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文章标题:县委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彝族自治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6年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彝族自治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州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中国共产党**彝
族自治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就制定**彝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提出如下建议。
一、抓住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主题,突出作好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三篇文章”,培植壮大核桃、特色工业、生物制药、畜牧、烤烟、旅游六大支柱产业,坚持改革开放,团结拼搏,扎实苦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4886万元,年均递增14.6;财政总收入完成5651万元,年均递增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51万元,年均递增9;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581元,年均递增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886万元,年均递增22.9,“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585万元,是“九五”累计完成数的3倍。“十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全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改善,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继续保持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今后5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从外部因素看,一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泛珠江“9+2”区域合作组织的逐步形成,为我县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二是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投入,有利于我县争取到国家和省州的更多支持。三是从云南省的情况看,“十一五”期间云南省人均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美元,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转折时期。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消费水平将会有大幅度提高,使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四是从大理州的情况看,“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州委、州政府将着力把工业建成富民强州的最大产业,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现代化交通枢纽、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全国“三个文明”建设搞得最好的民族自治州之一,经济社会将实现大发展。总的形势十分有利于我县的发展。
从内部因素看,一是“十五”期间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镇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加快发展有了较好的硬件基础。二是全县以水电推动式工业化、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和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加快发展有了较好的经济基础。三是全县上下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十分强烈,求发展、谋发展已成为共识,加快发展具备了较好的思想基础。四是已成功培植了核桃、水电等支柱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加快发展有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五是全县人口少,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高,人居环境较好,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较强,加快发展有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思想观念与新的发展形势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县经济社会仍处于低层次的发展水平,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对基础性、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能力弱;区域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农民增收缓慢,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艰巨。“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将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从总体上看,未来5年我县加快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们发展。我们面临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已经并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化,这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开阔视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最重要的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融会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大事。“十一五”时期,要切实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县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把这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阶段性成效。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我县经济总量小,科技文化落后,加快发展的任务艰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必须把握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加快发展并通过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在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工作方法创新上拿出新招、实招,认真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4)“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公共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工业强县作为第一方略,把富民作为第一责任,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以作好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三篇文章”为突破口,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5)“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抢抓发展机遇,发挥优势,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打牢城镇、交通、农田水利、能源、信息五大基础,壮大提升核桃、畜牧、烤烟、特色农作物四大农业重点产业和水电、冶金、化工、建材、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五大工业重点产业,把我县建成大理州工业重点县、小水电大县、中国核桃产业大县和人居环境最优的县之一,建成一个富裕、文明、和谐、平安、奋进的新漾濞。
(6)“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未来5年我县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2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1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6:48:26;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明显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城镇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县人民的居住、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良好,和谐漾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逐步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山川秀美、各民族生活更加殷实的发展道路。
三、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搞好区域间的分类指导,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实施千村推进、以工代赈、安居温饱、易地搬迁等工程,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8)加快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要牢固树立农业产业化富民、富县的观念,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培育和壮大核桃、畜牧、烤烟、特色农作物4个农业产业,全面提高全县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核桃产业要在建成40万亩以上核桃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做好科技措施的推广应用,实现优质丰产,加大系列产品开发,在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要效益,发挥“中国核桃之乡”的品牌效应,搞好市场营销,实现人均种植面积全国领先、管理水平全国领先、质量全国领先、效益全国领先。畜牧产业要建成10万头牛和10万只羊畜牧基地,不断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优化型转变。烤烟产业要进一步实施科技兴烟战略,建设5万亩优质烤烟基地,推动全县优质烤烟生产向更高目标迈进。立足自然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作物,到2010年建成2万亩以上特色农作物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发展产业化中介组织,建立专业性协会,培育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9)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10)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传染病的防治。逐步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覆盖面。实施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合同管理工程,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建设农村沼气池、节能灶,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1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普遍性持续增收,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强化农民谋思路、求发展的意识,使群众自觉寻找适合于自己发展的空间。以提高农民接受现代信息能力为重点,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增收本领。深化农业农村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种植、养殖业,发展壮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增收。认真落实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县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开辟增收途径,改善生产生
活条件。
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2)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发挥我县的电力、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引进技术先进、对环境危害小、能有效治理的各类企业。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避免引进低水平高污染项目。强化环境治理,适时淘汰技术落后的项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各个环节,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行清洁生产,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做好节能、节水、节材和节约用地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3)加快水电推动式新型工业化进程。要树立以工业兴县,靠工业富县、强县的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确立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工业发展的重点是突出“三抓”。一是抓重点地区。着力建设好由漾江镇、苍山西镇、平坡镇、顺濞乡等乡镇为重点的“漾江工业走廊”。二是抓重点产业。集中力量,全力壮大“五大”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以上。水电产业,要充分利用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电网和电站建设步伐,拓展电力市场,实现良性发展。到2010年,全县境内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冶金工业,要在大力发展钢铁生产的同时加速发展其他冶金产业。化工工业,要积极引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建材产业,要大力开发砂石和石板材等资源。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业,要以发展核桃等精深加工业为重点,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三是抓重点企业。要确定一批重点企业作为扶持对象,促其健康发展。到2010年,培植工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1户、1亿元以上的企业3户、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户。
(14)切实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是转移农民的产业依托。要构筑大市场、培育大项目、搭设大平台,进一步搞活第三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立足资源优势,选准开发突破口,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完善综合配套设施,以石门关旅游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旅游业发展,力求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实现旅游产业由一般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提升商贸、交通运输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配送、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要高度重视面向“三农”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购物超市、连锁店等现代服务业进入乡镇集镇,使广大农民在当地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平台
(15)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县城为核心,以建制镇为重点,以乡集镇为基础”的城镇发展战略,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以拓展县城东区、一中高中部校区和附近区域,搞好古城区保护与利用为重点,加大县城拓展力度,使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以上。实施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自来水厂扩建、雪山河公园、雪山河三大桥、博南(茶马)古道风情一条街保护与利用等市政建设工程,完善道路、通讯、供电、供排水、防洪等基础设施,加强教育、体育、文化、医疗、金融、市场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城功能。搞好县城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工程,加强市政管理。加快乡镇集镇建设步伐,漾江镇、平坡镇要搞好中心集镇建设,顺濞乡要围绕“十一五”期间建设全州工业第一大乡的目标,抓好集镇建设,其他5个乡要继续实施好“六个一”工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城镇二、三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企业向工业区集中、人口向县城和乡镇集镇集中、住宅向集镇住宅小区集中的目标。到201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1.4。
(16)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成主要县道、乡道的改造,力争实现县乡公路油路化、乡镇到村公路弹石化,全面提高道路技术等级。积极配合国家和省抓好国家重点工程大瑞铁路的建设工作,实施好平甸线漾濞段公路改造,积极争取实施大漾公路与大保公路互通式立交桥、虾蚂塘公路、徐朝公路等交通建设工程,做好客运站建设,形成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7)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扎实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好田间配套渠道、中低产田地改造、水浇地建设工程和“沃土”计划;实施漾濞江和雪山河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小型水利等工程建设;认真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让农民喝上卫生水、安全水;积极开展水利血防工作;继续做好农村“五小”水利、农村沼气、农村水电等工程。鼓励个人、集体和各类经济实体多渠道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实行谁投资、谁受益,从而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18)加强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加快电网平台建设,实施好“352”(3座变电站、5条主干线、城网、农网)工程。进一步搞好生态能源建设,实施好能源工程。紧紧围绕应用、支撑、基础设施三大体系,逐步构建“数字漾濞”的基本框架,建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做到公用信息传输网络互联互通,形成统一、高速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化水平达到全州中等水平。
六、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9)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发展经济的指导原则,在资源的重复利用上着力,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在产品精深加工上着力,延长和拓宽生产链,增加产业的后续效益;在可持续发展上着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推进节能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重复利用,着力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加强水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推动生态工业经济。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逐步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电力、冶金、化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行业以及工业重点乡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
(20)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抓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解决好影响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围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抓好漾濞江流域的治理、开发和保护工作。促进电气化县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使农村和城镇的消费结构向“绿色消费”转变。合理处置生活垃圾、污水、医疗废物等,最大限度降低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妥善处理废旧金属、废旧玻璃、废弃包装物等,搞好回收利用,进行再资源化。加强农业和农村的环境保护,着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倡导使用农家肥发展农业生产,切实解决农村的面源污染。
(21)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强化对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严格整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落实建设用地预审制度,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努力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苍山西坡等生态重点地区、石门关等生态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和推进商品经济林经营体制改革。
七、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
(22)推进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创新。强化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全县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鼓励和引导企业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实现管理创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学术交流、人才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23)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加强城乡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初中教育上,重点建设好漾濞一中初中部和苍山西镇初级中学。坚持教育公平,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切实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加快漾濞一中高中部建设步伐,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完成高中部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扩大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确保高中教育教学水平稳居全州中上水平。加大对职业高中的建设投入,改善职业教育的软硬环境,以就业为导向,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到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70,高中升学率达80。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幼儿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24)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乡土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等5支队伍建设,带动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落实吸引人才政策,完善引才引智机制,广泛吸纳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把用好人才作为实施人才强县的重点,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搭建人才创业、竞争、参政机制,加快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鼓励人才到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干事创业,努力营造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八、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5)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人员结构,理顺职责分工,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推进政务公开,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26)推进工作机制创新。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现代理念谋求发展,拓宽发展思路。不断理顺体制,为加快发展扫清体制性障碍,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不断创新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完善领导挂钩责任制和履职评议制度,严肃查处机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完善督促检查和考核问责制度。建立各级各部门首问首办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使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活力。
(27)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实行乡财县管、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加信贷规模,着力提高信贷资金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28)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各类中介组织,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推进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漾濞”。
(29)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我县以资源型招商基本完成后,招商引资工作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以资源招商向以区位、环境、产业招商转变,积极探索新一轮招商的新途径;二是以政府招商为主向以商招商、政府招商、中介招商、产业招商等多种方式的转变。要积极鼓励引导以商招商和产业招商,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产生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多方面的优势,积极吸引县外资本、技术及各类要素进入漾濞,进一步拓宽在水电开发、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畜牧、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合作领域,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大、中、小项目齐头并进的大招商局面。
(30)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放心、放手、放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升非公有制经济质量。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除国家有明确规定的生产经营领域外,其他各个生产经营领域都让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安定的社会环境。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和引导、监督和管理。
九、强化公共服务,建设和谐漾濞
(31)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明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主管理的界限,建立政府与社会各负其责、互相补充的社会管理合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以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为基础的和谐社区、和谐村组建设,完善公共管理、社会自治管理、生活服务管理三大系统。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加强村民(社区)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行业组织、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3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逐步确立有利于稳定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劳动力市场、劳动技能培训设施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提倡和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就业和灵活就业。逐步破除制约农民进城务工的制度性、政策性障碍,切实保护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3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失业保险调剂金制度,不断扩大失业保险参保面。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制度、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着力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完善工伤保险政策,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办法,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发展农村福利服务机构,推进社会福利化。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34)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卫生队伍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确保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妇幼卫生保健。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增强人民体质。
(35)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全面推行政务、厂务、事务、乡务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完善打、防、控、管一体化治安体系,把保一方平安的责任落到实处,进一步着力巩固提升“平安漾濞”。加强企业法制和农村法制建设。搞好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着力推进政务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运行。继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认真执行行政监察法和行政复议法,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防止和纠正各种违法行政行为,着力建设“法制政府”。
(36)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反对封建迷信。以提高公民素质、城乡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新闻舆论、国民教育、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尤其是新闻网站的建设和管理。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抵制不良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把握时代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发展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加强图书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巩固和拓展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增加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37)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
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
(38)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完成“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支持好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的工作,使他们充分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巩固扩大活动成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拓展工作的新视野,探索新思路,取得新突破。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研究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路、重大工作部署以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问题,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确保党中央、省委、州委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部署的贯彻落实。[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到xiexiebang.com]
(39)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这个核心,从调整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干部管理由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职责绩效管理制度,不断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管理水平。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完善为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廉洁自律,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牢记“两个务必”,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推进全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未来5年的任务艰巨而光荣。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县委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委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第二篇: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同志们:
提请这次全会审议的《中共nc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在市委常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制定的。王宁同志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市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对《建议》进行研究和讨论,听取起草小组和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并就“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要求等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
会召开后,市委常委会又对《建议》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在提交这次全会审议前,还广泛征求了各个方面的意见。可以说,《建议》是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酝酿讨论形成的,是民主决策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现在,我受市委常委会的委托,对《建议》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十一五”规划的立足点 准确认识、全面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势,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我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有以下三个立足点:
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十五”期间,nc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预计今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30亿元,比增长%,年均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达亿元,比增长%,同口径年均增长%以上。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培育得到加强。三次产业的比重由﹕﹕调整为﹕33﹕,产业结构
实现了由“一三二”型向“三二一”型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食品医药、建筑材料、水电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以“五业经济”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加快发展。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年均增长%,是“八五”、“九五”十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倍。交通、通信、能源、教育、卫生、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明显改善。四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配套功能日趋完善。顺利迈入大城市行列,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五是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以企业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六是群众疾苦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677元和2645元,比增加2178元和
976元。七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扎实开展,重大自然灾害、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可以说,“十五”是我市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时期。过去五年的辉煌成就,为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议》从三个方面剖析了我市“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条件。一是从大环境上看,世界经济形势趋好,经济全球化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增强,国际国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有利于我市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二是从宏观政策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阶段,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将继续加大;我市被规划为全省有条
件向特大城市迈进的4个大城市之一,在省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利于我市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新一轮新发展新跨越。三是从自身情况看,明年是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nc的发展更加受到中央、省委的关心和重视;随着一大批关系长远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必将进一步夯实我市发展基础;全市干部群众抓产业促发展的意识和合力大为增强,加快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愿望十分迫切,这些为我们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客观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制约我市加快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产业培育滞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解决“三农”问题任务十分艰巨;发展观念滞后,发展资金短缺,与发达地区差距拉大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扭转;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困难群众脱贫增收、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问题压力大。
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是我们前进中的压力,同时也是动力。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新的起点上,用更宽的视野、更新的观念、更广的思路、更实的作风,设计好、实施好“十一五”规划蓝图,全面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关于“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根据中央、省委的部署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抓产业培育促进经济发展、抓解决群众疾苦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创新能力”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全市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旗帜、是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灵魂、是根本;以“抓产业培育促进经济发展、抓解决群众疾苦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这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重点,这是针对我市经济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够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以“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创新能力”为动力,这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加快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努力方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制定《建议》始终把握的基本要求。“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
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建议》明确提出了我市“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这就是立足科学发展、突出产业支撑、加强城乡统筹、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区域中心、实现新的跨越。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建议》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等方面明确了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里,我着重就两个目标作简要说明:一是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在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这是综合考虑“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五年发展的各方面条件提出的,既体现了加快发展的要求,也考虑了实际可能,目标是积极稳妥的。二是“十一五”期末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
20%左右。这是按照中央、省委“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结合nc资源环境的实际提出的。突出体现了在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三、关于“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根据“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建议》第二至第九部分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及要求,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个问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较低,缺少大型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是制约我市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nc经济发展新跨越的重要途径。为此,《建议》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今后nc工业的发展方向:一是依托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汽车汽
配、丝纺服装、食品医药、建筑材料、水电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规模效益。二是加快建设工业集中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品牌突出、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骨干企业和规模效益明显、分工协作配套的重点产业集群。三是加快培育技术创新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基本要求。这是我们党对农村工作指导思想的新变化,也是我市“十一五”规划农村建设的目标。对此,《建议》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二是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积极改善农
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五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六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的活力和能力。
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市场潜力巨大,旅游资源独特,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为此,《建议》指出,要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动力,紧紧围绕“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nc城”这一主题,完成以朱德纪念园区为核心的琳琅山风景区、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一曲流、千年绸都第一坊、嘉陵第一桑梓、西山风景区、凌云山风景区等旅游景区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全国一流、世界独特的旅游经典产品,努力把nc建成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同时,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的硬件条件。目前,我市基础设施条件虽有较大的改善,但由于欠帐多、起步晚,基础条件落后仍然是制约加快发展的瓶颈。不断加1 2 下一页
第三篇: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05年11月13日中共江苏省十届九次全会通过)
目 录
一、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五、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
六、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
七、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八、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九、增强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十、加快建设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
十一、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未来的基础上,讨论了制定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问题,并通过如下建议。
一、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
(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是我省发展史上经历挑战、经受考验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面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面对非典疫情、洪涝等严重灾害的新挑战,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确立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的方针,促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展顺利。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区域共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全省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又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十五”的实践,我们进一步积累了推进发展的宝贵经验,主要是:坚持以率先发展为主题,牢牢把握“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全力推进„两个率先‟”的总要求,结合实际明确率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举措,自觉把宏观调控作为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机,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用改革的思路突破体制上的束缚,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抢抓扩大对外开放、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努力增创江苏发展的新优势;坚持以富民优先为导向,落实“执政为民”要求,把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统一起来,让全省人民从改革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际利益;坚持以统筹兼顾为原则,积极解决发展中不够协调、不够全面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思路,加强“三农”工作,促进苏北振兴,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主动化解各方面的利益矛盾,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2)“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江苏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苏南产业升级和苏中苏北工业化步伐加快、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将为江苏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严峻挑战和突出问题。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国内兄弟省市竞相抓住机遇,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我省将更加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国际国内的竞争压力。由于我省在全国相对更早地进入了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关键发展阶段,也会更早地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显露和新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制约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农民持续增收、就业持续增加的难度加大,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
(3)“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历史进程中,“十一五”是承前启后、极为关键的时期,既是江苏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也是为后十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一定要按照中央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以全球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来谋划“十一五”的发展,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正确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抓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上走在前面,又快又好地推进“两个率先”。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4)“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和实施我省“十一五”规划,总的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目标定位和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主题,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在更高起点上实施五大发展战略,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加快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江苏。
推进我省“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关键是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在发展的目标取向上突出富民优先,在发展的战略途径上突出科教优先,在发展的价值取舍上突出环保优先,在发展的模式选择上突出节约优先,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结合我省实际,全面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六个必须”的指导原则。
----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既积极争取较快的增长速度,更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现代高效农业大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合理调整积累和分配的关系,努力使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大环境保护、修复和建设力度,实行节约和集约发展,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此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首要任务,作为我省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建立创新体系,切实改善创新环境,促进全省产业技术层次向高端演进,更加自觉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积极建设创新型社会。
----大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更加有效地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对区域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促进全省各区域共同发展、协调发展。
----全面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任务,有机统一于“两个率先”的实践中,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实现市场化、国际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互动并进,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环境和支撑条件。
率先发展是中央对东部地区的明确定位,“两个率先”是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明确要求。江苏的“两个率先”,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率先。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指标体系为基础,抓紧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实绩考核标准,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两个率先”全过程。要坚持率先发展不动摇,坚持走又快又好的发展道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5)“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总量保持在全国领先行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010年比2000年增加2倍左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缓解,就业相对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力争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省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和人居环境有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居于全国先进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全国前列。到2010年左右以省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指标的目标值,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十年的奋斗,到2020年左右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省份。
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江苏“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内涵。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努力走出一条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切实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形成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流通、劳动就业、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加强乡(镇)村建设规划和设计,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住宅集中布局,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积极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工程,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7)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不动摇,积极实施农业增收工程。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农业短平快项目生产,加快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销售。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和支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坚持异地输出与就地转移相结合,继续实施500万农民大转移工程和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强化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和农资价格的合理水平,促进农民直接受益。启动实施“千村示范、千村帮扶”工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整合扶贫开发资源,实行整村推进、项目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产业化带动扶贫的方式,提高扶贫开发效率。
(8)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普及,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保证口粮省内基本自给。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外向农业。加强丘陵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加快发展园艺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积极发展水产业。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先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加强农村科技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化肥、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9)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和农村财务管理,禁止乡村发生新的不良债务,逐步化解老债务。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努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合理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继续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稳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10)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把农村教育摆在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提高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实施远程教育进村、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按照镇村布局规划调整要求,加强乡村道路和农村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
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11)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通过自主创新,迅速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企业主动、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的结合,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自主创新,广泛建立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注重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依托江苏的产业基础和科教优势,整合科技资源,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优势产业领域尽快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变成“江苏创造”,提升江苏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龙头和支撑作用,推进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实行重大科技创新课题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采取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和投入机制。加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保护和支持力度,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
(12)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全面提高企业、政府、社会信息化水平,尤其是大力提高企业的系统集成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数字化、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电子化水平,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的加速和提升。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促进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信息装备的国产化比例和信息技术及服务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
(13)建设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抢抓国际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带来的重大机遇,有选择、高起点地承接国际产业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转移,利用全球资源,面向全球市场,加快构筑重点产业带,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做大做强做精装备制造(含汽车、造船)石油化工、冶金、能源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超前培育战略性产业,积极发展带动增长方式转变、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生物能源、新型环保、网络家电等产业。积极实施大企业战略,着力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迅速壮大。开展知名品牌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在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国际认证体系接轨,扩大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提高江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占有率和竞争力。
(14)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力争到2010年全省服务业总量在2004年基础上实现倍增,结构明显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达到40%。以制造业的两端延伸和中间分离为突破口,以软件业为重中之重,拓展生产服务业的发展领域。实施软件业销售收入出口额的“双倍增”计划,积极构建软件名城、名园、名企和名牌,扩大软件外包业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本土物流企业,依托交通枢纽和重点开发区,建设一批区域性的现代物流基地。发挥无锡工业设计园的示范效应,建设一批工业研发设计平台。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鼓励支持中心城市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发展江苏地方金融,推动南京等大城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大力发展商务服务和大型会展业务,推动在南京、苏州、无锡形成国际性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建设南京现代服务业中心、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和连云港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重点提升增值电信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水平。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体育、创意等未来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重点支持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建设,构建环太湖、宁镇扬泰、徐淮盐连宿三大旅游圈和沿海旅游带。健康有序发展房地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大城市要优先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主城区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15)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按照优化布局、配套成网、提升功能、适度超前的要求,继续加强全省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抓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公共性重大工程项目。以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为重点,科学规划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完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国省干线公路网络、乡村道路网络和全省铁路网络,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加快发展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积极拓展航空货运通道,争取开工建设沪宁城际轨道交通。切实加快沿海沿江港口建设步伐,合理开发和整合港口资源,突出抓好连云港港、太仓港、南京港、南通港等重点港口建设。加强干线航道网的规划建设,改造苏南运河,整治苏北运河,增加内河水运能力,贯通江海河联运。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淮河治理、重点海堤达标、水库除险加固等重大工程,切实加强里下河等重点低洼区域综合整治,增强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保护能力。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已批电源点建设进度,积极调整全省电力结构,加快发展核电,优化发展和合理布局火电,积极发展气电、风电和秸秆发电。加强蓄能电站和骨干输变电网建设,提高调峰能力和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在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完善无线广电传输网络。
五、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
(16)积极鼓励创业。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积极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中的比重。鼓励国有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依法创业,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农民进城或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企业家到省外、海外创业。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加大金融财税政策对民众创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创业贷款,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实施创业辅导工程,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强对创业者劳动成果和合法权益的保护,提高创业者的社会地位。
(17)努力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对促进就业所需资金优先安排,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失业监测预警机制,严格控制失业率,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裁员,防止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环境。继续实施并完善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强化就业援助,通过增加培训经费、政府购买岗位、实行岗位补贴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促进和规范就业中介组织的发展,鼓励开展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劳务租赁、劳务输出和海外劳务等业务。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适当提高并确保执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并完善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提高而提高的机制。倡导劳动者自主就业。加大就业技能指导和培训力度,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职业培训体系和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重点实施新技师培养倍增计划,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8)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实行积极的消费政策,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稳步发展消费信贷等新型消费方式。大力培育信息服务、旅游、文化娱乐、非义务教育、保健等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比重。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着力完善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继续提高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进一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提高城镇居民住房成套率。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调控和监管,把商品房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培育发展住房二级市场、租赁市场和住房金融市场,为居民购房、租房提供便利。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9)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到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广大劳动者。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鼓励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逐步建立完善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协同推进生育保险和管理。合理拓展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随着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相应提高保障标准。逐步建立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行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救助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捐赠、互助活动,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加强资金监管。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着力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六、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
(20)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坚持从江苏省情实际出发,以大城市发展为主导,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布局集中、城镇集聚、用地集约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扶持有特色、有潜力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发展。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推进沿江城市带建设,培育壮大沿东陇海线城市带和沿海及苏北腹地中心城市。继续重点支持南京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作用。推动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提升区域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以集中布局促进集约发展。
(21)加强城市科学规划。坚持以科学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引入国际先进规划理念,拓展规划编制深度,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把市域、县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加大规划投入力度,有序放开规划市场。城市规划要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等相互衔接。严格依法编制和变更规划,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强化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坚决制止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
(22)注重城市功能建设。注重提高城市发展的内涵和质量,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合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城市路网和环境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提高城市交通运营和管理效率,切实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提高城市设计水平,重视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塑造城市个性特色。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治理城市河湖水系,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积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3)着力提升城市管理和经营水平。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积极探索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的科学机制。创新城市管理方式,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技术等多种手段,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把握城市建设和城市经营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全面提升城市科学经营水平。
(24)创新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城市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深化户籍管理制度、土地使用制度等改革,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进一步完善城建投融资体制,拓宽社会投资领域,开辟新的投融资渠道。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放开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七、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25)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把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作为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重点加强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以及沿海“三横一纵”四条产业带建设,积极推进沿运河、灌河地区的合理开发和产业发展,完善全省的新型工业化布局,形成分工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
加速提升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水平。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新技术的研发基地、产业化基地和推广应用基地,形成我省先进制造业的支撑和新型工业化的先导。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在扩大产业规模和增加市场份额的同时,加紧向产前研发和产后服务拓展延伸,构建全国的信息技术研发基地和信息产业高地。
继续加快沿江基础产业带建设。纵深推进沿江开发,依托长江水道和岸线资源,集中发展装备制造及基础产业集群,配套发展港口物流业,使沿江地带尽快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走廊和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统筹沿江产业带、城市带和生态观光带建设,提升沿江地区在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功能与地位。
加快推进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依托连云港港口和徐州综合交通枢纽,发挥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和能源充足的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加工、重型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医药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沿东陇海线地区建成全省新兴的制造业密集带、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苏北振兴的先导拉动区。
积极启动沿海产业带建设。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海、集约开发、保护生态。依托沿海港口资源、海洋和滩涂资源,重点加快深水海港开发和沿海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集中布局新能源、石化、冶金、造船、物流等临港产业,发展海洋食品、海产品加工、海洋化工、海洋医药等海洋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滩涂,统筹规划工业、农业、林业、养殖业、旅游业发展。力争经过十年左右时间,把沿海地区建成新兴的基础产业基地、重要的海洋产业集聚区、良好的生态功能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合理划分空间功能区,形成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体系。以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促进集约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
(26)加强区域分类指导。按照全省三大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确定差别化的目标任务、考核体系、鼓励政策,激发各地创新发展的内在活力,推动各地各展所长、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调共进。
加快苏北振兴步伐。把加快工业化作为苏北振兴的核心任务。发挥苏北的资源、生态、劳动力成本低的后发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增强中心城市实力,努力提高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起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经济发展速度早日赶上全省平均水平。继续加大对苏北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对宿迁的扶持,下更大力气帮助宿迁实现突破。积极创新扶持政策和方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加有效地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和劳动力“四项转移”,更加注重支持苏北加快发展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进一步激活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动苏中快速崛起。抓住沿江开发和江海联动开发的机遇,加快布局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与基础产业,做大做强地区优势产业,扩大经济和外资总量,提高科技含量和增长质量,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利用承南启北的地域优势,接受和传导上海辐射,扩散沿江沿海开发效应,在南北互动发展中发挥纽带作用。
提升苏南国际竞争力。围绕增强产业竞争力、中心城市竞争力、体制竞争力,率先在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经济国际化、高度市场化四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苏南地区发展的新跨越。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筑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支持苏南大胆实践,探索新路,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先行一步,当好全省“两个率先”的排头兵。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并举,壮大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以工业集中区为主要依托,形成簇群化发展。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有条件的县城向中等城市发展。赋予县级政府更大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实行省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在重点扶持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苏南、苏中的经济相对薄弱县(市),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促进区域内部协调发展。
(27)健全区域协调互动的合作机制。加强跨地区的统筹规划,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南北结对挂钩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和人才交流。抓紧研究制定鼓励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主动依托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和分工协作,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分工格局,增强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积极支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八、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8)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审计监督,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要求,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要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对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要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原则进行改革。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要加快转企改制,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深化事业单位用人、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
(29)深化经济领域各项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继续加快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提高国有资本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的集中度。继续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规范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省市两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坚持把加速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关键环节。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使之成为自主创新、外贸出口、引进外资和“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培育各类要素市场,规范土地市场,活跃技术市场,发展劳动力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行现代流通方式。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维护公平竞争。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加快推进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创新和资源能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充分发挥税收职能,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拓宽江苏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强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推动更多的优势企业进入股票市场实现直接融资,支持具备条件的大集团、大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完善地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和激励机制。促进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进一步整合地方金融资源。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推行政府投资公示制度和项目代建制。充分发挥政府对投资的导向作用,避免盲目重复建设,促进规范有序竞争。
(30)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建立全面参与国际产业水平分工的产业体系、面向国际市场的营销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高水平商务服务体系。在扩大利用外资总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优化外资结构,引导支持苏南地区利用外资从生产制造向研究开发、生产服务业等领域拓展。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大力引进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增强我省产业配套能力。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苏中、苏北地区。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层次人才,促进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推动省内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协调发展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培育一批出口品牌,大力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着力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加快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充分利用CEPA带来的机遇,加强苏港、苏澳经济合作。增强应对贸易争端能力,规避国际市场风险。着力提高开发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等国家级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注重功能创新,使开发区成为吸引外资的密集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体制创新的先行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示范区,增强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积极整合各类开发区资源,强化专业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专业特色园区。推动开发区建设的南北合作。推进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功能区的建设。
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加强国际研发合作,着力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扩大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大力支持我省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境外资源的合作开发,建立稳定可靠的国际资源供给渠道。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完善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加强对海外国有资产的监管。
九、增强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3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推进国家在我省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重点发展先进技术型、节约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生态建设型产业,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建设一批ISO14000示范园区。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予以扶持,运用市场机制提高资源循环利用。
(3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强化节约意识,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提高对能源资源的控制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发利用天然气、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能源性矿产资源。
把节水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合理调度,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推广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紧缺地区严禁建设高耗水型项目。
(33)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生态省建设为龙头,以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为目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大力加强环境建设及其体制创新,增强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严格项目建设的环保标准,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治理,限制和淘汰重污染企业。深入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严格保护城乡集中饮用水源,促进淮河、太湖和长江流域水质进一步改善,确保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达标。加快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加强海域管理和生态保护。严格限制开山采石,加大矿山环境整治和修复力度。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建设环境自动监控和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重点加强森林、植被、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严禁围湖造田、填河造地。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十、加快建设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
(34)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营造激励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江苏发展的战略需求,优先开发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尤其要尽快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支持科研人员特别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海外留学人员来苏创新创业。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发展各类民办科研机构,大力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充分利用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和协作攻关,促进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努力形成若干高水平的创新基地,提升持续创新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活动。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科普教育。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推动理论创新,造就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35)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确保教育的优先发展,发挥教育对“两个率先”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育评价制度,以培养学生的理想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继续加快发展全省教育事业,促进区域教育、城乡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学前三年教育。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注重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增强高校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以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重点,以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扩大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比重,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职教基地。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来我省合作办学,提高江苏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师德培养,采取切实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渠道教育投入机制,持续增加各级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教育,积极发展民办非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
(36)构建江苏发展的人才优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人才观,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有效实施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企业家、党政领导骨干培养工程,造就一批“两个率先”急需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大力实施“技能振兴行动”,抓紧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快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逐步完善公益性人才市场体系,加快实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贯通,建立有利于人才科学开发、配置和使用的市场供求机制,开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人才相互流动的渠道,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兼职兼薪。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机制,进一步拓宽留学和培训渠道,完善符合留学人才特点的柔性引才机制,多途径、多形式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十一、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37)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突出抓好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企业建设,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全面繁荣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以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为重点,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社会事业投入机制。优化社会事业布局,逐步使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在苏北和农村地区得到落实。建立健全对民间组织的协调、管理机制。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创办多种形式的医疗机构,努力形成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妇幼卫生保健,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整顿规范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振兴中医药事业,培育现代中药产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础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体育产业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体育产业。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38)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妥善处理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实行“五个兼顾”:兼顾国家、企业、群众三者利益,兼顾发展能力强的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兼顾改革中得益较多群体与得益较少群体的利益,兼顾社会中先富群体与后富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政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依法调节过高收入,有效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完善国有企业个人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推进城镇中低价位住宅建设,建立和完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廉租住房制度,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保障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权益,切实帮助被征地农民、城市拆迁安置户、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守住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三有”底线,逐步解决贫困家庭看病难、子女上学难问题,确保江苏每个困难家庭的子女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确保江苏每个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
(39)构筑和谐社会的实践载体。全面建设法治江苏。认真实施《法治江苏建设纲要》和五年行动计划,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制定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与建设法治江苏相适应、富有江苏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推进司法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创新普法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深入创建平安江苏。以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的“大防控”格局和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大调解”机制为重点,把“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向纵深推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深入贯彻《信访条例》,重视妥善调解劳动关系矛盾。全面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加强政法队伍和基层综治组织、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快建设文化江苏。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为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建立覆盖城乡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支持和促进优秀文化产品生产,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加强历史文物和自然遗产保护,积极推进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构建诚信江苏。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总体规划、分步推进,道德支撑、法律保障”的原则,以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开展各类诚信活动为基础,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法规制度为核心,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立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大力培育信用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努力打造绿色江苏。确立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和修复、更要注重建设的理念,把积极的环境建设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把“绿色江苏”作为全省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用积极的办法吸收污染、净化环境,争取到“十一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左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左右,努力营造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宜人的人居环境。
十二、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40)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顺利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开阔思路、开阔眼界、开阔胸襟,着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各级党委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全省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全力推进“两个率先”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懈奋斗。
(4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监督工作,加强人大常委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按照中央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广泛发展基层民主,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我省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两个率先”凝聚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人民防空建设、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和国防动员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大力支持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重视做好对台工作,扩大苏台民间交流与往来,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
全面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三创”为核心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具有高尚情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江苏人。
(42)充分发挥全省党员在“两个率先”进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广大党员要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走在推进“两个率先”实践的前列。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两个务必”,清正廉洁,拒腐防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坚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基层的创造活力。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第五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对中 共中央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考研政治专项解读
——2011年考研政治必出题
中 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18日中国******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点击查看:冲刺必备:2011年考研时事政治热点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