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感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龙感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进入秋播时节,龙感湖广袤的大地一派繁忙景象,龙感湖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幕正以豪迈的姿态徐徐拉开:在万亩小麦高产创建基地上,机耕手操纵着大型播种机来回穿梭。至此,全区6万亩冬小麦农机直播全面铺开„„
“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新就是“发动机”和“助推器”,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和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龙感湖管理区书记彭志伟如是说。
近年来,龙感湖围绕“生产规模化、经营组织化、投入多元化”,使现代农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创新经营方式,推进土地有序流转。该区为切实破解“谁来种田”难题,提高土地产出效率,该区加强了土地流转工作,构建了处队两级土地流转市场,完善了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引导农户以租赁、入股、置换等多种形式开展土地流转,全区共流转土地2.7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2.6%。土地有序流转,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由小农生产向规模生产、多种经营的转变。全区种植业发展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48户,12名种粮大户获得了省农业厅表彰;该区以“建园区、聚龙头、带基地、连农户”为经营思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种养的要求,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4万亩有机稻、4万亩黄籽油菜、1万亩有机瓜果蔬菜、1万亩优质稻制种的“4411”工程,和50万头生猪养殖、20万只肉鸭安全养殖、2万亩水产安全养殖的“522”工程。
创新组织结构,扶持专业合作组织。该区采取“自愿联合、自主经营、自该管理”的方式,大力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出台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促进政策,在项目、资金、信贷、用地、行政收费等方面为合作社提供支持,积极争取上级发展扶持资金,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全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农业生产基地30个,面积10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已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全区种植业订单面积达2.5万亩,养殖业订单2000万只以上,每年带动农民增收近2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机防专业合作社每年服务面积9万亩(次),节省人工2万人次,节本增效1000万元以上。该区拥有7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农机215台(套),社员115人,年服务面积9万亩,节本增效500万元。
创新融资理念,增强农业投入。龙感湖不断深化金融改革,优化服务体系,强化资金投入,促进资金要素向农业农村聚集。目前,全区投入“三农”发展资金1.48亿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农业投资担保公司为2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1亿元。投入“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1400万元,发放农业产业化、油菜免费供种、小龙虾发展、生猪养殖、小农水建设等奖补资金385万元。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互助金融,引导社会资金以经营带资、个人捐资、招商引资、合作集资等方式投向“三农”。截至目前,全区各类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12亿元。(通讯员严颖王汉石红娟 报道)
第二篇: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改革之文化篇
在文化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改革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而此次改革气魄更大、步子更稳,涉及面更宽、更有深度。全会关于文化的论述与党的十八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一脉相承,对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作了重要论述,这体现了中央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全会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点一: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对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进行了重点部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亮点1:体制改革思路明晰,文化行政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决定》提出,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办”向“管”转变,“管”什么,主要是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的转变。要更加注重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亮点2:改革措施到位,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决定》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有许多亮点和新意。《决定》强调要“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体现了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强调“鼓励非
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体现了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
亮点3:推动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自觉而清晰
全会公报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同志一定要处理好„魂‟与„体‟的关系,把坚持导向与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正是我们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可以看出,我们推动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自觉而清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世界宣示了我们党攻坚克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表明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有更加清醒坚定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亮点4:文化工作者在改革中大有可为
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仅有数量是不够的,还要更注重质量,要思考为群众生产怎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去满足群众的需求。全会公报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就是很好的导向。一个健全的现代文化市场的基本要求是优胜劣汰,让优秀的产品脱颖而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求把文化市场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掌握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营造好让作品不断涌现的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作热情,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公报还提出,要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具体的部署,让文化界人士大有可为,对于我们文化工作者而言,要主动通过文艺的手段,遵循创作规律,真实记录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艺术地弘扬改革的精神,以文艺的力量为改革的伟大进程鼓与呼,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要点二:关于“两个体系”的关系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代表了我国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基本布局。两个“体系”的提法,是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发展的全面、系统的制度化保障,也是中央在文化领域既强调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又强调民生保障的充分体现。
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意味着国家财政在文化方面的投入将不断增加,会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行更大规模的政府采购,这对文化产业是一个利好。不仅不会分流文化市场,反而会刺激人民群众更多的文化消费需求。例如,农家书屋
提供的图书会逐渐提升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使其产生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购买更多文化产品。此外,如果文化企业跟政府协同,配合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提供增值服务的机会。这也将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益处。
要点三: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三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人民为主体的服务理念;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公共文化服务的实现方式应该有更多市场化手段;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必须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的城乡文化差距和知识鸿沟,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当下首要任务是增加农村文化资源和服务总量,做大农村文化蛋糕。另外,要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决定》强调,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前的提法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上“现代”两个字,这是一大亮点,突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特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决定》强调“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是为了解决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九龙治水”的现状,加强协调,形成合理的布局与管理。要点四:关于建立竞争有序、开放统一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决定》提出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标志着要多层次、多方面、全方位地打造文化市场,不再单方面关注产业规模、GDP比重和发展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制度化保障和市场化规律,以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将在文化产权交易、资本市场运作、信息消费网络设施建设等方面带给民营企业更多机会。
《决定》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具体阐述中有三大亮点:一是继续强调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文化产品市场继续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二是更重视资本要素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三是“文化经济政策”的提法表明,今后政府对文化市场建设的扶持将更多采取制度化的经济手段,明晰了政府在文化市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市场,纵观十几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基本只管导向,把具体的创作生产问题交给创作者和生产者,条条框框减少了,人们的创造活力得以释放。在这一过程中,从业者获得了合理收益、观众大饱眼福、政府得到了税收、国家增强了文化软实力——市场使所有人都从中获益。
对文化而言,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还有另一层意义。文化依赖于人的创意,如果社会和经济制度过于严苛,压抑或者阻碍了创意的发挥,文化就会凋敝;反之,社会和经济制度鼓励和褒奖创意,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欲望得以充分涌流,文化就会繁荣。说到底,政府自身不会创造文化作品,但政府可以也应当创造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
要点五:关于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决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出发,把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任务,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这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崇高的文化追求,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三十多年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打开国门搞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没有对外开放,也就没有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现在,我国文化建设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正朝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迈进。实现这个目标,要求我们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之路,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实现文化新跨越、创造文化新辉煌。
要点六: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我们党最为重要、最具有核心意义的文艺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必须更加生动深刻地表现人民群众建设新生活的伟大创造;必须更加生动深刻地表现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愿望,表现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必须以文学的力量更加坚定地推动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患难。历史证明,优秀的文化作品,不是书斋中造出来的,也不是连古缀今“穿越”出来的,而是从生活的深处开掘出来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需要文化工作者重心下移,扎根沃土,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挖掘创作素材,提炼诗情画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历史的经验,也是时代的呼唤。创作只有接地气,沉进生活,以人民为创
作对象,及时把握社会变化,善于因势利导,文化产品才能由更多更好向更好更多跨越,赢得人民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实现价值和意义。
第三篇: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以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主体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宿州市作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地区,承担着“创新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的试验内容,肩负着培育现代农业三大经营主体的重任。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现代农业重要经营主体为视角,尝试分析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中的重要意义深入揭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面临的难题初步提出了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中的重要意义
(一)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迫切要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和统一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从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的经营主体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农户,经营主体素质不高,经营规模不大,经营效益不高,这种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经不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一些地方农忙季节人手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要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地怎样种”的重大问题,迫切要求改造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二)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托。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核心内容。农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相对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来说,既是我国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一种组织形态,又是我国农村先进生产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因此,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托。从生产力角度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克服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的分散性、低效性等弱点,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和统一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交易风险、降低交易费用等外部利润。从生产关系角度讲,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能够沟通涉农三次产业之间的内在关系让农户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润而且能够沟通土地、科技、劳动力、资本等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666个,总量居全省前列,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进入了一个数量持续增长、质量逐步提高的发展阶段已经在推动我市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动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有效形式。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农民为主体、依托主导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新模式。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四大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市266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0%以上分在粮食、畜牧、果蔬、林业等四大主导产业上,其中粮食类410个,畜牧类894个,果蔬类977个,林业132个,它们在促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形成和发展。目前,我市探索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四种基本模式一是合作社自办加工和流通实体,实行“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二是合作社与大型龙头企业合作,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三是合作社与大型超市合作,实行“超市+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四是合作社与大型批发市场合作实行“合作社+批发市场+农户”模式。
(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服务性组织,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建设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发展了多种形式的统一经营方式,弥补了村组集体统一服务的不足。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探索了三种统一经营方式:一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农户分户生产管理,合作社统一经营服务的“统分结合型”如埇桥区群富甜叶菊合作社,二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租赁、入股形式;合作社“统一生产经营型”,如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租赁、入股形式、转包经营、合作社“统一服务型”,如埇桥区八张村富民瓜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二,发展了统一服务的内容提升了统一经营的层次。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过去为农户提供单纯的生产、技术服务,逐步转向提供生产、加工、技术、销售、信息和资金服务等综合方向发展,强化了“统”的功能,提高了统一经营的层次。
(五)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以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互助经营为特征、社会化服务为内容、与传统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相区别的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2011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总数达2666个,资产总额13.3亿元,成员数16万多个,带动农户74万多户,盈余返还1.1亿元,从事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190个,占总数的62%,同时还出现了土地流服务和资金互助服务等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17家。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服务农户能力、抗拒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在逐步增强探索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一条有效实现形式,找到了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抓手。
二、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几点思考
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市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之中,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还不成熟、不完善,发展中面临着人才缺乏、管理松散、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大等难题。破解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遇到的这些难题既是我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实施“农业提升战略”的迫切需要。
(一)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首先要大力优化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环境。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阶段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不少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接受也有一个认识过程,因此,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初期特别需要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扶持其发展壮大。当前,需要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目前,我市已经出现了一大批种养专业大户,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666个、专业协会213个、联合社2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5家,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在我市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级领导干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辩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定发展信心,满腔热忱地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
2、营造社会舆论环境。我市的党刊党报、广播电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要积极关注我市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试验情况,及时跟踪报道我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进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同时,要积极争取利用国家和省部级新闻媒介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宣传我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动态和发展经验。
3、优化政策运行环境。要加大财政政策执行力度,严格落实宿发[2005]17号、宿发[2007]8号等文件规定的扶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政策。要加大金融政策执行力度,严格落实宿州银发[2010]12号文件规定的金融信贷政策,积极帮助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申报部、省级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扶持。要加大人力资源政策执行力度,依托“阳光工程培训”、农民企业家培训等项目,加强培训力度,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要加大税收、用电、用地等其他政策执行力度严格落实宿农[2010]100号等文件规定规定。
4、积极开展示范社建设。要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文件的要求,紧紧围绕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品牌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示范社建设。要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认真总结我市和外地联合社的发展经验,积极扶持和打造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示范联社,切实解决典型不点、亮点不亮的问题。要加大共建力度,积极探索省市共建、市县共建模式,充分发挥省、市、县和不同部门的积极性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5、完善工作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一个统一、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协调农业、财政、工商、税收、民政、科技、金融、供销、税收等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整合各部门管理资源,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积极作用切实解决多头管理、合力不强的问题。
(二)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要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符合群众意愿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但是,农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地与之相适应。因此,培育现代农业经主体,必须要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实现“两个转变”,提升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
1、积极推进家庭经营方式转变。依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灵活、多样、有效的新型农民培训,提高经营主体的融资经营能力、科技应用能力、机械使用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
2、积极推进统一经营方式转变。这是现阶段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机制的重点和难点。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以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积极完善、推广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四种基本模式,探索密切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联结机制,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统一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三)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前提和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必须要在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上的重要作用。
1、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规范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民互助经济组织,因此,扶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可以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户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要按照《承包仲裁法》要求,尽快健全县、乡、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仲裁机构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
2、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上下功夫。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手中,既能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又能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超过2000亩的有50个,流转面积在实现土地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和发挥规模效应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符合现代农业组织发展规律,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有效形式,是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因此,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充分发挥现代经营主体在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的重要作用。
1、强化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户的服务。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签订合同,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
2、创新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设立风险基金、可盈余分配、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权利责任,提高订单履约率,引导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主体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3、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一村一品专业村对接,把一村一品专业村、专业乡镇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标准化生产基地。鼓励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现代流通方式。
(五)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支撑。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的重要作用。
1、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社会化服务主体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格局。
2、发展多层次服务体系。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要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既要发展生产、销售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也要发展科技、信息、金融、能源等高层次的社会化服务,健全完善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发展多形式服务内容。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既要创新公益性服务的实现形式,也要创新经营性服务的实现形式,既要发展专项服务,也要发展综合性服务,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第四篇: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陈安丽
2012年第4期 ——社会建设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均衡发展。近年来,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保障受教育者权利、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出发,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势初显,正在向优质均衡目标迈进。
一、完善制度安排,建立统筹推进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关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在起跑线上的公平,而且事关民生的改善、社会的和谐。从2008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几年在一号文件中或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2011年7月,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形成均衡发展合力。省政府成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
——强化省级统筹。2010年初,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两个机制”、“三化目标”、“四项工程”的政策框架,即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学质量一体化的目标,实施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实施步骤上,我们坚持“省级统筹、以县为主、试点带动、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将全省112个县(市、区)分为三类,分三批进行改革。每一批都确定20个左右的县(市、区)为省级试点单位。省里整体推进,同时又分类指导,确定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实行联动推进。实行项目联动,各级政府将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纳入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各级教育部门统筹实施教育系统内“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等项目。实行部门联动,各地统筹使用县域内宣传、文化、体育、扶贫等部门的项目经费,切实发挥经费和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实行奖惩联动,对于推进均衡发展工作进度快的地方,省教育厅在安排新项目时优先考虑;对工作进度滞后的,暂停、调减项目资金。设立“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鼓励改革创新。
二、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推进武汉城市圈义务教育改革。以部省共建武汉城市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圈内义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启动了“武汉城市圈基础教育对口交流合作计划”。组织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和城市圈内的8个县(市、区)签订“合作协议”,从互派干部挂职任职、教师定期交流任教、学生互访交流学习等6个方面,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和互动。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推行“联校走教”、“教育发展协作区”、“一校制”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校走教”,即学校联合、教师走教,以一所完小为主体,将临近的农村初小、教学点作为其分部,整合为一个集人事、财务、管理于一体的联合办学实体。“教育发展协作区”就是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通过教育资源的统筹来布局教育区划,协作区内教师统一管理调配。“一校制”,就是以中心小学为龙头,其他学校加入,共同组成“一个法人代表、一套班子、一张课表、一本账簿”的“一校多区”教育联合体。通过改革学校治理结构,试点地区整体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有的试点县市的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大体持平、更趋均衡。
——推动建立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障困难群体教育权益的机制。围绕关注和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这个核心和重点,建立联系卡制度、结对帮扶制度、心理咨询制度、课外生活管理制度以及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机制,努力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立体网络。落实“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纳入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考虑。武汉城市圈实行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全纳入”。
三、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均衡配备机制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均衡配备教师资源,重点是加强和改善农村教师队伍。
——以实施国家“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和“特岗计划”为载体,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机制。2004年,我省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采取政府出资购买阶段性服务的做法,每年遴选一批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服务期三年,为农村学校补充高素质师资。先后出台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三年服务期内免费培训、选送服务期满扎根农村学校任教的优秀资教生出国培训等12项优惠政策。到2011年底,有2万多名“资教生”和“特岗生”到全省83个县(市、区)的1300多个乡镇学校任教,60%以上服务期满后自愿留在农村中小学校继续任教。2011年底,“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获得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举办的“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的最高奖——特别奖。今年1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资教教师来信上作出批示:“来信收读,非常高兴,也深受鼓舞。扎根基层,毕生从教,十分光荣,也会大有作为”。从2012年起,我省将在继续实施“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建立省级统筹的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落实“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
——以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国培计划”等项目为载体,建立教师培训机制。2005年,我省启动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采取政府招标购买培训服务的模式,每年安排2000万元,组织2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到武汉高校免费集中培训。7年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14万人次,占农村教师总数的42%。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免费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93295人次;实施“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培训优秀中小学教师校长1110名;实施“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选送500多名中小学教师、校长赴海外培训。同时,加大市、县、校三级培训力度,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以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为载体,建立教师交流机制。为破解城乡教师优质资源配置不公等难题,2006年,我省启动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政策引导、整体推进”的策略,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采取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赴农村县(市)巡回讲学、建立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和城镇教师定期支教制度、城镇学校管理干部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职、农村学校校长到城区或其他教育发达地区挂职等措施,加强城乡教师的双向交流。
——以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为载体,建立教者从优的条件保障机制。2007—2010年,省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1亿元,争取中央试点经费6000万元,推动全省投入资金近5亿元,新建和改造教师周转房57万平方米、近2万套,免费提供给城乡交流教师、特岗教师和无房教师使用,未来四年将再建2万套。建立教师与当地公务员津补贴联动机制。建立农村教师津补贴制度,各地按高于城区教师绩效工资12%以内的水平确定农村教师津补贴标准。
——以实施“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为载体,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规范评价制度。以“围绕新目标、建立新机制、实施新课改、提高新技能”为宗旨。2011年,我省在全省中小学强力推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以课内比教学为载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课外访万家为载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截至2011年底,全省42万名中小学专任教师参与率达100%。最近,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出重要批示:“湖北在中小学开展教师家访活动,拉近师生感情,提升师德素质,是教师职业规范化建设,推进学校—家庭合作办好教育的好方式,应在全国大中小学中大力提倡推广。”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养教师典型。我省师德典型层出不穷,先后涌现出了何家坤、胡安梅、桂希恩、郑琦、范献龙等一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代表。汪金权、桂贤娣老师先后被授予第一、二届“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湖北是唯一一个连续两届获得这项荣誉的省份。去年,谭定才老师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1人物”。
四、完善保障措施,建立目标管理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省委、省政府强调,要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第一投入,近五年来,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2217.72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19.12%。2011年省筹措安排预算内教育资金1.88亿元,投资额超过了过去五年累计投资总额。湖北省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安排中小学校舍改造资金6亿元。在今年预算中,省本级财政预留教育经费39亿元。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为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加强督导评估。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建立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制度的意见》和《湖北省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确定20个试点县(市、区)作为教育质量观测点,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并逐步扩大到全省。
——实行目标管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县(市、区)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方案》,将县(市、区)党委、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省政府要求县级政府要履行制定规划、调整布局等6个方面职责,承担22项具体任务。今年起,我省将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
根据《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要求,到2015年,全省所有112个县(市、区)将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继续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让全省所有适龄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作者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第五篇: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改革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把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通过建立合理的农业用水机制,调整灌区种植结构和优化灌区管水方法,调整农业与生态之间不合理的用水现状,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做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加快推进节水型农业建设步伐;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首先要规范管理、合理配置。严格执行自治州“总量控制,限额供水,超引加价、节本增效”的引配水原则,在全县各灌区、协会推行水票制、用水申请制和预警制。推广统一种植、统一灌溉、统一管理的集体灌溉模式,实行“供水管理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用水户”的管理体质,形成政府调控、民主协调、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新的水利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引、配水计划和渠道轮灌秩序,坚决杜绝“人情水、关系水”和无故浪费水现象,确保公平、公正灌溉,保证按需供水。继续做好水量、水费的核算工作,在各村组设置水费公开栏,及时公布用水情况和收费情况,做到水量公开、水价公开、水费公开。
继续推进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村级用水管理及水费征收工作由农民用水者协会进行全面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用水管理和水费征收工作的积极性。依托用水者协会,灌前编制用水计划和配水计
划,灌中合理安排水轮,做到灌前有管理,灌后有预警。为自治
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水资源保障。
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做好工程管理体制建
设。自治县境内的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范围已根据自治区土管
局、自治区水利厅[1993]18号文件规定进行确权划界,人人都
有管护的职责和义务,水利工程由水利部门和各受益单位共同进
行管理维护。根据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水利管理办法(试行)》
第四章第十三条规定,水利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维护以支渠为
界,支渠以上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由水利部门负责筹资、建设和
维修养护;支渠以下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由村(组)受益单位负
责筹资、建设和维修养护,村(组)受益单位在筹资建设上坚持
“一事一议”原则。各灌区四级渠道(干、支、斗、农)的清淤
工作由乡镇(场)人民政府(管委会)组织农牧民负责实施。
建立工程管护制度,工程规模较大且位置远离耕地及居民点的派驻专门管护人员,居民点附近在耕地内的工程由村民进行看
护,保护工程不被人为破坏。对年久失修、已经损毁的工程进行
重新修建,对部分损坏的工程进行局部维修,保证工程尽快恢复
并发挥效益,维护正常的水利基础建设环境。
随着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必须寻求多种投资渠
道和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模式,保障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
良性运行机制,确保已建成的水利设施正常发挥效益,在积极争
取国家项目的基础上,自治县财政也应逐年增加对水利的投入。
组织农民用水者协会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积极引导农牧民参
与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积极开展经营权转让,股权转让或资产拍卖等融资手段,引
进先进的管理手段,盘活水利存量资产。大力发展民营水利经济,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理顺供水成本,确保投入有回报,为民
营水利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增强水利对民间资本的吸引
力度。
稳妥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发挥水价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促
进节约用水和可持续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实行供水到户,加快
水价改革。实行供水到户可以杜绝农业用水混乱局面,促进节约
用水,减轻农民用水不合理负担,促进水价改革,提高水费的计
收率。各用水者协会在供水到户的基础上,要加强末级渠道的管
理,实行用水户最终结算水价制度。供水到户工作应不断完善和
改进,提高供水质量,没有推行供水到户的用水户协会,应加强
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在辖区实行供水到户。按照“一次定
价,分步到位”稳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合理确定水价,各级财
政承担的公益性岗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
计入供水成本。各地州核定农业成本水价,县确定执行水价,报
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备案,“十二五”力争达到水成本价的70%,“十三五”基本达到水成本价。末级渠系维护费有农民用水合作
组织按照民主协商的原则自行确定。农业供水推行终端水价制
度,建立并完善计量合理、规范管理的水费计收体制。制定工业
水价指导意见,明确工业水价构成,按照工业供水类型和区域水
资源平衡稀缺程度核定水价。实行差异化的水价政策,区分水资
源公益性和商品性,农业及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定额累进加
价制度。对农村二轮承包地、牧民定居饲草料地和粮食生产之外的耕地、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加收资源水价,拉开高耗水行业水
价价差。资源水价由县级以上政府根据水资源的稀缺程度核定。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逐步实行成本水价供水,没有达到成本水价供
水的差额部分由当地财政补贴,对于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自来水
厂由自治区财政给予用电费用补助。稳步推进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阶梯式水价制度。由自治区发改、财政和水利等部门提出自治区
水价综合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
加强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完善基层
水利服务机构,加强日常工作制度建设,从乡(镇)、场水利管
理站到局属各股室,严格工作纪律,大力提倡生活节俭、工作有
效、廉洁自律、热情文明的作风,再创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牢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服务观、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加
强对新技术、新节能产品的培训学习力度,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效能建设、节能环保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各级水利服务机构的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
性职能。充实基层水利服务人员,确保基层一线工作的水利技术
人员的比例及专业性质。支持县乡建立农村基层水利专业应急服
务组织,提高抗旱、防洪等应急服务效率。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
系,加强水利科技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以工程技术和节水
技术为重点的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扩大以膜下灌溉技术为代表的高效节水技术应用范围。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电子
办公进程和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已为驻各乡(镇)、场水利管理
站配备电脑、打印机等电子办公设备。根据水管人员量、测水以
及工程建设需求,更新一批测量仪器设施。对局属各股室老旧电
脑进行更换,根据工程建设需要,新建一套远程自动化控制滴灌
系统设备,更新水利建设档案管理室,增配摄像机、照相机等档
案管理设备,以满足现代水利建设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强水利队
伍自身建设。大力支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工程维护、用水管理和水费收缴等自我管理水平,增强自我服务能力。充分
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经营性水利服务项目走向市场。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制定
相关政策制度,编制规划,组织保障实施。制定节水办法,编制
节约用水发展规划。总量控制,逐级分配,定额管理。根据全县
用水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用水指标,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
额管理相结合的基本管理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优化配置。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并按
照水资源条件调整现有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节水工程建设,深入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节水增效能力。开展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全面推行各种节水
技术、设备和器具。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取水许可
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包括水资源管理、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等在内的水资源和节水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稳定的节水投入保障机制和良性的节水激励制度。确立节水投入的专项资金。从水资源费、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水费等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节水管理专项资金。通过节水专项奖励、财政补贴、减免有关事业性收费等政策,鼓励和支持节水建设长期稳定发展。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用水行为,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全面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