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类双语课程教与学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02:5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会计类双语课程教与学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会计类双语课程教与学的思考》。

第一篇:对会计类双语课程教与学的思考

对会计类双语课程教与学的思考

自2001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在高等学校各专业开设一定比例双语课程之后,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提高本科专业教育水平、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一. 对双语课程的理解:

(一)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在加拿大,双语教学一般指在英语地区用法语授课的教学形式。在美国,双语教学一般指用西班牙语进行的学科教学。在澳大利亚,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英语)进行的部分学科教学。其目的大都是使这些拥有众多移民的国家能更好地体现其多元化的共融性。我国及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正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因此,目前开始试验推广的双语教学的内涵也应属这一范畴。国际通行的一般意义的双语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整体学识、两种语言能力以及这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而自然的发展。在这里,第二种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

(二)双语教学的模式

双语教学的方法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沉浸式教学法(Immersion Model),即完全运用准确的汉语进行教学的课堂形式,汉语是课堂上主要或唯一的教学语言。这种模式适合于教师和学生汉语水平都比较高的教学活动;二是双语过渡式教学法(Transitional Bilingual Model),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且自然地运用汉语口语进行教学,是一种汉语、英语自然结合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适合学生汉语水平处于中等层次的教学活动;三是维持母语教学法(Maintenance Model),即以母语为主,运用少量英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适合于学生汉语水平处于低层次的教学活动。

二.对会计类课程“教”的思考

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定位都是相当高的,双语教学对学校,师资,课程,教材和学生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国情下更是如此。尽管“双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但从国内高校师资的情况来看,能真正使用双语教学的学校屈指可数。就目前来看面临的问题有:

1、教师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中国目前培养的教师因为知识单一,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各种学科教学的能力。且不说其它学科的教师,仅就校内英语教师而言,真正能在课堂上流利自如地使用英语教学的并不多,更何况其它学科的教师。英语

教师容易将学科教学视作语言教学,而学科教师常因英语功底不深,造成师生交流上的困难。针对这种师资状态,我们必须对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实行教师专、兼职结合,校际流动,盘活教师资源。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将青年骨干教师推倒双语教学的第一线去锻炼。

2、教材的选择与应用

双语教学必须使用英文原版的各类学科的教材,没有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会计类课程更是如此。针对中国不同地区学生水准,选择什么样的原版教材,这里面就大有讲究,而引进原版教材又涉及到版权的问题,其版权费之高绝不是一般中小学所能承担的。而现在国内来没有与之相应的教材。上海外国语大学仅从香港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就毫资40多万元。英语课上,学生有限的英语学习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双语教学,容易形成思维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差距;其它学科英语教材匮乏,各校自编自选教材容易造成学科教学上的随意性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学校除执行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并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选用合适的教材就成了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随便找一本市面上的英语书做教材,多加几节外语课,就称之为“双语教学”,显然是不科学的。

对于特色班同学来说,我们大二下学期采用的《西方财务会计》、《比较国际会计》都是原版书或是影印版,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理解。

3.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对于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学术界比较推荐的是“双向和谐式双语教学课堂控制方法”。这是一种定位于“以学生为本,和谐教与学”的课堂控制方法。这种方法重点在于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出发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控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授课之中,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加强课堂控制和提高课堂效率,并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文原版教材的兴趣,使学生在一定的兴趣和压力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课堂上的双向交流,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制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于讲授过的知识,让学生提问题,而不是老师提问题;组织学生成立小组,互相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互相评判分数等等。通过培养“乐学”,让学生在平和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复习知识、掌握知识。通过培养学生“乐学”,在“乐学”中实现教学相长,提高双语课程教学效果。

三.对会计类课程“学”的思考

1.学生对双语课程的主观认识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主观认识对于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包括其对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对双语课程的接受能力以及由此决定的花费在双语课程学习上的时间。同时,学生的认可程度决定了其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动力。如果有些学生认为学习双语课程没有实际用途,认识不到其存在的重要性,对自己来说是浪费时间,从心理上不接受这些课程,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花费的学习时间少,从而导

致学习效果较差;反之,如果教师在授课之前,将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和用途通过多种形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接受,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在讲授课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双语课程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则学习效果较好。

2.学生所具有的英语水平是保障双语教学效果的客观基础

双语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专业英语词汇对于双语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有重要影响,它们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专业内容的理解程度。这一影响因素是双语教学效果的基础条件,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学校给特色班同学开设外教《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课程的初衷。

另外,双语课程对于学生来讲,本身就要比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必要的复习和预习对于掌握课程内容、巩固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西方财务会计》的学习中,许多会计科目的英文表述与中文有很大差异,一开始很不习惯,觉得特别棘手,所以必须要在课前进行预习才能跟进老师进度。只有通过克服一个个困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自己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这也是自己对待学习的一个态度。

四.总结

双语教学是时代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开设双语教学,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有利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多元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国外先进科技成就的能力,培养大批能够熟练应用外语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的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同时,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专业和语言教学问题,伴随而来的将会是深刻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层面的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意识。

第二篇:对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文章从促进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目的出发,从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应当进行我国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肩负起为我国企业培养合格的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针对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强调应当重视“四化”,即教学素材的中国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案例化和教学手段的电子化。

关键词: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构成现代企业会计完整的系统,二者缺一不可。但从我国实践来看,由于财务会计属于法定会计,是企业必须依法开展的,并且改革开放以来,财务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要不断地规范(包括国内的统一和与国际惯例接轨),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交往的要求,因此,在政府的主导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受到企业高度重视,得到日益完善。相反,管理会计不是法定会计,它的应用与否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完全取决于企业内外部的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市场竞争程度、竞争的公平性、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健全程度、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实用性、管理会计人才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等;企业自身条件包括企业的规模、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及其管理会计素养和能力等。由于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内外部条件均不完善,致使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尽如人意,造成我国企业会计一手(财务会计)硬一手(管理会计)软。然而,著名的管理会计学家、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Chee Chow教授早在1999年上海中国会计学博士生联谊会上曾说过,我国目前最需要的其实是管理会计而不是财务会计。实证会计鼻祖、罗彻斯特大学的Ray Ball教授也指出,建立旨在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的财务会计准则其实只是我国国内会计问题的一个小部分,我国国内会计问题的大部分应是解决国内企业的管理问题。著名管理会计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 S.Kaplan)、安东尼·A.阿特金森(Anthony A.Atkinson)1999年6月在其合著的《高级管理会计》中文版序言中也写道:“利用管理会计信息改善企业经营并制定战略决策,这对我国企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让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也“硬”起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作为一名管理会计课程的高校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加快《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肩负着为我国企业培养合格的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的重任。

那么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应如何改革?应重视“四化”,即教学素材的中国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案例化和教学手段的电子化。

一、教学素材的中国化

多年来,我国采用的管理会计教材多是在引进英美国家管理会计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中的理论与方法的阐释、例题、案例、习题等均是以西方企业素材资料为背景的。很多地方并不符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因而学生学后并不能直接用于我国企业。例如,西方将直接人工成本作为变动成本,但在我国工业企业并非实行完全的计件工资制,因而直接人工成本有相当部分是固定的而不是变动的,但在讲变动成本法时我们仍然沿用西方教材的说法。再如,我国企业的期间成本包括产品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但很多教材仍沿用西方的做法把期间成本区分为产品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两项。当然,这些可能是细节问题。但也有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责任会计,在西方管理会计教材中是针对大型企业来讲的,重点围绕着三级责任中心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介绍它们的评价问题。但实际上特别是在我国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不存在利润中心,更不存在投资中心。针对中小企业,主要是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核算与控制,但对此,现行的管理会计教材却语焉不详,不具有可操作性。另外,我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创造了一些独有的管理会计方法,例如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班组成本核算和90年代初邯钢创造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方法,但这些方法并没有在我国的管理会计教材中予以采用。[!--empirenews.page--] 应当说,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西方管理会计以来,虽然在企业中的应用并不理想,但我们还是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也有很多的实际应用案例,这些经验和案例应当充实到我们的管理会计教材和教学中去,使我们的管理会计教学素材中国化,这非常有利于我国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西方管理会计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基本内容体系未有改变,这些内容主要包括成本习性分析、传统成本计算(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含销售、成本、利润、资金预测)、决策分析(含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等。然而,众所周知,在20世纪50年代管理会计形成以后,管理会计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表现在战略管理热的出现、服务业的兴起、全球化的竞争、信息技术的进步、制造环境的发展(包括适时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作业基础管理(ABM)的产生等。由于环境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传统管理会计)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与企业管理的相关性。对此,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在他们1987年合著的《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中进行了说明。从本书和其他有关的资料,李天民教授(1988)整理归纳出传统管理会计的三大局限性:视野狭窄、观念陈旧和方法落后。笔者(2002)也曾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进行过探讨并将其主要概括为两点,即“上不着天”(指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无关)和“下不着地”(指传统管理会计没有以作业为基础)。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西方管理会计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新的发展,这些发展包括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以及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改善成本法(kaizen costing)、全生命周期成本法(whole life-cycle costing)等。另外,管理会计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也受到高度重视。但客观地讲,我国《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上仍仅涵盖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并主要以工业企业为应用对象。因此,我国管理会计教学内容急需现代化。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就是在继承传统管理会计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管理新的需求和管理会计的新发展,重新设计整合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使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1][2]下一页

三、教学方法的案例化

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很强。同时,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目标也主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因此,管理会计教学必须注重实践,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与20世纪初由哈佛大学创造,它主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empirenews.page--] 根据对西方管理会计教学资料的观察,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案例可以有四种:教学引导性案例、方法应用性案例、效果证明性案例、问题分析性案例。四种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教学引导性案例是在每一章节前安排的一个意在提出本章节将主要研究的内容或解决的问题的案例。此种案例,能够以来自实际的生动情景资料,在学生学习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开始本章节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方法应用性案例是说明管理会计方法在某个企业中实际应用情况的案例,它可以揭示在具体企业中如何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应用管理会计方法。它与一般教材中的例题不同,例题通常高度简化,而方法应用性案例则是具体企业管理会计方法应用的真实再现(当然进行了必要加工),虽然相对复杂,但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证明性案例是根据来自企业内外媒体的资料整理的客观介绍管理会计方法在某个企业应用取得实际效果的案例,此种案例一般作为阅读材料插入教材章节之中,可以增强教材的生动性和学生对管理会计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最后,问题分析性案例是一种主要供学生课下分析讨论的案例,这种案例一般在案例中要介绍相关公司的基本情况与有关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成本数据,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分析并回答案例提出的问题。这种案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并且它一般要求学生要提交书面分析报告或(和)参与小组或课堂案例讨论,故也能培养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的案例化就是将上述几种类型的案例有机地运用到管理会计教学之中,发挥案例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四、教学手段的电子化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的一个特点是,管理会计有时要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计算难度大且要求及时性强。因此,要顺利完成管理会计提供管理信息的职能,提高及时性,降低信息成本,管理会计的电算化(即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会计信息的处理)更有必要。在会计教学中,对于财务会计电算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有单独的课程如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来进行。但管理会计电算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则基本没有列入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之中。这不利于学生应用计算机从事管理会计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实际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离开计算机技术是不可想象的。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手段的电子化这里不仅指利用计算机或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管理会计知识的传授,而且是指(更主要地)管理会计的电算化教学,即将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管理会计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EXCEL等电子表格进行本量利分析,计算不同因素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可以利用SPSS统计软件的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和成本预测等;可以利用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与分析系统软件进行投资方案的比较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及利润全面预算软件演示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等。

以上提出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四化”对于培养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要实现“四化”存在很多困难,需要各方面特别是管理会计的教学人员付出极大的努力。但是,为了培养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促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进而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些努力是值得的。

第三篇:对数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

对数学双语教学的思考

通过八年来的初步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双语教学的好处,但同时,我也领悟到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学科+汉语,而是学科与汉语相辅相成的,即汉语与学科教学是自然的融合在一起的,汉语的引入应该为学科教学服务,而不是单纯的把维文换成汉语就行了,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

当然,通过实践我也发现对于双语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东西,如怎样通过更多的渠道使双语教学体现更大的价值以及如何使目前的双语教学更上一个层次,从“以母语为主”向“过渡式”发展,由“维汉文混合”到“沉浸式双语教学”,这些都是今后的探索方向,另外,双语教学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是我的努力方向。

在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中,我严格遵循指导思想,努力实践实验要求,取得了一些经验。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是影响数学双语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教师的水平是影响双语教学的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双语教学的老师不但要在语言教学上有所突破,更要在本学科的教学上多加钻研,只有在做好了本学科的教学,才能在此基础上搞好双语教学,所以要学科教学和双语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里我主要说的是汉语授课能力

双语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汉语授课能力。这方面我采用的主要方法:

(1)首先我把小学5,6年级的数学教材认真地看了一遍,同时把有些概念,定义背下来。

(2)把备课过程当作很好的学习过程,如在数学优秀教案中有很多课堂用语。我每次备课当中很重视背课堂用语最少十句。

(3)我在从事双语教学的第一年始终保持每天晚上在家里为第二天的课演练好几遍。我还记得,为了上好我的第一节双语课,在业余时间反复练了十几次。

(4)要重视听课。我认为听课一方面帮助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帮助提高汉语授课能力。我每次听课当中把有关教学术语记录下来同时背下来,这很能帮助我提高课堂表达能力。

(5)在课堂上跟学生一起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汉语能力(主要是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了自己的汉语表达能力。

(6)要认真反思每一节课。有人说过:一个人即使工作2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

我每天在课堂上想说的但是表达不出来的教学用语在课后进行深刻反思同时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

(7)要积极上公开课。我认为上公开课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过程。

我校要求每个学期每位双语教师至少上一节公开课课。这是提高汉语表达能力的很好的一个机会。

2.学生的实际语言状况是影响数学双语教学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数学本身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内容多,程度深,有很多内容的论证、推理,甚至学生对内容本身的理解都是很困难的,学生必须时刻跟住老师的思维,否则便容易产生理解的障碍。这需要精力的完全集中、深度的思考、以及思维的充分活动。而双语教学有时会影响到这一点,特别是对那些从没接触过双语教学的学生。也许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理解它表面的含义,而无暇顾及它内在的本质,和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体现出来的也许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思想方法。

这方面我采用的主要方法:

(1)要紧抓课前预习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学科的基础,它的理解和掌握是学习数学的第一步。很多学生数学学不好,其根源往往是由于数学概念模糊不清而造成的。如何教给学生明确、科学的数学概念,这是数学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任何一个概念其基本的载体就是语言。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第一步就是感知和理解语言。所以,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只能首先从语言上下功夫。

为了有好的教学效果,我非常重视预习,具体的说,每一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同时我利用早读或读报时间解释数学有关的有些概念,这样能帮助学生听懂本课内容并读懂练习,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要调整好母语和汉语的转换

我觉得,在数学课堂上实行双语教学要适度,不是汉语说的越多越好,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汉语水平,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因此,教学中的概念、重要的定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容易出错、需要强调的知识点以及体现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点还是要完全用母语讲解或用适当的母语来加强学生的理解。所以在实施双语教学中,单纯利用汉语是不够的。

(3)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且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双语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学生之间的汉语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存在的差异很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影响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相应的训练,帮助其克服障碍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不要埋没那些数学思维特别好,而汉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才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4)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3.双语教材的问题

目前,数学双语教材的建设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对一些基本名词、概念和原理的翻译,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上,没有揭示出其本质的含义。并且错误的翻译也并非鲜见。若在教学中采用这些教材,实施双语教学,不仅无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且有可能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产生偏差、混乱,甚至出现错误。

4.课程的进度问题

现在民族双语班学生和汉族学生都统一用一个教材,安排的课时也是基本上一样。我觉得在实际上课当中我们一边讲课另一边给学生翻译听不懂的概念,这必然导致时间不够。如果我们追求速度,只想完成任务,这势必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一个好的教师不是看你讲了多少内容,而要看学生接受了多少,所以我经常利用自习课或别的时间让学生多做多练,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语言优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所以,在双语数学实际教学中,具体方式、方法的选择,要做到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既要考虑到当前教学的具体任务,又要做到为以后的教学服务;既要考虑到教材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又要注意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使学生的语言优势发挥最佳效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科损伤。

总之,一位力主双语教学的研究人员说,双语需要研究的问题远远多于答案,这也许就是一种科学和正确的态度。当我们在评价双语教学的时候,也许我们更应该先去了解一下双语教学在学校开展的实际状况,了解一下那些实验者在付出努力以后有没有收获,了解一下实验的目的达到了多少。这样,当我们在表示赞成或是反对态度的时候,就会多一些现实依据。说到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四篇:浅谈我对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二十几年的时间,目前已经建立起了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电算化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尽可能缩短学校教育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改革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探索一种新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教育 会计电算化课程 实践性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理论、方法相结合,运用电子计算机及会计应用软件进行会计处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会计工作方法。

一、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进行了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对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进行实践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尤其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比较先进的情况下,已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要求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如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

1.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践技能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

2.重视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

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

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的案例;其次,案例在课堂上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提示、总结;最后由学生撰写报告,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等进行总结,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社会调查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应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3.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开展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实验室,应安装先进的ERP 软件,分别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HR)及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日常运转流程,从单纯的财务教学应用拓展到多层次的ERP应用人才的培养,有效地解决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重视岗前培训,将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②强化实践性的模拟教学,选择或自编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电算化实践教学,高校可联合组织编写实训指导教材。免费看电影(www.xiexiebang.com tang)

二、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

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多数高职院校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训操作也是按教师固化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已远不能适应。近些年,许多高职院校(包括我们学院)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采用的“项目化教学”就是一种最适合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第五篇: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当加强。” 随着会计行业的发展,对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继续教育,又叫后继教育或在职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就了解的情况来看,会计的继续教育工作还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继续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组织不得力,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和中长期计划,管理力度不足;二是继续教育培训及教材没有体现分层,缺乏针对性,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资料选编等方面仍有缺陷;三是考试考核制度不严,学员的学习自觉性不够等。因此,加强会计的继续教育必须摆上各级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从业的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认识。

一、充分认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会计作为一门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而不断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运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会计管理不 1

断地深化。因而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教育刻不容缓。一是适应经济发展“两个转变”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性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企业改革、会计主体变化对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必然要求。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其基本思路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形式多样化,会计主体多元化,在企业错综复杂、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三是扭转我国会计队伍落后状况的现实要求。当前会计存在着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风气不好,做假账、造假账,违反财会制度和职业道德。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实行强制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四是深化会计教育改革,与国际会计

教育接轨的时代要求。

二、准确把握会计继续教育的特点

财政部颁发布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学习内容、学时由财政部会计司拟订,具体实施由各级财政会计管理部门批准认可的学校、单位组织开展,其运作格局是由培训单位培训,由各级财政部门发证,每个会计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若连续二、三年未参加,将在资格考试、会计证年检、评先表模等方面予以惩诫,直至吊销会计证,清理出会计队伍。一是教育的层次性。会计继续教育,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料(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级别,按文化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来划分。同时,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如金融企业的会计人员,培训内容的重点放在金融企业制度和相关规定及知识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培训内容的重点放在行政事业单位特定的会计制度和相关规定及知识上;其他的会计人员,培训的内容重点放在各类新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及知识上。二是教育的经常性。会计职称考试合格的会计人员并非一劳永逸。据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是终身的。不断学习更新世界知识防止知识老化,使其成为一个更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会计继续教育也是一项长期循环性工作,不但在工作上要循序渐进,循环往复,持之以恒,而且在培训师资、教材、场地、质量、制度及管理,应长计划,短安排,综合配套。三是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会计继续教育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以专门培训为主,其他学习形式为辅。既可以自学为主,培训为辅;也可以专门培训为主,其他学习形式为辅。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要有意识的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利用现代科技的远程继续教育形式,能扩大教育规模,甚至形成教育产业,减少国家投资,解决工学矛盾;实现的人智能最大化,使高科技技术手段成为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的自我奋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使学习成为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更利于教育普遍化,如持续教育、终身教育、持续专业教育、教育深化、非传统教育、成人教育等,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教育为基础,扩大人才培训的贡献率,实现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

三、切实加强对会计继续教育的组织与管理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毕竟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和经验因职责不同等原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艰巨

性和紧迫性,树立为广大会计人员服务的思想,立足基层,筹划未来,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检查督促,保证质量。一是要宏观调控指导。要重点加强和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培训单位资格的审查;培训教材的确定或编写、培训计划的制定,包括长、短期教学内容计划和项目教学要求计划的制定;培训过程的监督检查;培训效果的分析和评价等项工作。二是要加强继续教育教材编写工作。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教材资料水平的高低往往会影响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编写出实用、高水平的培训教材是继续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作为会计主管部门,对会计人员应学习的内容要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一些新的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其他相关法规制度和知识等,做到既有近期的新会计制度,也有本地区办理会计事务的具体办法,还有其他有助于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内容。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会计人员的职责需要,研究较系统的继续教育教材总体思路,如高级会计师应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应配备何种教材体系等,这实质上是教材资料编写的目标和核心;要注重教材资料的实用性,采取系列教材、专题教材、案例教材、参阅资料等多形式、多品种的教材资料等。三是要健全继续教育考试制度。实践证明,考试是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对于高级会计人员宜采用开卷考核形式,而对于中级和中级以下的会计人员宜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对闭卷考试的题目不宜太难,中等难度以下的题目应占80%以上,但考场纪律一定要严肃。现在有的培训单位的考试说是闭卷,由于组织不严密,纪律不严格,实质上是开卷,而且相五抄袭现象严重。这极大地削弱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效果和会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因此,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继续教育考试纪律的严格管理,同时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及其成绩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年检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即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通过本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实践证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及其成绩管理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挂钩,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总之,会计的继续教育应当不断加强。搞好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既是深化会计管理、加强会计工作、强化会计监督的有力保证,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措施,通过组织和个人能的不断努力,使每个会计人员成为成为更有益于社会的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下载对会计类双语课程教与学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会计类双语课程教与学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双语课程教学计划[合集]

    双语课程教学计划范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

    对推行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精)

    对推行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陈莉 提要:本文首先对双语、双语教育、双语教学的概念进行了诠释,其次对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定位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确保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和取得......

    对少数民族干部双语教学的思考

    在少数民族干部中推进“双语”教学,不仅可以使少数民族干部进一步深化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

    对小学双语科学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双语科学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开展双语科学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教师在双语科学课的教育过程中,应不断分析......

    对“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初稿)(共5篇)

    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4年8月29日 [摘 要] 推进“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选......

    机械设计创新课程的教与学

    以创建精品本科为目标的机械创新课程体系构建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王新华 陈彩凤 [摘要] 本文针对以创建精品本科为目标的机械创新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

    双语教学思考(本站推荐)

    “双语”教学思考 泽普县第二小学 吴春玲 摘要:本文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遍开展的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更好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建议两个方面,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

    对来华留学生地质类课程课内实习教学的思考

    对来华留学生地质类课程课内实习教学的思考 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迫切任务之一,研究适合来华留学生地质类课程的课内实习教学方法对于保证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