立了科教兴县(市、区)战略,把教育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了教育长远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将教育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促进各类教育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实行了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明确并落实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职责,依法落实了乡、村两级应承担的办学责任。
(三)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科学管理。
(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教育管理体制,有效开展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和县(市、区)域内各类教育的督导评估。
(五)加强社区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基本满足需要的中小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和各类教育基地。
(六)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二、教育经费投入
(七)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中小学在校生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按照省规定标准足额安排财政预算内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及时拨付,并逐步增长。
(八)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所需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优先安排。对于一般预算收入超收所形成的可用财力,按年初预算同比例用于教育。建立了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专题报告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执行情况制度。
(九)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与标准,将公办中小学编制内教师工资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
(十)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时足额征收到位,全部拨付教育部门安排使用。从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中至少提取7-10%用于中小学校舍修缮。从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比例的资金,用于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充学校公用经费。
(十一)建立了完善的校舍定期勘查、鉴定工作制度,将维护、改造和建设中小学校舍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当地政府预算。在城市成片新建住宅小区或旧城改造时,按省规定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十二)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逐步拓宽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筹措渠道,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十三)建立健全了教育经费使用监测、评估和奖惩制度。在财政部门监督下,建立了县级教育支付中心,对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实行集中管理,专款专用。公办学校所收取的杂费、学费、住宿费,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按规定用途使用,不得截留挪用或抵顶财政拨款。严格执行学校招生和收费政策,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并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全面落实了国家和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
(十五)设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
三、教育发展水平
(十六)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基本实现均衡持续发展。按规划积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十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省定“普九”复查标准,全面推进小学、初中综合评估工作,促进中小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有独立建制的特殊教育学校,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0%以上。
(十八)积极加强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城市市区达90%以上,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达50%以上,其他县(市)达70%以上。
(十九)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城市市区达95%以上,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达60%以上,其他县(市)达75%以上。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逐年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逐年增加,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
(二十)有一所以上普通高中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其余普通高中基本达到标准化高中标准;县级职业学校达到合格以上标准。(二十一)继续开展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以乡镇为单位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5%以上,全部扫除15—24周岁的青年文盲。县、乡、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健全,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二十二)有独立设置的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条件达合格以上标准。
(二十三)积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校具备满足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实现“校校通”。
(二十四)中小学布局调整按规划实施,学校布局和校均规模相对合理。经评估认定的不合格学校制定了改造计划,并得到有效改造,办学水平趋于均衡。城镇部分中小学班容量过大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班容量控制在省定最高限额以内。
(二十五)按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制定了建设规划,并按规划积极实施。
四、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二十六)建立健全了校长培养、选拔、培训、任用、交流和考核机制,完善了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严格任职条件。校长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做到持证上岗。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二十七)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核定公办学校教职工编制,并按国家和省定编制标准足额配齐教职工编制数额,满足教学需要。合理调整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严格实行教师准入制度,凡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进入教师队伍。
(二十八)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明确教师岗位责任和工作任务,加强对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
(二十九)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城市市区达70%以上,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达60%以上,其它县(市)达65%以上;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5%以上,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城市市区达50%以上,国家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达30%以上,其它县(市)达35%以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达到一定比例。
(三十)积极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继续教育规划,建立健全了教师入职教育、学历提高教育、专业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和校本研训等制度,管理和保障机制落实。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教学能力。有计划地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三十一)建立并完善了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和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三十二)加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研究决策能力和行政管理水平。
五、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
(三十三)制定了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落实了保障措施,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以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不以中考和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估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标准。完善了学校自评和督导评估的机制。
(三十四)建立健全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了人员和专项经费。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新形势的特点和要求,努力探索并形成了本县德育工作的特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十五)各类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积极深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广泛开展体育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十六)普及实验教学,逐步达到普及实验教学县复查标准。积极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按规划逐步达到普及普通话达标县标准。
(三十七)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和队伍建设,形成了覆盖县域范围内的教育教学研究网络。制定了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明确,人员落实,有相应的科研成果。建立健全了研训一体化工作机制。
河北省“普九”复查标准(修订)
一、当地党委、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始终把“普九”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普九”水平不断提高。
二、落实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乡、村切实承担应负的办学责任。统筹管理县域内民办教育。
三、坚持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制定了县域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及分发展计划,并落实到位。按照城市化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市区和县城中小学。
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国家和省制定的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得到落实。义务教育投入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在财政预算安排中,做到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后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逐年有所提高。
年终预算超收部分,按国家要求弥补支出缺口后,按照年初预算用于教育的比例用于义务教育。在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比例的资金作为专项经费,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所需经费纳入政府经常性预算,强化资金保障。
按照省定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及时足额拨付中小学公用经费。按照政策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建立资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制度。
上级教育专项经费全部用于教育。学校按规定收取杂费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无克扣、挤占和挪用教育经费现象。
有教育经费审计制度。财务制度健全,管理严格,经费使用效益较高。
五、教师工资由县级政府统一管理,县级财政统一筹集发放,县域内统一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统一工资发放时间。
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99%以上,农村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在97%以上,城市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在99%以上;15周岁适龄少年应全部受完九年义务教育;15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按期毕业率达到90%以上。残疾儿童少年与正常儿童少年同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80%以上。
七、按照教师双学科专业化要求,小学、初中教师都能达到任职要求。在小学教师全部达到中师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90%以上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基础上,小学教师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达到本科以上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逐年提高。按省定学时标准,对在职教师开展教育专业化培训。
中小学教师配备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分布与结构合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专任教师偏少的问题得到解决。建立了教师定期合理流动制度。无代课教师。
小学、初中校长均经过岗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不断开展提高培训。
建立健全教师终身教育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学校办成教师发展型学校。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按照推进研训一体化教师学习发展方式的要求,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校长负责制,有效推行中小学教师“校本研训”制度。在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注册率在90%以上。
教师进修学校建设达到省定标准。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监测系统。
教师的各项待遇落实,建立并落实了教师医疗等相关的社会保险和劳动保障制度。
八、学校布局科学合理,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根据生源的变化,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合理调整了辖区内的小学、初中布局。初中规模一般不小于四轨。
按照小学标准班额40至45人、初中标准班额45至50人的要求,城镇及市区的班额过大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农村小学积极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师资、设备、管理达到三优化。对城镇综合教育小区进行了规划,新建学校已开始实施。适应城市化建设进程,城市市区、县城相应新建、扩建中小学。各学校交通方便,位置适中,阳光充足,环境适宜,地质条件较好。
九、学校占地面积达到省定标准。考虑发展的需要,适当预留学校发展用地。
学校按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生活区、劳动实践基地等不同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各区间联系方便,不相互干扰。
完全小学和初中有标准的运动场地。
农村学校有劳动实践基地。城市学校有固定的学工基地。
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城市和县城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公办小学和幼儿园,由当地教育部门管理。各县有按国家标准建设的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教中心,能够满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寄宿就读的需要;普通学校能够满足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需要。
危旧房屋及时维护或拆除,确保师生安全。
十、学校各类教学用房、办公用房和生活辅助用房符合建筑规范,建筑面积达到省定标准。
学校实验用房布局合理,按省定标准建设。初中和城市、县城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按I类标准配备;农村完全小学和高小达到II类标准;其他小学满足教学需要。四轨以上的小学、六轨以上的初中适当增加实验用房套数。全县实验教学用房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
学校按类别,分别设有语音教室及语音资料室、计算机教室及计算机辅助用房、多功能电教室及电教器材室、美术教室及美术教具室、音乐教室及音乐器材室、劳动教室及劳动教具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
十一、小学、初中各科教学仪器设备按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器材配备目录》配备。初中和城市、县城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按I类标准配备;农村完全小学和高小按II类标准配备,其他小学按III类标准配备。各科仪器的到位率不低于95%,完好率达99%以上,利用率达95%以上,并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补充、完善。
中小学计算机配置能够满足开展信息课的需要。有条件的学校联接远程教学网络系统。中小学实现“校校通”,有条件的学校实现“班班通”。
中小学电教器材和软件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特殊教育学校有必需的现代化教学和康复设备。
十二、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和《河北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评估细则》建设图书馆(室)。城市和县城初中生均图书40册,乡镇初中生均图书30册。城市和县城小学、乡镇中心小学生均图书25册;其他农村小学生均图书20册。每种图书的复本率原则上不超过5册。每年图书购置费初中生均不少于4元,小学生均不少于2元。有条件的学校建设电子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
十三、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种档案资料齐全、规范。
按国家规定选用、征订教学用书,无乱编乱印、乱征订现象。无统一征订教辅用书现象。无乱考试、乱办班现象。无乱收费现象。
小学、初中建立了计算机学籍管理监测系统。
薄弱学校逐步得到改善。无“校中民办校”或“校中民办班”。
十四、重视德育工作。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严格。校风正,校纪严。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合格率达99%以上,在校生犯罪率在十万分之一以下。
领袖像、名人像、校训、格言、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等悬挂张贴适当。
十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学科,开足课时。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教师全员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普及了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学生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
小学毕业年级学生各科合格率在90%以上,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各科合格率在80%以上。初中没有复读生。
十六、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小学毕业年级学生体育合格率在90%以上,视力不良率农村在7.5%、城市在15%以下;初中毕业年级学生体育合格率在90%以上,视力不良率农村在32%、城市在42%以下。
十七、推进文明生态学校建设,学校周围环境得到综合治理,安全、适宜,无噪音、无污染源;校门前干净、整齐,无商业摊点、杂物等。校园整洁有序,空内空气流通,宿舍被褥干净,厕所清洁卫生。
以绿化为重点,推进学校绿化、净化、硬化、美化建设。
学校的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安全设施齐备,措施得力,无重大事故发生。
十八、推广普通话工作取得进展,普及普通话达标校逐年增加。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加强写字教学,加强学校用字规范化管理。教育行政、业务管理人员和学校教职工的普通话达标率在90%以上。按省定规划中小学普通话达标县通过了省教育厅、省语委验收。
十九、坚持依法治教。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执法意识,明确落实各自法律职责、权限和行政程序,建立和完善“普九”执法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工作。教育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
建立依法治校制度,中小学普遍开展依法治校工作。
制定并不断完善与《义务教育法》相配套的地方性规章,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机构、执法队伍和执法监督制度,使“普九”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得到落实,制度健全并不断完善。
二十、县域内小学、初中办学水平评估全面推开,建立了对学校的评估督导制度,办学水平逐年提高,促进了县域内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县教育行政部门每三年对辖区中小学办学水平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二十一、建立了县、乡两级“普九”复查制度。建立健全了教育督导、评估和监控、奖惩制度。二
十二、本标准自2004年9月1日起执行。
邯郸市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
一、领导与管理职责
(一)确立了科教兴县(市、区)战略,把教育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制定了教育长远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将教育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促进各类教育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实行了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明确并落实了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职责,依法落实了乡、村两级应承担的办学责任。
(三)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科学管理。
(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教育管理体制,有效开展对乡(镇)政府教育工作和县(市、区)域内各类教育的督导评估。
(五)加强社区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基本满足需要的中小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和各类教育基地。
(六)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二、教育经费投入
(七)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中小学在校生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按照省规定标准足额安排财政预算内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及时拨付,并逐步增长。
(八)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所需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优先安排。对于一般预算收入超收所形成的可用财力,按年初预算同比例用于教育。建立了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专题报告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执行情况制度。
(九)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与标准,将公办中小学编制内教师工资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
(十)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时足额征收到位,全部拨付教育部门安排使用。从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中至少提取7—10%用于中小学校舍修缮。从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不少于20%比例的资金,用于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和补充学校公用经费。
(十一)建立了完善的校舍定期勘查、鉴定工作制度,将维护、改造和建设中小学校舍纳入事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当地政府预算。在城市成片新建住宅小区或旧城改造时,按省规定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和幼儿园。
(十二)建立了以财政拨款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逐步拓宽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筹措渠道,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十三)建立健全了教育经费使用监测、评估和奖惩制度。在财政部门监督下,建立了县级教育支付中心,对中小学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实行集中管理,专款专用。公办学校所收取的杂费、学费、住宿费,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按规定用途使用,不得截留挪用或抵顶财政拨款。严格执行学校招生和收费政策,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并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全面落实了国家和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
(十五)设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
三、教育发展水平
(十六)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各类教育基本实现均衡持续发展。按规划积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十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省定“普九”复查标准,全面推进小学、初中综合评估工作,促进中小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有独立建制的特殊教育学校,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
(十八)积极加强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和规范化幼儿园教育率达到双90%以上。(十九)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城市市区达95%以上,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达到60%以上,其它县(市、区)达到75%以上。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逐年增加,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
(二十)有一所以上普通高中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其余普通高中基本达到标准化高中标准;县级职业学校达到合格以上标准。
(二十一)继续开展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乡(镇)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5%以上,全部扫除15—24周岁的青年文盲。县、乡(镇)、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健全,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企业职工岗位教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二十二)有独立设置的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合格以上标准。(二十三)积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校具备满足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实现“校校通”。
(二十四)中小学布局调整按规划实施,学校布局和校均规模相对合理。经评估认定的不合格学校制度了改造计划,并得到有效改造,办学水平趋于均衡。城镇部分中小学班容量过大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班容量控制在省定最高限额以内。
(二十五)按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制定了建设规划,并按规划积极实施。
四、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二十六)建立健全了校长培养、选拔、培训、任用、交流和考核机制,完善了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严格任职条件,校长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实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做到持证上岗。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按省有关规定执行。(二十七)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核定公办学校教职工编制,并按国家和省定编制标准足额配齐教职工编制数额,满足教学需要。合理调整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严格实行教师准入制度,凡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进入教师队伍。
(二十八)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明确教师岗位责任和工作任务,加强对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
(二十九)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77%以上;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55%以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4%以上,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达到一定比例。
(三十)积极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制定了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继续教育规划,建立健全了教师入职教育、学历提高教育、专业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和校本研训等制度,管理和保障机制落实。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教学能力。有计划地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
(三十一)建立并完善了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和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
(三十二)加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研究决策能力和行政管理水平。
五、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
(三十三)制定了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落实了保障措施,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以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不以中考和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估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标准。完善了学校自评和督导评估的机制。
(三十四)建立健全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了人员和专项经费。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新形势的特点和要求,努力探索并形成了本县德育工作的特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十五)各类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积极深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广泛开展体育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十六)普及实验教学,逐步达到普及实验教学县复查标准。积极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按规划逐步达到普及普通话达标县标准。
(三十七)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和队伍建设,形成了覆盖县域范围的教育教学研究网络。制定了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明确,人员落实,有相应的科研成果。建立健全了研训一体化工作机制。
第四篇:督导评估教师问卷
学校督导评估教师调查问卷
尊敬的教师:
您好!我们正在您所在的学校进行综合督导,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完成下列调查问题,以帮助学校进行改进,您所填写的数据我们将予以保密,保证不会在任何场合下公开。谢谢您的合作!
昌吉州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请您在适当的序号上打勾“√”或在横线上填上相关数据)
1、您是否是班主任 A是 B否 您目前任教的学科
一、您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了解和感受
2、您每学期需听多上节课?
3、学校听评课制度对您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 A是 B否
4、教师们能很好地遵守学校教学管理的规定: A是 B否
5、学校教学管理常规的实施效果好: A是 B否
6、学校对学困生的指导有明确规定: A是 B否
7、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反思有明确要求: A是 B否
8、学校每学 期都要求教师做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A是 B否
9、学校每学期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评价制定教学改进计划: A是 B否
二、您的工作和生活感受
10、近3年来,学校对您个人专业发展需求所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有(可多选)
A参加了(国家、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哪一级别的专项培训?(在相应的级别上打勾)B名师带教 C校本培训 D搭建展示平台 E高一层次学历培训 F其他,请说明:
三、您对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的感受
(A非常不同意;B不太同意;C比较同意;D非常同意)
11、学校有针对中青年教师的明确的培训计划()
12、学校把教师进修学习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13、学校经常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
14、学校定期举办公开的观摩课()
15、学校教师定期考察其他学校()
16、学校根据教师的科研成果评价教师的工作()
17、我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策略常来自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学习、交流和研讨活动()
四、您对学校工作氛围的感受
(A非常不同意;B不太同意;C比较同意;D非常同意)
18、学校教师好的经验和做法能够被宣传和推广()19在这里工作,您的能力能得到从分发挥()20、学校教师能相互支持、共担责任()
21、我在学校能得到同事和领导的相互尊重()
22、学校教师能在工作中愉快合作()
23、您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常常向同事倾诉(五、您对学校领导班子工作情况的感受
(A非常不同意;B不太同意;C比较同意;D非常同意)
24、学校领导能够客观地评价您的工作成效()
25、学校领导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
26、学校领导与教职工关系融洽()
27、学校领导尽力帮助教师解决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28、学校领导能采纳建设性批评建议()
29、我校校长经常赞赏干部与教师的工作表现()30、学校各级干部很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
31、学校各种管理规则听取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六、您对学校教学设施管理使用、图书购置的感受:))(A非常不同意;B不太同意;C比较同意;D非常同意)
32、您在教学中可以方便的使用学校的教学设备()
33、学校的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
34、学校建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室),擦越资料方便()
35、学校建有校园网,教师上网方便()
36、您在教学中所需要的主要教学设施学校都能提供()
七、您对学校经费使用的了解和感受
37、您了解学校去年的决算情况吗?()
A非常了解;B了解一部分;C不太了解;D不知道;
38、学校去年的预算编制征求了教职工的意见吗? A 是 B 否
39、学校常常因经费问题放弃购书计划: A 是 B 否
40、学校为教师的进修、外出培训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A 是 B 否
41、学校领导带头厉行节约: A 是 B 否
42、学校能有效使用资金: A 是 B 否
第五篇:县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省人民政府:
郫县地处成都市西郊,幅员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总人口46.96万人。县境内有西南交大、西华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等驻县高校18所;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学校有成都电大分校1所,普通高中5所,职业高中2所(其中联办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7所,幼儿园3所,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67621人,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3379人。
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初步构建起‚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社区高等教育前后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1994年全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8年通过四川省和成都市人民政府‚两基‛复查评估,先后获四川省和成都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是四川省‚素质教育实验县‛,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被市政府授予‚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县‛。***、周济、张学忠、张中伟、李春城等领导先后视察郫县教育工作,并对郫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照†四川省对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现将郫县教育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职责(100分)B1‚以县为主‛管理体制(45分)
C1、郫县人民政府依法承担起统筹发展县域内教育事业的职责,切实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制定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和实施计划;统筹管理县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
工作机制,把抓教育作为考核有关部门、各镇领导政绩的一项主
要内容。
C2、县政府统筹管理教育经费。县财政按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学生人数,统一核定各学校办学经费,做到及时拨付,统一管理。如遇临时的政策性增资和急需的专项经费,通过财政追加补助的办法予以保证。上级下拨的专项教育经费由县财政直接核拨教育部门或中小学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后,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配
套经费的足额到位。
C3、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按照省教育厅、人事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川教“2006”60号)的规定,落实了县级教育、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各自职责。财政优先安排相关经费;人事局审核、配齐教师编制;教育局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强化了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管理。县教育局依法行使对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交流的管理权限。每年开展民主评议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工作,将评议结果作为干部任命的重要依据。
B2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30分)
C4、确立了‚科教兴县‛战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教兴县‛战略,把发展教育作为郫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来抓。成立了郫县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财政、城建、教育、公安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建立定期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坚持把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教育工作会议、教
育专题研究会议制度。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重点研究新增教育经费、教师编制、学校建设等重大问题,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决定‡等系列文件,并落实有效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完成。C5、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机制。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教育工作列入郫县‚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列入县委、政府工作计划中。优先安排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经费,有力保障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C6、营造了全社会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我县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隆重庆祝教师节、表彰先进教师、宣传学校办学成效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等方式,在全县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民以尊师为荣‛的良好局面,尊师重教的风气浓,教育氛围好,从未发生侮辱、殴打教师事件以及各部门对学校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
B3目标责任制(25分)
C7、建立了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县委、县政府将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严格考核,落实奖惩。明确了县长是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育局、财政局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镇镇长为教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县政府与各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做到各项责任明确,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形成了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联动,同频共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教
育工作格局。
C8、建立健全了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县政府领导分别对口联系一个片区的中小学,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四大班子领导
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检查,了解教育工作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解决办法,有效地帮助学校解决了实际
困难和问题。
二、教育改革与发展(100分)B4各类教育协调发展(60分)
C9、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到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关于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截止目前,整个工程共计投入资金1.1亿元,整理校地580亩,新建校舍面积8.4万平方米,新建成投用学校18所,另有7所学校将于年底竣工。同时,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城乡学校捆绑发展工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帮困助学工程‛‚异地务工农民子女就学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C10、坚持高质量巩固提高‚两基‛成果。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落实‚两基‛重中之重的地位,扎实巩固提高‚两基‛成果。2006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9%,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9%;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在0.01%以下,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在0.92%以下;全县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达到99.9%,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达到99.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9.8%,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8%。进一步建立健全‚三残‛儿童、少年入学保障制度,完善县特教中心建设,‚三残‛儿童少年入学全部实行‚两免一补‛,县域内‚三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了99%。
C11、保障进城就业务工农民子女和‚留守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县政府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解决好异地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入学问题;积极支持以接收异地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为主的民办学校的发展,鼓励民间资金兴办民工学校;建立了‚留守学生‛和进城就业务工农民子女入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各中小学切实强化了‚留守学生‛和进城就业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做到了情
况清楚,一视同仁。
C12、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我县坚持职高普高协调发展的方针,制定了促进两类高中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已建成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2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2006年,全县普高招生2719人,职高招生2895人,目前普通高中在校学生8489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5247人,县域内每万人口中在读高中学生人数达280余人,全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3.7%,职普比为5.2:4.8,居成都市各区县前列。C13、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我县始终把学前教育发展放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制定了†郫县学前教育发展规划(2003—2007年)‡、†郫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本培训工作指导意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幼儿园,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形成了以公办园为示范,以民办园为主体,以城带乡,逐步推进农村规范化幼儿园建设的教育格局,有力地推动公办园与民办园的共同发展。2006年,全县三年学前教育率为95.1%。
B5教育改革不断深化(40分)
C14、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了中小学德育和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等工作。我县制定了†关于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将德育工作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工作责任目标进行考核。各级各类学校都建立了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德育工作措施有力,每年坚持开展‚校风建设活动月‛‚法制进校园‛‚爱国主义教育‛等德育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法纪意识增强了,文明习惯更好了,一大批学校建成省、市、县级‚校风示范学校‛;众多中小学生被评为省、市、县、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少先队员‛等。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全县每年举行全县性中小学生排球赛、田径运动会、大型艺术节,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C15、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县于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县,制定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按国家规定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学校和老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更新了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形成了以新课程改革助学校发展、使教师提高、促学生成长的良好课改氛围。全县评选出了一大批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先进教研组、先进教师、优秀论文、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课件等,在国家、省、市都具有较大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小学评价考试制度改革,先后制定了†郫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郫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郫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郫县初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等,建立起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有利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的评价体系,加强了对小学和初中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测、考核、评估。积极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制定了†郫县中小学常规教研及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意见‡,鼓励并积极组织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目前我县有省级及以上教育科研立项课题10个,结题7个,市级立项课题9个,结题8个。有十多项课题在省市课题评奖中获奖,教师的论文、课题及参加各类优质课竞赛获奖率位于全市前
列。
C16、促进县域内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推进经济、科技、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县域内共有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1所,截至目前,累计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3万人,培训农民骨干10多万人次。面向市场建立就业网络1000余个、固定就业基地300余个。近年来,每年有1.8万名农村劳动力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有1万余名在职职工取得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近1000名下岗职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再就业。每年转移富余劳动力1万人,年人均务工纯收入6500元。友爱职业技术学校探索建立的‚订单式培训‛模式,向包括世界500强企业英特尔公司在内的知名企业输送了大批实用型人才,被省委书记张学忠誉为全省农村职教的一面旗帜。
三、经费投入与管理(100分)
B6投入与保障(55分)
C17、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003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投入13122万元,其中县财政安排8671万元;2004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投入14578万元,其中县财政安排9584万元;2005年全县教育经费总投入17142万元,其中县
财政安排11060万元。积极落实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规定,确保了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依据教育发展需要逐步增长。近三年,我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达到50%
以上,并做到了逐年增长。
C18、健全教师工资保障体制。我县将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执行工资专户管理和财政直发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没有出现工资拖欠现象。教职工的地方津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予以落实,由财政负担的部分纳入了财政预算统一安排解
决。
C19、切实落实中小学公用经费。郫县按照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统筹安排了学校公用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确保了学校的正常运转。2005年,全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小学39元、初中59元、普通高中67元、中等职业学校74元。由上级拨付的学杂费和公用经费,县财政全额划拨给教育部门和学校。C20、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县、镇两级政府安排中小学校舍改造专项经费,用于中小学校舍改造工作。完善了危房定期勘查、鉴定制度,并将新增危房的改造列入本级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保及时消除危点。C21、扎实推进‚帮困助学‛工程。县政府建立保障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制度,将‚两免一补‛纳入财政预算范畴,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统筹社会力量,不断扩大‚两免一补‛范围的工作机制,通过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了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县政府设立了资助贫困生专项资金,各镇按比例设立‚帮困助学‛资金,各级各类学
校在经费预算中设立一定比例的助学资金。县民政部门设立专项资金对升入大学的贫困学生实施扶持。今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实施,郫县共计免除杂费及各种服务性收费达1600余万元,全县义务教育阶段5万多个学生家庭切实享
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C22、积极化解‚普九‛债务。我县‚普九‛债务一直由政府承担,县上安排资金,逐步予以化解。由于化解措施有力,从未发生一起因债权单位或个人追索债务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
C23、加强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引导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按规定足额征收了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2006年征收教育费附加865万元,征收地方教育费附加348万元。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全额拨付给教育,未抵顶财政对教育的拨款。郫县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公民捐资助学。2006年,接受捐资助学款达410万元。
B7教育经费管理(35分)
C24、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郫县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的经常性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依法向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专题报告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和检查。县审计局、监察局、财政局和教育局按照各自职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按规定收取的各项教育费用全部用于教育。C25、编制规范的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郫县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编制了规范的农村中小学经费预算。
C26、确保各项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安排用于教育,无挪作他用的现象。各项教育专项经费、教育费附加等全额用于教育,无任何截留、平调、克扣、挪用教
育经费现象。
C27、规范使用教育经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开支、使用教育经费,没有发生一起管理、使用教
育经费不规范的问题。
C28、有效治理教育乱收费。我县高度重视教育收费的规范化,从严治理中小学教育乱收费行为。认真落实‚一费制‛和‚收费公示制‛等各项制度,通过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好规范管理,标本兼治,强化检查,严查违纪等措施,使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县域内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学校无乱办班、乱收费及其他违纪违规行为,没有出现一起学校乱收费。创建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工作已全面
启动。
四、办学条件(60分)B8学校布局(15分)
C29、科学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我县制定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2005-2020年郫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优化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两年来全县调减村小37所,新、改、扩建学校25所,实现了行政区内学校布局结构合理,学校规模容量和班额基本符合有关规定。
C30、基本消除基础薄弱学校,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我县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调减校点、城乡捆绑、将
村小单列为单设小学等方式,基本消除了基础薄弱学校,缩小了校际间差距,促进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
B9校园校舍(15分)
C31、及时消除中小学危房。几年来,我们一直把消除中小学危房放在首位,建立完善了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和改造工作制度。目前,全县中小学的危房已排除完毕,对于新出现的危房危点,做到了一经发现立即排除。
C32、全县中小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达到了省定标准。2006年,我县生均占地面积:小学达到5.54m,2初中达到8.23m,普通高中达到20.2m,职业高中达到9.29m。
222 各校建有实验室、图书室等各种教学辅助用房,所建校舍能够满足
教育教学需要。B10设备设施(30分)
C33、重视图书的购置与使用。中小学的藏书量基本达到了†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管理规范,使用率高,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图书资源为学生学习服务。2006年,我县中小学生均图书量:小学12本,初中15本,普通高中30本,职业高中15本。
C34、设施设备配置达到省定标准。全县中小学实验仪器和音、体、美、卫、劳等设备设施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根据不同类型学校标准进行配置,配齐率达100%。所配设施设备管理规范,使用率高。全县中心校及其以上学校都建有2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各中小学运动场地和设施符
合相关要求。
C35、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我县依托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建设和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稳步推进
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两年内,利用国家专项资金231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116万元,全面完成我县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中‚模式二‛25所,‚模式三‛19所)装备配置工作;按照新课标要求,及时完成新建成标准化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置,仅今年就投入资金700余万元。截止目前,已建成投用的标准化学校‚校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校校有智能广播系统‛,全
县初步形成教育信息化环境。
C36、积极完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饮用水设施等教育服务设施。我县所有学校都提供了供水设施为学生服务,学生宿舍、食堂、厕所、饮用水设施等符合有关规定和安全要求,管理
规范。
五、队伍建设(70分)B11队伍结构编制(30分)
C37、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省上规定标准。全县小学有专任教师1434人,其中本科114人,专科776人,专科以上学历占54.1%;初中有专任教师1128 人,其中取得研究生学历的11人,本科568人,本科以上学历占50.4%;高中有专任教师747人,其中取得研究生学历的75人,占10.04%。C38、教师职务结构分布合理。全县中小学评定了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有330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08人,中学一级教师791人,小学高级教师842人,中小学教师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的结构比例达到省定标准。
C39、加强教师编制的核实与管理。我县严格按照省上核定的编制配齐教职工,分解到校。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为3801名,实有教职工3640人,编制管理实行两年核定一次,有效解决了学校因学生数量增加和教师自然减员、调出造成的缺编问
题,为正常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建立了超编教师分流制度,稳妥开展超编教师的分流工作。
B12队伍管理培训(40分)
C40、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和聘用制度。结合中小学编制标准,在科学、合理、足额设置岗位基础上,执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的机制,严格聘任程序和准入制度,明确聘期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岗位管理、考核、聘期考核、内部交流等制度,加强了对教师政治思想、师德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由于管理规范,目前没有发生一起教师违法、违纪事件。
C41、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制定†郫县教育局关于县城学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服务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和乡镇范围内定期交流轮换制度,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担任领导职务,共选派城镇学校优秀教师50余名参与农村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促进了农村学校办学思想的转
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C42、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制定了†郫县中小学学校行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严格校长任职条件。全县校长接受岗位培训率达100%,校长提高培训率达70.2%。
C43、建立教师培训机制。按规定建立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落实培训经费,建立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组织教师参加规定学时的培训。近几年,下发了†郫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郫县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文件,通过全员培训、新课程教师上岗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学历提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检测、骨干教师培训、后备干部培训、教辅人
员培训、校本培训等各种培训,建立县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巡回授课、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制度,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师德师风良好,参加规范性培训和灵活性培训达到规定学时。
六、教育管理(70分)B13依法治教(36分)
C44、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我县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及省市有关规定,依法行政,依法治教,高度重视办学行为的规范。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深化认识,落实责任,严查违纪等措施,我县办学行为规范,行政区内没有发生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违规改制和举办重点校、重点班的现象,杜绝了‚乱收费、乱招生、乱办班‛等违法违规行为。C45、我县各中小学依法制定了学校办学章程,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得到落实,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C46、科学管理全县各类教育。县教育局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星级管理评估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对全县各类教育实行了科学管理。
C47、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机构完善,人员齐整,定期聘请专兼职督学,现有专职督学3名,兼职督学13名。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不断完善督政、督学功能,依据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定了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和各级各类教育评估方案,对各镇和学校教育
进行定期督导评估。B14校园周边环境(14分)
C48、大力治理学校周边环境。成立了郫县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公安、交管、文体、卫生、工商、城管、教育等部门开展了校园周边综合整治活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强化录像厅、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管理,形成学校周边环境齐抓共管的格局,确保了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稳定。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得到明显改善。近几年以来,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教育系统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好局面。
C49、全县各镇、村组、社区都建立了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提高监护人教育能力的工作制度。县上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交流表彰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镇、村组、社区高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的治安与学生的安全,建立了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的有
关工作制度。B15安全工作(20分)
C50、郫县高度重视中小学安全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从上至下建立了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负责,教职工全员参与。县政府与县有关部门、各镇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并纳入目标考核。
C51、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和学生安全教育。各校建立了安全工作制度和安全工作预案,在教学、管理等工作中落实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加强了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措施有力,事故隐患处理及时,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近年内无重特大安
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