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掘金者:“逆流而上”——我的15次成功
我今年66岁,双腿却已残疾64年。这样的残疾人,生存下来已很不容易,还有“成功”可言吗?但是,几十年来,我正是在这种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情况下,走了过来,并取得了对我来说的15次成功。
第一次:站了起来
患小儿麻痹症后,我只能爬行。日本投降那年,我已经8岁,仍无法站立。父亲忧虑地说:“站不起来,怎么去上学呢?”
婴幼儿的适应力是极强的。我无论在家中,还是在院里,爬得都很快,很轻松,而要改变却很难。因为一旦拄上双拐,走路时我那条唯一能用上些劲儿的右腿,难以支撑全身重量。
父亲为我做了一双小小的木拐,教我站起来走路。我腋窝被拐杖咯肿了,手也磨破了,尤其是抬起拐杖时,必须支撑全身重量的那条腿,酸疼难忍。但我一声不吭,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再一步地向前走。
尽管我终生离不开双拐,但我挣脱了一辈子爬行的厄运。
第二次:我有了笔和本子
父亲39岁那年,就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母亲拉扯五个孩子,家中非常困难。一次开学时,我的学费被免交,母亲仍在为无钱给我买学习用品而着急,我高兴地向母亲擎起我的笔和本子-----笔是一截秫秸插入蘸水笔尖,本子是我用旧杂志订成的。母亲见了有点伤心,但这样的“小米加步枪”,并未影响到我的学习成绩,我在班上屡屡考第一名。
第三次:爬上坡顶
架双拐后,我不再爬,但例外的时侯也有。一个早春积雪融化的日子,我去上学(当时家住郊区),在一个陡坡上几次滑倒。看来我是无法走上坡了。我便一边向坡上依次扔上两条拐杖,一边向坡顶爬去。我满身泥水,但终于扶住拐杖在坡顶站了起来。我回头望去,见这样陡的坡我也上来了,心中特别高兴-----我觉得自己不是爬上来,而是飞上来的!后来,我依据此事写了一篇作文,老师送给校长看。校长在作文后面写了一段话勉励我:“……不要让身体的残废束缚了你的发展自由,你是一个有前途,有发展的孩子,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一定有成功在等着你呢……”
第四次:选准目标
高中毕业时,我因身体残疾被拒于大学门外。这对我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我不甘于沉沦,要为自己选择一个奋斗目标。经过苦苦思索,我决定为孩子们写作。因为早在童年时代,我就读到了许多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我还没想到,中国是世界上孩子最多的国家,儿童文学作家却太少。也许更重要的是,我非常热爱这项事业。于是,我在自学大学中文系和生物系课程的同时,开始为孩子们写作。
如今,45年过去了。我一直沿着这条路在走。我深深感到,我没有半途而废,是因为我当初选择了一条最适于自己发展的道路。
第五次:发表处女作
1959年12月7日,我的处女作《“小伞兵”和“小刺猬”》在《新少年报》上发表。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将童话和科学融为一体。后来此文入选多达十种儿童文学,或儿童科学文艺选本,并被选入全国幼师教材。从此,我不断创作科学童话。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有关方面列为“全国科学童话十家”之一。
第六次:当义务校外辅导员
处女作发表后,我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一度步入低谷,几乎所有稿件都被一一退回。原因到底是什么?当我明白这是由于我远离了孩子,便决心到孩子们中间去。我不顾行动艰难(那时我连手摇车也没有,只能架拐杖),主动到少年宫,以及家附近的小学担任义务校外辅导员,与孩子们交朋友。从此,我再写作时,便渐渐心里有数,退稿越来越少了。
第七次:“文革”时大量读书
“文革”开始时,我既没有工作,又不能写稿。大量空闲时间做什么?我很想读书,却找不到。大约两年后,一次,我听说道外区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截然不同,由于已六十岁的老馆员张老师严加保管,加之在冲击图书馆的红卫兵中,许多曾做过该图书馆的小服务员,被张老师成功的劝阻,因此馆藏图书基本保存完好。只是张老师怕被戴上“放毒”的帽子,一本也不敢外借。张老师是个“老倔头”。他极喜下象棋却常没有人与他交战,我便对他发起了“象棋外交”,经常找他下象棋,并帮他写《欧阳海之歌》等新书书评,从而拉近了我们的感情。后来,张老师在我答应“保密”的前提下,允许我用书包装满书籍回家去读。就这样,“文革”期间,我竟有幸读到几百本文学作品,这为我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期间,除了读书,为了增强体质,我还从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出发,成功地学会了游泳。1968年,我已31岁。5月的一天,我在江心岛的无人处,下到浅水中,发现自己身体的有利条件:由于自小拄双拐,两臂锻炼得健壮有力,且胸部发达,肺活量大,这使我能以臂代腿,而且较易浮起。经过多次尝试和苦练,我创造了“双桨仰泳”(仰泳,用双拐划水),“双拐蛙泳”(蛙泳,单臂挎双拐),“随波逐流”(身体与两拐各自顺流而下,拐杖离远时再逐一“捉”回)等特殊游泳姿势,第二年7月,就穿着全身衣裳,胶鞋,横渡了松花江。1970年7月14日的《哈尔滨日报》,用大半版的篇幅,发表了我的文章《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武装头脑,双腿残废也能横渡松花江》,在哈尔滨市引起了“轰动效应”。从此每年坚持游泳,直到2000年考虑到年龄和身体因素,我才主动停止游泳。学会游泳对我自己也是鼓励,原来,人的潜力如此巨大。应该更好更多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在力量。
第二篇:掘金者:成功就是战胜自我!
●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是否成功
李践对成功看法的最大特色在于强调了成功的个性化。他指出,成功最直接的表现是“完成”或“到达”,因为每个人成功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对目标的评估也是不一致的,所以 成功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估,自己认为成功了,那就成功了;自己认为自己不成功,那就不成功。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观点有一点阿Q,但李践指出,这种结论是由成功的相对性而决定的。很多人一直急于追求别人所定义的成功,不是发自内心地了解自己想要的,不知道自己的目标,结果就容易陷入迷茫中。其实只有自己才是决定自己是否成功的人,自己去做判断,才能享受真实的成功。
他还指出,由于成功者的生存空间、意志范围必然扩大,可支配、操纵的物质或知识必然更多,因此成功的实质就是获得自由度,用通俗的话说所谓自由度就是当你想当的人,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说你想说的话。
●获得成功有三个条件
李践学习和运用成功学的方法并取得很大的成功,就是因为他相信成功必有方法,失败定有原因。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他认为要想成功需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要下决心做一个成功的人。他说,一个人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自己的决心,而衡量这种决心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扪心自问:自己究竟是“想成功”还是“一定要成功”?虽然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差之千里。因为“想”只是一种向往或是一种侥幸心理,它是盲目的和非现实的;但“要”则不同,它是明确的、有目的和现实的,有了“要”的动力才会不顾任何艰难险阻、义无反顾地去努力。
二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李践说,下定了成功的决心,仅仅是使成功有了必要性,要使成功具有必然性就需要具有坚持不懈的信心和毅力,惟有奋斗才能成功,这是最好理解又是最难做到的。
三是要向成功的人学习成功的方法。李践认为,成功的热情和决心并不能取代科学的方法,历史的经验也证明学习别人的成功方法是取得成功的捷径。因为任何一位成功者之所以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必定有其与众不同的方法,我们只要直接进入他们的经验和原则之中,就能做出和他们相似的成就。学习成功的方法有两条途径:一是向自己身边耳闻目睹的成功人士学习,二是学习“成功学”。
●妨碍成功的八种“劣根性”
据说人类大致有54种消极情绪的表现,而其中的任何一种情况都足以毁坏我们生活中某一方面,甚至对整个人生历程产生不好的影响。李践将这种种不好的表现的形成归结为八个原因,即人类的八种“劣根性”:
一是缺乏目标。世上没有懒惰的人,只有没有目标的人。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就是没有目标的人,因为连“梦想”都没有,还会拥有什么?
二是害怕失败。当人们在作出一个新的决定时,心态消极的人往往想到曾经遭受过的失败景象,于是忧虑畏缩,裹足不前。
三是害怕被拒绝。害怕遭到耻笑和打击,害怕失去我信心的恐惧,妨碍了人们开口求助,妨碍了他们的前进。
四是埋怨和责怪。这些人不能正视困难、面对自我,就自然而然选择了一种逃避行为,即把责任归咎给别人。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和把握不够,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是可怜者。
五是否定现实。这些人面对不如意、不利的情况时,就找借口来逃避,这是一种懦弱、胆怯和无能的表现。
六是做事半途而废。这些人不明白人生的历程实质上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所以他们对事业没有坚强的信念和决心,不能坚持到底。
七是对未来悲观。悲观与前面提到的几大习性有关,可称作是一种消极的“并发症”。
八是好高骛远。这些人的想法不切实际,把成功寄托于一些不可能发生的荒唐想法上。
●消极心态者不能成功的六项理由
消极的心态为什么使人不能成功?李践认为这里面有六个原因:
一是丧失机会。因为消极心态会散布疑云迷雾,即使出现了机会也会让人看不清抓不到。
二是使希望破灭。因为消极心态会使人的自信心受到摧毁,使希望泯灭。而看不到将来的希望,也就激发不出任何活力。
三是限制了潜能的发挥。人若不相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他便不会去争取。
四是消耗掉90%的精力。消极的情绪容易恶性循环,变本加厉,使消极者日复一日地在消极的境遇中挣扎。
六是不能充分享受人生。在人生的整个航程中,消极心态者一路上都在晕船,无论目前境况如何,他们对未来总是感到失望、恶心,那么还何谈快乐、成功、健康,更谈不上充分享受人生旅程中美好的风光。
●成为心态积极者的三个诀窍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心态积极的人?李践向我们推荐了三种方法:
他认为要想心态积极,首先要消除破坏性批评。所谓破坏性批评,就是看问题时总是在寻找或注意应该批评的那一面,批评多于表扬,从而产生胆小、懦弱、害怕失败等消极性的心态。消除这种心态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当我们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四个原则,即多表扬少批评,批评对事不对人,对未来不对过去,永远不要打击别人的自我价值。二是当我们受到破坏性批评时,心里要有准备,要清楚地认识到,这是破坏性批评,是对方消极心态的表现,不能受他的影响。另外在反省自己时,也要把握对事不对人,对未来不对过去的原则,千万不能自暴自弃、自我埋怨。
其次,要树立对自己负责、一诺千金的观念。失败的人永远找借口,成功的人永远找方法,只有负责任的人,才是主宰自己生命的设计师,才是命运的主人,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对自己负责有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完全接受,要坚守承诺,全力以赴把事情做好,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
第三是要进行反自我验证,即用积极的态度看别人,用乐观的情绪对事情;保持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凡事往好处想,不轻易下结论,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成功需要哪些积极的心态?
李践认为,首先是要确定目标;其次要去做害怕做的事;三要提高自我价值;四要宽恕包容别人;五要坚持不懈、直到成功;六要永远期待最好的;七要充满爱心;八要塑造成功的个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确定成功目标有“四戒”
确定成功目标时应该注意什么?李践认为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确立远大的目标,这个目标不应是空洞、不着边际的。
二是要养成凡事确定目标的习惯,工作、学习、健康、人际等都可以确定目标,养成这种习惯后就能冲破“自我设限”的藩篱和桎梏。
三是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否则毫无意义。
四是确定目标后要注重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五种能力”,这里李践引用了发明家爱迪生认为搞发明所需要的五种能力:即清楚判断要达到何种目标的能力;全神贯注、调动一切手段去达到这个目标的能力;不怕挫折、不断寻求成功方法的能力;明知别人可能用类似的主意或方法尝试失败了,还要坚持下去的能力;深信肯定有解决方法,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这个方法的能力。
●“必定成功公式”的十个要点
成功有没有规律可循,李践根据他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必定成功公式”的十个要点:
一是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到达的、可衡量的,他认为只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才可衡量,而只有可衡量的目标才可能达到。否则,便只能是笼统、空泛的大话而已。
二是要分析你自己的起始点,也就是要分析你现在所处的境况和条件,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后再规划自己的未来。
三是要把目标写下来,并问自己为什么要实现这个目标,实现目标的理由或好处越多越好,这样有助于发现、认识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增加实现目标的紧迫感,获得巨大的驱动力。
四是要制定实现目标的期限,因为期限能衡量目标的进展,激发不断前进的动力。
五是要确认实现目标的障碍,并依“难度”设定优先顺序,这样做,是为了有备无患,从容不迫。
六是要确认对实现目标有帮助的人和团体,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和因素,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七是要找出解决障碍的方法,关键性障碍应找出不低于五个解决方案,其他每个障碍都要找出解决方法。
八是要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这个计划最好能分解到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天。
九是要按期进行评估和考核,没有评估和考核,一切目标都会“夭折”,设定目标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十是要根据你的目标马上行动,没有行动,再好的计划也是白日梦。
另外,李践还提醒大家,由于目标会有很多,本着“突出自己最重视的事”的原则,应从中选出四个最重要、最想达成的目标,再从这四个当中选出一个最重要的“核心目标”。所谓核心目标就是在今年最想达成的目标,它代表的应是人们成功的发展主线。
时间管理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保障,但很多人由于缺少这方面的意识,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李践指出,人们浪费时间的原因主要分成主观和客观两大类:
其中主观原因有缺乏明确的目标,拖延,缺乏优先顺序,想做的事情太多,做事有头无尾,缺乏条理和整洁,不懂授权,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仓促决策,行动缓慢,懒惰和心态消极。客观原因有上级领导浪费时间(开会、电话、不懂授权),工作系统浪费时间(访客、官样文章、员工离职等),生活条件浪费时间(通讯、环境、交通、朋友闲聊、家住郊区等)。
●做好时间管理的十四项法则
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造出更大的辉煌,李践提出了14项时间管理的法则:
首先是要明确目标,目标能最大限度地聚集你的资源(包括时间)。因此,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
其次,要分清轻重缓急。时间管理的精髓在于分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程序,成功人士都是以分清主次的办法来统筹时间的,即把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
第三是要制定计划,写成清单。用玫琳凯的话说:“每晚写下次日必须办理的六件要务,挑出了当务之急,便能照表行事,不至于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
第四是遇事要马上做,现在就做。
第五是要遵循第一次做好、次次做好的原则。如果第一次没做好,就浪费了做好事情的时间。
第六是要专心致志,不要有头无尾。
第七是要珍惜今天,当日事当日毕。请记住:要有好的明天,请从今天开始。
第八是要养成整洁和条理的习惯。
第九是要养成快速的节奏感。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给人以良好的作风形象,而且也是健康的表现。
第十是要设定完成期限。
第十一是要善于利用零散时间。把零散时间用来从事零散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二是运用成功日志法。几乎所有的伟人都有把想法记录下来的习惯,日志是成功者必备的条件。
第十三是要善用节省时间的工具。包括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通讯手段以及交通、电脑、办公自动化设备。
第十四是要对业余时间进行管理。
●消极的心态和对变革的恐惧使人们“知易行难”
李践在演讲中常常爱举这样一个例子: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小女孩因为是个私生女而被别人看不起。她很自卑,生活中的惟一乐趣就是听镇上新来的一位牧师布道。有一天散场后,牧师叫住她问:“你的父母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令她非常难堪,牧师似乎知道了她的秘密,平静地对小女孩说:“我明白了,你是上帝的孩子,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记住,过去不等于未来。”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她从此战胜了自我,通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成为田纳西州的州长。
这个故事也给了李践很大启发。他说,很多人都知道应当如何去做,可是在付诸行动的时候,却只有很少的人身体力行,这也许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吧。其实当一个人真正悟出道理来的时候,再把理论化为行动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谈及人们为什么害怕行动的原因,李践认为,首先是心态的原因。有些人一行动就想到消极的一面、想到失败,这种恐惧心理摧毁了他们的自信,使他们遇事不敢轻举妄动。其次是人们对发生改变多少都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不安,即使是对代表进步的变革也会这样。再有就是因为不愿付出而害怕采取行动,这可能是出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因为付出就意味着“失去”,而行动就意味着要付出。
●付出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贫穷
行动的实质就是付出。要成功,就必须明白“舍得”的道理,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有一个寓言讲得非常深刻:甲乙两人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王查看功过簿后说:“你二人前世未作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与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过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人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阎王让两人慎重选择。
由此李践指出,付出就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贫穷,快行动起来,用行动表现你的“富有 ”。
●心无旁骛地做事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她预感他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并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后来人们就把这种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如何、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 做“瓦伦达心态”。
李践认为,凡事先行动起来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容易形成“瓦伦达心态”。因为一旦进入行动状态后,人们就来不及多想,就等于逼上梁山,背水一战,只有一条路走到黑,这样反而容易成功。因此,无论是走在地狱还是天堂,都应抱着“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向着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这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
●心态、目标、时间管理和行动四者同等重要
心态、目标、时间管理和行动,这四个成功因素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呢?李践的回答是: 四者同等重要。因为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四位一体,不可分离的。
改变心态的时候,行动就开始了;确定目标的时候,行动就开始了;时间管理的时候,行动就开始了;而开始行动时,则必然是心态改变了,目标确定了,开始进行时间管理了。心态、目标、时间管理三者的集中点就是在行动上,三者的表现特征也是“行动”。因此,心态、目标、时间管理和行动不是四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知行合一”的统一体。行动因心态、目标而行动;同时行动又改变着心态、调整着目标。好心态才有好目标,好目标才有好行动,好行动又才有更好的心态。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时间管理,同时又影响着时间管理。
第三篇:掘金者:成功可以很简单
----记中国联通数据与固定通信业务部部长田文科
那一年,我听了师傅的话
很多年后田文科反复想起刘传圣,这个当年他叫作刘师傅的人。当年,田文科听了刘师傅的话在西安城里爬了一年的竖井。坐在联通总部冷气过盛的办公室里,现任中国联通数据与固定通信业务部部长的田文科想起有点温暖又有点模糊的过去。
那一年田文科不过23岁,刚从大学毕业,在这个陌生的省会城市,毫无背景的小田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大学读的是南京邮电学院通信专业,1982年毕业分配到西安市电信局市话二分局线务班。单身宿舍里,一同分来的年轻大学生们常常高谈阔论理想和抱负,讷于言辞的理科生田文科感到也有必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
在此之前,他一直没有考虑过太多人生道路的问题,高中毕业成了下乡知青,种田,养猪,放牛,叫干嘛就干嘛。恢复高考,大家说小田你成绩不错,该去考大学,他就认真复习。填志愿那天正在犯愁,抬头一眼看到复习教室里变电盒里的电阻,他想那就报考跟“电”有关的吧。理科生田文科习惯解决出现在面前的问题,让他去考虑几十年的发展目标,他感到太遥远,毫无思路。
师傅刘传圣的话帮了他,师傅说,“小田,这么多年局里还没有地下电缆分布图,你去把西安市的地下电缆摸清楚,画张图。”师傅简单地说完就走了,小田答应了一声“好”就扛着梯子,骑上三轮车出了门。
为了这一句话,小田干了三年。
田文科每天早上骑着绿色的“飞鸽”自行车去线务班,到班上换上工作服,把梯子,钢钩,几块砖头,画图本往三轮车里一放,再蹬上三轮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先制定一份行车路线图,每天按着地图“扫街”。那时电信局还在使用老式井盖,直径近一米,重达百斤,田文科用自制的钢钩钩住盖上的凹洞,两手握住钩柄一撑劲,井盖划出简洁的弧线应声落地。有的竖井积了污水,臭气熏人,小田先放下梯子,带着砖头下去,把砖头铺到露出水面再下脚。
西安晴多雨少,偶尔下雨的日子,田文科披上雨衣,把画图本揣进怀里。
制作电缆分布图的工作前后持续了三年,前一年半他走遍了西安的大街小巷,爬进每只竖井记录电缆分布。一年半后他开始用业余时间将收集到的资料仔细绘制成图。后一年半刘师傅给他派了新任务--到每个基层部门走一遍。交换机房,电源机房,障碍台,每个部门待上三个月到五个月。师傅要求他必须能够像个第一线操作工一样“手起活落”。田文科和工人师傅一起冒着大雨抢修电缆,也从此成为修理电话机的高手。
田文科忙着查电缆,画电缆分布图的三年,身边的年轻同事们也没闲着。他们依然热衷于讨论理想,琢磨怎么走关系从基层调到上层机关,琢磨在机关工作做人处世的门道,为自己谋划人生曲线。
田文科的人生线路图却始终没能画出来,他也不大能理解同事们为什么热衷于谋划人生。
那天师傅叫他去查电缆时还说了一句话,师傅说,“不管你是做技术,还是做管理,要想在邮电系统发展,技术一定要过硬。”田文科觉得凭这一句话就足够指导三年乃至更长的生活。
26岁当局长,成功也可以很简单
1985年,26岁的田文科被破格提拔为西安市电信局副局长。26岁的副局长在当地成了新闻,消息一传开,很多人跑来和小田“聊天”--大家都想知道平时言语不多的小田究竟有什么升官秘诀。
亲戚家的孩子大学毕业找他设计人生说,田大哥你帮我设计设计吧。田文科说你自己怎么打算?年轻人说我想进深圳华为做营销。田文科说很好,华为是国内最大的民企,你去吧。一年后年轻人又来找他说,大哥我当了区域营销经理了,你再帮我设计设计吧。田文科说你还想做什么?年轻人说我打算再往上做。田文科说好,你做了区域经理,再做全国经理,最后你做了副总裁。
年轻人说那我还能做什么。田文科说你还是做不了什么。你要是只为了获得一个高职位,多赚点钱,你永远也做不了什么。
田文科从没有设计过自己将来要做到哪个位置,他的计划一直都是做好今天的事,眼前的事。人找事不如事找人。
作为电信部门的领导,受人尊重的重要条件是懂技术。你亲身在第一线干过,就能快速理解对方问题的核心所在,为对方出谋划策。你所提出的意见才能真正获得下属的信服。田文科再一次想起师傅刘传圣,他想刘师傅的话一定对很多年轻人说过,但听进去的似乎不多。他想或许是因为自己是个比较简单的人吧,一个人在年轻时能听进长者的话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想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
从查线员到副局长,田文科的工作内容改变了很多,他一直没有忘记的是师傅的那句话,在电信部门当领导一定要技术过硬,有技术,说话才有底气。为了这句话他不但经常去第一线和工程师们一起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重新走进校园又拿了一张硕士文凭。
1999年,中国联通成立,董事长杨足贤在全国物色数据部部长,他想到了田文科。
这时的田文科已经干了四年的西安市移动和数据局局长。在此之前他在西安市电信局工程处干了八年处长,经历了整个西安市电信系统更新换代的全过程。
领导找田文科谈话,领导说,“联通的待遇肯定不如电信,工作肯定比电信忙得多。但是联通刚搞起来,学习和干事情的机会肯定比电信多。你自己考虑吧。”
田文科考虑了一晚,第二天打电话给杨足贤,说杨总我愿意过来。杨足贤告诉田文科一定要考虑清楚,“可不敢乱说的啊,要过来就不能反悔”。不反悔,田文科说得斩钉截铁。杨足贤问田文科有什么要求,田文科说,我就是想要多做事。
田科文从如日中天的中国移动到了联通,立刻成为移动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到联通后田文科做的第一件事是进行联通手机的Ip电话业务实验。他组织两批人分别在广州和福建两地进行实验。三个月之后,广州首先推出此项业务,一个星期之内联通手机卡销售量提高两倍。
2001年联通又率先推出Ip电话营业厅。有人怀疑:中国移动的电话大厅门可罗雀,现在去做Ip电话厅能有效益吗?田文科胸有成足。他说中国移动的电话厅开在市区黄金地带,针对的是十年前还没有普及家庭电话的城市居民。我们的Ip电话厅要开到城乡结合部,开到工地,开到外地人聚居的地区,我们的Ip电话厅要跟着需要的人群走,跟着1.2亿到城市打工的农民!
联通的Ip电话营业厅又一次抢了全行业的先。
一年时间内,联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据网,业务收入逐年上升,从1999年占整个行业0.2%增长到现在的12.7%,全国各地成立的数据部已经有四五千人。
在这一切成功之后,熟悉中国移动的田文科最清楚将来的路有多难走。中国移动的资金、人员优势联通都比不上,田文科问同事们怎么办?田文科说,没有捷径,我们只有苦干。我们只有加班。
他的部门几乎永远在加班,员工们有点儿怕他,进来汇报情况都是跑着进来跑着出去。在田文科看来这是没有选择的事情。
田文科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但他说不出来为什么,毕竟联通不是他私人的企业,有一天他总是要退休,要离开。田文科也要求自己的下属对工作拿出干事业的热情和干劲。但他同样说不出道理。就像多年前他听师傅的话走上大街爬竖井,到现在也说不出为什么别人听不进去他就能听进去,并且干得挺开心。
第四篇:掘金者:你为什么还不成功?
多年以来,我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但是一次学习点醒了我。
在讲台上,老师对一位女士说:“你能不能做成200个伏卧撑。”女士回答:“做不到。”“给钱。”“也做不到。”“那么你听好了,”讲师郑重的说“现在我是一个强盗。如果你现在做不200个伏卧撑,我就杀掉你儿子。想一想,想好了再回答。”女士想了一下,咬咬牙:“能。”
我突然明白了,多年来,我缺少一个理由,一个成功的理由。由此而来,我开始走上了一条理性之路。朋友,给自己一个成功的理由,你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责任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一部叫《微笑》的电影。其中有一个情节令我非常感动。片中有一位护士在上非典一线前,给男朋友打电话说:“我看到她们都报名,我也就报了。我真的我好害怕。在报名前我想:我下辈子再也不当护士了,可现在,既然我选择了护士,我就必需要去。因为,这是我的责任。”
面对死亡的威胁,任何犹豫和恐惧都是可以理解的。可在这个时侯,她想到的是责任。虽然想到会死,但还是要去,因为她决定负起自己的责任。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世界上扮演着某一份角色。或是做人子女,或是为人父母等。仔仔细细的想一下,我们是否负起了自己的责任。
无论你下一辈子如何选择[你甚至可以选择不再做人]。这一辈子你既然做了,就必需让你的父母亲安度晚年,就必需让你的子女受到最好的教育,让你的另一半过上安乐的生活。因为,这是你的责任。
所以,成功不是你想不想,也决不是你要不要,而是你必需做的。为了责任,去努力,去奋斗,直达成功。这决不比直面非典更难。
做一个精彩的自己
生活只是一种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但不知大家是否思考过,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每个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是相同的,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唯一不同的,只是一个过程。大多数人每天重复自己的生活:上班,吃饭,上班,吃饭,睡觉,上班--如此往复,365天等于己于1天。而这种循环一但被打破,其生活就将陷入一个僵局。如此一个生活的过程,你满意吗?
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我们只能和自己去比。因为如果你和比尔`盖茨,和李嘉诚比,你肯定是一个失败着。而如果你一定要和那些非洲难民相比,那么你已经成功的不得了了。由此可见,一个人活着,就是要做好你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百分只一。你一年就会成长3.65倍。只要你不断进取,不断努力,不断的发挥你的濽能,你就一定能够活出一个最精彩的自己。
你知道了吗
有一个农村来的大学生,非常内向。他始终搞不懂学生公寓里的声控灯是怎么亮的。但他又不好意思问人,怕别人说他土里土气。一天,他下晚自习回去,一个人走在过道上,思考着一道难题忘了转弯,“碰”的一声撞到了头,灯亮了。他突然明白了:原来要用头撞灯才会亮的。
谁欺骗了他呢?他自己,他的无知和盲目的自信欺骗了他。
很多人沉浸于自己的一些所谓经验当中,无法接受一些新的东西。其实你仔仔细细的想一下,如果你的那些所谓的经验真的管用,你今天该是一个什么境况呢?想一想是谁教给你的这一点经验呢?你的父母,老师,亲戚,朋友。可他们自己是不是成功了。没有。那他们能教会你一些什么。如何想得到些什么,就一定要向内行的人请教。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该做些什么,为什么做,怎样才能做好。
我要,我愿意
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而在这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却很少。为什么呢?
这个世界真的很公平,你要得到一些东西,就必需舍去另一些东西。所谓“舍得”“舍得”,说的也就是先有舍后有得。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者,你就必需放弃一些平凡人所拥有的快乐。[比如说:打麻将,闲聊,看一些无聊的电视剧]。而又必需承受一些平凡人不愿承受的痛苦。[比如说:寂寞,孤独,不被人理解]。这就是很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不愿放弃快乐和承受痛苦。
具有强烈成功欲望的人,他们看到是成功以后。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只有成功,才能真正的解除他们的痛苦和满足他们所要的快乐,所以他们一定要成功。而他们更清楚的知道,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些东西是必需放弃和承受的。所以他们愿意。
成功者之所以会成功,自然有着许多方面的原因。
第五篇:掘金者:成功源自蚂蚁搬泰山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新东方创始人。
民盟中央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文学学士,曾任北京大学英语系讲师。
今年是新东方成立十周年。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今天的俞敏洪和新东方学校,一点也不过分。从当年的“高考落榜者”和“出国失败者”到“留学教父”、教育集团领袖,事业从一间十几平米的简陋教室起步,发展成为今天教育产业中的“航空母舰”,十年回首,俞敏洪感悟成功--
有一种成功很平庸
徐小平(以下简称徐):几年前相聚新东方的只是一群传统、清贫、文弱的知识分子,但是经过努力,却创造出了大事业。尽管在宇宙、大海面前他们显得是那么渺小,但和过去相比,对个人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了很大的突破。你说新东方不仅能提供给学生技能,还能提供给学生技能以外有关精神方面的东西,有了技能,没有精神也做不了大事。那么你能否说一下你从北大的一名老师成为今天的新东方董事长,是什么东西打开了你的创造之门?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你认为如何才能解放一个人的思想,给人带来创造力和想像力?
俞敏洪(以下简称俞):我认为这是内因和外因的结合,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突破你自己。假如我当年联系出国成功了,到了国外的某所大学读一个文学博士,最后成为一个文学教授,我就不会再想回中国创业了。有时候,一个人发展得太顺利只是一种平庸的发展,这种平庸的发展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使你成为一个平庸的人。后来我发现,一个人的生活中如果没有大起大落或经受摧残打击,他们的成功有时是很平庸的。我大学时有不少朋友上学时成绩比较好,努力考完TOEFL、GRE就出国留学了,留学时的成绩也不错,毕业以后找一个比较舒适的工作,从此就过上了一种有老婆、有房子、有车的平庸生活。
我认为只有两种人在世界上的成功是必然的。第一种人是经过生活严峻的考验,经过了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最后终于成大器的那种人。另一种人没有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的地步。比如说你是学化学的,最后成为了全世界著名的化学专家,这也是成功。
我能够接受失败
徐:实际上任何人都有过大起大落,父母的期待、子女的责任,都会在一个人的心中掀起波浪。只不过不同的人对待压力、对待绝望的方法不同。你不能出国留学,最后你创办了新东方,但是可能有一些人不能出国最后就自杀了,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俞:这说到底还是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我从小就在农村贫困的家庭中长大,在高考时就出现过绝望,考了三次才考上大学,所以后来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比一般人要大一些,因为我是从最艰苦的地方走出来的。
徐:你从小在贫困的农村长大,这种自然的状态构造了你的心态,无论是贫困的家庭还是高考失败,都使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这也就是你在前面所说的技术之外的东西。高考就那么点技术,谁都学得会,但的确每年有很多人高考不成功,走向了绝望。对别人来说,高考不成功使他走向了绝望,而对你来说恰恰锤炼了你的心态。
俞:我用三年的时间联系出国不成功的时候,我就能够比较冷静地面对出国留学这件事,也就是说我能够接受失败。而有些人就不能面对这个事实,出国留学不成功就自杀了,或者进了哈佛还有人自杀的,这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行。面对失败我常常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出国留学失败了,我就重新确定比较现实的小目标,那就是要赚点钱养家糊口。
只要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徐:你确定了赚钱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人人都有的,谁都想赚钱,这个目标太平凡太普通了。你能不能详细讲讲你当时的这个目标?
俞:赚钱这个目标是很平凡,但关键是看你怎么看待赚钱这件事。比如说有些人本身没有什么能力,上来就想赚大钱,一点基础都没有就想做大事业,那肯定是不行的,也不会成功的。所以说正确对待自己的能力很重要。
我当时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一天赚30块钱,因为我每天上一次课,一次课当时就是30块钱。但是当我达到了一天赚30块钱的目标后,我就开始想更高的目标,后来我就一天上两次课,一天赚60块钱。再后来,我看到别人办培训班,一天能赚600,我就想是不是我也试试,因为我的能力似乎不比别人差,于是我也开办了自己的培训班。
这就是一天一天进步的精神,这就是蚂蚁搬泰山的精神。如果一开始就让我创办现在规模的新东方学校,那我会被吓死的。
徐:这就是你所说的要不断地给自己创造成就感,一天背1000个单词,你背不下来,你会精神崩溃的,如果一天背几十个单词,你就能做到。反过来,一个人一开始就想做比尔·盖茨,学哲学的一上来就想超过黑格尔,这种人可能最终会一事无成。
俞:人应该有这种宏大的理想,但更要知道去实现这个理想具体的每一步应该怎么去做。你定好了目标之后,要实现它可能会用几十年的时间,也有可能几年的时间就会成功,因为人只要努力,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就。我曾经和学生说过,做任何事只要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做好一点点就够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别人每天背10个单词,你每天背11个单词,这样一年下来你就比别人多背365个,而一年后那个人要想赶上你,可能要多花两个月的时间。而你每天比别人多背1个单词是花不了多少时间的。赚钱也是一样。比如别人每天能赚60,那你就想我能不能每天赚70、80,别人每天赚100,你就想每天赚110,这是可以的,也是现实的。
新东方就是用这种方法一点点发展壮大起来的。当年别的班每期能招30个学生的时候,我就想我能不能每期招40个。我并不因为一些大的培训班每期能招到几百甚至上千个学生我就绝望了,用头撞南墙,我只想每期能多招一些学员我就满足了。
(对话者简介:徐小平,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著名出国留学咨询专家、签证咨询专家。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曾任北京大学教师,后移居加拿大,1995年底加盟新东方。主持并编撰《新东方精神》一书。)
没有俞敏洪,就没有新东方。也正是新东方,成就了一个俞敏洪。在俞敏洪眼里,成就事业的秘诀在哪里?
一个人想立足社会,取得成功,就要适应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的能力分为六种:天然能力、劳动能力、技术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这几种能力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分工不同。一个人可以拥有以上各种能力,也可以只拥有一种能力,都能使自己活得很好。
开发和利用天然能力使自己获得更快的成功;劳动能力的背后是敬业精神
天然能力就是天生带来的一种能力,比如身高两米以上就能打篮球,嗓子很好就能去唱歌。长得漂亮也是一种天然能力,世界上就有很多人用美貌影响了世界的历史。开发天然能力,利用天然能力,就能使自己获得更快的成功。这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但是,一个人的自然能力是靠天赐的,光靠后天努力是不行的。说到外表和容貌,请记住这个世界永远不可以以外表判断人。一个人外表美丽自然是好事,给人第一印象好。但最终人们是否喜欢你,不是用外表来判断,而是你的气质、风度、思想、学识、智慧起作用。人类之间的兴趣和尊重是来自于内心世界的伟大和由此产生的谅解能力和领悟能力。
劳动能力和技术能力相差不远,劳动能力意味着你在什么技术都没有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活下去的能力。在新东方,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就是在新东方打扫厕所的一个人,他负责打扫的四个厕所,几乎看不到一点脏东西。因此在打扫厕所的几个人中,他的工资最高。劳动能力的背后是认真精神和敬业精神,这些东西加起来就会使你有一份美好的工作,拥有一份愉快的心情。哪个老板也不会开除一个工作得很好的人。不管做什么工作,一个人的工作只要做到别人没法替代的程度就算成功了。
只有你的技术比别人高明,你才能得到想要的工作;创新是一种很伟大的能力
劳动能力之后就是技术能力。世界上的工作分工越来越复杂,很多工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参与工作的人有一定技术能力。但并不是有了技术就能找到好工作。只有你的技术比别人更高明的时候,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工作。
新东方招聘电脑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新东方大楼的电脑系统维护。我们的薪酬在同类工作中有很大优势,所以应聘的人很多。我们的考核方法是故意把几个电脑弄出问题,让应聘的人解决,看谁先把障碍排除。经过几轮淘汰后,最后剩下的那个人肯定是技术最好的。然后要看他个性是否随和,是否有合作精神,是否敬业才录用。所以,一个人技术水平越高,就越能得到工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技术能力的升华就是研究创新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就是用自己拥有的技术解决别人还没解决的问题的能力。它和技术能力的区别是:技术能力是熟悉的重复,而研究创新是一种创造。如果陈景润只是重复别人演算过的数学题,就是技术,如果他演算出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研究创新。我们都在钻研,但不少人都在重复别人的技术,把别人做过的事再做一遍,这是模仿。
创新能力是一种很伟大的能力,因为它是一种突破,所以需要一个人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激情。创新能力往往是一种自我悟性,是对原有知识体系和自我能力的一种突破。
管理是一种程序,领导是一种艺术
管理能力和上面说的其他能力没有必然联系。你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劳动者或技术人员,但并不一定能成为管理者;你可以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但并不一定是优秀的技术人员。对技术能力的要求是尽可能一心一意把一件事做好,而所谓的管理能力是指一个人有能力把一帮人聚集起来一起把一件事做好。
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做事的计划、程序和结果的控制能力上。这需要一个人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协调别人做事的能力。一个人的管理能力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通过实践不断学习和摸索出来的。我在做新东方之前只是一个老师,在做新东方后慢慢学习管理。先从一个人管起,后来新东方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我就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吃了很多苦,但也有很多收获。现在新东方已经有2000名员工,我还在尽力而为地做着管理工作。只要个性开朗,做事有条理,有合作精神,愿意比别人多付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其实成功的诀窍很简单,但我们有多少人掌握了这样的做事诀窍?
管理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就应该成为领导人,成为领导人就必须要有领导能力。管理是一种程序,领导是一种艺术。
领导能力的定义,迄今为止没有比刘邦所下的定义更好的了。当刘邦手下问他为什么面对项羽这样的对手能打下天下时,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破,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这句话包含了领导能力的三大要素:第一是领导的个人魅力和自信。刘邦说他在各方面都不如张良、萧何、韩信,但三个人都愿意跟他走,如果他没有个人魅力和自信是不可能的。第二是刘邦知道打天下靠团队,必须能利用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从一开始,刘邦就知道项羽会败在他手下。因为项羽心胸狭窄。第三是要知人善任,刘邦善于用人,能用人所长,把人放到正确位置。常听说一些领导说身边没有可用之人。其实这个世界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发现人才本领的领导,缺少的是伯乐。不具备以上三种能力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领导人。
希望每个人都认真分析自己,到底具备什么能力,应该向什么方向努力。能力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而提高的。如果你只是坐在家里空想,一辈子也成功不了。每个人必须面对变化的社会,根据社会变化不断调整自己,不断更新自己,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取得成功和幸福。
如果一个人没有胸怀、理想、目标,就算英语学得再好,也无非就是一个懂英语或者说是精通英语的技术人员。
新东方除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技巧之外,还教给学生比技巧本身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新东方精神。
新东方精神是人生的启发、思想的激励。实际上就是新东方的校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在课堂上的体现。它激励、感染了无数学生走出人生低谷,迈向未来的辉煌。对一个人来说,技术上的东西很容易学到,闭门学习英语,两个月的时间,肯定会有一个提高。技术对社会也很有用,但技术如果没有思想进行引导的话,是没有用的。新东方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就是因为新东方除了教授学生技术上的东西以外,还教给了学生比技术本身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新东方精神。
一个人如果想成功,他必须要具备技术以外的东西。学员来到新东方以后,他需要学的除了英语外,还有对这个社会的看法,为人处世、做事的心态,做人的胸怀、理想、追求和目标。没有胸怀、理想、目标,是做不成什么事的,因为你不知道做一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也就不可能把它做好。如果一个人没有胸怀、理想、目标,就算英语学得再好,也无非就是一个懂英语或者说是精通英语的技术人员,而你为这个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是很有限的。
其实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团体、一个人的生死存亡都不是完全由技术上的东西决定的,而是由心态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