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丰台八中语文组也进行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作文教学训练尝试,然而,在教师的作文教学技能方面,也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作文教学,找到作文教学的一条捷径,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困难,培养他们的作文能力,我们专门设计了基于丰台八中学生作文情况的一套调查问卷,开展了这次调查活动。调查主要的采样情况如下:
初一人数78
初二人数146
初三人数78
总人数302
本问卷设封闭性问题17个,开放性问题2个(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封闭问题进行分析)。本卷主要围绕丰台八中学生的写作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
一.学生的阅读状况究竟怎样?
阅读是保证作文能否写好的关键因素之一。阅读习惯好坏或阅读量的多少对作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我们设计了这一问题。在“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个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6.6%的学生“基本不读”课外书。23.5%的学生即使读了一定的课外书,然而时间也不超过20分钟。如果将ABC三项相加,每天读书时间不到半小时的有高达64.9%。仅有35.2%的学生平均每天至少三十分钟进行阅读。而每天读书一小时以上的仅仅只有7%。学生不读书,自然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对文字的亲近感,没有对于文字与文化的基本认同,培养不出对语言文字的亲近感,写作技能自然受到影响。
针对阅读内容的调查结论大体比较令人满意。只是其分布还有值得探究之处。所列的七种类型的课外书籍,学生们均有涉猎,整体状况还不错。令人欣喜的是有高达60.6%的学生主要阅读诸如《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美文杂志。这类美文杂志有着较高的人文性、艺术性,视野开阔,思辩深入,无疑有益于学生感悟生活,感受真情,提升智慧,培养良好的世界观;又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存储。
值得肯定的是还有41.1%的学生对文学读物很感兴趣;阅读科幻类作品的学生也高达41.4%。说明学生阅读的潜力非常大。这对于他们的作文是雨具发有利的。
另外,我们似乎有一种印象,觉得今天的中学生只是对“学科教材辅导”类和“卡通作品”类感兴趣,实际上,对这一类感兴趣的学生人数相对最少,仅分别为17.2%和23.1%。说明学生也还是有着自己清楚的阅读判断能力。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好的学科教材类书籍与卡通类作品也并不都是不宜读物,相反对学生也有好处。
调查他们阅读优秀作文发现,有53.6%的学生选择了从优秀作文中“积累写作材料”;47.%的学生经常“摘录好词好句”;有23.8%的学生会“研究文章立意”,可惜也还有15.2%的学生“基本什么都不做”。
对于初中学生的写作来说,创新固然可贵,但模仿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种手段。以上数据发现,学生也并非不会学习与借鉴,他们也知道怎样的学习对他们才有帮助。而且值得肯定的是,他们“积累写作材料”“摘录好词好句”这样的作法都是十分高明的。从这个调查里,似乎隐隐感到,老师对于学生写作背景的状况了解得可能并不十分深入。
二、对学生写作认知的调查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集中表现,作文水平的高低与语文能力的高低往往成正比例关系。作文水平高,语文能力往往不会很低,语文能力好的人,作文能力也会偏高。
调查发现学生对写作的认知可能值得深入的思考。因为直接说“非常喜欢”作文的学生仅仅为7.6%;表示“喜欢”的学生为24.2%;“有时候喜欢”的学生比例为52.%。表示“不喜欢”的学生的比例也高达16.2%。这样的调查无疑显示这样的结论: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处于一种游离状态。也不是说“不喜欢”,也不是说“十分喜欢”,完全根据他们的兴趣或者教师教学或引导的情形来决定。虽然有六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作文,也不能就完全说明是他们根本没有作文的兴趣,而完全可能说明是因为作文本身的吸引力还没有在他们身上起任何作用。而表示“有时候喜欢”的,则显然属于那种“骑墙派”,只要老师引导得法,是完全有可能对作文兴趣的。
调查还考查了学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以此考查了学生的真实的认知状态。对于作文的重要性,高达93.1%的学生都能认识到,其中有52.%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有些重要”的比例为41.1%。认为不重要的学生仅仅才
1.3%,表示对作文重要性不了解的也才5.6%。不难看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认识到了作文本身的意义。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并不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完全有可能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或者文不对题,或者法不对路,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认知,没有给学生理更为直接的写作技巧,以此解决他们的写作困惑。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学生对于写作目的的认识。其中发自内心的想写作文,以记录自己思想和情感为写作目的的学生占32.1%,说明学生还是真心想写好作文的。不过,与此对应的是,有14.6%的学生为“完成作业”而写作,有32.1%的学生为“提高考试成绩”而写作。显然这部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把写作文当作一种任务,一种技能来对待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很多,从根本上讲,可能也与老师的教学引导有相当大的关联。或者说,由于教师对于写作教学的引导不力,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始终处于模糊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还有27.5%的被调查者还是想从“提高作文技巧”的角度提出了要求,有7.6%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写作就是为了“给其他人看”。还有4.6%的学生表示写作是为了“其他”。看得出有相当的一分学生明白了写作的真正意义所在。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是否注意到学生的真正的多元化需求,以期满足他们学习的愿望。
另一方面,调查还考察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自我习惯养成问题。经常借助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比例仅仅为11.9%,虽然有46.7%的学生表示“有时主动地写”,但“不主动地写”“被迫写”“压根不写”的比例还是分别占25.2%,7.6%,8.6%。其总数超过了41.4%。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几乎将写作与他们的学习生活隔离开了。加强写作练习,强化写作训练,多使用文字表情达意,将写作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结合起来,无疑是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
还调查还针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自我判断进行了设计。在“你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如何”这个选项中,认为自己的作文很“优秀”的比例只占4%;比较好的比例是16.9%;有15.2%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作文很差。还有2%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作文处于什么状况。比较突出的是有62.3%的学生表示自己的作文水平“一般”。从这个数据至少说明,他们对自己的作文是非常不自信的。他们得到的作文教学方面的帮助还有强化的必要。教师如能调动这批“中间人士”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作能力,整体的写作水平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作文训练中碰到困难,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否学生一无是处呢?恐怕也不见得。事实上,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并不是一张白纸。调查中看到,学生“每次”在写作文时“遇到困难”的比例才不过4%,“经常”遇到“困难”的也才17.2%。虽然“有时有困难”的比例是34.4%,“偶尔”有困难的比例是41.4%,这两项的实质正好说明学生的写作潜在能力非常巨大。毕竟写作无非就是表达而已,只要将自我内心世界所思所想借助文字申发出来就可以了,本质上并无什么严苛的要求。假如我们以此认定写作“很困难”,人为地给学生设置很高的门坎,以为写作是一件痛苦之事,为难之事,从而隐形地为难学生,显然这是违背写作的内在规律的。假如我们以此论定学生们都是不会写作文的,则又至少说明我们的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训练的系统性欠缺。调查还告诉我们,对于学生的写作训练,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方面的实际需求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那种隔靴搔痒似的作法显然是应该避免的。
究竟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调查显示最突出的问题是“作文语言不够生动”,所占比例高达48.3%,其次是“写不出新意来”,比例为44.4%,作文“不知该写什么”的比例居第三,达39.1%,而“知道该写什么,却不知该怎么表达”的比例为35.1%,“不知怎么拟标题”31.5%,“不知怎么开头”26.5%,“所写的文章没什么思想”22.8%,“其他”10.6%。
以上数据无疑意味着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也可以说,方方面面都是问题,方方面面都需要老师的帮助。然而,仔细分析,却也很容易发现,这些问题也并非是根本性的,而只是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应当说每一个问题也都是可资完成的。而比较合适的解释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忽视了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训练。比如如何取一个好的“标题”,据知很少有老师专门对学生进行训练;至于怎样使学生的作文富有新意教师们考虑得也不多,训练更少。再如教给同学更多的写作的技巧本来是应有之义,实际上,这方面,老师们所作也很有限。
如此,一旦学生写作起来就感到困难重重了。
四.学生对作文教学的认知调查
为了解作文教学的真实状况,调查以“你喜欢上作文课吗”为标值,从学生的角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表示“不喜欢”作文课的比例为11.6%,“非常喜欢”的与“不喜欢”的差不多相当,为12.3%,“喜欢”的为33.4%,而“有时喜欢”的为42.7%。
总的说来,学生对作文课还算比较满意的,然而,其中也有相当多游离的成份。即并不是每一节作文课都有效、都能得到同学的欢迎。而得到欢迎的比例相对来说还比较弱,显示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完全有提高的必要――研究作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来说可能是一个值得长期重视的问题。
从另外一个方面的调查“你觉得老师的作文教学对你有帮助吗?”中,也得出了相关联的结论。认为老师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有很大帮助”的占23.5%,“有一定帮助”的占54.6%,约有78%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受益较大或很大,说明学生对教师的作文教学基本抱有认同态度。也说明在作文的训练中,教师的角色还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看到,好的作用教学更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否则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学生对什么是好的作文教学是有着自己的判断的。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作文课,什么是不好的作文课。
五.作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
在写作教学中,老师们通常有一种观念,以为学生不热爱写作。通过“你想提高写作能力吗”的调查,结论却与此完全相反。高达79.5%的学生“非常希望”提高写作能力,“无所谓”或“不想”的学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方面是教师认为学生不热爱写作,而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强烈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两者之间明显矛盾。或许,这里有老师在作文训练上的偏颇,也有在写作技巧训练上的不足,包括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等等,各种因素交织造成这种矛盾的现状。如果教师能够在写作教学的方方面面详加思考,完全有可能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同学们在写作方面的一些长处,调查结果为:
学生对于“围绕中心选材”和“流畅叙述”较有自信的人数最多,分别占43.4%、38.4%,其次是“描写具体”和“文章的立意较好”,分别为25.5%和21.2%。这类学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擅长。学生写作中,最为欠缺的是“写作技巧”,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比较有优势的仅为6.6%。
这些数据似乎告诉我们与先前完全不一样的结论。在我们的印象中学生不会写作大部分是没得可写,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虽然学生的视野仍然有限,可实际情况却是他们也有自己的观察与积累,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之所以不能写,或写不出,可能并不一定是他们的原因,完全有可能是老师在出题时没有考虑他们的实际状况,或者没有训练他们如何选材。再如,有超过38%的学生认为自己写得“文通字顺”能够做到流畅叙述。然而,在老师那里却被当作文理不通来对待了。这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可能还需要深入思考。特别是从写作学的角度去探求解决问题之道。
再有一个方面是,实际上,学生是特别需要写作技巧的指导的,而老师往往又以为自己已经给学生进行技巧的培训了,然而,这些培训却与学生的需求
并不相关联。二者的差异形成强烈的反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所做的工作的针对性可能还有提高的必要。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那么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调查显示,学生们也在努力寻求解决自己作文中遇到的问题。不过值得思考的是,学生解决自己作文中的困难,“寻求老师帮助”的仅仅占第四位,比例仅仅为25.8%。而自己去“寻求书本帮助”的比例高达66.6%,“自己琢磨”的也占51.0%。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书本和自己的信任超过了对老师的信任。也许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更多的或根本的解决学生作文中遇到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问题特别值得老师反思。一者说明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来就比较高,而我们一直在忽视这个问题,没有进行有效的开发。二者,说明老师在写作教学这个问题上的权威还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创设,没有得到学生有效的认可。
调查还显示,有10.3%的学生明确表示“回避写作中的困难”,这里也至少隐含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遇到的问题难度确实够大,他自己根本解决不了。二是,他也不信任教师,可能老师也不一定真正能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因此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当然还有学生本身对写作不感兴趣这方面的因素。
怎样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怎样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写作的技能技巧确实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据观察,虽然传统的写作教学还是比较注重作文的讲评与分析的,然而,从总的讲评效果来看并不十分有效。因为传统的讲评与分析工作大部分由教师来完成,很少考虑学生的互评互动的因素。其潜在的含义即,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略了,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自我生成的机会。
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从学习伙伴中寻求帮助的愿望非常强烈。高达74.8%的学生认为和同学讨论作文思路和技巧能“吸收别人长处”,68.9%的学生认为能“打开思路”,40.7%的学生肯定“获得及时的帮助”,另有36.4%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写作积极性”,通过互助学习的方式,是非常好的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必经之路。至于其中还有9.3%的学生认为“可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如果将此视为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也是无妨的。可见,改变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及加强作文教学技巧同样重要。
虽然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同学们还是对提高写作能力表示出相当的热诚与信心。66.9%表示他们是有信心提高作文水平的。只有6.6%的同学表示没有信心。当然也有26.5%的学生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表示疑问。看来作为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我能写好”的信心,做好细致的工作和详细的计划,通过系统的安排,对学生作文中的各不足环节逐个击破,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让学生作文迈上一个新台阶,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大课题。
六.我们的观察与思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们对于如何才能开展好作文教学一直心存疑虑。虽然前后也进行过不少的探索,然而,我们所探索的结论与学生存在的事实总有这样那样的差距。我们也试图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然而,在实践中似乎总也得不到更好的效果。经过多方面的思索,我们发现问题的症结可能并不在教学的策略或技巧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教学完全欠缺显明的针对性。换句话说,我们的教学策略与学生需求可能完全是脱节的。为了从根本上认清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而调查显示,果然,我们的教学方针与策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融合的比值非常小。尽管我们做了不小的努力,总不免各说自话的境地。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过去那种将一切责任推诿到学生身上的作法可能需要重新加以判定。造成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原因可能并不完全在学生,相当大的程度上可能在教师身上。其根本的问题可能在于,老师对学生、对写作教学内涵及其体系的认识可能并不到位。同时,对于写作教学所采取的一切措施也并非有效。
至于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认为可能还得要从正视学生认知水平,激发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与激情,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入手;同时老师必须加深对于什么是写作的认识与了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主动发展,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策略,特别是那种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如果能很清晰地建构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写作教学体系,可能就善莫大焉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正是对于自身对写作的概念化理解,囿固了我们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思维,放不开手脚,方法单一,技能缺失,以致效果不佳。比如,虽然教材或者考试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规范,但是,那种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只能通过分解来实施训练,类似这样的认识都
第二篇: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的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其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低于150万字。
为了打好学生人生底色,为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长圳小学从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小学语文阅读现状的调查。结合本次调查分析如下:
1、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时间不充足。
调查显示,我校小学生课余活动最喜欢的项目是看电视,占调查总样本的55%。长圳小学地处偏僻的村庄,学生主要来源于打工家庭。家长整天忙碌奔波,大多数孩子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这些孩子,放学后写完作业,基本上就是看电视。有的学生还玩电脑、打游戏等。这些声、光、电的刺激,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孩子的心灵离需要静心品读的书本越来越远。
在调查学生阅读的时间一项,每周只有18%的学生阅读时间超过一小时。他们的时间被家庭作业、玩耍、玩电脑、看电视等大量占用。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或重视力度不够,使得被誉为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
2、课外读物缺乏,阅读内容不丰富
调查显示,有42%的学生喜欢读书。小学生更喜欢文字与图画内容相辅相成的读物,他们虽然喜欢读童话、科普读物、侦探小说,但是他们购买最多的书却是“作文宝典”。特别是高年级,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增强。致使小学生作文习作中出现“雷同现象”、“无病呻吟”,习作缺乏灵性,往往是“假、大、空”,没有多少真情实感。
家庭里有书柜的不到10%。40%的学生根本没有买过课外书,拥有10本以上的课外书只有12%。家长不够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关心的是孩子完成作业情况,身体健康情况。很多爸爸妈妈没有经常带孩子去图书室或去书店买书,家里藏书寥寥无几,导致孩子在家庭里想读课外书,却无书可读的状况。
学校虽然有图书室,但是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每个小学生到图书室借书的时间只是半天,这期间还要上课,做眼保操,一个年级的学生一下课一起拥到图书室,不一定一个星期能借回一本书。每个学生可用来借书的时间并不多,更不用说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细细挑选自己喜欢的书了。
3、阅读习惯有待提高,阅读水平偏低。
调查显示,约有97%的学生基本不愿意写读书心得,即使写,也是老师要求的。95%的学生阅读的时候只是用眼睛看,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就跳过去,没有查字典的习惯。82%的学生读书不用笔圈画,只关注故事情节和内容。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我们了解了我校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之后,学校将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辅导。
1、培养兴趣,使学生乐读。
如果学生没有:“我要读书”这种内在需要和渴望的话,读再多的书,也无助于知识的增长。兴趣是一种重要的润滑剂。我校通过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征文”、“阅读小明星”、“美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亲子读书”等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使阅读变成“悦读。”
2、营造氛围,使学生想读。
建立班级图书角,是个古老的方法,我们要充分发挥图书角的功能。要让学生读书,时间必须有保障。没有整块的时间,就要教会学生善于利用零散的时间,挤时间。另外,要引导学生用节约下来的零花钱买书。学校图书馆的书也要“漂流”到班级,使人人有书可读。
3、培养习惯,使学生久读。
语文老师有负责向学校推荐优秀读物的使命,但是不少学生读书囫囵吞枣,粗粗浏览,更有学生一翻而过,阅读效率低下。以往语文教学往往让学生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为了让阅读有效进行,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如粗读法,细读法,选读法等,还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更要在朗读、复述、背诵、精读、浏览中提高阅读品质。
文字的缺失容易造成理解力、思考力下降,也容易造成人文精神和情感的缺失。真正的语文能力不是做题做出来的,真正的语文高手也不是语文老师教学出来的。语文素质的提升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勤奋阅读。只要社会创造环境,教师用心指导,学生用心投入,学生读书的习惯就能养成。愿阅读改变孩子的人生!
第三篇:浅谈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论文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 课外阅读
[论文摘 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它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良好的课外阅读倾向无论是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和情感价值取向的形成,还是从学生开阔自身视野,获取及拓展知识来看,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阅读的定义
阅读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505)对阅读作了定义性的界说:“阅读是一种从印的和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由一系列的行为和过程构成的总合。阅读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由此获得重要信息,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许多观点都印证了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尝试和经验:没有阅读,英语学习寸步难行;有了阅读,英语学习节节提高;阅读越少,进步越慢;阅读越多,进步越快。对于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是决定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研究来看,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阅读取向不合理。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课外阅读对提高成绩没有明显的帮助,甚至认为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学生因此认为没有必要购买阅读课外读物,即使购买,也只是一些与考试有关的辅导资料、参考书或试题集锦等。
2.阅读目标不明确。调查统计:90%的中学生认为应该有课外阅读,66.72%的学生喜欢课外阅读,70%的同学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有帮助,而能真正明确阅读目的的学生只有10%左右。一般来说,他们看课外书随意性大,阅读从很大程度上讲是对时尚的一种盲从。有的“想看啥,就看啥,和学习无关。”有的说“腻了课本,找课外书调剂。”
3.阅读策略不科学。在阅读方法上,不少学生毫无策略可言。在阅读中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精读、泛读、快读、慢读等方法,不动笔,不作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整理、消化,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三、分析问题成因
调查认为,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喜欢、甚至排斥课外阅读,大致与以下因素有关:
1.视听文化的冲击。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可以直接将信息作用于视听感官相比,书籍阅读就显得较为枯燥,人们不再也不愿花时间从书籍中获取信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众阅读的缺失。
2.老师和家长的干涉。许多家长都渴望子女将来能上大学,希望孩子“念学校里的书”。每当孩子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时,他们就会阻止。据统计:不干涉孩子阅读课外书的家长仅占8%,反对孩子阅读任何课外书的家长占33%。更有甚者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的课外书都称为“闲书”。这使得学生的读书热情不但未受到保护,反而遭到压抑甚至扼杀。
阅读条件的制约。调查显示,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黄金时间是寒暑假,首选者占48.9%;第一地点是家里,占78.2%;仅有14.9%的学生把学校图书馆作为阅读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理应是学生阅读的神圣殿堂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在广大学生心目中却几乎没有位置。
4.应试教育的误导。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一项重在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措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许多学校评价教师教学优劣还常以升学率为唯一的依据,大多数教师追求的是“短期效益”,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阅读。
四、改进措施
要真正让学生读而有得,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普及对优秀书籍的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长期只重课内学习而忽略课外阅读,为此,教师上课时应设法吸引学生,或旁征博引,或谈古论今,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逐渐培养阅读兴趣。
2.推荐有益读物,提高阅读品位。在课外阅读初期,学生大都有随意性和消遣性的阅读习惯,且贪多而不求甚解。教师不仅要引导他们多读书,而且要读好书。
3.提示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除了常用的泛读、略读、跳读、精读、细读、熟读成诵等方法外,还可以介绍其他的方法。要教育边读边思考、重感悟、重积淀、批判地吸收。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巩固阅读成果。为巩固和扩大阅读成果,教师应有计划组织一些活动来加以促进,如举行阅读、朗读、演讲比赛,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效促进课外阅读活动。
5.家庭和社会各界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家长们应该意识到:“有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因此,作为孩子第一位老师的家长应该作出表率,自己多读书,也支持孩子读书。工作之余可以和孩子一起去书店、图书馆或在家中交流阅读经验和体会,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其次,新闻出版部门应规范、净化课外读物市场,为学生提供更多积极,健康的书籍。再次,公共文化机构如城市图书馆、社区或村镇图书室应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降低其阅读门槛,这也有助于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是一个人做任何事情的基础,学生必须凭借书籍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才能稳定地立足于社会。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去鼓励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之外,翱翔于读书的天地之间,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他们智慧的源泉,精神的食粮,理想的阶梯。
参考文献:
[1] 姜珍婷.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MA】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炜.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年第5期
[3] 王范绿.润物有声---浅谈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年第31
[4]万丽华.对中学生个性化课外阅读的探究【MA】.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第四篇: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徐州市铜山区部分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结果分析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对如何开展好中学生体育锻炼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
1、前言
体育锻炼是增强健康的有效有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起着良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当代社会,健康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而体育锻炼作为可以改善人们健康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也成为社会各层次的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要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一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1锻炼”,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此时的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得到提到,认识并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的技能,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笔者通过对徐州市铜山区的一些中学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为以课外体育锻炼为研究对象,并从徐州市铜山区随机抽取了10所初中学校的10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J].大连:中国学校体育,2007(6):1-2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著作及文献资料,为本文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自编调查问卷,采取当面发放、当面收回的方式对1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学生问卷共1000份,回收问卷980份,有效回收率为98%,问卷有效率为100%。2.2.3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所有原始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3.1.1 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分析
表1中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
学生 非常了解 人数
占百分比 186
19.0%
了解
人数
占百分比 564
57.6%
不太了解 不了解 人数
占百分比 人数 占百分比 170
17.3%
6.1%
知识是形成态度与信念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引起行为变化的必要条件2,体育锻炼知识是指与体育锻炼内容相关的知识,而体育恰恰能够促进健康知识的拥3有。就中学生而言,了解体育锻炼知识越多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知就会越深刻,就可能更多时间地去参加体育锻炼,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能长期坚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在对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中,数据显示,有19.0%的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非常的了解,17.3%的学生不太了解,仅仅有6.1%的学生不了解体育健康知识,而对体育健康知识了解的学生占大部分比例,57.9%。可见,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比较关注体育健康知识的,这说明在中学教育阶段,学校与 23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冯维胜,丁数哲.体育价值观对体育锻炼影响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4):18-21 体育健康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学生和老师也比较重视身体的健康情况。
3.1.2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与形式分析
表2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容选择情况
参加人数 所占比例 球类 310 31.6%
田径类 483 49.3%
健身操类 112 11.4%
游泳 42 4.3%
其他 33 3.4%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接近成人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性格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4,处于这个阶段的中学生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而不同体育锻炼内容与形式,能使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不同运动的乐趣,能不断地主动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学会与同伴团结合作,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体育锻炼的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受到个人兴趣的影响,通过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球类运动,但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选择田径类的运动项目人数最多为483人,占49.3%,其次为选择球类运动项目的人数为310,占31.6%。笔者认为,学生之所以选择田径类运动原因之一就是其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是特别多,尤其像健身跑这样的运动,运动起来比较方便,强度也可以自行控制,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身体情况进行运动。而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中考体育加试的成绩,这与中考的内容及学校的要求有很大的关联。
表3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选择情况
参加人数 所占比例
独自 123 12.6%
与父母 56 5.7%
与同学 455 46.4%
与朋友 320 32.7%
其他 26 2.7% 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是很多中学生所热切希望的,它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5很重要的作用。在对体育锻炼的形式选择的调查中发现,有46.4%的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形式选择与同学一起,有32.7%的学生选择与朋友一起,有12.6%的学生选择独自锻炼,仅有5.7%的学生会选择和父母一起。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学生的选择比较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这说明中学生已经开始逐渐的摆脱对父母亲的依赖,开始寻求自己的伙伴,不仅主动与同学、朋友一起学习、生活,而且还主动一起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中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3.1.3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分析
表4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选择场所的调查统计
学校 社区或公园 家里
野外
公路街道 健身俱乐部
其他
45韦拥军.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学生文化学习的影响研究[J].体育教学科研,2008.李政,陶建辉.湘西地区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2):p87-90 636 人数
所占比例 64.9% 160 16.3% 35 3.6% 11 1.1% 83 8.5% 40 4.1% 15 1.5% 锻炼场所是学生参加锻炼的前提保障条件6。如上表,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铜山区的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选择的场所主要以学校为主,占64.9%,这比较符合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特点,由于学校是他们日程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选择选校进行体育锻炼既方便又实用。其次有16.3%的中学生会选择在社会或者公园里进行体育锻炼,8.5%的学生选择在公路街道,3.6%和1.1%的学生选择在家里或在野外进行体育锻炼。另外,特别值得在意的是有4.1%的中学生会选择去健身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这说明有一部分中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消费观念,“花钱买健康”的消费意识已经有了萌发,学校的有关部门与老师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3.1.4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分析
表5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的选择情况
参加人数 所占比例 早上锻炼 98 10.0%
放学后的傍晚
427 43.6%
周末或节假日
168 17.1%
不固定时间 287 29.3%
表6 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单次所持续的时间统计
参加人数 所占比例 30min以下 30-60min 219 22.3%
507 51.7%
61-90min 180 18.4%
91-120min 62 6.3%
121min以上 12 1.2%
锻炼时间选择的科学合理程度影响锻炼效果和促进健康的效果。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一天中最佳锻炼时间的研究为:每天8-12时,14-17时是肌肉、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而3-5时,12-14时的人的身体处于相对最低状态,易出现疲劳,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较大7。表5的调查结果显示,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上比较分散,43.6%的中学生都会选择放学后的傍晚进行体育锻炼,有17.1%的学生选择周末或者节假日进行体育锻炼,仅有10.0%的学生会选择早上锻炼,而不固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百分比占29.3%,仅次于傍晚参加锻炼的学生比例。笔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早上一般有晨读,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只能傍晚,完成一天的学业之后进行锻炼身体,对于强身健体和机体的消化吸收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而节假日中学生多数会选择进行补充睡眠或者参加补习班而放弃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固定的时间,随意性比较大,导致有部分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规律。
而一些专家表示,体育锻炼持续的时间是活的锻炼效果的基本前提8。从表6中可以看出,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30-90min的 67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6,13(1):p138-140 周丽君,赵钟晖.浙江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59-62 8王秀香,李爽,何金等.大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4):52-55 占大部分比例,为51.7%,而在30min以下的人数比例在22.3%,61-90min的人数比例为18.4%,而超过90min以上的比例只有7.5%。一些研究表明,一般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应该在10h或10h以上,至少也得保证每天总活动时间达到1h,这样的运动量才能很好地服务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9。但从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持续时间超过一小时的人数比例仅为25.9%,可见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长并不是很乐观。
3.2 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个人因素是主要因素,而个人的体育价值观在个人因素中对体育锻炼的影响较为突出。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探讨。3.2.1 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分析
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也称个人因素,体现在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表7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
人数 所占比例 提高身体素质 606 61.8%
缓解压力的 娱乐活动 135 13.8%
减肥 68 6.9%
掌握知识和 技能 105 10.7%
交朋友 46 4.7%
其他 20 2.1%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而体育锻炼动机则是促进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因,它是个人的内在过程,最终会以参加体育锻炼的意向、愿望等形式表现出来,从来推动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表7是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趋势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的动机就是提高身体素质,占总人数的61.8%,但对这些学生进行进一步调查,得知有94%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提高身体素质为锻炼的动机是因为他们以提高体育成绩和体育加分为主要目的,仅有6%的学生为单纯为了锻炼身体。另外,有13.8%的学生是为了缓解压力而参与体育锻炼,这说明中学生的任务繁重,精神压力较大,需要体育运动来缓解情绪压力;还有6.9%的学生单纯为了减肥而参与体育锻炼。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此时学校和家长应当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出现不良的饮食和锻炼的习惯。10
表8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调查
人数 所占比例
910非常感兴趣 238 24.3%
感兴趣 502 51.2%
不感兴趣 175 17.9%
其它 65 6.6% 王螽庆,徐军艳.中学生体育状态现状调查与分析及体育教学改革可行性探讨[J].体育科学,2002(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270-271 心理学理论认为,兴趣是人们积极人士某种事物或者优先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主体在认识或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11,而在体育锻炼中,体育兴趣中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一旦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情趣,就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锻炼中去,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表8是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4.3%的中学生对体育锻炼非常感兴趣,17.9%的学生不感兴趣,而对体育锻炼感兴趣的中学生占大部分比例,为51.2%,这符合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说明中学生对体育锻炼都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有利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3.2.2 对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表9 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的调查
人数 所占比例 学习任务重 498 50.8%
没有场地器材 132 13.5%
没有人指导 74 7.6%
没有人组织 85 8.7%
家长反对 155 15.7%
其它 36 3.7%
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中主要体现在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表9调查结果显示,学习任务重,怕耽误学习成绩是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人数比例占50.8%,这表明,徐州市铜山区的中学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从而严重影响了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没有足够的场地器材和家长反对也成为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分别占13.5%和15.7%,而没有人指导和没有人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也对阻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学校体育还是不能够引起或者激发中学生更多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中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比较关注体育健康知识的,中学教育阶段的体育健康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学生和老师也比较重视身体的健康情况。
4.1.2 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比较丰富,但以田径类的为主,其次是球类项目,场所主要以学校为主,有极少部分学生会选择健身俱乐部;健身的时间一般在放学后的傍晚,也有部分学生会选择在早晨或者节假日;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以与同学和朋友结伴为主,其次为独自锻炼,很少有学生会选择和家长一起锻炼;一般单次持续锻炼的时间为30-60min之间,有少部分学生能坚持到90-120min,并没有达到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
4.1.3 影响徐州市铜山区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包括学生参与体育锻 11高洪.初中生体育兴趣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6):14-16 炼的动机与兴趣,客观因素主要有学习任务重、没有足够的场地与器材、家长反对、没有人组织和知道等因素。
4.2建议
4.2.1 学校应该增添一些体育健康理论课程,多给学生灌输体育健康和体育锻炼的知识;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健康知识竞赛,加强校刊、广播的宣传力度,有计划、有目的增强学生体育健康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4.2.2 学校应该积极、科学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积极地行动起来,正确地引导学生,尤其是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的体育锻炼的知识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地体育锻炼计划,保证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积极组织和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强身健体,缓解学业的压力。
4.2.3 加大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环境,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终极目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为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奠定基础
5、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J].大连:中国学校体育,2007(6):1-2 [2].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3].冯维胜,丁数哲.体育价值观对体育锻炼影响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4):18-21 [4].韦拥军.[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学生文化学习的影响研究[J].体育教学科研,2008.[5].李政,陶建辉.湘西地区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2):p87-90 [6].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6,13(1):p138-140 [7].周丽君,赵钟晖.浙江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59-62 [8].王秀香,李爽,何金等.大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4):52-55 [9].王螽庆,徐军艳.中学生体育状态现状调查与分析及体育教学改革可行性探讨[J].体育科学,2002(2)
[10].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6):270-271 [11].高洪.初中生体育兴趣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6):14-16
第五篇:长宁县中学生排球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长宁县中学生排球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随着排球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排球运动在中学的推广,长宁县各个中学已经认识到排球运动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性。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对于培养中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培养中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中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虽然各中学已经意识到排球运动对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排球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长宁县中学排球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法、访问法、分析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在查阅了搜集到的近十年来与本文有关的论文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的数据与实际,对长宁县中学排球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长宁县中学排球开展的现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值得肯定的经验。
关键词: 长宁县;中学排球;开展现状;调查发展对策
引 言
随着中国女排在2014年世锦赛夺得亚军、在2015年世界杯上夺得冠军、又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排球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对于长宁县中学而言,通过这几年在中学进行排球运动开展以来,排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长宁县中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排球文化、女排精神等已经渗透到长宁县中学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影响中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种体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长宁县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从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来看,长宁县中学排球的管理体制、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排球活动经费投入、场馆建设和学校排球运动的开展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在长宁县中学依然存在着排球管理与指导人员无法满足中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的需要、场馆布局不合理、排球经费与其它经费统一管理而导致无法保证排球经费的有效利用等情况,需要在以后加强各方面的建设与规划力度,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机制等。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为长宁县下属的15所中学中的300名中学生,对长宁县中学的300名中学生进行访谈,提出一些问题,得到这三百名中学生的答案。加以整理,为做出分析待用。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校图书馆、中国知网等平台搜索与绥中县网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发展相关论文20余篇进行整理,借阅相关书籍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1.2.2访谈法
在长宁县下属的15所中学随即找出300名中学生,进行访谈,提出一些问题,得到这三百名学生的答案。加以整理,为做出分析待用。2.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为了对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一个详细的研究分析,本文对长宁县下属15所中学的300名中学生进行了现场访问式的调查。通过对300名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经费投入、排球场管供应等几个方面的调查,来对目前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2.1长宁县中学生参与网排球运动目的的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方面满足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自身健康和精神生活的关注。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下,健康的身体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而网排球运动作为一种具有健身、娱乐、技巧的综合性运动,得到了中学生群体的喜爱。长宁县作为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排球运动在当地具有很大的群众基础,通过对长宁县下属15所中学的300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具体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长宁县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目的的调查结果
参与目的 锻炼身体 娱乐休闲 兴趣爱好 其他
人数 120/320 104/320 64/320 32/320
所占比例 37.5% 32.5% 20% 10% 从这次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长宁县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目的各有不同。其中锻炼身体的占到37.5%,休闲娱乐的占到32.5%,兴趣爱好的占到20%。可以发现,长宁县中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身体和休闲娱乐。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民也意识到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保证,现在社会中倡导的“为健康投资、健康生活”等观念也被长宁县中学生普遍的接受。同时,由于学习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压力的增大,很容易让中学生出现心里紧张、精神疲惫等现象,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很大程度消除中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而排球运动就成为长宁县中学生的首选体育运动。
2.2长宁县下属15所中学排球运动经费投入状况的调查结果
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和中学的领导具有很密切的关系。只有长宁县中学的领导对排球运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中学生体育重视等,才可以不断推进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才能让长宁县的中学生受益。本文通过对长宁县下属15所中学的领导对网球运动资金的看法、各中学每年排球运动的经费、各中学经费的来源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如表
2、表3和表4所示。
表2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领导对排球运动资金的看法 态度 很愿意 愿意 不愿意 无所谓
人数 2/15 6/15 3/15 4/15
所占比例 13.3% 40% 20% 23.7% 表3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每年排球运动的经费投入调查结果
网球运动经费数额
0-3000 3000-5000 5000-8000 8000以上
数量 3/15 8/15 3/15 1/15
所占比例 20% 53.3% 20% 6.7% 表4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每年网排球运动的经费来源调查结果
网球经费来源 学校财政 企业赞助 单位赞助 私人赞助
数量 8/15 3/15 2/15 2/15
所占比例 53.4% 20% 13.3% 13.3% 通过对上面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领导中有8个领导表示愿意给予排球运动一定的经费,占到53.3%。然后从表4的各个学校排球经费投入数额来分析,下属各中学对于排球运动投入的数额还是比较合理的。主要要是因为:首先下属中学的经济条件允许对排球运动有这样的投资;其次各社区在镇政府的宣传下加强了对社区和农村体育运动的投资力度;再次,希望把排球运动作为学校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个途径;最后,各中学领导对排球运动比较重视,愿意对排球运动投资更多的经费。另外,通过对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每年排球运动的经费来源调查后发现,53.4%的学校社区其排球经费来自社区学校财政,20%的学校其排球经费来自企业赞助,13.3%的学校其排球经费来自单位赞助,13.3%的学校其排球经费来自私人赞助。这就说明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排球运动费用的筹集途径还是比较多样性的。
2.3长宁县下属15个中学排球场地和组织排球比赛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表5长宁县下属15所各中学排球场地调查结果
场地数量 一块 两块 三块 三块以上
数量 10/15 3/15 2/15 0/15
所占比例 66.7% 20% 13.3% 0% 表6长宁县下属15所中学排球比赛组织形式的调查结果
组织形式
县政府组织的各乡镇之间的比赛 乡镇单位组织的内部员工比赛 志同道合随机组合的比赛
友谊赛、交流赛
次数 2/30 7/30 12/30 9/30
所占比例 6.7% 23.3% 40% 30% 进行排球运动最基础的设施就是排球场地。从这次的调查过程可以发现,排球场地的多少和中学排球活动组织的频率具有一定的关系。从这次调查可知,有的学校一般只有一块排球场地,最多的学校也只有3块场地。并且大多都是水泥场地。如表5所示长宁县下属的15所中学中,有10所学校只有1块排球场地,有两块场地的学校只有3个,有三块场地的学校只有2个。虽然很多领导都表示愿意给排球运动运动更多的投入经费,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在对长宁县中学最近30场排球比赛的组织形式调查后发现,有两场是县教育局组织的各中学之间的比赛,占到6.7%;有7场是学校组织的内部学生比赛,占到23.3%;有12场是学校之间随机组合的比赛,占到40%;有9场是友谊赛、交流赛,占到30%。排球运动开展的次数和普及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中学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标准。排球虽然在长宁县各中学中受到大多数中学生的喜欢,但是开展具有意义的比赛次数却很少,不利于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未来的发展。2.4存在不愿意组织网球比赛的现象
在这次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学领导都表示愿意给予排球运动更多的经费,也希望组织更多的网球比赛。但是,从上表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由学校出面组织的排球比赛寥寥无几,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具体的原因如表7所示。
表7不愿意组织排球比赛原因的调查结果
原因 根本不想组织 没有体育经费 没有合适场地 队员技术不高 比赛中容易出现打架 缺少专业体育人士组织
学校数量 0/15 7/15 6/15 8/15 9/15 10/15
所占比例 0% 46.7% 40% 53.3% 60% 66.7% 从表7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存在存在不愿意组织排球比赛的原因主要包括:根本不想组织、没有体育经费、没有合适场地、队员技术不高、比赛中容易出现打架、缺少专业体育人士组织等,分别占到了0%、46.7%、40%、53.3%、60%、66.7%。从长宁县中学排球比赛的现状来看,目前的排球比赛大多都是热爱排球的老师或者学生去组织,缺少专业体育人士的参与。同时,长宁县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比赛中由此引发的打架闹事事件屡见不鲜。3.长宁县中学排球运动开展改进对策 3.1完善中学生排球运动组织与管理
学校在整个长宁县中学生排球运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参加的比赛大多都是由学校组织的各类比赛,该类比赛项目较多,对于学校而言,没有过多的精力去组织类似的比赛,所以导致排球运动开展力度不足。在此,长宁县各个中学应该将排球运动的行使权交于本校体育老师,充分利用体育老师专业上的优势,促进长宁县中学生排球体育事业发展。中学生排球运动的发展应该逐渐进行转变,从而降低学校管理的压力,从而将管理落到实处。对排球管理进行改革,将相关权力交给本校体育老师代理管理,这样通过体育老师的优势大力发展长宁县中学生排球运动事业。
3.2加大对中学生排球运动指导力度
排球运动技术含量比较高,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排球运动显得非常的困难,此时的排球运动过程中如果没有教练的指导,那么中学生对于排球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严重的受挫,最终而放弃排球运动。所以,要想长宁县级中学生的排球运动能够发展的更加有型有色,那么就需要给排球运动参与者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长宁县各中学处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提出能够有效的提高中学生排球运动开展的各项措施,重点开展各类排球运动培训课堂,让有经验的或者经受过专业培训的排球人才给其他的网球运动员中学生提供技术指导。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中学生参与到排球运动活动中,才能更好的掌握排球运动的规则以及技巧。
3.3增加学校球场数量,完善场地及配套设施
中学生作为网排球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其积极性非常的高,但是学校的排球场地却显得非常的少,这给排球运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加大对学校排球事业的发展,需要给学校的排球场地的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增加排球场地,从而促进中学生排球运动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学校的排球场地主要是水泥地,这些简陋的排球设施给排球运动带来很大的阻碍,主要体现在水泥地对于排球运动而言是非常的危险的,并且这种场地的灯光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在长宁县的好几所中学,排球场地的建设都是当地人民资助筹钱建设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中学生排球运动的发展。3.4加强领导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关注排球运动的开展情况
转变领导观念,引起学校及相关领导的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学校领导在体 育工作中的作用,通过积极的反应以及相对应的拿出国家的相关政策,引起学 校领导的普遍重视,学校领导对排球运动的态度以及重视程度,直接会影响到 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学校领导不但要重视学校的发展,更要考虑学生的全面 发展,为国家培养身体健康的全面人才,而不是培养书呆子。改变学校的体育 观念和认识,使他们能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国家的发展趋势,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健康的发展,是背离了国家的政策,从而使他们对排球教学 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和物质支持。
3.5 宣传素质教育,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
响应国家的教育文化的相关政策,改变现有的应试教育,推广素质教育,让社会逐渐认识到体育与文化课的学习一样重要,没有好的身体做保证,如何谈文化课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家长、学生充分的认识排球运动的重要性,不能一味的使学生成为“书呆子”,这种人才已经不符合当今的发展趋势。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和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开放性和探索性,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上排球课的积极性,在保留有价值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采用新型的体育教学手段,如利用电脑、电视、投影仪等,提高排球运动的教学质量。多创造一些排球运动方面的游戏,既能掌握排球技战术,又增强了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总之,在排球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单一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锻炼的积极性。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中学生排球活动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排球运动是长宁县中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活动过程中备受中学生的支持,各个中学也对该项运动非常的支持,此项运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该项活动的管理还是不够合理。在对此进行调研过程中发现,该项活动管理不够完善,基本上都是自发组织,几乎没有正规的组织的比赛。现在该项活动的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因此,对于给长宁县中学生排球运动而言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完善中学生排球运动的组织管理的问题。4.1.2缺少排球指导者
对于中学生基础素养以及打球技巧的学习途径的调研发现,自学人数占有百分之八十,在校学习人数占有率为百分之十三,通过教练辅导学习的占有率为百分之七,由此可知,中学生中自学率占有很大的比重,虽然学校也有教练,但是他们仅仅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目前据统计我国的排球教练人数已经远超过了七十万,但是在长宁县中学中专业的排球教练的人数却非常的少,所以会导致长宁县中学严重缺少排球技术指导以及组织管理者。所以,最终将会抑制长宁县中学排球的发展。
4.1.3学校排球运动场地数量相对偏少,场地设施条件较差
目前长宁县各个中学的排球场地数量少,所以,学生放学后排球场地的人数就显得非常的多,而且很多学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去练球,这也严重的抑制了学生的排球积极性。由于长宁县中学排球场地问题,也严重的影响到了长宁县各个中学排球的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长宁县各个中学排球场地不足,而且其中的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场地在周末时间是对外开放的,所以导致节假日的时候排球场地非常的紧张,而且场地设施非常的落后,灯光设施也不齐全。4.2建议
此项运动的发展需要得到学校、中学生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需要调动群众中学生运动积极性,举办各种排网球活动,吸引更多中学生参加比赛,尤其是女性;加大学校排球设施建设,体育课程应该多样化、有趣化;排球发展较慢的中学,需要加强宣传和知识普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排球教练的投入,让更多中学生接受排球运动;开展各类排网球运动项目,提高其趣味性;借鉴好的经验,促进长宁县各个中学排球运动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守东, 丁卫红.安徽省高校网中学生排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J].四川体育科学, 2007(3):138-139.[2] 王建军, 张卫军, 张晓亮.河南省中学生排球运动现状调查与对策[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120-122.[3] 孙健.山东省中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3):105-106.[4] 罗舰, 郭敏.湖北中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 J].湖北体育科技, 2006(5):617-619.[5] 陈勇.对开展中学生排球运动的思考[ 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4):70.[4]刘世军,张运亮.制约中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4 卷第2 期.[6]杨宏.山东省中学生排球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4(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