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年高考初中历史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江宁区岔路学校(中学)王勇
邮编:21110
1内容提要:
创新意识的提升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作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所做的尝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包括有新颖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灵活运用、勤于动手和乐于实践等。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对此谈谈粗浅的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正。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更新已有的知识,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曾说过:“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事实的确如此。要想提高当前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历史教学水平,并使之与培养当前社会所需创造性人才相适应,承担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更新知识,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
中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胜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工作。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像一座塔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魏书生语)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观点和看法,以营造和维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引导学生立足于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鼓励学生敢于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勇于各抒己见,并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赞赏学生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闪现的思想火花,及时予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澶渊之盟”内容,涉及到对它的评价。学生经过短时间讨论后,纷纷发表观点:有的说太吃亏了,明明战事对宋朝极为有利,却不但没向对方要求赔偿,反而给辽岁币;有的说这种状况下给辽岁币,会让对方觉得好欺负,以后还会有人来进攻宋朝的;有的说这个条约不平等;有的说岁币最终还是要靠搜刮老百姓,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还有的说,毕竟这个条约的签订给双方带来了和平,如果战争不结束,宋朝损失的可能比岁币多的多;有的说,澶渊之盟对边境的和平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好的作用。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有其道理,我当即一一给予肯定,并指出评价历史事件不能简单用“好”或“不好”来下结论,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综合起来评价。由此又要求学生重新展开讨论,要求重新评价澶渊之盟。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得出了客观全面的结论,也学习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同学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心理上获得了极大满足,在以后的历史课上,发言踊跃,不断有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
又如对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进行评价,就有同学说他是呆子,我立刻请他谈谈他对此的看法。这位同学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立刻又有同学反驳说这体现了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坚强意志,并且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后来者是极大的精神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书本的观点提出疑问,甚至于相互间展开辩论,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地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及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等,教师都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甚至要带头质疑。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一代枭雄曹操,我先请同学介绍自己所知的与曹操有关的故事,然后再请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很多同学对三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于是,对曹操的评价多为“奸诈”、“狡猾”。然后我对这些同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都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待曹操,而没有站在祖国历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并请同学们联系三国前后的历史知识,找证据来证明曹操对中国历史有很大的贡献。同学们立即来了兴头,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肯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同学翻看两晋历史后,认为曹操奠定了西晋统一的基础;还有的同学认为,曹操能礼贤下士、善于用人,统治下的魏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是个英雄。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同学们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思维能力和方法得到了锻炼,课堂效果自然不错。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感官与感觉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的创新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小组竞赛如提问题比赛、找最佳记忆方案比赛、历史知识小竞赛、演讲比赛、讲历史小故事比赛、从历史找成语比赛、小辩论等,以及历史作品欣赏(如《蒙娜丽莎》)、学唱《国际歌》、演历史剧(如话剧《屈原》)、看电影写观后感(如《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等实践活动,在课外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古迹进行读书活动、历史调查、参观历史古迹、参观博物馆、采访历史见证人等实践活动。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得以显示和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强化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战国七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识记七国的地理位置及名称,我让学生四人一组找最佳记忆方案,比一比在两三分钟内哪个小组找得最快,方案最佳。结果,同学们兴致很高,产生了这样一些典型方案:(1)按顺时针的北西南东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秦、楚、齐、赵、魏、韩;(2)按逆时针的北东南西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齐、楚、秦、赵、魏、韩;(3)地理方位口诀法,即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中赵魏韩;(4)字母f形方位法,即燕、赵、魏、韩、楚、秦、齐。这些学生自己找出的记忆方法,记忆效果非常好。
又如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第一、二单元(阶段性复习)时,我采取了小组知识竞赛的形式,从选拔参赛选手,到现场抢答、必答,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小组现场出题,对方解答环节,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的题型。如做形体动作,请说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出谜语猜历史人物并讲一个有关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用一个词语表达出对第一、二单元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等。这些设计,充分表现出同学们的思维创造活力。
四、有意识提供与教材相左的新观点,固化学生创新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来自史学界专家的争鸣对学生基于历史事实的创新意识的强化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华盛顿会议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还是胜利的外交?同学们根据教材回答后,我列举了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我与同学们共同分析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最后,要强调的是,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并重的,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侧重于创新意识的提升,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
第二篇:11001000浅谈综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1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江宁区岔路学校(中学)王勇
邮编:211101
内容提要:
创新意识的提升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作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所做的尝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包括有新颖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灵活运用、勤于动手和乐于实践等。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对此谈谈粗浅的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正。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更新已有的知识,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曾说过:“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事实的确如此。要想提高当前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历史教学水平,并使之与培养当前社会所需创造性人才相适应,承担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更新知识,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胜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
新意识的工作。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像一座塔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魏书生语)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观点和看法,以营造和维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引导学生立足于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鼓励学生敢于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勇于各抒己见,并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赞赏学生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闪现的思想火花,及时予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澶渊之盟”内容,涉及到对它的评价。学生经过短时间讨论后,纷纷发表观点:有的说太吃亏了,明明战事对宋朝极为有利,却不但没向对方要求赔偿,反而给辽岁币;有的说这种状况下给辽岁币,会让对方觉得好欺负,以后还会有人来进攻宋朝的;有的说这个条约不平等;有的说岁币最终还是要靠搜刮老百姓,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还有的说,毕竟这个条约的签订给双方带来了和平,如果战争不结束,宋朝损失的可能比岁币多的多;有的说,澶渊之盟对边境的和平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好的作用。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有其道理,我当即一一给予肯定,并指出评价历史事件不能简单用“好”或“不好”来下结论,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综合起来评价。由此又要求学生重新展开讨论,要求重新评价澶渊之盟。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得出了客观全面的结论,也学习了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同学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心理上获得了极大满足,在以后的历史课上,发言踊
跃,不断有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
又如对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进行评价,就有同学说他是呆子,我立刻请他谈谈他对此的看法。这位同学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立刻又有同学反驳说这体现了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坚强意志,并且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后来者是极大的精神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书本的观点提出疑问,甚至于相互间展开辩论,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地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及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等,教师都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甚至要带头质疑。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一代枭雄曹操,我先请同学介绍自己所知的与曹操有关的故事,然后再请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很多同学对三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于是,对曹操的评价多为“奸诈”、“狡猾”。然后我对这些同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都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待曹操,而没有站在祖国历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并请同学们联系三国前后的历史知识,找证据来证明曹操对中国历史有很大的贡献。同学们立即来了兴头,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肯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同学翻看两晋历史后,认为曹操奠定了西晋统一的基础;还有的同学认为,曹操能礼贤下士、善于用人,统治下的魏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是个英雄。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同学们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思维能力和方法得到了锻炼,课堂效果自然不错。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感官与感觉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的创新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小组竞赛如提问题比赛、找最佳记忆方案比赛、历史知识小竞赛、演讲比赛、讲历史小故事比赛、从历史找成语比赛、小辩论等,以及历史作品欣赏(如《蒙娜丽莎》)、学唱《国际歌》、演历史剧(如话剧《屈原》)、看电影写观后感(如《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等实践活动,在课外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古迹进行读书活动、历史调查、参观历史古迹、参观博物馆、采访历史见证人等实践活动。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得以显示和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强化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战国七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识记七国的地理位置及名称,我让学生四人一组找最佳记忆方案,比一比在两三分钟内哪个小组找得最快,方案最佳。结果,同学们兴致很高,产生了这样一些典型方案:(1)按顺时针的北西南东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秦、楚、齐、赵、魏、韩;(2)按逆时针的北东南西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齐、楚、秦、赵、魏、韩;(3)地理方位口诀法,即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中赵魏韩;(4)字母f形方位法,即燕、赵、魏、韩、楚、秦、齐。这些学生自己找出的记忆方法,记忆效果非常好。
又如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第一、二单元(阶段性复习)时,我采取了小组知识竞赛的形
式,从选拔参赛选手,到现场抢答、必答,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小组现场出题,对方解答环节,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的题型。如做形体动作,请说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出谜语猜历史人物并讲一个有关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用一个词语表达出对第一、二单元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等。这些设计,充分表现出同学们的思维创造活力。
四、有意识提供与教材相左的新观点,固化学生创新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来自史学界专家的争鸣对学生基于历史事实的创新意识的强化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华盛顿会议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还是胜利的外交?同学们根据教材回答后,我列举了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我与同学们共同分析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最后,要强调的是,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并重的,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侧重于创新意识的提升,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
第三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推荐]
在课堂教学中,初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荒谬的、幼稚的,但这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想了解的,想探究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表扬学生勇于提问的精神,婉转、耐心地作出解答。也有的学生会向老师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要鼓励这种“求异思维”,转变观念,和学生们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所谓“创新能力”是人们除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即运用各种已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产生出某种新事物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构建能促进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由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工作中,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做到“知己知彼”,真正了解学生的疑惑之处。我国古代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朱熹也说:“大疑则大进”。“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疑”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现在的初中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好奇好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潜力极大。而历史学科涉及的问题悬念多,范围大,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渠道特别广,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开发。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课堂上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寻求标准答案无疑是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教师已设计好的模式之中,学生们不会想问题,不会提问题,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如何提倡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但是历史教学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打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课堂教学模式。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再发现、再创造,将“单边式”的课堂教学转向多边“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强调“交流与合作”,即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为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采用“质疑—讨论—解疑”的“互动式”的课堂合作教学模式。其方法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分析教材,然后再通过分组交流、讨论,使疑难问题得到解决。质疑就是为了解疑,讨论就是论疑和解疑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发现初中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会产生疑问:
1、以古律今的迷惑。初中学生常常以今人的思想和行动准则来度量古人。
给学生以充分发展的机会和自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的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鼓励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从而更有利于师生之间乃至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从学生的疑惑点出发,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心应手,既保护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能充分为学生设疑解惑。
二、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前,中学历史教学只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教育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灌输式的一讲到底的“单口相声”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立地位得不到应有的确立,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要求以改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各方面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学习为向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利用这一教学模式可采用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如“主题规定型”开放式教学,即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中学阶段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和学生共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创新精神。这些都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自身应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具备公平的宽广胸怀,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并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注重运用激励艺术,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凭借良好的情感能力和技巧,架设师生情感的桥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从“之”以乐的人,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勤于动手动脑学习意识,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教师应在历史课上充分利用历史故事、历史名人的典型事例、利用祖国及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巨大的发展变化等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进一步探索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强烈的追求意识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探索。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积极上进的学习风貌,在兴趣的吸引下,学生主动参与老师的教学过程,不仅轻松的接受了历史知识,而且懂得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主动参与与体验是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经验的最佳途径。教师应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有梯度,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要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疑引思,善问善诱,多创设一些悬念,多设置一些障碍,多营造一些氛围,多激发一些兴趣,让学生在频繁的思考和想象中体味“发现的喜悦”和“创造的喜悦”,点燃学生创新求异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做到:开启学生智慧的心灵,使其不断进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历史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历史创新意识的启发者和培育者,从多方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更充足的条件。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在科技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科技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科技史 教学 培养 创新意识 内容提要:
1、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培养创新意识
2、加强知识体系联系,让学生理解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
3、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创新意识
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切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从而面临着国内社会变革与国外教育变革的双重压力。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着眼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结合历史学科的特色,在教学活动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历史视为“二流学科”,其中科技史知识又因其份量较小、地位较轻、内容表述枯燥而更不被人们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对蕴含于科技史知识中的人类的创造精神、拼搏精神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没有作深层次的探究和挖掘。忽视了科技史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切实转变应试教育下单向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注入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历史这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优势,更加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比如在学习了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时,学生提出西方先进工业技术为什么没能促进当时中国社会进步?以引进西方工业技术为基础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最终没有能让中国富强起来?对以上问题,我没有充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寻求答
用心
爱心
专心
案,而是让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开展讨论,并专门组织了一堂探讨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理解力,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经过学生激烈地争论,其结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当时中国教育落后,国人普遍素质较低;二是近代中国科技人才缺乏,技术革新后劲不足;三是封建官吏不善经营,管理落后;四是封建官吏贪污腐化,中饱私囊;五是封建官吏迷信洋人,崇洋媚外;六是受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的束缚及帝国主义的列强的压榨,人们思想观念落后,近代工业生存环境恶劣,自主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生存的土壤等。对以上答案,我并没有给出优劣评判,而是首先对勇于发言的同学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引导学生一起结合历史史料,抓住关键环节,分析事情的本质特征,归纳出最佳答案。从而使回答得好的同学倍受鼓舞,回答得较差的学生既不损自尊,又在畅所欲言的发言中获得快感,更加激起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同时组织学生比较学习在当时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仍有一批富有强烈爱国意识的中国人如詹天佑不迷信外国权威、勇于挑战困难、大胆创新设计,终于建成了京张铁路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学习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科技精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追求科学的品质,树立学习科技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二、加强知识体系联系,让学生理解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核心
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把科技进步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纵观我国历史,从古猿因学会使用工具而进化成了人类;青铜器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第一个文明社会奴隶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著名的四大发明为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雄居世界几千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一旦因受封建桎梏的束缚,如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人们的聪明才智被扼杀,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千年帝国再也无力阻挡西方文明的野蛮入侵。近代中国的百年悲歌就是警醒世人的例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获得大解放,创新意识空前高涨,国家科技总体实力不断上升,令世界无不刮目相看。五千年话兴亡,五千年论沉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历史这面镜子,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
用心
爱心
专心
达的不竭动力。”的意识。
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极其璀璨的,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万里长城,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秦始皇兵马俑,再现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兵团;赵州桥,一座千年不倒的中国制造;郑和下西洋,世界最早、最强大的远洋舰队;现代航天,圆中国千年飞天梦想。都无不说明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这一切都能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其探求知识,勇于创新的雄心壮志。
参考文献:刘建国《试论历史课中的“科技教育”》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思考 作者:牛冰
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6期
初中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不同的厌学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容易掌握,只要看书就可了解,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根本不可能把历史学好。在教学中应注重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其实,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所以,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关键离不开新颖的导入方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新课,可以创设出热烈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无意记忆,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发掘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因此,充分利用好“导入”这个环节,是教师应潜心研究的一个方面。本文简要谈谈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历史故事导入法
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与所学阶段知识有联系的电影、电视剧几乎涵盖了所有。只要在教学中随意择优一讲,学生自然会知道以下的故事。但故事毕竟是故事,它与事实、知识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只要顺着故事展开,再进行转折是最为直接的好的导入法。如在讲到《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从讲林则徐的故事开始,学生自然知道这场战争的背景,以下的学习就会很顺利了。
二、歌曲导入法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是最活泼的年龄段,他们对歌曲特别的喜爱。所以在课堂之前以与本堂知识有关的歌来导入,可是既新颖又易接受的好方式。在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时,引导学生听或者唱《国歌》是最好不过的导入法;在讲到《巴黎公社》一文时,引导学生听或者唱《国际歌》是贴切到家的做法。这样的方式可以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开课就被一种情绪所感染,达到气氛活跃、情境交融的目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会学知识,理解情感,达成目标。
三、复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的选择要求是新旧课之间知识连带比较紧密,在“温故”的基础上深化到“知新”、融通到“变化”。如在学习《楚汉战争》一课时,教师先复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的知识,说明“秦灭六国、统天下、实集权、修长城、攻越族、御外侮、齐三量(文字、货币、度量衡),其威多么显赫、其功多么巨大,但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王朝,只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灭亡了,是什么原因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探究”,这样的导入方式,温习了上
节课的主要内容,又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用悬念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教学活动与学生心境达成一致,顺利的实现教学目标。
四、名诗名言名句导入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学了不少的古诗文、名言、名句等,充分利用学过的知识导入学习情境是十分自然的。在讲到《王安石变法》时,先以王安石的任何一首诗来引出作者,从而开始学习变法的过程与内容、影响。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时,从学生所学过的唐诗宋词引发,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以纪念性节日知识为引子导入
在近年的中考中,将现实生活中的纪念日或节日作为引子,检测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试题比比皆是。而在教学中,运用此方法导入教学过程也是很好的。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中用“禁毒日”导入,学生自然明白此纪念日的意义。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督教的产生》知识点时,与圣诞节只有三天的距离,于时,我特意提前准备了个圣诞老人和圣诞树模型,借用上了家中孩子们以前过圣诞节用的圣诞礼物,以过“圣诞节”为引子导入课堂,整个课堂情景十分活跃。
六、悬念导入法
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人新课,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可设计下面的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德意日法西斯到处侵略,势如破竹,但最终还是惨败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们作战不勇敢了,还是他们装备不精良了?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一课。”再如讲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时,可如此导入:“同学们,关于科学家,我们已了解不少,人们也力图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判断出其中的最杰出者。美国曾经邀请50多位在全世界受到尊敬的科学家推举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在全部推选名单中,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每一份名单上,而且大多是名列榜首。同学们知道这位科学家是哪位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一同走进科学殿堂,去领略科学巨匠的风采。”
七、影视导入法
影视作品除具有与图片一样直观形象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情节波澜起伏等特点,更容易让感性认识、可塑性较强的初中学生接受和喜爱。如在讲抗日战争时,可播放电影《血战台儿庄》片断,在学生被惨烈的战争场面所震撼时问:“这部影片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什么时期的什么战争?战争的结果怎样?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再如讲述鸦片战争时,先播放电影《林则徐》或《鸦片战争》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背景及林则徐采取的措施的片断,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不是由禁烟而起?
当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就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