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安县龙吟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现状及发展探索(最终版)
普安县龙吟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现状及发展探索
一、龙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龙吟镇党委、政府就以标语、宣传栏、会议等形式进行过宣传。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龙吟镇的发展始终还处在萌芽状态,龙吟镇硝硐村一直在准备成立茶叶产业合作社,时至今日,也还没有成立。为什么龙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迟迟没有发展呢,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农民认知度不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们的认知程度决定行动的成效。目前了解专业合作社的农民比例不高,特别是在附近村落没有合作社的情况下比例更低。大多数农民习惯于传统农业生产的思维定势,加上目前合作社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宣传力度不够,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不少农民缺乏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同时,一些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存在认识不足现象,认为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忽视了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作用,导致引导和服务作用弱、支持力度不大,制约了合作社发展。
2、专业人才匮乏。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信息、生产资料购买和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等服务。当前,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合作社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要在市场中参与竞争,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进行运作和管理。这就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者或参与者必须具有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提供技术的能力。由于农民群众缺乏合作社的专业知识,缺乏实践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难以适应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另外,缺乏懂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人才,也是合作社人才匮乏的表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一批有较高文化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提高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进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3、资金筹措困难,制约合作社发展。
很多农户考虑到,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外出参观、学习,需要资金;购买加工设备、建设厂房,需要资金;农产品商标注册、产品认证等,也需要资金。到信用社贷款又没有优惠政策,因此农户考虑到这些就望而却步了资金筹措困难,制约合作社发展。很多农户考虑到,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外出参观、学习,需要资金;购买加工设备、建设厂房,需要资金;农产品商标注册、产品认证等,也需要资金。到信用社贷款又没有优惠政策,因此农户考虑到这些就望而却步了。
二、龙吟镇农村专业合作社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一)结合区域优势产业,选好发展突破口。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组织农民开展规模化经营,进行订单生产,帮助农民集体致富。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立足现况,选择具有明显组织优势、规模优势的产品和区域进行集中突破,实现市场竞争优势和农民增收。
目前,龙吟镇应紧紧围绕千亩茶叶产业、千亩密柚为主的水果产业、万亩人工草场为基础的养牛、养羊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其次,可依托普安县龙吟镇金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吟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村基层组织等,重点以农村能人、生产大户牵头创办优质米生产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有利于与市场对接、合作社前期投入和运作,有利于新品种引进、农业生产加快发展和农民迅速增收。最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着“先发展、后规范,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态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拓宽集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
据调查,很多农户反映最多的是资金缺乏问题,希望政府能够给予一定支持。目前农户的主要困难包括: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引进资金缺乏;水利条件跟不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差,抗风险能力差,水利配套设施资金缺乏;深加工发展难度大,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新产品开发的资金不足,产品档次上不去,效益相对较低等。
建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实用管理技能培训。二是引进新品种和推广新技术。三是加强信息软硬件建设。四是加强标准化生产管理和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议普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龙吟信用社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提供低息贷款,给予优惠利率。为农民合作社开辟金融服务的稳定渠道,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片经济”的局面。
(三)加强人才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强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展专题培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提高社员的认识水平,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学习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也应加大合作社负责人、农村基层干部、重点农户的培训,强化合作知识、市场经济、内部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为农民合作社培养懂经营、会管理的骨干队伍,使他们掌握合作原则、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基本知识,提高他们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四)丰富宣传形式,提高合作社地位。
合作社是一种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反映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大多数农民还属于新生事物。目前社会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力度不够,合作社社会地位偏低。农户对合作社接受能力还比较差,参与的主动性不高。因此政府有必要强化社
会舆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五)开展试点示范,以典型带动全面发展。
鉴于龙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可以采取组织外出参观、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向农村能人以及种植大户宣传、介绍合作社特点、功能、运作程序,促进合作社的发展。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需要广泛开展试点示范,以吸引、激发更多农民群众加入合作社发展。要立足当前实际,加大力度支持一批农户联系比较紧密、发挥作用比较好的农村养羊、养牛专业合作社进行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通过典型引路,振兴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批农民,带动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篇:龙吟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范文)
龙吟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在全县秋冬农业生产暨农业产业化挤进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就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请参会的各位领导及同志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我镇位于普安最北端,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45公里,全镇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7村1社区111个村民组230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2%。境内居住着苗、布依、汉等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乡镇。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多雨,年降水量在1400——15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5.4——17.4C,无霜期长达295——300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最高海拔1804米,最低海拔633米,相对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主要河流有北盘江、乌都河、石古河。山区森林、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为33.1%。矿产资源有铅锌、硫铁等,但品位不高,开采困难,储量尚未探明。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有水电站、硅锰合金厂、茶场、优质米加工厂、砖厂等乡镇企业和工业。普水油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有城子洞、石古恒河猴保护区、天马山公园、根抱石、河洋狭谷风光、双巴岩等自然景观,普纳山古战场、喇叭苗山歌、大花背苗多声部合唱等民族历史文化不断得到发掘。镇境内自然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
近年来,龙吟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确立了“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畜茶果烟、提升载能工业、注重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米袋子、肉案子、菜篮子、果盘子、市场子”;明确到“十二五”期末一、二、三产业发展目标是:第一产业:实现人工种草1.5万亩,优质米基地1万亩,发展经济林1万亩(茶叶5000亩、密柚5000亩),发展烤烟5000亩;第二产业,小水电装机容量达4万千瓦以上,载能工业有新突破;第三产业:以民族风情、自然风光及 1
观光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兴起,大力发展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小城镇容纳人口增加到5000人以上,城镇化率达20%。
围绕上述目标,我镇将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本目标。为此,镇党委政府着力于:(1)利用我镇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坚定不移的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把发展草地畜牧业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以泡木山示范场为核心草地畜牧业发展工作,实施好石漠化治理区域的半边山、下圳草场,将草场确权划界与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已建成的泡木山4000亩示范草场,经受住了百年一遇的旱灾检验,效益损失不大。在泡木山草场的示范带动下,半边山300亩、下圳3000亩草场建设正在启动实施。(2)采取政府引导,产业协会、合作社主导,技术部门指导的方式抓好全镇1万亩无性系优质茶园建设。我镇现有普纳茶场,始建于1993年,茶园规模400亩。该场生产的普纳碧螺春、普纳翠芽、普纳垠针等系列产品,畅销省内外,深受客户青睐。茶产业发展势头较好。通过农业部门土壤取样调查,我镇老厂、圳广、半边山、种植场、水坝、下圳一带约有万余亩可开垦的荒山草坡均适宜种植茶叶。目前,在普纳茶场的带动下,我镇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李福彬已在高阳村云上组开始创建云上茶场300亩。今年,我镇在省党建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在硝硐村发展茶叶1000亩,现已完成土地开垦、整理等前期工作,九月底将进行茶苗移栽,预计十月底移栽结束。党委政府已把茶叶作为富民及生态项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了专人抓。同时还专门主持召开了县茶叶办、镇班子成员和村干部参加的茶叶发展座谈会。讨论研究了我镇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1万亩无性系优质有机生态茶园建设。(3)以文笔村康荣蜜柚、锦橙科技示范园为示范,抓好5000亩经果林项目基地建设。我镇海拔高差较大。最低海拔633米,最高海拔1804米。立体气候明显。在石古、北盘江、吟路电站低海拔河谷一带适宜
种植蜜柚等水果。为培植好水果产业,镇党委政府专门组织群众代表到重庆和晴隆鸡场等地参观、考察。通过考察和宣传发动,群众种植经果林的积极性较高。目前,已从晴隆鸡场引进5000株锦橙,从重庆引进蜜柚15000株到我镇北盘江、文笔村种植,面积达500亩。(4)建立优质米基地,稳定粮食生产。引进先进的生产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在提高增产、主攻质量上下功夫,扩大杂交良种种植面积。依托金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继续实施排楼、红旗两个坝子3000亩优质水稻基地的基础上,扩展优质米基地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建成万亩优质米基地,促进群众增收,把我镇真正建成普安“四大粮仓”之一。
(5)继续扩大烤烟生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我镇试种130亩获成功后。2009年增长到850亩,2010年已增加到1000亩,紧紧抓住县委政府“南烟北植”及国家烟草局将黔西南定为全国五个优良烟叶储备基地的大好机遇。本着“培育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群众,促进一方发展的思想”,下大力抓好烤烟产业。力争“十二.五”期末烤烟种植面积达5000亩以上,产量15000担以上。(7)旱熟蔬菜基地建设。依托普水油路,充分利用我镇北盘江、石古低海拨河谷地带大力发展早熟蔬菜,把我镇建成周边城市——普安县城、水城乃至贵阳等地的菜篮子。
二是推动工业发展,振兴镇域经济。无工不富,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采取措施致力于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做好一些“打基础”的工作,我镇喀斯特地形地貌突出、山高谷深,河流切割强烈,境内有主要河流三条,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乌都河,水能理论蕴藏量 8.2万千瓦,目前已建成水电站三座,共3.1万千瓦,为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兴建吟路三级站(猴子岩水电站),力争十二五期末小水电装机容量达4万千瓦以上,为发展载能工业奠定基础。积极支持外地客商到我镇开展铅锌矿探矿工作,为建立北部工业园区打好基础。积极支持砖厂等乡镇企业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业强镇进程。
三是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我镇自然风光旖旎,民族风
情浓郁,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镇党委政府致力于生态项目建设、观光农业建设,为发展旅游业打好基础。同时,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努力打造旅游经济产业。
四是推动小城镇建设步伐,扩大市场客量,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按照“开发大坪社区、扩大城镇规模,拓展市场空间,完善城镇经,展现民族特色,带动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拟建的小城镇社区位于红旗社区大坪一、二、三组。占地80亩,已于2009年7月以向州、省国土部门上报了城镇建设用地相关资料,省国土厅已对建设用地审批手续进行了批复。小城镇建设的修建性详规已通过县级评审,目前即将开展征地等工作。小城镇新区建成后,将有效提高我镇的城镇化率。
五是抢抓获政策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扶贫开发战略,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及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为我镇推进扶贫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六是组织保障。镇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拱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中共龙吟镇委员会
龙吟镇人民 政 府
二0一0年四月二十八
第三篇:龙吟镇2011年综合绩效考核自查报告
龙吟镇2011年综合绩效考核评定
自查报告
县综合绩效考核领导小组:
根据中共普安县委办公室、普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安县2011乡镇综合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普办发电“2011”43号)†关于对今年目标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自查的通知‡要求,现就†普安县2011乡镇、部门综合绩效目标考核办法‡中涉及我镇的县内重点工作、部门职责、常规工作三个部分进行自评,总分值为90分,自评分93.8分(含加分4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内重点工作(该项分值30分,自评30分)
1、重点推进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5分)
根据(普党发“2011”15号)†关于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及重点推进项目进行绩效考核的意见‡要求,我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29万元,其重点项目有农贸市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硝洞村土地整理工程,启动实施800余亩零星土地开发复垦项目,现已开发950亩新增土地。在省国土厅的关心支持下,投入501万元对吟路村下麻地组邓家寨等3组134户进行集中和分散安臵搬迁,目前正在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农贸市场市政道路建设已完成500万元工程量,硝洞村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529万元,已完成300万元工程量,预计到12月20日竣工。争取省国土厅项目支持,已落实资金400万元,拟实施高阳村2000亩土地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该项分值5分,自评5分。
2、“两违”清理工作。(5分)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截止2011年11月9日,我镇共清理历年‚两违‛案件175宗。
该项分值5分,自评5分。
3、计划生育工作。(5分)
截止2011年10月5日,全镇共5176户23869人,育龄妇女 6944人,其中流出育龄妇女 1954人;出生人口 220人,性别比 109.5;一孩出生 134 人;二孩出生 75人;多孩出生 8人;常住人口多孩率为1.08% ;政策外多孩率3.63%;人口出生率 11.28‰ ;自然增长率为7.3‰;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 96.7% ;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77.10%;完成绝(节)育手术247例,其中:二女户结扎11例,上环 89例,全面完成†普安县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县下达的二女户结扎任务。对2012年的计生工作作了全面安排,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强化干部的包保责任,严格落实‚一方案,四机制‛规定,扎实抓好2012年的人口计生工作。
该项分值5分,自评5分。
4、整脏治乱工作。(5分)
聘用4名环卫人员负责街道环境卫生的清扫工作,实行主街道环境卫生承包管理和住户门前‚三包‛管理机制,坚持每天清扫一次,加强对各单位的督促检查,着重消除卫生‚死角死面‛,整治校园周边乱摆摊设点行为,加强车辆乱停乱放行为的治理工作,镇属公务车辆在州、县城未出现乱停乱放现象。街道环境卫生及车辆停放秩序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该项分值5分,自评5分。
5、安全生产工作。(5分)
截止2011年11月9日,镇境内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内未发生盗采国家资源造成非法矿山安全事故,无重大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2011年3月,全镇安全工作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安 全生产‛工作一等奖。
该项分值5分,自评5分。
6、创新社会管理工作。(5分)
认真坚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代班及党政办公室人员值班制度,认真接访和包案调处,信访案件调处率达100%。内无进京、赴省、到州上访和到县群体非正常上访事件发生。截止2011年11月,镇辖区内无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
该项分值5分,自评 5分。
二、常项工作(该项分值47分,自评46.8分)
1、经济建设(7分,自评6.8分)(1)财政收入。(2分)
一是2011年地税部门工商税收预算安排为360万元,2011年1月—10月完成270余万元,占预算安排任务数的75%。2011年国税部门增消两税预算安排为216万元,1月—10月完成202万元,占预算安排任务数的93.52%。二是及时兑现各项涉农补贴及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三是管好用好抗旱救灾资金,将资金使用情况按时上报有关部门,加强资金监管,未出现违规违纪、挪用资金的情况。
该项分值2分,自评 2分。(2)农民人均纯收入。(1分)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任务为3451.54元,实际农民年平均纯收入为 3520万元。
该项分值1分,自评1分。(3)农业、畜牧业发展。(2分)
2011年,受连续干旱天气影响,我镇粮食总产值在往年基础上有明显下降,粮食种植面积10500亩,粮食总产量为3866吨。在去年基础上减产57.68%;玉米种植面积8500亩,总产量为 1014 吨,在原有基础上减产80.32% ;杂娘种植面积500亩,黄豆种植面积为500 亩,在去年基础上减产50%。发展种草800亩,养畜3800只(头),圈舍276间。秋冬种科技兴农示范点9个,其中,县级示范点2个(石古村小麦种植示范点100亩;吟塘村沙子塘小麦种植示范点100亩);镇级示范点7个(罗家街、李家寨片区100亩;北盘江50亩;高阳40亩;排楼100亩;圳广50亩;文毕50亩;吟路村50亩)。在示范点实施过程中,县纪委帮助协调支持麦种2000斤,县经贸局协调麦种800斤,县文体广电局协调麦种1500斤,镇党委政府购麦种800斤,向县农业局争取荞种4000斤,投入示范点建设。
该项分值2分,自评1.9分。(4)烤烟生产。(2分)
2011年,全镇发展烤烟种植面积1100亩,受旱灾影响,烤烟严重减产,仅完成烤烟收购12万担,产值96万元,在去年的基础上减产50%。
该项分值2分,自评 1.9分。
2、政治建设。(7分,自评7分)
(1)依法行政工作。(2分)
按照县政府†2011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方案‡的要求,切实抓好‚五五普法‛规划的实施及总结工作,利用‚6〃25‛土地日、‚6〃26‛禁毒日等时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工作中严格依法行政,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没有发生因违法行政而产生的涉农恶性事件和农民反映的乱收费、乱摆摊、乱集资等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行为发生。
该项分值2分,自查评定为2分。(2)镇人大工作。(2分)
按照上级要求,2011年4月28日—29日召开全镇人民代表大会例会,认真完成上级人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组织人大代表进行换届纪律知识培训,签订承诺书,发放宣传资料等,营造风清气正的换 届选举环境。
该项分值2分,自评 2分。(3)民族宗教和统战工作。(1分)
认真抓好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的民宗工作任务,认真选派思想政治素质高、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参加民宗局组织的民族工作联络员培训,认真做好民族工作动态信息资料上报等。高度重视民族宗教问题,对外来人员进行跟踪调查了解,防止借传教布道名义搞非法传教活动,利用节日时间开展慰问活动,召开座谈会,了解信教群众的思想动态,协调解决精神病人管制问题,切实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该项分值1分,自评1分。(4)村级民主建设。(2分)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严格程序,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键全村级‚八大组织‛,明确村‚两委‛成员职责,促其积极发挥作用。各村(社区)均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制定有经济发展规划,照章理事,依法治村。村组干部热心公益事业、办事公道、不以权谋私,管理民主,党员队伍在基层各项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发挥较好,各村都坚持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委会制度。村村都有村务公开栏,每季度公开一次。
该项分值2分,自评 2分。
3、文化建设(分值6分,自评6分)
(1)开展“满意在普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分)
抓好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的宣传工作,积极组队参加县组织的各种大赛及活动。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安排的‚满意在普安‛等精神文明活动创建。
该项分值3分,自评3分。(2)宣传思想工作。(2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认真做好信息、简报的编写及上报工作,做到有情况及时反映,有问题及时调查、了解,并落实调处。我镇未出现重大宣传报道失误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发生。
该项分值2分,自评 2分。(3)文化设施建设。(2分)
一是完成7村1社区的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二是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一村一社区实现广播电视县乡联网和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三是制定高阳村箐门口民族民俗生态博物馆规划工作;四是完成体育健身工程5个,完成石古村和高阳村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工作;五是启动实施综合文化站项目建设,目前,三通及基础开挖工程已基本完成。
项分值2分,自评2分。
4、社会建设(13分,自评13分)(1)医疗卫生工作。(3分)
认真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全镇已有六个村建好村卫生室,卫生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加强妇幼保健、疾病控制和传染病的预防等工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加大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
该项分值3分,自评3分。(2)教育工作。(2分)
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是加大扶贫助学工作力度,建立并用好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基金。二是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三是开展教师节表彰活动。四是对镇中心小学,民中及各校点定期不定期进行校园进行检查,仔细排除各种校园安全隐患。2011,我镇无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启动实施了由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的读者爱心捐赠630万元的‚普安小学爱心午餐‛项目。使新华、吟塘、吟路、石 古、丫口、民小6所小学的2341名学生吃上了免费午餐。
该项分值2分,自评2分。(3)民政、残联工作。(2分)
一是认真落实上级下拨的各项社会事务经费,发放低保金1637580.00元、城低保金16290.00元、五保金53200.00元、临时医疗救助70000.00元、临时困难救助金60000.00元。二是社会优抚方面,春季期间慰问优抚对象43户,发放春季慰问金7740元,发放粮食30吨,衣服250件,棉被340床。三是对我镇危房户进行全面调查,启动危房改造户592户。四是对全镇低保户进行摸底核查,确定粮食挂牌救助对象248户619人。四是切实做好抗旱救灾及弱势群体救助工作。组织抗旱工作队下到各个村组检查旱情,建立旱情报送网络,明确各村支书或主任为灾情联络员,每天向镇政府报告受灾人数、饮水困难人数、因灾造成生活困难需救助的人数,对空巢老人、残疾人、年老体弱、五保户、孤儿等重点人群的摸底调查,对重点人群的饮水落实相应的送水制度,着力解决春夏粮荒及饮水困难问题。抗旱救灾期间,着重对缺乏劳动力的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力解决饮水困难的家庭等做好登记,采取定期送水、送粮方式,确保他们‚不断水、不断粮‛,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该项分值2分,自评2分。(4)国防工作。(2分)
充分发挥民兵应急分队的作用,使之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产业建设和抢险救灾工作;完成秋季征兵应检人数20名,其中7名进入复查阶段。
该项分值2分,自评2分。(5)综治维稳工作。(2分)
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1起,成功18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7%,无因调解不及时而引起的民转刑案件和 群众性集体上访案件的发生,所有调解案卷均按照县局要求统一归档保存。未调解成功纠纷均已做好双方当事人工作,要求当事人按诉讼程序依法解决矛盾。全年共受理治安案件11起,查处 11起,查处违法人员11人,立刑事案件8起,破获3起,调解处理各类纠纷40起。认真受理群众的信访举报,深入村组调查了解,进一步完善周末接待制度,明确由副科级以上领导轮流接访,责任到人,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千方百计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该项分值2分,自评2分。(6)扶贫工作。(1分)
落实好扶贫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在镇‚两项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全镇4500人符合‚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进行了调查审核登记、录入,通过县扶贫办验收。贫困人口减少168人。
该项分值1分,自评 1分。
(7)老年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1分)
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立组织机构,定期开展关爱扶助及‚关爱女孩健康,爱护下一代成长‛工作,开展‚六〃一‛、‚七〃一‛、‚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关爱慰问活动,向困难群众、鳏寡孤独及留守儿童发放慰问金,及时将党委政府的温暖送达。
该项分值1分,自评1分。
5、生态环境建设(分值8分,自评 8分)(1)林业工作。(2分)
一是完成林权证的发放工作。二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通过广播、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加强†森林防火条例‡、†森林法‡和防火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共印发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光碟20张;二是与各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实行包保责任制。四是完成 石古河流域综合治理经济林3700余亩。
该项分值2分,自评 2分。(2)国土工作。(2分)
一是下达矿产资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50余份,查实非法采石场6起,关闭非法采石场6起(其中未关闭6起为公路用石料场)。二是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定期巡查7村1社区19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0余次。发放防灾明白卡、紧急撤离通知书各240份,涉及群众1223人。三是违法占地清理查处。开展违法占地专项清理行动,共清理查处土地违法案件8宗,已结案6宗。为防止土地违法行为的继续发生,下达土地†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70余份。
该项分值2分,自评2分。
(3)环保工作。(3分)
严格控制污染型企业到我镇落户,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影响环境的企业给予了取缔。积极组织实施植被恢复工程等生态工程,将生态工程建设与群众的增收致富工程紧密结合,确保植树造林工程种得上、稳得住、能致富,积极配合完成植树造林任务及石漠化治理工程任务,水土流失严重的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
该项分值3分,自评3分。
6、党的建设(该项分值6分,自评6分)
(1)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等四方面六项工作。(2分)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镇属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按时间、步骤有序地开展活动,并将活动的开展寓于全镇茶等产业建设之中,寓于集贸市场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之中,寓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之中,寓于危房尾等民生工程建设之中,在具体的工作中‚创先争优‛,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高度重视‚万 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扶群众‛活动,配合省、州、县各部门及领导开展好帮扶活动。州政府王弘宇副州长,州委统战部、州审计局、州直机关工委、州民政局、州文体广电局、州林业局,县纪委监察局、文体广电局、国土局、统战部、审计局到帮扶联系村(社区)开展帮扶活动,县直机关单位59人下到联系点开展帮扶活动。帮扶单位及领导干部下到村组之后,及时向群众了解情况,认真听取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仔细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协调大米、食用油及抗旱物资等,支持帮扶点群众。
该项分值2分,自评2分。(2)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分)
按†普安县2011年纪检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要求,与各村(社区)、镇属各部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干部职工勤政廉政、廉洁自律,干部职工无违纪违法行为发生,本镇纪委按时完成县纪委安排的自办案件任务。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党政班子成员在内无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该项分值2分,自评 2分。(3)基层组织建设。(2分)
一是抓好党政班子建设,顺利完成镇第六届党委换届工作。坚持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两次。认真落实党委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抓班子、带队伍,镇党政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党委议事规则‡办事,着重坚持好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建立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分管领导与站所负责人定期沟通谈话制度,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维护了领导班子的团结统一;建立以村(社区)为单位实行工作承包管理制度,完善干部职工考勤制度,并实行周一至周五签到制,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干部的执行力 和落实力。领导班子团结有力,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认真开展‚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2011年6月至7月,镇先后获贵州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石古村、北盘江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黔西南州州委、县委授予我镇‚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县委授予我镇全县‚十佳领导班子‛荣誉称号。二是充分发挥‚四支队伍‛在产业发展、抢险救灾等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切实抓好远程教育工作,积极选派村支部远程教育操作员到省、州参与培训。以‚五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三创三强‛、‚创四户‛等为载体,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北盘江村作为特色示范村进行创建;积极配合和争取省、州党建扶贫工作部门的支持,到硝洞、吟路、高阳、石古等村开展农村党建及帮扶工作。
该项分值2分,自评2分。
七、专项工作(该项分值13分,自评13分)
1、项目建设。(1分)
(1)龙吟镇集贸市场建设工程,现已完成500万元的工程量,预计2011年12月底前路网及排洪主体工程可完工。
(2)吟路村下麻地等村民组地质灾害搬迁工程,涉及三个村民组134户农户,现已完成新村规划、地灾评估等工作,正开展地勘工作,预计2011年11月上旬即可进入场地平整、道路交通工程的招标程序。
(3)硝洞村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目前已完成300万元工程量,预计在2011年12月底前竣工验收。
该项分值1分,自评 1分。
2、交通建设。(1分)
一是完成吟塘村石盘组、吟路村地泗田组通组公路建设工程;二是完成企业家吕姿文先生捐资修建的吟路村山口头至竹麻山通组公路建设工程;三是实施完成石古村草鞋寨到半岭上公路建设工程;四是 完成庄子上至大云里2.5公里公路工程,银子田至乐元3公路工程建设;五是完成石古罗寨桥、石古庄田桥、北盘江光明桥、硝洞村水坝桥桥梁工程建设;六是启动实施指路碑至新民通组公路建设工程等。
该项分值1分,自评1分。
3、水利建设。(1分)
完成泡木山、东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老厂水库加坝扩容地堪、设计等工作(待泡木山、东海水库正常蓄水供水后,即将启动实施)。在省党建扶贫队的帮扶下,实施以下几个水利工程:一是完成了投资10万元的石古村农田灌溉供电设施工程;二是实施总投资40万元的高阳村、文笔村小水窖工程,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资金筹措、项目选点等工作;三是向省水利厅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实施红旗社区至吟塘村排洪沟渠治理工程,将使8个村民组451户2685人受益,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规划工作。
该项分值1分,自评1分。
4、草地生态畜牧业。(2分)
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完成全镇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项目,改良草山草坡,建成半边山草场,在吟路村代家岩组发展种草面积800亩,配合抓好泡木山草场的管护工作。
该项分值2分,自评 2分。
5、“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2分)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十年规划文本上报工作,完成红旗社区老屋里组、吟路村麻利田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通组公路级人行步道工程建设;发放12户妇女小额贷款资金共84万元。
该项分值2分,自评 2分。
6、发展茶产业、干果产业(2分)。
启动实施吟路村、硝洞村1000亩茶叶项目,目前,正组织实施土地平整及开挖工作。启动实施北盘江村、高阳村1000亩核桃种植,预 计在11月25日完成土地开挖工作。
该项分值2分,自评2分。
7、沼气池建设。(1分)
2011年未下达我镇沼气池建设任务数。该项分值1分,自评 1分。
8、危房改造工程。(1分)
县下达我镇危房改造任务数为592户,实际完成620户,超额完成28户。危房改造过程中,无群众上访事件发生。
该项分值1分,自评 1分。
9、十大民生工程。(2分)
配合上级单位在镇辖区内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按要求完成十大民生工程任务。
该项分值1分,自评1分。
10、园区和城镇开发建设工作。(1分)
龙吟镇集贸市场建设工程,现已完成500万元的工程量,预计2011年12月底前路网及排洪主体工程可完工。
该项分值1分,自评 1分。
四、加分及加分材料补充(共加分4分)1、2011年3月,全镇安全工作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工作一等奖。
该项加分0.5分。(图片)
2、2011年6月,镇党委被中共普安县委员会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该项加分为0.5分。(图片)
3、2011年6月,镇党政领导班子被中共普安县委员会授予全县‚十佳领导班子‛表彰。
该项加分为0.5分。(图片)
4、2011年7月,镇党委被中共黔西南州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
该项加分为1分。(图片)5、2011年7月,镇党委被中共贵州省委党的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表彰。
该项加1.5分。(图片)
中共龙吟镇委员会
龙吟镇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10日
第四篇:万载花炮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探索
第一期 2009 4 3
万载花炮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探索
县烟花爆竹管理局 县烟花爆竹商会
近年来,万载花炮产业总体上由恢复期步入发展期,并由高危型向安全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随着浏阳、醴陵、上栗等县市烟花爆竹的加快发展,我县烟花爆竹产业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
一、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产销情况。
从我们调查掌握的情况看,2008年全县产销烟花爆竹总产值20.3亿元,同比增加10.3 %;销售额23亿元,同比增加12.3%;出口货柜4500个,其中出口欧州各国65%,美国占20%,东南亚各国及台湾15%,交货额23760000美元,同比增长9.4%,创税收1.15亿元,同比减少7.9 %。
(二)原因分析
1、产品含金量低。烟花爆竹生产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目前万载生产的鞭炮品种主要有13个大类,3000多个品种。虽然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兴业”战略的稳步推进,部分企业产品更新换代频率逐年加快,也涌现出了像内销爆竹、出口混合喷花和小礼花弹这样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品种,但从我县整体来看,产品含金量还较低。具体表现在:一是普通 1 产品多。80%的企业主要产品都是一些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利润率低的低附加值产品,主要是“大地红”、“排炮”等品牌的爆竹,质量参差不齐,内部恶性竞争严重。而像海外市场走俏并且高附加值的大型地面礼花、高空和芳香型爆竹等产品生产规模小,生产厂家寥寥无几。二是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少。全县547家企业中真正有自己品牌或注册商标的还不到15 %,目前企业在工商注册的商标只有120 多个,拥有注册商标的产品产值仅占全部产值的36%。大部分企业主打产品雷同,缺乏品牌支撑已成为万载烟花爆竹企业做大做强的一大“瓶颈”。三是技术人员缺乏。据2008年由县委组织部组织的花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资料反映:烟花爆竹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仅5人,具有专科学历的仅20人;在管理人员中以高中和初中生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而在产业工人中初中生占35%,小学生占65%。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仅 6人,具有中级技术和技术员职称不上100人。这表明我县烟花爆竹从业人员不论是学历,还是专业技术等级都比较低,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还严重匮乏。
2、行业集中度低。万载烟花爆竹虽然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群,但还处在比较零乱的状态,每一个环节都缺少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或专业队伍,市场配臵资源的效益还较低,集群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爆竹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像规模最大的有47年生产历史的黄茅出口烟花厂,年产值才1000万元。547家鞭炮企业中目前还没有一个集生产、销售、研发、物流及涉及相关行业的企业集团,也没有一家销 2 售额过亿元的核心企业,企业平均规模才500多万元,400-700万元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24.7%,大部分企业还处在单打独斗、遍地开花的阶段,行业集中度明显偏低。2008年销售收入前10强的鞭炮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仅为10%。
3、外贸依存度低。2008年108家烟花规模企业实现销售额 16亿元左右,产销率为60 %,其中 10家企业有出口业务,占20 %,完成出口交货值 3亿多元。目前万载花炮整体外向度为15%,其中:规模企业外向度为10%,规模以下企业为76%。但由于受众多规模以下企业外向度低的影响,万载烟花爆竹整体外向度依然较低,据统计,2008年万载外向度为 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为 10%,规模以下企业为90 %。正因为76%的企业是以内销为主的烟花爆竹企业,其产品的标准就没有外销那么正规、标准,无形中就降低了烟花爆竹企业的生产标准,也缺少一种促使企业自主创新、标准化生产的原动力。
4、企业融资困难。近年来,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的连续升值、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融资已成为花炮产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就目前情况,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银行贷款。据调查了解,花炮业主普遍反映贷款难,贷款额少,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根本贷不到款,有的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生产不得不借民间高利贷,变相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5、花炮运输受阻,海运成本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广东三水港爆炸后全面停止运输,使出口大部分产品无法正常运 3 出。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花炮产业的影响
从我们走访调查花炮企业情况看,除极个别出口企业因国际金融危机受影响外,绝大数企业反映,国际金融危机对花炮生产企业影响不大,原因:一是出口份额小。2008年,全国烟花爆竹出口销售总额才20个亿左右,万载总额仅占9%左右。二是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自去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国内烟花爆竹需求量猛增,创历史之最。加上我县又举办了首届花炮文化节,企业订单明显增加,产销两旺,年底无库存。三是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及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烟花爆竹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二、万载与浏阳发展差距对比
浏阳市与万载比较已产生较为明显的“洼地”效应。从2000年开始,浏阳市掀起鞭炮工业现代化革命的热潮,全面推进企业厂房建设标准化、生产流程机械化,生产工艺科技化、信息技术网络化等“四大改造”,烟花爆竹生产基本上完成了由手工操作到机械、半机械生产,由家庭作坊向工厂化过渡。先后创建了浏阳花炮精品园、大瑶花炮工业园、中国浏阳国际花炮展示交易中心,建立了12家专业化生产基地。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健全科研机构,与外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此外还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花炮学校,启动了十万花炮员工培训工程。到2008年,有烟花爆竹企业90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企业已达到243家,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占财政收 4 入的52.2%;从业人员15万人,人均产值4.57万元/年,创利税5543元/人;目前浏阳鞭炮整体外向度为65%,其中:规模企业外向度为80%,规模以下企业为25%。从鞭炮发展特点看,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类型、企业规模、市场份额、品牌宣传、扶持政策等五个方面:
1、万载以生产技术含量低的烟花爆竹为主,浏阳则生产较高技术含量的。万载80%的产品是爆竹,20%的产品是烟花;而浏阳正好相反,80%的产品是烟花,20%的产品是爆竹。由于生产的主打产品不同,效益也相差甚大。烟花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均比爆竹高,生产的烟花利润率至少是爆竹的二倍,特别是税收上差别就更大,浏阳的税收是万载的8倍。
2、万载企业普遍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浏阳则步入了集团发展的道路。目前万载的烟花爆竹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才3000万元左右,还没有一个集生产、销售、研发、物流以及涉及相关行业的企业集团,大部份企业还处在单打独斗的阶段,形不成合力。而浏阳早在2001年就着手推动以内联为主要手段的“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先后成立了十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集团,还有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各企业集团在产、销、研、运等方面都运行良好。10家企业集团占全市产量的1/3,整体抗风险和开拓市场的能力明显增强。
3、万载产品七成多内销,浏阳近六成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两地生产的主要产品不同,销售渠道也不一样。万载主导产品是爆竹,主要是内销,从整体上说企业产品外向度只 5 有25%,明显偏低。浏阳主导产品是烟花,近六成产品由企业或通过一些进出口公司实行外销,产品出口到欧、美和日等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也进入了华中、华东、东北和新缰、内蒙等地。正因为浏阳产品以国际市场为依托,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产品在生产、销售、包装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程序进行,门槛也更高;以内销为主的爆竹企业,其产品的标准就没有外销那么正规、标准。这也正是两市(县)利税率差距的重要原因。
4、万载品牌战略还处在恢复起步阶段,浏阳品牌战略已进入成熟收益期。在知识经济时代,谁掌握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谁拥有行业标准和知名商标,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像烟花这种高危易燃易爆产品,标准生产和品牌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万载的众多烟花爆竹企业还是在充当“加工厂”的角色,真正有自己品牌的企业不到20%,有注册商标的产品只占 11%,真正的知名商标还微乎其微,企业品牌战略还处在起步阶段。浏阳早在6年前就通过“文化搭台,工业唱戏”,大力举办“浏阳国际花炮节”向世界推介浏阳市、推介浏阳的烟花。通过政府企业上下联动宣传和积极争取,“全国烟花质监站”、“国际烟花协会”和“烟花爆竹原产地”均落户或确定在浏阳,浏阳地域保护品牌也申报成功,拥有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商标,烟花爆竹产业的开放度和品牌知名度得到稳步提升。
5、万载目前还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浏阳已进入了如何做强做精阶段。调查过程中,我县众多企业都反 6 映虽然政府在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扶持花炮发展政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举步唯艰。如企业融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等。尤其是当前以规范发展、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提升整治过程中,全靠企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是很难做大做强的,必须从规划、土地、资金、宣传、创新和税赋等方面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多管齐下才能凑效。而浏阳通过早期的大力整治提升,制定了系列发展政策。如抽派干部到各省会城市设立办事处,推介浏阳花炮;政府统一收取广告宣传费,除对外宣传外,还将部分用于支付南京理工大学新产品研制费用实行产研有机结合;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税收有优惠政策等措施。这些政策的及时出台有效地促进了整体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浏阳新增鞭炮企业数增长少,但做强做精的企业却逐年增多,仅2007年规模企业比上年就增加了20多家,吉腾烟花集团产值过2.5亿元,上交税收超3000万元。
三、发展思路和举措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烟花爆竹作为中国“国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随着大部分城市开始解除禁令,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宽。烟花爆竹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特别是在发展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臵,也是完全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是我县推进新型工业化不可少的一个产业。万载作为我国花炮的主要生产基地,有着厚重的历史背景,在烟花爆竹生产上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随着“康安1号”安全药物的问世,在安全环保方面 7 有了质的提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要根据目前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出台相关政策,抢抓有利机遇,让万载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面升级换代。重点抓好“八大项目建设”。即:一是建设日景烟花、庆典烟花自选大超市。以彩天日景、万广源庆典、鑫海岸冷光烟花为龙头,引进先进设施、设备、技术和先进理念,新上30条日景、庆典烟花生产线,形成以烟雾、伞类、汽球、彩纸、彩花、彩条、广告标语、无烟冷光烟花等为主体的日景烟花、庆典烟花产品自选大超市。二是建设贸易公司花炮产品配货集散基地,充分利用万载花炮生产企业的资源优势,逐步推进一厂一品专业化制造、规模化生产,使单个产品总量做大,形成以乡镇为花炮系列产品的模式,挖掘企业资源,技术能力,做大做齐做强花炮品种,实现联大联强,扶优扶强推进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组建30个花炮贸易集团公司,引进数十家外贸公司落户万载。三是建设原辅材料及相关产业设施工具等大排档。以黄茅、株潭、潭埠、三兴为集散地形成原材料市场及花炮设施、设备、工具为一体的大排档形式的销售网点。四是建设全国花炮安全燃放自助燃放连锁经营激情广场。以竹山洞旅游风景区为载体,全面推出婚庆、生日、集会、庆典、道贺、游玩等项目的套餐式花炮燃放和自选式燃放基地。采用电子燃放和专业队伍燃放的方式,使花炮燃放个性化、安全化,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占领市场前端,形成连锁经营模式。五是建设国 8 际花炮文化博览园。组织专业力量和民间团体,收集、整理花炮历史资料,举办各种国花炮论坛、条例培训和歌曲、诗词、对联、故事、小品、书法、摄影、包装设计等形式多样的比赛,并在两年内拍摄一部反映万载花炮发展的电视连续剧,充分挖掘万载花炮千年历史,使万载花炮文化包罗万象,真正成为花炮文化之都和花炮文化博览园。六是建设国际花炮标致性景观、打造国际烟花第一赛场。以高起点、高标准、新创意、超前化理念,建设一个可利用山体、水面、地坪、空中立体交错,充分展示烟花魅力的高标准赛场,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烟花燃放大赛,逐步打造成国际第一赛场。同时建设宏伟壮观的花炮大厦,气势恢弘的花炮广场,精致幽雅的花炮博物馆,宽敞明亮的花炮大道和创意独特的花炮标致,使万载成为花炮产品基地、花炮文化基地和花炮景观基地。七是组建“万载烟花职业技术学院”。采取民办官助,高校合办,企业化运作等方式,邀请国外力量来万载组建各国烟花技术研究所,建立产品、技术检测中心、认证鉴定中心和烟花技术开发研究所等,培养烟花职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八是成立“世界日景烟花之都信托投资公司”,进行资本运作,为万载花炮企业融资、担保、控股、吸收风险投资、包装上市等。
(二)深化产业布局改革,转变增长发展方式。
1、鼓励企业做强做大。以金峰、鑫海岸、华泰、万广源、礼信、南天等花炮集团为龙头,支持企业加快生产要素整合,开展资本运作;鼓励企业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创新、9 经营规范的运行机制,实现生产经营的最佳配臵;引导规模企业之间建立动态联盟,提升实力,实现多赢;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向多元化、混合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优先保障重点培育的规模企业和纳税大户扩大投资新建、扩建厂房,实现产业升级;鼓励重点企业和投资者向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及有土地、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乡镇延伸,布局上有增有减,淘汰散、小、乱、差企业,使我县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每年由县财政从全年花炮税收中提取1.5%作为花炮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弥补企业在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资金不足。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花炮招商引资力度。据了解,浙江、内蒙、福建、辽宁等地今年要退出的花炮行业,这些地方有上百家5000万以上大企业大公司,要采取对每一个退出的产地派出一个花炮招商小组,对5000万以上的大企业大公司进行全程跟踪招商,进行了一对一的招商引进,相信一定会有较大成效。
2、加快科技创新进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的模式,把科技投入作为政府预算保障的重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完善政策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花炮、科技、工业经济等部门要加强合作,指导企业搞好科技开发,加大投入,实施奖励政策。大力实施花炮产业“三大革命”,建立花炮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研发、花炮产品环境与质量检测认证和焰火燃放艺术设计研究三大基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更 10 新换代。加大花炮新机械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危险工序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一是积极组织烟花爆竹新型原料药物和产品技术攻关。充分利用我县有关烟花爆竹人材资源、技术力量和现有科研设施,更多聘请省内外专家,研制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烟花爆竹新型原料药物,开发新功能、新药料、新工艺、高附加值的烟花爆竹产品,组织大型、高档产品的研发、试产、燃放。在药料、产品上尽快上台阶、上水平。二是加大扶持力度,调动发展产业积极性。在稳定低税率政策、重奖招商引资和税费大户、完善“一站式”办证和证照全程代理等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调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重点抓好科技开发的扶持。对引进专业人才,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给予重奖。三是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在县职中开办烟花爆竹专业,并与宜春学院、南昌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兵器213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办学,培养烟花爆竹科技人才。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花炮企业从事管理工作,以后每年县政府召开一次人才交流会,为花炮企业选拔人才提供一个平台。四是加强企业间技术、工艺、装备应用交流。要本着先进应用成果共享的原则,企业间无保留地交流并推广应用,迅速提升万载烟花爆竹整体产业水平,进而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知名度和竟争力。五是组建中英文中国万载花爆网。所有企业都要编制网页加入网站,通过网络宣传自己的产 11 品。六是运用“政府搭台、经贸唱戏”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经贸交流与文化活动,提升“万载花炮”的影响力。在挖掘、保护、弘扬发展、丰富花炮文化上取得新突破。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花炮产业,重点培育1 0家信息化示范企业,全力带动花炮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的模式,建立宜春、萍乡市花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努力造就一批具备研发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精于业务、精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懂外语、会营销的外贸人才。到2013年,力争培育1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500项以上,加强配套产品开发,提高附加值。重点企业达到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
3、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广使用“万载花炮”证明商标,严格规范管理,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引导现有知名品牌积极申报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出口名牌产品,培育一批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根据行业实际制订严格的产品、包装、原材料等地域性标准,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不断夯实品牌的质量基础。大力实施花炮精品工程,采取政府主导、花炮商会组织、市场运作的模式,给指定厂家生产的指定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价格,为万载花炮提质提价、形成品牌搭建平台。举办花炮包装博览会和包装精品设计比赛,征集设计方案,提升包装档次。举办中国万载花炮文化节、组织万载花炮奥运中国行、12 参与2012年伦敦奥运焰火燃放等活动,不断扩大万载花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花炮文化研究,将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地域个性的文化理念贯穿其中,不断拓展品牌内涵。
4、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及时指导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调整生产计划,有效避免因产销脱节而引起的销售困境。要统一组织各企业参加各种订货会、商品交易会,鼓励企业在国内设立直销窗口、成立省际流通公司、买断省外地区经营权,逐步实施连锁经营,开拓终端市场。要引导、支持企业联合建立花炮主题公司,与外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抢占燃放终端市场。要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销售公司和办事处、买断或入股国外花炮公司,加强对海外销售渠道的控制。
(三)加强产区相互协作,全面提升市场竟争能力。开展产区相互合作,建立相互制约机制。成立中国花炮产业协会,协调相关事宜,克服各自为阵,冲破地方观念,避免无序竟争,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增强市场竟争能力。
四、政策扶持与保障
1、公平税赋负担。要切实规范税收优惠政策,花炮内销产品征税实行核定税额、按月申报、起运预征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烟花鞭炮、鞭炮专业生产厂,分别给予不同的优惠;花炮出口企业所得税以上实际缴纳的消费税和增值税为依据,制定征收标准,对“两税”1000万元以上的花炮集团母子公司按1%附征企业所得税。要切实加强与周边地区 13 的协调,解决湘赣边界花炮主产区税赋不均的问题。要切实加强税收稽查,加大处罚力度,坚决打击不办税票、少办多运以及境外开票、异地纳税等偷税漏税行为。
2、加大奖励力度。要重点加大对税收、规模、信贷、安全等四项贡献的奖励力度。建议:将新组建花炮集团任务列入有关乡镇责任目标。2009年底前建成投产且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奖励所在乡镇5万元;建成投产且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奖励所在乡镇10万元,建成投产且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奖励所在乡镇20万元。
3、加强行业自律。花炮商会要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作用,定期组织召开花炮生产经营协作会议,深入剖析市场现状,科学预测发展方向,努力解决突出问题。要切实加强质量监管,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和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环节。要统一制订出口、内销花炮购销合同,统一制定货款回笼期限,统一制定各类产品销售最低限价,严肃查处破坏规矩、恶意滥价、挤占市场的行为。要对“万载花炮”证明商标、原产地域地理标志以及将要申报的中国驰名商标的使用权进行严格管理,设臵使用门槛,凡信誉度低、规模小、安全意识淡薄、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能力不强的企业,坚决不能列入使用名录。
4、整顿生产经营秩序。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制订有效措施,对花炮生产、经营、安全、运输、税收等工作实施有效监管。花炮、质监等单位要抓好花炮原辅材料、包装印刷、机械等产前综合监管;安监、国税、地税、花炮、14 质监、检测等单位要抓好花炮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纳税、质量等监督管理;花炮、工商、质监、交通等单位要抓好花炮销售过程中市场规范管理、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稳定、充实花炮稽查队伍,重点打击偷税漏税、滥质烂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花炮产销和税收同步增长。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协调指导企业建立符合要求的财务制度,做到台帐完整、产销登记明晰,对不按要求和没有准确设立帐目明细的企业要严格予以规范。
5、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服务,优化发展环境。要加大劳动力资源的调剂力度,加强对新进员工的短期速成培训,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短缺、员工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要按照“清费治乱、流程再造”的要求,将所有涉及花炮企业的收费部门、项目和标准进行详细分类,列出清单印成手册,发到每一个花炮企业,严格实行 “一本册”管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票”收费,新增产值的收费降低50%收取,对新办企业给予一定优惠。对趋利执法、越权执法、粗暴执法和利用职权索拿卡要等违法乱纪行为,纪检监察部门要坚决予以查处。
6、强化安全发展。突出抓好建立公平、诚信、规范、有序的市场流通秩序。实现烟花爆竹的安全发展,建立公平、诚信、规范、有序的烟花爆竹市场流通秩序,必须做到“三严格、六禁止”。“三严格”:一是严格执行产品流向登记制度。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建立购买、领用、销售登记制 15 度;生产黑火药的企业,应建立销售登记制度;经营烟花爆竹制品和经营烟花爆竹原材料的企业,应建立购买、销售登记制度。二是严格实施烟花爆竹防伪标签标识制度。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烟花爆竹防伪标签标识制度。三是严格规定批发配送安全标准。批发经营制品、药料的企业应具有符合规定的仓库设施,并具有爆炸类危险货物运输条件和安全管理措施。“六禁止”:一是禁止伪造产品地、伪造或者冒用它厂名称、厂址、商标或者认证标志等违法行为。二是禁止生产企业、批发经营企业转包、租赁,投资业主必须做到自律、自管、自主经营。三是禁止生产制品的企业向外企业销售烟火药。生产烟花爆竹制品的企业,所生产的烟火药只能供本企业自用,不得向外企业销售。四是禁止批发经营制品的企业将储存仓库发包或者出租给零售经营单位。五是禁止批发经营企业采购和销售氯酸钾的烟花爆竹制品。六是禁止违规向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销售氯酸钾。
7、强化“打非”力度,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秩序整顿。重点是打击非法生产,依法监管,重点治乱。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关系”,即打非与安全事故的关系、打非与市场秩序的关系、打非与“四化”发展的关系。二是严格落实政府“打非”责任追究制。三是严肃查处非法生产经营者。四是要认真追究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的源头和流向。对非法生产烟花经营的,要认真查清药物或者半成品来源和产品销售渠道;对非法经营烟花爆竹产品的,要深入追究产品来源,查出非法生产窝点。一经查出,要依法处罚,深入追打。
8、强化扶优扶强,突出抓好促进烟花爆竹企业走生产、销售、燃放和科研一体化之路。一是加强产业政策引导,逐步淘汰技术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二是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措施,积极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经营的大公司、大集团和大型生产供应基地,提高有安全生产保障企业的生产能力。三是抓好金融扶持。理顺银企关系,架设银企桥梁,引导金融部门对管理规范、诚实守信的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对龙头企业实行县领导挂牌重点保护,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服务倾斜,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五篇:大同镇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目 录
前 言
一、大同镇基本情况
二、大同镇竹业发展现状
三、制约竹产业发展的因素
四、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做好资源与开发
(二)建立完善流通服务体系
(三)要提高对资源的认识,积极投入竹林基地建设
(四)完善政策保障
(五)突破瓶颈制约,积极探索竹产业发展的出路问题
大同镇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毛堂荣
摘要:简述了赤水市大同镇竹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制约大同镇竹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前竹产业发展趋势和大同镇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同镇竹产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赤水大同;竹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对策
竹子是集体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林种,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植物类型,竹产业与花卉业、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业构成了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林业四大朝阳产业。大同镇竹资源丰富,竹产业的发展对于大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带动工业企业发展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几年来大同镇竹产业发展迅速,但因管理水平低下、缺少企业带动、竹原料收购政策和市场脱节等因素的制约,产业优势尚未凸现。在此,就大同镇竹产业发展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大同镇基本情况
大同镇位于赤水市西部,东与复兴镇相连,南与宝元乡接壤,西与四川省合江县九支镇相邻,北与文化街道办事处以赤水河为界。大同镇距市区10公里,赤叙公路贯穿全境,交通运输方便。全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辖6个村1个社区,87个村(社区)民组,5714户,人口20040人,其中农业人口17773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07元。全镇有现有林地面积11万亩,竹林面积10万亩,其中:楠竹林面积2万亩,杂竹林面积8万亩。楠竹蓄积量250万根,杂竹蓄积量10万吨以上,年可伐釆楠竹15万株、杂竹5万吨以上。
二、大同镇竹业发展现状
2000以前,大同镇还属于典型的农业型乡镇,产业发展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为主,竹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2001年以后,大同镇党委、政府根据赤水市委、市政府“两业一城一市”的发展战略构想,将大同发展定位于“竹业强镇、旅游兴镇”的目标。借助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造竹工程等生态工程建设机遇,大力扩展竹林面积,引进推广高产优质竹种,努力提高竹林产量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机制,加大对竹产业的投入,使竹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在10年时间内,新造竹林4.4万亩,使全镇竹林总面积由5.6万亩扩大到10万余亩,同时建成了一定规模的丰产竹林基地,为实现竹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采伐交售竹料块25100吨,加工竹压模席200万张,采伐销售楠竹15万株,实现竹业产值220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来自竹业的收入约为1500元,竹产业对促进大同群众增收,加快大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回顾大同镇近十年来竹产业的发展历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不足。从总体上看,大同镇在竹林资源培育、竹产品加工开发利用、市场开发销售等方面与其它地方相比还有差距,所取得的成绩与所拥有的资源并不相称。
三、制约竹产业发展的因素
大同镇竹产业发展基础很好,但发展缓慢,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一是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于群众没有真正树立起“种竹如耕田”的思想意识,认为竹子是 “懒庄稼”,竹林经营粗放,多数竹林基本处于“吃露水长大”的自然生长状态,重栽植轻管护,重采伐轻培育现象普遍存在。农户在松土、施肥等竹林管护措施上没跟上,投入少,致使竹子成林速度慢,老竹林林分退化严重,造成单位面积内的笋、材产量质量偏低,经济效益较差。在现有竹林面积中,50%以上是低产林和效益不高的竹林,尤其是部分远山竹林长期失管,产量和效益都很低下。全镇10万亩竹亩,年产楠竹15万株、杂竹近5万吨,平均每亩产值不足200元,因竹农在竹产业中看不到实在的收获,对其发展前景犹豫不定,其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未把竹产业看作是增收致富的长远途径,经济效益没显现出来。
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大同镇竹业加工发展严重滞后,与竹基地不能较好地形成一体化,缺少有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幅射。全镇只有两家小型楠竹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 “粗、大、笨”型初级产品,产品档次不高,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弱。镇内生产的大径楠竹基本都以原材料形式直接销售到市内新锦、新宇两家竹业公司,小径楠竹则销往贵阳、重庆等地。2009年以前,大同镇除民族竹编厂在对杂竹进行小规模的精深加工和竹工艺品的开发外,绝大多数杂竹竹材加工都是编织压模席,组织生产方式均为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全镇有75%以上的农户在从事竹压模席加工,年可加工杂竹原料3万吨以上,生产压模席300万张以上。但加工编织竹压模席对竹材要求高,竹原材料消耗量大,产品附加值不高。2008年纸浆项目的正式投产,竹浆原料开始大量收购,竹压模席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市竹胶合板厂也因经济效益不好而倒闭,目前镇内杂竹竹材基本上都是直接交售原料交售到纸业公司。由于在经营方面基本上是卖靠原材料,造成竹产业对地方经济增长拉动小,对地方的财政税收贡献不大,造成竹产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影响力形不成主体,竹产业作为地方优势产业的地位也没显现出来,社会效益没得到完全发挥。
三是现行收购政策与市场经济不适应。在竹浆原料收购中,虽然纸业公司在资源利用上对赤水市境内的竹资源有优先权,但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法则。今年以来,纸业公司虽说在收购价格上执行的是同厂同价政策,但在收购模式上又对来市内的竹原料经营企业加以限制,规定市内的竹原料只能交售原竹,不能加工切片。目前纸业公司结算价为440元/吨,扣除收购人员工资、上车费、车运费和育林基金85—135元左右,农民路边收购价为300—350元/吨,再扣除砍运工资80—200元/吨后,距公路运输距离在0.5公里以内的竹林,农户实际所得收益仅为100--150元左右。而运距在0.5公里以上的竹林,则因砍运成本太高而无法采伐出运。再加上现在农村大部分劳力外出打工,许多竹林因劳动力缺乏,已有多年没有采伐;再加上竹料收购价格较低,人工工资高,农民采伐交售竹料收益不高,从而不愿主动采伐。而纸业公司对赤水境外的收购的竹原料,则要求各收购商进行切片加工后交售。目前纸业公司竹片的收购价格为1050元/吨,完成奖励金40元/吨,按2吨鲜竹折1吨竹片计算,扣除相关税费和切片成本45元/吨,赤水境外的鲜竹折算价格应在500元/吨左右。相对比之下,境外的市场价格与市内的市场价格相比较直接相差就在60元/吨左右。虽然四川收购价格高,但因市政府为保护纸浆企业的发展,又规定市内的竹原料不得出境而无法外运,使得赤水成了竹料收购的一块“价格洼地”,直接影响了竹农采伐竹料积极性。从而形成一方面是农户山上的竹子密度大得干枯死了农户都不砍出来卖,而另一方面是纸业公司原料供应紧张,生产线不能满负荷生产,机器开工吃不饱的尴尬局面。再者过多的行政干预也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也给竹料收购管理工作上带来了一些困难。同时,各村为了完成采伐收购任务而又想方设法组织动员农户或强行要求农户进行采伐交售竹料,这又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新因素。
四是竹加工企业对竹资源培育和开发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竹加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首要条件是竹原材料的保障供给。为保障竹加工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供应,力促竹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又好又快地发展。从2001年开始,镇党委、政府在市委政府的号召下,掀起了大力发展竹基地建设的高潮。但竹加工企业却都存在只想利用现成资源,不愿在资源发展培育和开发上下功夫的思想,没有建设本企业所需竹原材料基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竹低产林改造、丰产林培育和竹林基地公路建设上,企业一般不愿进行较大的投入。
五是专业合作社运行不畅,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大同镇成立了竹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设竹林基地、加强行业管理、竹原料组织收购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运行不畅,行业管理不规范。竹业专业合作社在联结企业建基地、保障竹农得实惠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对企业依附性较大,价格上又受制于企业,处在企业和竹农之间两头受气,组织营运工作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因市内收购价和市外收购价格存在差异,多数竹农有强烈的外运外销倾向,竹业合作社为确保完成供应任务,又要对外销的竹原料想方设法进行阻挠或去说服竹农不要外销竹原料,从而经常与竹农发生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竹农利益,挫伤了竹农育竹的积极性。
四、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对策
大同镇竹产业要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必须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靠先进的机制和科学的实现集约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一)积极做好资源与开发
大同镇现有杂竹林面积在10万亩左右,年可采伐杂竹5万吨以上,楠竹15万根。随着竹加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在现有机制下,群众对发展竹产业的积极性小,要切实转变现有模式,走市场化道路,提高竹料收购的价格水平。同时要高度重视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着力培育资源,提高竹林质量,最终实现产业化。一是要从培育和加大资源优势入手,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种植规模。二是要调整竹林经营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竹业大户。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采用承包、转让、入股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竹业发展,推进竹林合理流转,实现规模经营,让竹林面积少的竹农和缺乏资金、劳动力的竹农,对竹林进行有偿转让经营,引导竹林面积向大户集中,进一步提高竹林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和效益。三是要加大低产、低效竹林的改造和标准化竹林基地的建设力度。要切实加大科技投入,认真组织竹农进行技术培训,抓好科技典型示范,普及推广科技应用,强化竹林管护措施,努力提高竹林单产。四是要科学规划建设竹基地公路。政府及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各种公路建设计划,解决已修建的竹基地公路的养护问题。想办法解决好竹基地公路养护经费投入,使公路基本保畅。五是要规范竹原料运输车辆,统一运输价格,避免无序竞争引起竹原料价格波动。六是要成立专业采伐伐队伍,既解决了劳动力缺乏问题,又提高了竹林采伐效率。
(二)建立完善流通服务体系 一是要加强竹业合作社管理,充分发挥竹业合作社的作用,完善行业管理运行机制,切实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内联竹农、外联市场和企业的优势,把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有效地组合起来,大力提高小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竹农学科学及用科技建基地、改竹种、管竹子、伐竹材的意识,努力提高竹林产量,增加竹农收入,把竹业专业合作社真正建成为竹农利益服务的合作社,为竹企业保障竹原材料供应的后勤服务社。二是进一步理顺“企业-竹业专业合作社-竹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起三者之间公平、合理的利益平台和联结机制。
(三)要提高对资源的认识,积极投入竹林基地建设
竹加工企业应转变经营观念,充分认识竹原材料供给紧缺的现状,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工作支持下,积极参与和投资竹林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方面,一是要以发展的眼光,充分照顾竹农的利益,在竹原料基地建设上予以资金和技术扶持。二是可以走以资源换道路模式,由纸业公司向农民借款修路,农户用竹原料分批偿还。三是要发挥好乡镇和专业合作社作用,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在竹原材料收购价格上,要遵循市场规律,做到随行就市、公平合理的收购价格;注意保护竹农利益,切实搭建起企业和竹农“双赢”的平台,增强农户参与竹业发展积极性;建立稳健的竹原材料供需保障机制,(四)完善政策保障
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对竹专业户、采伐大户进行奖励,对推动竹产业发展的专业合作社给予补贴,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林农加大造竹、管竹的投入;在现有基础上,可适当提高补助政策,调动群众参与发展竹产业的积极性。三是应坚持市场规律。首先,企业在执行收购价格时,应与周边市场接轨,真正实现同厂同价,不能对市内的竹原料实行变相压低价格,损伤林农的积极性。其次,纸业公司可改变现行原料收购办法,充许赤水境内发展竹片加工,这样既可降低运输成本,相应提高竹料收购价格,调动竹农采伐积极性,又可将远山部分竹原料开发出来,从而达到竹农多收入,企业多收料的目的。最后,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各部门加大对竹原料流通管理,防止市场出现无序竞争,维护竹原料经营市场的稳定。
(五)突破瓶颈制约,积极探索竹产业发展的出路问题 竹产业的发展,加工是关键,只有竹加工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带动资源培育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一是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改善环境,制定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通过招商会、贸易洽谈会、交易会等形式的招商活动,推出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大的项目,吸引各类资金投资兴办竹加工企业。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自己的资源优势同别人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要加大竹类科技产品研发,走精深加工之路。从大同镇的竹资源年来量来看,竹加工企业不在于多和大,而在于精和深。在竹子加工利用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现有作坊式小型竹加工企业,引导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更新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要由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延长竹业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由单一利用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变,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三是要切实重视竹工艺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努力提高竹加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