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共5则)

时间:2019-05-13 02:2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

第一篇: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

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

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

目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逐步向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本文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105个县为视角,对信贷资金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县域资金外流情况及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探讨县域资金回流机制。

一、县

域信贷资金外流情况及其影响

存款增幅明显高于贷款,存贷差不断扩大,存贷比例明显下降。截至2005年3月末,所调查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19亿元,较2000年末增加14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46亿元,较2000年末增加715亿元。存贷比为60.5%,比2000年下降了11.1个百分点。存贷差由2000年末的490亿元扩大到目前的1272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5.4%。

截至2005年3月末,所调查的县域金融机构流出资金1314亿元,占全部贷款的67.5%。其中,工商银行资金外流最多,其次是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是县域金融机构资金流出的主渠道。截至2005年3月末,县域金融机构系统内上存958亿元,是2000年的3倍多,占县域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出总量的72.9%,比2000年末增长近22个百分点。除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上缴二级存款准备金、上存系统内备付金外,由于具有期限稳、利率高、利息收入可靠等特点,与上级行约定期限上存资金和其它上存资金的占比最大,金额达616亿元,占全部上存资金的68.2。利率较高是约期上存资金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拆出资金和购买有价证券也是资金外流的渠道。截至2005年3月末,所调查的县域金融机构拆出资金9亿元,购有价证券36亿元,其他流出渠道21.5亿元。

县域流入资金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县域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在县域信贷资金流出的同时,有部分资金通过政策性银行信贷投入、系统内借款、拆入资金、在中央银行借款等渠道流入县域,但流入资金规模有限,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截至2005年3月末,所调查的县域金融机构共流入资金326亿元,仅为流出资金的24.8%。由于县域的重点建设项目较少,吸纳外部资金的能力有限,流入资金与流出资金的比例不断扩大,净流出额由2000年的1:2.1扩大到2004年的1:4。

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制约了县域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不利于县域资金与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县域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加大,而县域资金外流,加剧了县域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影响了县域经济金融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影响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二、县域信贷资金外流的原因分析

县域资金外流主要是由体制(政策)和风险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变,是信贷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商业银行逐步实施中心城市战略和扁平化信贷管理模式,基层商业银行的贷款权限普遍向上级行集中,进一步严格控制授信额度,较少发放贷款,大部分县域基层商业银行主要是吸纳存款上存资金。同时,金融机构还在不少地区逐步退出。据统计,3年来农业银行在被调查的105个县中,共撤销经营网点488个,机构数量减少40%。

2.县域金融机构经营情况不佳,不良资产占比高,残蚀了部分县域资金。经过抓“降点”工作,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明显下降,但占比仍然偏高,使得县域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减少,影响了新增贷款的投入。截至2004年末,所调查的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高达33.6,估计有近五分之一的信贷资金将形成损失。截至2005年3月末,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较上年同期仅增长了5.9%,远低于全辖贷款增速。

3.对邮政储蓄的制度性安排转移了部分县域资金。由于管理体制的规定,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流出。截至2005年3月末,邮政储蓄通过系统内上存和转存人民银行的存款金额达到318亿元,占全部上存资金的24.2。

4.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制约了县域信贷资金有效供给。一是担保评估等县域中介机构规模小,经营不规范,缺乏监管,难以减少金融机构信贷交易活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金融机构提高了贷款条件,客观上减少了贷款需求与供给。二是县域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自有资本少、管理水平低、信誉状况差、缺少有效抵押担保,不具备借款条件,在找不到合适信贷投入企业、项目的情况下,银行只得将“相对过剩”的资金上存。三是信用制度缺失。县域中小企业大都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司法制度缺乏足够的效率也影响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的积极性,致使金融机构被动地以减少贷款投放来防范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对县域的信贷投入。四是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了弥补了县域金融体系的断层,增强县域金融活力。但民间借贷由于操作行为不规范,易引发经济纠纷,加剧县域信用环境的恶化,对资金流入产生负面影响。

三、建立县域资金回流机制

民间借贷利率一般要高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水平,说明县域地区贷款的收益并不是一些人想象得那样低。因此,应从解决好政策体制和风险问题入手,坚持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建立县域资金回流机制。

(一)构建多层次、综合性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1.调整县域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商业银行要调整县域经营网点,撤销乡镇级营业机构,归并县市级分支机构,对经济欠发达和业务量较小县域的分支机构特别是存款达不到经营临界点的机构,坚决撤掉,让出存款市场。要适度“放权”,给予基层行一定的授权授信额度和新增贷款的审批权限,在实行信贷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信贷人员积极营销贷款。

2.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把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国际金融机构农贷转贷业务划转到农业发展银行管理。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结构,拓宽金融业务领域,逐步将支持的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围绕农业产业化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并逐步向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延伸。

3.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壮大农村合作金融。一是适当减免农村信用社营业税。国有股在改革过程中,应逐步退出信用社,以真正体现农村信用社的民营性质。二是农信社社员以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方式决定县域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和经营内容,并通过分红及优惠返回从信用社获得收益。三是加快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建设。建设小额支付体系,把信用社纳入到全社会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中来。四是加强经营管理和业务创新。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扩大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再贴现、消费信贷等新的业务。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加快制度建设,促进资金回流。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返还县域的比例。建立金融机构对县域社区服务的机制,在制度上规定县域商业银行将一定比例吸收的存款运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将邮政储蓄新增存款中来源于县域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和市场资金价格卖给农村信用社。

(三)改善县域金融环境,建立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由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商业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服务。其次,加大金融案件执法力度,建立县域中小企业、农户、农民的信用系统,进一步加大信用村(镇)建设,广泛开展信用宣传,净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第三,借鉴车贷和房贷中强制保险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强制结合的制度,为金融机构贷款提供分散风险的服务,以促进金融增加对县域和农业的资金投入。第四,允许民间借贷在一定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内开展金融活动,依法规范和发展民间融资。

第二篇: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

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

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

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 目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逐步向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本文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105个县为视角,对信贷资金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县域资金外流情况及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探讨县域资金回流机制。

一、县域信贷资金外流情况及其影响 存款增幅明显高于贷款,存贷差不断扩大,存贷比例明显下降。截至3月末,所调查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19亿元,较末增加14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46亿元,较末增加715亿元。存贷

比为%,比下降了个百分点。存贷差由末的490亿元扩大到目前的1272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截至3月末,所调查的县域金融机构流出资金1314亿元,占全部贷款的%。其中,工商银行资金外流最多,其次是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是县域金融机构资金流出的主渠道。截至3月末,县域金融机构系统内上存958亿元,是的3倍多,占县域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出总量的%,比末增长近22个百分点。除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上缴二级存款准备金、上存系统内备付金外,由于具有期限稳、利率高、利息收入可靠等特点,与上级行约定期限上存资金和其它上存资金的占比最大,金额达616亿元,占全部上存资金的%。利率较高是约期上存资金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拆出资金和购买有价证券也是资金外流的渠道。截至3月末,所调查的县域金融机构拆出资金9亿元,购有价证券36亿元,其

他流出渠道亿元。县域流入资金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县域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在县域信贷资金流出的同时,有部分资金通过政策性银行信贷投入、系统内借款、拆入资金、在中央银行借款等渠道流入县域,但流入资金规模有限,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截至3月末,所调查的县域金融机构共流入资金326亿元,仅为流出资金的%。由于县域的重点建设项目较少,吸纳外部资金的能力有限,流入资金与流出资金的比例不断扩大,净流出额由的1:扩大到的1:4。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制约了县域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不利于县域资金与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县域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量加大,而县域资金外流,加剧了县域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影响

了县域经济金融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影响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二、县域信贷资金外流的原因分析 县域资金外流主要是由体制和风险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变,是信贷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商业银行逐步实施中心城市战略和扁平化信贷管理模式,基层商业银行的贷款权限普遍向上级行集中,进一步严格控制授信额度,较少发放贷款,大部分县域基层商业银行主要是吸纳存款上存资金。同时,金融机构还在不少地区逐步退出。据统计,3年来农业银行在被调查的105个县中,共撤销经营网点488个,机构数量减少40%。

2.县域金融机构经营情况不佳,不良资产占比高,残蚀了部分县域资金。经过抓“降点”工作,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明显下降,但占比仍然偏高,使得县域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减少,影响了新增贷款的投入。截至末,所调查的县

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高达%,估计有近五分之一的信贷资金将形成损失。截至3月末,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较上年同期仅增长了%,远低于全辖贷款增速。

3.对邮政储蓄的制度性安排转移了部分县域资金。由于管理体制的规定,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流出。截至3月末,邮政储蓄通过系统内上存和转存人民银行的存款金额达到318亿元,占全部上存资金的%。

4.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制约了县域信贷资金有效供给。一是担保评估等县域中介机构规模小,经营不规范,缺乏监管,难以减少金融机构信贷交易活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金融机构提高了贷款条件,客观上减少了贷款需求与供给。二是县域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自有资本少、管理水平低、信誉状况差、缺少有效抵押担保,不具备借款条件,在找不到合适信贷投入企业、项目的情况下,银行只得将“相对过剩”的资金上

存。三是信用制度缺失。县域中小企业大都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司法制度缺乏足够的效率也影响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的积极性,致使金融机构被动地以减少贷款投放来防范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县域的信贷投入。四是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了弥补了县域金融体系的断层,增强县域金融活力。但民间借贷由于操作行为不规范,易引发经济纠纷,加剧县域信用环境的恶化,对资金流入产生负面影响。

三、建立县域资金回流机制

民间借贷利率一般要高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水平,说明县域地区贷款的收益并不是一些人想象得那样低。因此,应从解决好政策体制和风险问题入手,坚持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建立县域资金回流机制。

构建多层次、综合性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1.调整县域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商

业银行要调整县域经营网点,撤销乡镇级营业机构,归并县市级分支机构,对经济欠发达和业务量较小县域的分支机构特别是存款达不到经营临界点的机构,坚决撤掉,让出存款市场。要适度“放权”,给予基层行一定的授权授信额度和新增贷款的审批权限,在实行信贷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信贷人员积极营销贷款。

2.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把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国际金融机构农贷转贷业务划转到农业发展银行管理。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结构,拓宽金融业务领域,逐步将支持的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围绕农业产业化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并逐步向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延伸。

3.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壮大农村合作金融。一是适当减免农村信用社营业税。国有股在改革过程中,应逐

步退出信用社,以真正体现农村信用社的民营性质。二是农信社社员以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方式决定县域信用社的发展方向和经营内容,并通过分红及优惠返回从信用社获得收益。三是加快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建设。建设小额支付体系,把信用社纳入到全社会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中来。四是加强经营管理和业务创新。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扩大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再贴现、消费信贷等新的业务。

加快制度建设,促进资金回流。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返还县域的比例。建立金融机构对县域社区服务的机制,在制度上规定县域商业银行将一定比例吸收的存款运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将邮政储蓄新增存款中来源于县域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和市场资金价格卖给农村信用社。

改善县域金融环境,建立风险管理

和补偿机制。由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商业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服务。其次,加大金融案件执法力度,建立县域中小企业、农户、农民的信用系统,进一步加大信用村建设,广泛开展信用宣传,净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第三,借鉴车贷和房贷中强制保险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强制结合的制度,为金融机构贷款提供分散风险的服务,以促进金融增加对县域和农业的资金投入。第四,允许民间借贷在一定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内开展金融活动,依法规范和发展民间融资。

第三篇:浅议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构建

浅议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构建

近年来,农村资金流失严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重振农村经济和破解“三农”困境的有效措施。2006年12月31日,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在邮政储蓄改革和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如何把推进邮政储蓄改革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是事关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和深化邮政储蓄改革的重大课题。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发展滞后,资金短缺,金融服务不足,解决“三农”问题的“金融瓶颈”日益明显。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加强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这不仅符合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改革战略意图。而且也是邮政储蓄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

1.1 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严重。从理论上看,农村“金融抑制”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不匹配。农村金融服务缺位问题突出;第二,农村金融服务业发展滞后,难以支持非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农村资金存量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实现规模经营发展的需要。从实践上看,农村融资难、贷款难。具体而言,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农户很难为大型农业机械融资;农业经济发展的结算渠道不畅,农村异地汇款难,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大多乡镇金融机构往往只吸收农村资金而不发放贷款;农村货款结算、保险、咨询、代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缺失。由于农村金融市场支农信贷供给明显不足,造成农村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尖锐矛盾难以缓解。推动邮政储蓄改革,构建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的渠道机制,可以缓解农村的金融抑制,破解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

1.2 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实现邮政储蓄改革业务创新

邮政储蓄经过20年的发展,储蓄余额和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06年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1.6万多亿元,储蓄市场占有率近1096;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已超过3.7万个,居国内金融机构网点之首,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网点占了总数的2/3以上,全国4.5万个邮政汇兑网点中有3.2万个分布在农村地区,邮政储蓄机构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银行业的战略性调整,除农业银行以外的各商业银行的县、乡(镇)一级分支机构业务收缩,其业务重心转向城市,导致对县域农村经济的信贷支持急剧萎缩,农村成了银行业务的空白市场。邮政储蓄具有农村营业网点多的优势,应该发挥这一优势,通过发放小额贷款等业务。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

1.3 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符合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意图

目前。应积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金融支持。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邮政储蓄吸收的资金回流农村”。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2007年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突出强调,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国家将在信贷推进、建立农村保险市场、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三个方向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因此,以邮政储蓄改革为契机,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向农村回流,符合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意图,必将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农村资金短缺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邮政储蓄改革,构建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渠道机制,有助于解决农村资金外流问题,加快促进农村资金回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制约因素

根据邮政储蓄改革的思路,邮政储蓄银行应充分依托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它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但是,推动邮政储蓄改革为农村金融服务,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还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

2.1 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渠道不畅

从2003年8月起,国家虽然出台了政策,允许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走向市场,自主运作,但是基层邮政储蓄机构实际上没有自主运用资金的权力,使得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闸门”没有打开。基层邮政储蓄机构的新增存款全部上划省局,导致省局大量“吸收”农村资金。这种邮政储蓄资金集中运作的管理模式致使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渠道不畅,邮政储蓄资金难以在农村经济体中形成循环周转。

2.2 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缺乏激励机制

由于邮政储蓄改革的影响,基层邮政储蓄机构还没有完全理清发展思路,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缺乏激励机制。就目前的政策来看,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的利率降到了1.89%,但省邮政局对上划资金的利率仍保底在2.7%。这就激励了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把资金上划到省局,因为这种做法既符合规定又能获得稳定收益。随着邮政储蓄改革深入推进,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金回流农村的功能,另一方面,基层邮政储蓄机构必须实现职能的准确定位以及业务创新,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内部激励机制,促进邮政储蓄资金稳定有序地向农村回流。

2.3 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缺少协调配合机制

邮政储蓄银行对不同的借款主体设定不同的协议存款条件,造成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协调配合机制不明显。邮政总局对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采取信用借款方式,而对中小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则要求债券质押。对农村信用社协议存款的具体条件为:存款期限3年以上,额度1亿元以上,浮动利率底线为3.72%,随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调整而调整,需出具前三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并以所持有的国债和金融债券做质押。按照农村信用社当前的资金状况,满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尚有困难,根本没有富余资金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导致农村信用社被挡在邮政储蓄协议存款的门外。2.4 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政策支持不足

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对欠发达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从目前情况看,国家既没有制定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具体措施,也没有相关的贴补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如果完全靠市场机制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很有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这就会与邮政储蓄改革意图背道而驰。此外,支农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运用邮政储蓄资金的方式之一,其政策意图在于开辟通道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缓解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矛盾。但是,中央银行调高了支农再贷款利率,增加了农村信用社运用支农再贷款的成本,压缩了邮政储蓄资金通过支农再贷款回流农村的通道。

2.5 农村金融生态比较脆弱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生态比较脆弱。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主要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如果邮政储蓄银行大力开展农村金融市场业务,势必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环境。然而,农村信用社人员素质偏低,资产质量偏差,经营包袱沉重。一旦邮政储蓄银行营业机构网点延伸至农村乡镇,经营业务延伸至农户小额信贷领域,有可能造成农村信用社的人员、业务和客户大幅度流失。如果农村金融监管不到位,极易造成利率恶性竞争、客户良莠不分、风险不断积聚,使得农村金融生态恶化,引发农村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对策建议

3.1 构建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市场主体

尽快完善基层邮政储蓄机构职能,使之成为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市场主体和主要通道。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后,可以保留农村资金,解决农村资金匮乏问题,不仅有利于将邮政储蓄纳入银行业监管范畴,防范和化解邮政金融风险。而且有利于邮政储蓄机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提高稳健经营能力和整体竞争水平。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应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既有优势,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金融服务。

3.2 拓宽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渠道

邮政储蓄资金向农村回流必须遵循“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完善的回流政策,明确邮政储蓄存款的使用范围。逐步实现邮政储蓄资金向农村回流。笔者认为,拓宽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渠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国家邮政储蓄银行通过资金拆借、购买重点建设债券等方式,为国家级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农业开发项目融资;第二,省级邮政储蓄银行为本地区大型涉农项目提供融资服务;第三,基层邮政储蓄银行积极实现业务创新,确保资金回流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开办小额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以及担保类贷款,并根据当地条件试办对农户的直接贷款;第四,大力发展证券、保险、代收代发等低成本的中间业务。

3.3 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补偿机制

作为理性的市场主体,邮政储蓄银行在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时,要综合考虑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若完全由市场自发配置资源,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将难以实现,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和推动,适时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农作用。为此,需要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通过补偿性财政支出,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流。第一,对回流邮政储蓄资金在税收上给予适当减免;第二,对于邮政储蓄资金在县域内的“协议存款”和通过人民银行回流再贷款给予适当的利差补贴,提高邮政储蓄资金回流的收益;第三,对投资到基础性农业产业的贷款和政策性贷款给予利息补贴。

3.4 构筑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金融合作体系

为了拓宽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渠道,要积极构筑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体系。首先,取消对农村信用社协议存款的质押要求,降低对农村信用社协议存款的门槛。其次,降低支农再贷款利率。过高的支农再贷款利率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运用支农再贷款的积极性,挤压了邮政储蓄资金以支农再贷款形式回流农村的通道。建议中央银行适当调整支农再贷款利率,增强支农再贷款对农村信用社的吸引力,疏通邮政储蓄资金以支农再贷款形式回流农村的通道。

3.5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创造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第一,加大信用宣传力度,开展评选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企业等活动,增强全民的信用意识。第二,严格执法,强化对违约失信的查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第三,建立信用担保机制,筹集由政府、农村企业、农户多方出资的农业担保基金,成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缓解农村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第四,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3.6 大力提高基层邮政储蓄银行的员工素质

基层邮政储蓄机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现有人员缺乏金融从业经验,不具备对贷款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据统计,基层邮政储蓄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中,高中及以下的占79.85%,大专占16.57%,大学及以上仅占3.58%.基层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一旦全面开展贷款业务,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基层邮政储蓄银行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储备专业人才,并且加强培训,迅速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还要加强学习先进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建立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体系。

第四篇:人民币国际化建立均衡的回流机制

人民币国际化建立均衡的回流机制

摘 要: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且具有扎实的市场和政府支撑。当前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回流机制与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回流机制均出现非均衡的特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纵深推进产生了掣肘,因此需要构建均衡的回流机制以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回流机制;经常项目;资本项目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3-0030-06

2007年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不仅对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也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治理机制提出了严重的质疑。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撰文《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提出了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构想,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理论支持。2009年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试点推行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离岸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清算行/代理行的建立、货币互换、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等等。境外人民币规模的日益扩大,对人民币回流提出了有效需求,因此需要建立均衡的回流机制以满足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回流机制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的货币职能如价值尺度、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价值储藏在国际中发挥作用。2009年7月2日,我国开始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破冰之旅”。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境外人民币资金池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末,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万亿元,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分别超过1400亿元和 1800亿元。但是,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人民币输出海外市场形成资金池,而是应该创造多样化的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和投资渠道,提高境外人民币投资选择的多样性,分散单一化投资(比如单一储蓄存款)带来的风险,以期实现保值增值的功能,增强境外主体对持有人民币的信心。人民币投资渠道不仅表现在离岸市场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上,同时也表现在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建立上。

人民币回流机制指人民币以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为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从境外离岸市场流到境内在岸市场,是联结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媒介,是形成人民币境内外流通的重要机制,它包括经常项目下的回流和资本项目下的回流。1996年我国实现了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可兑换,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回流机制已经形成。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回流是指人民币通过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流回国内。目前资本项目除了以下三类子科目存在管制外已经全部放开:外商直接投资需要审查和批准;我国居民原则上不得对外负债,外债有严格的规模管理;我国资本市场原则上不对外开放,资本进入我国资本市场需要特殊的安排即QFII。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在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民币流通环路,与人民币输出、人民币沉淀并驾齐驱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中的三驾马车之一,有力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状态有序达成。回流机制的建立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巩固人民币货币职能的国际化

境外人民币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流回国内,在贸易、投资结算中发挥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职能;通过回流的人民币在国内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从而培育人民币的金融投资价值,为储备货币职能的实现做好铺垫。

(二)有助于实现人民币输出与回流的良性互动,从而为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奠定基础

人民币输出机制与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建立同等重要,两者之间具有互相反馈作用。如何调节人民币走出去的规模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回流机制的建立。只有回流机制与输出机制在规模和结构上形成对接,才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有助于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互联互通

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联系紧密不仅表现在通过在岸市场输出人民币至境外离岸市场形成人民币资金池方面,同时也表现在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建立方面。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存在,不仅能够持续稳定地形成对境外人民币的有效需求、进而对离岸市场的深度发展产生倒逼效应,而且将自我循环体量较大的在岸市场与规模较小的离岸市场实现有序对接。

二、境外人民币回流具有市场和政府的有效支撑

随着人民币大规模输出,境外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人民币资金池,成为人民币流回国内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人民币回流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政府与市场的合力下产生的,并且在这个合力中内生出了一套供求作用机制。即通过市场力量形成了对人民币回流的有效需求,同时政府出台政策为人民币回流提供了有效供给。因此,人民币回流所具备的扎实基础正是这两种合力的结果。

(一)境外沉淀的人民币对回流形成了有效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与世界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2013年我国的进出口规模高达4.16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3.9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如此庞大的贸易规模,为人民币借道进入全球市场创造了机会。20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开闸以来,通过进出口贸易结算形成的海外人民币已经积累到一定规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13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4.6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7.5%。截至2014年9月末,境外人民币离岸存款规模达到16352.7亿元,如此庞大的海外人民币资金规模在逐利性的驱动下内生出对人民币投资渠道和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的需求。境外离岸金融市场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的种类和规模较小。截至2013年12月末,香港累计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仅为4291亿元、人民币公募基金6只和人民币股票2只,并且基金产品70%―80%都配置在人民币存款上,无法满足人民币资金池的需求。尽管我国正处于从“三期叠加”向“新常态”转变的战略窗口期,GDP增速已换成中低档,但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依然表现良好,GDP的年增长率仍然保持在7%以上,投资仍然处于高位,使得海外人民币资金有动力流回国内转化为实体资本。另外,尽管部分资本与金融项目仍然存在管制,但是大部分已经放开,可以为海外人民币的回流提供增值保值的场所,境内在岸市场因金融产品规模较大和种类较多,可以充分发挥体量大的优势,为境外人民币回流提供了金融投资渠道。

(二)政府为人民币回流提供了有效供给

随着境外人民币资金池规模的增加,我国政府站在历史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高度,因势利导,逐步出台了相关的引导人民币回流的政策,一方面为境外的人民币回流提供政策供给,另一方面避免了因人民币大规模无序回流冲击国内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维护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007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出台了《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成为首个人民币回流政策供给,使得境外人民币回流有了明确的投资渠道。2009年7月1日,六部委联合出台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在提高贸易便利化的同时打通了人民币通过贸易结算的回流渠道,这是首个基于实体经济层面的回流渠道。2010年8月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开放了境内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与2007年赴港发行债券相比更进一步。因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属于批发市场,在我国债券市场中发展较为完善,能有效吸纳较大规模的市场流动性,并化解因此而产生的输入性风险。2011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商务部基于投资便利化的原则分别公布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管理办法》与《商务部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人民币FDI的开闸,也意味着人民币首次以资本项目下的渠道回流。此外,2011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国香港出席论坛时表示,要建立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投资对象为境内证券市场,其后证监会宣布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标志着回流的人民币可以投资于国内的股票市场。2012年12月《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出台,首批15家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为前海地区开发建设投放贷款,形成了人民币通过股票、债券和贷款三种渠道回流的格局。

通过上述政策供给及演进可以看出,政府对人民币回流机制的政策支持遵循了先经常项目后资本项目、先直接金融渠道后间接金融渠道、先债券再股票后信贷的路径,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币回流的有效需求。政府除提供政策供给外,还通过货币互换方式增加境外人民币,为人民币回流增加境外流动性供给。截至201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①的央行或者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超过3万亿,分布在亚洲、拉美地区、欧洲、东盟、中亚等地区,空间布局结构渐趋合理。货币互换的签订,大力推动了人民币在无贸易和投资背景下的输出,继而也夯实了人民币回流的基础。

三、当前人民币回流的非均衡性分析

在政府和市场合力下,境外人民币回流虽已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但人民币回流存在非均衡特征,表现在大部分回流的人民币以经常项目渠道为主,并且经常项目中以出口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为主;资本项目虽然存在部分管制,但已经开放的渠道中人民币回流规模远没有达到合理规模。

(一)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回流的非均衡性

1.跨境贸易结算是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回流的主要渠道。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为4.63万亿元,远高于香港地区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规模,其中出口结算与进口结算的比例为1:1.46,出口结算渠道中人民币回流规模高达1.88万亿元。此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地域结构上布局不合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全球生产分工和贸易价值链上具有主导权,倾向于使用本币进行贸易结算,使得人民币的输出与回流难以推进。对于我国与东盟等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出口支付主要以人民币为主。反观美元国际化的历史,可以看出美国境外美元的回流不存在地理结构上的失衡,可以从各个国家畅通回流。

2.经常项目下其他人民币回流渠道。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越来越大,贸易融资业务也在蓬勃发展中,比如中行“协议融资”、工行“海外代付”以及建行的“存贷一卡通”等,为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提供了渠道。此外,入境旅游以及相关消费也成为人民币回流的重要渠道。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为516.64亿美元,大约有超过40%的收入来自于港澳台地区,这些旅客大部分是以人民币进行支付结算的。

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回流规模较大,并且以贸易结算为主,一方面是由于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可能与离岸市场的深度发展不够和经常项目已经实现了人民币可兑换有关,由此也形成了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回流非均衡的格局。

(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回流的非均衡性

1.人民币存款回流。人民币存款回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人民币清算行或者代理行,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之间的存款利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利差吸引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国内获取更高收益。2014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时隔两年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2.75%,同期香港地区离岸市场一年期存款利率为0.59%。如此高位的利差推动了境外人民币重回国内。根据SWIFT显示,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5个国家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成为人民币存款回流国内的重要载体。另一种是通过人民币NRA账户渠道回流。2009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允许境外机构在国内金融机构开立人民币NRA账户,也成为存款回流的一种渠道。

2.外商人民币直接投资(RFDI)。自2011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以来,RFDI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境外人民币进入国内实体经济提供了一种“双赢”的回流渠道。一方面它为这类人民币找到了保值增值的场所和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国内投资促进了资本形成,为国内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但是根据商务部要求,规模在3亿元以上的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宏观调控的行业需要审批,这为人民币通过该渠道回流设置了门槛。

3.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或小QFII)。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2月30日,RQFII的总规模达到2997亿元人民币,共有118家获得RQFII资格,初期试点额度为200亿元人民币。由于筹集到的人民币资金中不低于20%的部分可以投资内地的股票、股票类基金,因此目前通过此渠道回流的人民币规模不超过40亿元人民币。

4.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RQFLP)。2012年12月,SBI集团作为首家公司获得QFLP试点资格,第一笔RQFLP境内投资业务在上海成功“落地”,成为人民币回流的又一重要渠道。RQFLP可能会以外汇管理局审批资本结售汇的额度作为上限,其中首家中资券商海通国际获得1亿美元的试点额度。RQFLP的投资范围较RQFII广,可以投资未上市企业、上市企业的非公开交易股权、可转换债券、产业基金。

5.现钞调运。自2014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首次完成1000万人民币调出以来,中国银行厦门分行步其后尘推出两岸人民币现钞调运业务,使得现钞调运成为一种回流渠道。此外,富滇银行成为全国第一家具有外币现钞调运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负责边境东盟国家的人民币回流云南境内。

6.人民币债券。一种是在境内机构境外发行债券,如中国香港“点心债”、中国台湾“宝岛债”、新加坡“狮城债”的发行规模分别为2300多亿元、106亿元和40亿元。另一种是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投资于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为境外人民币重要的投资场所。

7.人民币跨境贷款。跨境人民币贷款渠道的开通,为境外人民币开辟了一条实体投资的渠道。2013年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的首批额度为20亿元,所筹划的资金全部用于前海建设。2009年横琴新区的投资建设正式启动,因此可以借鉴前海模式从中国澳门进行融资,原因在于横琴距离澳门较近以及澳门拥有500亿元人民币存款,融资成本低于国内。

由此可见,资本项目已经放开的回流渠道中,规模相对有限,没有达到应有的合理区间,同时主要以存款和债券的方式为主,致使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回流出现非均衡性的特征。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S数据可知,在美国、日本、英国、欧元区等发达国家中,境外资本回流主要以债券市场和直接投资为主。因此,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回流渠道不仅存在规模上的短板,而且也存在结构上的扭曲。

四、非均衡的人民币回流机制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人民币回流机制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纵深推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出口贸易中人民币结算为主要回流渠道容易形成路径依赖

考虑到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以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贸易结构低端化,出口这些低附加值产品是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而进口结构主要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以美元等硬通货进行结算的。长久下去,会造成人民币国际化走向畸形的发展路径,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健康发展。

(二)造成国际结算职能、投资职能和储备职能之间的失衡

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结算、投资、储备职能的国际化,且这三种职能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当前以经常项目为主的人民币回流使得货币国际化被锁定在贸易结算职能上,不利于货币职能向投资职能和储备职能的转变,使得三种职能的发展出现失衡。根据历史经验和人民币国际化需求,人民币在金融交易中的交易结算比例应不低于10%、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应不低于5%。而当前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中占比不足1%。货币国际化各职能的失衡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曲折艰难。

(三)人民币回流渠道的非均衡不利于离岸市场的深度发展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建立一个人民币输出渠道、回流渠道、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相连接的闭合环路,构建人民币在境内外的有效循环,以此形成完善的经济拓扑结构。因此,离岸市场的深度发展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结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重要枢纽,人民币回流渠道的非均衡发展造成境外离岸市场上人民币资产池结构扭曲,进而对离岸市场发展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产生了阻滞效应,使得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处于较低层次。

(四)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回流规模有限,对资本项目逐步放开管制的倒逼效应减弱,导致人民币国际化形成了网络负外部性

相比美元的正网络性而言,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回流规模有限,容易造成境外持有主体对人民币的价值缺乏持续性的市场信心和积极预期,对人民币外在价值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从而阻滞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五)对人民币输出机制产生负反馈效应,不利于人民币的正常输出

人民币输出与回流成为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互联互通渠道,两者之间是相互反馈的。人民币输出表明人民币作为一种负债走出国门,人民币回流表明人民币具备资产价值。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是人民币的输出。当输出的人民币在境外形成一定资金池规模的时候,需要建立相配套的均衡回流机制以便与人民币输出形成空间上的对等。非均衡的回流管道意味着后续人民币的输出在离岸市场发展深度不够的情况下异化为一种空转,即仅仅成为我国的一种负债,而不能使人民币完全成为一种境外持有人的投资工具,从而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发展。

(六)人民币回流渠道的非均衡性意味着人民币价值在全球范围内的扭曲

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要在全世界范围建立稳定和均衡的货币价值机制,回流机制的非均衡性意味着人民币相对价值在生产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的极端不对称。出口贸易结算中的相对价值与体现在金融体系中人民币计价和投资的相对价值不匹配,造成了人民币货币价值的根基不稳定和不牢固,影响境外持有者对人民币价值的正确评估。

反观美元国际化进程中,在全球范围内各个职能均衡发展,使得美元的价值和相对价值得到了统一,进而使得美元可以畅通地利用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渠道构筑美元国际化的环流。日元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将货币各个职能的国际化均衡推进,为日元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了日元国际结算、国际投资和国际储备的职能协同发展。因此,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依然要推动货币各职能的均衡发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建立均衡的人民币回流机制。

五、建立均衡的人民币回流机制

为了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必要建立更加均衡的人民币回流机制,以满足境外人民币对投资渠道多元化和资产组合分散配置的需求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进一步深化发展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提高境外参加行以人民币投资债券市场的额度,增加品种多元化的债券产品,适度推出境外人民币资金投资国债期货的金融业务。数据显示,中国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规模约为1.2万亿,不及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的5%。即使全部的境外人民币存款回流债券市场,也不会带来巨大的波动和风险。同时,应进一步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际化,与国际发达的债券市场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将上海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有效对接起来,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发行品种多元化债券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民币的国际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发展。

二是在地理位置上形成辐射全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和清算行/代理行体系,强化境外人民币通过“离岸市场+清算行/代理行”这一渠道回流国内的重要功能。随着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CIPS)的推出,解决了之前报文翻译存在无效信息的问题,大大减少了清算行或代理行与在岸市场对接的交易成本。因此,应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新设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和清算行/代理行,使得人民币回流渠道覆盖面积更广。

三是抓住上海自由贸易区和“沪港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基于“点心债”、“宝岛债”和美国国际银行设施(IBF)的经验顺势推出境内离岸人民币债券,一方面扩大当前人民币回流规模,另一方面为后续境内离岸人民币计价金融衍生品的推出试水,从而完善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回流渠道。

四是在资本项目仍然存在管制的背景下,可以创新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业务。具体可在国内选择符合资产证券化条件的发起人(比如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特殊目的机构SPV,发行面向中国香港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持有者的人民币计价证券,盘活已经开放的资本项目人民币回流渠道存量,扩大回流规模。

五是扩大RFDI的额度上限,吸引境外人民币回流国内,并辅以配套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将这些资金引导到新兴产业中,提高资金向实体资本转化的效率,促进人民币回流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同发展。按照商务部的要求,3亿元以上的人民币资金需接受审批,建议将额度上限提高到5亿元甚至更高。

注:

①按照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时间顺序依次是: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冰岛、新加坡、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哈萨克斯坦、泰国、巴基斯坦、阿联酋、土耳其、澳大利亚、乌克兰、巴西、英格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欧盟、瑞士、斯里兰卡、俄罗斯、卡塔尔和加拿大。

②由于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发展中,处于管制的资本项目会放开,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均衡性应具有短期和长期的特征。在短期,人民币回流规模要与人民币输出相匹配;在长期,人民币回流规模和结构均要与人民币输出相匹配。

参考文献:

[1]陈四清.贸易金融[M].中信出版社,2014年.[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2014年10月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综述[J].中国货币市场,2011,(11).[3]王富全.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间循环机制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4,(8).[4]何平,钟红.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效应及其存在的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14,(5).

第五篇: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

按照《关于建立职业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人社文〔2010〕205号)规定:

一、建立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

企业是劳动者就业的主体。建立培训资金直补用人单位机制的核心是探索培训补贴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并以此鼓励企业对各类员工开展初级技能、专项技能及在岗技能提升等各项培训。

本通知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依法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设立的各类企业。

(一)补助条件

企业制定培训计划,依法提取职工培训经费,组织本单位职工参加规定工种或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职工当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企业可获得财政培训经费补贴。

(二)培训补贴经费标准

财政培训补贴经费的标准按照企业组织职工参加技能培训,通过社会化考评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应技能等级确定:初级工(五级)按每人400元补贴;中级工(四级)按每人700元补贴;高级工(三级)按每人1000元补贴;技师(二级)按每人1600元补贴。

高级技师(一级)的补贴办法和标准仍然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高级技师培养补助经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人社文〔2009〕11号)的规定执行。

(三)申领程序

1、培训计划报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制定职工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专业、人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培训方法、目标、提取企业职工培训经费等,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指导。

2、提出补助申请报告。企业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培训经费补助申请报告。申请报告的主要内容:企业培训计划实施情况、企业依法提取培训经费的情况说明、企业职工经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按照补贴标准申请补贴资金金额、企业开户银行帐号,并附当年获得证书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复印件(已执行用工报备制度的企业可免提供)。

3、受理申请报告的机构。省国资委所属企业的申请报告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指定省劳动就业中心受理;其他各类企业(不论隶属关系)申请培训补贴的受理机构,按属地原则由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具体指定并向社会公布。

4、受理申请报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于每年5月和11月受理企业的申请报告。主要审核相关资料是否符合补助条件规定,核定补助金额,并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补助意见。补助意见报财政部门复核确认后,由财政部门将培训补贴经费直接拨入企业开户银行帐号。

下载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域资金回流机制探讨(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创新机制

    创新财政支农资金项目选择机制对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的管理,包括项目选择,运行控制,矫正偏差,保障效益等内容,其中对项目的推荐选择环节最为关键,也是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市菜......

    如何通过科技带动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如何依靠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 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国家发改委农林司司长高俊才曾经说过,发展镇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发展镇域经济既有利于加快城镇化......

    关于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的思考 实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是财政支农工作的一项开拓性的改革,也是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

    2020年XX 县构建“”扶贫资金监管机制

    2020年XX县构建“”扶贫资金监管机制XX县构建“”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在决胜脱贫攻坚中,XX县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构建“”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为脱贫攻......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确保惠民资金安全(精选5篇)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确保惠民资金安全 2009年以来,秀屿区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支农惠农资金监管机制,将监管关口前移,把重心由事后监督向立足源头的......

    完善农业项目投入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调研

    完善农业项目投入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调研 大力扶持农业项目已成为我区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农业项目的落实在我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

    统计局对当前农民工回流返乡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

    随着国际金融风暴逐渐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产品订单减少、生产下滑甚至停产,大量工人失业,一部分农民工纷纷踏上返乡归程。最近,我们对全市农民......

    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共五则)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为了深入加强我校党风廉政建设,依法行政规范办学行为,增强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如下: 一、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