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与学位制度的特色
论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与学位制度的特色
摘 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制度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色。在培养制度方面,硕士学位教育是一种“终结性”而非通向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教育;博士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下课程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培养类型多样,渠道多元;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制度 研究生教育 特色
一、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
(一)硕士作为完整、独立的学位层级
我国研究生教育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层级,与国际惯例一致。不同的是,一些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通向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我国的硕士学位则是学位等级中一个完整、独立的学位层级,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
首先,建国后我国需要大量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但一方面,我国高校师资严重匮乏(1949年我国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总计16059人,到1981年也仅有249876人;[1]另一方面,“在学位制度初创时期,我国尚不能大量招收培养博士生”[2],据统计,1981年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420人,1982年计划招收904人。[3]我国学位制度创立之初,只有少数学科具备授予博士学位的学术条件,在不能立足国内、自力更生大量进行博士生培养的情况下,把硕士培养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作为一种“终结性”学位教育,并使硕士能承担科学研究和高校教学工作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情况下,较多地发展投入小、周期短的硕士生教育,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由于把硕士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学位层级,因此对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有较高的学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规定,授予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要达到以下学术标准:(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与较高的学术标准相适应,我国硕士学位教育形成了较长学制以及“课程与论文并重”的特点:硕士学位学制一般为2.5~3年,在此期间,攻读硕士学位者不仅要学习学位课程(32~36学分),还要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4]
(二)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博士生培养方式
德国和英国的博士生教育,实行单一导师制,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博士生在学期间充当导师的科研助手,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没有统一的课程要求。而实行导师小组制的法国和美国对博士生则有严格的课程规定。[5]法国把博士生的培养分为深入“学习文凭阶段”和“撰写论文阶段”。在深入学习文凭阶段,博士生必须修习规定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有关的研讨课,并完成小论文。经过评审和答辩,成绩合格,方可获得深入学习文凭,然后转入撰写博士论文阶段。美国大学各研究生院根据各系和各学科情况规定博士生应修习的课程数量,通常为12—15门。博士生一般约需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修课任务,然后参加一次淘汰性的博士资格考试(淘汰率一般在30%以上),通过后方可成为博士候选人进入撰写论文阶段。
我国的博士培养在课程和科研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其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培养过程,课程设置和安排均以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1992年,原国家教委发布《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对博士生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提出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拓宽专业基础需要的基础理论课和实验课;二是为进入学科前沿或结合研究课题需要的理论专著、文献专题等课程;三是适应学科交叉,学习有关跨学科的课程。”[6]1995年11月,又提出:“在具备条件的单位,提倡按较宽口径制定培养方案,并据此规定博士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及其配套课程。”[7]2000年,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博士生教育“培养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要求“博士生课程应结合博士生的研究领域和所需知识结构,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来确定”。经过历次改革,我国博士生的课程安排体现出如下特点:(1)宽、深、新,以形成科研创新所需的合理的知识结构;(2)课程安排与博士论文相结合。导师指导、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相结合博士生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奠定博士生坚实、宽广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发展博士生科学研究的创造性能力。
(三)设立博士后制度———作为博士学位教育的延伸
我国博士后制度建立的目的和具体做法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研生产型事业单位设置一些特殊职位,挑选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年轻人员,使其在规定的期限内从事研究工作,以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工作能力,使之成为高水平的科研、教学人员。在站期间,很多博士后都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博士后教育虽然不是一种学位教育,但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博士学位教育的延续。
1985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报告》,同年10月,经评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72个学术单位的102个博士后流动站获准建立。1994年起,博士后流动站由过去的事业单位向企业发展,为与事业单位的博士后流动站相区别,将设在企业的称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全国已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363个(截止至2006年底),涵盖12大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3865人,期满出站26890人[8]我国博士后制度坚持吸引、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二十多年来,博士后制度已深入到全国的重要领域,遍及教育、科技、金融等系统,造就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
(一)开展专业学位教育。学位制度建立后很长时期内我国主要实施学术性学位教育
如前所述,这是与特定历史条件和基本国情相适应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研究生教育改变单纯学术性学位教育的状况,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使学位类型趋于多样化。
从1990年批准设置和试办第一个专业学位(MBA)起,到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止,我国已经设置了工商管理硕士、建筑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分硕士、博士两级)、农业推广硕士、兽医(分硕士、博士两级)、公共管理硕士、口腔医学(分硕士、博士两级)、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会计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国际汉语硕士、翻译硕士等18种专业学位。据统计,截至2006年,各类专业学位已累计招生61万人,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已达到402所。[9] 专业学位的设置和招生以来,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日益扩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学位教育类型单一的状况。今后,在发展中应注意避免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模式化倾向,充分体现专业学位教育本身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特点,不断提高培养质量,使学术学位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独立,并行发展。
(二)开辟同等学力申请硕、博士学位的渠道 除了向毕业研究生授予学位外,还开辟了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制度。1985年,开始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工作。出于保证研究生层次学位质量考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要求对申请硕、博士申请人资格(原有学历、学位)的认定,对申请人完成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成绩的认定;对申请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及水平的认定;学位论文水平的认定等。
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制度是我国在坚持学位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更多人获取研究生层次学位这一需求的有益尝试,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在职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干部队伍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为配合“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这一学位申请途径而设置的,是在职人员进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一种非学历、非脱产的教学形式,它不直接与授予硕士学位挂钩,也不发毕业证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举办始于1991年。为规范这一教学形式,我国“对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管理工作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并要求“由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对在本省范围内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包括省内及省外学校在本省举办的异地班)进行初审”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教学上采用在读不离岗的方式,为在职人员申请学位解决了必需的课程教育问题,成为在职人员进修和申请学位的理想途径。到2006年,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生数达83868人,注册学生数100708人。[10]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开办,为提高在职人员业务素质、多形式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全面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研究生教育从创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建立了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宏观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生教育宏观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立法、行政拨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等方面:(1)立法。学位制度创立以来,就把立法作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1980至1981年间颁行的《学位条例》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是我国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专门法令。它以法令的形式对学位分级、学位授予标准、学位授予单位审核等进行了明确说明和规定,从而切实、有效地监督和保证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1994年,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拟订工作,目前以《学位法》为核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制体系正在酝酿建立。(2)拨款。行政拨款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以专项拨款的方式投入资金,推动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了一大批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为了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2003年起,每年拨款1000万以上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此外,实行“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3)评估。评估是监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从1985年开始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实践,经过二十多年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形成了不同方法、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评估活动形式:在评估方法上,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形式。在评估主体方面,有以政府为主体开展的评估和以社会中介机构为主体承担具体任务而开展的评估。在评估内容上,有对研究生院进行的整体评估;有针对学科进行的评估、有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的单项评估;有对学位授权点进行的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对研究生院进行整体评估有效改善了研究生院的教学和管理;通过学科和学位授权点评估有效提高了学位授予质量;通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优评估有效促进了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微观质量保障体系。
微观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从招生、课程教学、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到论文质量保障与提升等的全程监控系统。
1、严格把握招生环节。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在招生对象方面,强调招收对象既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又有一定的研究才能和专业特长;在招收办法上,实行文化考试和政治审查并重的研究生选拔制度。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为保证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实际招生过程中,把研究生考生的原有学历和学位作为招考审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研究生招考过程看,过去研究生复试实行等额复试,近年来普遍实行差额复试,改变了过去把研究生复试当作“走过场”的方式,复试成为择优录取研究生的实质性环节。
2、课程与教材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创立之初,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不够宽”、“实践能力不够强”等状况,原国家教委在1986年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适当拓宽研究生专业范围,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硕士生要按二级学科设置学位课程,加强基础课程、更新教学内容”;“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认真安排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开设现代实验技术课”等。[11]为便于研究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目前,很多高校积极建立和健全以一级学科为主的学位课程体系。同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并开展了“研究生教学用书”遴选和推荐工作。“研究生教学用书”的遴选有严格的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适合研究生教学与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跟踪世界最新学科研究成果,反映新知识、新成就,采用有益和有效的新经验、新方法、新体系;适用面较广、教学效果较显著、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在国内同类教材中较为先进”。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审定通过479部“研究生教学用书”。[12]
3、调整、规范学科专业设置。我国研究生教育按学科门类授予相应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和课程也是按学科设置,因此,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学科专业口径适切性等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981年拟定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草案)》,为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是,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长期以来存在学科专业设置狭窄和不够规范的状况,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国对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多次修订和调整。1997年形成的学科专业目录构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基本框架。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至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包括12个学科门类,89个一级学科,385个二级学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多次调整,理顺和规范了一级学科、拓宽了二级学科,更适于提高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队伍的质量。恢复和创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之初,我国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审定工作实行“两条线”,即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和审定由各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负责;博士生导师的遴选,实行国家统一审核。随着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发展,博士生导师的遴选由国家直接审定的方式不能满足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现实要求。为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逐步下放博士生导师的审批权,各招生培养单位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导师的各种规定和办法,遴选和审定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审批权的下放有助于人们明确博士生导师作为一个“岗位”的地位和作用,对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吸引高水平研究生师资,国家和各高校均启动了相应的人才计划。如1998年8月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998年至2006年共有97所高校分八批聘任了799位特聘教授、308位讲座教授。特聘教授中,直接从海外应聘或近三年回国工作的231人,讲座教授全部从海外应聘。[13]各高校实施的人才计划,有效地凝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特别是吸引了一批学术上卓有建树的海外优秀学者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在较短时间里给导师队伍增加了一批高水平师资:如复旦大学的“世纪之星计划”、清华大学的“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华东师范大学的“紫江学者计划”、广东的“珠江学者计划”等。
5、保障与提升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抽查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实施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重要制度措施。1998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增设博士专项奖学金,从1999年开始,每年评选百篇具有创新水平的优秀博士论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制度激励了博士生的创新精神,1999-2007年,全国共评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84篇,其中哲学15篇、经济学19篇、法学25篇、教育学20篇、文学38篇、历史学25篇、理学261篇、工学321篇、农学43篇、医学92篇、管理学15篇、军事学10篇。[14]同时,教育部资助出版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对在高等学校工作的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给予教学和科研资助,旨在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
(三)建设多样化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平台。
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003年起,教育部投入专用资金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包括举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以及资助优秀博士生科研创新和访学等。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分别投入1000万元启动创新计划项目。2004年3月,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列入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以更大的力度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2005年投入2000万元,批准42个单位实施55个创新计划项目。2007年,共批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60余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教育平台,有助于扩大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拓宽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渠道,增加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机会,有效促进了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重点建设与研究生培养。
1、评选和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学科评选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从高级专门人才立足于国内的战略方针,从高等学校内部要形成一部分科研优势考虑”“,选择一批有影响的学科,共同进行建设,来推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的评选和建设按照“同行评议,择优扶持”的原则,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集中了高校科研优势,形成一些科研中心,优化了学科结构。1987~1988年间,进行了首批重点学科点的评选工作,在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和建设的推动下,省、部级重点学科的评选和建设也得以开展,形成了相互支撑、滚动发展的国家、地方(部门)、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到2007年,我国批准了28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7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它们为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的具有骨干和示范作用的教学、科研基地。
2、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211工程”项目以“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为目标,于1995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前两个阶段的建设中,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推动重点学科的建设。“九五”期间,国家在“211工程”学校中共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总量约为183亿元。“十五”期间,共安排了777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金总量为184亿元。经过“九五”、“十五”两个阶段的建设,“211工程”学校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高,研究生培养能力提高5倍;在全国所有普通高校中,“211工程”学校仅占6%,承担了全国五分之四的博士生、三分之二的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十年来累计培养了硕士生50万人、博士生12万人。[15]“十一五”期间,“211工程”进入第三期建设阶段,从2007年开始到2011年,中央总投资按100亿元安排,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985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另一重要举措,以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目标,从1999~2002年实施了“985工程”一期建设,分批确立重点建设34所高校,中央专项资金投入达140多亿元。经过一期建设,调整和优化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方向,快速集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了师资队伍,提高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取得了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强了所建高等学校的整体实力,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2004年起,“985工程”进入二期建设阶段,截至2007年,列入“985”重点建设的高校达到39所。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第二,改善了基础设施、增强了学科实力、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学术环境。
参考文献:
[1][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973,634.[2]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1.[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选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陈学飞,等.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5.[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选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0.[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件选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5.[8]我国已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3万人,出站2.7万[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9]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10]教育部.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学生情况[EB/OL].http://.[14]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历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EB/OL].http://www.xiexiebang.com/pggz/index.jsp.
第二篇:论我国陪审员制度
湘潭大学论文
论文题目试论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
试论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经过一个学期的模拟法庭课程,我对我国的民事审判程序和刑事审判程序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特别是经过我们自身对某一案件的模拟审判,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锻炼。总体来说,我国的各类审判程序是比较完善的,审判制度也日趋健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小的瑕疵。这次我们两个班的模拟审判,老师对我们的努力作出了很好的评价。鉴于老师对我们的点评,我觉得还缺少一个部分,那就是我们两个班的审判中都没有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司法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对于促进我们国家的司法公正,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审判、监督审判,保证公正和效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着问题,陪审制度是指由非职业法官和普通公民参与审判的诉讼制度,包括为非职业法官和普通公民参与审判而专门设计的审判程序和由此而产生的特殊的审判组织构架。
(一),从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来看,主要有两个我认为存在争议的问题:
1.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年满23周岁。23岁这个年纪,应该是大学刚毕业的年龄,其思想的成熟程度,社会阅历,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恐怕难以承担裁判之重任。法院的审判活动不仅仅是法律的适用这么简单,同时牵扯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引评价人们的行为,是一个社会基本的行为规范。然而如果操作不当,不仅起不到息诉的目的,反而会激化矛盾,乃至造成公众对法律的不信任,产生许多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在西方以英美法系为代表,法官的年龄一般都在50岁以上,这样做就是因为只有到了这个年纪才会思想成熟,阅历丰富,处理案件才能稳妥。所以规定年满23周岁这个年纪明显太低,还不足以胜任审判案件的重任。2.人民陪审员被要求具备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本人认为,仅仅对学历的要求仍难以满足陪审员的现实需要。
(二),从宪法依据上看,陪审员制度缺乏宪法依据。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种基本的审判制度,一个国家是否实行陪审制度,需要由宪法来加以规定,50年代末期,由于受否定法律、轻视法治思想的影响,一些已经被立法所确立的重要法律原则和制度受到批判和废弃。人民陪审制度当时也成为发动群众进行阶级关斗争、夺权整人的工具,1975年颁布的宪法中不再规定人民陪审制度,文革结束后,1978的宪法重提“实行群众代表陪审制度”,1982年宪法又取消了陪审制的规定,从而使得我国现阶段实行陪审制缺少了宪法依据。1983年修改后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也将原规定第一审应实行陪审制度,改为较为灵活的选择性规定,即“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刑事诉讼法》作了与《人民法院组织法》完全相同的规定,而《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在“基本原则”中却都没有规定陪审制度,我国法律对陪审制度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统一,导致审判实践中适用的随意性比较大。
(三)从人民陪审员的考核,录用程序以及任职标准,资格条件和产生方式错乱。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8条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22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陪审员,”此规定除了对年龄和政治权利有必要的限制,对陪审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层次、专业特长等任职条件均未作出规定,缺乏严格的考核、录用程序,很难保证陪审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就我国的陪审抽的现状而言,一方面,由陪审员法律专业知识欠缺,文化层次不高,使其并不具备监督专业法官的能力和水平和真正参与审判工作。尤其在基层法院审判
实践中,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的现象司空见惯,由审判员和陪审员组成的合议庭最终往往成了由主审的审判员一个人唱“独角戏”,自始至终包揽了整个庭审过程,这样反正造成庭审方式单一,合议庭的整体职能难以发挥。同时,也由于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欠缺,面对案件事实,一般只能就案说案,难以从法理上对案件进行质证和认证,难以对案件做出独立的评析,只是追随、复议主审法官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出现议而不决的现象。对陪审员的聘请随意性大,大多法院处于办案经费紧张及聘请在职人员比较困难等原因,往往就地聘请退休人员和居委会的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忽视了对这些人法律知识的审查,且大多是按需要临时聘请,甚至有些陪审员并没有经过合法的程序选举产生。聘请的随意性造成了陪审员组成中,缺乏固定的高素质的陪审员。
(四),
第三篇:论我国监护制度
我国监护制度
是婚姻家庭法的重要内容。
我国监护制度最遭学者们非议的莫过于监护与亲权混沌一体。论监护是民法理论和实务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所谓监护,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其功能是为了保护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监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亲权与监护打破彼此独立的制度外延,以相向延伸的方式在权能层次上互相进入。许多学者由此提倡在未来的民法典以监护制度囊括亲权制度。本人认为这种提议值得商榷。诚然在亲权近代化的过程中,监护制度的许多要素被引入亲权,“在现代各国亲权立法中,亲权已由原来父母对子女的控制 统治关系转成为父母照顾监护子女为主的法律关系,亲权一词具有了浓厚的义务色彩亲权与监护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将两者揉杂在一起只会产生各种弊端,徒增麻烦。时下正值民法典制定之机,更应该去陈布新,大刀阔斧改变这种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混乱局面。在体例上实行亲权与监护分别立法。一方面建立亲权制度。亲权是婚姻家庭领域的重要权利,也是宪法保护的基本人权之一,我国民法草案第三稿曾单独规定亲权,现行《婚姻法》23条实际就是亲权内容。
监护在性质上是一种权利,而这种权利是以义务作为前提和中心的。我国理论界中相当数量的学者将监护的性质确定为义务或者职责,存在许多不妥之处。首先,从各国监护制度的规定来看,监护人除了负有监督保护的义务外,还享有诸如获取报酬的请求权以及法定理由下的辞职权等权益。
其次,就监护自身的本质而言,监护是对于不在亲权保护下的未成年人或者宣告禁治产人予以身体上和财产上照顾的制度。所以说,尽管我国的民法通则没有对监护和亲权予以区分,实际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监护是作为亲权的延伸和补充而存在的。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权很明显是基于亲权的欠缺而由亲属权发生的,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监护权,则产生于配偶权和亲属权。所以,从监护权产生的根源上来看,监护是一种权利。因此,我国有必要明确监护的性质,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冲突。最后,在明确监护的性质的基础上,规定非亲权人担任监护人时有获得报酬的请求权,使得监护人对其履行的职责有所补偿,可以进一步调动监护人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同时,应当明确规定监护的期限,并赋予监护人在法定理由下的辞任权,完全实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对于维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和监护制度作用的发挥,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要完善我国的监护制度
1、增加监护的种类 监护的种类是监护制度的重要的内容。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主要是两种形式即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法定监护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为监护人的监护,指定监护是指没有法定监护人,或者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有关部门或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的监护。然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除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之外,还规定有遗嘱监护的设立形式。2明确规定监护的内容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这种对监护内容概括性的规定,难以操作,很难起到保障被监护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的作用。因此,对监护的内容应当予以明确。
3、明确规定监护人资格认遗嘱监护的设立形式,颇有必要。所谓遗嘱监护是指父母在生前设立遗嘱对未成年子女由谁监护所作的指定。用遗嘱方式来设立监护人应符合一定的条件,监护关系才能成立。
第四篇: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
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卫生保健制度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如何解决卫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卫生保健制度·不足·改革·
一、我国卫生保健制度概述
(一)公费医疗制度
1952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干部公费医疗制度,享受公费医疗制度的对象主要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经费由各级政府预算内安排,按每年人均定额支付。公费医疗的特点是:①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门诊、住院所需要的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门诊或住院中经医师处方的药费,均可在国家的公费医疗经费中支付,经批准转诊治疗,疗养的就医路费,亦可在公费医疗经费中报销;②国家实行分级分工医疗,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一般须在指定的门诊部或医院就诊;③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离退休后待遇不变。目前,享受公费医疗的人群大幅度减少,主要是军人、部分公务员及少数事业单位职工。由于原有的公费医疗制度对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费用难以控制,目前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增加个人负担比例,对医疗机构实行总额预算,费用包干等。
(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规定的筹资标准为职工工资的8%左右,(单位6%,个人2%),有的地方政府财政提供一定的补贴。单位缴费的60%左右纳入社会统筹基金,其余列入职工个人账户。职工医疗费用分三段支付,即账户段,自负段和共负段。职工就医先由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账户不只时,由职工自负,全年自负费用超出职工年工资总额5%后,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支付,社会统筹基金支付比例随费用额度增加而增大。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合作医疗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农村福利性质的医疗保健制度,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以较低的费用,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受到农民的欢迎。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管理水平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举办合作医疗,合理制定享受医疗待遇的范围,标准和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形成适合农村经济状况的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特点是:政府引导,自愿参加,以收定支,保障适度,以大病统筹保障为主;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政府各级财政筹资为主,农民从中能得到实惠。
(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007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享受对象主要是两类人群:一是在城镇居住且拥有城镇户籍的正式工作者或低收入居民;二是大、中、小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来自中央及地方财政、参保人、居民自愿参加,筹资额度及保障水平高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二、当前我国卫生保健制度的不足与改革
(一)长期以来,城市居民的卫生保健基本上是由国家或集体以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的形式来实现的。公费医疗适用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于国家预算拨款。劳保医疗适用于全民和部份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经费则由企业
自身根据行业性质分别按工资总额的5%至7%提取。尽管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在经费来源、管理体制及开支范围方面有所不同,但二者没有实质上的差别,都是通过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原则来对职工实行有效的医疗卫生保障。截至八十年代末,全国享有公费医疗或劳保医疗的职工人数已达一亿多,加上企业职工供养的直系亲属享受半费医疗的人数,共约有一点五亿人左右享受公费或劳保医疗。然而,由于这种传统的免费医疗基本上是实报实销,医药费花多花少与个人利益无关,倒是药厂和某些医院可以从中获得好处,加上很多并不享有这种免费医疗的人想方设法、寻亲访友地在这个系统中沾光揩油,结果使这种免费医疗浪费惊人。至此,医疗改革变得必然和迫切。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减少浪费,完善管理,让医疗费用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从而达到既减少开支又使职工享有医疗保障的目的。
(二)尽管我国卫生保健制度已由四大制度构成,但在卫生服务公平性上,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不高,社会化程度低,公平性差。因此,针对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实行不同的保障和组织方式。对于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应由政府向全社会成员免费提供;对于基本医疗服务,应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对于非基本医疗需求,通过鼓励发展自愿性质的商业医疗保险,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保”。
(三)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国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亦日益增长。然而,我国在卫生保健制度的经济投入方面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在卫生保健制度改革中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一般来说,在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坚持了公平,就会影响效率;讲究效率,就会有失公平。但两者不是绝对矛盾的,也有相统一的一面。如果经济活动的规则公平,制度完善,管理科学,是能够同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计划经济时期,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绩效十分显著。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卫生保健制度改革中,应理直气壮地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四)由于市场经济的存在,我国卫生保健制度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缺陷。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既不能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也不能照搬计划经济时期完全依靠政府的做法,因此,应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卫生事业的特点,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医疗卫生事业是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在这一领域,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制定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法规、提供财政支持、配置医疗资源、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管等责任。其次,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由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基础还很薄弱,政府承担医疗卫生责任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一,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引入民间资本,将部分医疗机构转变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弥补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投资不足。第二,在非基本医疗服务领域,政府可以退出让渡给市场,或者原有的政府投入的医疗机构实行完全市场化运作,取得回报,以减轻政府的负担。第三,通过引入市场经济的管理手段,增强医疗机构的活力,使医疗机构之间、医院内部形成
竞争,以提高效率。
三、总结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保健制度还有待完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正视这个事实,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的努力下,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定能够重视并很好地解决卫生保健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定能够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李鲁.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玉荣.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理论前沿》2008年第23期
第五篇: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摘 要: 良好的司法鉴定制度会对法律的裁决产生积极影响,不仅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也是保证案件质量、取信于民的机制之一。当前,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较为混乱,立法不完善,机构不健全,设置重复,管理分散,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司法公平、公正目标的追求。因此,应当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先进的司法鉴定制度,立足我国国情,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司法鉴定制度。
关键词: 司法鉴定制度; 现状; 改革; 完善
司法鉴定是一个国家鉴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鉴定制度的科学设置关系到一国司法制度是否公平、公正,是否体现了司法正义。由于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司法鉴定体制进行改革。
一、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鉴定制度主要指专门鉴定机构的组织制度以及鉴定机构与鉴定人的活动方式。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研究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国家对司法鉴定人员:和司法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按照学科和专业分类编制并公告司法鉴定人员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对司法鉴定人员和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监督和名册编制工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除外)、司法行政机关不从事具体鉴动„„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
《决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司法鉴定体制进行了规范。
1.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自侦部门除外)、司法行政部门不设立单独的鉴定机构。
2.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内的自侦部门可设立鉴定机构。3.对社会鉴定机构实行准入制,符合《决定》规定的准入条件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组织可依法设立鉴定机构。司法鉴定机构是司法鉴定人的职业机构。近年来,司法行政机关已经建立起的司法鉴定机构制度包括:(1)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辖制度,即在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是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机关的同时,确定了国务院司法行政机关和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各自的登记权限;(2)司法鉴定机构登记事项制度,确立的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事项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司法鉴定人、注册资产数额、鉴定业务范围等;(3)司法鉴定机构名称预先核准制度,即申请设立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由登记管理机关预先核准;(4)司法鉴定机构设立登记制度,包括设立原则、设立主体、设立条件、设立程序、设立文件等;(5)司法鉴定机构变更登记制度,包括变更类型、变更程序、变更文件、变更效力;(6)司法鉴定机构注销登记制度,包括注销类型、注销程序、注销文件、注销效力等;(7)司法鉴定机构检验制度,包括检验时间、检验材料等;(8)司法鉴定机构公告制度,包括设立登记公告、变更登记公告、注销登记公告、检验公告;(9)司法鉴定机构法律责任制度。
4.保证法官对司法鉴定结论的最终采信权。在我国,公检法三机关在各自的诉讼阶段可独立委托各自内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人带有较强的官方色彩。这种体制实际上是强调鉴定司法审查认证功能的极端。在这种体制下,司法鉴定结论仅仅成了一种证据材料,这与我国的法律定位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司法部于 2002 年 9 月 28 日出台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管理办法》允许民办鉴定机构的设立,这也是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从这种变革可以看出,我国的鉴定体制是朝着强化鉴定结论证据作用、弱化司法审查作用迈进的。英美法系对鉴定结论是否采信只能由法官或陪审团据其自由心证来自由裁量,大陆法系法院虽然将专家作为助手或辅助人员协助法官获取或评估证据,但法院对有关证据仍是自由评估。虽然我国在立法上并没有直接规定赋予法官自由心证评价证据的权力,但我国法官依职权根据证据对案件事实予以认定,这在实质上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具有相同的含义,即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必须建立在全面、客观的基础上。
5.由司法行政机关对各类司法鉴定人员与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司法鉴定人员是司法鉴定工作的具体承担者。2000 年 8 月 14 日,司法部颁布了《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单行的司法鉴定人管理规范。近年来,司法行政机关初步设计的司法鉴定人制度包括:(1)司法鉴定人类型制度。根据司法鉴定范围不断拓宽和司法鉴定分类管理的需要,司法行政机关确定了资格型司法鉴定人和专聘型司法鉴定人两类。(2)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制度。按照社会公认、国际认可的原则和立足实际、整体推进、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对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的取得和授予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核制度。(3)司法鉴定人员职业证书制度。在国家有关职业资格制度尚未全面确立的情况下,目前大部分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二次准入制” 建立了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书制度。(4)司法鉴定人名册制度。(5)司法鉴定人执业权利制度。司法行政机关较为全面地规定了司法鉴定人的各项职业权利。(6)司法鉴定人执业义务制度。司法行政机关较为全面地规定了司法鉴定人的各项职业义务。(7)司法鉴定人职业责任制度。司法行政机关根据自己的法定职权初步规定了司法鉴定人的各项执业责任。(8)司法鉴定人职务任职资格制度,等等。
二、对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
通过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分析和对西方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特点的介绍,我们不能说哪种做法更好,一项法律制度的建立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具体国情的制约。要想从制度上健全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就必须克服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中的缺陷,引进国外合理的司法鉴定的理念和制度,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公正地完善司法鉴定制度。
(一)制定并完善司法鉴定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中关于“鉴定”部分的条款,修改并统一各行业司法鉴定的规则和标准,以规范司法鉴定的各项业务工作。待条件成熟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出台一部相对完善的鉴定法规并制定出相应的监督条款和救济条款。
(二)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建立相对统一的司法鉴定体系
1.司法部及各地的司法局负责各级鉴定机构(包括各级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的登记、审批、考核和年审工作,进一步规范鉴定机构鉴定权的授予条件、人才条件、设备要求以及提高资信程度的各项措施。
2.司法部负责组建国家司法鉴定委员会,负责鉴定人的考试、资格审查培训及资格证书的发放及管理等工作。公安机关行使刑事侦查职能,虽然法律要求其既要注意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事实和证据,也要注意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事实和证据,但特定的诉讼地位决定了其往往更注意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事实和证据,而疏于注意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事实和证据。由于鉴定人员与侦查人员同出一个单位,甚至共同承担侦查任务,难免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侦查人员追诉倾向的影响,在鉴定过程中也更注意对犯罪嫌疑人不利的事实和信息,而疏于注意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事实和信息,检察机关也是如此。法院虽不承担追诉职能,但其一旦要求重新鉴定,即表明其对原鉴定结论持怀疑态度,鉴定人员与审判人员同出一个单位,鉴定人往往受到审判人员预断的影响而难以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鉴定人员与审判人员同出一个单位,还可能导致审判人员碍于与鉴定人员的熟人关系而很难对鉴定结论进行客观、公正的审查判断。因此,鉴定人员应当由一个相对中立的机构进行管理。
3.实行鉴定人鉴定等级制度。按照鉴定人所学专业、擅长的专业技术、从事专业的时间和专业考试成绩等综合设定本专业三级鉴定等级制度,具体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鉴定资格证书,按照鉴定人掌握的专业技术水平、执业范围、实际鉴定的项目、主要业绩等开展司法鉴定。具有初级、中级职称的鉴定人员可以经过考试申请中级或高级职称,以承担更为复杂的司法鉴定。
4.保留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部分鉴定权。为了侦破突发性刑事案件、防止泄露侦查秘密,需要保留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技术鉴定部门,以便及时分析案情,明确侦查方向,为破案提供线索,最终侦破刑事案件,但鉴定的种类和范围可根据案件侦破的需要和司法鉴定的行业标准进行规范和限制。如当某地发生突发性刑事案件时,法医及痕迹鉴定技术人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提取据,以发现线索和制订破案方案,此时如果从其他部门聘请鉴定人则不利于迅速侦破案件。又如铁路沿线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为了不耽误正线行车并及时侦破案件,需要公安机关技术鉴定人员迅速赶到案发现场,以便提取和保全证据,为迅速侦破案件并安全通车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自行启动鉴定程序的案件一般限定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等,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需要启动鉴定程序时应向法院提出申请。前三类案件由于一是涉及国家机密,二是证据难以保全,三是如不迅速作出初步鉴定则可能耽误战机,影响及时破案。相反,后三类案件及检察机关在侦破职务犯罪案件时,往往都是案件发生一段时间后才被举报,大部分由文书司法鉴定和司法会计鉴定,且证据容易保全,在需要进行技术鉴定时有充分的时间聘请专门的技术鉴定人员,因而在需要司法鉴定时,可向法院提出申请。同样,需要对证据进行技术鉴定的公诉案件和被害人的自诉案件,法院有充分的时间聘请专门的技术鉴定人员进行鉴定。
(三)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是有权决定启动鉴定程序的主体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及当事人要实施鉴定,必须向法院提出申请(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因侦破刑事案件需要可自行启动鉴定程序),然后从国家司法鉴定委员会制定的名册中按专业随机选定鉴定人进行专门鉴定。为了维护控辩双方各自的合法权益,规定双方可以聘请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他们既不是鉴定人,又不是证人,但可作为控辩双方的技术代表,有权了解鉴定活动的情况,向鉴定人提出问题,给予当事人一定的咨询意见等,其目的是协助法官查明案件真相。如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技术鉴定人员没有鉴定人资格证书或者没有自愿登录国家司法鉴定委员会实施的《司法鉴定人名册》,其鉴定结论只能作为侦破案件的参考意见。如要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需要向法院提出申请,聘请鉴定人进行重新鉴定;如果检察机关、法院或者诉讼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技术鉴定有异议,可向法院提出重新鉴定申请,由法院决定是否重新鉴定。
(四)确立鉴定人责任机制,全面实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确立鉴定结论的质证、认证制度从理念上看,鉴定人是中立的,因为鉴定人与案件无利害关系,且不为案情所蛊惑,只就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检验或研究所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并据此给出鉴定结论。但因为鉴定结论必将为诉讼一方用做支持其诉讼主张或诉讼请求的证据,所以鉴定结论必将受到相对抗的诉讼另一方的质疑。质证作为当事人的基本权利,是审查证据的必要手段,就是直接让当事人与证人、鉴定人、勘验人面对面地开展庭审。
(五)树立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司法鉴定原则
司法鉴定人员在鉴定活动中要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严格遵守科学操作规程,特别要重视对涉案物品是否为原物的审查,供应鉴定用的检验材料必须是公检法等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收集的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和痕迹等。如果在鉴定时不能提供涉案物品,鉴定人员要根据委托部门提供的涉案诉讼参与人、犯罪嫌疑人供述的涉案物品名称、品牌、型号、购置时间、使用年限、新旧程度、原始发票等情况以及司法解释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鉴定结论,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受案情、外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而违背客观事实,造成鉴定结论的偏差。总之,健全与完善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是形势的需要和法制建设的需要。贯彻公平、公正以及司法正义的原则,就必须吸取西方先进国家的合理制度,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完善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以适应我国刑事、民事、行政审判的需要,从而为我国鉴定体制的整体改革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