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时间:2019-05-13 05:3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第一篇: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吴玉强

2009年10月25日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由于历史和实现的原因,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发达地区与广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并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大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农业政策性金融兼有财政性和金融性双重特性,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农村和农业。农业政策性金融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正在进行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和农业,是解决“三农”资金稀缺的重要渠道。欠发达地区在发展模式上,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道路,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是欠发达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遇到资本稀缺“瓶颈”会严重本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单纯追求工业化、城市化而忽略面积和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农村、农

业、农民,不但会导致经济发展失衡,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长期下去又会阻碍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利用于经济协调发展。作者认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在突出工业化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走工农结合发展道路,逐步由农业产业化演变工业化,进而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的上策。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无论从供给方面还是从需求方面看,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一般都会存在恶性循环。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会遇到“贫困恶性循环”。本文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有效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对占基础地位的“三农”资金供给方面更具实际意义,它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由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推断出,菏泽作为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既具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共性特征,又具有明显的资源和地理交通比较优势,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以工业为先导,以农促工,走工农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资金需求方面,不但大力引进外资,更要充分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历史机遇,利用农业政策性金大力发展本地农业产业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履行职能的同时,其

自身发展过程也存在法律依据缺失、金融环境较差、贷款结构不合理、农业政策性金融政策不灵活、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窄、拓展新业务进展缓慢、农业政策性贷款不良贷款比较大等困境。作者认为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应尽快建立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保障体系,完成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制定灵活的区域发展战略,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和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保证体系,建立适应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农业政策金融改革应与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2009年11月15日

第二篇: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苏南、苏中地区,制约苏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县域经济发展较慢。目前苏北地区县域经济存在诸如经济整体水平偏低、工业化程度偏低、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要振兴苏北经济,使苏北地区尽快赶上苏南地区的发展步伐,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一、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以及地方对苏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视,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措施,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也得到了推动,在这当中,一批基础较好的县市已提前进入小康,并向全面富裕迈进;贫困县从整体上实现了脱贫,向小康过渡。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实现了由以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由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变,如铜山县2008年人均GDP达到20653元,正向富裕迈进;睢宁县2008年人均GDP达到8148元,正在逐渐脱贫,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近些年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总量以及人均GDP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苏北县域GDP总量最大的铜山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21.6%;GDP总量最小的金湖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24.7%,这反映出苏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苏北县域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落后于苏南地区。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年来,苏北县域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如2008年,铜山县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12.9%下降到11.5%,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6.6%、31.9%;2008年,金湖县第一产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21.2%下降到18.9%,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6.6%、34.5%。

(三)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随着免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苏北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得到了提高。2008年,铜山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8671元提高到21883元,泗阳县由13624元提高到16081元;农民纯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高,铜山县由6340元提高到7176元,灌南县由4247元提高到4804元。

(四)一批有竞争力的县市脱颖而出。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苏北地区盐城的东台市、大丰市和徐州的铜山县已跻身于全国百强县行列。经济强县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增长质量高、发展后劲足,成为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二、苏北县域经济与苏南县域经济的比较分析

经济整体水平偏低。经济总量偏小、人均GDP水平偏低,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突出体现。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在苏北县域中,经济较为发达的铜山县的GDP总量、人均GDP只占昆山市的16.70%、9.43%或江阴市的16.37%、16.18%;而经济相对落后的睢宁县2008年的GDP总量、人均GDP只占昆山市的7.21%、3.72%或江阴市的7.07%、6.38%。

工业化程度偏低。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相比,其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例如,江阴市、昆山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均不足1.5%,而铜山县、睢宁县的比重均在10%以上,差距明显。苏北地区县域经济中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程度较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譹?訛苏北县域第二产业发展较慢,特别是工业化程度偏低,相比苏南差距更大,即使是苏北县域中相对发达的铜山县,其第二产业的产值也只相当于江阴市、昆山市第二产业产值的15%左右,主要是工业中缺少骨干、优势企业,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化发展进程明显落后。

外向型经济发展滞后。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苏北县域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上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苏南发达县域的差距还是在日益拉大。从统计数据看,苏北县域在对外贸易方面劣势明显,2008年铜山县进出口总额只占昆山市的0.22%、江阴市的1.00%,铜山县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只占昆山市的3.81%、江阴市的9.71%。由于苏北县域对外贸易起步晚,底子薄,这使得苏北县域贸易进出口总额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

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苏北地区县域的文盲率为9%,高于全省的7.9%和苏南地区的6.2%;另外,苏北县域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3~7.34年,苏南为7.68~8.63年。苏北县域人口素质较低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接受新观念、新技术能力较差,对市场信息反映迟钝,缺乏创新精神等。

县域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苏北各市县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经济发展很不平衡。2008年,在GDP总量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3.7倍;人均GDP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2.9倍;财政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1.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最高县是最低县的1.7倍。

加快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苏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通过各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发乡村旅游业,较好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提高苏北县域的人口素质。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大县域内的人才培养,留住高科技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软环境;特别是加强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在内的基础人才培训,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用工保障。

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苏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仅靠有限的耕地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只有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同时,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规划好工业布局,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

大力培育民营经济。苏北与苏南相比,民营经济发展严重落后,苏北地区需要重点扶持一批远期、前景好的科技型民营企业。通过促进苏北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县级财政收入成倍增长,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步伐,提高苏北各县域的城镇化水平,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小城镇能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大中小城市辐射和产业转移,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实施城镇化战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苏北要组织强有力的招商队伍,引进优质项目,特别是要集中抓好技术密集型项目的引进,使县域经济在更大的发展空间上加快开放,加速发展。苏北县域在引进外资项目时要坚持两个主要原则:一是有利于当地优

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项目要优先引进;二是重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项目不引进,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苏北县域要在优化投资环境上下功夫,根据自身条件,全力打造特色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小政府,大服务”的思想,竭尽全力为投资者“雪中送炭”,乃至“锦上添花”,为投资者提供透明、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要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另外,苏北县域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硬环境。充分利用苏北地区的沿海、沿运河资源,加快发展内河运输;加大对苏北县域城乡道路、桥梁建设的投入,积极加快铁路、机场建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上级对苏北发展的高度重视,苏北县域经济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苏北各县域应结合当地情况,创新体制和机制,相互协作,促进苏北各县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第三篇: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献策

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献策

顾宝凤/文区域经济

·1999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CHINASME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欠发达地区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我认为:

一、应当认真研究市场问题,既要开拓国际市场,更要下大力气拓展国内市场。

市场开拓工作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开拓市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思路。但从面上看,当前应当在继续搞好国际市场开拓工作的同时,更大力地开拓好国内市场。据专家预测,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将达到高峰,我国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同时,贸易壁垒不断增加,进入国外市场的成本不断加大。据介绍,进入美国超市的苹果有18道工序,质量要求相当苛刻。国家今年将进一步启动国内需求,市场必将逐步转旺,这为我们开拓国内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一些企业的成功实践也为此作出了有力的佐证。春兰集团一开始就把在国内市场与日本空调角逐作为主攻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在批量和价格上赢得了绝对优势。维维集团总经理崔桂亮说:“中国有12亿人口,这是很大的市场,就某些食品而言,占领中国市场就等于四分之一世界市场。”维维集团正是牢牢抓住国内市场,短短几年在国内市场取得了90%的占有率,并一举击败了国际知名的“雀巢”豆奶。欠发达地区应当借鉴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欠发达地区不少地方也提出并实施了市场化运行工程,在引导企业走向市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市场组织体系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基本还是计划经济的一套。欠发达地区应尽快成立市场开拓的组织。企业都应成立市场部,设置模式由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确定,从而逐步构建一个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市场网络。据计算,厂家自销的销售成本要占其销售额的15%,而商家的销售成本占销售额的8%左右。推进工商联合,可以提高成本效益,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北京“牡丹”集团联营的镇江电视机厂1998年来销售效益是前年同期的几倍,他们如何取得如此业绩?厂长一言以蔽之:实行了销售代理制,与商家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工商联合方面可以在两个层次展开:一方面搞好和当地商业企业的联合,建立工商定期协调会制度,由商业、供销等部门参加,明确销售当地产品的任务指标;另一方面搞好和外地大型商业集团的联合,按照互惠互利原则,鼓励当地企业通过资产或利益纽带,和外地商业企业建立共同体。政府可制订鼓励支持流通企业销售本地产品的激励措施。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既要注重增量带动,更要突出存量盘活。

对于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来说,短期内上多少大项目,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实用的措施是存量调整,就是围绕现有企业、现有产品、现有项目搞技改,依靠存量盘活带动增量投入。目前,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生产能力闲置,盘活这些存量资产,可以形成新的增长点。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不少企业

只要有少量的技改投入进行产品革新、技术引进,就可以形成新的增长点。可采取以下几条措施盘活存量资产:一是建立政府盘活闲置资产引导基金。可以变“输血”为“造血”,从解困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建立盘活闲置资产引导基金,主要用于停产多年、但目前有市场、有效益项目的复产工作。每年集中盘活几个企业,既可以分流下岗职工,又可以形成新的增长点。二是引导企业加快新品开发步伐。企业的问题往往都反映在产品上,有个好产品就不愁无市场,特别是目前运转困难的企业,更要把新品开发工作作为启动生产的“救命稻草”。目前,消费品市场基本都被规模化企业集团所垄断,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要想挤占这类市场,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应当把新品开发的立足点放到配套协作上,在配套中升级,在协作中壮大。企业不仅要拿出产品开发规划,不仅在近期内有适销产品,对三五年搞什么当家产品,也要有研究和开发。

三、既要吸引外资,更要融通民资。

从发达地区的形势看,外向型经济虽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发展的势头仍然看好。欠发达地区应当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但是客观地看,近阶段在这方面选择余地并不大,不仅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发达地区无法相比。而相对来说,个体私营经济极具发展活力,很有希望成为新经济生长点。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应该成为欠发达地区抢抓第三次发展机遇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欠发达地区情况看,当前主要有“三种病”影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第一种是“红眼病”,怕少数人冒富会产生两极分化,影响稳定;第二种是“多疑病”,往往把个体私营企业同偷漏税、奸商等不光彩的字眼联在一起;第三种是“软骨病”,担心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支持是傍大款,手脚不干净。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在欠发达地区营造以纳税荣、以富为荣、以支持群众富为荣的强烈氛围,动员家家户户跑市场,找项目、形成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保证政策到位。近年来,欠发达地区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政策难以到位,也因此挫伤了一些群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应当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树立一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典型。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群众的市场意识刚刚有所强化,想搞,但搞什么,怎么搞心中无数,尤其需要通过典型来引路。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的现身说法,举一反三,鼓励和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其中。

第四篇:浅析欠发达地区金融效率问题

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从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尽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后,全国各地、各部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都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但较之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及经济发展巨大资金需求,这一切投入都还显得十分

有限,根本满足不了。

由于欠发达地区长期存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资金一直短缺,加以政策的针对性不强原因,经济发展仍受到极大制约,尤其受资金短缺的制约更为突出,造成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至今仍有许多欠发达地区没有摆脱贫困状态。同时,欠发达地区的有限资金在管理、使用上,在发挥金融效率上也还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此,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金融部门在千方百计地争取多方面的资金扶持外,更应关注这些来之不易的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以下笔者浅谈提高金融效率的途径,与同行商榷。

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支出和信贷投入,这两方面的资金使用情况怎样呢?据有关资料反映国家审计署最近一次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专向审计是在2003年10月至2004年2月。期间,审计署组织17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对50个县的2001年至2002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结果表明,50个县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4.95亿元,主要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弥补经费、出借、经营、建房买车等,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经济参考报》日前在部分乡镇进行的采访调查,结果也十分惊人。乡村债务成为乡村发展的巨大障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稀有资金可能被用作偿还债务或其它方面所占用,而最需要或急需的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却无米下锅。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们肩负的长期复杂的历史重任。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政策明确,目标清晰,作为主力,财政和金融部门应该义无反顾地按照中央政策要求和行业规范不遗余力地支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是应尽的义务;不管是来自哪个方面的钱,一定要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资金安全,这又是不可摆脱的责任。

一、加强欠发达地区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欠发达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目前,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基础薄弱、信用体系缺失等问题,已经成为融资渠道不畅的瓶颈。其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横行,地方政府制定政策的透明度不够、执行没有连续性,朝令夕改;一些企业恶意拖欠贷款本息或借改革之机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等等,直接威胁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损害着金融效率的提高。信用缺失,使得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使企业难于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因此,欠发达地区尽快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改善融资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投入,既是欠发达地区缩短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关键所在,又对提高欠发达地区合理利用有限资金,提高金融效率,促进欠发达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今后的任务就是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要用制度建设来保证良好的信用环境,只有信用制度建设培育欠发达地区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企业培植特色经济,实现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保证其经济健康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才能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二、努力提高地方政府部门金融工作水平。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当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投入,尤其是需要通过银行信贷、证券市场操作和债券发行等方式筹集大量的生产发展和技术改造资金。而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更应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在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金融效率,快速发展经济,实质上就是如何提高金融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地区发挥金融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随着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各级地方政府金融工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处于中国经济金融转型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差距。因此,需要提高地方政府的整体金融工作水平及提高地方金融效率作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抓好抓实。

首先,各级政府及部门要把金融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不良的经济行为和金融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因此,在政府的各项工作中都应该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对信用建设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一个地区社会信用环境好,企业进入该地区市场的成本和各项交易成本,经营成本就会降低,就会吸引大量企业和民间资本流入该地区,金融部门也会把大量资金调往和投入该地区;相反,信用环境不好,各项市场成本上升,不仅不能吸引企业和民间资金流入,不能利用好金融资源,更会抽走本地资金。而且,信用环境不好,还会使企业丧失良好的发展机遇,增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机会成本。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把以改善信用环境为核心的金融生

态建设作为关键问题来对待,从战略高度认识其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花大气力抓好抓实。第三,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对欠发达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如何,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该地区金融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地方金融是否稳定。因此,必须把推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摆到地方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第四,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对加强金融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掌握现代金融知识和运行规律,增强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金融意识,才能有效利用区域内各种金融资源,发挥金融资源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作用。第五,要努力提高管理金融、有效利用金融资源的水平。要管理好地方金融机构,并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造条件。要努力提高金融总体运行效率。通过创造良好信用环境、严厉制裁逃废、占压银行贷款等浪费金融资源行为,发挥财政贴息作用,健全信用担保体系等措施,提高其信贷投放和市场营销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促进金融资源在欠发达地区配置和循环。

要切实推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规范政府和社会的不良经济行为。推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作为主导部门,地方政府要把建立和健全诚信文化作为本地改革和发展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列为对下级政府政绩考核重要指标。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金融机构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使重要非银行信用信息能够纳入到中央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当中。要加强对干扰正常市场交易的经济信息和造假行为的查处,消除统计失真现象。进一步推进信用村镇建设,扩大农村信用网络,持续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健全农村金融安全区。

要加强司法环境建设。就一个地区而言,如果该地区法制环境不好,不能公正司法,企业、个人、银行的合法利益就不能得到保证,经济秩序就会失衡,失信行为就会层出不穷。因此,加强司法环境建设是提高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金融工作水平,提高地方金融效率的一个主要着力点。

三、用政策机制消除金融腐败

欠发达地区铲除包括商业贿赂在内的金融腐败,对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效率,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在良性运转的基础上实现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反腐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注重预防、着眼长远,既注重加强对金融部门权力的监督约束,又注重构建有效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才能从源头上遏制金融腐败行为的滋生,金融反腐之战,攸关金融机构改革的顺利进程,攸关金融业乃至整个欠发达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攸关这个地区金融效率的提高。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已经架起了道道“防护网”,严防金融腐败的入侵。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金融机构应该积极配合,同力合作,以胜利的佳绩,还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一片明净的蓝天。

提高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效率是一项综合工程。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金融机构及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都应在一个大目标下同力合作,携手共进。

第五篇: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

以金融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

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资金问题,单纯依靠市场手段和地方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介入,特别是需要政府合理的制度安排,培育市场化的解决机制引导资金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这就要求必须重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信用的重要作用。开发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将市场融资推动和政府组织增信相结合,不断运用和放大国家信用在物质生产力建设和制度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成为市场经济分配资源的重要基础性平台。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按照既要防范金融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增长的要求,积极开展开发性金融实践的探索,明确了把政府组织协调优势与开行融资优势相结合建设市场的方向和路径,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在实践中,大力推动银政合作,共同构造市场化融资平台,实现了项目“政府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的全过程,形成了金融财政良性互动、共同拉动城市建设的良好局面。

一、开发性金融对促进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是1999年开行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的分支机构,10年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开发性金融在新疆的实践和发展,努力探索“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有效途径。截至2009年底,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36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730亿元,涉及交通、电力、城市基础设施、水利、农业产业化、煤炭、化工等20多个重点领域,有效改善了新疆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建设环境,为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开展开发性金融合作,支持重点项目。开行新疆分行致力于加强与自治区、兵团及重要行业的政银企战略合作,推进市场建设、制度建设和信用建设,充分发挥融资优势,对新疆基本建设领域投入大额中长期贷款,在关键时期确保了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从成立之初的2000年末至今,贷款余额在新疆金融机构中的占比由4.12%提高到了18.08%,支持新疆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支持了电网及电源点、高等级公路、农村及县乡公路、三大河流开发等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建设,拓宽了重点建设资金来源,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新疆经济增长。

二是改善边疆民生,支持瓶颈领域。开行新疆分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融资推动”的指导思想,密切关注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累计贷款147亿元支持自治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发展;贷款16.4亿元支持全疆281家中小企业;贷款3.91亿元支持乌鲁木齐市黑甲山、青峰路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及经济适用房建设;同时积极支持新能源、节能减排、环保类项目,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和青年创业小额贷款。

三是服务国家战略,开展国际合作。认真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2006年实现了外汇贷款“零”的突破。截至2009年,累计发放外汇贷款24.9亿美元,余额19.15亿美元。提高了新疆中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中亚地区资源开发的能力,深化了我国与中亚国家油气资源领域的合作,支持了国家外交战略的实施。

二、开发性金融支持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措施

坚持规划先行,深化开发性金融合作。要全面参与新疆“十二五”规划工作,结合当前新疆政治以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策划大战略、谋划大规划、构造大项目。与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共同推动对新疆长期和全局发展具有重要影

响力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新疆天山北坡区域综合发展规划》、《新疆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新疆煤炭开发、煤电、煤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新疆沿边向西开放“十二五”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规划,谋求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和国家政策倾斜支持。

继续以基础设施为重点,支持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新疆处于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开发性金融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等瓶颈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推进水利、公路、电力、铁路、民航、农业等基础领域的开发前期工作,做好已开工项目贷款发放的统筹安排,通过融资推动为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按照区域经济梯度、点轴、网络开发的有效模式,优先支持天山北坡经济带、天山南坡产业带建设,支持乌昌一体化进程、准噶尔循环经济区试点,以及铁路、公路沿线区域的开发建设。

围绕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支持在产业链中居于关键地位的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以煤炭、化工、农业产业化、装备制造业为重点,支持新疆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统筹提供中长期投融资服务,促进产业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支持央企在疆项目建设,以及一批新疆本地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按照专业分工和综合布局优化相结合的原则,支持产业基地建设,发挥产业聚集的规模化效应。以工业园区为依托,以煤电、煤化工基地为重点,支持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探索股权投资等投行业务对产业项目的支持模式,支持新疆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大力开展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

以“民生富民”领域为重点,推进基层金融业务。对 “三农”、县域经济、中小企业、文教卫生,以及南疆四地州扶贫开发等领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突出特点,积极帮助政府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进

以政府合作为基础、以风险分担和补偿为保障的运行机制建设,从民生富民领域入手启动内需,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跨越式发展。特别是针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效果的“三高”农业、节水灌溉、反季节蔬菜、瓜果、食用菌,以及设施农业等领域,采取特殊措施和信贷倾斜政策,予以大力扶持。

以支持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基础,培育新疆经济“增长极”。城市化是新疆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开发性金融要进一步推动乌鲁木齐及各地州、县的融资平台建设,帮助平台建立完善的财务约束和运行机制,与地方政府共同谋划充实融资平台实力的途径,提升平台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能力。认真研究新疆城市化发展战略和城市布局体系,加快支持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涵盖昌吉、阜康、吐鲁番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发挥特大城市集聚效应。有选择地支持一批有大城市依托、有商贸优势特色的小城镇,特别是兵团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兵团的特殊优势,支持兵团加快发展。同时结合自治区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特色资源开发和优势产业的凝聚性,支持城市产业发展,以产业促进城市化。

下载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