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农村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与几点尝试

时间:2019-05-13 20:0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身处农村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与几点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身处农村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与几点尝试》。

第一篇:身处农村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与几点尝试

身处农村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与几点尝试

内容提要:信息技术是小学必须设置的一门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农村小学计算机的数量严重不足,比如我们陈埠小学的计算机只有二十几台,远远达不到一人一机的要求。这种人多机少的现象,使学生的练习时间减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中有一大部分人从未摸过计算机。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我一直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一直做着这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好奇心求知欲互助激励

正文:

有体会必然会有尝试。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促使学生学习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尤其对于计算机更是充满了好奇。四年级学生的第一次信息技术课上他们对计算机的着迷程度很让我吃惊。对微机室里的一切,他们都感到好奇。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我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能促使信息技术课教学成功。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能“经常”引发学生好奇的好课,来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首先,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他们学习的冲动。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对课堂充满好奇,自然而然的引入下面的环节。比如,让学生听音乐,网上看电影,„„生动活泼的范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其次,课堂教学中,用选择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教学。小学生喜欢动画、卡通形象,我自制了一些教学课件,利用动画、音乐、图案来配合讲授,把静止的、孤立的、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动态的、整体的、生动的画面、声音等,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活泼、更认真。同时充分利用游戏软件,展开竞赛、“比一比,谁最棒”等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比如:从网

络上搜下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图片,动画,播给学生看,然后再引导学生做会动的图画,加声音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学生也愿意学。

第三,课后留有“余问”,设计适合学生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如,我在教学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中的“橡皮”工具时,讲完橡皮如何使用之后,让学生自己去玩,有的学生就会发现橡皮太小,擦得太慢,我适时地引导他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提示学生使用“+”和“-”号,如何将其变大变小,让他们从书本中去寻找答案,在临近尾声时,再让学生欣赏我做的橡皮换颜色杂技,让他们带着问题到课后去寻找鼠标“右键”在画图选色中的应用。

二、多人互助,共同提高

我校计算机台数少、学生多,不可能一人一机,加上计算机系统的落后,清一色WINDOWS’98,而且信息技术的课时有限,资源落后,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必须改变!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水平的高低和自主学习能力,把他们分成学习小组,共用一台计算机,让不同特长的学生互相帮助,彼此模仿、示范,完成任务,分享学习成果,从而达到同一水平,并且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增强学生的共享意识,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在每节课中,我设置出本节课的任务,提出学习目标,给学生适当点拨,然后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难,完成目标。

三、时常激励,让学生更有信心

学生学习中有困难、彷徨和曲折,也有成功、快乐和愉悦。在这时教师的鼓励、同学的评价会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起到很重要的激励作用。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应该创造条件,设置成功情景,使不同智能状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某种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以满足他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激发学习自信心,使之向更高的成功迈进。在教学评价阶段,我鼓励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展示作品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

己的设计意图,创作思路,让大家了解作品的产生过程。由于学生们的积极评价给作者带来愉快的感受,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例如,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我让学生自己创作作品来参加班级的评比。学生的工作做得热火朝天,查资料、写儿歌、修改、设计版面,每一个环节都做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每个同学都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最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热情。

有体会就会有尝试,我通过以上尝试,学生的信息技术课上的有滋有味,教学也取得了小小收获。教学相长啊,我想,如果我能继续坚持,一定能取得更大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勇主编 《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1月第5版

[2] 刘勇主编 《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1月第5版

[3] 刘勇主编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1月第5版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体会与思考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作者:刘立单位:天津滨海新区大港仁合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结合自己的课题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形式,原则,整合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数学、学科整合[正文]:电脑技术的普及,已经使得多媒体技术深深的植入教育领域。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新课程理念得以有效实施。在新课程实验改革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定位多媒体技术和学科教学的关系,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育优势功能。只有合理的使“学科知识点”和“现代信息技术点”有效结合,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提高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的水平,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互补优势。逐步加快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的模式走向成熟完善。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教学主导者角色。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而是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改变了以往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现象。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使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激发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原则

1、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应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这种整合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使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交流讨论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

2、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应体现现实学习服务于终身学习的原则。数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数学的学习不应也不可能局限于数学知识本身。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对已有的知识从多角度去思考与再认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这便是数学创新思维的产生源头。

三、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的作用

1、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确定新的教学观念。学生通过课堂得到经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数学教学,从广义是来说,信息技术整合后的数学教学都是数学课程资源。所以,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出发点的。在这些观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多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例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利用flash制作的课件可以模仿传统的钉子格图围出各种“平行四边形”。解决了传统教具空间的束缚,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

2、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搭建平台。计算机对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后台技术支持。使研究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与服务方面前进。例如教学《质数合数》时,flash课件可以允许学生对屏幕上的自然数“拖拽”分类。优化了传统教学方法,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

3、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中学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直接学习素材,既可以是数学问题,而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篇:对大学语文的体会与看法

我们的语文在哪里?

在大学里,为了考八级英语而日夜熬外国文学,而遗忘带我们学会文学欣赏的大学语文、为了考研而苦研高数,而把大学语文丢在一边,这些功利性浓厚的现象随处可见。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下滑,不少学生连最基本的古典文献的一般常识都知道得很少;更有学生读了很多文学作品之后在社交场合依然不善于表达;在写文章的时候依然写出语法不准、逻辑不通的句子。

这又都反映了什么呢?我们大学生是否也应该充分重视起语文教育呢?不,应该说,我们的大学教育,是否应该提高语文的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

作为一个外国文学爱好者,我读过很多外国小说。我曾经多少次迷失在那十九世纪的英国街头,寻觅着那《茶花女》中描述的凄冷;迷失在那《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里,仰望着巨大的天空,感叹我们的渺小;迷失在那荒芜的山庄,倾听着山中呼啸而过的仇恨与苍白。

可是,我却不曾真正体会过李白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未曾领悟过陶渊明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静谧恬静;未曾感受过《雷雨》给人带来的震撼与矛盾。

但是,在大学的语文课堂里,通过对古文的学习,我似乎阅读到了我国细长悠游的历史长河,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独特的文化内涵。

大学语文就是思想碰撞的地方,在教授讲解古文的同时,他似乎也打开了那历史的画卷,激发了无数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大学语文就是那个使我们思想升华的地方,学会如何把国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会品味生活。

大学语文就是那个教会我们阅读新闻、写演讲稿、读懂科学小品的草原,让我们畅游在蓝天白云下。

那么,我们的语文在哪里呢?属于我们大学生的语文在哪里呢?是在那一本本厚厚的古典文献里吗?还是在那首首朗诵的诗歌里呢?

不,它应该存在于一个开放的思想平台,在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堂里,让我们能在共同的语文研究中,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可是,许多学校,许多专业的课堂上都已经看不到这样一番风景了,这该是何等的可惜啊。

第四篇:对新教材的认识及教学体会与反思[范文模版]

对新教材的认识及教学体会与反思

2005年秋季,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我拿到了新教材,无论是教材的编写原则,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给人全新的感受,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我最大的体会是“挑战”。一.内容上的挑战

这新教材语法起点低,适合所有小学毕业生,没有设计新的语法项目,而是将小学语法项目的听说运用能力转为对听、说、读、写运用能力的要求,那么如何使基础差的学生学会英语,如何使基础好的学生不感到厌倦,如何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教师如何处理教学内容,这是一个挑战.二 教学理念上的挑战

新的教育理念都是吸取了传统教育思想精华并在现代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学习、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必要的。比如新教材要求教师突出语用功能,即在真实的环境中把地道的英语展现给学生,新教材的编写突出SITUATION FIRST LANGUAGE SECOND.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做事情中学习英语,用英语做事情,自己通过看报纸学习文件资料感觉教师应注意理念上的两个转变.(一)转变教学观

教学观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习惯,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完成角色的转化,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这句话许多教师都能背得很熟,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做到。还是习惯向学生系统讲授知识,恐怕讲不细学生不会,一个根本原因是不相信学生的自学潜能,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合作研究学习,但有的教师认为高年级学生可以,低年级学生不可以,好学生可以,差学生却不可以,理由是,高年级的学生和好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自学的能力,而低年级的学生和差学生不具备自学能力,还要靠教师讲.其实这是一个观念问题。教师是否引导学生探究与学生知识的多少没有关系,别说是初中生和小学生,就连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探究,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己体验教材,自己理解教材,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引导、激发学生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从长远看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他的应试能力会相当的不错,反之,应试成绩好,他的学习能力不一定就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越教越轻松,学生越学越带劲。(例:今年初三中考题较灵活,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没有受影响。又如,八年级教材的难度比七年级提高了很多,如果不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八年级两极分化现象会更加严重。)

(二)转变教材观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因为我们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是最基本要求,是下限,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要超越标准。教材只是一个范本,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也不是唯一的,教师可以用教材以外的例子来说明这部分知识,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不按照教材的顺序和例题来讲,我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每个模块都要补充一些知识。

以上是有关教学理念的探讨,下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一年的体会。一. 注重基础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石。音标、词汇、语法要讲要练,新教材的教学不排斥讲,有些重难点非讲不可,有的课还必须以讲为主,无论课程怎么改,打牢基础始终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没有基础就谈不到继续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双基教学。

二.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是每个单元,每节课都要进行任务型教学,但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尝试新的教法,哪怕失败了也可以总结经验,哪怕往前迈一小步,这一步也要迈出去,比如探究活动分组时怎样分组,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是否都能参与,课堂气氛太活跃,收不住了怎么办,学生没有活动的积极性怎么办,通过不断实践,教师都能总结出适合自己所教班级的经验,开始课改时,活动不宜过多,一学期有七八次就可以。三. 注重知识的整合,是教材的要求也是教学进度的要求

新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需要教师展开或补充。七年级的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很多活动,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从第一活动讲到最后一个活动,会令课堂显得乱,重点不突出而且教学进度也不允许,我尝试的做法是每个模块确定一两个重点,或是一段对话,或是一段话题短文围绕重点语篇的学习,进行基本知识的教学及四会能力的训练。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订了一个最低标准,比如对话、短文应熟读,了解其含义,重点语句会背诵。当全班绝大多数学生达到这个标准之后,我在进一步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不但每个单元的内容可以整合,模块之间也可以不整合。通过整合知识使字词在具体的语境中自然习得,使学生学到完整、系统的知识。四. 注重活动的实效性

新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活动如pair work、group work,而且通过听课观摩课,自己也学了一些教学活动形式,可是有些活动拿到自己的课堂上根本就不灵,经过冷静的思考,我认识到两点:

一、不要把从前的“满堂灌”变为“满堂动”,如果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儿,一会儿忙活那儿,教室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这就失去了活动的价值;二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各种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课堂上的答问,讨论,练习训练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活动。学生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学生的活动是这了知识的学习而活动,不应是花架子。面对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我觉得自己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班级情况,采取稳妥的措施和步骤,能紧跟的就紧跟,才能紧跟的可以制定远期计划分步实施,比如教师教学对话,学生预习有很大难度,如果分组学习进行探究活动,由于学生词汇积累少,他们只能陪听、陪坐、陪着造气氛,这样的分组探究活动没有什么意义。我采取的方法是领读、朗读、翻译,这些活动没有新意也很传统,但通过这项活动学生能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这样的活动就有了意义,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教师才能拓展知识的适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打好基础,面对现实,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比较认可。困惑与反思

一. 新课改呼唤综合型教师,教材中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自己深深体会到自己知识的单一,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二. 新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课程资源的开发技能,以及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及教学为教师留有很大的余地。新教材要求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挑战,自己有时总对自己的课不满意,但难以找出好的方法来改进,我一直感到很苦恼,只好边学习边积累。

三. 新教材要求教师间加强团结协作,共同探讨,争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使课堂教学实践少走弯路。

总之,新教材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教无定法”衷心祝愿每位教师在学习与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打造自己的模式品牌,让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为新课改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

胡海燕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校于2000年引进了一整套现代化设备,并不断地加以完善,这为我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资源提供和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我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摸索和尝试,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一些做法。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对教师的要求

⒈教师要掌握和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实验。

⒉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作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同时要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的使用,如《几何画板》、Authorware、powerpoint等。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⒈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每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设置新的教学情景,巧妙引入新课。例如在教授“双曲线的概念”一课时,以往的教学中,总是用一根拉链演示一下,形成“双曲线”的一支,告诉学生调换固定拉链的图钉又有另一支,就开始给“双曲线”下定义,推导标准方程,„,学生对概念理解得不够深刻。当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中时,就可当堂用几何画板作出双曲线,让学生观察双曲线的整个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双曲线的定义,印象较深。通过这样巧设情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⒉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在研究点的轨迹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C是定圆A内的一个定点,D是圆上的动点,求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与半径AD的交点F的轨迹方程。可先由学生分析,得出点F的轨迹是一个椭圆,然后用几何画板演示,得出轨迹图形,并且可将此题一题多变,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深入研究问题,努力提高科学素养。同时可让学生自己编题、猜想,然后用几何画板演示。通过演示,再次展示结论的发现、证明过程。利用计算机软件的交互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积极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取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⒊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二面角的教学中,关于二面角是由平面角运动形成的,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可利用《几何画板》做一个可以任意转动的二面角,然后设置动画,通过图形连续转动形成的众多画面变换,给学生带来的视觉感受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图形空间变幻的印象,可让学生亲自操作,反复观察在各个不同位置二面角的图形特点,从而纠正学生长期形成的二维平面的思维习惯,实现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目的。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来传递知识,而一些动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教师不得不借助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将动态画面说“动”,而这样抽象的知识学生仍只能够“感受”。

平面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等位置变化,用多媒体能够发挥它们特有的优势,如抛物线的平移、旋转,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学生能够一目了然,还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互运动以及每种位置关系下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计算机的演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⒋主动参与, 达到学生知识的重新建构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依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从这个意义看,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建构主义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效率的问题、应考的问题往往就采用“总结规律式”的方法,这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数学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波利亚所谓的“怎样解题”,并没有教授给学生,学生并没有领会到“怎样解题”的真谛,也没有享受到解题的乐趣,因此学生就只能完成已知的题型,遇到新的问题就一筹莫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解题机器”。

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学生就由原来的“听”数学,变成了“做”数学,在“三角函数图象的变化”这一节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Authorware软件设置“句柄”控制三角函数图象,演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上机操作,自己输入A、ω、和φ,观察图象的变化,摸索A、ω、和φ对图象的影响,在电脑图形的不断变化,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教师的点拨指导等反馈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自我知识的重新建构。

⒌丰富知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如今,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提供了针对性的海量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实现个性化教学,已有了充分的条件。网络时代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融进网络生活。我校已建立了网络系统、安装上了K-12学科资源库,并开通了Internet网,在数学网站上学生可以查阅古今中外数学科学家的生平介绍、他们的故事和趣闻、中国和世界数学的发展史、课堂自学题和趣味题、课余时间的智力游戏、数学擂台及中外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在网上学生可以自由地耕耘、涉猎,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掌握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方法。

三、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1.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

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 2.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需要好的教学设计

如何与信息技术整合,这是最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其他的史、地、政、生等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视、听等多媒体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数学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如果一味利用视听刺激,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产生厌倦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我的思考是,数学有她自身的魅力,就在于探索学习者未知的知识领域,因此信息技术利用的好,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设计,利用“问题”吸引学生,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3.是“教师为主导地位”还是“学生为主体地位”

要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不是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瞎碰瞎撞?是不是每一个概念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教师的演讲、解释、传授知识是不是都是多余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探讨的,在教学中教和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会走入一个极端。

综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能够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应看到,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整合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在教学中,我一定会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

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

胡海燕

下载身处农村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与几点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身处农村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与几点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莘县俎店乡中心小学 韩月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原来高不可攀的信息技术课程也“飞入寻常百姓家”,进入农村小学。小学......

    离散数学的教学体会与探讨

    离散数学的教学体会与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离散数学定义、定理繁多,理论性强,在计算机专业中有广泛应用等特点,通过知识点归纳总结、选择典型例题、引入实际应用案例和板书与......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体会与建议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体会与建议 农村初中的数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以后,首次在大纲教学目的中提出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的日常生活,参加......

    浅谈信息技术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浅谈信息技术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影响 当川铺小学 马学玉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浅谈信息技术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影响 农村小学中,数学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

    对人民陪审员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对人民陪审员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人们陪审员----史祥田 2014年12月份,我非常荣幸地被推选为郊区法院人民陪审员,这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是组织和人民对我的高度信任和关爱。回......

    对人民陪审员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对人民陪审员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2009年,我非常荣幸地被推选为新建县法院人民陪审员,这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是组织和人民对我的高度信任和关爱。回顾担任人民陪审员二年多来,......

    小学语文课改体会与感悟

    小学语文课改体会与感悟 【内容提要】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而和谐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尝试[精选5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初探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把信息技术真正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来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