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
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 文章论证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七大” 举措。
[关 键 词] 县域经济; 民营经济; 特色经济。
[作者简介] 刘 彬,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
王新爱,河北经贸大学工商学院教师。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 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解放思想的程度不够,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县域经济能不能快发展、大发展,前提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 度、观念转变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和成效。河北省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速度较慢,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且县与县之间、城乡之间 发展很不平衡。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在着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到位问题。表现在一些原来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县市,发展差距拉大。有的县发展思路明确,能够抢抓机遇,争上项目,短短几年经济发展就上了台阶,而有的县市不思进取,创新意识不强。这就导致一些县经济发展缓慢,综合经济实 力在全市的位次不断下降。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2.结构调整步履维艰。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 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加之原始积累不足,自身发展能力弱,导致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 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
3.县域财政十分困难。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 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证,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
4.城镇建设进程缓慢。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 境建设的落后,造成城市载体功能不强,很难形成聚集效应,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 头”,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1.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提供县域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建国以来,我国的省地市镇的行政管理体制一直没有大的改变,机构层级过多, 重叠设置,臃肿不堪,行政成本高,行政效率低。1995年前后,河北省逐渐撤销了省政府派出机构——地区行政公署,改为市管县。在当前形势下,这种体制的 负面效应越来越凸显,省县上传下达、请示汇报必须经市一级政府和各个部门无形中多了一道门槛。2005年初,河北省对22个县(市)实施扩权强县试点受到 各方关注。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有的提出应扩大“扩权强县”试点,有的提出减少垂直管理部门,有的提出要还权于基层,等等.从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的行 政体制上看,省直管县完全是可行的,对壮大县域经济和提高县域发展速度,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以工业化为核心,培植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群落。县域经济滞后主要还是生产力发展滞后。壮大县域经济要将资源开放利用与环境生态 保护结合起来,在生产力发展创新上下功夫,要客观冷静选准主导产业,这是培育县域经济的基础,也关系到县域本身的存在与发展。选主导产业要看自然资源,更 要看经济优势和区位条件;要看绝对优势,相对优势,更要看竞争优势和错位优势,特别是核心竞争优势;要看产业、产品自身,更要看前向后向的带动力;要看现 实可能性,更要看今后的成长性;要看能够“富民”,最好还能“强县”。主导产业不在多,贵在精。总的看要因县制宜“一县一策”,要科技领先,走以资源与特 产精深加工增值为主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要突出当地资源优势发挥项目载体作用,发展资源与特产的加工业,特别是 精深加工,带动相关基地与服务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要因地制宜、适度集中建设工业园区,构筑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走链条与集群式发展模式,紧抓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主动接受大中城市辐射。在做大做强做优资源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信息化带 动工业化,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炼使传统产品与工艺标准化、流程化,发展各种特色、传统、民族的绿色产品等。
3.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使其发挥主力军作用。要把民营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 展,加速县域经济民营化进程。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技术革新,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不断提升民营工业经济的份额和实力,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 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开放力度,全面构建开放型县域经济。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开发两个市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 略。一是积极有
效利用外资,改进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重点,争取更多的跨国公司到河北各县投资。二是加快转变外 贸增长方式,坚持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促进外贸出口由数量型创汇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开展跨国生产和经营,扩大境 外加工贸易、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4.以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为目标,加快区域的协调发展。环渤海经济已经成为继珠三角、长江三角之后我国的又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河北县域 经济要抓住机遇,在产业分工与协作、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扩大与京津的合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的机 遇,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推进战略合作。为此,一要借助这一平台,发展特色、优质、标准化、绿色产品来提高县域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并通过京津 做大对外出口,扩大对外影响。二要做好招商引资,广引人才、技术、资金,做强做大县域加工制造业。三要借助发展旅游业,形成以旅游特色为龙头,以名人文化 为依托,通过文化、休闲度假、购物、旅游等做好京津的休闲后花园。四要发挥区位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争取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和企业外迁。
5.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方面必须继续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各地要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优势,大力发 展蔬菜、花卉、瓜果、畜禽、水产、小杂粮生产,同时要努力进行各种农产品内部结构的调整,减少常规品种,提高优质产品的种植,搞技术创新、品种改良,创名 牌产品。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了切实解决好提升产品的价值含量和完成产品的价值实现的问题,第一,可通过整合一些效益不太好、环境污染问题 又比较严重的企业转型;第二,可通过集资筹建部分产供销一体化、有利益联系的股份制专业组织;第三,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姻进行科技攻关和开发等,大力 发展农产品的改良、保鲜、储运和加工;第四,要努力做好对农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工作,加快培育强势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6.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生态化发展之路。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能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县域 经济发展必须要走生态化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要提升传统优势工业,加快冶金、建材、化工、电力、医药、煤炭等重点行业循环式改造,推动产业循环式 组合,鼓励循环式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低耗能、低耗水、高产出的行业,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二要加强对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增加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的投入,多方筹措环保资金。(本文系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结项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080420)
参考文献:
1.赵会芳:“对县域经济特点和发展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载《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张学军:“探索壮大县域经济的新路子”,载《领导科学》2006年第11期。
3.林光彬:“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李 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壮大县域经济”,载《求实》2006年第1期。
5.王朝才:“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载《西部财会》2006年第3期。
第二篇: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安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迅速融入武汉城市圈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基础和支撑。
一、以时不我待、争先进位精神为起点加快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良好的精神状态,较高的目标追求,清晰的发展思路,扎实的推进措施。要树立雄心壮志,提升“精神区位”,清醒认识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差距潜力,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创先争优的责任感紧迫感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力争有几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努力实现镇域居民收入增长和镇域经济发展同步。
从发展成效看,镇域经济已成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镇域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从发展潜力看,镇域经济是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市镇域经济近几年虽有了长足发展,但整体实力还有待增强,工业化、产业化程度不够高,部分乡镇镇域经济发展缺主导产业、龙头项目、骨干企业、知名品牌、优秀企业家的情况比较突出,产业层次依然偏低,外向度不高。镇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招商引资,内生动力显得不足,创业氛围不够浓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人才结构性矛盾有待改善,资源约束、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从发展条件看,镇域经济已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进入“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等有利条件。我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镇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大为改观,一
1些乡镇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较好;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我市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大多数乡镇路网建设比较完善,部分乡镇处在高速公路网的辐射中;城镇化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发展空间拓宽;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的发展,都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以壮大规模、调整结构为重点加快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
发展。
镇域经济是跨越式发展的难点,也是增长点和突破口。强化
工业主导作用,加快推进镇域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业先行的镇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围绕当地产业基础、特色、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规模,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坚持以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优质品牌为核心,加快形成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精心培育、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增强其引领带动能力。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坚持以项目建设吸引资金,以招商引资促进项目建设,高效优质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强化园区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布局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原则,把城郊经济圈和主导产业集聚等乡镇作为重点,明确专业化功能定位,大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构建镇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增强工业园区承载功能、辐射功能、支撑功能。坚持产业优先,把产业兴镇作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坚持规划先行,优先支持城郊乡镇、中心镇、特色镇发展,推进城镇交通、通讯、信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
强化民营经济主体作用,培植活跃市场主体。发展最大的问
题依然是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抓镇域经济主要是抓民营经济发
展。要坚持镇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放开一切能放开的领域、行业、地域、资源和要素,打破一切限制发展的陈规陋习和条条框框,积极促进创业创新,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主体集中,让一切有利于发展的资源、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市场主体竞相发展、充分发展的局面。认真贯彻落实鼓励民间投资及促进创业创新的政策,激活民间资本,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大信用担保、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培训咨询、专项资金等支持力度,引导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市场主体大发展、大提高。
强化开放先导作用,提高镇域经济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内
对外开放,主动迎接挑战。破除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政策和习惯,放开一切能放开的领域、行业、地域,吸引各类投资者到镇域投资创业发展。创新招商引资思路,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招商、园区招商等多种模式。推进“走出去”战略,推动镇域优势企业开拓省内外市场。
强化企业家引领作用,培育镇域经济发展领头人。大量事实
表明,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一个地方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靠企业家的创业带动。要真心诚意帮助企业家解决实际问题,宽容善待企业家,努力培育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推动企业管理升级。加强镇域人才建设,制订落实倾斜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到镇域经济主战场创业服务。
三、以改善环境、优化服务为着力点加快推进镇域经济跨越
式发展。
着力破解镇域经济发展难题。目前我市镇域经济发展中反映
较多的是用地紧张和融资困难等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拓宽思路,调整结构,坚持规划为先,搞好土地整理,整合资源,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搞好开发再利用,通过迁村腾地、“腾笼换鸟”等形式挖掘潜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推进集约用地,提高产业层次,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根据信贷政策及时调整信贷资金投向,把更多资金投向骨干企业和有实力、潜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以好企业、好项目、好产品吸引信贷投资;搭建信用平台,健全担保体系,创新融资模式,千方百计缓解镇域经济发展融资难题。
着力改善镇域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职能,真抓实干,着力为市场主体搞好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狠抓投资调度,跟踪推进项目落实,协调解决问题。推进镇域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减少、下放、调整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对必要的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少收费或不收费,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工作落实。要进一步完善镇域经济评价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考核经济发展,也要考核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不仅要考核乡镇,也要考核相关部门,激励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着力提升服务镇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坚持依法行政,简化办事程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围绕镇域经济发展目标和重点难点问题,制订支持政策,落实解决办法。要切实落实镇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市直管财政体制。从理顺市、镇关系入手,解决好镇域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总结借鉴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加大对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支持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召开镇域经济工作会议,组织参观考察学习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浅议如何攻坚克难全力推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浅议如何攻坚克难全力推进
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决战五年、脱贫致富 ”思想大解放活动,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部署,利用一周的时间对我镇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现结合我镇当前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实现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我镇的经济发展现状
**过数任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全镇经济已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跨越,镇财政收入逐年增加,民营企业的规模和质量也有所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雏形,城乡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全镇各项事业均呈现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放眼全局,我镇虽成绩显著,但与外县市区的兄弟乡镇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依然很多,强镇富民的目标任重道远。
二、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困难
1、区位优势不明显,与外县区相比无优越性。
2、无优势资源。
3、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民营企业小而杂,具有高税收、高科技附加值,对一方经济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的企业寥寥无几。
4、财政增长速度缓慢,发展后劲不足,无支撑性税源。
5、产业结构调整乏力,无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三、加快我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抓实抓牢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招商引资已经开展十余年,引进项目数量的累计已近百个,但从目前看能够存活并发展壮大的企业少之又少,所以引进质量高、生存能力强的项目是我镇当务之急,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区位优势不明显、天然资源匮乏等不足,全力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制定具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激励政策,鼓励全民大招商,并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力争实现引进一个,落地一个,发展壮大一个。
2、强化服务,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找准当前制约我镇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好政府的服务职能,把对企业的服务从文件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真心实意的为企业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困难,让民营企业在政府的呵护中健康快速的发展。
3、开源节流,抓好税收工作。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乡镇的税收增长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就我镇实际而言,要想摆脱当前的财政困境,就应该从开源节流入手,对全镇的税源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查,大税盯得住,小税不放过,全力做到应收尽收;同时注重新税源的挖掘和培养,不断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政府的日常工作,要勤俭当先,严
格制止铺张浪费的行为,长期树立好过紧日子的思想。
4、因地制宜,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蔬菜生产是**传统产业,但随着近年城区扩建的加剧,大部分菜田被征用,全镇菜地面积越来越少。当前,**的蔬菜市场需求,仍是供不应求的局面,大部分蔬菜依然外进为主,所以巩固和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仍然是我镇种植业调整的主攻方向,我们应该继续以林昌为试点,扩大蔬菜种植的范围和规模,把蔬菜种植业做大做强。此外,开发林下资源也应该是我镇结构调整的重点,我们应在实验示范的基础上,做好地龙骨、刺龙芽、桔梗等项目的推广工作。
5、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存环境。加快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除了在引进项目过程中,要把高耗能、高污染等企业拒之门外之外,还应以我县的生态县建设为契机,加大净化、美化、绿化的力度,逐步改善全镇的生存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
第四篇:发展镇域经济经验交流
发挥城区优势发展镇域经济
兴国镇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城区人口24万人,辖6村12个社区,经济总量在全县位于前列。
近几年,我镇围绕县委“一主四推”战略,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商贸服务业,着力强化社区建设和居民文明素质提升,使全镇经济社会出现了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市委提出“对接**,比学**,建设**东特大城市”的战略思想鼓舞人心,县委提出“内赶**,外比**,砥砺奋进全省20强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结合兴国镇的实际,如何赶超跨越,提速发展,我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加大强工兴镇力度。兴国镇将承接县工业园着力打造石震工业集中区,目前已经落户的企业有7家,在建项目2个,今年新签一个投资5.5亿元的农副产品及水产品加工项目。我们还要进一步优化环境,树立”产业第一、服务至上“理念,加大招商力度,千方百计引进项目,为**”一主二副“培土壮力,添砖加瓦。目前,我们县四大园区及各乡镇的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在此,我建议市里有好的招商项目可以优先考虑落户到**。
二、加大强商活镇力度。兴国镇是城区所在地,必须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要依托经济开发区工厂林立的优势,搞好服务,兴办适合大众特点的餐饮服务业,引进名牌超市进兴国,引进大型物流业来县城。为迎接”新市民工程“打基础,使返乡创业人员在城区安居,在园区乐业。**县城近年来的形象和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贸、物流、服务的发展环境得天独厚,建议**要舍得,让一些要到**的国内外知名名牌优先推荐入驻**城区。
三、加大特色农业发展力度。兴国镇有胜利万亩油茶基地,千亩花卉苗木基地,**湖万亩湖蒿基地,石震千亩杨梅基地,还有近3万亩水面,生态农业和水产养殖业资源丰富,青山绿水,湖**色,全力将**、胜利等城郊村打造成”**后花园“。进一步依托城郊优势,大力推行”菜篮子工程“建设。建议把兴国建成农副产品主产区,在城区建一个大型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加快蔬菜、水产品等贸易交流。
四、加大生态旅游发展力度。**古八景都在兴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农业生态旅游,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人文景观开发。
五、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兴国镇跨越发展,潜力在山,优势在水,资源在城,关键在人,关键之关键在于各级组织的”带头人“。我们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社区文明建设,加强市民法制建设,全力提升兴国干部群众的精神区位,构建精神高地,提升”精神气",为砥砺奋进,跨越赶超提供组织保证和凝聚精神力量。
第五篇:发展镇域经济,路在何方
发展镇域经济,路在何方?
中共XX总支委员会书记 XXX
镇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镇域经济中,镇域专业经济已占有一定比重,现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为此,本人认为发展镇域专业经济是发展镇域经济的重要出路。探讨这一现象,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引导乡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促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及农村大局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镇域专业经济的概念及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主导产业明确、产业特色突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乡镇经济迅速发展。这种类型的乡镇经济我们把它叫作规模经济或特色经济。镇域专业经济的实质是区域经济、规模经济和特色经济。
和一般乡镇经济比较,镇域专业经济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乡镇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二是主导产业突出,专业特色鲜明。三是拥有了一批名牌产品。四是有较高的知名度。凡是专业经济突出的乡镇,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
镇域专业经济的发展,一是能有效地解决 “三农”问题,二是能有效地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三是能填补国家经济发展的空缺,四是能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二、发展镇域专业经济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1.市场定位和区域发展战略。所谓市场定位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产业定位,就是说,产业定位要准,要切合发展实际,符合市场需求。二是指品牌定位。一方面要创造区域品牌;另一方面要树立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形象;同时要培育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三是指要及时纠正镇域专业经济发展中的偏差。
2.特新产品的研发和科技推动。一是要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引进来,避免产业的自然成长和低档次的企业复制,提高区域技术水平。二是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和名优产品培育力度,要通过企业和科研开发推广机构,培育一大批拳头产品。三是要抓好产品质量监测。四是要建立健全同行业科技信息交流制度,及时了解同行业的科技信息和新产品信息,做到知己知彼,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信息。五是加大财政及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六是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同国际接轨,用科学的管理经营企业。
3.人才战略问题。实施人才战略一是要引进人才,二是要培养人才,三是要在生产实践中锻炼人才。
4.区内分工和行业关系的协调问题。镇域专业经济的突出特点就是各个企业的产品相同、相近、相似或者相关连,合理地进行行业分工和合作,以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双赢。
5.撬动整合资本问题。撬动整合资本一是指撬动农民手中的资金,鼓励他们创办企业;二是指鼓励企业通过自我滚动发展,不断发展壮大;三是指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重组,以实现联合。同时,还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四、乡镇政府在镇域专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镇域专业经济的发展中,基层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担当起政府机关应当负起的责任。
1.制定战略。战略是目标、是导向、是旗帜。乡镇政府在镇域专业经济发展中,要把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首要问题来抓,要确保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在战略的实施中,既要积极,又要慎重。
2.营造环境。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镇域经济发展的保证。在软环境上,首先要结合实际,制定促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其次要协助企业搞好厂群、矿群关系,第三要搞好综合治理,坚决打击“三乱”。在硬环境上,要理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努力改善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环境。
3.搞好服务。这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所决定的。为经济建设服务,说到底是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家服务。政府机关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由领导型、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良好的服务。
4.树立区域形象。树立区域形象是基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发展镇域专业经济不仅要在内部发展上做文章,还要在外部形象上做文章,要树立乡镇的产业形象、规模形象、环境形象和信誉形象。
5.把发展镇域专业经济当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措施来抓。镇域专业经济是农村发展的好路子,因此,我们要抓镇域专业经济建设,抓出成效,抓出农村工作的新面貌,通过走镇域专业经济的路子,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的产业化,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