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松果论文】学校语文教育定位问题分析
学校语文教育定位问题分析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的一笔重要的财富。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学校开始忽视语文课程的教学。本文将主要对学校语文教育定位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
【关键词】学校语文教学;教育定位;概述
1.学校语文教育问题的概述
1.1、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语文是人类的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人文性。通过语言人们展开交际活动,所以语文是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而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最显著的特点。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今后所从事的的职业活动需要具备的社会行为能力。具备较强的社会能力,可以很快地适应周围的环境。社会能力主要强调从业者需要具备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社会能力的核心是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学校设置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含义是指社会上的人都是建立在先进的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接触和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面貌和内在的文化气质、心理素养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学校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地利用语文的工具性的特性,强化其人文性,引导学生追求正确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发展人性教育,陶冶情操。所以,学校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指导思想就是提高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能够准确地运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1.2大学语文课程学习被“边缘化”的现象
学校培养学生是以学生的充分就业为主要目的,所以,职业教育也就是就业教育。由于过分地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所以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专业课为主忽视了对以语文为主的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的语文教师数量不多,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同时也兼职其他学科的教学;二是学校设置的文化基础课学时不多,有的理工专业甚至没有开设语文课程。大部分学校的学生一般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很少花课外时间去学习语文课程,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三是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语文课程,但也知识形同虚设,实质上是搞形式、走过场,将语文课作为选修课或者“超大课”处理,甚至是讲座方式处理,导致语文课程边缘化现象突出。另外,学校以及一些单位一般比较注重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计算机能力,对学生的语文要求较低。导致许多学校的语文教学被“边缘化”,导致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发展严重滞后。有的学生在毕业时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写一份合格的求职信,在工作面试时语言表达不得体。无法与招聘人员进行顺畅地交流。总之,这种落后的司相观念导致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
1.3高职语文课在大学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增加一定比例的传统诗词以及经典范文。中小学的语文课程的编写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学校应该普遍开设语文课程。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习语文,并且学好、学精语文。学好语文对学生以后的为人处世以及做人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功能的发挥是需要长时间慢慢发现的,其具有过程性、滞后性以及长期性,需要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影响学生。
2.语文课程教学合理的定位
2.1 对语文课程的地位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学习语文课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学习语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用到这个工具,比如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以及社
会科学的学习都会与语文产生交流,学生需要善于使用这个学习工具,发挥这个工具的最大实效。学生以及学校需要转变对语文的认识,意识到语文教学对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性,提高语文课程的地位。另外,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语文教学是实现全面教学、综合教学的必要途径,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个教育水平的质量。如果学生不具备高质量的语文素养,则很难与单位的高素质文化的管理人员进行和谐的交流。
2.2改革语文课程的设置
首先,学校需要积极开展具有深厚人文色彩的新课程。语文教师要敢于打破课堂的局限性,运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革教学工具,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语文与多媒体技术融合在一起,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引导学生感受各国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校的语文教学落实到实处。其次,探究新的语文教育模式。增加语文课程的学时,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优化语文教学是知识结构。明确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即以“高质量、强能力、实用性”为前提,以“必需和够用”为目标,根据“会说会写”的原则编写语文教材,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材,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2.3努力培养高职学生必备的职业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文体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名作能力以及普通话达标的能力,即培养“会写会说”的人才。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对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进行重点训练;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的规范训练,规定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口齿清楚、语调自然、说话得体。
3.总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校需要不断加强对语文教学的重视,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价值观,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革语文教材的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欣.立足古典文学推行人文教育——谈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J].山东文学(下半月),2012.12(35):189-190
[2] 赵环.素质教育视角下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28):167-168
[3] 沈秀芳.提高体育运动学校学生修养的途径探讨--关于文学鉴赏的一般认识规律及方法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3):195-196
作者:马永平(1972),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语 文
以上转自松果论文发表网会员范文,松果论文是一家专注于学术期刊职称论文发表的互联网公司。公司以“期刊发表”作为核心服务,“松果为友,晋级帮手”也顺势成为中心理念。我们力求以更可靠、实惠、快速和低错误率为新模式探索期刊发表的深层优质服务。登陆松果论文发表网,咨询客服QQ:718812002 718812002 立刻索要报价表 享受更多优惠!
第二篇:信息业人事管理定位分析论文
一、人力资源管理须定位成一种战略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之一,是保证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完成,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唯可将人力资源管理定位成一种战略型管理。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应成为一种什么样的战略型管理呢?一方面,它必须根据环境变化和自身情况而提供一种前瞻性、动态的人力资源分析与预测,研究“气候变化”到来前后的各种可能、机会和风险,制定、调整环境突变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它必须为企业制定目标和战略决策提供全方位的、深入调研的信息,使企业成功地实施战略,达到目标。当然,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应该是一种从属公司目标战略的辅助性战略,但它不是被动地服从公司目标战略,而是围绕公司目标战略而制定,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行业建设、客户、友商等变化,并进行预测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同时,根据公司的既定战略目标,努力推动、牵引,并为目标的实现承担责任。要做好这种战略管理,需要:
1、收集信息、进行行业预测分析在公司战略目标制定后,需要搜集、跟踪国}化、市场变化、友商情况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并进仃仃业走势预测、研究,分析“变化”到来时可能引起的种种状况,从而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前瞻性的预测。
2、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人力资源须对环球信息行业市场走势、建设走向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客户需求、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分析,一旦获得有关外部机遇和危机方面的情报,就得调整计划,快速反应,制定相应对策。当“巴西的蝴蝶拍打翅膀”时,人力资源部门要联想到可能“会引发德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并根据蝴蝶效应,预测到整个IT行业冬天将要来临早早准备御寒的棉衣,有相应的应变措施,不会因此而乱了阵脚。
3、研究客户需求,把握机会的能力除了研究环境变化而引起的行业新走向外,人力资源部还需与业务部门一起对客户需求有深入的了解,要关注客户现在的需求,分析客户未来、潜在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中,抓住客户需求变化的机会点,组织人力,迅速抢占机会窗。
4、规避风险的能力建立人力资源预警措施。通过信息收集、分析,研究、发现风险出现的苗头,判断风险的种类,找出问题根源,过而拿出解决办法规避风险,避免损失.二、人力资源管理须定位成一种研发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之二,是研究如何激励、激活人才,提高人均效益,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及其增值。人力资源催理这种研发不同于学术研究,它更注重与企业实际现状鲜合,并用以指导企业自身实践。
A、招聘进度的分段式控制与信息的收集:在拟定一泞招人计划时,也要拟定一个阶段进度表,可与各部门联系,当市场销售出现转机,客户战略改变,经营环境变化,友商进攻等情况下,人力资源部可根据市场行情变化立即采取措施,并作出相应调整。
B、临时工的招聘不仅限于工人、文员等操作层,还可招聘高级人才。现在很多高级人才的就业观念已转变,愿意当“临时工”,这些人有经验,上手快,效率高,可做到“小投入、大回报”,这既解决了业务繁忙时的人力缺乏困扰,又节省了资金、物力,如果人才的能力强,还可留下。招聘高级人才临时工,国外许多大企业都这样做,在运作大项目时,临时招聘一些人,项目结束后,就解聘。在人力市场供大于求的今天,只要疏通好招聘渠道,相信就能招到合适人才。
C、挖掘蓄水池,建立人才档案并跟踪管理。忽略人才储备在“盛夏”到来时会失去市场机会,延误作战时机,影响市场份额:储备量过大会造成成本增加,影响公司资金周转,降低公司利润。因此,人力资源部要对外部人才建立蓄水池,对池水渠道疏通管理,控制水的流量与流速,在机会出现时,立即调出水池中的人才储备。对蓄水池里的人才要建立档案,跟踪管理,与他们保持联络,控制其变动幅度,超出一定范围内的波动,就应立即进行针对性处理,查明原因,拿出解决方案。
D、建立代理商等分销渠道。这既可避免“寒冬盛夏”突然降临人力资源或缺或剩的状况发生,也可通过代理商自己特有的分销渠道疏通市场的湖泊支流。在目前市场份额有限的情况下,奶酪无论大小都要抢,不能放弃小产品和新产品,新增长点在配置上不能全交给代理商,这样容易失去一多项目少的情况下,也不能全部撒手,因代理商在给你代理产品的同时,也可能在给友商代理产品.人少项目多时,可放手,人多项目少时,放手就等于放弃这块市场.若代理商无作战经验,对公司不忠诚,本身资源有限,投入不够,服务不到位,造成客户反感,等于是丢失这块市场。所以,企业应加强代理商管理,将代理商扶上马,送一程,帮助他们配置资源,培养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要成为一种技术支持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三,就是指导、协调、推动各层管理者去承担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责任,向业务部门和员工提供一种技术支持。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是各业务部门经理工作的一部分,在信息行业,许多部门经理是由业务人员提拔的,对于人力资源工作没经验,因此,人力资源部应给他们以培训指导,技术支持;部门经理也应主动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共同完成管理目标,而不是仅在需要用人时,才想到人力资源部门。但这种“支持”应有别于传统的具体事务,它是通过建立求助工作系统,为部门和员工完成个人与组织发展目标提供“支持”。如:部门如何进行跨部门运作,如何进行职位评估和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要配合部门的发展,为部门组织变革、创新机制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第三篇:关于网络社定位问题分析
关于网络社定位问题分析
第一,说说什么是社团
作为一个社团,我们有两种服务对象:
1.为社团内成员服务(例如模联社,吉他社,机器人社等)
2.为社团外的师生服务(例如文学社,控江人报社,电视台等)
我们有以下可以选择的大方向:
1.有相同兴趣的人汇聚在一起交流(例如动漫社等)
2.学习了解某种知识能力(例如模联社,经济社等)
3.参加竞赛比赛项目(例如模联社,机器人社,辩论赛等)
4.完成某些成品提供给学生(例如文学社,控江人报社,电视台等)网络社可以忽略以下两种
4.表演(例如合唱团,动漫社等)
5.锻炼身体(体育类社团)
一个社团的目标:
1.存活下去
2.有足够的人员使活动正常进行(也就是维持)
3.即使在人员的素质层次不起的情况下也能继续活动。
4.增加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就是发展)
增加吸引力的好处:
1.可以有更多的人来加入网络社,吸引苦力强人,增加我们社团的能力,能够完成更多的任务
2.可以让更多的人留在网络社,觉得留在这里很有趣,增加工作积极性
3.可以增加影响力,因为更多的人来了嘛,一个网络社的人总会和周围人说起网络社的事情。
增加影响力的好处:
1.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网络社,了解网络社,可能为网络社自发的做一些事情(例如在论坛上发一些资料)
2.可以增加吸引力,让更多的人来
实际上,增加自身影响力正是每一个组织的目标。
我想分析一下一个社团的行动过程,我以模联社为例
刚开始形成一群人,也就是刚开始的一个企业
然后以它的吸引力来招雇员(比如模联社是婚姻介绍所„„)
这 个企业给与进来的雇员一些“报酬”(可以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可以大家讨论交流的机会,可以锻炼综合能力的机会,可以去北大的机会,可以组织很多活动的机 会,在各大会场穿梭,看起来很帅的机会,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老师的激励(当然,这些可能有些是虚无的,这其中老师的激励少不了))
雇员为这个企业提供“劳动力”(我来参加模联,我来为模联搞活动,我为模联宣传,我为模联花时间精力来扮演好自己国家的代表,为模联出谋划策)
企业利用劳动力来为企业运作,发展,增加吸引力和影响力(搞活动,招人,参加比赛等等)
一些雇员成绩不及格,退出了企业,被辞退,也可能是辞职
一些雇员成绩优秀,成为高级雇员,进入企业高级管理层。
高级领导为企业极为热心的服务。
高级领导培训新雇员。
形成循环。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大家有想法自己提出
第二,说说网络社的现状
网络社现在分为四块
1.VB组 提供给内部组员VB编程知识
2.PS组 提供给内部组员PS绘图知识 + 为其他社团制作海报
3.BBS组 提供给外部师生网上交流平台
4.VOD组 提供给外部师生影片欣赏
关于网络社的政治形式:
由老师和六个内阁成员组成的管理团队
以学生为领导人,管理宽松
网络社的选拔制度:
由指导老师直接选择,并不完全以网络社作为选择范围
网络社的奖励机制:
以物质奖励
第三,说说我对网络社现状的看法
我其实今天还是很庆幸的:看到很多的高一的人过来活动了,而且经过我的询问,大部分都饶有兴致,这让我很欣慰,也让我之前完全悲观的想法有了一些变化。在我看来,如果按照这个势头下去,网络社的消亡还遥远了一些(我保守的想过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不可能就此满足的,我们要增加网络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我们要做的。我不敢确定网络社到底是否处于危机之中,如果处在危急之中,我们要考虑如何摆脱危机,如果没有,我们也要考虑现在的网络社是否限制了我们发展的空间。
以上是我的分析,我们现在所要考虑的问题以下:
1.在网络社的前提下,我们(包括下面高一的,甚至是未来的学生们)想要做什么?
2.我们怎么做到?
3.我们能提供给我们的社员什么?
4.我们能提供给其他师生们什么?
5.如何才能增加网络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也许这些问题还不够。
我们或许也需要做一些调查,在现在的高一(或者在学校)中作一下调查。
我们不能安于现在,我们不能只是把接力棒给下一届人,我们要跑起来,争取我们自己的成绩。
第四篇:金融监管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金融监管的内容应该涵盖有关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部业务活动,其中主要是日常经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性监管。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应有直接人事处理权;健全金融机构自律管理机制;引入社会监督,增强金融监管和经营透明度,有效抑制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央行金融监管到位程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央行威信和权威的树立,关系到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一、建立以风险监管内容为核心的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的内容应该涵盖有关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部业务活动,其中大量和主要的是日常经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性监管。但我国目前央行的监管内容主要是机构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及经营的合规性,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机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以后怎样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则注意得不够,金融检查或稽核也主要是一种合规性检查,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监管。参照《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要求,借鉴国际监管办法,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实际,当前我国中央银行金融业风险监管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对上述“三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特点,制订量化监管指标进行具体操作。第二,建立大额贷款的报告制度。严格防止风险集中在少数单个贷款大户,限制贷款过于集中,监管单个贷款比率,并形成风险报告制和备案制。第三,加强重视对表外业务的监管。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有日益增大的趋势,把其纳入金融监管的视野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要尽快制定专门的表外业务监控办法。第四,制定出能客观反映我国银行业风险的各类资产风险权重和核算系数,定出贷款集中风险、贷款沉淀风险等风险权重。第五,要建立真正的风险准备金,以增加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尤其对中小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大提取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的力度,简化手续,强制执行。第六,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由财政部为主注入资金及各商业性金融机构认缴部分资本金,不以盈利为目的,直属国务院,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政策性存款保险机构,利用强制方式对在我国境内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存款保险。至于存款保险费用和赔付比例,可依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比例,资产风险比例等有关风险监管的重要指标来制定。
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金融法制建设应当紧紧围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做好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等立法研究和起草工作。一是对已出台的金融法规,要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以增强现行金融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有法难依的问题。二是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重中之重是尽快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此外,金融机构破产方式的立法也应当提上工作日程,尽早出台,以避免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应有直接人事处理权。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对违规问题处理时对事对人的处理要对称,做到“两结合”:一是对事对人处罚结合,也就是既要纠正违法违规问题,又要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使其吸收教训,也教育他人。二是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相结合,让违法违规金融机构集中共同承担经济损失,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而且要改变中央银行只有审查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现状,对被监管金融机构享有人事处理权,通过法律形式确定。
健全金融机构自律管理机制。在实施有效的金融监管中各金融机构既是被监管的对象,也是基础性监管的自律主体。各个自律主体应按照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法律法规为基础,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中央银行还应定期检查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和有效性,督促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同时,中央银行要牵头金融机构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强信息沟通,协调行业关系和业务活动,避免和制止行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
引入社会监督,增强金融监管和经营透明度,有效抑制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一是加强公众金融法律法规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二是充分发挥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三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标准,以更好地反映银行的风险性。主要包括:第一,要全面、详尽的分析和披露金融机构风险因素以及可能出现风险的主要环节;第二,进一步加深对银行资产状况、负债项目的披露,既可减少地方行政干预,也能增强社会公众的心理承受程度;第三,对不良信用行为披露,促进联合制裁逃废金融债务,增强社会信用意识。
第五篇:语文教育论文
论文
更新语文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内容摘要: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教育的艺术在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以学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把理念用之于实践,并使其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现从三方面浅谈我的认识和做法: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理念
(二)做到“以学为主”
(三)课堂实践
关键词: 理念
以学为主
主体性
实践
姓名: 杜文青
单位:夏津县北城李楼中学 联系电话:0534—3521142 更新语文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学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有句名言:“头脑不是一个被添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责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可见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求索的果实。
(一)学生主体性理念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之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之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人的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展。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维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完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在参与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
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学应当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结果。这就要教师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 “异想天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智能是巨大的,教师要善于在多样化教育中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条件,扩大选择的范围,发展发挥的能力。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就要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内容,除了必须课程之外,还要有丰富多彩的先修课和活动课,主动选择必然带来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教育。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走向前。
(二)做到以学为主
学习是需要人全身心参与的活动,在学习进程中,除了身体器官参与外,还需要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活动,也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支持和动力作用。因此学习要充分发挥主体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才能提高学习成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解的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际,要“要我学”为“我爱学”、“我善学”,发展自我调控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正确的方法历来被看作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学生一旦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学习起来会更加主动,求知的欲望也会大大的增强,日复一日,迁移,内化,逐步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便有了可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以学为标,自求得之。实践证明那些胸中装有丰富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往往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使学生借风行舟,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做好自主学习,要特别关注正规性与非正规性学习的统一。人世间有两部大书,一本是有字书,另一本是无字书。有字书可看成间接经验的学习,无字书可 看成直接经验的学习,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字书与有字书的学习同等重要,要学会在使用中学,在生活中学,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有收获,尊重学习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在实践中失败,也有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
(三)课堂实践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学为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去具体行动;一是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二是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1)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的引导,如引人入胜的故事,活灵活现的示范,充满奇幻色彩的实验等,来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善于把学习的内部动机与明确的奋斗目标(外部动机)联系起来,使之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第二,指导学生思维的方法。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矛盾障碍,通过提示矛盾引起思索。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有了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教学进程实际是提示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通过矛盾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抓住问题的本质,除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外,还应指导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对照、判断、推理等,指导学生学会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等。第二,突出学生能动作用。在教学进程中,学生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依靠自己动口、动脑、动手来获得活的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创造性学习,启发思维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不能仅局限于此,还要为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提供条件,提出问题和设计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学习。第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导向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步骤如下:启发树立信心→师生小结自学方法→逐步养成自学习惯。
(2)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宜实施以下策略:第一,引导主题。这是学习的心理准备阶段,旨在创境设疑,引导学习,提示学习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问题的层次与坡度,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和迁移。第二,自主探索。这是知识信息的接受与强化整合的过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知内容,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素材,如阅读提纲自学方案,学习用具,实验设备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分组讨论。这是认知思维的运动过程,旨在拓宽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经过学生互相争辩,师生相互讨论,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第四,归纳总结。这是知识网络化的系统掌握的过程,旨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知识规律,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上对新知识有了零散和粗浅的认识,但不能形成系统掌握知识规律。第五,应用评价。这是知识的转化、巩固与深化过程,旨在运用知识规律,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师根据学生目标选择变式练习,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设问将知识规律隐含在练习题中,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的教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紧跟教师的教学,复制教师的教学内容,这种“填鸭式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 性发展。现在教学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近几年,我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根据现在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一套“先学、后讲、再练”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一篇文章前,先设计好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根据手中掌握的资料,或通过查电脑自己去学,然后再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难点,重点讲解,最后再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这套方法,开始学生不知所措,分不清方向,打开书后,只读课文,不得要领,眼中流露出迷茫,我劝他们不要着急,慢慢来,我在旁边细细指导,开始学一篇文章用很长时间,后来学生慢慢掌握了此方法,学文章的速度就很快了。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由于这套方法促使学生自己主动查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学生的作文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总之,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才能焕发生命活力。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个体,使其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角,要把时代的活力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激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才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