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超乎其外,入乎其中”——思考实践新课程历史课堂
“超乎其外,入乎其中”——思考实践新课程历史课堂
一.问题的提出:
2007—2008年学年度开始的北京市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给每个历史老师以广阔空间的同时,也给广大历史老师以迷惘和困惑:教材体系从通史走向专题,但历史有不可跨越的时序性和前后转合的整体性,打破时间顺序和地域框架的跳跃式专题教学,教师和学生能否适应?有多少教师能胜任之?面对让我们感觉一课一课好似被抽刀断水的专题史教材;面对新教材中我们储备相对薄弱的一些内容;面对原来三节四节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现在甚至只需要一节完成的紧迫;面对新的尚待完善的教材结构和不甚明确的考试标准等等;确实有诸多不适。改革一向艰难,一个固定的大系统被触动,就像一竿子惹翻了整船人,大家都想把他扔下水。但抱怨无用,解套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积极应对。
理想的历史新课堂是“知识场”“情感场”“思想场”,促进师生学习成长的“发展场”。思考现实和追求理想的课堂,需要“超乎其外,入乎其中”。
二.“超乎其外”:置身课堂之上透视课堂
(一)实践体验、发展完善教育教学理论
专家评课曾谈到,一线教师更关注课堂的环节细节,而站在专家角度,首先关注课堂背后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理论影响就较大。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个要素。比较“教师中心”,它的关注视角已发生了重大转移,即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指向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关于教学过程的要素,还有待经过实践更科学更完善的定位。历史新课堂应该实践体验并发展完善教育教学理论。
(二)关爱学生,关注人事人心人文,心系历史新课程上位目标
在当今的文化中,人们常常相信每一个客观的问题都会有某种技术上的解答。于是,我们急于寻求一些日常教学中能够用到,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实用技能、窍门。我们常被一种似乎能够达到某一目标的技术所迷惑,但课堂教学改革仅靠课程、教材改革,仅靠教学技巧运用甚至仅靠“专业胜任力”都是不够的。如果缺失了作为优秀教学之源泉的教师心灵和人格的力量、缺乏对学生的热爱、缺乏对教育动机、理想使命的理解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是很难成功的。
历史新课程改革力求要服务学生的人生,它的上位目标是人格教育和公民教育,关注人事(做事)、人心(做人)、人文(生命品质),引领师生“精神成长”。课堂内外几句鼓励,一个眼神,一份微笑,提前几分钟走进教室与学生交谈沟通,能任意叫出自己所教几百个孩子的名字,这些触及心灵的力量也很强大。通过一节课,怎样更好善导学生人生的展开?更好给师生精神成长多一些的帮助?一天天一课课究竟为总目标服务几何?如果我们能经常站在一节课之上思考课堂,我们课堂的教育实践就会在我们对教育的内在关注中逐步提升。
3.让阅读滋养心灵,修炼内功,增强胜任力
课堂之外支撑课堂最强劲持续的物质力量是阅读书籍,不断充电,发展课堂胜任力。正如作家毕淑敏所写:书不是胭脂,却会使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书中收藏百代精华,书就象微波,从内向外震荡着心灵,徐徐地加热,改变了人的精神分子结构。[①]无论何种情况,面对何种体例的历史教科书,自身知识积累和学科素养是最有保证的物质基础。我们需要一颗沉潜之心,与书为友,养成繁忙工作中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阅读了《中华文明史》《美国历史十五讲》《国史十六讲》《欧洲文明十
1五讲》《正面战场大会战》《天朝的崩溃》《近代历史纵横谈》《从历史看人物》《西洋史》《中国的奋斗—中国近代史》《世纪大讲堂》《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沉思录》《崛起在1949—开国外交纪实》《共和国外交风云》《民国那些人》《告诉你真实的长征》《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中国人史纲》《大国复兴之路》等等书籍。
读过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茅海建的《天朝崩溃》和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中国近代史》 觉得应该与学生一起有更多的思考。1872年李鸿章大声疾呼: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洋人自印度而至南洋而至中国,步步紧逼而来,中国必须迎头抗击挑战。[②]此时距鸦片战争结束已30年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书中写到:“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的,他到广东后,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竭力买外国船,外国炮,同时派翻译翻译外国人所办的刊物。……林虽有这样的觉悟,但他怕清议的指责,不敢公开地提倡改革…” 蒋还写到:“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而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③]这是中国历史复杂而痛苦的一部分,我们往往不能直面。鸦片战争后我们没有改革,整整延误了20年。茅海建《天朝崩溃》结束语“鸦片战争的真意义乃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现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150多年过去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比起150年前的鸦片战争时,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呢?”[④]这些振聋发聩之声,让课堂教学中,历史与现实有了更多对话,也唤起我们多一些的历史责任感。
读书充电使我们能较自如地用教材教,教科书只是善于弹离的跳板,通过书中汲取的营养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并在历史中渗透我们的理解。
三.“入乎其中”,重点研究新的课程理念如何转化为新的教学行为
(一)教学管理上研究八个环节有效高质地备课:
历史专题教学新增加的一些内容,教师知识储备相对较少。集体备课,发挥教研组的团队作用,采用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等基本方式,一起面对,一起提高。
历史本身具有的过去性、不能直接体验等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我们积极
探索有效优质的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师生一起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体验历史人物的悲欢、历史事件的跌宕,融历史现实为一体。主要创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有效性教学方式。方式一:“预读感知---合作研讨---巩固运用
1.预读感知
①做读书卡片:教师提供相关历史材料。如指导学生阅读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等论著的相关内容。获取对解决“问题导读”有用的观点和资料。
——例如提供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相关内容:
边镇掌兵的将官,从景云二年(711年)起称节度使,他们不仅统兵,而且逐渐掌握了当地的民政、财赋、刑法权力。他们成为“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地方割据势力。边镇军力强大,至“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中国无武备”。……
安史之乱对唐朝影响极大。持续八年的叛乱,战争频繁,使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户口大减,战斗最激烈的河南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唐玄宗天空末年,全国有户约900万,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仅剩130万,唐朝元气大伤。……
——又如提供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的相关材料。他对安史之乱有新的看法:安、史死后,河北诸镇拥兵割据,仍举安、史为“二圣”,河北居民甚至不知孔子为何人。由此可知,河北胡化程度甚深,虽然名义上奉唐正朔,文化上却有如异国。……安史之乱后,不仅河北藩镇割据,内地也设了一些节镇,遂启五代的分崩离析。
②问题导读:如唐朝是我国高度繁荣的王朝,从材料看,唐在治理地方问题上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能形成此问题?简述概况。它又何以能威胁撼动唐王朝?
2.合作研讨
①小组研讨(重点是预读思考题)②典型发言(交流预读研讨的体会)
③示范释疑(分析材料解决疑问)
3.巩固运用
①归纳阅读提取材料的方法②互相提问,巩固基础知识
③拓宽学习,以读促思:唐朝的兴盛是内部力量的延伸。它的衰落一定与自身机制出了问题相关。应该认识藩镇割据?唐朝灭亡给我们哪些启示?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另一个是如何使北宋政权能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朝代。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担心宋朝短命,常彻夜难眠。思考从唐灭亡的教训中能总结什么良策帮助宋太祖?
方式二:“创设情境—呈现矛盾—解决问题—反思升华”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事物有重近疏远、易理解直接体验、难接受间接传递的特点,而历史本身具有的过去性、不能直接体验的特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创设情境的核心不仅是兴趣性,更重要的是体验,师生一起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体验历史人物的悲欢、历史事件的跌宕,融历史现实为一体。
如《新中国初期外交》一课中,为更好学习理解那一段岁月,我先找出一个基点,播放剪辑合成的录像(从鸦片战争到开国大典)一起走进中国近代外交。回首近代百年中国历程,站
立起来的中国应以怎样崭新的姿态,与屈辱外交划界,从而打开外交格局,塑造国家风范?要真正摆脱屈辱外交史,制定坚持方针应该是什么?我力求融历史情境、问题情境于一体,“创设—引导—探求”环环相扣。
呈现的矛盾主要有:
(1)在独立自主原则下,新中国最可能引起争议的方针是?
能如中共朋友张治中所说应平时美苏并重,战时善意中立吗?提供资料图片,进行分析。
(2)建国初期,中国曾和苏联一样,把国际力量划分为两大阵营,即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50年代,毛泽东又重新提出两大阵营外还有统称为民族主义国家的第三种力量,又称中间力量。怎样与这些国家发展友好外交关系?
(3)亚非会议开始后,最先是伊拉克代表,然后是菲律宾、泰国代表相继起来攻击共产主义,攻击中国。轮到总理发言了,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总理身上。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代表团怎样经受住考验?
设计解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正确描述历史现象或事件,正确定性其本质特征:如:①新中国制定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是②“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2)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如:①回首近代百年中国历程,站立起来的中国要真正摆脱屈辱外交史,制定坚持方针应该是什么?②一边倒的利弊
(3)呈现矛盾,置身其中,思考解决之道。①中共为什么要拒绝美苏友好并重的建议,而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②亚非会议上面对误解与刁难,周恩来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是什么?
探索历史现象的规律及发展趋势:①新中国外交影响力渗透传承,持续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它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又对我们个人的“精神成长”有哪些启迪呢?
历史教育的功效主要取决于对历史问题综观的、理性的思考。如果读完一段历史,只满足于呈现而没有深刻反思,就只能是历史的“两脚书橱”,而不能从历史中得到真正的教益。基于史实的认知和反思非常重要的。它把我们的经历从无序模糊状态变成有意义的历程,并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三)学生评价上注意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综合性评价
评价方式
评价项目分值 分数(过程及发展性评价由本人 小
组 教师合议评价)
过程性评价 出勤
(100分折算成25%计课堂表现
入评价)作业质量
阶段期中测试 折合为20%
终结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加分项:5分)
总分不超过100分
总分总评
三.对新课程的反思
(一)破解课堂教学中“大”与“小”命题
历史新课程容量大,过去三节课的内容现在经常一节课讲完,容易忙于赶进度而忽视生动丰富的历史细节情节,使历史富于“说教”少于生动。长此以往,历史将成为空洞理论的标签,将失去需要生动鲜活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大小历史的有效结合。大历史是宏观的历史关照,是对历史规律的探寻,是对历史的反思升华;小历史是鲜活的历史过程,是生动丰富的历史细节。如讲古代农业,从早餐食品引入五谷,之前我到市场配齐五谷的成品,装在一小瓶里让学生认识,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知道了五谷,还进一步思考:我们能贡献什么让我们的后世子孙生活更丰富品质更高?又如学习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谢晋元: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双方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会战。10月日军攻陷大场、闸北等地区。为避免全军覆没,主力撤退,第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留下守卫四行仓库。共450余人,对外仍用团番号,称800人,接受任务后谢晋元立下遗嘱:“余一枪一弹誓与敌周旋到底,流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取相当代价。”战斗中,当一队日军冲破铁丝网栏阻线,潜至仓库下企图引爆炸药包时,敢死队员陈树生在身上绑满手榴弹,拉燃导火索,从6楼窗口飞身而下,跃入敌群,与十余名敌人同归于尽。八百壮士孤军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震撼了全国人心,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关注和尊敬。就在战斗进行得最激烈的28日午夜,女童子军14岁的少女杨慧敏小姐把一面国旗裹在身上,冒着生命危险,冲过火线,献给八百壮士。上海文艺工作者很快创作出“八百壮士之歌”“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挡,我们行动有力,我们志气豪壮。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赶上那战场,拿八百壮士做榜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还有学习远征军入缅作战,补充孙立人中将与仁安羌大捷: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孙“大不列颠帝国司令“勋章;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并在颂词中赞扬到:“中国孙立人中将,于1942年缅甸战役,在艰苦环境中,建立辉煌战绩,仁安羌一役,以卓越的指挥歼灭强敌,解救英军第一师之围,免被歼灭,后掩护盟军转移,于千辛万苦中,转战经月,从容殿后,其智勇皆备,将略超人之处,实足为盟军楷模。” 这些事迹感人至深,激励我们也努力成为民族的脊梁。
(二)发挥怎样的主体性
日本学者佐藤学在他《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旗帜鲜明地反对“悬在半空中的主体神话”,直指当前将“学生主体性”绝对化的教学改革,并认为教学中的形式主义正是产生这一虚假主体性的“温床”。他认为“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该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模块考试折合为40% 兴趣情感 合作才能等 5% 20% 15% 测试 总体占60% 5%
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⑤]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倾听的课堂。但新课改中,“一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几乎把社会与媒体种种手段都搬进了教室,什么辩论、演讲、竞赛、猜谜、唱歌、舞蹈、历史剧…课堂热闹非凡,惟独“历史”不见了。”[⑥]单纯注重课堂的活跃热闹,忽视学生个性化的静态思维过程和情感表露。无独有偶,上海中学特级教师孔繁刚的学生在给他的信中说:“很盼望上历史课,因为历史课是一段可以畅叙的好时光。也许您会奇怪,只您一人在课上说话何以我们畅叙呢?道理很简单,您直言我们心中所想。”孔老师由此感悟到:“新课改中,一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几乎把社会与媒体种种手段都搬进了教师,什么辩论、演讲、竞赛、猜谜、唱歌、舞蹈、历史剧…课堂热闹非凡,惟独“历史”不见了。他得出结论说:学生要求我们课堂的讲述内容要直言他们心中所想,勾起他们心灵上的现实与过去的联系及对未来的展望,这才是学生心目中的主体与师生心灵上的互动。因此,新课改中,教学方式上应注意回归历史课的本质,从花哨、热闹,重形式轻思维向重倾听、重思考,课堂有思想场、情感场,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学风格百花园中绽放自己的芳香
这其实是在说教学特色个性的问题。就是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找到自己的教学风格。愈是有风格的东西,愈是强调某一点。加强某一点,就可以见风格。人大附中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上课经常就手执一本书,用课件很少,但他学贯中西,课堂始终有一种“思想场”,它见骨见髓,触及心灵;山东实验中学钟红军老师的历史课有一种“情感场”它拨动情弦,焕发生命力;他们都展现了历史课堂的真正魅力。
著名作家孙犁曾说:“风格的形成,带有革新的意义。”找寻到自己的风格,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黄沙如海,没有绝对相同的两颗沙粒;绿叶如林,没有完全雷同的两片叶子。一名教师,重要的不是忙着用这种特色否定那种特色,也非拿来照搬他人的特色。而应像蜜蜂一样在风格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完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新课程改革很艰难,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是一种“韧性的战斗”,相信有这种韧性的坚持,会厚积薄发,并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①] 《毕淑敏散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②]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8年版第221页
[③]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年版第10-11页
[④]茅海建《天朝崩溃》 三联书店 2005年版 第583页
[⑤](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P18P28P 40长春出版社
[⑥]孔繁刚 学生心目中的“主体与互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P102007年11期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我认为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因为这是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和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育改革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全面的铺开,今年我省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程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教学的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扑面而来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将又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历史何去何从,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作为高一的历史教师,这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近一年来的教学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地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结构开放灵活。
首先,《历史标准》改变了《历史大纲》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设置了3+6的学习模块,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学习模块的设置,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2.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通史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专题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
其次,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历史标准》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和更新,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表现为:
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等。
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Ⅰ》中,增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选修课程增加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再次,课程评价科学合理。《历史标准》改变了过去以“分数”定论的评价体系,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目的,主张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基本的要求,还要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课程的认知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倡导教师主体评价的同时,欢迎和吸收社会、家庭以及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改的成功与否。高中历史新课程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历 1
史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让历史教学熠熠生辉。
首先,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面对新课程标准,广大历史教师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使历史教学焕发生机,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加大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教学网络,多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实现历史软件资源共享,使课堂教学多样化、现代化。
其次,转变老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中,一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老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天地。
再次,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其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老师应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历史新课程真正进入全新的轨道。
总之,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的帷幕已经拉开,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惟有迎难而上,知难而上,只争朝夕,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历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全面实施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诸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真正使高中历史教学闪出新时代的光芒。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主题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尼采曾经说过:教育乃是对创造物的爱,是超出自爱的厚爱。
教学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而且与德性习得紧密相连。因为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还要考虑到这些知识对其所要成为的“人”的影响。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常常思考:通过一堂历史课,应该让学生得到些什么?除了历史的基本知识外,是否应该考虑更加长远的目标。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这样的机会也来了。
一、审视课程改革解析教学价值
作为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03年4月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这是教育部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在完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新颁布的《高中课标》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和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基本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的实际。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程论文 新课程改革需要新教学方式 历史新课程论文
历史新课程论文 新课程改革需要新教学方式 历史新课程论文 内容摘要:目前我省已率先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行列,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学方式能否成功转变是课改的关键因素之一,本人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现整理总结出来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式理念
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新课程理念为自己的思想指南,改变思想观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从而形成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该问题的认识。
首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观念的改变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过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的愈充分,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学习效果也就愈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主要应该表现为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对所学科目的持久兴趣。
素质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理论、扎实的教育基本功、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教师的这些品质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既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除了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实践活动、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外,对于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设法调动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新课程标准能否成功的关键。
三、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模式。
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学习模式。但是,由于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即使同一学科的不同部分,情况也不尽相同),学习主体(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并且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想找到一种现成的完全符合主体特点的学习模式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以一定的学习模式为依据,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对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使之逐渐符合自身特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创造的能力。
我国古时便注重对技能的培养,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体现了这一精神。的确,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学习,让学生学会了创造的方法,也就使学生学会了创造,这样一来,学生原有的知识就会成为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温故而知新,以新求新,学习成绩的提高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其次,需要选择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
随着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学方式必然也要改变,我认为应该选择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 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基本参照。该思想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因此,任何“好课”在教学方法上理应体现这种精神和原则。
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象“粉笔”“黑板”之于工业社会的教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学一样。),它能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成为学生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方式的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角色问题。
三是要符合学科特点,即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要因科而异,根据学科的着重点来选择。
四是要符合学生实际,如学生年龄、能力、心理发展水平等是选择方式的重要基础。五是要符合教师个性,力戒千篇一律。因为任何成功的教学方式都是有个性特色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素质的不同,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其适应性,又有其局限性,博采众长,综合运用才是成功教学之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的综合化与多样化应是广大教师改进、深化、追求的。
第三,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转变的探索与尝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材的特点,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选择以下的教学方式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讲解接受方式主要过程为:复习讨论;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重点总结;练习反馈。其功效是:学生能在教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历史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历史课程专题式的设置,逐渐接近于历史研究,内容的深度决定了教师讲解的重要性。合理、适度地讲解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构知识内容,建立经验知识与新知识间的联系、完成对认知误区的清理、寻找到认知的依据和范例。例如,高中新课标实验人教版教科书《历史》必修1“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部分对梭伦改革的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是借助于“学思之窗”中的史料来叙述的,十分难懂,只有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才能明白。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梭伦改革把公民按收入划成四个等级。第一等级为500斗级。那时候青铜铸币还没使用,人们用每年收获的粮食、橄榄油、葡萄酒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财富。要是收入达500斗以上,就是最富的等级,田产至少在30公顷以上,是地主老财。第二等级叫骑士级,岁入300~500斗。达到这个富裕程度的公民就能养得起一匹以上的马。希腊人多地少,粮食紧张,养匹马是花费昂贵的事,因此是富人的标志。这个等级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富农。头两个等级的人不多,也就1000来人,因为富人毕竟是少数。第三等级叫双牛级,有地约12公顷左右,收入在200~300斗之间,这个收入意味着能养得起两头牛。人数约
1.5万,是城邦里的富裕中农或中农,古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把他们称作“中产阶级”,认为这是城邦稳定的基石。最后一个等级是收入200斗以下的少地、无地公民,称日佣级,人数约2万,属于城邦里的“贫雇农”。穷人还是比富人多。同学们一定会问:拥有11顷以下土地的人还算穷人?当然要算。11顷土地对古希腊人来说也就是仅可糊口而已。因为古希腊人耕作技术落后,连施肥、灌溉都不懂,为保持地力,每年还实行休耕轮作,今年种的地明年便休耕,所以用今天的标准看11顷是多了,但放到古代就很可怜了。通过这样讲解学生就易懂了。
问题探究方式主要过程为: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带有学习价值的、可研究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教师向学生提供参考书目或网址,学生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学生运用相关资料和理论论证说明;教师讨论,总结和反思探索论证过程的经验和教训。探究模式的主要功效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和历史创造思维能力。例如,讲授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一课时,可通过下列问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①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何意义?
②有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要了解孔子,假如派您去帮助他,您将向他介绍有关孔子哪些事情呢?
③请列表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情感教学方式主要过程为:教师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课堂或实景中体验情景;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历史内容,获得历史知识,表达情感。这一教学模式试图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如音像器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多功能教室等来复原、营造历史场景,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历史图片、历史档案材料、历史电影的丰富,给开展这种教学方式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例如,讲授高中新课标实验人教版教科书《历史》必修2 第一单元“明清的徽商与晋商”一目时,我们就可以采用情景复现教学模式。上课开始后,教师打开多媒体教学课件,屏幕出现徽州的古建筑图片数幅,推出字幕“走近徽州”,然后教师深情地讲道:如果说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那首吟诵徽州的千古绝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勾起我们对徽州山水的神往,那仅仅是表象,真正令我们惊叹的是徽商。(放映有关徽州的短片)只要你一踏进徽州,那些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拔地而起的牌坊以及书院、徽雕、徽医、徽戏、新安画派„„更多的人文景观和艺术奇葩,汇成了一个神秘的徽州神话。是什么力量在皖南一个偏僻的山区创造出如此璀璨的文化,这与徽商密不可分。徽商成为徽州文化的酵母与动力。每当我们惊羡徽州文化的时候,我们不禁对徽商、“骆驼商”由衷地赞叹,是他们走出徽州让世人知道了徽州,让徽州了解了世界,又精心建造了徽州,从仅存的这一批批文化瑰宝折射出的它的辉煌历史,润泽当代,惠及子孙,这是中国商业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商帮做得到的,乃至世界各国的商人也望尘莫及,他们的贡献彪炳千秋。徽商几乎“无货不居”,但最为重视食盐的经营,由此出现了不少盐商巨子。(打出介绍闵世章的一段文字)歙人闵世章少孤贫,九岁辍学。长大后发愤自学,精通文史。一日读《史记·蔡泽传》,对蔡泽赤手而取富贵的事迹赞叹不已,遂立志法其所为,只身奔赴扬州,为一家盐商管理账目。数年之间,他摸清了盐业的行情,于是自筹资金,独立业盐,终于成为“家资百万”的大盐商。
除贩盐外,徽商还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行业,活动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在海外诸国也留下了他们足迹,有“遍地徽商”之说。(放映短片)徽商从明初至清末兴盛了数百年,积累起惊人的财富。今天徽商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影响依然存在。徽商那种锐意进取、吃苦耐劳、勇于挑战和冒险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自学讨论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限于课堂内的历史教学,也可以作为作业安排在课外。主要过程为: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阅读思考;师生提问讨论解决问题;重点检测反馈;教师总结。自学模式的功效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际参观教学方式
我们无锡历史悠久,历史古迹俯拾皆是,如江阴高城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徐霞客及刘氏三兄弟故居、国民党要塞司令部等,教学时将这些有利的教学资源灵活应用,对学生学习历史、了解无锡有更大的益处。因此,教学时,可以根据课程进度,适时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历史古迹、遗迹,无疑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
学教相长教学方式
所谓学教相长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先自学课文内容,在课堂上自我展示,之后由老师加以指导指出问题,学生再学。教师和学生相互探讨、相互协作解决课堂内容的教学方式。具体是这样操作的:在一个班中,找出三、四名平时思维敏捷、发言积极、肯钻研的学生,把课文内容按课题分给他们,每人认真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讲给大家。课堂具体怎么组织由他们决定,与此同时要求全班预习配合。上课时,教师认真将学生讲课过程中的疏漏、失误一一笔记,每讲完一内容,及时以商榷口吻加以指正,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大增,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经过初步实验和反复思考斟酌,我将此方法推及每一个人进行再实验,全班以
四人为一小组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一个标题内容,四人共同商讨然后先推举一人讲解,以前死气沉沉的课堂被气氛活跃热烈参与的课堂取代。在两次实验的基础上,再把这种模式推及全年级,并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将本课涉及的课内外知识编为“历史大餐”,在学教之后展示给学生,以培养主动探究的兴趣。
最后,运用新教学方式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化运用,即要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整体观、综合观,把教学看成一个整体,综合地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扬长避短。
二是要艺术化地运用,即教学方式要尽量体现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的特点。教师应尽力让教学方式本身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命活力。
三是个性化地运用,即在运用中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使个性溶入教学方式之中,使之成为组成教学方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另外,个性的运用需符合学生群体的差异,据此而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方式。
学无常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一而足,具体怎么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因人而宜,因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论。我们要始终牢记用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样才能实现思想观念的解放,完成新课程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第五篇:高中历史 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无疑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史学研究的方式从历史学科、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原则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思维。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必要性原则模式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研究性学习无疑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并在最后设计了22个研究性课题。为了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同步,并检测教改效果,近几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原则,注重“双纲”(教学大纲和考纲),又不拘泥于“双纲”,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这表明高考在命题指导思想上,已逐渐从传统的“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在主观题的设计上,注重研究性、开放性试题,其特征是结论和观点没有定论,无论如何解答,结论和观点都不违背历史真实性与规律性。评卷标准也对标准答案作了较大的松动,只要言之有理,有理有据,就可以得高分,得满分。目的旨在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独特见解,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思维。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深化,最新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及历史教材的逐步推广实施,极大推动了历史教学的改革,并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思想观念的产物,均基于提高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理念,力求在保证“基础性学习”基准上,进一步培育其“创造性学习”,强化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综合能力的积累和个性的良性养成。高中学生做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一项基本能力要求,这在今后的高考中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史学研究的方式从历史学科、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史料和整理史料的方法和能力,研究史料的立场、观点及其方法和能力,表达研究成果的方式和能力。我们依据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制定了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和教学模式。我们认为在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体现以下的原则
1实施研究性学习须体现的原则
1.1要体现创造性教育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首先应符合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规律。中小学生主要是以学习基础的知识为主,创造的表现主要是创造性地学习;而高中生,是中小学生心智、思想都比较成熟的阶段。对他
用心爱心专心
们提出类似科研的方式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引导他们的创新精神朝更科学、更理性、更有实践意义方向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如何能提出有创建性的问题,注重其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注重培养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应明确,高中的学习还是以打基础为主,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的必修课,但并不是高中学习的全部,教师如能把研究性学习与基础知识教学很好地结合互为补充,使其相得益彰,则更能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1.2要体现过程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首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研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学习的基本手段,尽管研究性学习也看结果,也追求研究成果,但它更看重过程,更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思维方式以及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综合,相对于能否出研究成果,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多少则不宜有太具体的目标。历史研究性学习是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来解决特定的历史问题,并从这一过程中去体验和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获得一些结论,可能是幼稚、可笑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尤其是通过课题的设计、资料的搜集研究、思考总结等活动,掌握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方法和能力。即所谓从“研”中学,从“做”中学,可见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结果恰恰就是过程的本身。
1.3要体现开放性原则
不仅仅理解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学习收获上的开放、扩大,还应包括营造适于创造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实施的开放性环境。从学习目标上看,除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外,还由于各个学生的研究专题、个人兴趣、能力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指向性和多层性。从学习内容上看,学生的研究专题和材料来自于不同的渠道,有课堂的和校外的,有图书馆的和互联网上的,也有来自于社会调查的,等等。从学习方式上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有独立的个体活动,也有合作的小组活动,还有多种形式的集体交流活动。从学习结果上看,学生的体验和收获各不相同,研究结论也无预定的标准答案,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1.4要体现主体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真正把学生置身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由于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自由学习提倡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和确定课题,采用个人或分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过程及内容、方式、结果,都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努力,在自由选题、自主探索、自由创造的原则下,学生不必拘泥于教材或传统观点,并把研究内容引向关注现实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得到充分的发挥。
2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原则,为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我们在实践中采用了课堂类和课题类搞研究的模式。
2.1课堂类
是指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是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之一。目前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课也承认了它的主导地位,因此利用课堂教学渗透专题研讨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渠道之一。课堂是学生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只有将研究性学习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研究性学习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如:在课堂举办“历史小论坛”、“演历史剧本”、“历史小论文写作”等活动,让学生上台当老师,上台演讲,交流研究心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类研究性学习有两个的特征,一是教师是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整理出相应的历史问题、专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分析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则要求学生评价统一文字对中华民族形成的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对你和周围现实生活的影响)。也可以在习题训练中尝试研究性学习。近几年来,研究性学习方式正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和方向渗透到各学科的高考试题中,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如1999年对洋务运动的评价、2003年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习题训练中,适时进行开放的研究性学习,无疑是给了学生一个观望自己、总结自己的机会,无论对何种层次的学生,其积极意义都是十分明显的。教师既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以自我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又要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在探索研究过程中,适时进行师生双边活动,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诱发思维碰撞,监控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参与学生的活动,共同探讨、提高。二是在这一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因为开放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往往会产生出相关的“奇谈怪论”、“神思仙想”。这些问题未在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研究之列,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全班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文革”这一课时,学生对“大跃进”、“文革”对中国社会的破坏认识较偏激,甚至怀疑它们使新中国建国初三十多年成就变得一无是处。对之教师并没有作太多的理论分辨,而是让学生查找建国三十多年经济发展的状况,就学生所持的几个关键论据作了数字上的质疑,让学生理解实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又有学生提出:没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入侵,中国能否自然地渡过到资本主义?历史事实是确定的,但敢质疑、假设才能更好了解历史真相,在这一问题中,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列出一系列问题,古代中国有没有对外殖民的可能;殖民主义的过去和现在,今天的中国是否会对外殖民侵略或重新被殖民侵略的可能性。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2课题类
是指以历史学科领域内的某些特定问题作为专题,在开放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类研究性学习一般可归结为:确定课题、实施研究、交流总结三大步骤。课题内容,可以来源于教材内;也可以来源于相应的教材外部;还可以来源于非历史学科领域,因为历史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强,在研究某些历史课题时,往往要涉及其他学科。选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地方资源拟定;学生也可以结合时事拟定课题。研究方法大
致有:文献研究式、调查研究式、比较研究式等。研究成果表达形式可分为:历史小论文、专题调查报告、专题历史资料汇编等。在课题研究前,先采用集会讲座、兴趣小组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史学研究的一般方式方法,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之门。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课题。由学生自愿组成若干个课题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和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内容。利用每周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和节假日时间,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寻、实地考察、动手实践,寻找知情人土,访查先驱足迹,搜集、整理、研究史料。将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方式相互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并逐步丰富个人的研究成果,培养科学的精神。最后,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如:《对龙泉窑青瓷的研究》一课题时,学生以文献调查为基础,拟定研究方案,通过参观博物馆,去大窑等古遗址的实地考察,了解青瓷发展各个时期的特点,又动手做青瓷制品。不仅使学生获得真切、生动的资料,而且在资料的整理中学生们也能够体会到历史研究的过程(此课题获省中学生历史研究性课题二等奖)。通过课题类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地开辟了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通过知识的综合性应用,深化了学科知识,也学习了其他学科知识,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有利于达到研究性学习目标。如: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资源》、《畲族民俗风情》等课题,就涉及地理、生物、人文知识等相关学科的一个综合性课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培养学生关心时事,以时政热点为研究课题:西部大开发、台湾问题、中美关系、中东和平等。引导学生注意与现实的结合,加强应用性研究,密切联系实际,把课堂向社会和自然界开放,活学活用,确保课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由课堂类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入门;再由课题类加强学生的兴趣,形成一定的能力;最后又渗透于常规的课堂教学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目标。全面实现研究性学习难度很大,但只要决心长期尝试,必然会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研究性学习目标。
3对研究性学习实践的思考
目前许多学校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认识,认为研究性学习花费时间和精力会影响高考,笔者认为只要处理得当,不仅不会妨碍反而能有利于备考复习。但在活动中须注意,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责任在于明确探究的任务,指导学习的方法,将“反思”引向深刻,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历史现象引导到历史思考,从而达到“以史为鉴,明理启智”的目的。第二,历史学习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应该寻找适合的切入点,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
诚然,历史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通过师生刻苦勤奋的努力以及合适的内容、方法、习惯的点拨诱导,积极探求“研究性习”活动,那么历史教学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①《专家解读研究性学习》2003年
②《教育研究札记》耿申
③《浅谈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中指导策略》严乃超
④《历史教学》200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