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6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语文第三册识字6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对对子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爱憎分明,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一连串的反义词对举,如诗歌一般,读起来那么和谐,那么富有韵律感。学生可以在识字的过程中,知道美和丑、爱和恨、冷漠与热忱、索取与奉献,从而,在学生的心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2、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反义词,比如:黑白、上下……所以对反义词并不陌生,但是要理解本课的反义词还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3、教学目标:
① 了解课文的内容。
②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③ 在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4、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5、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6、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7、教学流程: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熟读成诵
五、引申
六、课堂总结
8、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识字6》,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本课认读字和词语,让学生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复习前一课所学认读字和词语,加深记忆。)
二、初读课文:
1、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词。
2、生质疑,师解答。
3 你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吗?自己试试。
(设计意图:由自读入手,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学生质疑后,老师再帮忙,体现学生主体。)
三、再读课文:
1、孩子们,你们知道反义词吗?(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回顾上学期学过的反义词。(出示课件)
2、文中给我们列出许多组反义词,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找一找,把你找到的反义词说给你的同桌听。
3、汇报,教师是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由学过的反义词入手,很自然的把新旧知识的联系起来。)
四、细读课文,熟读成诵
1、用“□”勾画出文中的反义词,读一读这些反义词,想一想你能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2、出示这些词语,说一说每组反义词的意思,先小组讨论,再指名。
3、用开火车、齐读抢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4、师生对读课文。师:美对──生:美对丑…….5、同桌对读课文。
6、熟读成诵,试背课文。
7、齐背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批画,自主找出反义词,提高识别反义词的能力,不同形式的读,有助于理解意思。)
五、引申:
1、我们能不能用这些反义词说说话?
2、出示老师写的话,学生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教会学生更好的运用这些反义词。)
六、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反义词,你有什么收获?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知识,总结本课。)
9、板书设计:
识字6
美—丑贫—富,爱—恨冷—暖。
真诚—虚假饥寒—温饱,冷漠—热忱索取——奉献
9、设计特色:
本课很注重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反义词意思的理解,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反义词的意思。
第二篇:二年级上册《识字6》教学设计
《识字6》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图画(1)导入(美和丑图)。这幅图里藏着一对什么反义词?(美、丑)用“漂亮”和“难看”行吗?
2.第二幅图(冷图和热)。这幅图中藏着什么反义词?
3.齐读。(美对丑、冷对暖)。你们发现了什么?(是两对反义词组成)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对子歌》
二、初读。
1.打开书,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看拼音。
2.用铅笔划出藏在对子歌中的反义词,看谁找得又好又多。3.汇报:(1)指名读反义词。
(2)指名带生齐读。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自学生字、词。
2.师生游戏:师出示一个词语,生说反义词。(冷——暖、热。)3.读生字并组词。(开火车读读音并组词。)
四、师生读、背诵。
1.师范读对子歌。2.指名读(分节)
3.齐读最后一句。(这句是一首歌中的歌词)4.拍手读对子歌。(也可以背诵)
五、写字。
1.看生字,有什么特点。(很多生字是反义词——也有近义词;反义词组成词语)
2.写字建义:丑——丑的竖要斜点;永——点在横折钩的右边(一点压得水头弯,千年万年流不完);暖——右边不是爱。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识字6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使学生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内容:
本第-页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新,激发兴趣。
二、认读生字。
.
自读文:画出生字。
2.同伴互相读。
3.指名读文。
4.出示生字卡片。
三、朗读感悟
.
自读文,想想每个对子的意思。
2.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每一个对子的理解。
3.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4.教师范读
.
师生、生生对读。
6.全班齐读文: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学生质疑,教师进行适当的解释。
8.读诵积累。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
二、识字写字、生活引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在词中认字。
3、形象意义识字
4、写字指导。
第四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2012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 教学设计
清油河希望小学 田梽鑫
关键词:二年级 上册 教学设计 识字 词串
摘 要:《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 教学设计》...,便于记诵。这样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这种对传统识字教材呈现形式和古典诗词艺术手法的借鉴,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利于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利于向其他学科辐射。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本课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对“只要求认识”的生字,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能在口头表达时运用。对要求会写的字要作到会读、会写、会默、会运用。
本课采用的方法是词串识字,这种识字形式所安排的内容,分别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连起来读,则意义上有联系,又押韵上口,便于记诵。这样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
这种对传统识字教材呈现形式和古典诗词艺术手法的借鉴,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利于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利于向其他学科辐射,利于相机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二、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力目标: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我国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各地的风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塞”“岛”“骄”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运用本课中的词串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 引导探究 引导点拨 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地形各异(出示地图),有一望无边的塞北,有桃红柳绿的江南,有骄阳似火的海岛,有冰天雪地的高原。
今天,我们就一起乘飞机到祖国的这四个地方旅游。在登机前,让我们先去买票吧。
(二)、初读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读通顺。这样,你就可以获得机票。
2、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读——全班跟读。
师:你觉得你能读准字音的,站起来读。
3、去掉拼音,一行一行的读,看能不能读准确?分小组读。
4、一行一行能读好了,相信你们全文一起读也能读好。全班齐读(评:同学们读得真认真呀,每个人都拿到了飞机票,现在,我们可以登上飞机开始旅游了。)
(三)、精读
过渡:飞机起飞,你们想先飞到哪去看看呢?
1、学习“骏马 秋风 塞北”
(1)、(出示图画)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谁是主角?(马)(出示马图)什么样的马叫骏马?指答
你能看着这些好马,读好这个词语吗?指读——齐读
(2)、从图上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骏马特别喜欢在塞北的草原上奔驰,为什么?多舒服的风啊,齐读“秋风”。
(3)、(听音乐,师做动作)你觉得骏马迎着秋风在草原上奔跑,是什么样的感觉?(欢快)谁来读词串?(指读)
过渡:飞机继续飞行,下一站我们去哪?
2、学习“杏花 春雨 江南”
(1)、(出示图画)看图,你最喜欢江南的什么?
(2)、理解 “杏花” “春雨”
(3)、江南美吗?读词串。女生读——男生读
3学习“椰树 骄阳 海岛”
(1)、齐读“海岛”,贴词。海南岛什么水果最多?(出示图片和“椰树”)齐读“椰树”
(2)、(出示图片)为什么小朋友到了海南岛,小脸都变黑了?怎么回事?(指答)
课文中有一个词语说明太阳很厉害,是哪个?(骄阳)你能读出太阳的厉害吗?(小组赛读)
(3)、海边的景色多美啊,试着读好这个词串。自由读——指读——喜欢读的站起来读
4、学习“牦牛 冰雪 高原”
过渡:飞机继续飞行,往哪飞呀?
(1)、齐读“高原”。高原的地势很高,(简单画高低)
(出示图片)看图,你有什么感受?(指答)冰雪好大呀,谁来读这个词?(指读)
(2)、在高原生活的人们,有一个好帮手,(出示牦牛)你们了解牦牛吗?(它全身是宝,它的毛很长,可以做绳索、帐篷,它还可以帮人们耕地、运输,被称作“高原之舟”)它一点也不怕冷,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词,齐读“牦牛”
(3)、让我们带着敬佩读好这个词串。男生读——齐读
5、飞机降落了,我们去了祖国的四个地方,你有什么感受?齐读
(1)、归纳课文特点。用几个词就把不同地方的风景写了出来,多美啊!
(2)、让我们带着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来再来读课文。(齐读)
(四)、写字(提醒写字姿势)
1、看看这篇课文有几个生字?你会记哪个字?想想我们学过的记字方法。(指答)
2、相机识字
塞
塞字是怎么来的呢?塞字最早读sāi,表示堵住的意思,(示图)古人房顶漏了缝,就用双手拿着草和泥土来补漏洞。后来用来表示边界上险要的地方,读sài,说明这些地方边远。
你能给“塞”字组词吗?怎样写好这个笔画多的字呢?师范写,学生描“塞”,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岛
岛是什么样的?(示图)师讲解:四面都是水,中间有陆地,有许多石山,小鸟在海洋上飞累了,就可以停在山上休息,(示鸟)有山有鸟就是岛。组词。
有信心写好这个字吗?范写,生说笔顺,学生描“岛”,再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骄
这个字读谁的音?它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组词。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马的横边成了提,撇不要写成横)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左窄右宽)生自己描红。
(五)、总结
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旅游,收获了不少知识,请你回家后用词串中的词向爸爸妈妈介绍这些旅游胜地。板书设计:
识字6
骏马 秋风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树 骄阳 海岛 牦牛 冰雪 高原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6》教学设计
《识字6》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通过交流,识记字形。
3、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法】
主要运用形象直观的图画,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愿意和老师玩“反号施令”吗?(师生游戏。)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识字六》。
(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自然地出示本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特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后借助拼音或与同桌交流后多读几遍,画出反义词。2.交流反义词,正音
三、识记生字 1.选择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不能忽视孩子的每一项“创意”。)2.交流识字方法
(1)学生上台教生字:领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扩词(2)其他学生对“小老师”的回答进行补充或改正(3)教师指导:
①恨:归纳学过的有“忄”的生字;
②漠:出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记住“漠”字;
③炭:播放“雪中送炭”的动画,记住“炭”字,理解成语意思,说说你身边有哪些“雪中送炭”这样的事情;
④贫:利用组字特点识记——把宝贝分给别人,自己就变得贫穷; ⑤富:引导学生根据“贫”的识记方法交流——一个人有房子住,有饭吃,有田种就很富有; ⑥饥:归纳学过的有“饣”字旁的字;
⑦索:板演“索”字的演变过程,理解字义,利用图片扩词“绳索”“勒索”“索要”“铁索”“索道”“索桥”; ⑧奉:板演“奉”字的演变过程,理解字义;
⑨永:向学生讲解“永”字的起源,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和字义,用“永远”说一句话。
(通过小老师教生字,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同时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展示的愿望,使学生在体会当“小老师”的成就感的同时,树立自信心。同时借助图片、动画和生动的故事,激发识字兴趣)3.开火车读生字 4.领读词语
四、朗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小组展示 3.齐读
(用不同的方式再读文本,巩固生字的认读,同时通过拍节奏,让学生体会到的文本的韵味。)
五、观察体验,写好生字。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同桌讨论)
2、谁来试着说一说这些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 4.学生临写,互评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师提醒等方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字的特点,体会发现的乐趣。)
六、课堂小结
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来朗读一遍这首儿歌吧。【板书设计】
识字6
恨 漠 炭 贫 仇恨 富 富有
冷漠 饥 饥饿 木炭 贫穷
索 奉 永 索要 奉献 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