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闽台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问题研究1
闽台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一 引言(简述闽台贸易的发展概况)
由于闽台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20世纪80年代一些台商就开始来福建投资农业开发,合作项目主要是引进农作物良种和种植业。1990年开始,台湾半官方性质的“亚州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简称亚农中心“)转入开展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次年初,福建省农业厅牵头成立闽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农业分会,与台湾”亚农中心“进行民间合作。此后,通过进一步加强闽台两地农业专家互访、考察交流、专题讲座和短训、学术研讨、资料交换与生产技术合作等途径,福建先后开辟了29个国营农场和岛屿作为农业开放基地,供台商以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进行农业成片开发,制定了种种优惠措施鼓励台商投资农业,使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迅速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化。
短短几年,闽台农业合作从种植业向水产养植、畜牧、林业、农产品加工保鲜、农村服务在内的系列化开发推进,并与投资地农业及土地成片开发结合起来。合作范围由单一的品种引进向种养加贮销一条龙整体配套的现代经营方向转变,向多领域、全方位合作发展。合作交流项目从农业生产、农产品延伸到农业科技、农业教育,甚至相关的海洋渔业、气象、地震、病虫害、环保等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发展,并建立起信息交流的渠道。合作交流区域从闽南、闽中、闽东扩展到国家主要林区的闽西北山区,基本覆盖全省9个地市。
至2001年底,台商在闽投资农业项目累计达1 400多项,合同金额约17多亿美元,实际到资10.5亿美元,占福建吸引台资总额的10%强。尤其是闽台农业合作独具优势的漳州市,约占全省吸收农业台资项目和合同金额的1/2。全市已开辟了8个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创汇农业试验区和对台农业合作综合开发区,形成了种、养、加工包装乃至休闲农业的良性循环,成为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1997年7月,国家农业部、外经贸部和国台办还联合批准了全国仅有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福州与漳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有力地促进了漳台、榕台农业合作迈上新台阶。漳州市当年就新增农业台资项目44个,合同金额4 600多万美元。
三 闽台农业贸易的现状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闽台农业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台湾的农产品的自给率是很低的,仅达到37.5%,其余都要靠进口。台湾加入WTO后,逐步开放其市场。随着两岸实现三通,福建是离台湾最近的省份,其农产品运输到台湾的成本最低,时间最少,果蔬、鲜活鱼类等产品更能保持其新鲜度,运输中的损耗也最少,这是福建省与其他大陆省份相比最大的区位优势。因此福建已成为大陆对台农产品贸易重要的进出口省份。闽台农产品贸易中,出
口台湾的农产品主要以水产品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和竹木藤草制品为主。进口台湾农产品主要为水产品、动物皮张、水果和木材等。,今年1~5月,闽台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贸易额达2.18亿美元,同比增长88.3%,其中对台出口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3.5%,对台进口0.28亿美元,同比增长26%。农产品贸易升温也促进了闽台乡镇对口交流。福建在台湾南投县竹山镇举办了两岸特色乡镇交流大会,福建106个乡镇和台湾102个特色乡镇成功对接,达成合作意向86项,落实合作项目13项。
1997年,福建省在福州、漳州开设了大陆首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2005年,实验区扩大到全省,成立了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闽台农业合作步入新格局。扩区两年来,福建共计新批农业台资项目227个,合同利用台资
3.67亿美元。截至目前,全省以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1.957个,合同利用台资24.8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总额在大陆各省区市中位居第一。
闽台农业合作正逐渐由传统的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运销以及旅游休闲等第二、三产业发展,并拓展到农业科教、农业经营管理、水土保持和渔工合作等领域。与此同时,合作范围也由沿海向内陆山区推进;合作层次则由农产品小规模生产的初级形态,逐步朝着农产品加工业合作的方向发展。闽西山区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兴办了27家台资农业企业,成为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闽西北三明市建立了大陆目前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占到福建农业利用台资项目的47.7%
二 闽台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1)政策问题
当局仍然对834项农产品入台设限,并且还没有进一步开放的迹象。由于岛内的政治形势复杂,每一任的领导人对政策的制定都不一样,不同的阵营会有不同的农业政策。不排除由于选举等因素加大对大陆进口农产品的限制来赢得更多的选票。虽然马英九上台后对大陆的政策有所缓和,但仍然要考虑到台南农民的要求。因此,当局仍然还保留对大陆出口到台湾的农产品的限制,并承诺不放宽贸易限制和到大陆的农业投资。
(2)检疫问题
受“毒奶粉”和“瘦肉精”等各种添加剂事件的影响,台湾加强了对来自大陆的食品的检验,延长通关的时间,增加成本。2009年以来台湾农委会提出针对生鲜蔬果、茶叶、CAS产品、牛乳、羊乳、外销禽肉及饲料原料等项产品,依据产品特性及风险程度不同,制定个别监测频率及检验项目,将持续加强重要农产品之安全管理,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贸易成本。两岸的动植物检验检疫尚未建立相互认证体系 台湾认为大陆为多种恶性动物及植物传染病疫区,对来自
大陆的农产品检验十分严格,而且往往会出于对本岛农产品的保护,而视市场情况放松或加强检验来自大陆的农产品。目前两岸的动植物检验检疫尚未允许两岸官方机构相互交流,且未建立两岸检疫机构的相互认证体系。
(3)渠道问题
没有固定的营销渠道,销售不畅。由于受多年来台湾对大陆农产品进口限制政策的影响,福建出口到台湾的农产品在台湾市场都没有形成稳定的营销渠道。我出口到台湾的农产品一般都是经过中间商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这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对台湾市场的认识不够清楚,不知道当地对农产品的喜好和怎么加工农产品。此外,台湾市场对农产品的质量、包装等的要求高,而福建出口商往往缺乏相关的市场信息,也造成销售不畅。
四 解决闽台农产品贸易问题的对策
(1)加强两岸政府和台湾各个政党的联系和交流。明确闽台两岸农业贸易对两地的重要性和互补性。签订有利于农业贸易的政策,减少贸易限制。福建可以在出口农产品的同时引进台湾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鼓励台湾农民到福建建立合作生产基地。这样可以减少福建农产品对台湾农民的影响也能让台湾人民吃到价格更低的福建农产品。
(2)开展两岸检验检疫互认机制谈判。目前,两岸的动植物检验检疫尚未允许两岸官方机构相互交流,且未建立两岸检疫机构的相互认证体系,这是限制两岸农产品贸易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福建省作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可以在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先行先试,与台湾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进行官方的协商,建立两岸检疫机构的相互认证体系或根据台湾方面的非疫区的认证要求获得某些农产品的非疫区认证。
(3)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建立产品营销网络。邀请台湾的大型运营商(如台北农产品运销股份有限公司)来福建,与福建农民、主要出口商、出口农业企业等进行座谈,介绍台湾农产品营销的机制和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规格、包装等方面的要求,帮助福建农业经营者、出口商获取台湾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建立起福建农产品销售到台湾的供应链,前端包括生产与供货,并加强保鲜技术;后端涉及批发市场流通渠道、营销方式等,同时仍然要充分利用小三通。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场合来让台湾民众了解福建省的产品,要着力打造福建农产品安全、优质的形象。根据当前出口到台湾的主要产品,成立各个产品的出口协会,让出口协会统一对台出口或接单,并以区域实行共同品牌营销,避免恶性竞争以及引发台湾方面限制我方产品人台的情形发生。农业部门应针对各产业给予适当的帮助,特别是在出口份额中所占份额大的农产品。
五 总结
闽台两地隔海相望有着相似的地理条件和风土习俗。经过二三十年的农业贸易发展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多年以来由于政治的原因闽台两地的农业贸易大多以农业合作的形式存在,近几年由于两岸对农产品的开放政策使得农业贸易快速的发展。但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政策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农业贸易的风险,两岸的检疫体系不同增加了检疫的时间和贸易成本,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对市场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农业贸易的效率。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闽台贸易快速高效的发展。两岸政府要加强交流明确农业贸易的方向,建立检疫体系试点项目统一两岸检疫体系减少农业贸易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建立产品营销网络,打造福建农产品安全、优质的形象。使闽台两岸的农业贸易更加快速,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福建年鉴)(1997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2(福建年鉴)(1998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3(福建年鉴)(200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4(福建年鉴)(2009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5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
6《海峡商报》闽台贸易增长数据2010
第二篇: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程宝栋1,宋维明2
(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俄罗斯木材是中国进口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在中国俄罗斯木材进口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本文首先总结了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文章提出了推动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木材;进口贸易;俄罗斯木材;对策;
一、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发展概况及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口岸集中..................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原木为主..................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价格上扬..................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进口企业经营风险增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口岸加工企业经营利润走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加工贸易发展滞后................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投资俄罗斯森林资源采伐发展不畅.........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推动黑龙江省木材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木材进口补贴制度的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保税加工区的建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行业协会的规范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对俄森林资源采伐扶持政策的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对俄罗斯行政管理改革及法律法规完善的促进...错误!未定义书签。1 程宝栋,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贸系讲师、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林产品市场与贸易;电话:***;Email: baodongcheng@163.com;地址:北京林业大学57#,100083;宋维明,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林产品市场与贸易;Email: Songwm@bjfu.edu.cn;
第三篇:农产品加工税收问题研究
农产品加工税收问题研究
前言:初级农产品加工行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倒挂。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初级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一般纳税人收购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产品,准予按照买价的13%抵扣进项税额,而销售时按不含税价缴纳13%的销项税。
一、现行农产品加工行业增值税计算方式及税率方面的问题
1.初级农产品加工行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倒挂。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初级农产品加工行业的一般纳税人收购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产品,准予按照买价的13%抵扣进项税额,而销售时按不含税价缴纳13%的销项税。假定企业收购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产品价格为10 000元,根据政策按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为1 300元,原材料的库存成本为8 700元,如果当期企业销售收入为10 000元,实现的销项税额为1 300元,当期应缴纳增值税税金为零。由此可见,企业的毛利率必须超过13%以上才能实现增值税税金的缴纳,因此初级农产品加工企业往往进项税额大大超出销项税额,产生增值税税负倒挂现象。企业以买价扣除13%的进项税额后的金额计算采购成本,使生产成本减少,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从而增加了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购进原材料时采购价中已包含了进项税额,这部分由企业支出了现金,随着留抵金额的增加,企业占用的现金也越来越多,但这部分无法抵扣的进项税额却无法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长此以往企业为巨额的账面留抵进项税额所拖累,会因缺乏周转资金而出现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无法继续生存。
2.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值税税负水平高于一般工业企业增值税税负水平。我国《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对农产品的解释为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除注释规定范围外的农产品,其余一般农产品均视为工业产品按17%的税率计提销项税额。这项规定使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工业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购进原材料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购进初级农产品;二是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产品。这两种原材料的适用税率均为13%,只是前者计税基础为不含税价,后者为含税价(经测算若与前者保持一致,计税基础还原为不含税价,其实际税率应为14.94%),而产品的销售按17%的税率计提
销项税额,这就使得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不仅要为产品增值部分交纳增值税,还要为原材料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差额买单。不难看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增值税税负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工业企业增值税税负水平。
目前,我国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006年我国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为90%左右,而我国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二次以上的深加工农产品占到八成,而我国只有二成。因此,促进农产品一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是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但这种高税负状况显然不利于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税收政策使企业实现了利润却无税可纳有了理论依据。在利益驱使下,某些企业通过虚增农产品收购金额来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这样,一方面可以偷逃增值税,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成本、调减利润,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则通过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以深加工农产品产生的应纳增值税消耗初级加工农产品产生的增值税税负倒挂。因此现行农产品加工行业的税收政策不利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现行农产品收购凭证方面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产品经营及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收购免税农产品抵扣进项税的问题,我国于1994年出台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可开具农产品收购凭证,并按照收购凭证注明的价款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的政策,使农产品收购凭证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双重功能,成为增值税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减轻了农产品经营及农产品加工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然而,近年随着农产品收购凭证的广泛使用,其弊端也日渐凸现。
1.为企业调节税款和偷税提供可乘之机。农产品收购凭证由企业自行填开,既作付款凭证又作抵扣税款凭证,完全靠企业的自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往往通过多开农产品收购数量及虚开收购价格来调节税款。这样,它们一方面可以增加进项税额以冲抵销项税额,达到少缴或不缴增值税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以调减利润,达到少缴或不缴所得税的目的。
2.使税务机关难以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由于农产品收购凭证开具的对象是农业生产者,他们来源分散,索要发票的意识较弱,尽管现行的农产品收购凭证要求填开出售人姓名、出售人地址、出售人身份证号码,甚至要求提供身份证
复印件以加强对农业生产者身份的确认。但在实际工作中,农产品收购凭证信息填制并不规范,随着法律意识的增强,农业生产者往往也不愿轻易地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导致税务机关很难验证农产品收购凭证的真实性。另外,农产品收购多以现金方式交易,税务机关无法通过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从而形成了税收管理漏洞。
3.影响农产品收购,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现行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政策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农产品收购由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负责,收购价格由国家统一确定,不得跨地区进行收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品收购实现了多元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制定的税收政策就显得非常滞后,“农产品收购凭证只有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免税农产品时才能开具并作为抵扣进项税的凭证”的规定,只会制约企业的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从分散的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免税农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需要。
4.增加了税收征管成本。农产品收购凭证开具的真实性涉及收购数量及收购单价,为了核实收购数量及收购单价的真实性,税务机关要求对每一户企业、每一笔进货都进行审核监控,对单笔超过5 000元以上的大宗收购业务,税管员要到现场核实,此外,还要对各个企业进行现场试验,确定投入产出比,再根据其销售数确定原材料的收购数量。对于收购价格的核实,则是每月定时派税管员到农产品交易市场采集市场交易价格,当地无货源的农产品价格则进行外调或上网查询。同时要求企业规范会计核算,适时进行纳税评估。这样的管理的确能有效堵塞税收管理漏洞,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税收征管成本。
三、完善农产品加工行业税收政策的建议
1.取消农产品收购凭证。改用普通发票作为扣税凭证。农产品加工企业很少从分散的农业生产者手中直接收购农产品。为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应取消农产品收购凭;证,一律用普通发票作为收购免税农产品的扣税凭证。这不但能有效防止税收流失,还能有效防止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行填开收购凭证,调节税款。对少数农业生产者偶尔出售免税农产品给二般纳税人的,可持有关证明到税务机关免费开具普通发票。允许农业生产者自发组成经济实体,集中各自劳动成果、集中销售、集中运输储存,争取自身效益最大化。
2.对农产品加工企业采用单一税率。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是我国应该大力扶持的行业,但现行的增值税税收政策使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高于
一般工业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水平,这样的高税负水平不利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不具竞争力。因此不论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初级农产品还是深加工农产品,采用统一的税收优惠政策、适用单一的税率是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改革农产品增值税征收模式。
(1)简易征收模式。针对当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具收购发票随意性强、征管难的现状,可以按照简税制原则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实行简易征收。具体办法是:由税务机关按加工农产品的具体类别,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核定增值税简易征收率,在销售时开具税率为1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仅用于下游企业的抵扣,完税时直接按企业的销售额进行简易征收;农产品收购发票和其他进项税不再进行进项税抵扣。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税收监控难的问题。难点在于需要税务机关根据国家扶持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有关政策,充分结合当前企业经营状况尤其是增值税税负情况,按加工农产品的具体类别,公正、公平地核定合理的增值税简易征收率。
(2)即征即退模式。目前,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增值税在全部税收收人中的比重很小,而且征收成本高昂,企业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考虑采取企业购进农产品不计进项税额,对销售时征收的增值税进行即征即退处理。这样可弱化企业的作假动机,使申报和缴纳税款回归正常轨道,也为将来恢复征收税款收集重要的相关数据。需要注意的是,即征即退政策可能会降低地方财政的收入,尤其是在农产品加工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其推行必然会遇到阻力。因此要全面统筹,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采取渐进的方式加以试验,如效果良好则考虑逐步推广。
4.发挥稽查的威慑作用。农产品收购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偷税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虚抬收购数量和收购价格多抵进项税额,仅通过纳税评估来强化管理是不够的,还要加大稽查力度,做到严查重罚,发挥稽查的威慑作用。对通过评估发现有虚开收购发票的、长期纳税申报明显税负异常偏低的、收购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一定比例的、长期发生亏损的企业必须执行稽查程序,对违规虚开农产品收购凭证的纳税人,应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严从重处罚,以增加其违法成本。
第四篇: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研究开题报告修改稿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研究
专 业
学习中心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文献综述
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日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约占我国整个农产品贸易额的三分之一,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最大的目的国。日本耕地有限、生产成本高、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等原因造成了日本食品价格非常昂贵,由于受到本身国情的限制,农业在日本属于夕阳产业。这为我国农产品进入日本市场带来了契机。近年来,由于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两国之间农产品贸易发展缓慢,但是中日农产品贸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是在上述背景下对中日之间农产品的竞争力及贸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马云,2004)
(一)关于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原因的文献论述
首先,“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日本对中国设置了层层的“绿色壁垒”,用来保护本国的农产品,限制中国农产品进入日本市场,其标准越来越严格,甚至可以称为苛刻。“绿色壁垒”所涉及的范围逐步扩大,从开始的个别商品发展到整个禽、肉、蛋品和水产品行业。并且在日本对我国实行贸易壁垒的影响下,世界多个国家地区也开始竞相仿效,给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了极大阻力。(刘李峰,武拉平,刘庞芳,2006)
其次,中日贸易争端的影响。从中日已经发生过的历次争端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引起争端的根源是两国间的利益冲突。当然,这和我国很多农产品本身的生产加工技术较低及农药残留高也有着密切关系。我国的农产品普遍存在着品种少、规模小、市场单一的特点。由于生产环境较差及工艺水平低,成品的质量不高,包装粗糙,附加值低,最重要的是产品往往存在安全隐患。农民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经常超标使用违禁农药,造成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出标准。(张宏,刘祥霞,2004)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发展趋势的文献论述
王星论述了发达国家的食品进口制度是非常严格的,但日本的食品进口制度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发达国家更为严厉。日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当重视,其法律法规也较为健全,日本直接对社会发生行政执法行为的部门只有两家,即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安全卫生标准,包括动植物疫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一类是质量标准。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了 2000多个品种、1000多个残留限量标准;农林水产省已颁布7类、351种品质规格标准。为了具体落实基本法,日本国会在肯定列表制度的前提下,通过了《流通三法》,即《特定农产品加工经营改善临时措施法部分修正的法律》、《批发市场法以及食品流通结构改善促进法部分条款修正的法律》和《关于农林物资规格化及其品质正确标记部分修正的法律》(简称修正JAS法)。
尹小平,王洪会在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中论述了修正JAS法实施后,农林物资规格调查会经过多次讨论,公布了有机农产品(食品)的特定JAS规格,修正JAS法规定,有机农业的栽培条件是,果树和茶在收获前3年、蔬菜和稻米等在播种前2年不使用农药和化学肥料,但转基因作物和有放射线照射的作物除外。与此同时,被许可的有关肥料、土壤改良资料、农药、调节用的生产资料也有相应的规定。另外,规定在加工食品中,有机农产品的比重必须占95%以上,对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药剂也有相应的规定。在标签上,必须标有“有机农产品”、“有机栽培农产品”、“有机 XX”等字样。如果是处于转换期间的,应在名称的前面或后面标有“转换期间”。
焦朝霞,赵红娟,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看中日农产品贸易中论述了在规定必须标明有机农产品(食品)规格的同时,农产品(食品)是否确实按照所规定的标准进行栽培的,必须接受第三者的认定和证明。根据修正JAS法的规定,被农林水产大臣指定的登记认定机关,可以对食品制造商、生产者(生产工程管理者)和进口商的农产品(食品)进行认证。并且规定接受认证的业主有标记的义务。关于认定机关审查(认定)者的资格,规定大学毕业生必须有从事有机农产品生产3年以上经验,高中毕业生必须有 4年以上经验、并且在农业生产有指导、检查、试验研究方面的经验。没有学历的,则必须有5年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
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国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带来了消费水平的明显提高,为日本农产品进人中国市场提供了极好的基础和载体。日本已经重视并强力推动日本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在长期承受海外大量进口农产品竞争压力的同时,反击抢滩海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农产品国际市场。以其先进的生产技术、优良的产品品质、独特的食品风味,已经闯进了海外市场并占据了一些分量。日本对农产品设限越来越高,将会对中国和国际农产品激烈的消费市场带来新的较大的浪涛。
二、论文提纲
一、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基本现状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分析
二、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原因
(一)中日贸易结构不平衡,出口农产品结构失衡
(二)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缺乏战略目标,一味求快
(三)日本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与贸易保护主义
(四)中日贸易争端与协调机制的不健全
三、中国应对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措施
(一)建立双边贸易合作协调机制,促进稳定发展的贸易关系
(二)熟悉世贸规则,维护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正当权益
(三)建立产品多样化的生产方向,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企业应对绿色壁垒
四、结语
三、参考文献
1.焦朝霞,赵红娟,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看中日农产品贸易,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04期
2.尹小平,王洪会,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经济纵横,2006年07期
3.王星,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定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日本问题研究,2005年03期
4.王星,孔庆峰,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与未来,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胡蝶,张帆,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时代金融,2006年08期
6.刘李峰,武拉平,刘庞芳,中国蔬菜贸易的基本格局、市场特征及发展策略,中国蔬菜,2006年08期
7.洪峰,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食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8.马云,中日关系:回顾与展望,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张宏,刘祥霞,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陈志恒,徐飞,中日韩贸易合作:历史、现状及特点,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05期
第五篇: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1内容简介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是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是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积数十年之功成就的力作。书中对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闽南方言韵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闽方言韵书的流转都有深入的考察,是一本方言学的佳作。
作者简介
马重奇,1949年7月出生,福建省漳州市人,福建省优秀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校语言研究所所长、校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先后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汉语拼音与拼音分技术委员会委员,被人事部聘为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还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福建省辞书学会会长等职。此外,还兼任《中国语言学年鉴》和《古汉语研究》编委等。马重奇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与方言音韵的教学与研究,科研成果卓著。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学术奖励6项,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等。
编辑推荐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
上编 中国大陆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一章 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 第二节 晋唐五代时期汉人入闽与闽方言 第三节 宋元明清汉人入闽以及闽次方言区的逐步形成 第四节 现代福建汉语方言分布概况
第二章 闽方言韵书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韵书源流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近代福建音韵学研究概述 第三节 闽台方言韵书说略
第三章 闽南泉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泉州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泉州各县市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 三 声调系统
第三节 黄谦《汇音妙悟》音系研究
一 《汇音妙悟》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序言 二 《汇音妙悟》声母系统 三 《汇音妙悟》韵母系统 四 《汇音妙悟》声调系统
五 《汇音妙悟》声韵调配合表及其语音层次分析
第四节 廖纶玑《拍掌知音》音系研究 一 《拍掌知音》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 二 《拍掌知音》声母系统 三 《拍掌知音》韵母系统 四 《拍掌知音》声调系统
第五节 《汇音妙悟》与《拍掌知音》音系比较研究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四章 闽南漳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漳州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漳州各县市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三节 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与[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音系研究 一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音系性质 二 声母系统研究 三 韵母系统研究 四 声调系统研究
五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
第四节 无名氏《增补汇音》音系研究 一 《增补汇音》韵书之所本 二 《增补汇音》音系性质讨论 三 《增补汇音》三十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五节 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渡江书十五音》的由来及其音系
二 《渡江书十五音》内部证据兼论其音系性质 三 《渡江书十五音》四十三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六节 漳州三种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一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声韵调系统的比较考察 二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基本一致性 三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差异性
四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母与漳州10个县市方言对照表
第五章 兼用漳、泉二腔的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厦门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厦门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 三 声调系统
第三节 《八音定诀》音系研究
一 《八音定诀》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音系 二 《八音定诀》的声母系统 三 《八音定诀》的韵母系统 四 《八音定诀》的声调系统 第四节 《击掌知音》音系研究 一 《击掌知音》声母系统 二 《击掌知音》韵母系统 三 《击掌知音》声调系统
第六章 闽南潮汕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潮汕地理概况、历史沿革和潮汕方言 第二节 现代潮汕方言声韵调系统 一 声母系统比较研究 二 韵母系统比较研究 三 声调系统比较研究
第三节 张世珍《潮声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潮声十五音》作者、成书时间及其体例 二 《潮声十五音》声母系统 三 《潮声十五音》韵母系统 四 《潮声十五音》声调系统
第四节 蒋儒林《潮语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潮语十五音》作者、成书时间及其体例 二 《潮语十五音》声母系统 三 《潮语十五音》韵母系统 四 《潮语十五音》声调系统 第五节 无名氏《击木知音》音系研究 一 名同实异的两种韵书 二 《击木知音》的音系性质研究 三 《击木知音》声母系统 四 《击木知音》韵母系统 五《击木知音》的声调系统及其拟测 第六节 姚弗如《潮声十七音》音系研究 一 《潮声十七音》的音系性质 二 《潮声十七音》声母系统 三 《潮声十七音》韵母系统 四 《潮声十七音》声调系统
第七节 李新魁《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音系研究 一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母系统
二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韵母系统及其音系性质 三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调系统 四 《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声韵调配合表 第八节 潮汕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一 潮汕方言韵书音系性质概说 二 潮汕方言韵书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
中编 中国台湾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七章 台湾史略及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 第一节 台湾的地理与历史概说 第二节 闽、粤移民人台概况 第三节 台湾境内闽、客方言分布概况
第八章 现代台湾闽南方言音系比较 第一节 声母系统的比较 第二节 韵母系统的比较 第三节 声调系统的比较
第九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音系研究 第一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的出版与绪言 第二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母系统 第三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韵母系统 第四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调系统 第五节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声韵调配合表
第十章 《增补汇音宝鉴》音系研究
第一节 《增补汇音宝鉴》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 第二节 《增补汇音宝鉴》声母系统 第三节 《增补汇音宝鉴》韵母系统 第四节 《增补汇音宝鉴》声调系统
第十一章 《台湾十五音辞典》音系研究 第一节 《台湾十五音辞典》的前言部分 第二节 《台湾十五音辞典》声母系统
第十二章 《台湾话大词典》音系研究 第十三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音系研究 第四章 《台北闽南话音档》音系研究 第十五章 台湾闽南方言诸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下编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六章 闽台闽南方言诸韵书的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
外编一 闽南方言韵书与闽东方言韵书
第十七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八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安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外编二 闽南方言与海外闽南方言韵书
第十九章 福建闽南方言在海外的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 [看更多目录]
2序言
马重奇教授不久前发来新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一书的电子文本。这一类的内容跟我的研究兴趣有很大关系,于是我便抽时间陆陆续续地认真读了一遍,自我觉得颇有所得。一般来说,音韵学的内容都比较艰深难懂,特别是专门地区的音韵学更是如此,即使完全行内的人读起来有时也会感到乏味,可是马重奇教授的这部著作却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他尽力为将来的读者着想,把很多很专门的内容写得尽可能简单通俗,文字又很通畅。以前报上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好老师能把复杂的问题往简单里说,不好的老师则相反。我相信,马重奇教授在学生的眼里一定是一位好老师。
在全国所有大区的方言中,闽语流传的各种韵书、字书是最多的,而其中有关闽南方言的各类韵书、字书尤其丰富,堪称大观。例如大陆地区闽南方言流传的有:泉州黄谦的《汇音妙悟》(1800,泉州音)、建阳廖纶玑的《拍掌知音》(不详,泉州音)、叶开恩的《八音定诀》(1894,厦门音)、漳州谢秀岚的《汇集雅俗通十五音》(1818,漳浦)、无名氏的《增补汇音》(1820)、长泰无名氏的《渡江书十五音》(不详)、无名氏的《击掌知音》(不详)、张世珍的《潮声十五音》(1913)、崇川马梓丞改编的《击木知音》(全名《汇集雅俗十五音全本》,1915)、蒋儒林《潮语十五音》(1921)、潮安萧云屏编的《潮语十五音》(1923)等;台湾地区闽南方言流传的有:台湾总督府民政局学务部编撰的《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1895)和《订正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1901)、沈富进编著《增补汇音宝鉴》(1954)、林登魁编著《乌字十五音》(1960)等。就目前所知,这一类韵书、字书的数量多达20多种,这种盛况在汉语方言中是少见的。编纂韵书、字书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语言或方言的研究,但没有对语言或方言的深刻理解是绝对编不出韵书、字书的。越是复杂的方言越需要编纂韵书、字书。因此,闽南方言韵书、字书的繁盛,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闽南方言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且早就引起了特别的重视;也说明了闽南方言地区,包括台湾的闽南话地区具有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很多时候是通过韵书、字书的编纂表现出来的。
文摘 插图:
后记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首次全面、深入地对闽台闽南方言韵书进行历时和共时、时问与空间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和探讨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闽南方言语音的共同特点以及所存在的差异,从中窥知闽台闽南方言发展的线索和规律,进一步探讨闽台闽南方言的源与流的关系,说明历史比较法原则对闽南方言史研究的重要性。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从历史语言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福建历史上的移民史与闽方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密切关系。福建的早期开发与福建古代方言萌芽,西晋末年至唐五代时期中原汉人人闽以及闽方言的形成,唐宋以后中原汉人人闽以及福建方言的发展变化,才逐步形成福建境内现代汉语方言的复杂情况。明清时期闽、粤移民大量入台,也导致了台湾境内闽南话为主、客家话为次的分布格局。大陆迁台移民原籍地主要有三部分:一为泉州移民,他们入台最早。二为漳州人及厦门人,他们中的一部分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时首批入台,之后,主要在施琅平定台湾后大量迁入。三是客家人,他们迁台的动作最慢,时间最晚。
福建近代音韵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导致闽方言韵书的大量产生。最早闽方言韵书有两种,即:《六音字典》和《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六音字典》是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问世的闽北方言韵书,作者陈相。《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是托名明末戚继光所编撰的福州方言韵书。清代有大量的闽南方言韵书问世。如反映泉州方言音系的黄谦《汇音妙悟》(1800)和廖纶玑《拍掌知音》(约成书于康熙年间);反映漳州方言音系的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1818)、[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1831)、无名氏《增补汇音》(1820)、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年代不详);反映厦门方言音系的叶开温编《八音定诀》(1894)和无名氏《击掌知音》(年代不详);反映潮汕闽南方言音系的张世珍《潮声十五音》(1909)、蒋儒林《潮语十五音》(1911)、无名氏《击木知音》(1915)、姚弗如《潮声十七音》(1934)和李新魁《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1979)等。这些韵书的产生对台湾闽南方言韵书的编撰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的语言及方言的分类(繁体字)·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内容简介 马重奇教授不久前发来新著《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一书的电子文本。这一类的内容跟我的研究兴趣有很大关系,于是我便抽时间陆陆续续地认真读了一遍,自我觉得颇有所得。一般来说,音韵学的内容都比较艰深难懂,特别是专门地区的音韵学更是如此,即使完全行内的人读起来有时也会感到乏味,可是马重奇教授的这部著作却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他尽力为将来的读者着想,把很多很专门的内容写得尽可能简单通俗,文字又很通畅。以前报上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好老师能把复杂的问题往简单里说,不好的老师则相反。我相信,马重奇教授在学生的眼里一定是一位好老师。本书是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是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积累数十年之功成就的力作。书中对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闽南方言韵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闽方言韵书的流转都有深入的考察,是一本方言学的佳作。
作者简介
马重奇,1949年7月出生,福建省漳州市人,福建省优秀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校语言研究所所长、校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先后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汉语拼音与拼音分技术委员会委员,被人事部聘为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还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职。此外,还兼任《中国语言学年鉴》等编委。马重奇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与方言音韵的教学与研究,科研成果卓著。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学术奖励6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目录
序
上编 中国大陆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一章 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
第二节 晋唐五代时期汉人入闽与闽方言
第三节 宋元明清汉人人闽以及闽次方言区的逐步形成 第四节 现代福建汉语方言分布概况
第二章 闽方言韵书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韵书源流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近代福建音韵学研究概述
第三节 闽台方言韵书说略
第三章 闽南泉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泉州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泉州各县市方盲音系
一 声母系统
二 韵母系统
三 声调系统
第三节 黄谦《汇音妙悟》音系研究
一 《汇音妙悟》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序言
二 《汇音妙悟》声母系统
三 《汇音妙悟》韵母系统
四 《汇音妙悟》声调系统
五 《汇音妙悟》声韵调配合表及其语音层次分析
第四节 廖纶玑《拍掌知音》音系研究
一 《拍掌知音》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
二 《拍掌知音》声母系统
三 《拍掌知音》韵母系统
四 《拍掌知音》声调系统
第五节 《汇音妙悟》与《拍掌知音》音系比较研究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四章 闽南漳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漳州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漳州各县市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比较
二 韵母系统比较
三 声调系统比较
第三节 谢秀岚《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与[英]麦都思《福建方言字典》音系研究
一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音系性质
二 声母系统研究
三 韵母系统研究
四 声调系统研究
五 《汇集雅俗通十五音》文白异读系统研究
第四节 无名氏《增补汇音》音系研究
一 《增补汇音》韵书之所本
二 《增补汇音》音系性质讨论
三 《增补汇音》三十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五节 无名氏《渡江书十五音》音系研究
一 《渡江书十五音》的由来及其音系
二 《渡江书十五音》内部证据兼论其音系性质
三 《渡江书十五音》四十三字母音值的拟测
第六节 漳州三种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一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声韵调系统的比较考察
二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基本一致性
三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部的差异性
四 漳州三种十五音韵书韵母与漳州10个县市方言对照表
第五章 兼用漳、泉二腔的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厦门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现代厦门方言音系
一 声母系统 ……
第六章 闽南潮汕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中编 中国台湾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七章 台湾史略及闽南、客家诸方言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
第八章 现代台湾闽南方言音系比较 第九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详解》音系研究
第十章 《增补汇音宝鉴》音系研究
第十一章 《台湾十五音辞典》音系研究
第十二章 《台湾话大词典》音系研究
第十三章 《台湾十五音字母》音系研究
第十四章 《台北闽南话音档》音系研究
第十五章 台湾闽南方言诸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下编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六章 闽台闽南方言诸韵书的声韵调系统比较研究 外编一 闽南方言韵书与闽东方言韵书
第十七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十八章 闽南方言韵书与福安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外编二 闽南方言与海外闽南方言韵书
第十九章 福建闽南方言在海外的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
第一节 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
福建省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工作者报告,三明市万寿岩山灵峰洞遗址中,发掘出数十件砾石质旧石器,证明至少在距今1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生活。在漳州市郊莲花池山遗址下层发现了距今4万-5万年前的旧石器,三明市万寿岩船帆洞内发现距今约2万-3万年前原始人石铺居住地面和排水沟槽遗迹。距今约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在福建的分布区域又有所扩大,先后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漳州“甘棠人”骨殖或牙齿化石,证明了他们的存在。到了新石器时代,福建这个地域已有不少文物遗址,如福清东张的山坡遗址、闽侯甘蔗昙石山、白沙溪头和榕岸庄边山等地的贝丘遗址等均存在原始的地方文化类型,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金门发现的篦点纹陶器,跟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冈文化的篦点纹陶器相类似。这些都证明了至少在七千年前福建早已有先民在这里活动了。
《尚书·禹贡》记载夏禹治水之功,分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曰:“淮海惟扬州。”“淮”指淮河;“海”指东海。意思是淮河与东海之间是扬州。《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日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日扬州”。可见,夏朝时福建一带应属扬州地域。福建武夷山的船棺至今犹存,经测定,其年代大约是距今3400年的殷商时期。类似的船棺在闽、赣、湘、桂、云、贵、川等地均有发现,从其文化特征来看,当时的原住民夷落中可能有现今壮侗语族诸民族的先民。《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注:“闽,蛮之别也,《国语》曰:闽,芈蛮矣。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也。”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可见,“七闽”指的是远离中原的边陲地区少数民族聚集之处,当在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带。至今,闽南话“闽”“蛮”二字仍完全相同。《说文解字·虫部》:“闽,东南越,蛇种”;“蛮,南蛮,蛇种”。这里的“蛇种”即“蛇族”,就是信仰蛇神的民族。至今闽南、闽西一带建有不少蛇王庙、蛇王宫、蛇腾寺等,大概分布于福建的闽越人是以蛇为图腾的。战国时期,勾践七世孙无疆和楚威王作战(约公元前339-前329年),无疆战败被杀,楚兵占领吴越土地,越国瓦解,其后裔和福建原有土著结合,称“闽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