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时间:2019-05-13 04:0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第一篇: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钢铁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1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装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工业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受资源、能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发展钢铁工业的新模式,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友好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效利用、低排放,资源、能源尽可能地循环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我国钢铁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是目前为止被认为是较好解决目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和交通等问题,是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废钢铁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电炉炼钢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原料,同时也是转炉钢中效果最好的冷却剂。为了不影响炼钢工艺流程的正常进行、确保成品钢件的质量,必须选用优质的废钢铁原料加入钢炉;亦即废钢铁必须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方可可作为原料使用。因此,在废钢铁入炉前,必须进行彻底分选、清洗等前期处理,使之符台不同用途对于废钢铁原料的技术标准。炼钢过程,主要是实现“五脱一化”,即脱碳、脱磷、脱硫、脱氧、脱气体夹杂和合金化。冶金工业对废钢废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比较详细的技术要求。2制约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1矿产资源是影响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钢铁生产的主要原燃料是铁矿石、废钢和焦炭、焦煤。(1)近几年来,特别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钢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铁矿资源消耗量大增,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国产铁矿石进口铁矿石约占世界

海运贸易量的40%左右,我国对进口铁矿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己成为黑色金属矿产资源最大的消费国之一,对进口依赖很大。预计2020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将达70%之间。近年来,中国钢企“含恨” 接受铁矿石价格上涨。(2)由于中国尚在工业化过程中,社会钢铁累计存量不多,废钢回收量相对较少。以废钢作为主要原料的电炉钢占全国钢总量的比重在17%左右,低于世界平均电炉钢比35%的水平。国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适应钢铁工业进一步发展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2.2电力、钢铁物流和水是影响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素

全国能源电力不足、运输的瓶颈制约、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基础因素。近1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能耗占全国能耗总量的9.15%~10.15%,物流运输效率低,也是制约我国钢铁业发展重要因素。港口和铁路运输不平衡,造成货物压港等。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钢铁工业耗水占全国工业用水的#& 左右,是用水大户。吨钢耗新水8.03吨,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2.3环境保护是影响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钢铁企业对环境影响大,近年来我国工业烟尘的年排放量已达160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0年几乎要翻一倍,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排放也将增长一倍。据环境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烟尘是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电力、钢铁、化工等工业企业的燃煤废气排放。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采取日趋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严格控制污染增长,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是世界性趋势。这种趋势对产业结构将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钢铁工业作为污染密集型行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环境的制约己成为发达国家钢铁工业发展延缓的重要原因。

3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要求

可持续发展基础有:大力提升产品质量,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开发创新和推广应用,需要关注以下十个方面的技术:

①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重点高炉矿渣技术和矿渣综合利用技术; ②水循环利用技术;

③对水、烟尘以及一些有害气体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④能源回收利用技术,特别是二次能源回收;

⑤钢铁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新技术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新技术; ⑥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技术;

⑦各工序节能、节水和系统节能、节水新技术及环境保护新技术; ⑧钢材及其制品的绿色设计技术;

⑨开发采用其它工业和社会的废弃物,变废为宝技术;

⑩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新品种和新一代钢铁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等。

3.2可持续发展导向: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由于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面对铁矿石、焦炭和焦煤、电力、运力、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约条件,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发展速度与制约条件的全面协调。为钢铁工业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环境保护指导,防止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偏离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钢铁企业间的比较和借鉴,也有利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更加针对性地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从总体上加速我国新型钢铁工业化进程。

4总结

通过积极推行焦化厂的清洁生产,我们深刻体会到: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创新经济、高效经济、清洁经济,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经济,是实现焦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企业家的历史责任; 钢铁企业高效清洁生产的难点在焦化工序,潜力在焦化工序,焦化厂完全可以成为钢铁企业的能源转化中心。只要转换视角,更新观念,坚持自主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焦化企业清洁生产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也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篇: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据2014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钢铁产量目前已占据全球产量的45%。中国钢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钢铁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近两年来,中国钢铁市场低迷,钢价连续下跌,相对于历史高点跌幅达到44.91%。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中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不断在扩大;二是由于房地产等下游行业状况不佳导致钢铁行业的表现低迷;三是银行收紧资金,借贷困难。

以下将从宏观环境、国家的相关政策、供需情况和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这四个方面对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从2014年8月份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投资增速出现回落,消费平稳增长,出口延续回暖,考虑到全球经济弱势复苏,未来贸易前景仍需谨慎。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2.2%,是今年以来首次月度发电量同比负增长,政府面临着采取更大力度刺激政策的压力。目前,政府更注重通过加快推进简政放权、财税体制、金融改革等,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1.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出厂价格持续30个月负增长

8月CPI同比上涨2%,创四个月以来新低,其中翘尾因素比7月减少0.4个百分点,成为拉低CPI同比涨幅的主要因素,物价继续保持低位运行。PPI同比下降1.2%,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持续30个月处于负增长。其中,采掘工业及原材料工业同比降幅扩大,即成品油、煤炭、钢材、水泥等价格仍处于下降趋势中,是拖累PPI增速的主要因素,显示工业品供需形势仍不乐观。

图一:制造业PMI、工业增加值及PPI增速走势

PPI同比增速与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走势基本一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月大幅下滑2.1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主要用钢行业同比增速均较上月出现回落,汽车制造业增速下滑4.3个百分点,尤其明显。据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2.22%,4.04%,均创年内最低水平。

8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51.1%,较上月下滑0.6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出现下滑,不过仍处于扩张区间,而产成品库存指数出现回升,显示制造业需求放缓,去库存压力加大,对钢铁等原材料采购仍然谨慎。由于钢市需求持续低迷,宝钢、武钢等主流钢厂下调10月份板材出厂价。

图二:制造业PMI分项指数走势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目前,国内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是由于投资增速回落明显。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出现下滑。

8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1%,较上月下滑0.8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6.2%,较上月下滑3.4个百分点。由于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幅明显回落及国家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加大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导致地方基础建设进度放缓。不过,铁路投资明显发力。1-8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405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过半,同比增长29%,远高于1-7月12.9%。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1094亿元,环比增长81%,同比增长超1倍。按照中铁总规划,今年最后四个月仍有近4000亿元的投资额。

图三: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走势

8月份房地产市场多项指标仍在恶化。2014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3.2%,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继续负增长。虽然39个城市放松限购,但对楼市销量拉动作用有限。由于房企资金压力较大,后期仍将以降价促销为主,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有回落空间。

图四:房地产新开工、销售、投资增速走势

如果扣除价格因素,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增长。不过,汽车、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零售额同比增速出现回落。8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9.4%,进口同比下降2.4%,呈现外需稳健内需疲弱的态势。除美国经济复苏向好,欧洲、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正在加码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放缓。为此,后期我国出口增速不可抱有过高期望。

3.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定,全面宽松可能性不大

2014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957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267亿元,主要是表外融资大幅少增,体现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加强监管及金融机构风险偏好降低。不过,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025亿元,比7月多增3173亿元,回归正常。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1-8月企业中长期新增贷款占比达到56.2%,持平于1-7月,显示企业投资仍有热情,尤其是小微企业。8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高4.6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

图五:社会融资规模及新增信贷走势

在政府“促改革、调结构”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速出现放缓难以避免。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后期政府仍注重定向调控,通过加快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全面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央行继续维持流动性平稳适度的格局,同时9月份财政存款投放规模一般在3000亿元的水平,也将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不过,一旦未来数月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不排除政府采取更宽松的措施。

总体来看,8月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明显趋弱,尤其是房地产、基础建设投资增速回落,对钢市需求造成较大影响。考虑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依旧、楼市销售未现根本性好转、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有下行压力。由于钢市持续低迷,铁矿、钢坯、钢材价格均已跌至成本线附近,上周末唐山钢坯大涨70元/吨,进而拉动部分钢材品种出现超跌反弹。不过,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政府更注重结构性改革与调整,难以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短期内钢市供需压力仍大,反弹基础并不牢固,或处于震荡运行。

二、国家的相关政策及作用

面对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现状,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一些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1.相关政策

(1)环保方面

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会议要求进一步推出以下措施:一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今年年底前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柴油。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二是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今年安排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制定重点行业能效、排污强度“领跑者”标准,对达标企业予以激励。三是落实各方责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6月13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强调,积极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实施能源领域重点任务重大举措。

(2)棚户区改造

2014年4月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棚户区改造,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会议认为,加快棚户区改造可以有力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这显示,加速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将成为新一轮稳增长的重要发展方向。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示2014年计划改造棚户区470万套以上。

(3)政府与民资合作

2014年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并首批推出80个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以鼓励和释放民间投资动力。(4)铁路投资加大

今年铁路投资规模不断地在扩大,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年初曾表示今年国家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300亿元,此后规模增加至7000亿元。据最新消息,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8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另外国务院4月2日会议称,将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使基金总规模达到每年2000-3000亿元。创新铁路建设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预计今年向社会发行1500亿元,实施铁路债券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2.对钢铁市场的影响

这些政策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钢铁的需求,刺激下游行业,使整个钢铁市场往好的方面发展。棚户区的改造和铁路投资对钢铁行业有直接影响,可使市场对钢铁的需求有所提高,政府与民资合作对钢铁行业有间接影响,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大都被地方债所困扰,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民资合作后工程便可以顺利实施,会进一步提高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关于环保方面的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会有两面性,钢铁行业属于重工业,污染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一政策对钢铁的产量、生产规模会有一定的压制作用,另一方面环保政策中也包含了“淘汰落后产能”这一政策,对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又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尽管部分地区房价下跌、信托违约、企业有跑路现象,但没出现大范围的类似现象,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此外,6月资金紧预期犹存,但由于央行银监政策组合已提前布局,所以票据、理财、国债等利率重返下行,资金占用成本处于较低水平。据了解,新开工项目也逐渐增多了,6大发电集团5月中下旬耗煤量有所上升,地产政策可能有松动,销售降幅收窄,有回稳的态势。

三、供需情况分析

供需情况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比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产量、进出口量以及产品的库存。1.产量

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粗钢产量在全球遥遥领先。自2002年开始中国开始进入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粗钢产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到2013年粗钢产量已达7.7亿吨,约占全球产量的49.1%。美国,日本等钢铁生产大国,其对钢铁的需求已经放缓,粗钢产量一直保持稳定状态,所以粗钢产量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中国。(见图1)

图1:粗钢主要生产国家产量对比

产量的高速增长一方面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良好的,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内钢铁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中国的钢铁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巨大的供给量紧紧压制着当前的钢材价格,这也是近期钢材价格处于下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国,钢铁行业作为基础工业,钢铁业的发展会给上下游多个行业带来联动效应,同时驱使中国粗钢产量高速增长的内因是GDP增长的需要,所以近期我国的粗钢产量是不会减少。我国钢铁行业仍将继续保持高产量,低价格的状态运行。

2.进出口量近几年,中国钢铁的进口很稳定波动不大,出口处于稳健增长状态。出口量增加的原因一是因为经济危机后各国经济都在缓慢复苏中,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表现出现回升,2014年上半年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平均值为52.58,达到了近两年来相对高位的水平。另外新兴经济体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的投资不断增大,对钢材的需求明显增加;二是中国钢材价格相较于其他出口国较为低廉,且近期钢价仍在不断下跌,这增强了中国钢材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2014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量为3930.37万吨,同比增加1038.37万吨,同比增幅为35.9%。(见图2)

图2:中国钢材进出口量

中国的钢材的出口贸易不会一直保持这种高增长速度,由于中国的钢材价格较低,很多国家为了保障国内钢材市场的稳定,对中国进行多次反倾销调查,中国的钢材出口情况受到很大影响,对部分发达国家的出口有所下降。此外,我国钢材出口多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还需进口,这降低了我国钢材出口的竞争力,预测未来中国出口情况将会趋于平稳,所以想要依靠增加出口来缓解我国钢铁供需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行的。

3.库存

中国钢材库存虽一直居高不下,但其运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年1月到2月,是主要钢材库存量快速增长时期,在这个时期钢材贸易商会进行大量囤货,钢材库存从钢厂向社会转移,然后库存量在3月初达到顶点,随后开始逐渐减少,整个社会处于“去库存”状态,而这个状态将会一直持续到年末。(见图3)

目前,中国钢材市场正处于去库存时期,主要钢材的库存量正在快速减少。据我的钢铁数据库显示截止2014年8月8日,中国主要钢材库存量为1190.35万吨,与去年相比下降202万吨,同比降幅为14.5%。3月至7月的平均降速达到9.62%,已大幅度超过以往的去库存速度。库存量的快速下降,一般意味着下游行业对钢材需求的增加,钢材市场的情况理应十分良好,但实际上钢材的价格却是不增反降。据悉,中国7月的Myspic普钢绝对价格指数为3393.54元/吨,同比下降8.56%。

图3:中国主要钢材库存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去库存速度比往年较快”只是一个假象。由于钢价一直下跌,很多贸易商都处于消极进货状态,一反常态的不再囤货,导致流通钢材的库存的压力正逐渐向钢厂转移,重点钢厂的库存量急速增加,所以看似好转的钢市其实并未好转。同时,我们也发现,主要钢材库存量已经不能成为判断钢材市场情况好坏的标准,今后我们必须要把它与重点钢厂库存结合来进行判断和预测。

四、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钢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主要有成本问题、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

1.成本问题

钢铁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是铁矿石和焦炭,近期原材料和钢材的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截止2014年8月12日中国的焦炭绝对价格指数为931.8元/吨,同比下降19.33%;铁矿石的绝对价格指数为699元/湿吨,同比下降27.55%;Myspic普钢绝对价格指数为3380.68元/吨,同比下降9.8%,原材料价格下降速度远大于钢铁。

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使钢厂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减少,将铁矿石和焦炭绝对价格指数相加近似为成本价格,从图4可以看出钢价高于成本价,所以中国的钢厂是处于盈利状态的。但若想一直依靠低廉的成本来获得盈利是不可行的,因为无论是铁矿石还是焦炭的价格都不会一直保持这种低位运行状态,目前二者的价格已经开始趋于平稳,并有上涨的趋势,价格反弹是必然结果。

图4:成本价格指数(焦炭+铁矿石)与普钢价格指数对比

铁矿石的价格我们可以分成国产矿和进口矿两部分进行分析。对于国产矿价格来说,由于中国矿山的开采成本偏高,随着国产矿价格的大幅下跌,成本必然会成为价格继续下跌阻力,据悉中国国产矿山已经开始减产,国产矿价格也会相应的止跌并可能会有所回升。对进口矿来说,国产矿产量的减少又会导致中国对进口矿的需求增加,增加了中国对进口矿的依存度。目前进口矿的价格大幅下降是因为供给量远大于需求量,一旦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进口矿价格必定会回升,而在进口矿的价格方面,中国是没有话语权的,到了需求旺季,进口矿价格势必反弹(见图5)。此外,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焦炭已经开始减产,下游的需求量也开始回升,焦炭市场整体情况转好,目前焦炭的价格已经趋于平稳,后市有望开始逐步回升。

图5:进口矿和国产矿绝对价格指数

2.产业集中度较低

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高也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来说,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是在逐年提高的,而作为产钢大国的中国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见图6)

图6: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过低,首先会加剧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减弱了企业在价格上的谈判能力,导致盈利能力减弱;其次,会拉低中国钢材的整体品质和档次,一旦产业集中度提高了,企业会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来升级加工装备,研究出品质更好的钢材,提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第三,生产的过度分散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带来更多的环境污染,进一步降低中国的产能利用能力。所以为了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的整合,钢铁企业重组势在必行。

3.产能过剩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钢铁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钢铁行业成为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的对象,这导致了中国钢铁产能急速增加,使中国钢铁行业陷入了即使供给远大过于需求,钢铁产量却不得不增长的困境之中。2013年中国的产能已高达10亿多吨,产能利用率只有72%,低于全球水平。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是制约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使钢铁供应远大于需求,压制钢铁的价格,导致钢厂的盈利能力严重下降,全行业会出现长期亏损或微利局面,竞争力较弱的钢铁企业可能会以停业或破产收场,不利于钢铁行业的发展。

产能过剩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先后多次颁发条例来淘汰落后产能,但效果却不是很明显。面对日渐增加的产能,产能过剩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仅仅淘汰落后产能效果已经不大了,国家应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来完善钢铁市场机制,遏制产能疯狂增长。

4.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工艺和装备落后比例较大,如炼铁高炉中约有4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属于落后的,约占总能力的35%,其中属于限期淘汰的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生产能力约有3000万吨。炼钢设备中,转炉约有1200万吨是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目前转炉的12%;电炉约有1000万吨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电炉能力的34%.轧钢设备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50%。

另外,我国用于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费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偏少。国际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费用一般在年销售收入的4%以上,而我国多数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年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

五、我国钢铁行业的建议

针对上述的问题,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快国内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步伐。淘汰落后的产能,将直接决定中国钢铁业的景气度。根据《钢铁行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全国将进一步推进钢铁行业购并整合,政府出台相关兼并政策,据此可以预见钢铁行业的长期前景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实行国内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过程中,避免简单的联合,须要阻断国有企业的弊病,加强技术、结构、制度、各项资源等的全方位整合,特别是对人力资源、核心技术的整合,实质性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2.加强技术改造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参加全球钢铁市场竞争的梦想,全国钢企必须实现技术的实质性提升。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是重点,需要支持高强度的三级钢筋、高档的汽车板、高排耗的取向硅钢、高速轨道用钢等产品。要提升钢铁竞争力,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刚刚得已复苏的环境下,占据各级市场份额,则必须加强技术改造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知识产权的提炼与保护的力度。

3.加强钢铁企业的库存管理。库存是钢铁企业维持市场份额的保证,库存又是钢铁企业亏损的来源。随着全球的竞争加剧,钢铁企业的竞争并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的竞争,同时也包括“库存力”的竞争,各种竞争资源一起形成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 竞争体系。依靠市场、政府两方面的力量,引入生产和适时生产管理思想,共同解决高库存带来的各种危害,提升企业竞争力。

六、总结

综合来看,2014年下半年中国钢铁行业总体形势趋于良好,钢价可能有所回升,但这都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下形成的,钢铁供需之间的矛盾依旧没有解决,钢铁行业的良好形势只是一时不会长久,钢铁企业应发挥钢铁流程产业的功能多样性、目标多样性、价值多样性的优势,依托装备技术、工艺技术、管理技术创新,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培育我国钢铁企业的新优势。在转型发展中的中国钢铁企业,要重新审视钢铁流程的功能和价值定位及巨大潜力,靠差异化产品、技术、装备及管理创新构筑新的竞争力,实现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虽然中国的钢铁总产量较多,但人均钢材存量还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想要完成工业化发展就势必会继续生产钢铁。前景虽好,但若不解决现在钢铁行业现存的内部问题,行业未来的发展令人堪忧。

第三篇:2014年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2014年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钢铁工业曾经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在过去的100多年中,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在产值、产品结构,还是工业技术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进入21世纪,钢铁仍然是人类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中国的钢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钢铁生产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了极大提高。然而,当前我国钢铁生产从总量上看,供求基本平衡,但从钢铁产品结构上来看,矛盾十分突出,传统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因此,钢铁产品的竞争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自1979年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在短短的十几年产量增加了三倍,199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并且近几年一直保持钢铁产量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和贸易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运行的环境将发生变化,这将对我国的各个行业都产生深远影响,对钢铁行业来说,更是任重道远。随着我国入世步伐的深入,钢铁行业的优惠政策逐步消除,我国的钢铁工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以前,钢铁和汽车、石油一直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支柱产业。但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削弱,钢铁工业的利润迅速降低,目前,钢铁工业已经成为一个微利行业,不再有昔日的风光。钢铁工业重要性的削弱、利润的降低,使钢铁工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降低成本,改进技术,开发、抢占新市场成为各大钢铁公司为在竞争中取胜而采取的主要战略。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在生产上出现的问题:

1.钢铁企业集中度低,专业化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现有产钢企业290家,其中只有34家企业年产钢超过100万吨,其中7家年产超过300万吨的钢铁企业,总产量占国内钢铁总产量不到50%。而韩国浦项1家钢铁厂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65%,日本五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75%,欧盟15国6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欧盟整个钢产量的74%。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钢铁公司,2000年年产量为1770万吨,仅占国内钢铁总量的13.9%,而在法国,尤西诺钢铁公司几乎囊括了法国的钢铁生产。从表5我们可

以看出,我国钢铁生产企业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偏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

2.我国刚也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

据冶金工业部门的统计,我国落后工艺和装备还占相当比例,如炼铁高炉中约有4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属于落后的,约占总能力的35%,其中属于限期淘汰的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生产能力约有3000万吨。炼钢设备中,转炉约有1200万吨是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目前转炉的12%;电炉约有1000万吨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电炉能力的34%。轧钢设备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50%。另外,我国用于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费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偏少。国际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费用一般在年销售收入的4%以上,而我国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年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

3.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

根据冶金行业1999年数据,当年生产的钢材中,执行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占36%,执行国际一般水平标准的占51%,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钢材总量的26.3%。这说明国内只有少部分企业的产品在质量上可以和国外大公司相抗衡,而多数企业产品在档次上比较低。据冶金行业调查统计,我国目前不能生产、产量低和质量达不到用户要求等原因,年需从国外进口钢材约700万吨,而能生产的大宗钢材品种,产品质量与国外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如钢制纯净度低、有害气体和杂质含量较高、性能的均匀性差。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产能过剩,虽然我国是世界主要产钢国,但由于钢铁生产结构不合理,同时也是世界主要钢铁进口国。近几年的钢铁进口远远超过出口,导致国内很多钢产品“剩下”,钢铁业受到市场供大于求及原材料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多数钢企处于亏损或成本运行状态。中国治理钢铁过剩,应借鉴国际经验,针对自己过剩的内在原因,找准有效路径,一步步耐心地落实。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钢铁废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政策调整和企业重组,都需要时间,欧盟治理钢铁产能过剩用了20年,因此,中国钢铁业化解产能过剩也将注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第四篇: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生态旅游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国际上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龙之谷外挂论坛一种新兴旅游产业,它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稀土资源资料汇编经济活动,它体现在使游人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区域,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与损害。研究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保护对策,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气候的多样化造就了生物的多样化;同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这些构成了中国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随着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广泛开展,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了对生态旅游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我国的生态旅游归纳为6种基本类型,并对每种生态旅游类型所特有的生态旅游价值作了简要分析。

1、1我国生态旅游地的类型

(1)森林休憩生态游

森林休憩生态游是人们在天然或人工的森林生态环境里所从事的以休憩活动为主兼有其他活动的旅游活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森林的生态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①森林中富含的负离子氧能使人消除疲劳,提高人体免疫能力;②一些植物分泌的芬芳和气味能够杀菌和治疗人体某些疾病;③森林美景能够给予人美的享受,陶冶情操;④森林中千姿百态的景物能够激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⑤森林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奥秘能够激发人更深层次地认识生命的价值,热爱大自然,自然地树立环境意识,是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森林体憩生态旅游地有:吉林长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广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2)草原风情生态游

草原是指在半干旱条件下,以旱生或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我国草原的主要类型为温带草原,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黄上高原北部以及海拔较高地区的高山草甸。各类草地总面积约4亿公顷。草地植被主要有4大类型,共56种生态系统。由此可看出不管从量上还是从种类上我国都具有丰富的草原生态旅游资源。

我国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态旅游景区有: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河北北部坝上草原、新疆阿尔金山高山草甸、天山高山草甸等。

(3)湿地观鸟生态游

湿地是一种多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

括低潮湿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在我国湿地鸟类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6%,丰富多样,自然而然,观鸟活动便成为众多湿地的最热门的专项旅游活动。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湿地核心区应受到绝对的保护,严禁进入,观鸟等旅游活动只能在湿地的边缘保护带有限制的开展。

我国有代表性的湿地观鸟生态旅游地有:青海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扎龙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江西都阳湖和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等。

(4)沙漠探险生态游

沙漠是在干旱、极端干旱的地区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超过2 00毫米的条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长极为贫乏之地。沙漠也是地表生态系统类型中的一种。

一般人认为“生态”便意味着生机盎然、郁郁葱葱。作为不毛之地的沙漠不可能成为生态旅游之地。但是,沙漠生态系统凭借其苍凉荒芜的原始自然景色、神奇的沙漠海市蜃楼、壮观的风蚀地貌及沙漠探险中所蕴含的冒险精神强烈地吸引着众多的探险旅游者。

沙漠中可以开展的生态旅游活动有:沙漠探险、科考、游览、观光、滑沙等。在我国的北纬30-50东经75—125的北方内陆盆地和高原,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西端,东迄松嫩平原西部长约4 500km宽约600k m的断续沙漠弧形带,广泛分布于新疆、内蒙占、甘肃、宁夏等省区。其中,在许多资源和市场条件都具备的地方已开发有沙漠生态旅游项目,如宁夏中卫的沙坡头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齐沙漠等地已开发了极具市场潜力的沙漠生态旅游项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沙漠的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已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再难恢复。因此沙漠地区开发旅游项目应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以利用促保护的方针,防止沙漠化的扩大。

(5)农业体验生态游

农业体验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乡村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前者是指以古朴、原始、自然的乡野自然风光及与其和谐相伴相生的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后者是指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农业资源以引起旅游者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并体验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具有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

我国典型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有:云南罗平的油菜花节、云南元阳哈尼族人所建的“哈尼梯田”等。观光农业景区有:江西井冈山观光农业旅游区、北京郊区观光农业带、上海浦东虹桥观光农业区等。

(6)海洋度假生态游

未受污染的沙滩和海水,充足的日照阳光,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是吸引人们到海滨或海岛旅游的重要条件。在国外3S(Sun 阳光、Sand沙滩、Sea海水)旅游一直是最具魅力的旅游形式。海洋度假生态旅游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空气和阳光,海滨或海岛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是理想的体闲、度假、疗养的胜地;二是海洋资源,一望无际、波澜壮阔的海水本身就是美丽壮观的景色,五彩斑斓的充满神秘的海底世界更是诱人;三是海蚀地貌,海蚀柱、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形态各异,气势壮观,构成海滨独特的自然景观。

中国已开发的海洋度假生态旅游地主要有:海南三亚的珊瑚礁,连云港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北戴河旅游度假区,青岛海滨旅游区等,福建福鼎、广西北海和海南文昌的红树林生态旅游区等。

1、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因此,引发了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不合理的规划建设造成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破坏

综观全国许多新开发的生态旅游地,存在问题还很多。其中没有规划、规划和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尤其突出,成为生态旅游资源受破坏的首要因素。比如张家界作为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其内的武陵源景区由于缺乏正确规划与科学论证,一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如游道、宾馆、索道等小仅破坏植被,而且把区域生态环境改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兴建黄石寨索道破坏了百余亩森林,并且噪音的增加打破了原来的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宁静与清新,许多野生动物逃而远之。一些景区的管理者和开发商,无视规划的重要性,仅仅凭自己的感觉来“规划”,或者请专家规划后,目的并不是要按照规划文本来做,而是成为摆设,成为向上面要钱、显政绩的资本,实际中根本不予落实。另外,不少开发商、管理者将景区的“精品化”建设误解为多盖建筑物,结果造成了很多景区“城市化”。这也与各地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有关。如国家有禁止在各风景名胜区内兴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工程、设施的规定,但某些领导受各种人情关系的影响,批条子、打招呼,结果造成了很多违章建筑。仍以武陵源为例,其内充斥的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千米,其中违章建筑3.7万平方米,著名的景点锣鼓塔成了一座“宾馆城”。以至于1998年世界遗产组织官员对景区旅游造成的环境污染,景区城镇化给予了“黄牌警告”。

(2)许多旅游地管理粗放,旺季游客量大大超过旅游地承载力

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希望通过旅游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心情强烈,但在缺乏经营和管理人才,对旅游资源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却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短期效益明显,但景区管理显得十分粗放。这种片面追求外延扩大的发展模式,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降低了旅游质量,造成景观衰退,使真正的生态旅游难以开展。与此同时,许多旅游地为短期经济利益所驱动,在接待游客时来者不拒,使得旅游旺季的游客人数远远超出旅游容量,尤其是在“五一”、“国庆”、“春节”长假期间。旺季游客量大大超过旅游地承载力,给景区造成了很大的环境压力。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200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己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发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质污染,61%存在建筑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或不完全协调的现象。很多地方本来规划就不合理,又超饱和接待游客,游客素质又普遍不高,环境破坏已不可避免,结果生态旅游成了“破坏生态”的旅游。

(3)一些旅行社、景区把“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标签,滥贴乱用

由于“生态旅游”这一名称迎合了游客向往自然的心理,市场吸引力大,蕴藏着很大的商机。一些旅行社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产品对旅游经营者究竟有哪些要求的情况下,匆忙地推出许多“生态旅游线路”。这些旅行社推出的生态旅游产品,其主要特征就是以自然区域为旅游目的地,如森林、乡村田野、海滨沙滩等。在整个旅游行程中,许多导游并不知道生态旅游导游与传统导游的区别,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没有发挥、也无法发挥导游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应有的教育和管理作用。这就使

得目前进行的“生态旅”实际上与传统的大众化旅游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另外,一些自然景区,哪怕没有任何科学规划和经营管理规范,没有任何生态环境教育意识,都称自己是“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一词不断被滥贴乱用,成为一个时髦的“绿色标签”,成了招徕游客的幌子,无形之中误导了消费者。生态旅游活动被庸俗化了,负面影响很大。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不愿再使用生态旅游一词而使用“绿色旅游”的概念。

(4)社区有效参与程度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有待发挥

造福当地社区,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就业和发展,本是生态旅游的应有之义,也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共识。但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旅游时,社区有效参与程度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远没有发挥。一方面,具有发展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的地方,往往经济落后,当地政府资金缺乏,这直接影响其开发规模和投资能力。不少生态旅游地长期“开”而不“发”,“启”而不“动”,分散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整合、盘活,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更是长期得不到完善,丰富的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这种宏观环境,要想通过有限的生态旅游活动来带动当地居民创收和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杯水车薪”之感。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外资开发起来的景区,当地政府往往让利较多,社区利益难于保障,如多数经营管理者是开发商从外地招引而来。不仅如此,当地居民几乎无法参与景区的规划和经营管理工作(少数是象征性的),多数只是在基层从事一般性接待服务,属于季节性临时员工。无论是管理者、经营者,普遍存在着忽视甚至排斥当地社区利益的现象。

实际上,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政出多门、管理混乱,许多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景区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等等,其中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也是传统景区面临的问题。

2、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为使我国生态旅游得以持续发展,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2、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2、2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另外,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的有序地的层次开发的原则,开发那些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行动,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3强化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

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增加补充规定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2、4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命名一批符合条件的生态旅游区,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约束旅游经营者的行为,同时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反馈机制,用来检测生态旅游的功效。

2、5加强生态旅游的科研力量,充实生态旅游的科技内涵

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经营模式,借以资助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利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建立起以科技为先导的资源利用形式。一是通过研究生物间的拮抗、互促、富集、同化等作用,构建起完善的生物调节体系。如在游人较多的控制流域,通过设置芦苇、水浮莲等生物屏障,可有效同化与消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二是通过非生物因子(包括自然及部分人为因素)的研究,探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要素,制定出缜密的防止生态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发生的应急预案;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尽量减少游客及旅游经营者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推广使用双降解材料餐具来禁堵白色污染,利用沼气、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技术,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2、6加强生态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让游客在旅游中获取生态知识,在享受自然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变成自觉的行动,做到休闲娱乐、环保两不误。因此,大唐无双地图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公民观念。首先,应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大唐无双剥皮分布图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其次,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使每一个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环境的小事做起。只有置身于大自然中,大唐无双 保护令才能从体验自然、了解自然,到享受自然、热爱自然,再升华到保护自然。自然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使旅游者感悟到自然美,创造环境美达到心灵美。

第五篇:我国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我国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重生产、轻流通,对物流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物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物流发展与管理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已日益被各级政府和企业所意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也为我国推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的科学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论文关键词:物流业 物流企业 发展战略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一)多年来一直沿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的物流业管理权限被划归若干部门,缺乏统一的系统规划和整体物流发展战略。存在着诸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严重;物流布局不尽合理,物流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性、一体化物流服务发展缓慢,物流整体效益难以体现;物流实现方式过于单一,物流企业运用效率低下;各种运输方式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服务;行业和地方保护,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重重等问题。

(二)我国物流业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客观要求。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在国外,物流市场化的比例相当高,如日本达80%,美国达57%,而我国仅为18%,大多数工商企业也缺乏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意识不强,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物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偏高。

(三)目前我国已有多达70万多家称之为“物流公司”的企业,但在这些企业中,多数由于经营理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原因,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很难提供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以及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原始和单一,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四)由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偏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或城市的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比较缺乏,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物流基础设施尚待进一步完善。

(五)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

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一)流通政策方面,一是商品流通不再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直接控制,而是通过市场进行自由调节;二是商品价格也由国家定价进入由市场自由定价的阶段。这些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证;

(二)流通的主体除了国营、集体的商业企业外,更多不同所有制的生产企业也进入了流通领域,非公有制成分大量增加;单一流通渠道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出现了多渠道、多环节的新局面,市场网络已初具规模。这些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市场参与主体保证;

(三)物流需求的增加促进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一些外商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竞争优势,积极实行物流本地化战略,通过合同物流、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获得必要的物流服务的方式,它们构成了目前物流市场需求的主体;其次是高新技术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等,它们大多具有大批量、高增值的特点,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较高,对物流服务有迫切需求;一些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也打破了“大而全”的传统观念,着手对企业传统物流活动进行重新改造,积极寻求物流伙伴或开拓现代物流服务领域。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撑。

(四)不少企业认识到物流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抓紧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促进企业物流合理化,如神州数码、国美电器、青岛海尔等企业都已经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体系。它们的大胆尝试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源泉与市场竞争的动力。

三、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规模小、落后、粗放、物流市场不成熟

1、我国GDP指标占物流成本的比重较高,发达国家经过推行现代物流,这项指标已经控制在10%左右。我国自1998年降到21.4%以来,连续7年上下徘徊,2004年仍为21.3%。虽然产业结构有所不同,反映了我国物流的粗放与落后。少数企业只顾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质量和效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很快,但同物流需求的增长仍然不适应,存在物流供给明显不足的“硬缺口”现象。

2、供需不平衡,社会物流粗放

经权威机构调查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的货运总量为161亿吨,货物价值总额为38.4万亿元,货运平均价值为2384元人民币/吨,只有美国的40%。一方面,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思想影响,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还不能转化为有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物流公司繁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而且绝大多数企业都涌向运输领域,造成我国运输能力,特别公路运输能力极为分散,形成恶性竞争,导致运价过低,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需要,影响专业物流服务的拓展。

3、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较为突出。

当前,我国物流总体水平落后,既存在物流技术与装备水平落后的“硬约束”,更有物流综合协调能力薄弱的“软约束”。一是体制性约束。2004年,我国需要运输的实物量增长20%左右,而实际完成的货运总量只增长了10.6%。二是市场发育不成熟。现存的地方保护、暗箱操作、恶性竞争等问题,更由于行业诚信体制不健全,造成物流效率低下。

4、物流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物流粗放也明显地表现在物流市场不成熟。我国物流外包业务绝大多数还只是集中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一些新兴的物流业务外包比重很低。从物流费用构成的差距,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在于物流的组织管理水平。我国物流管理费用占总费用的14%,远远高于美国3.8%的水平。反映出我国无论社会物流专业化水平、还是社会物流组织能力和物流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

四、加块我国现代物流企业与市场协调发展的途径

从我国物流市场和物流企业状况看,企业物流发展的根本要从产品到销售的渠道上畅通;就要通过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系统,满足客户服务水平达到降低物流成本;以超强的技术规模,加强企业物流的现代化管理和人才培养,降低生产销售总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一)从生产到销售的渠道上畅通

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上。现代企业必须对市场做出正确预测,许多企业之所以发展迟缓,很大程度是由于对市场需求的转化反应缓慢,最根本的还是企业从生产到消费的渠道不畅通。产品要以动态、经济型、品牌意识为导向,提高产品发送的速度,保证准时送货,方便顾客产品的实物配送,要考虑到顾客随时能买到所需的产品,通过市场的需求促进产品的销售,提高物流的流通效率,增加产品的透明度,以合理的营销渠道带动企业物流活动,充分认识销售和物流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物流是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激活沟通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企业快速反应,迅速出击抢占市场的捷径。

(二)加强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系统,满足客户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未来物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网络的竞争,现代物流要求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区域内的物流任务,因此在整个物流业务过程中,通过网络保持信息沟通,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加快订单处理速度,通过对物流各环节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全过程,提高顾客服务满意度、产品的售后服务、实现网络化经营所带来的规模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采取各种各样的网络促销手段,如电子商务促销、广告、宣传等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快节奏降低成本,提高销售额,扩大市场份额,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加强客户感染力。现代物流企业必须主动发掘市场需求,并对市场需求迅速作出反应。加强市场开发能力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同时建立客户的服务窗口,以树立现代物流企业的品牌形象。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客户具有终极话语权。因此,企业要保证其市场地位,就必须尽可能满足客户服务要求。显然,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过程还受到企业投入资源的能力制约。所以企业必须在物流服务成本和客户服务要求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权衡。

(三)企业物流现代化的管理和人才培养

先进的物流技术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是提高物流能力,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现代物流管理的系统化,就是可以形成一个高效、畅通、可调控的流通体系,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管理的社会化趋势,生产企业与零售商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大部分由专门的物流中心提供,已实现少库存与零库存;最终目的就是降低成本。要着力培养一些既懂经营,又有掌握现代物流规律的复合型人才。

五、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一)深化体制改革,实现物流一元化管理。这是实现物流与运输统一、协调管理的组织保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物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仍处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分散指导的落后状态,远不能适应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比如说我国物流业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分散到国家经贸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外经贸委、内贸局等,它们各自承担了一部分物流管理职能,但各部门之间缺乏直接的横向联系,物流体现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缺乏统一协调的物流管理。

(二)研究制定物流产业政策,建立和完善物流市场法规体系。这是确保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与法律保障。发达国家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建立了发达的物流产业,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国家制的政策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加快推动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发展,积极培育物流市场。这是确保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市场主体保证。要培育具有真正竞争力的市场主体,首先要引导企业构建一体化物流战略,因为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其他相关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形成供应链一体化,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其次是要引导企业从“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与合适的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实现互惠互利;再次是要鼓励企业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增强竞争忧患意识,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参与国际化竞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促进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树立质量、良好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的经营理念。

(四)大力推进物流技术进步,加快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促进物流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这是确保我国物流业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条件。首先是要建立物流大系统的配合性、统一性标准,包括专业计量单位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标准、集装模数尺寸标准等;二要建立物流分系统技术标准,包括货运车船标准、搬运车辆标准、传输机具标准、仓库技术标准、站台技术标准、货架、储罐标准、物流信息技术发明的标准等;三是要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广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复合码技术、电子商务技术、射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四是要推动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要推广应用当代国内外先进、实用的交通运输技术,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物流自动化技术;五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国际化、多样化、高速化的经营环境下,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五)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策略

1、现代物流是横跨众多产业部门的复合性产业,必须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束缚,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快制定“十一五”全国现代物流业专项规划。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要加强铁路、港口、多式联运和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对于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议国家应该给予支持。为企业经营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工商登记管理、财政税收、交通规费、配送车辆进城、土地管理、货运代理、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几方面的政策,企业要求比较强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抓紧研究实施细则,把已经出台的政策落在实处。

2、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提高物流效率。这是确保物流业顺利发展的物质保障。物流业是一项投资大,而投资回收长的行业,这就要求国家在继续加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的同时,要从宏观方面入手,做好物流发展的总

体规划,以达到我国物流的合理化和物流整体效益的最优化,改变我国当前物流产业各部门不协调、重复建设的现状;同时要抓好中心物流城市的基础性建设,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建立一些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全国性物流网络,从而带动物流产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方面发展;还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改变国家单一投资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和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邮电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民航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马天山主编.现代物流基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56-62.[3] 第三方物流能为客户创造哪些经济效益 北京物资流通 2008/01

[4]周元福.对现代物流内涵的再认识[J].经济研究,2005

[5]刘伟.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9/01

下载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分析与对策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 在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起着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房地产税收征管方面,还存......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现状分析与对策

    一、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特征 (一)房地产税收收入是我国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房地产业投资的增加, 在建面积和销 面积也大幅增加,涉及房地产业的税收收入随之逐年......

    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精选5篇)

    《渔业技术经济学B》论文-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摘要 开发海洋是21世纪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经济是使我国从海洋大国变成......

    钢铁行业现状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钢铁行业也保持了生产、出口和效益的增长。但由于钢铁生产水平较高,国内市场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钢材价格一直在低价位波动,铁矿石价格居高......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生:XX 指导教师:XX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未成年人犯罪存在着: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

    对我国市场调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对我国市场调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011级统计3班 赖 勇20112211013032市场调查行业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的行业,它的存在对于政府、广大企业、广告商......

    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摘 要]本文指出了我国期货市场上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策略......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本站推荐)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1.中国钢铁工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中国钢铁企业格局 3.中国钢铁工业大事件---铁矿石谈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