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几点思考(打印稿)
完善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几点思考
戎向东
(南京炮兵学院 政治理论教研室,江苏 南京 211132)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是相对于发达地区县域而言,一般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不同产业间的产值、比值等指标体系均劣于发达地区的县。
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很快,但是现存的发展困境,如环境建设滞后、招商引资困难、民营经济稚嫩、科技力量薄弱、思想观念陈旧等,使得欠发达地区依然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即一方面是沿袭了几千年的自然经济、落后的农业经济;另一方面也有了商品性的乡镇经济、现代性的县工业),与已实现或趋于商品化、现代化生产为主要内容和标志的一元经济结构的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的经验表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县域经济本身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否完善。因此,深入改革现行县域经济体制,培育健全、进一步完善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对于推动欠发地区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具有十分迫切的意义。欠发达地区完善运行机制,应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
陈旧的思想观念,使得欠发达地区依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机制,这是其经济商品化、现代化进程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这么一种思路: 要加强某部门、某地区某项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对其领导。讨论县域经济发展这一题目本身,也容易导致人们把加强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加强县政府对经济的领导等同起来。更有人进而认为,只有在县政府重视、县政府加强领导、县政府的经济职能与经济机构强化的条件下,才能促进县域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其实不然,在探讨欠发达地区县域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时候,恰恰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弱化政府对县域经济的直接领导和干预的同时,发挥其在完善市场机制过程中的推动和校正作用。
首先,完善市场机制最重要的是弱化县府对经济的领导、干预,使其从微观经济活动中撤离,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条件,并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值得指出的是,弱化县政府对经济的领导、干预,并不是要削弱县政府应有的政治、行政职能,也不是要取消教育局、卫生局等行政事务机关,更不意味着县政府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行政机构而存在,再也不具有任何经济职能了。县政府对本县域的经济发展,仍然要关心、管理,有关机构仍要行使经济职能,做好保障经济发展的工作。区别在于: 一是经济职能从直接领导、干预企业、生产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转变到为它们提供更有计划的独立生产经营服务,提供规划指导和社会保障。二是对经济的服务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变到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这就需要把过去那些实体性的主管局改造成各种经济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培训中心等服务中心。
其次,政府应当从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发挥其协调职能,促进市场运行和谐有序。一是县域经济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中,在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过渡中,势必出现很多转轨
【作者简介】戎向东,南京炮兵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性质的摩擦,免不了各种不相适应的矛盾产生。因而需要县政府有关机构加以协调。二是县域经济作为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区域、中间层次,具有上下疏导、缓冲矛盾的作用。也有必要把协调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努力协调微观经济行为与宏观控制之间的矛盾。三是微观经济单元相互之间的矛盾,有些也要由县政府出面协调。微观经济单元之间的矛盾,有经济性的物质利益方面的矛盾,可以通过价值规律的市场调节与法律手段解决。但也有不少属于社会性的、人际关系性的矛盾,有必要由县政府机构作为第三者从中调解、协调。此外,经济发展中,一、二、三产业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的相互关系,仍要保持协调、和谐及必要的比例。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及协调三个产业的相互关系上,县政府机关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再次,要发挥县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监督、服务作用。保证市场运行合理、合法、高效。
二、重视机遇、内外互动,完善对外开放联系的机制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机遇,机遇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许多事实表明: 不抓住机遇,不借助机遇,一个县区域的经济只能缓慢地渐进地发展,像蜗牛一样地爬行。很难想象经济发展的奇迹会在不会利用机遇的县域内出现。相反,假如一个县善于捕捉、利用发展中的机遇,这个县的经济就可能出现跳跃式发展、跃迁式进步,创造经济起飞的奇迹。
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苏、锡、常地区的发达县(如无锡、江阴、常熟、沙洲、武进“苏南五虎”)之所以能在经济上迅速起飞,以加速度前进,发展成为商品生产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高产值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县抓住了沪、苏、锡、常、宁等中心城市辐射、扩散生产力的机会。同时,在商品经济的横向联系中又抓住了市场机会,因而得以腾飞。这就启示我们: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不可不重视机遇、不可不抓住机遇,不可不利用机遇。抓机遇,首先要求县域经济是一个开放系统。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在对外的联系中遇到机会、发现机会、利用机会。一部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 商品经济之所以能比自然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就在于它是动态的开放系统,吸收、消化和提高了人类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利用了种种机会开拓前进。对外开放、联系既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客观要求,又是其发展的动力和压力。开放,将商品生产者置于整个社会的比较之中,并从比较中知其不足,产生奋发进取追求进步的内在动力;开放,又将商品生产者置于整个社会的激烈竞争之中,产生图生存、求发展的外在压力。这种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相融合,必然推动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既然开放、联系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又依赖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既然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从开放中寻求机遇、利用机遇,因此,完善对159外开放、联系的机制,便是完善县域商品经济机制的首要任务。
问题是,目前多数县域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县,由于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商品经济还不够发展。因而他们在观念上闭关自守、懒于交往;在行为关系上则“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经济格局上一个县就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在管理体制上地区分割、城乡分割、条块分割,一个县犹如若干个大大小小互不往来的自然经济单位的迭加组合,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当然更谈不上从外界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技术、信息及能量。这种封闭半封闭的状况严重窒息和阻碍着县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来完善对外开放、联系的机制。/
4首先是在县域内部实行自我开放。打破所有制界限、城乡界限、部门界限、行业界限、地区界限,改变条块分割、各种经济单位自给自足、互不往来的状态。把县域经济由过去“封闭型社会”变为“开放性系统”。让物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能够自由流动组合,以使县域各经济单位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其次,各县要勇于敞开大门。县域经济系统应努力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开放,严禁人为地搞市场封锁,积极欢迎外地区的产品进入本县市场,并为外地商品进入本县提供方便。
再次,各县还要积极走出去,努力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外地市场、参与外地竞争。要使自己的商品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就一定要根据本地的自然、资源、技术等条件,选择适合本县域特点的产业、产品、资源,大力加以开发和经营。在对外开放的联系中,各县域经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在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总体系中塑造出各县域的地方形象,即拥有县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
第四,开放,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行劳动力市场开放,允许并积极鼓励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的过剩迫切要求流动,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才能通过流动而与外村、外乡、外地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历史性转变。
最后,各县域应努力通过人员、技术、资金、物资、文化、信息等具体形式的交流,促进本县与外地的经济联系,加速对外开放的进程。各个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应努力和外地建立起联合经营的关系,有条件的县也可与有关市、县攀亲结好,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
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完善产业机制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支撑,县域经济竞争力需要产业竞争力保障,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护航。
首先,农业要做好发展定位,一是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本性、代表性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农业可以做成大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和农业主产区的县域经济。二是一些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也要关注农业的多功能性,发挥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三是“兴工促农”,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县域内农业和工业的比较优势均能得到发挥,并驾齐驱。
其次,加快推进工业化,一要联大靠强,二要做大工业园区和集中区建设,三要做好区域经济协作和产业转移,四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能“一业独大”,也不能“一企独大”。外贸导向的县域经济需要提高发展自主性,从产品贴牌加工转变到产品制造,从产品制造转变到产品创造;资源简单开发的县域经济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做好后续产业,特别是将驻县资源开发企业与县域的和谐发展协调起来。县域经济走产业集群式发展,需要延长产业链和建设产业集群,在招商引资中采用产业链招商,提高县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发展县域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特别要发展县域旅游经济。
需要指出的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强调“小而全”,也不单纯追求三产比例,要注重特色和竞争力。比如,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受到国家有关农业的区域布局和统筹的影响,县域产业调整受到更大区域和中心城市的产业规划和转移的影响。县域经济要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
4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在这里,特别强调要大力保护和发展地理标志经济。地理标志经济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三农”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解放思想,着眼长远,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落后的状态之所以长期以来很难改变,成为我国最落后的一块经济空间,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落后在它与城市经济的技术进步差距上(如乡镇企业设备陈旧简陋、工艺水平落后;农民生产工具落后简单,耕作方式原始)。要从根本上改变县域经济这种落后的状态,使县域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飞,使人民生活达到较为富裕的程度,进而消灭城乡差别,一个根本的途径: 就是提高县域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加速科技创新。
现在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外无竞争之压力,内无追求资金增值之动力,因而缺乏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观念,不重视技术进步。一讲发展生产、往往就想到盖厂房、办企业、购置机器设备,而对于技术进步、技术革新、提高管理水平、挖掘原有生产潜力却很少顾及。一些乡镇企业急功近利,缺乏长、近期计划,购买的一些设备往往是“超龄多病”,早该“退休”的、被先进企业淘汰下来的落后装备。与此相应的工艺方法也很陈旧(当然不否定乡镇企业从实际出发、采用一定的陈旧设备)。从农民方面说,许多地方的农民种田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看不到也不相信技术进步对于发展生产的作用。种田仍然是手工操作为主,耕作方式照旧是原始的精耕细作,不愿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即使有了资金也不知用于购买先进生产工具、改善生产条件,致使他们很难摆脱土地的束缚和羁绊。当然,农民不重视技术进步还有其它客观方面的原因,比如农村改革产生的相异效应: 一方面重建家庭经济,焕发了微观的活力,但同时也造成了无法避免的土地小块分割垄断经营的格局,在激发活力的同时又阻碍了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可见,上述阻碍技术进步的因素严重地制约着县域商品经济的正常发育。笔者考虑有如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开发优势资源为主要内容,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以资金、技术、人才为纽带,鼓励和积极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建开发机构,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快改革步伐,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经济实体和民营科技企业,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多方筹措科技创新经费,加大科技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二是拓宽科技创新领域。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建设农业生物工程、医药生物工程,开发新型高效的治疗、预防多种疾病用药和药物中间体,开发名酒、名茶、优质粮油、天然色素饮料等。
三是加强科技推广与应用。加快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运用,重点推广生态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新技术、高效栽培与养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等,加快选育繁殖农业新品种,大力实施良种良苗工程,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革和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层站所建设,稳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技术队伍整体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改进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增效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提高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率;抓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快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责任编辑 王家芬】4 / 4
第二篇: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苏南、苏中地区,制约苏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域经济发展较慢。目前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存在诸如经济整体水平偏低、工业化程度偏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要振兴苏北经济,使苏北地区尽快赶上苏南地区的发展步伐,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一、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以及地方对苏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视,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措施,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推动,在这当中,一批基础较好的县市已提前进入小康,并向全面富裕迈进;贫困县从整体上实现了脱贫,向小康过渡。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由以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由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变,如铜山县2008年人均GDP达到20653元,正向富裕迈进;睢宁县2008年人均GDP达到8148元,正在逐渐脱贫,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近些年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以及人均GDP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苏北县域GDP总量最大的铜山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21.6%;GDP总量最小的金湖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24.7%,这反映出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苏北县域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落后于苏南地区。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年来,苏北县域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如2008年,铜山县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12.9%下降到11.5%,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6.6%、31.9%;2008年,金湖县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21.2%下降到18.9%,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6.6%、34.5%。
(三)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随着免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苏北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2008年,铜山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8671元提高到21883元,泗阳县由13624元提高到16081元;农民纯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高,铜山县由6340元提高到7176元,灌南县由4247元提高到4804元。
(四)一批有竞争力的县市脱颖而出。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苏北地区盐城的东台市、大丰市和徐州的铜山县已跻身于全国百强县行列。经济强县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增长质量高、发展后劲足,成为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二、苏北县域经济与苏南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经济整体水平偏低。经济总量偏小、人均GDP水平偏低,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突出体现。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在苏北县域中,经济较为发达的铜山县的GDP总量、人均GDP只占昆山市的16.70%、9.43%或江阴市的16.37%、16.18%;而经济相对落后的睢宁县2008年的GDP总量、人均GDP只占昆山市的7.21%、3.72%或江阴市的7.07%、6.38%。
工业化程度偏低。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相比,其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例如,江阴市、昆山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均不足1.5%,而铜山县、睢宁县的比重均在10%以上,差距明显。苏北地区县域经济中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程度较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譹?訛苏北县域第二产业发展较慢,特别是工业化程度偏低,相比苏南差距更大,即使是苏北县域中相对发达的铜山县,其第二产业的产值也只相当于江阴市、昆山市第二产业产值的15%左右,主要是工业中缺少骨干、优势企业,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化发展进程明显落后。
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苏北县域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上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苏南发达县域的差距还是在日益拉大。从统计数据看,苏北县域在对外贸易方面劣势明显,2008年铜山县进出口总额只占昆山市的0.22%、江阴市的1.00%,铜山县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只占昆山市的3.81%、江阴市的9.71%。由于苏北县域对外贸易起步晚,底子薄,这使得苏北县域贸易进出口总额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
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苏北地区县域的文盲率为9%,高于全省的7.9%和苏南地区的6.2%;另外,苏北县域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3~7.34年,苏南为7.68~8.63年。苏北县域人口素质较低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接受新观念、新技术能力较差,对市场信息反映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等。
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苏北各市县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经济发展很不平衡。2008年,在GDP总量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3.7倍;人均GDP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2.9倍;财政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1.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1.7倍。
加快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苏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通过各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发乡村旅游业,较好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提高苏北县域的人口素质。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大县域内的人才培养,留住高科技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软环境;特别是加强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在内的基础人才培训,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用工保障。
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苏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仅靠有限的耕地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只有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同时,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规划好工业布局,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
大力培育民营经济。苏北与苏南相比,民营经济发展严重落后,苏北地区需要重点扶持一批远期、前景好的科技型民营企业。通过促进苏北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县级财政收入成倍增长,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提高苏北各县域的城镇化水平,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城镇能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大中小城市辐射和产业转移,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实施城镇化战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苏北要组织强有力的招商队伍,引进优质项目,特别是要集中抓好技术密集型项目的引进,使县域经济在更大的发展空间上加快开放,加速发展。苏北县域在引进外资项目时要坚持两个主要原则:一是有利于当地优
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项目要优先引进;二是重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项目不引进,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苏北县域要在优化投资环境上下功夫,根据自身条件,全力打造特色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小政府,大服务”的思想,竭尽全力为投资者“雪中送炭”,乃至“锦上添花”,为投资者提供透明、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要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另外,苏北县域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硬环境。充分利用苏北地区的沿海、沿运河资源,加快发展内河运输;加大对苏北县域城乡道路、桥梁建设的投入,积极加快铁路、机场建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上级对苏北发展的高度重视,苏北县域经济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苏北各县域应结合当地情况,创新体制和机制,相互协作,促进苏北各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第三篇: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献策
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献策
顾宝凤/文区域经济
·1999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CHINASME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欠发达地区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我认为:
一、应当认真研究市场问题,既要开拓国际市场,更要下大力气拓展国内市场。
市场开拓工作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开拓市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思路。但从面上看,当前应当在继续搞好国际市场开拓工作的同时,更大力地开拓好国内市场。据专家预测,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将达到高峰,我国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同时,贸易壁垒不断增加,进入国外市场的成本不断加大。据介绍,进入美国超市的苹果有18道工序,质量要求相当苛刻。国家今年将进一步启动国内需求,市场必将逐步转旺,这为我们开拓国内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一些企业的成功实践也为此作出了有力的佐证。春兰集团一开始就把在国内市场与日本空调角逐作为主攻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在批量和价格上赢得了绝对优势。维维集团总经理崔桂亮说:“中国有12亿人口,这是很大的市场,就某些食品而言,占领中国市场就等于四分之一世界市场。”维维集团正是牢牢抓住国内市场,短短几年在国内市场取得了90%的占有率,并一举击败了国际知名的“雀巢”豆奶。欠发达地区应当借鉴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欠发达地区不少地方也提出并实施了市场化运行工程,在引导企业走向市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市场组织体系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基本还是计划经济的一套。欠发达地区应尽快成立市场开拓的组织。企业都应成立市场部,设置模式由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确定,从而逐步构建一个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市场网络。据计算,厂家自销的销售成本要占其销售额的15%,而商家的销售成本占销售额的8%左右。推进工商联合,可以提高成本效益,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北京“牡丹”集团联营的镇江电视机厂1998年来销售效益是前年同期的几倍,他们如何取得如此业绩?厂长一言以蔽之:实行了销售代理制,与商家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工商联合方面可以在两个层次展开:一方面搞好和当地商业企业的联合,建立工商定期协调会制度,由商业、供销等部门参加,明确销售当地产品的任务指标;另一方面搞好和外地大型商业集团的联合,按照互惠互利原则,鼓励当地企业通过资产或利益纽带,和外地商业企业建立共同体。政府可制订鼓励支持流通企业销售本地产品的激励措施。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既要注重增量带动,更要突出存量盘活。
对于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来说,短期内上多少大项目,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实用的措施是存量调整,就是围绕现有企业、现有产品、现有项目搞技改,依靠存量盘活带动增量投入。目前,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生产能力闲置,盘活这些存量资产,可以形成新的增长点。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不少企业
只要有少量的技改投入进行产品革新、技术引进,就可以形成新的增长点。可采取以下几条措施盘活存量资产:一是建立政府盘活闲置资产引导基金。可以变“输血”为“造血”,从解困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建立盘活闲置资产引导基金,主要用于停产多年、但目前有市场、有效益项目的复产工作。每年集中盘活几个企业,既可以分流下岗职工,又可以形成新的增长点。二是引导企业加快新品开发步伐。企业的问题往往都反映在产品上,有个好产品就不愁无市场,特别是目前运转困难的企业,更要把新品开发工作作为启动生产的“救命稻草”。目前,消费品市场基本都被规模化企业集团所垄断,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要想挤占这类市场,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应当把新品开发的立足点放到配套协作上,在配套中升级,在协作中壮大。企业不仅要拿出产品开发规划,不仅在近期内有适销产品,对三五年搞什么当家产品,也要有研究和开发。
三、既要吸引外资,更要融通民资。
从发达地区的形势看,外向型经济虽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发展的势头仍然看好。欠发达地区应当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但是客观地看,近阶段在这方面选择余地并不大,不仅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发达地区无法相比。而相对来说,个体私营经济极具发展活力,很有希望成为新经济生长点。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应该成为欠发达地区抢抓第三次发展机遇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欠发达地区情况看,当前主要有“三种病”影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第一种是“红眼病”,怕少数人冒富会产生两极分化,影响稳定;第二种是“多疑病”,往往把个体私营企业同偷漏税、奸商等不光彩的字眼联在一起;第三种是“软骨病”,担心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支持是傍大款,手脚不干净。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欠发达地区营造以纳税荣、以富为荣、以支持群众富为荣的强烈氛围,动员家家户户跑市场,找项目、形成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保证政策到位。近年来,欠发达地区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政策难以到位,也因此挫伤了一些群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应当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树立一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典型。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群众的市场意识刚刚有所强化,想搞,但搞什么,怎么搞心中无数,尤其需要通过典型来引路。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的现身说法,举一反三,鼓励和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其中。
第四篇: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县域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市的经济。而城镇建设的速度、质量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又紧密相关。所以,发展县域经济与进行城镇建设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其地位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切入点,是稳定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城镇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
1、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下,欠发达地区及其县域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相对滞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二、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这种状况必将严重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以说,没有县一级普遍的小康,就没有市的小康,也说不上全省的小康。因此,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是极其正确的。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市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迅速壮大县域经济,努力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市、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的。
2、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加速县域经济现代化。城镇化是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推进城镇化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使县域工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一定规模人口的集聚为条件。推进城镇化进程,也必然会加快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欠发达地区,面对全省二、三产业发展从分散到集聚、工业化与信息化交织在一起的新形势,发展县域经济必然要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和信息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以城镇为平台,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
3、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紧密相关,城镇化水平越高的省份,农民收入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超低的省份,农民收入水平越低。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欠发达地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奔小康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要减少农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城镇化的本质是把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在吸纳农村人口、扩大二三产业就业门路的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城市经济是在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小城镇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使之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使农村快速走向城镇化、现代化,而且可以为城市经济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使城市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只有县域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有全市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县域的城镇化,才能有全市的现代化。
4、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我们进行城镇建设具有较大的反推力。如果县域经济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则全县的GDP总量无疑会得到提高,这对于积累城镇建设的资金也是一大
好处。在大力进行城镇建设的今天,资金不足的问题始终是制约城镇建设的一大瓶颈,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建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依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城镇建设才能大张旗鼓的进行,也只有城镇建设的大力发展,城镇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招商引资的外部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1、加紧完成整个县域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的编制。当前要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引下,加快完成广宁县城区总体规划、各建制镇的总体规划;还必须花大力气完成各县市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城市规划是“龙头”,推进城镇化,规划要先行。要树立“城市规划是生产力”的观点,真正把城市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这几年来,广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工作,把该项工作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渠道,抓紧抓好抓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1年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南街镇进行了总体规划修编,邀请肇庆市城乡规划局专家组对总体规划进行了评审并得到一致通过,确定城区的城镇性质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以造纸、建材、林产化工为主导,集商贸、旅游观光、资源深加工于一体的竹乡生态城市,突出宣扬“武术之乡”的传统文化特色。根据总体规划的定位,广宁县城镇发展战略为: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实现经济跨越式、超常规发展。
围绕城镇的定位和发展战略,我县的城镇建设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城镇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县城旧城区逐步得到了改造,新区也得到了同步的开发,目前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区6个,城镇建成区面积已达到8.7平方公里。根据防洪设施建设的标准整治了南街河,提高了防洪能力,与此同时,对一河两岸进行了绿化美化,建设了县城文化广场、河堤花园,其它各公园景点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1至9月份竹海大观景区收入已突破6000多万元;今年国庆“黄金周”,全县共接待游客14.65万人次,同比增长22.1%。竹企业、竹博园、竹景区等竹业,今年产值将超过6亿元。竹字招牌孕育出广宁竹业经济,打响了全国十大“竹子之乡”的旗号。可见,推进城镇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多么巨大。
2、加速工业化,繁荣第三产业,以培育现代产业为基础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和深刻根源,而城镇化又能利用城镇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和商品集散三大效应,增强城镇发展的吸纳、辐射和扩张功能,形成县域经济发展中心,从根本上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使县域经济得到有效提升。可以说,现代产业的发育推动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反过来又推进了现代产业的培育。因此,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的道路。各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建设小城镇要立足于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服务业,努力形成农产品加工基地、集散中心以及当地的信息、技术服务和文化中心。要根据小城镇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形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要发挥小城镇功能和连接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兴办各种服务行业,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服务,吸引乡镇企业进镇,并引导他们合理集聚。鼓励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城镇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销、物资配送、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拓宽服务范围,到城镇开展各类商业保险业务。作为欠发达地区,尤其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走工业化支撑城市化的路子。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是乡镇工业大发展大提高的重要平台,也是欠发达地区产业与人口集聚的重要支撑。现在看来,把工业园区建设纳入城镇发展规划,与新城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是主动适应清理整顿开发区政策的调整手段,又是做大做强中心城镇最有效的载体。欠发达地区要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高效的管理,吸引外资和发达
地区的企业来投资兴办加工制造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转移。同时,也要鼓励当地中小企业结合技术改造,加快向园区集聚,优化工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3、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以实施“经营城市”战略为手段推进城镇化进程。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推进城镇化,就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允许各类投资者进入除国家规定的特殊部门和行业外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领域,以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引导,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化建设,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推进城镇化的路子。要以招商引资为平台,实施“经营城市”的战略。招商引资是欠发达地区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的有效手段。欠发达地区不仅工业园区建设要招商引资,城镇建设也要重视招商引资。要建立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要树立通过市场机制去变钱,通过借外力、挖潜力去生钱的理念,尤其要在经营城镇、经营土地上狠下功夫,集约化经营土地,做好“以地生财”这篇大文章,拓宽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商贸业发展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的兴办,做到以城养城、以城拓城。
4、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为农民进城创造就业机会,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核心任务。欠发达地区推进城市化进程,尤其要把鼓励农民进城、扩大农民就业、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只有切实解决好农民进城和就业问题,让农民进入城镇后有事可做,有钱可赚,有屋可居,城镇化才能顺利推进。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注重制度创新,改善政策环境,为加快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重点是加快户籍制度及配套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
一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得去”的问题。实行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的制度,逐步放宽对农民进入肇庆市区、县城及各类小城镇落户的限制。
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富得起”的问题。坚持就地转移与跨地区流动就业相结合,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渠道。坚持城乡统筹就业,逐步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消除城镇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歧视,逐步建立一切劳动者权利平等的机制。
三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进城农民工“无后忧”问题。应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并落户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此外,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得了”的问题;改革城镇住房制度,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住得下”的问题。
所以,在竞争日益加大的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进行城镇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的相互关系;也只有真正从根本上认识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才能把城镇建设搞好,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健康、快速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生活的小康。
第五篇:《求是》撰文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江西省赣州市属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面临着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双重压力。
2003年以来,赣州市委、市政府创新思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上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速度、结构与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与2003年相比,2009年赣州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1.6倍、2.5倍,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与全国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4年左右,经济总量跃入全国百强城市。
在发展实践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不能走以往粗放型发展道路,而要注重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实现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共赢,在超常规发展中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追赶。赣州的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欠发达地区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为实践赶超战略创造条件。总结经验,赣州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进程中,紧紧扭住‚五个转变‛不放松,开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加快由欠发达农业大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转变。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近年来,赣州充分发挥‚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优势,按照‚整合控制资源、发展精深加工、实现集约发展‛的思路,加快推动钨、稀土等资源型优势产业向高端延伸、向应用产品拓展,着力打造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全国知名的稀土永磁材料等一批生产基地,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加快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赣州是农业大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从2004年开始,赣州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全国先行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赣州经验‛。目前,赣州正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第二个5年规划,重点发展脐橙、生猪、油茶等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同时,我们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打造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城乡一体的江西南部城市群,有效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由偏重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关注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近年来,赣州坚持‚共建共享人民城市‛这一理念,坚持把财政支出的6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在城市繁华商业街区‚插花‛建设廉租住房、廉租店以及面对‚夹心层‛群众的公共租赁房,大力改造棚户区(危旧房),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建立了医患纠纷专业调解仲裁机制,并探索建立了信访维稳三级预警机制,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加快由粗放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建设生态文明,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赣州是赣江和东江的源头,在生态方面既有明显优势,又担负着重大责任。近年来,赣州以建设‚生态文明区域经济体系‛为主要抓手,推动江河源头地区新上工业项目落户赣州开发区;要求沿江工业企业一律后退1.5公里;坚持县(市、区)江河断面水质监测和辖区负责制;实施‚连续八年禁伐天然阔叶林‛计划;在城乡建设中始终坚持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实施复绿工程,加快打造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
加快由内陆封闭地区向对接前沿开放地区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要靠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更要靠全方位的开发开放。2004年以来,赣州以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十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各类生产要素加速集聚的政策环境,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赣州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总量年均增速接近30%,相继被评为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中国魅力城市。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需要我们锲而不舍,艰苦奋斗。从赣州实际出发,我们要在四个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欠发达地区的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比较迫切,极易出现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给长期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善于把理论共识转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引导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来,形成自觉主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合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有前瞻性和创造性。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经验,要把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些年来,赣州发展资源型优势产业集群,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城市等实践,都是前瞻性地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的结果。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际成效的关键所在。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常抓不懈。坚持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品质。赣州这些年虽然经历了几次换届,但上上下下一直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被当地实践所证明了的发展路子不动摇,使各项改革发展政策落地生根,取得实际效果。从赣州经验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能盲目求变和搞花样翻新,而要以长期发展战略来确保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在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在本质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树立一切为民谋发展的政绩观。在赣州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对干部的教育管理,通过开展学习弘扬苏区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等系列活动,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到务实冷静,不求一时虚名,但求长期为民造福。
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追赶与跨越
赣州是欠发达的革命老区,毗邻长、珠、闽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称。我们近几年的实践说明,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的发展之路,才能化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推进‚红色赣州‛又好又快发展。
一、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实质是又好又快发展,既强调好,也不排斥快,要求好与快有机统一。尤其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要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决不能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必须奋起直追,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借鉴和吸收先进地区的经验成果,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
新时期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和谐为前提,务求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路子。这一发展模式的要义在追赶,本质在跨越,核心在科学和谐,关键在发挥后发优势。多年来,赣州正是通过走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路子,开创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初步实现了欠发达农业大市向新型工业城市、封闭落后山区向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跨越。2003年至2007年,赣州生产总值5年翻了一番,5年创造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总收入等于过去25年之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出口总额5年翻了三番,二产比例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形成了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格局。在周边4省9市中,赣州的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出口等总量指标平均排位从5位左右上升到前两位,其中3项指标跃居首位。赣州也是周边9市中唯一集粤商、浙商和深港企业最佳投资城市于一身的地区。
赣州在实现经济跨越的同时,社会和谐度与人民群众幸福感大大提高。2007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是1978年的30倍。单位能耗持续降低并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主要河流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在87%以上,城区大气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被誉为‚生态公园‛、‚绿色宝库‛。公共安全感满意率连续5年名列全省前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赣州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200强。赣州的实践证明,只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路子,欠发达地区是完全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
二、赣州推进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赣州从2003年底开始探索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路子,当时主要考虑:第一,赣州欠发达,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主要指标不仅与沿海发达地区相差甚远,即使在周边地区也排名靠后。第二,赣州毗邻长珠闽,区位优势明显,为追赶与跨越提供了良好条件。第三,赣州是东江和赣江源头,钨、稀土等资源比较丰富,还是有着600多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市。基于这些基本市情,赣州提出了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一切为民谋发展的理念,确立了‚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以及加快把赣州建设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基本思路确定后,赣州重点推进体制机制、产业层次、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人力资源的跨越,力求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实现向沿海发达地区的追赶。
以体制机制的跨越为根本,建立和完善十大体系。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赣州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的症结正在于体制机制的差距。赣州大胆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以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和社会保障十大体系为重点,迅速缩短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体制机制落差,使赣州经济发展摆脱了长期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的局面,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机制初步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快速跟进和超常规发展的对接平台基本搭建好,各类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向赣州集聚。赣州货物每次通关由过去的数小时和几百元变成8分钟和2元钱,进出口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3。
以产业层次的跨越为核心,在集约利用资源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赣州依托优势矿产资源,按照‚整合控制资源,发展精深加工,实现集约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钨、稀土、氟盐化工等资源导向型产业集群。特别是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重点技术装备,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加快向应用产品等产业链终端延伸。2003年至2007年,全市矿山综合回采率提高近4个百分点,节约矿产资源价值20多亿元。在原矿开采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钨、稀土和氟盐化工产值分别增长了6倍、9.3倍和4.7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3%。一批大型企业投资赣州,近3年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个,改写了赣州没有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的历史。
以承载能力的跨越为支撑,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实现城市承载能力的跨越,既是城市本身科学、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最能体现城市承载能力的指标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赣州主要通过市场运作,以航空和高速公路为重点,集中力量实施了一大批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新建了赣粤闽湘边际区域最大最先进的民用机场,组建了全国首家市级航空分公司,成为全国实施支线航空通达性改善计划的唯一试点城市。高速公路由零公里发展到近300公里,2010年将达到700公里,大大缩短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中心城区及一小时城市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正在向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迈进。
以科技和人才的跨越为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赣州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进程,必然是加快向科技与人才强市迈进的进程。赣州依托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打造国家钨和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建立江西省民营企业首个博士后工作站。面向全国高校选拔1000名优秀大学生充实乡镇公务员队伍,面向全国公选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250多名。‚公民职业化‛和‚农民知识化‛工程每年培养合格产业工人和技术农民50万人以上。‚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中专生‛计划每年培养1000多名留得住的乡土人才。
在推进关键领域重点跨越的同时,赣州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科学发展中如下重大关系。
注意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赣州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2004年开始,赣州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和实践,创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赣州经验‛,广大农村呈现出气顺劲足、政通人和的和谐发展局面。
注意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只有经济社会两条腿走路,才能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的发展。赣州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属于人民的城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在60%以上且逐年增长,不少民生工作走在欠发达地区前列。如,在全省率先建设廉租住房和新市民公寓,在全国率先建设廉租店铺;在全国率先建立比较完备的城乡生活、医疗、教育、就业等十大救助体系;建成了现代化的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和谐。
注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州作为赣江、东江的源头,生态保护的任务尤为艰巨、重大。我们科学划定章江、贡江、东江源头区域生态保护区,沿江工业企业一律后退1.5公里;建立县(市、区)江河断面水质监测考评机制,实行水环境质量辖区负责制;强化对饮用水源、土地、森林等生态保护;全面启动县(市)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赣州科学和谐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道路具有几个鲜明特征。一是追赶目标的全面性。牢牢抓住发展的本质,不片面追求经济上的追赶,而是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跨越过程的科学性。不是违背客观规律蛮干硬干,而是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发展成果的共享性。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多地关注民生尤其是困难群众,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赣州推进科学和谐的追赶与跨越的实践体会
要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长期落后,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非常迫切,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冲动,更应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干部群众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能满足于老经验,应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赣州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民生等方面先行一步,靠的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当前,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都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面临更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更要靠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来解决。
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求真务实、为民造福。没有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能指望立竿见影,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牢固树立一切为民谋发展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不急功近利,不浮躁冒进,不搞形象工程。对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发展思路,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不左右摇摆,不盲目跟风,不搞花样翻新,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
‚还是苏区干部的好作风!‛
——赣州市推进新农村建设调查
○江西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客家山歌。几十年来,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民公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成为革命老区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赣州市又走在前头,并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之路,被喻为‚赣州模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革命老区为何能够创造新时期的‚第一等工作‛?我们深入赣南各地调研,群众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我们这儿的干部还是苏区干部的好作风!‛
理想信念不能变
理想信念,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灵魂。1930年1月,毛泽东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宣言书。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四周白色恐怖中高举武装革命的旗臶,率领几千名战士,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转战赣南、闽西,最终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区干部坚信一定能够打破敌人的军事‚围剿‛,一定能够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中国革命一定能够最终取得胜利。正是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支持下,革命志士艰难困苦甘之如饴,金钱美色不坠其志,拷打杀戮面不改色,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70多年后的今天,在赣州大地,又掀起一场改天换地的‚革命‛。2004年9月,赣州市委市政府率先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五新一好‛(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的建设目标,并制定了2005—2010年《赣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三年来,干部群众上下一心,拧成一股劲,建设美好新家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06年,全市农业生产总值134.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比上年增长9%,通车村3410个,通自来水村831个,通电话村3436个,通广播村3358个,农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为什么欠发达的赣州市能够卓有成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赣州市广大干部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为了使广大干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赣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开展了形式多样、持久长效的教育活动。他们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特别丰富的优势,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参观革命场所,聆听苏区干部的英雄事迹,在纪念场所重温入党誓词。如兴国县形成了一条雷打不动的规定:每年春节上班第一天,全县机关干部都要到将军园宣誓。同时,赣州市还注重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主题实践活动当中,使两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他们创造性地把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中践行先进性,用新农村建设成果检验先进性,从而使党的先进性教育落到了实处。
执政为民不能忘
执政为民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核心。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应该关心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当年,苏区干部自觉践行这一要求,他们走遍各家各户,踏遍田头地角,贫苦农民哪家缺盐缺米,哪家劳动力困难,生产赶不上,甚至哪家妇女要生小孩,需要红糖、新衣,他们心中都有数,并一定尽可能把样样事情都料理好。1933年夏荒缺粮,长冈乡政府从200多里的公略县办了米来接济群众,群众十分感激地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自然而然,群众也就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拥护苏维埃。赣南苏区总人口220余万,其中青壮年人口仅50万左右,但前后参加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的就达33万余人,参战支前的共60余万人,为革命牺牲10.8万余人。
如今,在新农村建设中,赣州市发扬光大苏区干部‚关心群众、执政为民‛的好作风,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中,特别强调‚干部服务‛的关键作用。广大干部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行动,终于使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由起初的不肯干、站着看到试试看、积极干的根本转变。
一是不断创新服务载体。赣州市广大干部锐意创新,创设了农村公共事务服务所、亲民服务室等新型服务载体,实现了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巨大转变。赣县于2006年在中心村或自然村设臵的服务所,是全国首创。服务所所长由县委组织部公开选聘,所里工作人员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他们的职责是当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员、农村政策的宣讲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群众办事的助导员、创业致富的信息员、社情民意的联络员、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是不断改善服务方式。他们按照‚惠民工程‛的原则要求,尊重农民意愿,坚持自主申报,动态管理,鼓励农民以自然村落为单位,按要求自主开展新农村建设。达到验收标准的,均按统一的奖补项目和标准给予补助。同时,坚持把公共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和先导工程来抓,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入手,让农民从‚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这些看得见的实惠中逐步认同新农村建设,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
三是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为此,赣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建立了领导分工负责、几套班子协同配合的目标责任制与干部挂村包点的帮扶机制。兴国县规定,所有在册干部除医生和教师外,都要参与新农村建设,五年内都要熟悉‚三农‛,并有所贡献。2006年,该县进一步规定,拟提拔干部在任前必须离岗下基层,用半年时间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考核办法。经考察,该年20位拟提拔的正、副科级干部中,有3位正科级、5位副科级因考核不合格退回原单位。由于思想工作深入、保障机制健全,目前赣州广大干部投入新农村建设不仅做到了‚身入‛,而且做到了‚心入‛。
实事求是不能丢
‚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基础。1930年,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他振聋发聩地指出:注重调查!反对瞎说!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要求广大干部必须学会做社会调查工作,并亲自示范,先后到寻乌、兴国、长冈乡、才溪乡等地做了大量调查。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各级苏维埃政府确立了‚群众化、实际化‛的工作作风,实行了‚常委会制度‛、‚值日代表制度‛、‚干部参加劳动制度‛等,规定乡政府干部每天除1名值班外,其余都下乡督察工作,了解情况。村负责人则直接从群众中选举产生,而且不拿薪不脱产。由于注重调查研究,不仅干群关系融洽,也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在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中,赣州市广大干部坚持苏区干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好作风,每年的岁末年初都要拿出十天左右的时间集中进行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每年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调研帮扶。通过全方位调研,广大干部就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领导、依靠力量、重点、难点等,逐步统一了思想认识。
一是坚持‚三个防止、三个符合‛。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调研,市委市政府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弄得不好,会背离‚惠民‛的初衷。为把好经念好,他们提出‚三个防止、三个符合‛:必须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镇建设,防止政府包办代替,防止急躁冒进;必须符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符合当地群众的利益愿望,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的产业。
二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没有现成的统一模式,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推进新农村建设,鼓励基层在实践中探索。赣州市新农村建设之所以生机勃勃而富有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农民理事会、服务所、亲民活动室、农民听证会、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都是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广大群众与基层干部的聪明才智。
三是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型农民。农民的素质离新农村建设主体的要求有多远?如何缩小这些差距?经过认真调查,赣州市广大干部对当地农民的综合素质有了清醒的认识,决定将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关键工作来抓。为此,从2004年起全面启动了‚农民知识化工程‛,近几年来共投入培训资金达8000多万元,培训农民157.7万人次,使全市
春风吹拂,繁花满枝。赣州市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鼓舞人,精神文明之花在赣南大地吐蕊绽放。
建设先进文化,凝聚精神力量
赣州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干部群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立足赣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巩固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理论武装工作创新推进。我市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干部记‚双带日记‛的做法,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要媒体报道后,引起全国广泛关注,并入编中宣部《理论武装工作新经验新做法汇编》。我市组建农民宣讲团,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做法得到了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全市共有20多篇理论文章在全省邓小平理论研讨会上获奖,其中《欠发达地区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入选江西省第五届‚五个一工程‛理论文章,填补了全省设区市理论文章入选‚五个一工程‛的空白;《实行领导干部离岗考察制的一些思考》、《扎扎实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留守孩身边留住爱》等一批理论文章在《求是》、人民日报、《党建》等报刊杂志发表,专著《中央苏区史》获江西省优秀理论成果奖。
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丰硕。全市命名了73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了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陈列馆‛和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馆‛,目前又在着手筹建‚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和‚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建设不断得到加强。‚《长征组歌》故乡行‛大型巡回演出、央视‚心连心‛赴赣南慰问演出等大型主题文化活动的成功策划和组织,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安远县采取‚5+1‛模式做细做活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得到中宣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并成为我省唯一案例入编《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创新案例》。
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近年来,全市先后举办了首届赣州艺术节、‚五一欢乐广场‛、‚企业文化艺术节‛、‚激情广场大家唱‛等广场文化演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市委宣传部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单位;崇义县文化广场活动在全国170多个广场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特色文化广场;于都县电影公司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章贡区、崇义县等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县(市、区)‛……
主题教育丰富多彩。我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科学发展,和谐创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接追赶跨越,科学和谐发展‛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向全市推介了一批理论学习专题,并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基层作专题讲座和报告会。2006年6月,《赣州新农村韵文》精心打磨而成,‚韵文‛生动精炼地概括了广大农民在生产生活、自身修养、社会责任等方面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深浅适度、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快就在全市农村广为传诵,成为新时期农民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走向富裕、迈向文明的理想读物和精神食粮。
开展文明创建,新风广沐田野
近几年来,我市在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整治,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并探索出一系列引起全省乃至全国关注的新做法、新经验。
赣县在全县农村试验和推广小影院、小黑板、小书屋、小课堂、小剧团、小商店‚六小‛阵地建设。最新的政策、实用的科技、先进的文化通过‚六小‛阵地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全省思想道德建设‚三贴近‛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中,赣县凭此捧回了‚十佳创新奖‛。
于都‚留守孩关爱工程‛为全国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典范,并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奖一等奖。如今,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并创造性地推出了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留守孩的关爱方式和内容,扩大了‚留守孩关爱工程‛的关爱范围,提高了关爱水平。
兴国县龙口镇文院村评‚好夫妻、好儿媳、好儿女、好兄弟、好邻居‛评出了一股文明风。通过评‚五好‛,全村村民明荣知耻,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去年,该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还有全南的‚文化中心户‛创评建设、南康的‚文化科技示范户‛创评建设、定南的‚农村文化大院‛创评建设、上犹的‚阿德演绎农村新风尚‛主题活动、瑞金的‚五在我家‛主题活动等,都成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创新载体。
2005年2月以来,我市还围绕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了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目前,全市农户参评率达96%以上,共评选出‚文明信用农户‛16.2万户,利率优惠放贷9.6亿元。同时,全市文明单位‚一帮一‛活动也得到广泛开展,共组织578个全国和省、市级文明单位帮建村文化活动室。
用好特色资源,打造文化名片
赣州,是一块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沃土。如何把赣州的红色、客家等特色文化打造成为引领赣州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是我市这些年一直在思考探索和致力求解的大课题。
2004年,我市成功举办了以‚客家亲〃摇篮情‛为主题的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暨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155个客属团体的3000多名客属乡亲参加了本届世客会和客家文化节。通过举办这届世客会,充分展示了‚客家摇篮‛的无穷魅力和崭新形象,展示了840多万赣南人民热情好客、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了赣州在客属世界的影响力和亲和力,确立了赣州‚客家摇篮‛的地位,促进了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达到了‚让世界了解赣州,让赣州走向世界‛的目的。
以第十九届世客会在赣州召开为契机,我市还加强了对客家文化的挖掘、整理、抢救、传承和研究工作,赣南客家题材长篇电视连续剧《白鹭谣》的顺利拍摄并在央视播出,《走进赣州》文丛等图书出版发行,进一步推介、宣传了赣州和赣南客家文化。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有红都瑞金,有模范兴国,有长征第一渡,有红井,有革命伟人的旧居和国家部委的旧址……
充分利用这些红色资源,我市创作了大型歌舞诗颂《岁月〃映山红》;启动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宣传文化活动;市委宣传部还与央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了三十集电视剧《那时花开》,这部为竞评全国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而精心打造的红色经典作品,填补了以中央苏区五年和五次反‚围剿‛时期的那段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剧的空白,对于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宣传推介我市红色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去年10月,我市还成功承办了2006〃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红博会上,我市把红色之魂、绿色之韵、古色之特有机融合,充分展示出赣州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了赣州红色旅游形象,增进了区域间红色旅游发展合作。
与此同时,宋城文化、采茶山歌文化等特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建设,几年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经过科学论证和国际招标,我市在赣州宋代古城墙两侧开工建设了全长3600米的开放型带状公园――宋城历史公园。2006年6月,国务院世 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榜上有名。
风和日丽,百花争春。赣州,大步走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加速道上。(在更高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 奋力推进赣州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与跨越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体(扩大)会议,是在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目的是把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的精神上来,明确2008年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在更高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科学和谐的追赶与跨越。前不久,省委苏荣书记到赣州视察时对赣州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并提出了‚在五个方面有更大作为‛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坚决落实苏荣书记的要求,决不辜负省委和苏荣书记对赣州的厚望。
上午,晓明同志总结了2007年的工作,部署了2008年工作,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请同志们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清醒认识宏观经济形势,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破解矛盾和应对挑战中把握赣州发展的新机遇
关于2007年的工作,常委会的工作报告和上午晓明同志的讲话,都作了全面的总结。总的看,2007年赣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多年来最好最快的。这一年,是赣州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发展质量跃上新水平的一年,是工业快速发展、重大项目取得突破的一年,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一年,是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中心城市基础进一步夯实的一年,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举措的结果。
2007年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同时,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攀升,食品、住房、重要原材料等价格上涨较快。国际市场粮食、能源价格走高的压力在向国内传导,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中央强调,2008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强调发展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宏观调控由单纯的‚防过热‛延伸为‚防过热、防通胀‛,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变为近十年来的首次‚从紧‛,对外贸易从‚鼓励和扩大‛转变为‚坚持以质取胜‛。并提出要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农业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和鼓励消费。
我们一定要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清醒认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把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看到,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对赣州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严格控制重大投资,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目的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归根结底,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作为2008年工作的突出主题,在更高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从宏观调控中寻找和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财政金融将继续向‚三农‛倾斜,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将因此更加受益。这对于我们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特别是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就是机遇。又比如,随着节能减排要求和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大量工业产品尤其是资源型产品的价格形成将更加充分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这有利于赣州钨、稀土、氟盐化工产品价格的稳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对于一些新的产业,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再比如,随着国家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的实施,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社会消费支出将持续增加,这对于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是一种动力。此外,中央还明确指出,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着力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以上这些,都是赣州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实践证明,中央每次重大政策出台,都是对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和水平的一次检验。既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把握机遇,妥善应对,就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新的发展境界;反之,就会处处受困,无所作为。赣州近几年的各项部署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完全符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决落实中央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对赣州来说不存在‚刹车‛、‚调头‛的问题,而是要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奋力探索科学发展的新途径,谋求科学发展的新突破,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在更高起点上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与跨越
2008年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在更高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纵深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落实‚一条主线,六个重点‛工作部署,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奋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和谐的追赶与跨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把在更高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赣州2008年工作的突出主题,就是要求全市各级党政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加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自觉,谋划科学发展的举措更加具体,真正使科学发展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首要共识和自觉行动。
——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把‚稳中求进、好字优先‛摆到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臵。赣州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更加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的要义,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唯一选择,努力谋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消费投资出口的协调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通过科学发展实现更快发展。
——要更加牢固地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实现、维护、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到更加突出的位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要把加强物价调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群众合法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保障中低收入群体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党委政府2008年工作的优先课题。
——要更加准确地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到更加突出位臵。坚决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加大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力度,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更加自觉地掌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抓落实摆到更加突出的位臵。在始终突出‚一条主线,六个重点‛工作部署的同时,决不忽视和放松其他常规工作,注意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整体推进,全面发展。总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在更高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使我市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效益大幅提高,消耗明显降低,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事业更加发展,人民生活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和稳步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举措,务求‚一条主线,六个重点‛的各个领域有新的更大突破。
三、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继续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
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些要求完全符合赣州实际。实现这些要求的关键,就是要象中央要求的那样,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十大体系建设。
首先,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找准十大体系建设的着力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在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和各个环节。没有各个基础环节的条件改善和机制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就会沦为一句空话。而这些,正是十大体系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比如,要着眼于增强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协调拉动能力,以推进企业上市、强化金融服务‚三农‛功能、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推进村镇银行试点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等为着力点,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和扩大多元化投资;以抓紧启动赣州国际集装箱货场、电子口岸等项目建设,打造赣州‚无水港‛和航空口岸为着力点,完善口岸服务体系,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以抓好物流基地、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再比如,要着眼于推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依托‚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公民职业化工程‛,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等等。
其次,要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不断丰富十大体系建设的工作抓手。不断贴近各类市场主体需求,找准制约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体制机制症结,通过各种抓手,提出具体对策,解决实际问题,营造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物质载体建设是十大体系建设有形化的重要途径,要加快推进,同时谋划一批新项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物质支撑。尽快完成赣州出口加工区、出入境检测中心、市劳动力中心市场建设,抓紧建设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市综合物流园区,赣州铁路国际集装箱货场和电子口岸,赣州钨、稀土新材料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赣州航空口岸等,加快完善‚对接‛平台。
第三,要紧紧围绕提高政府效能,不断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责任和作用方式,切实将政府主导经济增长转变为市场推动经济增长,从制度上更加充分地实现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作用。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同时,要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收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财税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等为重点,不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四、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机制,继续探索赣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紧紧抓住实践中的节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探索赣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子,是2008年工作的重点。
一是要深入探索赣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一方面,从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入手,加快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精品基地。另一方面,从培育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入手,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创新。特别要加快推进赣州脐橙的产业化经营,从高端切入,抓紧筹建NFC橙汁加工厂;同时通过增强各级各类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利益联结机制来提高组织生命力,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依托加工龙头企业和果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进生产、贮藏、销售、加工等各种要素的有机联结,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只有这样,脐橙产业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跃上一个新的层次。我们要通过脐橙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为赣州农业其它产业的现代化积累经验。
二是要深入探索赣州特色的村落社区建设模式。村落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延伸城市公共服务、扩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覆盖面和农民受益面的有效途径。赣州是农业人口大市,引导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散居模式,接受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变革意义。同时,赣州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独特,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探索赣州特色的村落社区建设模式。要以村落社区为单元,坚持从‚三清三改‛、村庄整治起步,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整体推进‚五新一好‛,注重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加快建设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联系紧密、文明祥和的乡村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是要深入探索赣州特色的农民主体实现形式。顺应广大农民自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强烈愿望,更加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一方面,要着眼于提高农民的主体素质,通过推广标准化培训,建立健全包括农民技术培训、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在内的科学一体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尽可能地把农村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更好地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落实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重点,完善村民理事会的模式和机制,使之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赣州这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鲜活创造的水平。
同时,要继续深入探索政府主导、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各种有效形式,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级各类人才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在这一伟大实践中锻炼成长。要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争取赣州批准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
五、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在产业层次的提升中加速优势产业集群成长
2007年,国家再次提高钨、稀土等稀有金属的出口关税,并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禁止外资勘查和开采钨与稀土。这表明中央越来越重视对资源的控制,说明赣州近年来‚整合资源,控制开采,集约利用,深度加工,形成产业‛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及时把工作重点转到提升产业层次和延伸产业链条上来,加快优势产业集群成长步伐。一是要坚定不移、铁心硬手地强化资源整合,促进资源聚合。进一步完善深加工企业优先发展、资源所在地和加工地利益共享、资源型项目部门联动审批、矿业管理监察等机制,在保持整顿和规范矿产开发秩序强力态势的同时,加大运用市场手段整合资源的力度。尽快出台稀土整合方案,对矿山尤其是稀土矿山进行优化重组,建立真正意义的矿山法人治理结构,整体推进稀土资源整合。通过政企银合作,探索建立钨、稀土原料产品的战略贮备制度,增强对稀有矿产资源的掌控力和市场调节力。
要加快物流、贸易等体系建设,拓展资源利用的视野和空间,吸引市外资源向赣州集聚,真正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资源及产品的流通、贸易、加工集散地。
二是要加大战略投资者和重点技术装备的引进力度,促进产业层次的提升。依托资源整合和聚合的成果,在产业层次的提升和产业链条的延伸中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加大对深加工及应用产品项目的扶持和引进力度。突出抓好百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继续扶持百户重点企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加快组建‚航母‛型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发展梯队。以引进高端技术、重点装备、重大项目和产业链配套关键项目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并适当压缩原材料处理和初级产品生产规模。不再新上钨、稀土开采和初加工项目;现有的也要进行清理,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环保不达标的要坚决淘汰。要防止有的企业打着战略投资的幌子,以多期建设的名义套取矿产资源。
三是要科学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的承载能力。加快推进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金属产业基地、赣粤产业梯度转移承接走廊建设,积极争取设立香港工业园、深圳工业园和浙江工业园,支持瑞金、龙南建设市属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园区产业功能分区,对企业生产的共同环节进行集约联结,比如对金属产品进行集中电镀,实行企业污染集中处理等,促进节能环保增效。依托园区载体,抓好工业重大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扩张性转移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配套能力。
四是要坚决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的经验证明,先污染、后治理将付出惨痛的代价。注重生态的发展,才是有质量的发展;注重生态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要提高项目建设的环保门槛,坚决不搞高耗能、污染型项目,现有的要坚决关停并转。强化水环境整治,建立县(市、区)江河断面水质监测考评机制,实行水环境质量辖区负责制;建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工程,完成所有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沿江1.5公里范围内不再新上加工企业,现有的必须全面落实环保措施,并在三年内全部搬迁。继续推进生态示范区创建,加强赣江源、东江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在壮大现有四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同时,要不断拓展产业集群的发展领域,使一二三产业都有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发展的梯次结构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要看到,随着工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赣州第三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潜力,是地方可用财力的巨大增长点。要敏锐地把握这一发展趋势,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确定若干发展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行业,拿出实实在在的规划和办法,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去,务求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六、以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为抓手,又好又快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的扶持力度,是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抓住这一机遇,加快推进关系赣州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是2008年的重要任务。
一是要毫不动摇地推进交通、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这对赣州的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进一步完善和继续实施重大项目滚动计划,形成建成投产一批、筹备开工一批、谋划争取一批的项目梯次结构。尤其要加快推进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华能瑞金电厂一期等的续建,尽快开工建设瑞金至隘岭、鹰潭至瑞金、石城至吉安、赣州至大余高速(茅店至三益),赣韶铁路,赣州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积极做好赣州至崇义、瑞金至寻乌、龙南至中村坳高速,向汕铁路、赣龙铁路复线改造、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华能瑞金电厂二期、西气东输二线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谋划赣州至深圳、厦门‚金三角‛城际快速铁路。
要通过加强招投标市场监管,全面推行项目代建制、目标管理问责制、全过程监督制等,提高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确保今年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任务如期完成。
二是要加快城镇规划和建设步伐,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县城——圩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规划体系框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力度,加强中心城区与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统筹规划,力争包括赣县、南康在内的中心城区统一规划、一体化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完善中心城区专项规划,完成各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建制镇详规。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执行规划,不能搞‚领导项目‛和‚长官意志‛;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清理整治力度,坚决刹住抢建违章建筑的歪风。依法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加快推进一小时城市经济圈、两个次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
三是要在提升品位的前提下,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现在,赣州中心城区人口已突破50万人,面积已突破50平方公里,标志着赣州新型城镇化进入了新的阶段。但中心城区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要尽快拉开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建设框架,集中力量加快建设章江新区,加快推进峰山应急备用水源、二水厂扩建等关系民生的市政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绕城高速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启动黄金机场片区整体开发,争取赣州监狱整体搬迁。要开阔思路,提高城市经营水平,探索组建国有建设性投融资公司,形成城市建设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要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特别是园林养护、环卫保洁、市政管养等领域,务必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七、以保障中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为重点,在更加关注民生中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改善民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更加不遗余力地关注民生,让全体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要把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作为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农村物价比城市物价上涨快、食品价格比非食品价格上涨快、消费品价格比生产品价格上涨快、原材料价格比加工产品价格上涨快。这就意味着物价上涨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最大。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必须履行的责任。要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政府价格调控力度,有效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维护市场秩序;要建立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波动应急机制,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要完善基本生活必需品储备体系,保证人民群众的应急生活需求;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抓紧出台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贴办法,必要时及时启动。
二是要努力扩大民生覆盖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坚持教育优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扩展到民办学校,免费为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提供教科书。抓紧赣州中学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校舍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创建。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资源整合和优化配臵,建设一批国家、省、市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臵。在重点解决‚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军转退伍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