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精品学校
打造精品学校,达成百姓夙愿
——校长网络研修报告
我们学校——泰兴市南街小学,较之在镇其他小学堪称“小”:巴掌大的地,五百来名师生。然而“小”与“精细”“精致”是孪生兄弟。参加校长网络研修,在获不匪的收益后,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学校的发展思路,以精细的工作作风,竭力打造精品学校,这样,才能够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根据所学,我心中构建的学校教育理想是:
我们的办学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
我们的教育哲学:为发展而设计
我们的愿景:
愿景一:使我们的学校能够成为教师的光荣之地、和谐之地、事业之地、发展之地;能够成为学生的幸福之地、成长之地、乐学之地、博趣之地、创新之地。
愿景二:领导心中有教师,教师心中有事业,团队心中有全局,学校手中有典型。
学校发展展望:将学校办成优质化、合作化、学术化、开放化、多功能化的精品学校。
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我校的实际,我们的工作思路如下:
一、适度超前,注重内涵的发展
适度超前就是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认真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学校稳定的关系,适度规模与办学效益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
发展的关系,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科学操作,确保学校稳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办学内涵和文化内涵需要在实际中不断地完善,才能做到不断地发展。
1、优化思维定式
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已不仅是输送毕业生,更不仅是输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而是还需为将来可以直接进入国际大循环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过程,是为使教育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面向未来的整合,重建教育的传统的过程。这一具有指向性的过程的结果,便是现代化的教育,教育物质化、教育手段技术化不等同于教育现代化。这就需要我们从思维定式和心理定式中超越未来,走向“优质教育品牌”的转型发展,重视审视自身的功能,确定自身的追求目标,在打造自身的优质品牌中实现自我超越。
2、建立“以孝文化教育为主题的德育模式”、“以和谐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优质高效为标志的效率与效益型后勤服务模式”和“以科学民主为目标的人文型学校管理模式”。
3、优化课程结构
尝试建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并结合课改,建立起“数学与自然科学模块”、“社会科学模块”、“体育与艺术模块”、“社会实践模块”和“生活体验模块”的校本课程体系,实行“基础分”与“奖励分”的考核评价机制,实施管理的具体办法。
4、优化教育模式
为了实现教师教育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应提出:在“师生关系”方面,师生之间要实现“主导”与“主体”的互补;在“组织形式”方面,要“充分结合,灵活多样”;在教学过程方面要“信息技术深度介入与师生创造性充分呈现”;在“学生学业发展评价”方面,要建立“考试成绩与特长认定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教学环境”方面要建立“数字化校园”。
5、优化发展策略
学校唯有通过团体化发展策略,才能较好地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师生提供较多的,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在校际相互交流中,让全体师生跳出井底看世界,在课程结构、教材体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构建我们自己的教学体系。
二、立足长远,推动课改的发展
本轮课改的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深,是在课程领域一次全新的尝试,需要学校对课改进行长远的关注,才能保证课改的有效运作。
1、关注理念
让全体教师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以探究性学习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理念,关注学习型组织为主要内涵的学校文化理念,并通过各项措施让这些理念成为学校生存、教师生存的源动力,共同解决学校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学校终极问题。
2、关注变化
关注教师的三个改变:
改变自己的角色,成为课改的主人
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使其更符合学生心理
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使其用乐观人生影响学生
关注学生的三个改变: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
变个体学习为个体合作学习
通过三个转变,共建生态、阳光、人文、绿色的课堂。
3、关注质量
把质量视为生命,为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和谐教育”的实施,进行战略突破;通过抓好“一个核心”“一个重点”“三项改革”“四种意识”“三方发展”,进行战役突破。“一个核心”是强化情感教育。“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效能力。“三项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四种意识”是生本意识,主题意识,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方发展”是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通过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进行战术突破。把以上三项突破连线成为具有稳固竞争力的“金三角”,从而占领教育质量的制高点。
措施是强化舆论宣传,扎实培训教师,引导家长参与,坚持课题带动,进行专家引领,实施典型引路,争取多方支持,提升教育质量。
三、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发展
我认为办好有特色的学校,要开发好三个“源”。即:办学根本的人才源;物质基础的财务源;理论导向的信息源,利用好这“三源”的结果,是带来三个发展,即: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促进这一切发展的内驱力,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教师、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培养他们学习生活的勇气,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校长为师生服务,则是以人为本的核心。
1、关注师本
面对21世纪教育的挑战,唯有拥有最好的教师,才能办出最好的学校,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资源,作为优秀的学校管理者,要准确地把握整个教师群体中的优势和不足,确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本学期,以教师发展学校为课题牵动,以学科教师培养为储备,提供教师选择适合的平台,求得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功勋教师”“首席教师”“骨干教师”“新秀教师”的评选活动,以读书做学问为发展的基点,创办教师沙龙,举办教师论坛,实施课题招标,建立发展档案袋,通过理论武装工程,读书滋养计划,专家引领导航,学术研讨促动,校本发展培训等策略全面打造有文化品味的教师团队,培养一支德业双馨的师资队伍,使学校在更高的平台上占领支撑学校的发展的制高点。
2、关注生本
学校关注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学生铺设和谐发展的成长之路。
学校提出“智商与情商并重”,“课内与课外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育人特色,以校本课程为落脚点,以信息技术为着力点,以特色活动为突破点,以生态环境为靓丽点,把手提琴等器乐进入课堂,与名校联网等,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生命乐园。
参加校长网络培训,修完必修、选修课程后,我们展望未来,深切体会到:我们需要不断地打造自我,超越自我,把南街小学发展的蓝图变成现实,用情感和付出诠释理念与实践,办出精品学校,创造最佳效益,回报教育,回馈社会。
第二篇:打造数字化学校
打造数字化学校,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
白塔小学“校校通”及“班班通”建设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在白塔区委、区政府和教文体局的关注与大力资金投入下,至今年底,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基本完成,着力构建了“校校通”和“班班通”两大工程。两大工程的建设,为我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硬件建设
教育信息化离不开硬件,离开了硬件的教育信息化就好比是纸上谈兵。而硬件建设却非一笔小数目的资金所能完成的。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逐年下拨专款,分时、分批完成了我校教育信息化所需硬件的建设。
1、微机室建设
2000年,在市、区教育局的协同下,我校建成了一个拥有82台多媒体计算机的微机室,结束了白塔小学无计算机的历史。微机室的建成,不仅仅是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创设了条件,也为白塔小学全体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操练的舞台。自此,拉开了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2、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建设
2005年4月,区政府投资15万元,由所向电子工程公司完成了我校的校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建设。经过近一个月的施工,我校建成
了拥有70个主节点,94个支节点的校园网络系统,但由于当时资金困难,我们没有全部节点都配备终端。建成了40个信号终端的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成立了校园电视台。这些先进设备的提供,大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各项活动的效率。
3、“校校通”工程建设
2005年5月,在市、区教文体局的督导与帮助下,我校与中国联通辽阳分公司(时为中国网通)达成协议,安装了ADSL设备,实现了校园网与辽阳城域网、互联网的连接。与上级主管部门、兄弟学校之间达成了“校校通”。时时网上接收通知,网络报送。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速度和准确率。
4、“班班通”工程建设
2009年12月,区委、区政府斥资60余万元,用近一个月的施工时间,在我校实施了“班班通”工程建设。全校35个教学班全部配齐校园网终端,并加装EPSON D290液晶投影仪及电动幕布。实现了白塔小学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贯通,教育信息化不再是神话,而今成为了现实。
二、教育信息化的灵魂——软件建设
信息化设备要想发挥其最佳优势,必须硬件与软件有机结合。区委、区政府三硬件上为我校投入这么一大笔资金,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软件搞好,没有理由让这些设备闲置。在信息化设备逐步安装过程中,我们也在逐步完善教育教学软件的建设。
1、校园网站建设
2005年5月,我校开通“校校通”之后。我们马上着手设计并制作白塔小学校园网站。经过历时2个月的开发,白塔小学终于在互联网上安了家。我们通过丰富的栏目、恰当的照片、详实的语言向广大网民介绍白塔小学。校园网站的建设,受到了全校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
2、资源库建设
校园网的硬件好比是架设好的高速公路,而资源就好比是公路上穿梭的车辆。如果没有车辆驶过,再好的公路也只是摆设。自2005年以来,我校着力打造白塔小学校园资源库建设,经过长期以来的开发、积累、再开发、再积累。如今,我校已经拥有近1TB的资源存储量,涵盖了视频、图像、文档、软件、课件等诸多方面的大量素材。为广大教师备课、制作课件和学校领导管理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三、一线教师是教育信息的真正实施者
教育信息化设备好比是一辆汽车,教育教学软件好比是燃油,而广大一线教师就好比是司机。教育信息化能否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使用者至关重要。为了激发广大教师认识信息技术、学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在校领导的精心安排和信息技术小组成员的辛苦工作下,我校教师80%以上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设备的基本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教育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2005年,我校领导积极邀请辽阳市教育学院研训部的老师为我校广大教师辅导培训,提供机房,创设方便条件。此次培训后,我校
教师信息化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大多教师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为以后的整合创设了先决条件。
2、硬件设备使用与维护培训
今年底,在“班班通”设备安装测试完毕后,学校专门安排两个半天工作日对全校教师进行“班班通”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培训。其间,派信息技术组全体教师深入班级,手把手地教授。领导也深入一线,了解并掌握一线教师“班班通”设备的使用情况,并提出:“班班通”设备的使用将成为考核评估的参考依据。大大地激发了全校教师运用“班班通”设备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来,丰富了课堂教学,向教育作息化又坚实地迈进了一步。
3、承担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国家级科研课题研究
2006年,在辽宁省电教馆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成功申报了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此类课题,辽阳市仅我们一所学校获得研究资格。这一课题基于教育信息,着眼于学科整合,注重于一线教学研究。现此课题即将终期结题。
4、多年积极参加省、市、区教育信息化竞赛
自2005年我校开始逐步实施教育信息化时起,我们每年都选送优秀的课例和作品,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类有关信息化的大赛。几年来确确实实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有二十余人次获得了省级、市级奖项,学生信息技术比赛多次获得集体荣誉。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持久过程,它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支持与投入,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细心筹划。它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使用,也需要信息技术人员的精心维护。不过,白塔小学有信心,我们不会辜负上级领导的关爱。我们会用千百倍的努力,让教育信息化发挥更大、更强的优势,造福祖国的未来。
第三篇:打造品牌学校
打造品牌学校,您认为校长应具备哪些素质
2011-03-28 11:23:52|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校长是学校的掌舵人,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师生共同成长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打造品牌学校,责任重大,责无旁贷。
1、校长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品牌是思想的结晶,校长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学校的品牌建设肯定没有支撑,缺乏动力。我会首先认真学习教育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带领大家确立学校发展定位,制定发展计划。办出特色,抛开传统的千人一面的办学模式,从创立品牌的角度来思考管理学校,站在一种全新的角度思考学校生存与发展,为传统的学校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努力打造出一流的品牌学校!
2、校长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奠定国民创新素质和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未来的教育必须是创新性教育。校长也必须是创新型校长。校长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不要默守陈规,要敢于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敢于标新立异,开拓创新,另辟蹊径,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造适合本学校发展、高效运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3、校长要具备人格魅力。校长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校长的工作是一分沉甸甸的担子,一头是家长的希望,一头是学生未来的幸福。作为校长:要谦虚谨慎、善于学习,不但要学习理论法规,还要向他人学习,学习治校策略,学习敬业精神。要廉洁自律,做到校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管理。要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具有扎实的作风,坚韧的品格、宽广的胸怀、创新的思路、识才的慧眼、干事的气魄。密切联系群众,共同把工作做好。
4、校长管理学校要具备科学性。建立起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及教育专家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办出高质量的教育:以德育为首,把做人放到第一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只注重分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我们知道,制度的建设在与规范,管理的真谛在于激励,从这个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坚持目标管理,做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坚持管理育人,把育人贯彻到管理的始终。
5、校长要有不怕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要敢为人先,与时俱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强进的工作态势,扎实的工作精神,站在课改实验的前沿,带领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实验中去
打造品牌学校,校长要做战略家,具有长远的思想,不能有短期行为。在任时能把学校建成品牌学校,当然很好;在任时打好基础,继任者把学校建成品牌学校,也很好;在任时能把学校建成品牌学校,品牌在继任者那里被保持,那更好。只要这样,打造品牌学校就会指日可待。
第四篇:如何打造学校宣传平台
如何打造学校宣传平台
加强学校宣传,是学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之一翼,打造学校宣传平台是加强学校宣传的有效途径。
问题:如何打造学校宣传平台?
【策略一】借东风。把本地区的报刊作为宣传学校新人新事的平台之一,是打造学校宣传平台,宣传学校形象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当充分应用本地区的报刊(比如《宜昌日报》|三峡晚报》、楚天都市报》),大力宣传学校新人新事新气象,以宣传学校,分享经验,鼓舞人心。
【策略二】策略二上网络。现在,网络已经基本普及,浏览网络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必修课,而且网络传播速度之快,远逾书报;利用网络宣传学校新人新事新气象,以宣传学校,分享经验,鼓舞人心,是打造学校宣传平台的又一可选途径。因此,学校有理由应用网络优势,大力宣传学校新人新事新气象,借以提高学校在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心中的形象;应用网络优势,快速传递学校新人新事新气象新举措新方向,借以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策略三】策略三办网站。网络传播速度快,资费相对便宜,操办较为简便。学校网站可以宣传上级精神,可以传递本校信息,可以提供教师和学生发表心的、展示自我的窗口,可以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因此,开办学校网站是打造学校宣传平台的首选。学校网站要遵循网络运作的规则,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特色主要应体现在校本文化和学校办学理念方面)。【策略四】出墙报。墙报(板报等)拘于场地限定,一般只能办在校内,宣传的范围相对较小,但学校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家长也多有到校的义务和习惯。学校定期出一些墙报,公布学校方针政策、工作要目等,共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和家长来校之际阅读,是加强学校宣传,沟通家校联系、和谐校内关系的有效平台。而且学校定期出一些学生的主打产品,既可以树立学校形象,鼓励教师努力向前,更可以激起学生比学赶帮超的斗志。
【策略五】请进来。办好家长学校,也是宣传学校,打造学校宣传平台,树立学校外在形象的得力举措。学校定期把家长请进来,利用三尺讲台,向家长宣传学校大政方针和育人理念,并通过家长传给社会,这样,家长学校就成了宣传学校的又一平台。
【策略六】走出去。教师定期或随机走出去,走进学生家庭乃至于千家万户,宣传学校大政方针和育人理念、新人新事新气象新举措新方向,那么,这些火笼边上、田间地头都可以成为宣传学校的有用平台。
第五篇:《如何打造学校特色》心得体会 -
《如何打造学校特色建设》心得体会
天峰学校:饶诗瑶
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能不能办特色学校?这是多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的校长的心声,语气热切而又疑虑,也是我在本次王辉诗校长关于《如何打造学校特色建设》培训讲座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是的,特色办学才是对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确认和回归,而不是“投入——产出”的纯经济学考量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无论位置处于都市还是农村,无论声名卓著还是默默无闻,“特色”都是可以尝试和追求的发展思路。
听完讲座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校长经常叫我们思考的“特色”办学顿时在我的心中有了一些肤浅不太成熟的几点想法,写出来不足之处请领导帮助指正。
一、明白了打造特色校园的重大意义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不仅重视传统的文化课的教育工作,同时还提高了学校对社会进步的引领水平,校园文化的重视力度日趋加力,因此各学校要打造办学特色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以创办特色学校为契机,深入研究多元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把德、智、体、美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建设打造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和工作环境。校园文化是体现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且是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因此如何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高素质的人,已成为学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特色资源梳理
我校周边入学的均是苗族、布依族村寨的孩子,越是民族、越是特色的事物就越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想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以“苗族、布依族”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并对其进行规划,规划目标以创建民族文化特色为主,以挖掘、保护、发展、创新为宗旨,以打造“民族特色文化”进校园,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通过民族文化引入综合课堂、第二课堂创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既能体现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又能承担起培养新人任务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学校教育呈现出本乡本土民族特色。
二、深化课程,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开掘自主开放的课程文化。
为了彰显我校的办学宗旨,创办特色学校,我建议以下个学期的课题研究为契机开掘自主开放的课程文化。
(一)构建有特色的德育课程
每月一主题,每月一节日。如:3月为植树环保月,4月为继承革命先烈精神月,5月为劳动卫生养成月等等,多开展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为师生搭建自我展示充分发展的“绿色平台”。
(二)开展彰显人文化的评价课
教学制度的改革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助推器,我校抓住这次省级课题研究的契机,以改革评价制度为切入点制定《学校教师课程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方案》将教师的业绩和职业道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制定《阳光少年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多主体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成立丰富多彩的社团课
我校成立得《听语社》、《英语角》、《国学社团》、《艺术美》等社团将会于下学期与学生见面,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亲身参与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四)通过课题研究构建科研化技术培训
“质量是第一生命力”这句话是我校长期力求的办学特色之一,在校本培训课程的优化中,结合课题研究一起抓,在学校中营造出浓浓的科研氛围。
这样自主开放“课程文化”形成了一种团结、奋进、多赢的文化磁场,引领体会师生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五)加强少先队、班级文化建设
①目前我校少先队工作,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下学期可以在少先队员中培养许多敢干、敢管、敢做的少先队干部,让他们成为教师们的小助手,把自己真正当做学校的主人,帮助老师管理好学校,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让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亮点。
②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张扬学生个性的场地,全校要以创建“特色班级”为切入口加强班级建设,提炼班级特色,宣传图片、名言、警句,设置作品栏、读书角、卫生角、荣誉角、温馨提示角……真正让班级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堂。
③凭借三大阵地:一是丰富精神文化的阵地——办手抄报,开拓文化视野,每月一期,设“校园安全”、“佳作欣赏”、“书画共品”、“知识天地”等专栏,报道学校的最新动态,让它变成教师、家长、学生交流心得、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
二是校园广播阵地,选出播音员、小记者,及时报道校内外信息,让孩子们主动去观察,发现身边的事物,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三、编写一首校歌,形成文化特色,体现我校的独特风采,并在全校传唱。
以上是我听了王校长的讲座之后关于校园文化特色的点点想法,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了创建特色的办学理念具有科学性、持续性,但只要我们在之后的工作中多动脑、勤思考、集思广益、努力创新,就能为我校特色教育工作尽一份自己应该尽的力量。
2016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