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春学期研究课教案及研讨材料
2013年春学期研究课教案及研讨材料
认识角教学设计
打柴沟小学哈生莲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2、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角的符号,比较角的大小。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这幅图中,这些物体的面上你发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只放一点开头)
通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发现有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它们都已是我们的老朋友,其实在它们当中还隐藏着我们的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
师:那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把它给请出来。谁知道它们叫什么吗?师:刚才有的同学说它是角,它到底叫什么呢?现在就让茄子老师告诉你。(播放:这些图形都是角)。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探索一下角的奥秘。(板书:认识角)
二、新授
1、摸一摸
师:同学们看了这么多角,现在想自已动手来摸一摸角吗?
师:这是一块三角板,如果用我们的手掌心摸一摸这个点,会有什么感觉呢?请同学们取出三角板,我们一起来摸一摸,是什么感觉?
师:同学们都感到有点扎手,之所以扎手,是因为这儿它是尖尖的。同学们,我们顺着这个点往这摸一摸,什么感觉呢?
同学们说的真好,它是滑滑的、平平的,其实它也是直――――直的。
师:我们再顺着这个点往这摸,它也是直―――直的。
2、画一画
师:同学们,其实刚才我们摸到的就是角。现在请同学们放下三角板,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把这个角画在黑板上好吗?
师:首先我们要先画一个点。然后顺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条线它是怎样的呢?我们顺着这个点往这再画一条线,同学们,这两条线都是怎样的呢?是的都是直直的。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数学上的角了。在很久以前数学家为了研究角的方便,给角的每个部分都取了好听的名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尖尖的点叫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边。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师:是的,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师:在数学中,为了更清晰地表示一个角,我们还会给角加上一个标记。师:同学们认识角了吗?
3、辨一辨(练习1)
师:老师这儿有几个图形,你能判断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吗?
师:我们先来看1号图形。是角吗?学生的回答是是角。那么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说说你的想法并指一指。
师: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师:以下的几个图形也相继学生进行判断,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师:同学们学得还真不错。刚认识了角就能准确地判断出角。
4、找一找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面上也隐藏着角,你现在能在我们周围找一找哪儿有角吗?同桌之间相互指指说一说,分享一下。
师:同学们找的真用心,看来这样找下去,在我们周围就能找到许许多多的角。
5、练习2
师:角它不仅隐藏在我们周围,更喜欢隐藏在一些图形里,下面我们就一起再到图形里去找一找吧。
师:我们先来看1号图形,谁来说结果?
师:有同学说是3个角、也有人说是1个角,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我们请认为是1个的同学上来说一说并指一指。
师:听了这位同学的解释,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师:我们也要感谢有不同答案的同学,因为你们的不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角。师:剩下的三个图形也相继由学生说结果,进行说想法。
6、做一做
师:同学们刚才不仅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找到了角,在一些图形中也找到了角,现在想自己动手来创造一个角呢?
师: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请小组长取出信封,分发里面的材料。同学们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做角,老师也推荐你用自己的材料做角,做好后同桌之间分享一下彼此的作品,互相指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同学们真的是心灵手巧,一会的功夫就创造出了这么多的角。
7、比一比
师:刚才同学们在专心创造自己作品的时候,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创造角的好朋友,你看他的方法还真巧妙。一会的功夫就造出了三个角。是的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的时候,就会形成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三个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师:先别急着说,先思考,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谁来汇报一下你的想法?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角有大有小,而且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是经常可见的,比如:剪刀。
师:这是一把扇子,如果我们把剪刀的两边看作角的两边,当剪刀慢慢打开的时候,角是在慢慢变大。当剪刀慢慢合拢的时候,角是在慢慢变小。
师:看来角的大小也是无处不在。
8、玩一玩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还准备了一个造角的工具,它能张开,也能合拢,它是一个
活动角。同学们,你能用它来造一个比老师的角大或者小的角吗?谁来和老师比一比。
师:这两个角的大小比较明显,确实用眼睛观察就可以分辨出大小。但是这两个角,谁的大谁的小呢?
师:看来用眼睛是不好直接进行判断,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谁想到了可以到前面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想法。
师:这位同学的方法是把顶点和它的一条边重叠,然后看另一条边。
师:你的发现真的太有价值了,我们又多了一种更准确比较角的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发现比较角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还可以用重叠法来进行比较大小。
三、欣赏总结(只播放一点开头)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其实我们就生活在角的世界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生活中奇妙的角吧。
《认 识 角》 教 学 反 思
打柴沟小学哈生莲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经历猜谜语引入角、找角、摸角、认角、做角、比角、画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找角是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教师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认角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做角是让学生在组长的安排下选择自己的材料动手做角,最后通过操作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角是用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其实我也在准备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虽然教学想法及教学思路还好,比如为了证实角的大小和角两条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放手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学生有的用重叠的方法比(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再出示两个相差不多的活动角,引导学生直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我先用实物扇子做示范,把扇子张开,角变大了,合起角变小了,扇子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变。但是由于前面的活动时间过长,所以这部分没做重点说,只是一带而过。这样就不突出难点了。还有知识铺垫不够全面,缺了钝角部分。练习题有点多,难题较少。我体会很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这点做的比较好。课堂总体效果还可以。
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当然这要我不断的努力,相信只要我加倍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篇:研讨课教案
2012年英华学校“新课标·五步法”
研讨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认识》唐海芳
2012-10-17
第三篇:《三峡》研讨课教案
《三峡》研讨课教案
23中初二语文组靳月娈
一、导入
朱熹的《熟读精思》: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二、熟读
(一)试读师正音
(二)跟读
老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三)自渎
要求学生自己出声读课文。
(四)齐读
三、精思
(五)译读
1、生小组互相边读边翻译,实在翻译不出的可以找老师帮忙。
2、询问学生翻译时觉得有困难的地方,然后问学生是怎样解决的。
3、指名翻译,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略无:毫无。阙:通“缺”,中断。曦:日光,这里指太阳。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以:比。
疾:快。湍:急流。绝:极高的山峰。良:实在。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六)研读
研读思考问题:
a.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b.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c.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生共同完成板书的主体内容。
(七)问读
看生能否同起同止。
1、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自„„阙处)
2、第二段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或王命„„疾也)
3、第三段中总说三峡美景的句子。(清荣„„趣味)
4、第四段中写求日三峡凄美动人的句子。(每至„„久绝)(说出后师提示完成板书。)
(八)比读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讨论明确: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九)疑读
作者描写江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依次,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而最后写秋季?
明确:作者是根据三峡景物的特点来安排顺序的。三峡形势是两岸山岭绵延高峻,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着山高之后写水势 —— 写夏季江大流急。与迅猛的夏天水势不同,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二季水势状况接近,故一并写。此时已非洪水滔滔,而是“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的美景。与冬春“清荣峻茂”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凄清悲凉”的秋天。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
(十)品读
本文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背诵全文。并体会怎样写山水游记。讨论明确:
1、抓住景物特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写景;
2、抓住不同的季节,以动物、静物相结合的方法来写景;
3、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来写景。
(十一)拓展(依据时间取舍)
郦道元笔下的三峡距今已有1500年,现在的三夏已经发生了变化,同学们 或许没到过三峡,那么,有同学知道 现在三峡上发生什么事情?——对,三峡 工程。三峡工程预计到2009年将完工,到那时,水位最高的将抬升105米,那 么到那时,三峡的许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将不复存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时 三峡会是什么样子?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感兴趣的话,同学们 可以写一写。
(十二)板书
总: 山 —— 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雄壮美
三峡夏:——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分:水春冬:——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悠美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第四篇:研究课教案
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教学设计
训练方向:
·整体把握说明对象 ·细部研讨阅读方法 ·熟练运用答题技巧
训练重点:熟练运用答题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明文知识回顾
(围绕类型、方法等方面回顾一下你所学过的说明文知识。)
1、分类: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
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
列图表、摹状貌、作诠释 4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说明文语言风格:平实、生动、二、交流现代文阅读《预测地震,云不会说谎》。
(一)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布置了独立完成学案第一篇阅读,《预测地震,云不会说谎》大家完成的怎样?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二)整体感知
1、本文围绕说明对象首先主要本文主要运用了()表达方式,着重介绍(),其次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主要说明了()最后说明了
()。
2、阅读第七段文字,依据地震云外形的4个分类,为地震云的特征与地震云预测地震的情况自制成一个表格,将筛选的信息填充在表格内。
(三)精读研讨
1、找出地震云与普通云的区别及所呈现的不同信息。
2、举例子是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例,并加以分析。
3、文章结尾总结性的收束全文,写道:“云不会说谎”在文中具有怎样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四)小结与拓展
师:这篇说明文阅读选自2012年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中考说明文考察要点的一个缩影,你能根据以往学过的说明文和这篇短文,总结出说明文的考察要点么?
三、关注中考,专题训练:
(一)总结历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察要点包括:· ·说明文内容的概括 ·说明文方法的运用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中其他表达方式的作用
·探讨词和句子的具体含义
(二)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以《预测地震,云不会说谎》为例,探讨下列问题:
1、说说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思路,并谈谈说明文中其他表达方式的作用。
2、结合阅读题四找出文中其他说明方法并分析作用。回顾说明方法的共性和使用规律。
3、结合阅读题五通篇揣摩语言风格并抓重点词品析文章语言特点,并总结答题方法。
出示幻灯片,教师小结:
1.说明文内容概括:一般包括(说明对象)和(它的特征); 概括方法:(认真通读全文,明确说明对象;抓住每段中心句,理清文章的说明条理,并归纳概括主要内容。)。说明文中的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应用,使说明文的语言具有生动性。
2.总结说明文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用具体事实说明了„„ 打比方:形象生动说明了„„
列数字:用科学数据具体准确说明„„
分类别:条理清晰,突出强调地说明了„„ 作比较:更加突出强调说明了„„
3、说明文语言特点:对整篇或某段文章语言的品析。
一般从两个角度谈包括(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语言风格一般从两个角度谈:
A、平实说明 :运用平实的语言,对xx进行了客观准确的说明,不加修饰,简洁明了,易于被读者理解。
B、生动说明:文中常常大量运用描写和拟人等手法,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对xx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说明,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易于被读者理解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思路:
1、明确该词的本意并分析在整个句中的含义。
2、分析删去该词或者将其替换句意会有怎样的变化。
3、运用该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四、强化训练
高质量完成2011年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现代文阅读《湿地》(互批互评,互找疏漏原因)评分要点:
12.湿地的形成,湿地的作用(功能),人类对湿地的漠视及破坏,保护湿地的前景(四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3分)
13.调节地球的水循环;是“天然的过滤器”(或“是地球之“‘肾’”);是生命的家园。(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3分)
14.举例子、列数字。用事实和数字具体准确地写出了我国近年来湿地面积锐减,说明了湿地面积减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两个说明方法各0.5分,作用1分)(2分)
15.威胁生态平衡;导致水质恶化;给调蓄防洪带来隐患。(每个要点1分共3分)
16.①运用平实的语言,对湿地进行了客观、准确地说明,不加修饰,简洁明了,易于被读者理解。⑥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对生活在湿地上的动植物繁衍生息的情景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选句各0.5分,说明效果各1.5分)(4分)(学生完成“五说”:一说问点,二说答题方法,三说答案,四说失分点,五说感悟。)
五、小结——说明文阅读法宝 一读抓纲——整体把握说明对象
二读精细——细部研讨说明方法
三读品味——捕捉咀嚼语言特点
六、完成学案第三篇阅读,《保暖的冰屋子 》。参考答案:
14.本文主要说明了雪屋保温的原理、建筑材料、建造方法(建造过程)以及冰屋的优点(建造雪屋技术的发展)(共4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15.硬度:坚实耐用、用小刀才能插入;湿度:能握成团,但不出水(共2分,每项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16.不能。(1分)因为“据了解”说明了“点篝火时屋里的变化”,这一情况是经过调查得知的,是依据别人的述说而来的,是有依据的;如果去掉,就会变成直接述说,混淆事实的来源(不能说明事实的来源),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17.用科学的数字准确说明了爱斯基摩人造雪屋所用时间之短,同时也表现了爱斯基摩人的聪明能干。(2分,每个要点1分)18.建造过程:选料便捷,程序简化(2分);建成后的效果:更牢固美观,矗立长久(2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第五篇:研究课教案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2、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充分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了解非洲吗? 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生活着与我们肤色、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但却同样热情、淳朴的人们,有景色壮观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还有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非洲木雕(课件出示非洲的风土人情、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介绍木雕工艺,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非洲旅行,去认识那里的一位新朋友——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
(二)、合作交流、检查预习。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什么?
2、这些词语你一定都会读了。(课件出示生词)
3、还有一些词语藏在句子里,你会读吗?(课件出示句子,并适当理解四字词语,体会四字词语的生动)
4、还有一个长句子谁来读?(课件出示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把它读一遍。
(三)、紧扣“遗憾”,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
1、读3——6段,感悟 “遗憾”。
品读“我”的遗憾。
⑴、你有过遗憾的经历吗?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感到遗憾?(“我”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板书:我、遗憾)
⑵、自由读课文3——6段,找找看从哪些词语句子能体会到作者的遗憾?边读边画一画。
交流:“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刻得栩栩如生。”
“摊上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我”是从这么多各式各样、精美的木雕中仔细挑选出的象墩,却不能买,多么遗憾呀?你再来读这句话。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爱不释手却不得不放下,真是遗憾。我们一齐再读这句话。
品读少年的遗憾。
⑴、只有作者感到遗憾吗?生:不是,还有谁?
课件出示: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点头。卖木雕的少年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⑵、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交流:他需要钱;他看到我非常喜欢那个木雕,却不能买;因为我是中国人,是他的朋友,不能带走心爱的东西┄┄
让我们再读这几段话,感受作者和少年的遗憾,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10——15段,弥补“遗憾”,品悟“沉甸甸”的友情。
师: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难道少年会遗憾地看着 “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吗?请同学们自由读10——15段,看发生了什么事?
课件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⑴、白天遗憾地分别,晚上少年送来了这个小象墩,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少年送我的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
看来这小象墩来之不易呀,但他却不收我的钱?他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是呀,中国人是非洲人民的朋友(课件补充中非友谊资料)
⑵、“我们是朋友。”
这些真诚的、无偿的、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的帮助只因为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因为铭记着中国人的帮助,为了不让我遗憾的离开,在夜幕中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出现,也是因为这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即使历尽辛苦才找到这个小象墩,即使非常需要钱,但却决不收钱,还是因为这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⑶、品味“沉甸甸”的友情。
课件出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这时候你觉得这个“沉甸甸的东西”仅仅是一个木雕吗?少年交到我手上的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友谊呀。齐读。(板书:我们是朋友)
(四)、拓展延伸
1、写话练习。
师:就这样“我”带着这个小象墩,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友谊踏上了回国的航班,回国以后,我把这个小象墩放在书桌前我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个非洲少年。今天,我又一次想起这位真诚的朋友,我想给他写一封信。(课件出示)
2、四字词填空。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瀑布前摊点上陈列的木雕()、(),其中大象雕得(),我捧着它()。
(五)、总结全文。
师: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见过这位少年,但是只要一看到这个木雕小象墩,我就会想起他的话:中国人是我们都朋友。是呀,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非洲人都会铭记这五个字:我们是朋友。
(刘)、推荐阅读:《罗红叔叔在非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