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教学也要不断创新
体育教学也要不断创新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过程。如何在体育课中不断创新,发展学生能力呢?我做了以下探索。
一、引发兴趣,同中求异。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材设计,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前应尽量挖掘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精心设计一段“开场白”,力求做到“趣味化”,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新鲜感,激发求知欲。同时根据材内容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创编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引发学生兴趣。
二、观察模仿、思维创新。
教师不仅要重视练,而且要启发学生,进行模仿和再创造性地模仿,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
三、游戏激励,促进创新。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少年儿童经常参加体育游戏,一方面可以发展他们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由于游戏对学生可进行团结友爱、勇敢顽强,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信心、荣誉感的教育,故而教师应考虑以学生年龄、性别、爱好等存在的巨大吸引力,使学生自始自终参加体育活动,同时让学生自己编排有利于掌握课堂教学难点、发挥学生主动性及特长的游戏,让他们在愉快的体育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和个性。
第二篇:不断创新的华文教学
不断创新的华文教学
——新加坡教学启示录一
2001年5月,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办公室通过各省教育厅向全国公开招聘赴新加坡的华文教师。经过个人情况审核和北京的面试,我有幸成为了四十位赴新华文教师之一。三年的新加坡教学工作给我很多的惊喜和震撼,也让我思考了很多东西。
新加坡为什么要从中国招聘华文教师呢?这个问题是我到了新加坡才能真正深切理解的。
从大背景来说,当然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了,世界给了我们机会,我们也给了世界机会。新加坡资源有限,发展已接近饱和状态,不能继续像七八十年代那样快速发展。他们认识到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就是投资中国——用他们的资金和管理优势来中国赚钱,正像新加坡《联合早报》上说的“搭乘中国的顺风船”。可是,李光耀在执政期间,着重推行英文教育,新加坡华人的华文水准每况愈下(新加坡75%的人口是华人),不仅不再熟悉中华文化,甚至连一个华文句子的语法是否正确也说不清楚,以这样的华文水平是很难畅通无阻地进军中国市场的。所以,他们开始重视华文教育。
现在新加坡的华文教师的构成是这样的:假如一个学校有十五位华文教师,那么,其中55岁以上的有一至两位;40岁到55岁的老师有两到三位(这个年龄段的老师在盛年时正赶上新加坡的高速发展时期,大多老师都流动其它行业发展去了,所以人数比较少);30岁到40岁的教师几乎没有,是一个断层;而剩下的十几位老师就全是20岁到30岁之间的了。这些年轻老师的华文水平已经不能同那些五六十岁的老教师相比了——年轻老师不是华校出身,华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英文是第一语言),更不用说懂得中华文化了。比如,一些年轻老师会觉得“他是个好学生”跟“他这个好学生”这样两个句子没有区别。可是,那些老教师马上就面临退休,62岁是他们的退休年限。在我任教的第一年,我的学校里就有两位老师退休,而且他们都已经干到64岁了。所以,新加坡的华文教师队伍需要补充新鲜的血液。
由于新加坡在经济文化上倾向英美,推行英校教育,所以能够处在社会中上流的人们都是英校出身。他们在家里全部说英文,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在英文环境中长大,所以学习以英文为媒介的课程(在新加坡除了母语外,其他课程都是英文的)比较容易,而华文就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同时,处在社会下游的人们也让孩子拼命学英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挤进上流社会。所以,这些孩子也觉得华文难学。于是某些英文精英就向政府提出,不要把母语(新加坡的华人的母语是华语,马来人的母语是马来语,印度人的母语是泰米尔语)成绩记入大学入学成绩。
综合上述情况,我们看到目前的新加坡人不仅华文水准下降,而且人们普遍觉得太难,难到甚至要放弃。但是政府比较有远见,他们认识到一定要继续加强华文教育,还要想方设法保持人们学华文的兴趣。于是,政府就煞费苦心地想出了各种方法,多次到中国上海“取经”,从中国招聘华文教师也是重要措施之一。其它措施还有很多,比如: 降低教材的难度。从2000年开始,新加坡教育部推行一套新的华文教材,在字词句篇上比旧教材更富有趣味性,难度有所降低,为的是激发学生学华文的兴趣。再如:汉语拼音直读法。学生们反应汉语拼音不会拼读,于是就教学生直接读出音节,并记住,称之为“直读法”,不必学习如何拼读。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还用漫画和歌曲来教华文。就是把要学的字词编成歌曲唱出来,让学生易学易记;再就是用漫画来教学生练习看图说话和写作。
在上述方法还不够用的情况下,政府又在2002和2003年创造了一种更好的方法——用英文教华文,就像我国用汉语教英语一样。不过,这个方法一出台,就遭到了华文教师的一致不满,社会上热爱中华文化的各界人士也纷纷撰文反对,《联合早报》(新加坡最重要的华文报)甚至开辟了言论专栏登载这些文章,讨论至今未息。当时,我也曾写了一篇名为《语言环境何其重要》的文章登在了早报上,大意是说,用英文教华文恰恰是扼杀了华文最后的生存环境。
在我工作的第三年,又有很多家长提出来,华文字难写难记,低年级学生练习写华文字会影响手指的发育。于是政府又推出了新的举措:让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只认读华文,不必写字,从四年级才开始学习写字。
另外,在正常的上课时间,还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直接到超市和居民区去,通过接触实物来认识事物的名称,学习华文。
到了2003年底,在英文精英的一再要求下,新加坡政府终于接受了母语成绩不记入大学入学成绩的提议。在大学入学成绩中,母语成绩及格就行,并且不再算入总分。同时,还有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中学挑选并培养一部分“华文精英”,为他们专门设立中国文化通史课,并且为他们联系中国的名牌大学,让他们到中国深造,成为“中国通”。这两项措施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但这正反映了新加坡政府良苦用心:让英文精英不要因为华文耽误了在英语世界的发展,就让他们充分发挥英文优势;同时,培养一部分华文精英,让他们充分发挥华文优势,将来的新加坡也不会缺少与中国打交道的人才。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实用的做法。
我感受到的是新加坡政府为提高华文教育水平一直在努力实践各项措施,一直在创造新的方法,而且他们的行动是那么迅速——每年,甚至每月都有新的方法出台。他们一直在思考着,一直在探索着,一直在不断地改变。每研究出一个新方法,就拿到实践中来检验,经过多方反馈之后,好的就全国推广,不好的就放弃再来,真正做到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天瞬息万变的中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
本文曾与其他文章联合发表在《现代教育导报》(2006年6月5日)上
注:作者姓名:丁梅
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
职务:语文教研组组长
邮箱:zishahu12311788@sohu.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999号
邮编:250100
联系电话:***
第三篇: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随着奶酪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一个人如果一直沉浸在过去,那将永远不会发现未来的世界有多么精彩,一直沉浸在自己过去的小世界中,也不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宽广。
著名的大作家郭沫若,一生创作过无数人人知晓的作品,但又有谁知道郭沫若图画,习字的成绩很一般,到是理科成绩反而很不错,但郭沫若后来终究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匪夷所思地成了大诗人、大书法家,正是因为郭沫若当时与时俱进,果断选择了文学,才得到了现在令人敬仰的好成绩。
郭沫若的不断创新,得到了现在的佳绩。我们也一样,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得到更多的发现,得到更多的励练。袁隆平之所以能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袁隆平从最初的种植水稻,一步步的创新,不断从旧的品种中挖掘出更好的品种,随着人们的思想走,一步一步找出各种品种来满足人们的愿望。正是因为袁隆平的不断创新培育出令人满意的品种,才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一致认可,一致好评。
袁隆平一生倾注在水稻上,培育出令人好评的水稻品种,也是因为他的不断创新,没有一直停留在原点,而是积极去发现更新的。我想,我们也是一样,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回忆,而是要望眼未来,寻找更美好的明天。
一只雏鸟,终究会摆脱自己的母亲去寻找更广阔的天空,而不是一味的只停留在自己的那片小天空,鱼终究会离开小溪,去寻找更广阔的大海,认识更多的朋友,而不是一味的停留在自己的小世界默默无闻,而我们也应该像雏鸟和鱼一样,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去寻找自己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
第四篇:体育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论文
摘要: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教育要有创新,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思想上转变观念,教学上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新课程;体育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因此,体育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体育教学实践证实,在专断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很被动。而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民主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合力。
2.创设活动情境,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铺垫。体育活动内容,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当电视播放《排球女将》时,布置排球教学;播放《灌篮高手》时,布置篮球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创设优化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3.适时进行激励,激发创新需求,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激励办法:一是期望激励。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应用期望激励学生,学生会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靠近。因此,在教学中我常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期望,使其受到鼓舞。二是表扬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对于活动中经常落后的学生,在体育课结束时点评中,我总对那些不引人注重的“丑小鸭”加以鼓励。三是竞争激励。体育教学在竞争条件上有其独具的优势,这些教学优势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创新动机。
二、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法的创新
1.运动技能教学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对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把握,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动作的细节”。这不仅扩大了运动技能学习的外延,而且指出了运动技能不但仍然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体育和健康学习的重要目标,而且是达成其它学习目标的基本途径,对运动技能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运动情境或运动课题,使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活动突显出来,让以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发展为主旨的自主学习得到弘扬。
2.经改造和建设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教材时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理解为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手段。这就意味着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现代竞技运动项目,新兴的运动项目,民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自我创编的体育运动项目等都可以成为体育课程资源。教师不只是“教”这些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项目,而是要通过这些运动项目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运动喜好,教会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充分发展。我们除了使用这些原本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手段外,还要学会改造和建设这些运动项目,使它们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我们改造和建设作为课程资源的运动项目,并作为新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
3.在学习、教学和评价一体化中,借鉴其它学习理论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的学习评价应镶嵌在教学任务中,是学习和教学的有机构成。在体育教学中将学习、教学和评价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如有教师在新课程评价中运用了“学习契约评价法”“脚手架评价法”,并认为是整合教和学的过程性评价的有效途径。笔者也认为这两种评价方法和教学方法是借鉴其它学科的学习理论,经过施行和创新成为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范例。
创新教育的过程,不是受教育者消极被动地被塑造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受教育者不断认识、追求探索和完善自身的过程,亦即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第五篇:语文教学也要打假
语文教学也要打假
——基于教学观察与实践的分析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 屠雯 韩忠彧
CCTV十余年不间断持续追踪报道“中国质量万里行”,为产品打假大造声势。笔者认为,中国的语文教育,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造假,也应该打一打。其中一个现象就是“伪圣化”。
所谓“伪圣化”,就是用一套惟一的“公共思维”模式,箝制师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让全体师生都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话语说话;就是用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看待“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让师生的语言,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
第一种表现——禁绝个性语言,禁绝多元解读文本。如,我们总喜欢耳提面命地引导十几岁的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说崇高的话”;我们总爱说,“《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虛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雷雨》是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麦琪的礼物》是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悲惨生活的同情”,甚至“《绿》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等等,不一而足。
“崇高”、“有意义”这些人文价值理应倡导,但关键是怎样理解、如何把握“有意义”和“崇高”?那些课文也的确可以如此解读。但是,是否只有惟一的解读?必须強制性地如此解读?可否允许教师与学生做出自我的、多元的合理解读?再者,教师们如此这般日久天长地耳提面命,一节课一节课地训导薰染,我们的学生就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公众场合、根据不同的人们的不同需要,说人们认为该说的话,而不是说自我真实体验的话。有时甚至说假话、套话。教师在课上也不敢跟学生說自己的真心话,只能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包裹起来:只为应付考试背一串教参上抄来的话,说一通不得不说的话。语文课,应是最具人文特性的课,可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自由哪里去了?《项链》题旨是否只能惟一地解释为批判资产阶级虛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能否解读为:“作者正是为人的命运的‘变化莫测’和人太容易为生命中的‘偶然’所左右,而感到不可理解。”《项链》作者自己也说“人生是多麼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对统编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为什么只能有全国绝对一致的或大体一致的解读?对有些文章,可否允许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生活体验,进行稍许独到的自我阐释、自我解读? 第二种表现——定制统一的公共话语套子,让师生共同使用。师生的表达,大体都有统一的套子。如,写青松,必须联想先烈;写石子,必须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写春雨,必须联想党的温暖、党的培育、党的政策;写长城.必想解放軍。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是被上千堂语文课“培养”、“训练”出来的。我们可以沉静下来,深入想一想,通过这上千堂语文课的“训导”,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当中,甚至连一些基本语汇,都成了“公共”的了,都是两两相合的。臂如白衣天使与护士、医生;蜡烛与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教师;残酷、黑暗、吃人与资本主义、旧社会;光明、温暖与社会主义、新中国等等。在说话、写作中,只有如此这般相连,方才合格,主题才积极,才是有意义。否则,语文老师那里就通不过。我们可以抽查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会有一个惊人发现,相当数量的作文,从谋篇布局到词语的选用,甚至开头和结尾,都如出一辙,你很难见到有个性的文章,千万个不同的大脑,却有着大体一样的精神套路、言语方式!
中央党校教授李书磊博士,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亲身经历了一件难以忘怀的事。他回忆说:上英语课,外籍教师让全班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大家都写得相當流畅,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写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语教师在阅读了全部作文后,脸色非常难看地走进教室。用一种陌生的、帶着几分怜悯的眼神扫了学生一眼,就像是看一群猴子一样。这一眼看得我们自惭形秽。原来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都写了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从小学我们就是这么说,这么写的。她指着我们这些目瞪口呆的学生:‘你,王!你,李!难道你们大家都长着同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沒有虐待过你们?难道你们的母亲都沒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对母亲都沒有一点遗憾吗?’遗憾当然有,但一写成文章我们却只会这么写。我们早已学会在表达中排除个人经验而服从公共套路。”
第三种表现——有一个“圣化”、“升华”情结。笔者在乡镇支教时,观摩过一次区级优质课竞赛,听一位女教师讲《背影》,讲得生动,读得也感人。学生在教师极富情感的循循诱导之下,沉浸在父子情深的氛围之中。许多学生感动得流下泪来。听课的老师都被深深地打动了。在课即将结束時,教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考虑一下,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什么?”提出问题后,课堂陷人一片沉思。笔者也被教师的提问吸引住了。学生思考后开始回答,有的说,世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父子情,如本篇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这是学生当然的答案,因为刚学了《背影》。教师說不是。有学生又答,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母子情。教师又否定。学生开始猜,有的说兄弟情,有的说姐妹情,也有的说爱情。教师说统统都不是。笔者也思考半天,不知其然。我想教师一定有精妙、深刻、生动的答案。最后教师以深沉的语调郑重其事地说:“同学们,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既不是父子情,也不是母子情,更不是兄弟情、姐妹情、爱情,而是阶级情、民族情。本文作者描写父子情时,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份子。这种父子情,就帶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调。40年代,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伟大、崇高的民族倩、阶级情。我们要善于把渺小的感情升华为阶级情、民族情!”教師一脸的俨然、肃然,学生却一脸的茫然、木然。
课后我悄悄问这位老师,你说的是由衷的话吗?你真的认为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阶级情、民族情吗?或者你真认为父子、母子等人伦感情,跟阶级情、民族情是对立的吗?这位老师倒也十分坦率,說:“何必那么当真,语文课上有几句真心話?但必须那样讲,否则就过不了关,课就会被批评为不深刻、沒有高度。另外我还怕学生考试遇到此类问题时难以应对,怕学生答题不符合标准答案„„”这绝非个别现象。写作中,学生稍有个性的言语,稍有个性的表达,就可能被一些教师轻率地判为“不积极”、“不健康”、“无意义”、“不深刻”、“偏激”。笔者以为,“积极”、“进步”、“健康”、“深刻”、“有意义”等诸多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应是每个社会成员基本的人生价值范畴,是每个人都应有的精神追求,是一种理想的至高目标。但我们的教师却不可用“伪圣化”的眼光去使用这些范畴,不能笼统和轻易地滥用这些概念,不要动辄指斥孩子们不积极、不进步、无意义等。几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的写作与说话,应以生活化、平民化、率真为主、以朴实和真切为高,以孩子所能有的精神体验为基本限度.切不可拔高,尤其不可用神圣、崇高甚至伪神圣、伪崇高去取代孩子们生活化、平民化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语言表达和精神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任何时候也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样,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虛伪的人,阿谀奉承的人,甚至卑鄙的人。”
“伪圣化”的中国语文教育(包括社会的大语文教育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有两种极为奇特扭曲的现象:(1)“少”和“多”的反差:语文课上,无话可说,课后的话却滔滔不绝;作文课上冥思苦索,搜肠刮肚也写不出来,而在日记、在给朋友的短信中却洋洋洒洒,滔滔不绝。(2)“真”与“假”的反差:在交给老师的作文、在试卷上写的文字、公共场合的谈吐,多是根据场合所说的应景话,而在日常言谈、笔记、日记中,都是自由、率性的抒发与剖白。因而,我们的学生形成了一种“两面人格”,自小就学会了用两套语言去应对社会,见什么人讲什么话。笔者认为,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多少年来以伪圣化套子压制个人语言、个性精神的恶果,是悖逆真正人文精神的恶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不敢抒发自己对课本的一己理解,一个原因,是怕考试时不符合全国統一的标准答案,而深层原因,却可能是怕触犯某种无形的东西。在“伪圣化”专制话语氛围训导下成长起来的不少语文教师,早已经沒有了自己独到的一己之见。按既定套路来思维,已积淀为一种“潛意识”!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时候,必须猜测怎样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高分,绞尽脑汁把作文的主题往理想、爱国、祟高、积极方面升华、拔高,惟独不敢说想说的话、心理的话。总之,不敢忠实于自己的精神!这是十分压抑,悖逆人性的,严重束缚了个性,束缚了精神自由,非根除不可。
(作者:遵义五中 屠雯 韩忠彧 本文发表于中国WTO事务中心主办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时代经贸》〈国内统一刊号CN11-5036/F;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2949〉2008年10月号总第1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