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探索
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探索
杨朝中
2009年第9期 ——经济建设
开展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我省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自今年2月这项试点正式启动以来,有关市州和试点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积极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我省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工作刚刚展开不久,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在思考除了在平原地区建立试验区外还应在山区开展一些试点,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去年底,在调查摸底、征求各市州意见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2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中选择保康、五峰、丹江口、大悟、英山、通山、鹤峰等7个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这一重大决策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从国际局势来讲,金融危机已波及全球,成为每个国家都必须积极应对的共同课题。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从省内情况来看,全省正在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全省还有29个贫困县市。省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活动中深切认识到,没有山区贫困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又好又快发展;没有山区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因此,省委在制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中,就把抓好7个山区贫困县市的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作为整改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其目的就是通过推进7个山区贫困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推动全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让山区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是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湖北是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为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但是,我省山区贫困地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加快;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扶持。省委、省政府选择7个贫困山区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就是要通过试点示范,探索符合山区贫困地区特点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实现山区、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均衡发展。
第三,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是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有益探索。随着国家扶贫战略的调整,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我省扶贫工作已进入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在这一新的形势下,省委、省政府选择7个贫困山区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就是在“整村推进”的基础上,更大规模、更大气魄地实施“整县推进”,以凝聚更多的力量,整合更多的资源,努力实现全省扶贫开发方式方法的新突破。
(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增收、富民富县为核心,以培育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为突破口,以农村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为重点,促进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逐步缩小,为加快全省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试点县市三年发展取得明显变化、五年实现脱贫奔小康。“两个方向目标”:把7个贫困山区县市建设成为我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县、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七个具体目标”: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乡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风文明普遍提高,民主管理得到加强;农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贫富差距逐步缩小。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保康等7个试点县市要因地制宜,谋求“五个发展”:一是寻求错位发展。各试点县市,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产业基础、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各试点县市要对县情进行再认识、再深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思路,实现错位发展。二是追求创新发展。各试点县市要坚持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惯性,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千方百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谋求借力发展。山区贫困地区单靠自身的能力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脱贫奔小康的,必须有效借助外力。各试点县市要突破贫困地区资金、人力、物力、技术的束缚,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品牌、产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借梯上楼。四是强化集约发展。山区经济发展不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技支撑。各试点县市要立足于把脱贫奔小康工作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通过科技提高种养和加工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集约化水平。五是实现循环发展。各试点县市要注
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形成后发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自去年底开始酝酿、今年初正式启动以来,各项工作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一是深入动员、周密部署。今年2月,省委书记罗清泉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3月,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罗清泉为组长的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省委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了《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指导意见》;罗清泉书记、李鸿忠省长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4月,举办试点县市90名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组织试点县市有关人员赴仙洪试验区和英山县参观考察。5月,省委、省政府在洪湖召开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暨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审议各试点县市总体规划,省委副书记杨松发表重要讲话。6月,编制审定各种专项规划和行业支持方案。7月,省领导带队组织7个试点县市及其所在市州分管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赴通山、英山、大悟等县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对试点工作情况进行拉练式检查。半年来,试点工作做到了层层有思想动员、事事有工作部署、月月有活动安排。目前,整个试点工作正按预期目标有条不紊、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
二是规划先行、试点示范。这次试点工作始终贯穿了规划先行的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发展,科学编制规划。省里制定了《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建设总体规划》和9个省直部门行业支持规划。各试点县市完成了“1+3+N”的脱贫奔小康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部门支持规划。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做实做细规划,丹江口市组织召开了脱贫奔小康
总体规划专家咨询会议和评审会议,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确保了试点规划指导思想清晰、基本原则明确、总体目标宏伟、建设重点突出、保障措施有力。根据总体规划部署,各试点县市按照先试点再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抓试点。大悟县突出建设吕王镇八一大畈和新城镇“1+3”两个脱贫奔小康综合示范区建设。英山县重点抓了3个重点片区开发、4个重点乡镇建设,高标准建设22个样板村。通山县按照突出重点、强化龙头,以点促面、整体推进的思路,着力推进九宫山镇、大畈镇、厦铺镇、通羊镇、大路乡等5个乡镇的试点工作。鹤峰县确定了“一线三片”工作重点。
三是深入调研、对口帮扶。为了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省主要领导带头深入7个试点县市调研,为试点工作指明了方向。联系试点县市的省领导和33个对口帮扶单位,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领导联系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及省直单位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了对口帮扶单位联系点制度、对口帮扶单位联系会议制度、省领导联系点现场办公会制度、重点项目督办制度。有关市州和试点县市也层层开展了对口联系和帮扶工作。
四是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省里对试点县市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尤其是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试点县市发展经济。2009年,从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中安排3000万元、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中安排4000万元,用于试点县市的产业开发项目建设。2009年至2011年,每年从村镇环境整治项目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村庄环境整治;每年给7个试点县市分别安排1个小流域治理项目、1个土地整理或低丘岗地改造项目、1个低效林改造项目和2—3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同时,在扶贫贴息、扶贫搬迁、公路建设、发展农家乐、中心集镇商品房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在此基础上,加强资源整合。通过试
点总体目标整合,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通过试点规划整合,发挥规划“指挥棒”作用;通过项目整合,发挥项目“吸铁石”作用。
五是强化领导、开拓创新。省、有关市州和县市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各试点县市本着试点示范的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创新建设投入机制、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在创新落实机制方面,建立了一个示范村、一个规划、一名领导、一个专班、捆绑一批项目、配套一笔资金等“六个一”工作落实机制。在创新投入机制方面,产业发展实行“申报设计验收补助制”,户办工程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制,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项目单位责任制,村庄环境整治实行“乡村负责制”。在创新奖励机制方面,保康县出台了“一免费、五奖励”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创新监督考评机制方面,做到每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例会,通报情况,部署工作;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现场检查,督导落实;每季进行通报,半年进行初评,等等。■
(作者系湖北省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第二篇: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探索
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探索
杨朝中
2009年第9期 ——经济建设
开展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我省山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自今年2月这项试点正式启动以来,有关市州和试点县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积极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我省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工作刚刚展开不久,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在思考除了在平原地区建立试验区外还应在山区开展一些试点,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去年底,在调查摸底、征求各市州意见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2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中选择保康、五峰、丹江口、大悟、英山、通山、鹤峰等7个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这一重大决策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从国际局势来讲,金融危机已波及全球,成为每个国家都必须积极应对的共同课题。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从省内情况来看,全省正在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全省还有29个贫困县市。省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切认识到,没有山区贫困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又好又快发展;没有山区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因此,省委在制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中,就把抓好7个山区贫困县市的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作为整改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其目的就是通过推进7个山区贫困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推动全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让山区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是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湖北是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为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但是,我省山区贫困地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加快;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扶持。省委、省政府选择7个贫困山区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就是要通过试点示范,探索符合山区贫困地区特点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实现山区、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均衡发展。
第三,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是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有益探索。随着国家扶贫战略的调整,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我省扶贫工作已进入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两轮驱动”的新阶段。在这一新的形势下,省委、省政府选择7个贫困山区县市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就是在“整村推进”的基础上,更大规模、更大气魄地实施“整县推进”,以凝聚更多的力量,整合更多的资源,努力实现全省扶贫开发方式方法的新突破。
(二)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农民增收、富民富县为核心,以培育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为突破口,以农村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促进试点县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逐步缩小,为加快全省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试点县市三年发展取得明显变化、五年实现脱贫奔小康。“两个方向目标”:把7个贫困山区县市建设成为我省脱贫奔小康示范县、山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七个具体目标”: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乡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风文明普遍提高,民主管理得到加强;农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贫富差距逐步缩小。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保康等7个试点县市要因地制宜,谋求“五个发展”:一是寻求错位发展。各试点县市,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产业基础、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各试点县市要对县情进行再认识、再深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思路,实现错位发展。二是追求创新发展。各试点县市要坚持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惯性,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千方百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谋求借力发展。山区贫困地区单靠自身的能力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脱贫奔小康的,必须有效借助外力。各试点县市要突破贫困地区资金、人力、物力、技术的束缚,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品牌、产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借梯上楼。四是强化集约发展。山区经济发展不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技支撑。各试点县市要立足于把脱贫奔小康工作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通过科技提高种养和加工水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集约化水平。五是实现循环发展。各试点县市要注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形成后发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三)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自去年底开始酝酿、今年初正式启动以来,各项工作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一是深入动员、周密部署。今年2月,省委书记罗清泉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3月,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罗清泉为组长的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省委财经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了《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指导意见》;罗清泉书记、李鸿忠省长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4月,举办试点县市90名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组织试点县市有关人员赴仙洪试验区和英山县参观考察。5月,省委、省政府在洪湖召开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暨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审议各试点县市总体规划,省委副书记杨松发表重要讲话。6月,编制审定各种专项规划和行业支持方案。7月,省领导带队组织7个试点县市及其所在市州分管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赴通山、英山、大悟等县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对试点工作情况进行拉练式检查。半年来,试点工作做到了层层有思想动员、事事有工作部署、月月有活动安排。目前,整个试点工作正按预期目标有条不紊、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
二是规划先行、试点示范。这次试点工作始终贯穿了规划先行的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发展,科学编制规划。省里制定了《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建设总体规划》和9个省直部门行业支持规划。各试点县市完成了“1+3+N”的脱贫奔小康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部门支持规划。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做实做细规划,丹江口市组织召开了脱贫奔小康总体规划专家咨询会议和评审会议,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确保了试点规划指导思想清晰、基本原则明确、总体目标宏伟、建设重点突出、保障措施有力。根据总体规划部署,各试点县市按照先试点再推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抓试点。大悟县突出建设吕王镇八一大畈和新城镇“1+3”两个脱贫奔小康综合示范区建设。英山县重点抓了3个重点片区开发、4个重点乡镇建设,高标准建设22个样板村。通山县按照突出重点、强化龙头,以点促面、整体推进的思路,着力推进九宫山镇、大畈镇、厦铺镇、通羊镇、大路乡等5个乡镇的试点工作。鹤峰县确定了“一线三片”工作重点。
三是深入调研、对口帮扶。为了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省主要领导带头深入7个试点县市调研,为试点工作指明了方向。联系试点县市的省领导和33个对口帮扶单位,认真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领导联系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及省直单位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了对口帮扶单位联系点制度、对口帮扶单位联系会议制度、省领导联系点现场办公会制度、重点项目督办制度。有关市州和试点县市也层层开展了对口联系和帮扶工作。
四是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省里对试点县市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尤其是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试点县市发展经济。2009年,从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中安排3000万元、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中安排4000万元,用于试点县市的产业开发项目建设。2009年至2011年,每年从村镇环境整治项目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村庄环境整治;每年给7个试点县市分别安排1个小流域治理项目、1个土地整理或低丘岗地改造项目、1个低效林改造项目和2—3个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同时,在扶贫贴息、扶贫搬迁、公路建设、发展农家乐、中心集镇商品房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在此基础上,加强资源整合。通过试点总体目标整合,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通过试点规划整合,发挥规划“指挥棒”作用;通过项目整合,发挥项目“吸铁石”作用。
五是强化领导、开拓创新。省、有关市州和县市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工作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各试点县市本着试点示范的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创新建设投入机制、农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在创新落实机制方面,建立了一个示范村、一个规划、一名领导、一个专班、捆绑一批项目、配套一笔资金等“六个一”工作落实机制。在创新投入机制方面,产业发展实行“申报设计验收补助制”,户办工程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制,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项目单位责任制,村庄环境整治实行“乡村负责制”。在创新奖励机制方面,保康县出台了“一免费、五奖励”政策,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创新监督考评机制方面,做到每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例会,通报情况,部署工作;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现场检查,督导落实;每季进行通报,半年进行初评,等等。■
(作者系湖北省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第三篇: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探索
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探索
王 锐
〔内容摘要〕 本文总结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和取得的经验,对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建议。〔关 键 词〕 扶贫开发 情况 建议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扶贫办
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已有20多年了,从扶贫开发工作开展的历程来看,大致为第一阶段1986年开始到1994年的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第二阶段1994年至2000年实施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第三阶段2001年至2010年的新阶段扶贫开发这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都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但工作的重点和所采取的措施有所不同。第一阶段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主要是解决大批的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扶贫工作以进一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防止已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返贫,巩固扶贫成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第三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转入到主要解决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上来。
一、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一)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经过二十余年的扶贫开发,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86年到2006年,全市贫困人口由136万左右下降到的20万人左右;农民人均占有粮食从216.67公斤上升到345公斤,农民的吃粮问题基本解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75.44元,上升到2004 元(现价);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通公路率达97.8%,农户用电率达 96.91%,村自来水受益率达64%,有90%的行政村通电话。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以乡推进“普九”, “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乡镇卫生院 97 所,病床6078 张,村卫生室 1480个,乡村医生 3816人,2005年广播覆盖率达 88.85%、电视覆盖率达94.61%,建农村经济信息网点105个有乡精神文明活动中心 64个。
(二)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作法
我市各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是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渐进的过程,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归结起来主要为以下几点。一是加强领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市、县、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扶贫开发机构,加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建立领导干部扶贫联系制度。二是坚持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中心。把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作为扶贫开发的目标,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工作。三是一手抓导富,一手抓扶贫。实施 “五个100” 工程,让农村发展有方向、学习有样榜、扶贫有思路, 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四是突出重点。把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6个一类乡”、扶贫开发一类村和“一山一河”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加大了领导力度、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五是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把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事业作为一项扶贫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农村水、电、路、住房和广播电视、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六是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培训转移,努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六是增加投入,加强管理, 切实提高资金效益。七是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济困活动,实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挂钩扶贫的责任制,搞好大连对口帮扶工作。八是按照中央 “五个好”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扶贫开发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及变化
(一)扶贫开发工作现状
我市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状况:一是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重。2001年,我市4个县级行政区中,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省重点县的6%;68个乡镇列入贵州省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占全省重点乡(镇)的7.25%, 占全市乡(镇)总数的69.38%(其中:一类乡6个,二类乡40个,三类乡22个),列入贵州省扶贫开发重点的村1013个,占全省的7.25%,占全市并村前行政村的57.72%(其中:一类村 378 个,二类村 564个,三类村71个),目前尚有 21.62万贫困人口和35.9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贫困人
口发生率和低收入人口发生率为9.7%和15.7%,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剩余的这些贫困人口,多数集中在深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县、乡交界结合部,是难啃的硬骨头,交通困难、信息闭塞、人口素质低, 多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数量少、质量差,人畜饮水困难。在2010年全部解决这些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农民收入水平低,贫困程度深。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04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56% 左右;4.1 万人生存环境条件恶劣;农民人均耕地不足1亩; 全市农村劳动力120万人中有近50多万人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三是人口素质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较差,主要表现为“等、靠、要”依赖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精神;参与能力低,不是主动脱贫,而是处于被动脱贫;发展经济,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意识差,固守小富即安的生产经营模式;受教育程度低。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的比重高于全国16.2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3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接受科技教育、科技知识和技术系统培训的机会更少,难以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四是返贫问题突出。因灾因病因学返贫问题仍是扶贫工作中一个重大问题。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生产水平低,经济收入不稳定,“大灾大返贫,小灾小返贫 ”,“丰年温饱,灾年返贫”的现象较为普遍;医药价格的不断上涨,求医看病的巨额支付;中高级教育(含高中、中专、大专以上)学费增长过快等是导致返贫的新因素。另外,受封建意识和民族风俗的影响,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也是导致返贫的一个主要原因。五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还需要提高。农村安全卫生饮用水问题还没有完全达标,一些贫困村基本生活用水困难未解决;高价电和生产用电困难的问题在部分地区依然存在;通村公路等级差,通达率低,处于晴通雨阻状况;还有22632户农户的茅草房未改造,完成茅草房改造工程任务艰巨;以“三改”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量大等。六是贫困地区生存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市中度以上的石漠化面积已达 227万余亩,轻度石漠化面积262.12万亩,高于全省的平均数,位居九个地州市之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存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七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产业化扶贫仍在起步阶段,有规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受益面大的优势产业不多,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
(二)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些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对象、重点和内容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一是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内涵有所变化。今年,农村低保制度的实行,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700元的贫困农户补足700元,从农民纯收入指标来看,超过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指标,也就是说绝对贫困人口在得到国家资金的补助后,全部进入低收入贫困群体范畴。因此,从贫困人口的内涵上来看,扶贫开发工作的对象,由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转入到低收入贫困人口上来。二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有变化。由于国家的低保制度的实行,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已基本解决。很显然,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已不再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而是转入帮助创造低收入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提高生活质量和综合能力上来。三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需要机制体制创新。目前,采取的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小额扶贫到户贷款发放和社会帮扶等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足,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
1、需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是以村为单位来安排项目,在扶贫开发重点乡村内,按照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的顺序投入。而我市所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三个类别的村大多都是分散插花的,同一类别连片的村较少,扶贫开发只能从一个村的层面来考虑。这样的投入,虽然解决了到村到户的问题。但是,仅就一个村来说,由于受自然条件、交通、经济社会等多因素制约,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要建立一个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按照规范化、规模化的连片种植,其建设用地、项目用公路、水源等问题,势必涉及到其他村,工作起来有一定难度,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为了达到整村推进有关指标完成,各村都按要求来安排项目,没有从一个区域、周边环境和项目的必要性来考虑安排项目,重复项目,造成浪费。因此,在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上,应采取以一定区域来安排项目,进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
2、需要解决农村投入不足问题。由于金融部门实行体制改革,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都不愿承担小额扶贫到户贷款发放任务。有了国家和省的财政贴息资金,扶贫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金融部门考虑到运营成本,不愿意发放小额扶贫到户贷款,客观上造成了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的资金投入减少,农村经济发展困难。为此,需要创新体制和机制,解决贫困地区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3、社会帮扶工作方式需要改变。
目前,机关定点帮扶及社会帮扶工作的开展,大多停留在帮助跑项目要资金等工作上来,这只能解决急需的问题,不能解决发展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新的帮扶制度。
三、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探索
我市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要根据扶贫开发工作的变化和要求,探索和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不断推进新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解决低收入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为重点,抓住基本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基本拓宽贫困农户基本增收门路和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不断探索和总结提高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农村劳动力非农技能培训转移和社会帮扶等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整合资金、连片开发。按照国家、省的要求,到2010年,全市1013个都要进行整村推进,目前已有347个村进行了整村推进。但要改变目前整村推进分散、点多面广的推进模式,而是把连片的1—5个或5--10村作为扶贫开发项目区域,以村为单元,连片开发,综合治理。一是开展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规划制订,在确保整村推进目标要求的同时,合理安排项目,减少项目重复投入,做到扶贫开发区域内的经济社会持续可协调发展,有明显特色优势产业。二是建立资金捆绑机制。以扶贫开发规划为依据, 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平台, 以建设项目为载体,把资金、项目和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按照“ 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逐步建立资金捆绑使用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三是实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责任制。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仅靠扶贫部门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是不行的, 因此 , 各级各部门都要承担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责任。根据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要求,按照行业性质,分部门落实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做到资金、人员、技术服务和管理到位。
(二)创新机制,完善资金投入方式。一是要改变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方式。财政扶贫资金的项目实施,要改变种养业项目按照贫困户平均分配资金,无偿投入的办法,实行借母还犊、借种还种等有偿使用方式。二是鼓励经济实体、经济能人领办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允许和鼓励经济实体、经济能人领办,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国家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作为扶持贫困户的入股资金,参与项目实施分红。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完善各项制度,由村民自愿建立农村资金互助合作信用社或农村银行,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解决生产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加快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要把提高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作为扶贫开发作的主要措施来抓,把广大贫困群众培训造就成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是继续抓好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把非农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实行目标考核。三是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资金投入力度。四是加大科技示范和科技培训力度。建立县、乡、村科技示范服务体系。五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 , 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以管理、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四)加快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一是加大投入,提高乡村道路等级,加快农村使用安全饮用水的建设力度,搞好农村输电线路的维修和管护,降低价,提供生产用电,要进一步重视农村通讯事业建设,让农民获取更多的信息,走向市场。二是提高农村教育、卫生、广播电视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继续搞好农村茅草房改造工程,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提高贫困农户生活质量。三是在生产条件的改善上,坚持综合开发的原则, 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四是对于生态环境差的乡村,加大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力度,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搞好生态重建。
(五)改进机关挂钩扶贫方式。机关定点挂钩扶贫是加快扶贫开发工作的必要措施,要进一步加强。但是,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要改进。要把从过去帮助贫困乡村跑项目、争资金的帮扶方式转移到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建立健全各种农村合作组织、提供技术、信息上来,工作重点把从解决温饱问题转移到帮助可持续发展上来,尽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向小康迈进。
第四篇: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珙县扶贫办主任游家纯
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统筹兼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一、正确审视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
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党和国家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基于多种原因,特别是区域因素,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局部区域贫困,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至2008年末,我国尚有农村贫困人口4007 万人,珙县还有42个省级贫困村,农村贫困人口24896 人,因灾因病返贫人口还可能增加。贫困问题不有效解决,将严重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进程。
二、坚定信心,抢抓扶贫开发机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其基本精神就是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提高扶贫标准,把低收入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扶贫范围,要抓好扶贫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要继续做好整村推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工作,集中力量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殊类地区的贫困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护农、强农政策,综合反映出当前国家财力向农村倾斜,多种资源向农村汇聚的大好形势,这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综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强工作研究,超前谋划扶贫开发工作。
三、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面对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瞄准对象,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思路,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增强工作实效。
(一)把握治本之策,增强造血功能。
贫困户贫困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因灾、因病、没有文化知识和技术,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恶劣等。纵观贫困现状,最根本原因在于缺文化和技术,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滞后。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必须真正将救济式扶贫变为开发式扶贫,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一是坚定不移地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特色富民”的总体思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专合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环境,鼓励和培植更多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力,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将更多农副产品打入市场,全面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为贫困农民户创造固定的增收来源。二是扶贫先扶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充分利用职业培训基地,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大力开展劳务扶贫培训,打造“僰乡”劳务品牌,加大劳务输出,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家,致富一家”的目的。三是加强贫困地区农村路水气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加强农村信息服务,让贫困农户了解更多外界信息增强致富信心,拓宽致富渠道。
(二)树立大扶贫理念,整合扶贫资源。
扶贫开发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础的工作。要坚持以农村经济大发展,实现对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大带动,切实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当前,各级财政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的资金和项目较多,要有效用好用活这些涉农资金,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各履其职、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思路,捆绑使用项目资金,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因地制宜,整村推进,达到“建设一村发展一村,带动一片”的目的。
(三)用好扶贫政策,加大扶贫投入。
扶贫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投入不足。因此,要抢抓机遇,加大项目的储备和争取立项工作力度。珙县是革命老区县,又属盆周山区县,要加强政策性项目信息对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上级更多地了解珙县的发展,更多地了解珙县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争取更多的支持。
(四)调动社会力量,落实社会责任。
切实解决好贫困人口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是党和政府的历史重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社会各界在扶贫济困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解决了大量历史性问题,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为消除贫困问题做出了贡献,也造就了许多扶贫史上的典范。新时期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必须发动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摸清家底,深入了解和掌握农村贫困户的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完善对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县有电子档案。二是认真落实好对贫困户的结队帮扶,有钱出钱,无钱出主意,帮助和引导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寻找增收来源,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方积极支援,鼓励贫困户增强致富信心,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落实结对帮扶双向责任,要坚持“帮扶对象不脱贫、帮扶人不脱钩”,认真做到帮扶责任、帮扶目标、帮扶物资资金、帮扶项目覆盖四落实。三是要认真抓好扶贫规划,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和争取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四是完善定点扶贫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定点扶贫情况作为考核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依据,表彰先进促后进。
(五)认真落实制度,强化资金监管。
要继续发扬“三苦”精神,坚持“三实”作风,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扶贫工作的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要推行“首扶制”,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不做锦上添花的事,如果锦上添花是在继续拉大贫富悬殊,是与扶贫宗旨背道而驰的。要认真落实项目资金监管制度,争取项目资金是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强化资金监管是解决有钱能办得好事的问题。要坚持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项目实施承诺制和责任制,县级财政报账制,项目资金绩效考评制,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五篇: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湖北省扶贫开发规划》及《**县(2000——2010)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大局,致力于“兴致富项目、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建设重点,坚持规划到村、项目到村、资金到村、效益到户的扶贫开发原则,瞄准“两类”(极端贫困、低收入)人口,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真扶贫,扶真贫,齐心协力,上下联动,实行目标管理、对口帮扶和扶贫否决制度,结合实际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全面实现《**县(2000——2010)扶贫开发规划》中期目标。
一、全县五年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成效、做法及现状
进入新世纪,**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0-2010)》和市、县所确定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制定了农村十年的扶贫开发规划,结合县域实际提出了尽快解决贫困人口增加收入问题,竭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全县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态,为向小康水平迈进创造条件的奋斗目标。并确定了十年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对象、范围。通过实施重点村建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五大扶贫工程,达到了治贫、治愚的目的。从组织实施《**县(2000——2010)扶贫开发规划》的五年时间看,取得了很大成绩,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五年来扶贫开发的主要成效
一是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增长,贫困面逐步缩小。截止2004年底,全县GDp达到10538万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亿元,比2000年的6.6亿元增长53%;实现财政收入8068万元,比2000年的4810万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31元提高到2004年的1795元,年人均占有粮食由2000年的378公斤达到2004年的400公斤。GDp、工业副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商品零售额、人均纯收入、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外贸出口等八大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名第八,同时,通过撤村并组和56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建设,全县贫困村由2000年的204个下降到2004年的133个,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8.36万人,减少到2004年的1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66%下降到42%。贫困人口的住房、衣着、食物结构等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000年至2004年,全县共新修维修乡村公路510公里,仅2004年通村公路硬化达85公里,新修饮水工程1460处,打水井7800余口,建水窖3500余口,架设饮水主管道1168 千米,解决了35490户13.84万人饮水困难;通过“农网”改造,解决了农村98.5%的农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累计建沼气示范5000多户。对1270户4990人进行了迁移扶贫安置,其中,对125户住草房、窝棚、岩屋的“三房户”住房进行了改造重建。
三是支柱产业逐渐形成规模,为贫困农户增收奠定了基础。全县扶贫贷款投放累计达2.1亿元扶持支柱产业,签订水电开发合同19份,总装机55万千瓦,协议投资30.8亿元,使境内7大河流全部得以开发。全县在建电站24座,装机45万千瓦,累计投资12亿元;全县茶产业年产量达150万斤,销售收入7000万元,农民人平茶叶收入近300元。同时,支持发展魔芋、黄姜、中药材等特色经济基地达35万亩,人平实现1亩,约3万多户农民从产业中受益。
四是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促进了贫困乡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教育、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实用农业科学技术得到大范围普及,**先后荣获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等称号。小学、初中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的目标,50%的村有卫生室。
(二)五年来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
取得以上成效,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立足县情,清晰思路,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县农村工作大局。
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和扶贫规划要求,立足县情,实事求是,围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实现全县脱贫这个总目标,以贫困乡村为重点,落实具体措施,抓好扶贫到村到户,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推行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责任制,全县上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大打扶贫攻坚战,以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收。
2、注重实效,夯实基础,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兴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动摇,做好水土文章,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组织农民投工100多万个,投入扶贫资金近4000万元,新修饮水工程1460处,打水井7800余口,建水窖3500余口,架设主饮水管道1168千米,解决了35490余户13.84万人、1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极大改善了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其脱贫致富奔小康夯实了基础。
3、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走产业化扶贫开发之路。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收”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水电、茶叶、魔芋、畜牧、药材等支柱产业,坚持走规模化开发、工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社会
力转移培训、老区建设、搬迁扶贫、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开展,使全县农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尤其是土坯房比重由2000年的67%下降到2004年的40%;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通村、组公路由52%上升到83%,基本农田比重由39%达到50%;卫生教育文化进一步提升,劳动力长期患病率由10%下降到6%,中小学失学率由2%下降到0.3%,广播电视入户率由42%上升到80%。扶贫规划和项目的实施对解决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贡献率达50%,使全县提前一年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县(2000——2010)扶贫开发规划》中期目标。
(三)全县目前的贫困现状及成因
**县于1994年被认定为全国贫困县和全省特困县,2001年又被确定为全国592个和全省29个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县之一,现辖15个乡镇、301个行政村,12个国营林(特)场。另有省定老区乡镇3个(新洲乡、天宝乡、向坝乡)。
全县301个村中被省、市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有133个(2001年申报并被国务院、省确定的有204个,后因村组撤并,确定为133个),重点贫困村总人口为2.39万户,9.31万人,其中贫困户1.72万户、6.54万人。按省、市要求,2005年确定了省定18个重点贫困村,累计56个重点村建设,其中,待省验收11个,在建45个重点扶持重点建设对象。
截止2004年底全县有贫困人口11.6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4.87万人(人平年纯收入在637元以下),相对贫贫困人口(人平年纯收入在637至882元之间)6.72万人,分别占全县农业人口27万人的18%和25%。有饮水困难人口1.41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全县通自来水的村有141个,占总村数的46%)。有5768户23806人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急需搬迁,占农业人口的5%。有187个村公路等级低,其中有65个村晴通雨不通,占301个行政村的61%;尚有7个村不通路,占总村数的的2%(其中县河2个、兵营1个、鄂坪1个、丰溪2个、天宝1个)。有90个村不通广播,占总村数的30%。
在我县进行定点扶贫的中直、省、市直单位共25个,其中,中直1个,省直2个,市直22个。
从区位上看,我县地处鄂西北边陲,距武汉达800多公里,全县的贫困乡村,更是大多地处偏僻,远离城市和交通沿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从基础条件看,很多贫困村的路、水、电信等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些村大多数是边远穷村,基础生存条件很差,就是要解决困难也很大。同时,这些村农业耕作方式十分落后,土地瘠薄、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改造难度大;从社会发育程度看,教育、卫生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市场发育不健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不协调;从扶贫对象的素质看,文盲和半文盲比例高,而且有许多因病、因灾害造成丧失了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从工作角度看,一是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贫困户,已通过多种方式组织搬迁安置,剩下条件差的贫困户,在今后工作中,按现行政策要求组织搬迁扶贫会有一定难度,主要是任务大,专项资金少;二是全县共有133个村被省扶贫办确定为贫困村,并按“瞄准式、参与式、销号式”整村推进原则,逐步给予扶持,除待省验收和在建重点村之外的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发展问题日显突出。这些村,急需上级扶持,工作难度非常大。三是因教致贫增多。在农村供孩子上学就像一场赌博,初中、高中的费用已经给家里带来沉重的负担,孩子能否考上大学还是未知数。孩子考上大学家里会背上一个更大的包袱,大学毕业能否找到好工作仍是未知数。面对这些未知数,家长需要拿出大笔钱去“赌”。一旦这场赌博以失败告终,对于有的农村家庭而言,有可能要用许多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来还债,因此有一个乡镇干部讲:我还有点经济来源,供一大学生就成了贫困户,而农村可以说出一个大学生,就等于增加了一个贫困户。四是贫困乡村的干部群众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缺乏自力更生改变面貌的信心,一些潜在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