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20:0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篇:对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对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得不到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就会显得泛白无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就是一句空话。为摸索出一条作文教学改革的路子,为大面积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对本校部分学生的作文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我选取了本校九年级2个班的50名学生和八年级1个班的30名学生以及七年级的4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了问卷与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共发了120份问卷,并随意走访了30名学生。

三、调查结果

1、阅读量少。

对作文而言,阅读是“源”,作文是“流”。阅读不但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方面,对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得知:①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阅读数量有限(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们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看。这些留守儿童,一来那些代理家长不懂得该给他们买什么样的课外书,二来有的还根本不给买,即使买了也没有时间看)。②多数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没有读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更不必说看外国名著了。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源”的问题没有解决,哪来的“流”呢?1 石山脚乡中学黄孝香

2、不善观察。

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大多好动、贪玩,常处在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中,对事物的观察和对信息的捕捉能力较弱,即使观察也不能做到“五官”开放,有的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他们在写作中也就不能绘形绘声、绘色绘味地反映出事物的具体形象和本质特征。

3、忽视情感。

古人说:“言为心声。”“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情感是唤起学生写作欲望的重要因素。

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只重视讲审题选材,布局谋篇,开头结尾,详写略写,过渡与照应等,却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培养,使作文的教学活动成为缺少情感的文字游戏了。使学生只记着是否“开门见山,是否“首尾照应”,是否“多用成语”,而根本没有意识到作文不但要靠准确地表达,更要靠真挚的情感去体现。

4、兴趣不浓。

学生对写作抱“一怕二厌三应付”的态度。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老师,从未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上花过功夫,同时还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写日记、周记的兴趣,没有练笔本。

初中生对外界充满了新奇好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他们对大自然、社会等充满了兴趣,但我们的老师却把学生淹没在无体止的题海大战中。背诗词、诵名篇,品字画是与学生无缘的,学生又怎能萌发出写作兴趣呢?

四、方法及对策

1、增加阅读量。

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

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们强调既要多读,又要选择地读,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作文定会写得深刻些,变化会多一些。

2、写观察日记。

学生生活在农村,很多同学都喜欢养花种树或养一些小动物,语文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养花种树,和小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

3、抒情要真挚。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动真情。“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但要真能“打动人心”并非易事。矫揉造作之情令人反感,乔装粉饰之情使人厌恶,无病呻吟之情让人恶心,惟有真情实感才能起到“或叫人开怀大笑,或令人掩卷沉思,或使人泪流满面,或让人撕肝裂肺”的艺术效果。反之,没有真情实感,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

4、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作文,作得头疼,搜肠刮肚,仍难成文。”这表现出许多农村学生的共同心理——害怕作文。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等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教师的素质和教学因素。在写作指导中,教师的指导模式不要古板,要灵活多样,使之有利于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心理发展,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另外,批改和讲评学生的文章,多鼓励,少批评,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

第二篇: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状调查与思考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状调查与思考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普九‛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就在于有8亿多人口的广大农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这些论述和要求充分表明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党中央、国务院抓好农村教育的决心。然而,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广大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与中央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需要有着很大的差距,当前许多农村学校出现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未得到根本解决,农村教师数量和水平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实施的要求等诸多问题,又让人感到农村教育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特别是初中学生辍学严重的现象,对农村‚普九‛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巨大的压力。本文作者结合工作需要,专门深入农村完全中学开展辍学现象的调查,在调查了解过程中,召开了教师、学生座谈会,并结合期初动员流生复学,深入辍学生家庭中了解情况,以期通过对这所学校解剖分析,来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作初步探讨。

一、辍学的现状

该校所在乡镇按教育发展规划及学校布局调整合并后只有一所完全中学,其中初中学生1984人。据核实,该校施教区基本情况:全镇共13个行政村,人口5.32万人,该校2003—200学年下学期初中部的平均辍学率为8.7%,远低于‚普九‛年辍学率低于3%的要求。从辍学年级分布看,初二年最高为10.8%,初三年8.2%,列居第二,初一年稍微低,为7.1%。从地域分布看,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和、永兴、万马几个乡镇,共4018人,占全镇人口7%,辍学人数占辍学生总数的35.7%,而经济较发达的新陂、平寨、山格3个平原村,人口13747人,占全镇人口25%,辍学人数占辍学生总数的11.3%。

从性别分布看,男生平均辍学率为4.5%,女生平均辍学率为12.4%,女生辍学现象明显高于男生。

二、辍学原因分析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受到多种、多层次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管理机制的因素。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控辍必须实施政府行为,由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负责动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复学,学校负责教好学生留住学生。习惯上学校和教师往往把控辍理解为政府的责任,而实际上镇村并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自身的一项任务,没有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没有落实真实有效的工作措施,造成责任机制的明显缺陷。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主要是在学期初组织教师进村入户作动员说服工作,但由于缺乏政府强有力措施,工作成效不够理想。

2.学生家庭的因素。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是影响辍学率的重要原因。在那些经济比较落实的边远山区,一些家庭因经济困难而无力缴交和支付杂费与其他学习和生活费用,而不送子女上学,是造成辍学的重要原因。此外,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教育价值观也影响着学生辍学。一些家长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低,凭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存状况,认识不到教育对生产、生活和劳动致富的重要意义,更难于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认为读书就是让孩子识几个字,会算数就够了,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辍学。

3.教育内部的因素。农村中学师资水平低,教育方法陈旧,使得学生感到学校生活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加上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一些教师把精力放在‚尖子生‛身上而放松对‚差生‛的关爱和转化工作,甚至会把‚差生‛当作影响升学率的包袱加以歧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此外,初中课程设臵,教材内容没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一些‚后进生‛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听不进、学不懂,于是产生升学无望而厌学、辍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因学生个人‚学业‛负担(考试成绩不好),导致辍学的比例正在增加,纯粹因为交不起费而导致辍学的比例正在下降。4.社会因素的影响。几年来,高考招生并轨和现行的劳动用人制度不配套,特别是取消了高校毕业生分配之后,就业问题突出,相当一部分农民子女‚跳农门‛的愿望破灭,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加上有些家长为解决劳动力不足或为利益所驱使,不劝甚至不愿送子女上学,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家做农活或带到外面打工挣钱。

5.法制观念淡薄。法制宣传不到位,一些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读书完全是自己的私事,不懂得送适龄子女上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家长的法定义务,不懂得什么‚九年义务教育‛,甚至不知道有《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更没有认识到不送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违法行为。

三、控制辍学对策与措施

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辍学已形成一种突出的社会问题,成为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一大障碍,严重地影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正常实施和巩固提高。而农村初中生的辍学的根源比较复杂,要整治辍学现象,必须通过构建责任机制,加强依法治教,优化社会环境,强化家庭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来求得解决。

(一)强化政府行为,落实责任机制,依法组织入学

加强领导,落实政府控辍责任机制,加大依法治教力度,是控制初中学生辍学前提。

1.落实政府行为,构建乡镇、村领导控辍责任制。当前,一些乡镇、村领导对初中学额巩固工作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是造成初中生年辍学率超标的关键所在。必须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强化政府行为,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承担应有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动员流生入学的职责,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做好动员流生返校入学的各项工作。

要积极推广乡镇成立领导小组,形成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学校全力配合抓,社会各界参与抓的工作氛围的做法。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执法意识。春节,暑假往往是初中流生的旺季,特别是春节,外出打工的同乡兄弟、姐妹回乡过节,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经受不住外面花花世界的诱惑,随同外出打工而失学,而且往往是群体性的,因此,春节期间,是控制辍学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简报、标语等渠道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使家长进一步认识让子女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明确没有学完九年义务教育是违法的。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依法治教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措施保证教育法规的贯彻落实,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使广大群众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法‛的高度来认识,使各级干部认识教育是裕民之路,使社会各界认识到支持教育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3.认真履行职责,依法组织入学。为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必须健全控辍的工作责任制。学年初,由县长与乡镇长、乡镇长与村长、校长签订《控辍工作责任状》,明确学额巩固动员流生复学责任,并把动员流生复学工作纳入考绩、奖励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学校管理,构筑控辍防线 提高办学效益是保学控辍的重要途径。学校是育人的基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影响着办学质量,而办学质量的高低与学生辍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加大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单纯追求升学率,使学校只为几位尖子生服务;单一的教学结构使学生毕业后无一技之长。目前的办学体制,升学制度还没有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一时难以从根本上转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来。一些学校、教师有意排挤后进生,后进生受到冷遇,自尊心受到伤害,弃学了之,因此,要把学生留在学校,让他们乐学,就必须实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加强薄弱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重视薄弱初中校建设,在经费投入、教师配备、设备更新等方面给予倾斜,尽最大可能消弭学校间的落差。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地挖掘办学潜力,支持薄弱学校教育的发展,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使学生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教师的政治素质入手,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基础,认真组织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内容,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让广大教师明白,在一个班级中,五、六十名学生中失学几个,看起来是少数行为,比例不高,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却是百分之一百。不断增强教师的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4.加大帮扶助困力度,尽量减少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对于经济困难而中途辍学的贫困生,学校收费应该实行‚减、免、缓‛办法给予帮助。社会资助是帮助特困生入学有效的途径,要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扶助贫困生,使他们完成学业,有效地控制初中生辍学。学校、社会对贫困生的资助,激励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信心,从而提高初中学额巩固率。

5.健全学校制度,增强工作责任感。为了及早发现初中生辍学念头,学校实行上课班长或科任教师点名制度,发现学生无故缺课,应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原因,一旦有辍学苗头,班主任及时家访做动员复学工作,并建立档案跟踪记录。学校在学年初与班主任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要求班主任应认真履行控辍工作职责,采取措施使班级的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并把学额巩固工作纳入班主任、科任教师评优、评先、奖教、晋级的重要内容。学校还可建立帮教制度,减少学生因学习跟不上而产生辍学。为使帮教工作落到实处,不定期跟踪检查转化成效。并对学习或表现有进步的学生在公共场合给予表扬鼓励,树立他们的信心。

6.实行适当分流,让学生学有所得。对于一些文化课程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应适当地引导他们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习得一技之长,尽最大努力地提高他们的素质,不求人人成为栋梁之才,但要求得人人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人。

(三)加强教育督导检查,有效控制辍学

教育督导部门把控制初中生辍学作为‚普九‛巩固提高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加强对学校巩固学额的检查督促,把这项工作纳入期初工作检查和各项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检查、指导、促使控辍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不断总结,推广制止学生辍学的好经验,对工作不力的乡镇,学校给予通报、责令整改。

第三篇: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及对策(九年级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新课标》上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如何才能做到呢?这是众多老师一直发愁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我们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作文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言不及义。针对学生作文中的诸多问题,总结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认为作文教学必须认清问题,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把评改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才能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农村作文现状分析对策

一、引言:

从教初中语文以来,常常遇到老师一说上作文课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老师要他们交作文,他们就敷衍、搪塞,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写作欲望。作文教学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在语文教学中是最薄弱的环节。我认为这主要是在作文教学思想、方法、方式上存在着种种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农村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策,以便探索出一条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新路子。

二、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现状: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一)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对作文而言,阅读是“源”,作文是“流”。没有“源”哪有“流”呢?阅读不但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方面,对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句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歌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的学生呢,据有关调查得知:①我国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特别是农村学生更谈不上有多少阅读时间和数量(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们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看。这些留守儿童,一来那些代理家长不懂得该给他们买什么样的课外书,二来有的还根本买不起,即使买了也没有时间看)。②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源”的问题没有解决,哪来的“流”呢?贫乏是语文学习的致命伤。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少阅读,或者是读了,却没有读精品,语言词汇就贫乏,思想、情感更贫乏。一个各方面都贫乏的人,对写作自然没有兴趣,自然“没有写的”。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而且要读精品,有丰厚的积累。

(二)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前提条件和无形动力。而学生学习兴趣不是自身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老师一点一滴的加以培养。

多少年来,教师上作文课都是一支粉笔打天下。作文教学的程序无非是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三部曲,教师关在校园教作文,学生禁锢在教室里写作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说明、议论,周而复始地练,其结果收效甚微,学生越练越没劲,越练越厌恶写作文。据抽样调查,小学、初中、高中怕写作文的学生比例分别是35%、65%、85%。加

之当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紧张,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乏味。他们不但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意思”,而且用冷眼看世界,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写作和生活断轨,如何能更好的积累写作素材,又如何能写出好文章?可见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变换作文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当务之急。

(三)学生作文久练无长进,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简化成“指导——习作——批改”三个环节,即使这三个环节,也没有完全落实好,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批改时,只要文中主题正确都给及格分,高严格控制。评语是无关痛痒的话,哪篇文章都通用。很多学生拿到作文看一下分数便放置一旁。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的“效果律”中这样说过,要既重视成功的强化作用,也重视失败的强化作用。因为尝试了成功的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去追求成功;品味了失败的学生,一般不会再保持原有的热情。如果是连续失败,他们学习的热情可能会丧失殆尽。而在作文教学中,失败的人数、次数永远高于成功,有些学生经常处于失败的境地,于是就产生惧怕,厌烦心理。这样的写作心态自然不会喜欢写作,就很难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写不好作文就怕写作文,作文就肯定失败,失败多了就没兴趣写作文,作文就自然写不好了。

五、改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我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作文教学实际,以及吸取其他老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方法:

(一)恢复自信,激发兴趣。

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当其冲应该让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告诉他们“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语),写作就是用自己的嘴说真话,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用自己的心感受生活,思索未来,真实完善地袒露自己。“作文无差生”,写作就是“以我手写我心”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写出充满个性的文章。

我们对学生应该具有一双慧眼,赞扬的语言、手头的分数,我们有时过于吝惜了,为何不将这些变为褒奖学生点滴进步的有利武器呢?相信在老师大力的关注与持续的赞扬声中,学生定会驾起“自信”的风帆,划起“创造”的双桨,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应从鼓励、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报刊出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养成勤写作的好习惯。

(二)面向生活,重在积累,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

俗话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也主要来自生活实践。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就是要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但星期天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自由支配的。每到农忙时节,老师要建议家长们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体会田间劳动的甘苦。当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初中学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老师要抓住这个时机,让他们多读多背一些名言、名句、古诗,经典优美段落、篇章;多读一些名著,存储大量的写作材料,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老师还应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将自己读到的经典句段记下来与老师同学分享。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激情和兴趣。对那些“懒汉学生”老师还应该督促检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然,学生“三分钟的热情,两分钟的干劲”就不能读有所获。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在阅读方法上做指导。如朗读、诵读、默读、精读、浏览、摘要呀等方法怎样用,哪中方法最

佳等,都要让学生掌握,有助于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是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三)坚持写周记,摘抄,注重学生语言方面的训练与积累。

我认为必要的语言训练与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应让学生多动笔,每周写一篇作文,力求让语言能精确地表达心中所想。如经常有意识地引用成语、名言、诗词、歌词,灵活变换句式,采用多种修辞句来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平日练笔中就努力锤炼语言,日积月累,语言必将会流动起来,文章必然会少一分呆板,多一点灵气。

另外,一定的记录也是必要的,学生们从词典、字典、杂志、散文、诗歌中看到的古诗文名句、典故、轶事、一些精辟的见解,思路逻辑,甚至一些统计数据,并不时地考虑如何在作文中去运用它们,让它们真正地成为能自如进出头脑的语言材料,这样写出的作文定会收到“形神兼备、文采飞扬”之效。

(四)形式多样的批改方式:以学生为主,自批自改。

传统的作文教学,即“学生写,老师批”以教师观点的好恶,教师对作文主题、作文要求的理解,作为评判学生作文优劣的标准,这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与教师的思维或观点相符的就是优秀作文,反之,则可能成为差等作文,这一种批改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一语定乾坤,学生封闭了自己的观点,因此要从教师批改过渡到指导学生批改 我认为,学生批改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各尽其力,各长其才。批改前师生共同商定标准,一方面让学生批改有据可依,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转变观念,可以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可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其次,也要教育学生转变“我写你改”的旧观念,要使他们懂得“一次成功”的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一个不懂改文章的人,将永远是一个作文的门外汉。

其实作文批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全班批,或轮流批;或教师批,或学生批„„如:分小组改。可把全班学生划分若干小组,每四人一组,任命一组长,负责批改。批改时,教师将学生自己批改过的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两人批改一本,写好眉批和总批(评语由一个写字好的执笔)。看完后,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每个学生对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给个分,有组长集中四个人的分数进行平均,然后有组长将四人的平均分写在作文本上,并分别签名。

六、结语

作文教学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具体怎么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全靠教师的教学实践,只要能提高作文教学的写作水平就是可取的。我想只要功夫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林崇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4]苏立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第四篇:初中德育调查与现状分析

关于对**初中德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农村初中规模的也扩大了,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能否做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接受事物快,思维敏捷,、参与意识较以往强,有崇高的理想。但是现实中学校德

育工作也存在许多新问题与新困难,比如表现出学生中违规违纪现象的增多,缺乏理想信念,待人接物不讲礼貌等问题;因高中普及率的提高,农村初中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从而造成农村初中德育教师队伍的弱化。而家庭教育的偏差,以及社会负面效应的影响,因而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现状的实效性不能令人满意,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提出了本课题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方法。

调查对象为**镇二中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调查内容初一以待人接物,孝敬长辈,优良习惯方面为重点,初二以遵纪守法,诚实文明,追求上进等方面为重点,初三以正直勤奋,理想信念,立志爱国等方面为重点。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结果看德育教育现状,分析应采用的对策。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每个年级各80名学生,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其结果见表一。

表一:学生德育表现状况调查结果

年级

项目

初一

待人接物

良好习惯

孝敬长辈

53

51

62

初二

诚实文明

遵规守纪

追求上进

70

59

52

初三

正直勤奋

理想信念

立志爱国

83

75

90

从表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初中学生的德育状况其主流是好的,能做到立志爱国,尊敬长辈,遵纪守法,有理想、讲文明,守信用,但也有不少学生缺乏积极向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学校如何针对新时期、新情况、新特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德育教育方法,提高学校德育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课题。其

(1)、从上表可以看出,初一学生对学校各类规范和要要求意识最强,但随着年级的上升,则越来越淡漠,这基本符合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初一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学生的道德规范主要以自律为主。且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性。(2)、随着年级的上升初二年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热情很高,他们逐渐习惯了初中阶段的学习,且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并希望表现自我。(3)、初

一、初二和初三学生中他们渴望快速快速得到广泛的知识,并对各学科都有较高的热情。这正反映现阶段中学生的特点。

四、问题与思考

1、德育工作主要是灌输教育为主,但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一旦离开学生的参与,也就成了一味的灌输,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德育离不开灌输,但灌输一旦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就只能算是一味地灌输,就难以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我们的德育往往是重课堂教学,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是听众。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使其很多学生在教师面前是“很听话”,而回到家里却成了“听他话”。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现象呈现开放性、民主性和多样性特征,这种离开学生主动参与的德育灌输必将陷入困境:1,被动接受教育,教师告诉学生多少,学生接受多少,一旦离开老师,学生就丧失自律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2,离开教师等于离开了监督力,缺乏自制力;3,学生在情感上对德育内容缺乏共鸣,老师讲老师

我做我的,以至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今天说了明天又忘记”的现象。

2、与时俱进,改变观念,更新内容。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少形式主义,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确定德育的内容和整体规划。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初中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到目的性强。学校德育工作还要注重创新,在德育整体教育上有所突破。在教育思想上体现求真务实,做做一个诚实的人;在教育要求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相互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才能使学生学做一个有健康的体魄、有健康的心理、有规范的行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普通学生;学做一个爱自己、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有爱心之人;学做一个明是非、知廉耻、重操守、守信义、讲气节、有骨气的人;学做一个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有管理集体的经验,有建设家乡的宏愿,有创新精神的新时期主人,从而真正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德育工作既有落脚点又有新起点。

3、少实践,重说教。提

高学生的道德能力,培养学生判别是非还得靠实践,要立足于社会,没有社会实践,德育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时我们工作中也不能将德育实践简单化,把它定位在看展览,听报告是不够的。德育实践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自己通过一定的途径去感悟,以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而当今的学校德育最缺乏的就是这一点,只是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

该做什么,让说教代替德育实践或把德育实践当作成说教,不重视或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教会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想象,这样的学生如何经得起社会不良习俗的冲击。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质量离不开一支思想业务素质好,事业心责任心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在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情况。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要求班主任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班主任要重视班级舆论的作用,班级舆论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舆论,可以对一些不符合规范的不良行为有所监督,更重要的是让舆论起到指导和鼓励作用。学校要把班主任是否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作为衡量班主任工作是否称职的标准,并指导他们正确地动用鼓励、表扬、奖励机制,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农村初中德育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和正确认识社会。因此,必须抓好德育基地的建设,努力为学生创造开展活动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环境刺激和激发中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主体的主动参与,使德育目标得到内化,从而使他们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经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5、加强教育行业管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学校和老师就应该加强管理,用校规校纪及其他规范要求来约束学生,并利用学校或班级发生过的典型事例,通过主题班会和各类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使学生在道德建设上真正形成自律。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具体地说,首先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优化学校主环境,二要改善家庭小环境,三要净化社会大环境。其次是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职能的作用。这是提高初中德育质量,促进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的根本途径。因此,我认为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学生德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进行德育研究,加强德育检查指导。同时,应由学校牵头成立社区德育教育组织,吸收社会各界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学校负责人和家长代表参加,定期分析研究学生思想状况和德育工作对策,加强配合,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才能做到目的性强,针对性强。

第五篇: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为学生单调贫乏的 阅读生活而苦恼。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每学期只有30篇课文,不过3万字左右而已,学生中少数人知道王熙凤、吴用是谁;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不知“煮酒论英雄”、“智取生辰纲”是怎么回事,学生的阅读面、阅读量都达不到要求,即便他们词穷语拙饥饿难堪,也无心无趣去汲取课外书本的营养。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有以下几点原因:

1、受家庭因素影响,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良好的课外阅读家庭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劳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书本上的知识都未吃透,还谈课外阅读是“不务正业”。

2、学校和教师未能给学生课外阅读创设充足的条件。除了家庭因素之外,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有的学校因为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对简陋,没有设臵图书馆、阅览室,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且部分老师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很少鼓励学生去

看一些有益的书籍,甚至规定看课外书就是违反纪律,导致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脱节,造成课堂所学的学习方法无用武之地.也影响语文教学学生思路狭窄,难以有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内容。

3、课外阅读范围不广。在家长和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中外名著、人物传记、科普读物,课外阅读的范围狭窄,由此不难看出,“家庭藏书量甚微”,“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也是导致学生课外阅读少的原因之一;

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少学生阅读书籍都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笔记,在15%做笔记的学生当中,也只是摘抄几个好词好句。

针对以上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利用课本中的事迹激励,利用课本中人物树榜样。《音乐巨人贝多芬》中描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孤独了,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世界,创造了震撼世界的音乐;《闻一多的说和做》描述了他为了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药方,兀兀穷年,目不窥园,足不下楼,达到了忘我的程度;玛丽〃居里把物质的享受抛在脑后,全身心地实验,做了上千次试验,终于发现了镭;傅雷教导傅聪做一个“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孤独了,就创造了音乐的新世纪。这些精辟的材料可激励学生跃跃欲试,启发他们严格约束自己,珍惜时间,专心致志多读书、读好书,以达到广泛阅读的效果。

2、抓住媒体契机,有效促进课外阅读。利用学生喜欢电视的特点,关注电视节目,由此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学性书籍。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华成语故事》等等已经拍摄成为电视剧,可以利用此契机,渲染电视情节引导学生畅快的阅读原著,享受阅读原著的尽兴,促进学生阅读名著。

3、授之以渔,提高读书效益。“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影,足以长才。”但漫无目的读书如过眼云烟;见书就读,如大海淘金,收获甚微。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老师就要亲临辅导,如帮助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其明确读书目的,端正其读书的态度(不能尽信书,多思、多疑),告诉其阅读方法:可全读,也可精读;可涉猎,也可不求甚解;可做内容摘要,也可做好句摘抄;可通读,也可跳读;可朗读,也可默读……

4、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的良好习惯。交流使模糊的问题清晰,触发出新思想的火花,可帮助学生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充分感受读书的快乐。

5、树立阅读榜样,建立班级“图书馆”。抓班级课外读书典型,带动读书风气,建立激励机制(如积极读书分子)鼓励读书风气。在班级开展“自读、自荐”的良好读书网络,构建班级“图书馆”。总之,课外阅读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内驱力,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尊严感、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行为方式的变化,促进自我发展。

下载对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医疗现状调查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1年6月尹立龙学号***9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摘要】调查分析表明,湖南某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全面发展起来,产生了良好的......

    关于对**初中德育现状的调查分析(精选5篇)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农村初中规模的也扩大了,农村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能否做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之浅析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17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

    农村初中德育现状与对策的调查

    农村初中德育现状与对策的调查 (2007-11-23 14:06:35) 转载 标签:分类: 教研论文 教育杂谈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对农村经济组织的调查与分析

    对农村经济组织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农村产业化的进程也是一个农村经济组织演变和创新的过程。本文对青海省湟中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及贫困资金互助社组......

    农村初中教师业余生活现状调查[定稿]

    农村初中教师业余生活现状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个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某一方面质量的高低,而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则......

    对农业及农村现状的调查

    对农业及农村现状的调查 三农问题始终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党的十八大又再次提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所......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学英语教材也在不断地改革更新,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面临改革大潮,农村中学贯彻实施新《英语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