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完善经济体制和转变发展方式(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3 03:1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题四完善经济体制和转变发展方式(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题四完善经济体制和转变发展方式(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主题四完善经济体制和转变发展方式(写写帮推荐)

主题四完善经济体制和转变发展方式

摘要一:坚持科学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

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

新动力,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

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

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

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命题点全搜索】

1.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

5.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新时期最显著的特征。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把握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重大步伐,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创新能力不足。

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绝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9.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

1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全角度命题】

1.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①只有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②才能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3)才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2.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为什么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我国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做出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依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3)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就必须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我们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1)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2)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我们为什么要深化改革?请说说近年来我国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燃油税费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等等。

(3)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还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准备。

5.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事。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②积极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③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的民主法治建设,为本地的发展献计献策。

摘要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新提法解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把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提得更高,适应了时代的迫切要求,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重大步伐,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面临着发达国家科技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压力,与之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良好风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科学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依法治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

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养成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命题点全搜索】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重要性。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全角度命题】

1.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请你简要谈谈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未来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必然产生巨大影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造财富。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现实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重大步伐,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面临着发达国家科技

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压力与之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理论原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在这种形势面前,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3.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说明了什么?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

4.国家需要怎样做才能增强创新驱动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造就创新型人才?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鼓励科技研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21世纪的新型人才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自立、自强、自信,坚强的意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团队精神,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能力,较强的法律意识;等等。

6.中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我们中学生应该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使自己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考题全锁定

一、选择题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以下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2012年1 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B.江西神农源风景名胜区、大茅山风景名胜区成功升级“国家级”景区

C.杨雯雯通过微博对吴清进行人身攻击,2012年10月3 1日在省级纸质媒体刊登了道歉函,江西首例微博侵权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D.中国“蛟龙号”潜水器潜入7 000米洋底;青藏联网让西藏缺电成历史

2.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要把发展转变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轨道上来

B.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要更加注重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据此回答 3—5题

3.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因为我国()

①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②农业基础仍不稳固③基本经济制度已不适合现阶段的基本国情④经济结构不甚合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需要我们()

①把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作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深化科技体系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④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下列举措不利于促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有()

A.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B.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限制私营企业发展

D.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6.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因为()

①国有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竞争力强②国有经济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目前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还很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②③

7.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其主要依据是()

A.在整体上,我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B.我国综合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就是因为缺乏科技创新

C.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我国有13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

8.“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重要举措()

①体现了走同时富裕道路②体现了走共同富裕道路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早日实现总体小康④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③④

9.稳赫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启示我们

()

A.要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

B.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起门来搞建设

C.要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D.要坚持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外来科技,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新发展

10.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下列事件中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是()

A.2012年河南贫困县连续三任国土局长因腐败落马

B.开展“阳光一小时,健康一辈子”校园活动

C.少数制药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有毒胶囊”

D.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第二篇:转变发展方式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田建荣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也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正是这位地球母亲,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才有了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但是,地球只有一个,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的环境承受力更是有限的,不可以任意地挥霍与破坏。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已经越来越不堪负重。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危机。我们居住的地球温度在不断上升;北极海冰消失速度加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地球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温室气体已经成了全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最紧要问题,人类正在承受过度向地球索取资源带来的种种危害。近年来,我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今年西南地区大旱灾害、青海玉树地震和新疆60年不遇的风雪灾害……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刚性上升。尽管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我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导致未来的资源供需形势严峻。在人均资源量少,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的基本国情下,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走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应合理利用新疆各种资源

新疆土地面积虽然辽阔,但是由于水资源稀缺,优质耕地资源少,土地集约程度和利用程度不高。随着新疆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刚性需求增长,保护耕地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显突出。新疆是资源相对富集的省区,目前已发现矿种138种,探明的储量有94种(119个亚种)。但勘查程度较低,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资源破坏行为时有发生,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作为国家优质商品粮和重要能源资源接替基地和国家能源安全大通道,新疆要发展,资源保障是前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是关键。

当前,新疆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已拉开帷幕,新疆将迎来一个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新机遇为国土资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担负着自治区国土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职责。应该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并举、促进经济增长与加快结构调整并重,统筹土地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各项工作,切实把国家和自治区关于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方针政策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新疆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好服务和提供坚实的国土资源保障。

切实管住和用好土地资源

新疆应按照“严控总量,优化结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深入开展“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行动,充分发挥土地的宏观调控作用,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效的土地管理和服务。

一要继续落实“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按照“约束要硬、责任要明、激励要实、监管要严”的要求,组织开展2010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签订工作,将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耕地 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管理,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突出提高耕地质量,最大限度缓解经济发展所需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按照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多利用国有未利用地的原则,严把土地闸门,严格控制用地。加大存量土地挖潜力度,加快盘活闲置、空

闲土地,继续引导用地单位充分利用“四荒”国有未利用土地搞建设,大力提高土地保护和利用水平。

二要积极主动做好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服务保障工作。今年,自治区初步安排200项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新上项目30项。要 优先保障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网、能源资源开 发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重点做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南疆铁 路库尔勒至阿克苏二线、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等20多个在建重点基础建设项目的用地服务保障工作;按照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原则,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按期“落地”开工。三要全面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坚持土地开发整理向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倾斜政策,重点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村容村貌上下功夫。加快推进以伊犁河谷地为重点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按照以水定地、节水增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规模效益,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粮 食安全。

切实找到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新疆要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管理工作力度,抓紧抓好重大地质勘查项目,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一是加快实施“358”项目,推动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实施祁漫塔格地区铁铜多金属矿、阿吾拉勒地区铁矿、塔什库尔干、乌拉根等重要矿集区整装勘查。继续开展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成矿带的铁、铜(镍、钼)、铅锌、金、稀有金属等重要矿产地勘查和重要成矿区矿产远景调查,进一步提升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持续供应能力。扎实推进深部找矿工作,围绕铁、铜镍、铅锌、金等优势矿产,在已发现重要矿床的深部及其近外围做好示范阶段的工作,继续做好彩霞山铅锌矿、喜迎金矿和查岗诺尔铁矿的勘查,启动蒙库铁矿、白山钼矿、哈图金矿的深部找矿工作。通过深部找矿,确保提交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新增一批矿 产资源储量。

二是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重点抓好“西煤东运”资源区煤炭资源勘查工作,力争短期内完成勘探工作,确保自治区确定 的“„一主两翼‟铁路竣工之日、就是„西煤东运‟生产基地建成之时”目标的实现。

三是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开采和集约化利用优化矿山开发布局,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和矿山生态环境。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景观和地 质遗迹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大矿山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力度,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双赢。

切实维护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

新疆将进一步强化依法监管工作,严格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认真开展2009土地卫生执法检查工作。2010年是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第一次覆盖全国,并依据15号令全面实施问责。要加强土地供需情况的跟踪研判和建设用地批后核查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批地供地、侵犯农牧民利益的行为。

二是继续开展地质勘查项目专项检查工作。依法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层越界开采、“圈而不探、圈而不开”、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以及严重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等行为,切实维护正常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三是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对开垦国有土地的监督管理,规范开垦行为。四是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开展“批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维护正常的土地管 理秩序。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转变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倡导并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更好地合理保护和珍惜地球资源,更好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12.5转变发展方式

12.5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释放发展潜力,争取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以提升产业中高端竞争力为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初步研究成果,有可能、有潜力形成中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有以下四个领域: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具有竞争优势提升空间的产业、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产业、国家直接大量投入支撑的产业。当然,哪些产业能够形成长期竞争力,最终将取决于市场竞争。

三是以完善社会保障和扩大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改善民生。这既是发展的宗旨,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及有效扩大内需的需要。重点解决覆盖不全、碎片化、难接续、水平低等问题。建立全国联网和功能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四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两个轮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现代化达到更高水平。在当前情况下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要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统一市场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完善土地制度,加快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

五是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六是进一步增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力度。这既是应对国际压力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制定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行动纲领和分阶段实施方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道德规范等手段,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形成节能减排增效、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第四篇:大余县四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以创新谋发展 以发展促转变—大余县四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创新发展思路,推进工作理念向建设现代农业转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是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必要性,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理念的转变,在思想上坚持由小农业发展向现代集约发展转变,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来谋划和推进农业发展,把农业发展放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推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设施化、农业经营向产业化和一体化、农业服务向社会化和多元化、农村环境向循环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二、创新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生产向集约发展转变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践证明,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道路,重点发展果业、生猪、鸭业、花卉苗木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同时,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积极推广沼气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抓好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建设,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在条件好的地方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2、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实施规模化生产。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自愿转让土地经营承包权,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积极探索土地入股、反租倒包、土地置换、对外招租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促使土地资源向农业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能手、大户集中,促进农业由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大生产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3、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病险水库和圩堤的除险加固工程,抓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二是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抓好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土地整理(治理)、扶贫开发等涉农项目建设。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立绿色通道型、生态经济型、生态公益型、生态旅游型、城镇生态型等现代林业模式,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四是加强水保生态设施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抓好精品小流域建设,提高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五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机总动力,实施“兴机富民”、“以机代牛”工程,全面推广水稻、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创新经营模式,推进经营方式向产业化经营转变

1、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一是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采取一企一策的方法,重点扶持实力较强、辐射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其信息网络平台、融资服务平台、教育培训平台、综合服务平台,鼓励他们在本地建立原料基地,以订单(合同)或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较为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增强带动辐射作用,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放在拓展和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上,由资源初加工、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和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转变,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落实各级已出台的资金、用地、用电、税收等优惠政策,创新贷款担保手续和办法,着力引进生猪、油茶、花生、竹制品、禽类屠宰与冷冻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鼓励、引导多主体、多类型、多层次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提升水平为重点,加大科技、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扶持服务力度,进一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依法、规范发展。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探索开展对合作社的评级授信,加大对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合作社管理及骨干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考察、学习,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

2、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加强市场建设,在果业、花卉、生猪、鸭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建设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开展连锁经营和网上农产品展销、交易,形成较为完备的市场销售网络,积极发展省外、境外农产品营销网络。积极发展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为主体的市场营销主体,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产品流通。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营销及物流配送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发展农超对接、挂牌直供直销、代理配送等新型交易方式。

四、创新农业服务机制,推进农业服务向社会多元化转变

1、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加快我县优势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的攻关和集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花卉无土栽培、赣南脐橙硼肥施用、自然养猪法、无公害养鸭等关键农业技术,建立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覆盖面。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高现有农技人员的农技推广能力和水平,选拔优秀农业类大学生充实到农技推广机构,每年从初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一批作为乡镇农技推广后备人才到赣州农校进行“三定向”培养。强化农民技术培训,进一步完善“四标准四为主”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标准化培训机制。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每年抓好100名农民科技带头人的规范系统培训,积极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创业的新型农民。

2、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完善的农业执法体系,提高农业执法水平。认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实现对主要农产品全过程的质量检验检测;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完善农产品产地管理、质量安全检测、检测结果通报及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3、开展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积极培育农村通信市场,以“赣州农网”为中心,建立覆盖全县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大力实施网络入户工程,提高信息入户率;实施“信息田园”、“信息技术下乡”和“千店万点”等工程,建设大余新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4、加强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一是建立乡村农资营销点,推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规范的“公司总部+配送中心+乡、村连锁店”的连锁经营运作模式。二是建立健全以供销社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覆盖全县所有乡村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推行农资供应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规范服务。

(中共大余县委农村工作部 郭明炜)

第五篇: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完善

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循着破解计划经济体制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进行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多元主体的差异利益诉求等方面仍存在问题。通过完善社会法制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服务型政府等方面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现状;问题;环境;对策

我国摒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更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极大的激发了国民创造财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目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又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两步走”的目标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又摆在了中国人民的面前。

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业已成为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榜样,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及建设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迷茫、错误到一个比较清晰、正确的过程,并逐渐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

(一)经济体制进程依然是以政府主导

西方国家指责或不愿意承认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太高,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但这也恰恰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和重要保证之一,也必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之一。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竞争显然不能保证这点,并会出现不可控的经济危机。但我们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以行政命令过度干预市场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导致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国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国有经济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起主要作用

因为国有企业的政府背景,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就好比在体育竞赛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享有若干特权,有违市场平等竞争的规则。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执行共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对具有强硬政府背景严重违背市场规则的国有企业进行再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如何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针对国有经济如何变革。

(三)国家宏观调控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

国家宏观调控如何制定才能最为有效的与市场调节机制相结合,达到实现国家意志和合理分配资源的理想状态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地方。例如,高铁项目作为国家宏观规划的一部分,确实是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缓解了因地域差异带来的交通运输压力。但行政能力的过度渗透又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破坏了市场自由竞争参与的游戏规则。这要在今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实践中深刻反思和探索。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在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同时不断的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经济体制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新问题。

(一)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阻碍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我国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因此,我国不论是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以及技术储备都已经满足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最大障碍无疑是经济体制机制滞后,为此,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让创新成为完善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二)政府过多干预市场阻碍经济体制机制的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但纵观这几年的政府职能部门的表现,实施情况欠佳,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政府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做出的努力。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可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途径上,既不是完全由政府单方面推动,也不是完全放任由市场力量推动,而是必须结合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资源基础配置作用,综合形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动力。避免政府缺位、越位、错位。

(三)不同利益诉求使多元主体在改革中难以形成合力

目前,参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主要有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广大群众。从改革的历史进程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必然会触碰到不同阶层、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由此形成不同的主体对改革方向、程 度以及领域的不同需要。在改革初期,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对改革有迫切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容易达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广泛共识,因此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到改革进程中,如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制放权等,都是上下互动达成改革共识,顺利推进的成功例子。但随着经济改革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在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原则、效率至上原则下,不同的社会阶层在改革中获得的利益逐步开始分化,并形成不同的利益导向,不同的利益主体 必然对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利益变动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只有通过由中央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全局性的方案,打破各部门、地方政府对自己利益的袒护,方能协调各方主体的利益和诉求,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思考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是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体系,而且改革取向是要建立起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经济体制。

(一)加强法制建设,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经济环境

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尤其是经济领域的法律体系的完善,营造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公平、公正、透明的优良环境。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其正常运行必须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之所以能自主运作良好,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承认追逐个体利益的冲动,调动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积极性,使社会资源在自利心的作用下自动流向产品稀缺而价格高的部门,市场本身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促使人们只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发展下去,从而调节整个经济的供求平衡。但另一方面是如果市场本身没有健全的法制和制度去约束人的自利心,为了生存和追求利益,有些人就会违背公平交换的市场原则,假冒伪劣、经济欺诈等行为盛行,从而损害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所以,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作用,而不是过多的插手具体的经济事务,更多通过的是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约束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产业发展、总量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变化,例如发展成本上升、比较优势弱化等制约因素。“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低碳经济正在催生新产业成长和结构性变革;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和消费行为的变化,正在改变全球性生产、消费格局。”受此冲击和影响,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所占比重过高,消费尤其是国内消费比重过低,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居民消费水平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得到同步提高,由此既影响经济质量,又阻碍全体民众共享改革成果。除此之外,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技术含量不高,这种状态已经无法适应国际高科技技术竞争和我国劳动力素质提高的新趋势。基于此,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

(三)构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现代市场体系 我国通过极富魄力的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发展获得伟大成就,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诸如实体经济发展困难、金融投机猖獗、收入分配不公等等问题也还存在,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要想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经济长远发展,传统的局部性改革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整体出发,立足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统 筹协调诸如金融、银行、社会保障、经济结构等各方改革,着 力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现在要做的关键性工作就是限 制行政权力在市场上的盲目扩张,退回其本来的监管、服务 的范围,积极扶持民营实体经济的发展,打破国有企业不合 理的垄断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

(四)建立与现代市场体系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

随着民众财富的增加和受高等教育程度人群比例提高经济的发展日益催生民众的平等意识和效率意识,对中国的政府体系提出了高效化、民主化的要求。如现存政府体系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需要,那么经济主体便会在政府体系之外寻求发展的机会,容易导致“地下经济”的繁荣。容易引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若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国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向现代服务型政府转变,通过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及时反馈市场主体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对应的服务。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已经拉开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序幕,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水平和效 率,增强政府的服务、监管功能,摆正政府在市场中的监管者服务者的地位,这怡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也不例外。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 忘记人民的最大利益才是改革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 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要 让每个人都享受出彩的机会,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就为每个勤劳、奋斗的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展现舞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_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 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帕特里夏.沃哈恩.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 义的遗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3.[4]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徐燕兰.扩大中产阶层的必要性及其路径分析〔J〕.人民论坛,2013,(11).[6]白津夫.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与主要任务〔J〕.红旗文稿,2010,(07).[7]胡钧.不断深化和完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 识〔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01).

下载主题四完善经济体制和转变发展方式(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题四完善经济体制和转变发展方式(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转变发展方式 加强行业文化建设

    转变发展方式 加强行业文化建设 行业的发展来自于转变发展方式以及对于行业文化建设的加强。本文从以上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发展行业。一.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探讨当前影响我国......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连续六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

    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现代农业(推荐阅读)

    转变发展方式 发展现代农业 福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问题研讨发言提纲 (第十期乡镇领导班学员邱宏鑫)一、转变发展观念,明晰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充分认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伯霞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09期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加速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在工业......

    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王冬生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在全国建立“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我省......

    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结构调整温家宝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

    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保监会系统党组织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于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发展、保效益、防风险”的工作主基调,夯实经营基础,牢......

    发展方式转变之思考

    县域发展方式转变之思考 株洲市副厅级干部攸县县委书记邝邹飞 推进“四化两型”,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和现实的难题。攸县以资源采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