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培养制度——以历史学研究生的培养为例
美国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培养制度——以历史学研究生的培养为例
关于美国大学培养史学专业研究生的情况,其实是一个相当难写的题目。因为美国有几千所大学,能授予史学博士学位的至少上百,能授予硕士学位的更是数不胜数,虽然研究生训练的过程大致相同,但全国并无统一的规则,一概而论显然不合适。此外,我虽然先后在美国东西部5所大学的历史系
(所)或读学位或做研究或当教授,但我的观察和经历毕竟有限,加上我学的和教的是美国史,对历史系其他专业的情况并不了解,以偏概全更可能造成误导。因此我希望事先提醒读者,本文最多只能算是一种从个人经历的角度对美国史学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描述和观察。
与国内史学研究生的培养一样,美国的史学研究生也有硕士与博士两种学位之分。从训练模式来看,两者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不同的是,在美国,博士训练的过程更长,工作量更大,要求也更高。有人将“Ph.D.”戏称为“PiledhigherandDeeper”(“垒得更高、专得更深”)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就读学位的时间而言,硕士学位一般在两年内可以完成,博士学位的完成则至少需要5-7年,有时甚至更长。与国内的硕博士培养时间相比,美国的史学硕士训练时间至少短一年,而博士训练则要比国内长一倍以上。就训练目的而言,美国的史学硕士学位基本上是一个专业知识的进修学位,强调学生在某一领域内史学知识的积累和熟练,培养学生从事有限规模的史学研究的能力。博士学位以培养大学教师和专业史学家为目标,课程训练时间更长(如从本科直接读博士,一般要选3年的课),外语要求更高(至少两门),选课结束后,要通过资格考试,然后才能开始写论文。理论上,一个史学博士不仅要系统、全面和有深度地了解本专业的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前沿研究,还要拥有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面。与此同时,他还必须具备独立进行原创性史学研究的能力。同是学习美国史,博士生所接受的知识面和研究能力的训练在深度和广度上要非常明显地远远超过硕士生。
史学博士研究生的训练过程包括这样几个过程:(1)申请与录取;(2)课程训练;(3)学位候选人资格考试;(4)论文的写作与答辩;(5)获取就业和出版博士论文的机会。严格地说,最后一项不应算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但研究生毕业后能否找到称心如意、学以致用的工作,博士论文能否最终得以出版,出版后能否得到学术界的认可,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与学生、导师、系和学校都有关系,直接关系到系研究生培训项目的质量和名声。限于篇幅,我在此只讨论前面四个过程的内容,并以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为主。
一、申请与录取
在美国申请读史学研究生,手续和过程要比国内简单。除GRE外,无需经过其他形式的全国性考试。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自由度也比较大,只要不惜报名费,一个人可同时申请多所大学。按时将要求的材料寄达学校,申请过程就算完成。近年来网络的发展更加简化了申请手续。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本科学历的成绩单、硕士学历证书和成绩单、GRE成绩和推荐信(3封)。母语不是英语的外国人要寄TOEFL成绩。个别学校要求附上写作样本。与国内报考研究生相比,申请材料要多一些,但这些材料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申请人的教育经历、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接受深造的潜力。
申请材料到齐后,先经研究生院初审,合格者转至历史系,由历史系的录取委员会来做录取决定。录取委员会由本系教授轮流组成,其职责是负责阅读每位申请人的材料,逐个讨论,决定一个初步录取的名单。录取决定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做出,不存在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如遇有争议的人选,则通过投票来裁决。初步录取名单确定之后,有的学校会邀请申请人到学校面试,然后再做出正式录取的决定。接到录取通知后,申请人有2-4个星期的时间决定是否接受录取。
一个系每年招多少研究生没有硬性的规定,但决不是“多多益善”。除申请人的质量外,录取人数的多少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本系的教师资源(即本系是否有足够多的称职的教师来指导研究生,或本系是否能够开出足够多的研究生需要上的课)、本系拥有的经济资源(即本系能够提供多少份全额奖学金或助学金,或本系需要多少助教或助研)、系内各专业之间的平衡(即美国史、欧洲国别史、古代史与其他非西方地区和国别史和专题史之间的平衡)、和本校的研究资源(即本校是否能为某一方向的博士论文提供相应的图书资料的支持)等。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市场对史学博士的需求量。研究生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直接挂钩,这是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明显特征之一。如果博士生毕业后找不到教职,高教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院系在分配资源时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避免造成在校研究生人口的过度积压,减少师资资源的“浪费”。20世纪90年代史学博士的需求一度处于低潮,俄亥俄州议会一举砍掉了该州一批州立大学的史学博士学位
第二篇:研究生培养
甘肃
肖正军骨伤专业班
一、总则
高等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实行研究生培养和授予学位制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继承与创新并重,要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特色,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药专门人才。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科学研究或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做到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发扬优势,形成特色。
二、培养目标
(一)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医药事业,品行端正,学风严谨,遵纪守法,具有科学道德修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德医风;服从国家分配,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的能力和具有较高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水平。
(三)具有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及较强的听、说、写、译能力。
(四)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信息获取的技能。
(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文化修养。
三、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应是二级学科下的子系统,相当于三级学科,它应有稳定的研究范围和坚实的研究基础,且完成了若干独立的重要研究课题,并能体现出我院的学术优势和培养特色。
研究方向的确定应是认真的、严肃的,要注意其先进性、科学性和相对稳定性,研究方向的学术领域不宜过窄。每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根据学科的实力一般以3-7个为宜。
四、培养方式
(一)硕士研究生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并重的培养方式。
(二)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导师具体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三)实行导师与研究生定期见面制度,加强指导力度。要注意师生配合,教学相长,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双方的积极性。
(四)计划培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既要制定统一的培养方案,又要结合每个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和研究方向及具体情况,制定单独的培养计划,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五)政治理论课学习与时事政治教育相结合。研究生应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与形式政策教育,参加公益劳动。德育教育的具体工作由研究生处和研究生所在系、支部、学位点(室)及导师共同负责,应将业务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紧密结合,采取多种教育形式,以提高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五、学制与时间安排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1.5年。具体年限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课题情况由导师、学位点和系部协商确定,报研究生处审定后,列入培养方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
根据培养模式,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时间分配如下:
(一)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第一学年集中进行课程学习;第二、三学年由系部负责,进入学位点(教研室、研究室、科室),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实践技能训练和撰写学位论文。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学期集中学习公共必修课;第二学期开始进入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轮转和临床工作,完成规定的临床技能训练,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
研究生可延长学习年限,延长学习应按学籍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六、制定培养方案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进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文件。专业培养方案应包括该学科专业的学科简介、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与方法、教学和临床实践、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内容。
(二)培养方案按二级学科专业(中药学按一级学科)编制,各学科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执行。专业培养方案批准生效后,应维护其严肃性和稳定性,不得随意改动。如有特殊情况需改动,要履行审批手续。
(三)为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结合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需求,培养方案应定期调整与修订,一般每3年重新修订一次。
七、制定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综述报告、科学研究、选题报告、阶段报告、学位论文、学术活动及实践环节等项的要求和进度作出安排。允许个人培养计划在实践中修改完善,但须报请系(部)、研究生处审核备案。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是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并结合研究生个人特点,由导师本着师生合作、教学相长的原则,与研究生协商制定。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应按照培养方案要求,根据所在学科、专业方向,由导师与各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
八、课程学习
(一)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政治理论与外语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学时,分别计5学分、6学分。其它课程每18学时计1学分,学位课每门课程一般为2-3学分,选修课每门课程学时数不得超过36学时(2学分)。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满40学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9-22学分。临床实践1学分,教学实践及社会实践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文献检索及文献查阅1学分,其余学分由选修课取得。
(二)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硕士生课程设置要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研究生层次的特点。课程体系要有足够的宽广度和纵深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课程设置以二级学科为基础,尽可能体现本学科发展的新内容和新特点。要有较宽的学科专业覆盖面,课程内容既能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又要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2.课程类别
研究生课程分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中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公共学位课为同一层次研究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学位课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我院研究生课程分为A、B、C、D四类和补修课,A类为公共学位课、B类为专业基础课程、C类为专业课程,D类为选修课程。其中A类、B类、C类为学位课,D类为非学位课程。A类公共学位课指外国语、政治理论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自然辩证法),全院统一,学分固定。
B类专业基础课指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侧重于本学科的共同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C类专业课指以二级学科为特色的专业学位课,课程设置要体现二级学科本身的特征和学科应有的知识结构及发展的新内容,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和适用性。
D类选修课指为构筑复合型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研究生根据研究课题、就业需求和本人的爱好、兴趣,选修的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的课程,如医学统计学、计算机、管理、人文类等公共选修课程。
各学科点可根据学科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需要,为研究生开设涉及前沿的课程,学术讲座作为选修课程,并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听取前沿讲座的次数、要求及考核方式。
补修课:补修课是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跨专业入学和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需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本科课程。补修课由指导教师提出,研究生处负责联系上课事宜。补修课须列入研究生培养计划,要求补修不少于2门或以上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参加考核并向研究生处提交成绩,但不计学分。
3.开课要求
所开课程应有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大纲的要求必须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并明确规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时数、学分数、课程内容、教学要求、考核方式和主要参考书目等。拟增设或更新课程时,必须将申请报告、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报研究生处,经学院审核同意后,方能列入研究生课程目录。
4.课程考核
研究生课程学习均须考核,各学位点在制(修)订培养方案时均应明确考核方式,学位课程一般要求考试,选修课程可采用考查方式。考试分闭卷、开卷,考查可采用大作业、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方式进行。所有课程考核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学位课程70分为合格,其它课程60分为合格。学位课程要求保存试卷。
(三)其它
1.公共学位课和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开设,专业学位课由学科组安排开设,学位课修课人数不足10名时,两个年级合班授课;选修课选修人数在10人以上时开课,不足10人时将不予开课,研究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调整;若为导师专业方向课,则由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完成,不计入工作量,研究生计相应学分(不多于2学分)。
2.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部分课程也可请校外专家授课。
3.课程教学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讲授方法(如课堂讲授、自学辅导、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
九、培养环节
(一)文献阅读
在学期间综述报告应不少于1篇。综述报告应包含不少于30篇文献。综述报告需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研讨,导师要对综述报告进行评审,并将文献综述报告的成绩报送各系部汇总后,统一交研究生处备案。
(二)实践环节
1.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学与临床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最迟在答辩前一个月完成。要求完成教学实践6-10学时的理论课教学,或12-20学时的临床带教,或实验课教学36学时,并参加学科的科研与学术活动;临床实践时间为3-6个月。
基础学科研究生以教学实践为主,须参加教研室的业务活动,并在导师指导下,承担本科生教学的部分授课、指导实验、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教实习、指导毕业实习等任务。教学与临床实践结束后,由研究生本人认真填写《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和《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表》,并由指导教师撰写评语,提交学科组进行考核。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不合格者要重新实践,再不合格按必修课不及格处理,不准毕业。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从第二学期开始,时间共26个月,其中导师指导开展临床工作6个月,临床轮训20个月。导师要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制定其临床轮转实训计划,填写临床轮训计划表一式二份,一份交附属医院教学科研科备案,由附属医院教学科研科统一安排和协调临床轮训工作,一份交研究生处备案。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都必须选择内科急诊2个月,临床辅助科室(心电图室、放射科、CT室、B超室、彩超室等)不少于1个月,其余临床轮训科室由导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研究方向选择,轮训的三级学科(不包括本专业科室和辅助科室)不得少于3个;本专业科室(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指三级学科)临床轮训和导师指导下的临床工作安排在临床学习和实践的最后阶段,时间为1学年。
临床实践活动由导师、科室主任及其指导小组、临床教学管理部门予以评定成绩,学科汇总后分别报系部和研究生处备案。
(三)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专家学术讲座,以及以学科为单位组织的研究生学术研讨活动等。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10次以上的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必须填写《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卡》,由主办活动的单位或主讲专家签署意见,答辩前各学科汇总后报系部和研究生处备案。
(四)考核
1.科室考核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按规定轮转完一个科室,按培养计划规定的考核要求,由该科负责人主持,对研究生在本科室轮转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登记、考核、评定成绩。
2.中期考核
为了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立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淘汰制度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工作在入学后第四学期进行,由各系部成立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对硕士生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教学(临床)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根据考核结果,系部提出当年硕士研究生资格淘汰建议,报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报学院审批后执行。中期考核的具体办法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3.综合考核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全部完成临床能力培养计划后,由学科成立考核答辩委员会,按照相应学科临床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对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重新进行临床实践1年,考核合格后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十、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以甘肃中医学院的名义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与论文工作有关的学术论文。学术型研究生至少发表省级2篇或国家级1篇论文;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至少发表省级或以上学术论文1篇。
学术论文要求依据《甘肃中医学院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执行。
十一、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研究生全面素质的反映。它集中体现了研究生的理论基础、实际工作能力、开拓精神,以及对所研究领域的熟知程度等。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必须经过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论文初审及论文答辩等环节。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由系部和研究生处负责实施。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确实表明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第二条水平。论文选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前开始准备,选题要考虑本学科的发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究生要围绕研究课题,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分析文献资料,写出文献综述。研究生在完成文献查阅和最终确定科研立题的基础上,做好预实验,并在导师(指导小组)指导下
独立完成科研设计。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硕士研究生的专长和不足,结合硕士研究生在某方面的特长和兴趣指导选题。
经过选题的充分准备工作和实际论证,硕士研究生一定要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前进行。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课题研究的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完成课题的条件;研究进度、具体安排及预期结果。开题报告会由所在学科组织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意见与建议。开题报告未通过者,须在半年内申请重新开题一次。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一般不再随意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核,系部审批后,报研究生处备案。
研究生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综合训练,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课题工作必须作风严谨、实事求是,杜绝浮澡之风和弄虚作假,要及时做好并妥善保存实验原始记录(申请论文答辩时上交学位点),注意培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发扬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硕士研究生论文准备工作应尽早开始,论文工作需要有计划,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初制定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同意,学位点批准,报系部备案。
十二、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件》和《甘肃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经临床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并按《甘肃中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规定,经学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后,授予硕士学位。
十二、组织管理
我院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坚持导师具体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研究生处、系部(附属教学医院)和学位点三级垂直管理模式。研究生处由学位与培养科负责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系、部由主管研究生教育的系领导负责研究生管理,系、部办公室设研究生管理秘书;学位点由学科负责人和学科秘书协同导师负责落实研究生管理工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结束公共课程学习后,进入临床学习和实践阶段,由附属教学医院教学科研科负责统筹安排和落实培养管理工作。
第三篇:美国的医生培养制度
美国的医生培养制度
2008年06月16日
作者:李琴
美国的医学院在录取新生的时候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个学士学位,也就是说,读完本科以后才可以申请学医。当然本科中也有医学预科的专业,但同时也有生物,化学类专业,其他理工科专业,甚至文科专业。House的小鸭子之一Chase甚至是以前是读神学院的。
但无论原专业如何数学,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必修课的学分是必须的,也就是说,除了某些生化类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的比他们的同学要修更多的课程,花更长的事件。
申请医学院需要考医学院入学考试(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简称MCAT),而且得考得很好,医学院录取的时候却不以这个成绩为唯一标准,本科的GPA(平均成绩,通常要求在3.8左右,也就是几乎门门优秀),个人称述,推荐信,工作经验,社区服务经历等等都被考虑,竞争非常激烈。前些时在小朋友家吃饭的时候听他的同学说,他们本科学生化专业同学的几乎个个想上医学院,但最终成功的恐怕最多只有十之一二。只有综合条件比较好的人才去申请学医,而医学院在这些尖子中间,又往往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才挑一个。
很多人在本科毕业后,为了进入医学院不得不奋斗好几年,还不容易成功。医学院招收的新生中,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工作过的,医学院也偏爱成熟些的人。北美共有不到150所医学院,每个医学院每年招收新生差不多都不到200人。
美国最好的几所医学院是:
Harvard University(MA)哈佛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华盛顿圣露易丝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MD)约翰霍普金斯
Duke University(NC)杜克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
拥有一所医学院是件非常昂贵的事情,因此不是每所大学都有能力拥有医学院的(美国有3000多所大学,有能力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大约共有250所)。但也不是每所名牌大学都有医学院,House的医院声称是普林斯顿教学医院,实际上简直就是说“我是虚构的医院”一样,因为普林斯顿根本没有医学院,尽管它多年来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House里没完没了的出现的医院远景,是普林斯顿的学生活动中心,我还曾在里面等过游览校园的班车。
进入医学院之后,前两年学基础,后两年学临床,4年之后授医学博士学位,进入住院医生阶段,但没有行医执照。行医执照是考出来的,也就是通常说的step 1,2,3: step1是自然科学基础考试,一般在医学院二年级时进行;step2是临床医学考试,以案例为主,题量非常大,一般学生在医学院毕业、申请住院医生之前参加这一考试;Step3 考试在1年的实习医生之后进行,除了医学知识外,还要考临床工作中的伦理、法律等问题。Step2之后要找医院做住院医生,住院医生一般要做3年,在主治医生指导下行医。住院医生待遇低,但是得像驴子一样的干活。从House里也可以看出来,他的三只小鸭子虽然应该不是住院实习医生阶段,但也常常被House支使着没完没了的通宵干活。
住院医生出来叫primary care doctor,全科医生,可以开业做社区医生了。但如果还想更进一步,在医院里做主治的话,就得找个fellow的位置,进行专科医生的训练。House手下的位置可能就是这样的性质。专科医生又需要3年的训练时间。训练出来还不算完,美国还规定医生的执照是有时间限制的,每过几年年就得重考,所以就算完成了整个医生训练过程,还得不断学习,挣得必须的学分,应付考试。
医学院每年学费3-4万美元,很少有奖学金,但是贷款比较容易,因为做医生是需要注册的,银行不怕贷款人跑掉,医生收入也高,不会还不起贷款。House做了20年医生,贷款应该早还完了,他似乎不缺钱。但是他家庭破裂,孤身一人。他唯一的朋友,肿瘤医生Wilson,自称“没有小孩,婚姻一团糟,唯一拥有的就是工作和这份该死的,快完蛋的友谊”,三只小鸭子也各有各的问题,不知道这是不是医生的通病。
基于以上提到的医生教育制度,一个执业医生从本科开始需要上11年的学,如果要在医院当医生需要再加3年。就算Chase, Cameron和Foreman是在专科医生的fellow阶段,他们也不会小于30岁。House做了20年医生,就算他是神仙,也至少45岁以上了。Foreman还混过黑道,Chase是从当牧师的路上弯过来的,Cameron死过老公,还可能生过小孩,这堆人是够复杂。
中国的医学院毕业生也是可以申请取得美国医生执照的,只要从step 1,2,3 进入,完成必须的训练和考试就可以了。
第四篇:以优势为本培养领导力
以优势为本培养领导力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成功的领导人有不同的领导风格,如乔布斯(Steve Jobs)的远见创新,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高调张狂,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的天马行空,任正非的纪律严明,李嘉诚的谨言慎行。成功的领导人也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实质内涵(Substance)和完整性(Integrity),换句话说,他们都是“真实的领导者(authentic leader)”。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比尔·乔治(Bill George)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到,“真实的领导者”是“非表面的优越”,他们本性如此,以致他们并没有需要带有目的性地打动或讨好别人,他们以坚定的自我意识与价值成全了自己的个人魅力和领导风格。
根据比尔·乔治的理念,笔者认为,真实的领导者的核心价值包含三个主要理念:自我意识(Self awareness)、发展和实践固有价值观(Develop & Practice Solid Values)以及由心而导(Lead with heart)。我们应该强调“优势为本的领导力”(Strength Based Leadership,SBL),即领导者需清楚自身优势并对其加以发展,让优势引导工作方向及愿景价值。“优势为本”的领导者不仅能看清自身的优势,由心而导,更善于了解并发展员工与企业的竞争优势。他们能据此制定合理的组织发展战略,保持稳定的领导风格,并根据员工的优势进行激励和培养,将他们的优势最大化地转化为企业的内在动力,从而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然而,“优势为本的领导力”一直停留在概念理论上的研究,欠缺科学的支持。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凯斯西储大学魏德海管理学院(Weatherhead School of Management)一项从神经学角度的研究,已经证实了“优势为本”领导力在企业管理上的成效。该研究荣获了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最佳论文奖。此次研究以功能性磁力共振成像(fMRI)追踪神经活动,发现“优势为本”的领导力训练能唤起积极情绪引子(Positive Emotional Attractor),并激发正面情绪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从而提高认知、情感、知觉和行为的接受性和功能。“优势为本”的领导力训练是指专注于激发积极情绪吸引的领导力训练,着眼于希望、正念、愿景和同情心的领导力训练。
魏德海管理学院的研究发现,仅仅30分钟的“优势为本”领导力训练,就能激活大脑中与认知、感知和情感有关的细胞,同时由于幸福力被提高,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反思也将得到提高。该研究表明,侧重于批判、修正弱项的领导力训练会激发负性情绪引子(Negative Emotional Attraction),导致人们为自己辩护,减低对认知、情感、知觉和行为的接受性,抹杀人们发展可持续的变革。然而,透过fMRI发现,以优势及幸福力为中心发展领导力,能大大提高与想象力密切相关的视觉皮层活动,为神经元干细胞发育创造条件,有助于激励学习和作出行为变化的关键竞争力。
此研究不但为“优势为本”的领导力训练提供了神经学的基础,更以科学印证了笔者在《员工越幸福,企业越“发福”》中提到的,幸福力与竞争力、创造力、领导力和持续发展力的互动关系。
如今,“优势为本”的领导力理念已被有效运用于全球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及企业管理战略中,用以打造幸福企业,增加企业的生产力。根据我们的调研,在丰田北美地区加利福尼亚中心的54个团队中,一年内以“优势为本”领导的团队的生产力提高了6%-9%;英杰华集团“优势为本”的招聘策略,不仅提高了员工满意度,缩短了一周的员工培训时间,还提高了21%的绩效和12%的客户满意度;巴西营养食品公司的“肯定式探询(Appreciated Requirement)”员工管理模式,着眼于搜寻组织内以及其他相关群体的优势,将其放大,并集中于正面思考,在6个月的时间内,帮助巴西营养食品公司创下了利润增长200%的新纪录。除此之外,“优势为本”的领导力对华人企业高层管理者,也同样具有重要性及适用性。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现任南丰集团行政总裁的梁锦松,最近就对笔者总结他的领导理念:“千万不要先请一个高管,再考虑怎么改善其短处,我们要做的是看到他的长处与优势,根据他的优势设计工作内容。他高兴,你也能拿到企业希望的效益。”让高管做自己擅长的事,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留存率,降低了企业高层变动的风险,更能激励他们自信地提出新策略,推动企业的管理优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重人情,而企业文化即是企业领导者领导风格的延伸,因此,理论上来讲,“优势为本”在中国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都比西方更大,“优势为本”的领导力能够更有效地应用在中国商业环境中。然而,“优势为本”领导力的概念与内涵毕竟是舶来品,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数据将其本土化,深入了解和挖掘有中国特色的“优势为本”领导力。在“打造幸福企业”成为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优势为本”领导力也将成为幸福企业的重要工具。这个工具将为企业高管提供新的战略路线,以便改善组织内部的管理策略,并将其发展成共享价值观,从而培养融洽、包容的企业文化,最终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实现企业社会价值。(江珊/译)
苏德中(Timothy T.C.So)是剑桥大学幸福研究院亚太主任、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独立董事、全球华人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创立并管理International Flourishing Group(IFG);江珊是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研究生、剑桥大学幸福研究院研究员。
第五篇:以古诗词为载体,培养学生想象力
以古诗词为载体,培养学生想象力
新纪元广元外国语学校小学刘映华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学习《题西林壁》后,请同学们想象作者看到的庐山的不同样子。
在我校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我注重了引导学生品读古诗,并在品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来理解诗句。自居易的《忆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丽风光的图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送别诗我通过让学生讲述与朋友离时的故事和心情,来体会朋友间依依不舍得离别之情……古诗词虽然离我们很远,但古人的心情与感受无不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悠远的诗文中,只有贴近我们心灵的诗句才是千古名句,我们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文。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读书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让我们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