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9-05-13 02: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5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5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

第一篇:2005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

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

晋发[2005]18号2005-06-06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为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全省整体经济实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指导原则与发展目标

1、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就业增加、后劲增强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重培育特色经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指导原则。一是突出特色的原则。依据各自的区位、自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准确定位,重点开发,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商贸旅游等多。二是市场导向的原则。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新制度、机制和体制,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三是改革开放的原则。立足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简政放权,激活县域经济内在活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资源和资本在更大范围合理配置和流动。四是城乡统筹的原则。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发挥县城和建制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五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依据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合理确定生态功能区划和产业布局,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六是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发挥经济强县(市)率先发展的带动作用,重视和推动中等县(市)和欠发达县(市)努力赶超。

3、发展目标。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2010年,力争全省有3个以上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5个以上县(市)财政总收入超过20亿元;10个以上县(市)达到全面小康标准;农村劳动力转移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国中等水平。

二、发展重点

4、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把农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纳入全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纳入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统筹安排,建立城乡一体、相互推动的体制和机制。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引深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开拓农业增产增效增收的空间。鼓励工商企业从事农业领域的开发,支持发展农业专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进一步抓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和畜产品加工业。全面落实国家、省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有关政策,增加对列入“百龙”调产项目龙头企业的资金投入。省有关部门要优先推荐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上市融资。

5、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重要发展的七大支柱产业,全面提高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针对我省多数县(市)属于资源型经济的特点,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资源深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农畜产品加工型、科技应用型及与其相配套的工业企业和产业集群。要注重资源节约和利用,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接替产业,逐步淘汰现有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施。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支持开发和推广资源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改造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优化发展环境,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依托园区办工业,创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培育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省有关部门安排科技研发资金、技改贴息资金、新产品开发资金等,要重点向县域经济倾斜。

6、坚持把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带动作用,重点建设好县城和有发展潜力的建制镇。科学制定城镇规划,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小城镇和支柱产业。加强小城镇的管理和环境治理,实现小城镇的清洁、文明、安全、有序。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小城镇对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积极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促进非农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7、坚持把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各县(市)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区域特色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坚持特色产业多元化和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原则,每个县(市)都要确立主导产业,尤其是生态、农业、商贸、旅游基础较好的县(市),更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要集中生产要素,加大投入,尽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把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和县乡财源建设结合起来,提高主导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8、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晋发[2004]15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允许和支持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和重组。培养造就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推动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和提档升级。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监管和指导,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进一步激发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创业的热情,形成全民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9、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及其他性质的户口类别,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统称居民户口。取消“农转非”指标控制,放宽户口迁移政策,促进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稳定收入的,可以在当地办理落户手续,并依法享受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选择有条件的市、县(市)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今年先选择一市、其余市各选择一个县(市)进行户籍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具体办法由省公安厅制定。

10、依法合理利用土地。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按照“等质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建设用地流转和置换。全省农用地转用年度计划指标在保证国家和省重点工程项目用地需求的前提下,剩余部分主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贫困县中安排专门的移民搬迁用地计划。省级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总体规划,其项目建设占用耕地在当地难以实现占补平衡的,由当地县(市)政府提请上一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异地调剂。鼓励企业增加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鼓励县(市)政府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在保证耕地面积不减的前提下,可将通过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60%折抵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11、实行财政鼓励政策。省财政继续对县级财政实行增收奖励,鼓励县级财政多收多得。同时,对消化赤字、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县给予奖励,对农林牧生态县、旅游特色县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支持。对全省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进行“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改革试点。以2004年为基期,2005—2008年间,35个县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税”地方收入每年比上年新增部分的省、市分成全部留县,以增强其财政实力。省、市和有条件的县(市)财政都要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省政府每年从财政扶贫配套资金中划出1000万元,专项用于贫困县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

12、加强金融支持。适度提高县级银行贷款规模,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人民银行要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支持县域经济和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给予倾斜,增强其资金实力。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资金流向引导,县(市)及其以下金融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的绝大部分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农业发展银行要在履行好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职能的基础上,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用于粮棉油生产、流通或加工的流动性资金需求。国家开发银行要充分发挥其资金优势,努力与县(市)政府建立“政银合作”关系,对县(市)进行信用评级,给予相应的授信额度,力争到2007年,开发银行的融资服务覆盖到全省所有县(市),并逐步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其真正成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全省要力争组建3个“农村合作银行”,改革组建50个统一法人的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增强抗风险能力;鼓励农民、民营企业入股农村信用社,用好利率浮动政策,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增强融资能力。大力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主力军作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等失信行为。省、市有关部门要帮助和支持各县(市)建立和发展担保业,尽快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省、市各类担保机构都要积极为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以缓解其资金短缺的矛盾。

1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营造“亲商、和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积极创新招商形式,加强项目的开发和储备,强化服务,优化环境,降低经营成本和社会成本,多渠道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行业主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和以商招商。同时,通过扩大产品出口、境外办企业、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途径,提高县域经济的外向度。

1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加快县域电网改造,提高县域电网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加大县乡公路建设和改造力度,努力提高县乡公路等级,两年内实现乡乡通油路(水泥路),建制村基本通公路。同时,强化县、乡、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提升农村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培育多元投资主体。省、市两级政府要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予以倾斜。

15、强化对社会发展的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优势,积极与县(市)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通过产学研、技工贸结合,提供技术、项目和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县(市)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动员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帮助县(市)提高科技、教育、医疗和文化水平。采取省、市与县(市)对口支援的办法,凡新进入省、市两级学校、医院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取得执业资格后,应到县(市)或乡镇学校、医院(卫生院)进行基层工作锻炼。加大科技、教育、卫生等投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智力支撑体系。坚持“科教兴县”战略,抓好“普九”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就业择业能力。“十一五”期间,省、市、县(市)要制定培训计划,对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自愿参加培训学习者给予适当补贴(培训费),使其初步掌握1—2种职业技能。

16、扩大县级调控经济的权限。在国家、省产业政策和行业及地区发展规划指导下,落实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权,按审批制、核准制、备案制的规定执行。凡属备

案项目,按属地原则实行备案。全省选择25个综合实力强、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扩权试点。凡属省审批或核准的项目,由扩权县(市)直接报省办理,同时抄报所在市。在各类资金上有关部门要对扩权县(市)给予重点倾斜。扩权县(市)在规定的机构编制总数范围内,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调整、设置县级行政机构,不要求上下对口。对全省3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省、市有关部门要在资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扶持力度,并适当降低其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允许县(市)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切实加强领导

17、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县域经济工作的领导。要把发展县域经济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省政府成立县域经济工作领导组,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指导各县(市)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定期研究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中小企业局,具体负责协调、督促及考核评比工作。各市也要成立相应的县域经济工作领导组,加强对县域经济的组织领导。

18、加强县(市)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要求,切实加强县(市)领导班子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注意把那些政治过硬、熟悉基层工作、具有艰苦创业精神、具备较强领导经济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干部,充实到县级领导岗位上,配强县(市)领导班子。特别注重选配好县(市)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并保持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加强对县(市)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发展县域经济实绩的考察、考核,引导和激励他们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县(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大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不断提高其执政水平和领导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19、形成全社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基层的思想,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减少文件和会议,保证县(市)主要领导集中精力抓发展。今后,省、市各部门下发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重大的规范性文件,应事先征求县(市)的意见。对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县级机构的领导干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上级主管部门党委(党组)和所在地党委要相互沟通、密切配合,选好配强领导班子。

20、完善县域经济奖励考核机制。建立我省县域经济综合监测评价体系,从2005年起,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实行监测考评,由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实施,监测考评结果每年排队公布。对发展县域经济成绩突出的县(市),省政府将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篇: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深入开展矛

【发布单位】80402

【发布文号】晋办发[2001]8号 【发布日期】2001-02-07 【生效日期】2001-02-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关于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晋办发[2001]8号)

各市(地)、县委,各市(地)、县人民政府(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实施。

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二月七日

关于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实施意见

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群体性事件的首要环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2000年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有力地维护了全省的社会政治稳定。实践证明,只有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牢牢掌握维护稳定工作的主动权。为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0]17号)精神,在全省进一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切实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的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齐抓共管。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经常研究排查出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本地影响大、解决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分管政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同志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责任人,要积极组织协调各有关方面落实责任,形成合力,营造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其他领导同志要按照维护稳定分工负责的要求,抓好分管部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综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组织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省里依托省综治办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各市(地)、县综治办也要设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乡镇、街道办事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由分管综治工作的领导任主任,公安、司法行政、法庭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的职责;协调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检查、督促、指导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落实;收集、整理、上报有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信息、资料和进展情况。

二、二、进一步加大排查各种矛盾纠纷的力度

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收集各种矛盾纠纷的信息,认真分析研究,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县级以上单位每个月一次,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地方、单位要根据需要随时召开。根据排查出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本着“分级负责、归口处置”的原则,按照中办发[2000]17号文件关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部门分工,将处置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并提出处置期限。对于群众反映强烈,处置难度大,有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要及时提交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组研究,提出具体的处置意见,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组,及时进驻矛盾纠纷发生地调查处理。每次协调会议必须形成会议纪要,并将分解情况和所明确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处置的期限等,以督办卡的形式交有关部门办理。督办卡一式4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留存1份,用于跟踪督办,其余分别送交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和分管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接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在规定期限内,认真妥善地处置化解本地、本单位的矛盾纠纷。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能认真开展工作的,要向同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写出书面说明。

三、三、实行定期报告和情况通报制度

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要将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情况,定期报告同级党委、政府和上一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矛盾纠纷,本级解决不了的,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报告上级党委及综治委,由上级党委、综治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限期解决。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要随时上报。经过排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也要记录在案,实行“零报告”制度。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要对本地、本部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每月总结一次,报告上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对本地发生的造成一定影响或越级赴市(地)以上群体上访的事件,要写出专题报告。同时,要实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月报表制度。由省综治委统一印制《全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月报表》,各市(地)矛盾纠纷排查办公室逐月将本地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及各县(市、区)的情况汇总填写后,于下月的15日前报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

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每月要对本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通报。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分类指导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领导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处置得力,辖区内社会稳定的地方要通报表扬;对领导不重视,推诿扯皮,把本部门、本单位的矛盾推向社会,把应该本级解决的问题推给上级,造成不良影响的地方、单位要通报批评,直至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四、加强对矛盾纠纷查调处工作的督促检查

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要加强对工作的检查指导,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及时排查、妥善处置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一是要实行重大矛盾纠纷挂牌督办制度。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矛盾纠纷,同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要挂牌督办,限期解决。对有可能在当地、全省造成影响的重大矛盾纠纷,省、市(地)综治委要挂牌督办,直至解决。二是要组建督导队伍,定期深入基层现场督办。各市(地)、县要抽调精兵强将组成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督导组,深入基层单位调查研究,督促指导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帮助各单位妥善处置各种矛盾纠纷。三是要及时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要及时听取责任单位、责任人关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进展情况的汇报,帮助各单位及时妥善处置各种矛盾纠纷。四是对因排查处置工作措施不力,发生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的单位,各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要通过督办卡的形式,督促该单位限期解决。对解决不力,再次发生上访的,同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要责成该单位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三次发生重复上访的,该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或分管排查调处工作的领导要到上一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办公室说明情况。

五、五、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畴,列入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内容,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检查和考核。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对下级上报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纪要和上报的材料,要建立档案,作为考核的依据,必要时进行实地考核。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激励制约机制,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与责任人的政绩、晋职晋级、奖惩等紧密挂钩。对工作得力、成绩显著的,要写出专门报告,在报送党政主要领导的同时,送交组织人事部门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依据。对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工作不力或隐瞒情况,酿成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坚决行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否决该单位当年评选先进及主要领导晋职、晋级的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中央综治委、中纪委、中组部、人事部、监察部《关于对发生影响稳定重大事件的地方领导实行责任查究的通知》精神,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给予严肃处理。

各市(地)、县(市、区)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尽快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意见,迅速开展工作。

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二00一年二月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强县(模版)

【发布单位】81802 【发布文号】鄂发[1996]9号 【发布日期】1996-05-19 【生效日期】1996-05-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经济强县(市)建设、促进县域

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鄂发[1996]9号1996年5月19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县域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带动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排头兵”。但同沿海先进省份相比,在总量水平和素质上仍有较大的差距。为了大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九五”期间实施“抓两头、带中间”战略,突出抓好经济强县(市)建设和特困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现就加快经济强县(市)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夯实基础,坚持把建设经济强县(市),作为实现湖北振兴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

我省现有68个县(市),其土地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1%、78.6%,1995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60%、37%,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中,仅占县(市)人口23.4%、面积18.9%的仙桃、天门、潜江、随州等10强县(市),1995年创造了占县(市)38.3%的国内生产总值和34.8%的财政收入。其社会劳动生产率、人平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平纯收入分别为县(市)平均水平的1.91倍、1.89倍、1.63倍、1.39倍,充分显示出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较强的后劲,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省委、省政府认为,借鉴沿海先进省份的成功经验,抓好县域经济中关键的少数,支持他们在提高效益和整体素质的前提下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全省两个根本性转变;有利于营造抢前争先、争创一流的竞争氛围,促进整个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培植经济高速增长点,壮大权数较大的“头羊”,实现全省国民经济的跨越;有利于加快中小城市建设,推进我省城市化进程。

从现在起,省委、省政府把加快经济强县(市)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来抓,力争在“九五”时期尽快建成经济总量大、整体素质高、经济效益好、人民富裕快、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湖北经济强县(市)群。省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努力从各个方面支持经济强县(市)更快更好地发展。各县(市)都要抢前争先,加快发展,奋力晋位。省委、省政府将根据统计和考核的结果,每年对10个经济强县(市)予以通报表彰。

二、二、总结经验,进一步明确建设经济强县(市)的指导方针

从根本上讲,加快经济强县(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大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切实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遵循以下指导方针: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强化经济中心意识,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和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营造发展氛围;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理顺发展思路,加快发展步伐。

第二,坚持稳农、兴工、活商的发展战略。切实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着力发展壮大工业支柱产业、拳头产品,培育市场和服务载体,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第三,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努力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第四,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方向。把乡镇工业小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小集镇与中心村的规划、布局,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城镇体系。

第五,坚持大发展与大提高并举。牢固树立科教兴县(市)的战略思想,抓好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下大力盘活现有存量,高起点地建好必要新项目,切实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以质效大提高保总量大发展。

第六,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锲而不舍地抓好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其它配套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开展全方位的“经济外交”,提高外向型经济的驱动、引爆能力。

第七,坚持贯彻执行人口、土地、环保三大基本国策,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八,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塑造和弘扬“湖北精神”,进一步抓好民主法制、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经济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三、三、完善政策,激励争先,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好各方面的积极性

(一)适当放宽经济管理权限。在进一步完善四个省直管市管理体制的同时,对每个进入10强的非省直管县(市),从次年元月一日起,比照省直管市的经济管理权限执行。在具体操作上,现行领导和管理体制不变,原应报地市州审批的;可自行从严掌握审批、报地市州备案;应报省审批的,仍由地市州审核、转报。连续进入10强或间隔一年又重新进入10强的,按以上规定连续比照执行。

(二)妥善处理经济利益关系。对农产品收购资金、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及部分支农资金的分配,要与对国家的贡献挂钩,加大对农业大县投入的力度。按现行政策落实资金来源,妥善解决好产粮大县粮食财务挂帐的历史“包袱”。根据效率优先的原则,在技改、能源、运力方面向重点项目倾斜。对十强县(市)信贷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总体上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有突出资源、技术、区位优势的加工项目,尽可能优先安排。

(三)大胆重用政绩突出的干部。参照外地经验,省里抓“155”工程,即抓10个强县(市)、50个明星乡(镇)、500个明星村。要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政绩用干部,切实把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干部的培养使用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选拨、任用县(市)、乡(镇)两级领导干部,即要大胆提拨优秀年轻干部,又要注意调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对优秀中青年村干部,省每年下达专项增干指标安排录用,作为乡镇干部的重要来源。村、组干部报酬,可与集体经济收益挂钩。同时,要妥善解决好乡镇干部子女就业及政绩突出的村干部老有所养等问题,尽力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四)切实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在经济发展较快、收入水平较高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仍要高度重视“堵源”减负工作。对当前基层反映比较强烈的乱集资、乱收费、乱推派以及各种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强行征订部门报刊、强制接受有偿服务等问题,要结合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从省直和各级领导机关抓起,加强综合治理,保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今后未经省政府或授权部门批准,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都不得出台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提高收费标准,对违反规定、我行我素的要坚决处理。

四、四、改革和完善体制,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一)推行“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县级机构模式。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加快将县(市)企业主管部门改为行业公司的步伐,开成龙头,健全服务体系;推进县(市)级各有关部门职能转变,强化服务;精简机构人员,使更多的人投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对县级机关实行定编、定职、定经费,包干使用,防止机构回潮和人员膨胀。对县(市)部门直属部门在乡镇的分支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下放给乡镇管理。在机构设置上,不强求上下对口。

(二)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搞活县(市)、乡(镇)企业。经济强县(市)要在推广山东诸城经验方面先行一步,对部分国有、集体企业评估后的净资产,可积极稳妥地折股出售给企业内部职工,将企业改造成为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放开放活小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培植富有活力的增长点。

(三)妥善处理好地方与双管单位的关系。为增强县(市)、乡(镇)两级政府调控能力,今后省里原则上不再增设双管单位;现有双管单位要自觉地接受地方领导。双管单位党的组织关系要放在地方,人事安排应尊重地方的建议权。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积极主动地支持双管单位的工作。

五、五、加强领导,严格考核,保证经济强县(市)建设卓有成效地进行

(一)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导。省委、省政府将“155”工程作为促进湖北振兴崛起的一件大事来抓,省委常委、副省长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坚持以点带面。省直有关部门要抓紧在10强县(市)中,就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商品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培育企业“小型巨人”、城乡经济一体化、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建设效益财政、科教兴县(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方面,选办一批试点,取得经验后在面上大力推广。

(三)建立目标考核体系。适应“两个转变”的需要,今后考核目标要逐步由速度型向质效型转变,由单一经济型向经济社会综合型转变,即要考核经济总量,也要考虑人均指标。逐步建立起以考核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目标体系。

(四)实行一年一度的动态考核制度。省每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一次“155”工程的考核活动,形成制度。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遵守《 统计法》和《湖北省统计管理条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对弄虚作假、浮夸假报和伪造、篡改县(市)数据的行为,要按有关规定处罚。

(五)切实改进机关作风。省直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象抓干部考察一样,抓好省直机关作风的考察证评比工作,省委、省政府每年组织地市州县对省直部门进行一次测评。各地在这方面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省委、省政府相信,通过加快经济强县(市)的建设,必将促进全省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湖北振兴崛起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意见

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意见

(2011年11月22日)

为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对所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自主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央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战略部署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晋发„2011‟16号),选择一批县(市),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扩大县域管理权限,增强县域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水平,做强做大一批县(市),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依法合规、能放尽放、重心下移、责权统一的原则,减少管理层级,对试点县(市)尽可能下放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对下放到试点县(市)的管理事项,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机制,做到权责一致。坚持扶优扶强、试点先行、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县(市)先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县(市)范围并拓展扩权事项。坚持与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与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相结合,与财税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社会自主发展和管理的能力。

(三)主要目标。通过扩权强县试点工作,逐步探索创新省、市、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县(市)级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培育壮大一批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社会管理好的县(市),为全面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夯实基础。

二、扩权强县的主要内容

综合考虑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区位优势以及各市试点县(市)大体平衡等因素,选择22个县(市)(见附一)作为第一批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扩权内容主要包括9个方面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

(一)关于计划报送。试点县(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各业务部门的专业计划,由试点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直接向省有关部门上报,同时抄报所在市有关部门。省有关部门对试点县(市)的有关指标直接进行平衡。

(二)关于财政管理。试点县(市)全部纳入“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范围,在财政体制、转移支付、财政预决算、资金调度、财政结算、债务管理等方面,由省财政直接管理到县(市)。各市不得自行调整市对试点县(市)的财政体制,确需调整的要经省财政厅报省政府同意。对试点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部分,省、市财政按上缴省、市级收入增加额的50%奖励给试点县(市)作为发展资金。

(三)关于项目申报。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要求外,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享有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审批权限;需报送国家和省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审批的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直接向省投资主管部门申报,并抄报所在市投资主管部门。需申请国家和省资金的企业投资项目,一律由试点县(市)有关部门直接向省有关部门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并抄报所在市有关部门。

(四)关于统计数据发布。加强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在发布各市的统计资料时,同时发布试点县(市)的主要统计数据,各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统计数据仍统计在所在市。

(五)关于证照发放。除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由市一级核发的证照外,原由市核发的其他证照,由试点县(市)直接审查核发;需经市审核、报省直有关部门核发的证照,由试点县(市)审核后直接报省直有关部门审查核发,报市备案。

(六)关于税管权限调整。试点县(市)地税部门受理纳税人的营业税、资源税等减免税审批事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税收优惠的确认,外商投资的先进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延长减免的审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商税后利润再投资退税的审批,购国产设备优惠政策等,均比照所在市的税收管理权限办理。

(七)关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计划由试点县(市)有关部门直接向省有关部门申请核准。需省政府审批的各项建设用地,由试点县(市)政府直接报省政府。在试点县(市)区域内的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经试点县(市)有关部门初步预审后,由项目法人直接报省有关部门预审、审核、审批。

(八)关于环评审核。对于试点县(市)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污染企业所腾出的排污总量,优先供给本县(市)新建固定资产项目,不再由市一级统一平衡。应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由项目所在试点县(市)直接办理。

(九)关于机构编制核定和干部选拔任用。试点县(市)设立、撤并机构直接报省编办,在市编办备案。加强对试点县(市)干部的重点管理,注重选拔综合素质好,有利于推动扩权强县建设的优秀干部到试点县(市)任职,并加大治庸治懒和治散治软力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对试点县(市)党政正职纳入省委统一管理。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入全国或中部地区前列,或在全省排名进位较多的,试点县(市)党政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正职,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优先提拔或重用。

三、组织领导

扩权强县是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加快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有力支撑,是需要持续推进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推进实施。

一要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级政府要尽快成立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加强组织协调和督查指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省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有利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搞好衔接协调,及时发现并解决本部门、本系统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抓紧研究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市要继续担负起对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扶持和督查落实责任,加强对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跨县域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为开展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环境。试点县(市)要以此为契机,强化加快发展意识,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切实增强主动性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工作机制,确保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到位。

二要加强分类指导,强化监督监管。省直有关部门要全面掌握试点县(市)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进行分类研究,科学合理地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确定其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试点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的监督,确保试点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后不出现管理上的脱节和漏洞。强化工作措施,对试点县(市)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服务,严格实施奖惩。结合现行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综合评价,制定专门的考核办法,建立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试点县(市)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考核一次,达不到考核目标要求的,适时予以调整。各市要按照有关要求履行监督职责,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县(市)的全面监管。

三要积极稳妥,确保顺利推进。各级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加强衔接,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保证扩权强县试点工作依法、有序、平稳推进。省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尽快制定第一步工作的实施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省直有关部门根据第一批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目录(见附二),在本意见下发一个月内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报送省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汇总后上报省政府审定。2012年底,对试点县(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验收。在此基础上,稳步扩大试点县(市)和扩权事项范围。

附—:

第一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市)名单(共22个)清徐县 古交市 灵丘县 阳高县 山阴县 怀仁县 原平市 保德县 孝义市 柳林县 介休市 灵石县 盂 县平定县 襄垣县 长治县 高平市 阳城县 洪洞县 侯马市 河津市 永济市 附二:

第一批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事 项 目 录(共85项)

一、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类(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22项)

1、申请使用国家和省政府资金投资项目,需要下级部门审核报送材料的,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直接向省投资主管部门报送,省投资主管部门直接对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下达批文。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定期将下达资金情况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2、不需要国家、省、市出资和平衡建设条件的县级政府资金投资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定期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3、试点县(市)安排本级各类财政资金,采用直接(或通过各类投资机构)或以资本金注入方式,建设按规定应由省投资主管部门管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4、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享有市投资主管部门以工代赈项目的审批、审核权限,审核项目直接上报省投资主管部门,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5、试点县(市)申请世行、亚行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直接报送省投资主管部门,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6、试点县(市)所属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直接向省投资主管部门申请,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7、总投资3亿元以下的煤化工(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装备制造、材料和旅游建设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并抄报省、市投资主管部门。

8、总投资1亿元以下的其他企业投资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并抄报省、市投资主管部门。

9、总投资1亿元以下的技术改造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并抄报省、市投资主管部门。

10、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直接向省投资主管部门申报备案,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11、《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186号)中规定市投资主管部门的其他投资项目备案权限原则上下放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但需报经省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审核。

12、外商投资项目投资总额5000万美元以下,符合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原属于市核准的外商投资项目要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13、投资总额5000万美元以上,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报省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14、国家高速公路网以外的高速公路、跨省区和国道主干线以外的国道、省道、其他收费公路以及跨市的公路项目由省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他公路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15、长度100米以下县(市)内独立公路桥梁、隧道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16、日处理1万吨以下的城市供水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17、日处理1万吨以下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18、日处理200吨以下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19、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小区及其他城建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定期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20、总投资1亿元以下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等社会事业项目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定期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21、《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暂行办法》(省政府令第185号)中规定市投资主管部门的其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原则上要下放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但需报经省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审核。

22、办理《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外商投资项目确认书》、《外商投资企事业进口更新设备技改及配备件证明》,由试点县(市)投资主管部门直接向省投资主管部门申报,并抄报市投资主管部门。

二、土地管理、资源开发及地质环境保护类(省国土厅15项)

23、试点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局部调整,由试点县(市)政府直接报送省政府审批,同时抄报市政府。

24、试点县(市)土地利用计划由省政府直接下达。

25、试点县(市)需省国土主管部门审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由试点县(市)政府直接报送省政府审批,同时抄报市政府。

26、试点县(市)须经国家、省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经试点县(市)国土主管部门初审后,直接报省国土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国土主管部门。

27、试点县(市)农用地分等定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基准地价评估和城镇地籍调查等成果和500亩以下200亩以上新增耕地面积的验收,由试点县(市)国土主管部门自行验收,并抄报市国土主管部门。

28、试点县(市)实际耕地保有量、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新增耕地指标确认申请,由试点县(市)直接报送省国土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政府。

29、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不变的情况下,原由市政府审批的建设项目用地,委托试点县(市)政府审批,同时抄报市政府。

30、试点县(市)需报市政府审批的一般村庄和集镇农用地转用,在下达计划指标内,委托试点县(市)政府审批,同时抄报市政府。

31、土地复垦设计方案审批及复垦后土地验收,属于县级国土主管部门审批和验收部分,继续由试点县(市)国土主管部门实施;属于市国土主管部门审批和验收部分,委托试点县(市)国土主管部门实施,同时抄报市国土主管部门。

32、五公顷以下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主要用于农村宅基地),由试点县(市)政府审批,同时抄报市政府。

3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审批,《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规定属于市国土主管部门审批权限部分,委托试点县(市)国土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抄报市国土主管部门。

34、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立项申请、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项目申报,由试点县(市)直接报送省国土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国土主管部门。

35、试点县(市)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等项目立项,由试点县(市)直接报送省国土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国土主管部门。

36、须经省级审批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和投资预算申报,由试点县(市)直接报送省国土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国土主管部门。

37、市国土主管部门其他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要下放试点县(市)国土主管部门,但需报经省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审核。

三、环境保护项目审批管理类(省环保厅11项)

38、原由市环保主管部门核定的排污总量,由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直接核定,并抄报市环保主管部门。

39、由省环保主管部门核定的排污总量,由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审核后直接报省环保主管部门核定。

40、原由市环保主管部门发放的排污许可证,委托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核发,定期抄报市环保主管部门。

41、原由省环保主管部门发放的排污许可证,由试点县(市)审核后直接报省环保主管部门核发,同时抄报市环保主管部门。

42、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的申请,由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直接向省环保主管部门申报,并抄报市环保主管部门。

43、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建设项目(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审批监管建设项目除外)环境评价文件审批,审批项目每半年向省环保主管部门备案一次,并抄报市环保主管部门。

44、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设施(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除外)的验收审批,定期抄报市环保主管部门。

45、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除外)试生产、试运行申请审批,定期抄报市环保主管部门。

46、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从事收集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

47、原由市环保主管部门核发的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委托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核发,并抄报市环保主管部门。

48、市环保主管部门其他审批监管权限原则上要下放试点县(市)环保主管部门,但需报经省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审核。

四、住房和城乡建设审批管理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1项)

49、二级建筑业企业总承包及专业分包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0、工程勘察乙、丙级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1、建筑工程设计乙、丙级资质和其他建筑工程设计丙级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2、房地产开发二级及其以下企业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3、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4、工程监理乙、丙级企业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5、需要国家和省核准的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意见书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6、需要国家和省核准的乙级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7、需要国家和省核准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8、需要国家和省核准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59、需要国家和省核准的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后,直接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60、原属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准的三级建筑业企业总承包、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资质,委托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准,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61、不需要国家和省核准的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62、属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准的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发,同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63、试点县(市)内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证,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发。

64、试点县(市)内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证,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发。

65、试点县(市)内建设项目的规划监督检查,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

66、试点县(市)内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

67、原属于市级以下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核发的燃气供气许可证,在县域内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发。

68、对审批权限下放至试点县(市)的建设项目招标手续由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办理并备案,并抄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69、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其他审批监管权限原则上要下放试点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但需报经省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审核。

五、人力资源审批管理类(省人社厅13项)70、政策性关闭破产企业职工提前退休由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审核后直接报省人社主管部门审批,并抄报市人社主管部门。

71、困难军转干部提前退休由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审核后直接报省人社主管部门审批,并抄报市人社主管部门。

72、关闭破产企业养老保险费核销由试点县(市)人社和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县级政府直接报省人社和财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抄报市人社主管部门。

73、省对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直接下达劳动就业、职业培训计划,根据省政府批准的社保基金预算直接下达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计划。

74、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的劳动保障统计、社会保险基金收缴支付报表直接上报省人社主管部门。

75、试点县(市)属企业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制度由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审批。

76、试点县(市)属企业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由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审批。

77、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可按规定核发中级及以下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78、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审批本县范围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79、县域内职业介绍机构资格认定由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负责。

80、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负责县域内企业集体合同审核。81、本县(市)范周内人才交流会由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82、市人社主管部门其他审批监管权限原则上要下放试点县(市)人社主管部门,但需报经省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审核。

六、财政管理类(省财政厅2项)83、试点县(市)全部纳入“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范围,在财政体制、转移支付,财政预决算、资金调度、财政结算、债务管理等方面,由财政直接管理到县(市)。各市不得随意调整对试点县(市)财政体制,确需调整的要经省财政厅报省政府同意。

84、对试点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比上年增长部分,省、市财政按上缴省、市级收入增加额的50%奖励给试点县(市)作为发展资金。

七、工商登记类(省工商局1项)85、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登记可由试点县(市)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办理。

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由省扩权强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篇: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皖发[2010]29号)

发布时间:2011-3-14 14:23:52浏览次数:189发布:芜湖市三山区招商局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2010年12月21日)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省委、省政府推动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我省科教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各地各部门要更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采取超常规措施,确保“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为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强大支撑。

一、目标任务

1、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历史机遇,集中力量,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以核心重大项目为主抓手,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力争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基本原则。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资源汇集,共同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明确重点,集中突破。根据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立足我省的特色和优势,选准主攻方向,明确发展重点,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开放合作,加快发展。在加快省内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的同时,瞄准重点领域的国内外领军企业和关键技术,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新驱动,强化支撑。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广泛集聚创新人才,加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集聚一批新创业团队,加快推进产学研联盟,牢牢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3、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生产值超过千亿元,部分行业居全国领先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建成若干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发展重点

1、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集成电路、软件和物联网。新型显示优先发展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OLED、激光显示,特种显示模块和组件等;智能家电优先发展以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产品;集成电路优先发展芯片设计、封装、测试、鼓励引进芯片制造生产线等;软件优先发展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数字语音系统、各类应用软件等;物联网优先发展传感器、射频器件及中间件、智能仪器仪表等物联网感知产品制造,推进物联网在经济、社会上的应用。

2、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装备优先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余热利用系统及关键设备,大气污染及水污染防治系统及装备,生活垃圾、污泥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及设备,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高耗材装备轻量化制造。节能产品优先发展LED外延片、芯片及配套器件,绿色照明产品,节能家电,节能材料。资源综合利用优先发展再制造、废弃物资源化。

3、新材料资源。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新材料、电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等。高性能金属材料优先发展新型高强合金材料、轻量化功能材料;硅基新材料优先发展光伏玻璃、显示玻璃、节能建筑玻璃、半导体材料,硅基新材料关键装备制造等;电子材料优先发展高端电子铜带、超薄电子铜箔、金属粉体材料、磁性材料等;新型高分子材料优先发展新型工程塑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等。

4、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制造和生物农业。生物制药优先发展各类新药、品牌仿制药、特色原料药、重大传染病疫苗和诊断试剂、再生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现代中药优先发展中药新品种、动植物提取物、中药保健品等;生物制造优先发展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新型酶制剂等;生物农业优先发展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等。

5、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光伏优先发展硅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能源并网发电装置及系统、大容量储能电池等;生物质能源优先发展非粮生物乙醇、生物石油、生物柴油,秸秆成型燃料、气体燃料;洁净煤优先发展煤层气岩层气开发、煤基气体转换及利用。

6、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等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的重大基础装

备,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能源、交通、采选、冶金、化工等领域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新型基础零部件。

7、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重点发展高性能电机,单体电池、电池模块及其控制系统,车身电子,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

8、公共安全产业。重点发展通讯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产业。通讯安全优先发展量子通信、北斗导航、微波通信、网络安全等系统和装备产业化;生产安全优先发展安全生产监控、大空间火灾探测预警、矿山采选灾害防控及矿用防爆、工业过程安全保障等系统与设备,新型阻燃材料;食品安全优先发展食品筛选检测材料、仪器和设备。

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若干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鼓励各地积极发展其他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

三、主要措施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到2015年,开工建设1000个左右重点项目,培育和引进100个左右重点企业,培育10个左右特色产业基地,形成“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格局。围绕“千百十工程”,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有力支撑和发展动力。

l、壮大一批领军企业。大产业需要大企业牵头担当。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发展活力。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在皖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扶持一批高成长性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

2、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大产业需要大项目带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每年支持建设200个左右重点项目。抓住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在我省布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3、打造一批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建设产业基地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抓住国家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机遇,鼓励现有各类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和各种要素向园区集聚,支持符合条件的园区建设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并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4、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是关键。实施“1 1 1人才聚集工程”,有针对性地培育引进扶持100个左右创新团队、1000名左右国内外技术领军人才和1万名左右高技能人才,为新兴产业提供力支持。加快实施股权激励机制,鼓励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发展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新兴学科专业,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积极培养产业发展亟需的各类专业和实用技术人才。

5、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是支撑。要围绕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制定技术路线图和技术发展指南,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进行技术攻关,争取部分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计划,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6、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要素、推动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要加快建设一批技术研发、检测实验、技术转移等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所)、实验室或设立分支科研机构。鼓励骨干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核心技术能力。

7、培养一批中介组织。积极发展技术交易、咨询、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8、创新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对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增强国有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上市,积极引进培育风险投资,加快建立产业投资基金,解决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瓶颈”。创新土地管理机制,优先保证用地需求。

四、支持政策

l、财税政策。一是统筹现有相关各类专项资金,形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力。省各类与产业培育、技术开发相关的专项资金,根据自身职能,在不改变现有管理权限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二是省政府一次性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各地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从2010年起到2015年,省政府每年拿出5亿元,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产业基地等,省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项目管理办法。省引导资金由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初步安排意见。为避免重复投入、提高引导效率,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项目和实施效果报送制度,相关单位每年二季度前,将各类专项资金、引导资金支持的项目,汇总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年底前报送实施效果。三,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融资的方式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基金按市场方式运作,适时退出,滚动支持。各市要设立相关资金,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用好用活各类政策资金,集中用于扶持重点项目,用出成效。

2、金融政策。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开发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支持以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融资。加快设立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

3、市场政策。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选择创新药物、节能产品、废弃物处理、新能源汽车等尚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好、市场机制暂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组织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培育新兴产业市场,拉动产业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成为直供电试点企业。支持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化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对于符合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重大创新产品,由政府首购和订购。

4、开放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境外、省外企业投向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鼓

励国内外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外资企业与省内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省科技开发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支持我省企业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联合研发活动,申请国际专利和注册商标。扩大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融资。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省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方案另定),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督查、调度和推进工作。

2、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在项目核准备案、工商登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认定等方面,减少、简化审批程序。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重点项目申报等开辟“绿色通道”。健全政府信息网络,向企业界及时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使企业家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产业政策。切实解决部门利益分割、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错位等问题,使政府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3、实行责任制。各市要高度重视,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比较优势,切实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有重点地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省直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政策措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4、加强评估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兴产业统计指标监测体系,每年年初分解目标任务,逐季对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和通报。将各市、各部门推进新兴产业情况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市予以表彰,在下一加大支持力度。

下载2005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5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