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19:1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

第一篇:2017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

第十课 落日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现象,观察比较分析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三个时段的特点,认识日落过程中天空的色彩变化。

2、把观察到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3、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落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不同的观察时间和地点,落日的色彩都会有不同。根据自己的感受能观察出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变化规律。

难点: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在主观感受的同时尊重落日的色彩变化,大胆地表现落日美景。

教具准备:了解并收集、整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学具准备:

事先观察落日,拍摄落日,收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以及准备好水粉画工具和颜料。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讲故事:“夸父逐日”的传说。

教师:夸父能追到太阳吗?为什么他追不到太阳?

2、欣赏落日,丰富体验。

(1)启发学生回忆原先积累的落日印象。教师:请大家想一想(闭上眼),落日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情景?再请个别学生说说——得出落日给人的一般印象。

(2)组织学生交流落日的图片资料。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欣赏交流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再选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落日的丰富与美丽。(板书)

(3)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教师的落日图片。

3、选定内容,创作表现。

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图片资料或是书本上的图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进行写生。教师:巡视指导,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秀的表现及时向其他学生展示说明。

4、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5、课堂小结。

小结本堂课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对日落过程有所了解,作业确不理想,画的画难区别。

第十一课 夜色

教学目标

1、了解绚烂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掌握冷色调的相关色彩知识。

2、感受夜色所带来的美妙,用生动的色彩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

3、观察、欣赏、表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夜色所带来的美好与绚烂,能运用深色和浅色、冷色和暖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夜色的美感。

难点:构思夜景,用各种冷色表现出色彩的丰富性。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夜景照片、水粉画的工具和颜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导人。

(1)引导学生观看照片,欣赏夜色,体验夜晚所带来的美妙,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2)展示照片——城市的夜景,教师小结。

教师: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好的景物,日出日落、山海湖泊、名胜古迹、城镇村落、街道庭院、高楼大厦„„这些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去生活、去热爱。当最后一轮夕阳归落,夜幕降临,灯火斑斓,我们的家、我们的生活披上了别样的色彩„„

(3)板书课题:夜色

2、深入感知。

(1)引导学生对比欣赏同一景色的闩天与黑夜。了解白天景色与夜色的异同。

(2)组织“找不同”游戏,展示另一组同一景色白天与黑夜的摄影作品。

要求: ①看谁找到的色彩不同的地方最多。②看谁找出最多的色彩。分析夜晚色彩、明暗对比规律:将学生找到的色彩书写在黑板上,并贴上相应的色标卡。(板书:色调、冷暖)

(3)探索明暗色彩规律。(板书:明度)

教师:天空、背景色与前景色有什么不同?如果背景换成浅色,这些明亮的色彩会发生什么变化?

总结:深色的背景可以衬托浅的色彩,使它们显得更加明亮。

(4)欣赏教材26页油画作品《夕星》,师生共同感受画家笔下夜色的魅力。

①教师简单介绍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

②观察油画作品《夕星》,请学生从色彩、表现内容、技法上谈谈对这件作品的认识、理解。

教师:这件油画作品,从色彩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画面是什么色调的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表现技法?有何艺术特色?

小结:作品倾诉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依恋。蓝灰的色调、平衡的构图、细腻的笔触、寂静的表现素材,皆描绘出作者对生命的淡淡伤感。淡雅、静寂、清澄,空灵而又富有东方文化的诗韵,净化着每一位观者的心,这正是东山魁夷的心象风景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实践探究。(1)展示作品《城市的夜晚》——找灵感,寻创作。

教师:遇此夜景,你如何表现?

学生找灵感,谈构思,教师小结: ①画面如何构图;②画面用什么色调。③如何选择适合表现内容题材的表现方法。

(2)展示步骤图,教师示范创作《城市的夜晚》。教师示范,点到为止。

小结:用油画棒加水彩的画法。①用浅色油画棒画景物、灯光、星光等。

②用水彩(深色、冷色)画天空、远景、大面积近景。③调整、修改画面。④用较厚的暖色画亮光。

(3)引导学生欣赏自己准备的夜色照片。(逐步挖掘学生的构思能力、创造能力)

教师:这是哪儿的夜景?照片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想如何表现此夜色?

小结:画面内容组织和表现方法。

2、作品欣赏。

展示优秀儿童画作品。(引导观察、分析:表达内容、表现方法、色彩运用、技能技巧等)

3、创作表达。

(1)临摹教科书范画。

(2)根据教科书照片内容进行写生创作。

(3)根据记忆想象,构思夜景,表现美丽的夜晚。

要求: ①构思饱满,形体概括。②设色大胆,能表现出夜色所具有的独特韵昧、色彩效果。

4、作业点评。

5、课后拓展。

(1)用冷色调表现不同的景物。

(2)陶冶情操,情感教育。

第十二课亭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并认识中国的名亭。

2、能用写生的方法画出家乡的亭子,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3、在画亭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写生的方法画出熟悉的亭子。

难点:设计出新颖的亭子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画图学生猜。

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型让学生猜教师到底要画什么呢?接着在三角的下方加两条竖线,然后慢慢画成一亭子的基本结构图。

2、请学生谈谈看到过的亭子,谈谈亭子的材料,亭子的功能和作用。

3、教师出示在定海本地拍摄的亭子图片

竹山公园山上亭子

4、结合导入时画的亭子基本结构图,讲解亭子的基本结构(亭顶、亭柱、亭底、附件)

5、教师示范亭子的作画步骤。(从基本结构出发,由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

6、学生画亭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可以根据图片作画,也可以自己想象,鼓励创新)

7、创意启发:各种现代造型的亭子或卡通造型的亭子。

7、学生作业展示点评

8、教师总结:亭子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现代伟大的建筑设计师都要研究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这是设计的基础。

教学反思:

教师画图猜谜的导入效果较好,能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这个亭子的简图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具有实际的意义,并能使学生对亭子的模块化组合留下初步的印象。接着结合本地的亭子进行研究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在作画时有两种方式,一是画传统的亭子,二是创作全新的式样,这两种各有意义,都是可以的。

第十三课房间的一角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的房间随功能变化而设计的道理,懂得在房间物体摆放中的主次关系的重要性。

2、用写生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房间一角,可进行合理的添加或删减。

3、通过学生对房间一角的描绘,提高他们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写生的方式创作房间一角。

难点:学生对自己的房间进行设计,给人美观、舒适、实用、新鲜的感觉。课前准备:绘画工具、材料等。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

欣赏不同风格房间的魅力,领会其色调、主次、创意等,请学生讨论其中一幅作品的创作思路。

2、欣赏名作。(1)《高在阿尔的卧室》,学生谈感想。

教师小结:房间以暖色调为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充满感情。(2)《有花束的室内》,学生谈感想。

教师小结:房间以冷色调为主,突出花束,房间气氛宁静、和谐,又不失活泼。(3)学生尝试阐述这两幅作品的区别。

3、组织讨论。

作品如何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删减,才能更好地表现创作意图。

小结:对于感兴趣的物体、重要的物体、有意义的物体,在进行重点刻画时可适当添加细节;而与主题无关的物体可删减。

4、欣赏课本中学生作品。学生谈欣赏感受。

5、学生写生。

主题为《房间一角》或《教室一角》。(1)要求做到“三定”:定位置(学生坐的位置不能随意移动)、定距离(学生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基本固定)、定物体(物体也不能随意移动)。

(2)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是透视不准等共同性问题应作重点指导(涉及到透视现象的原理时,教师可用一些实例进行说明)。

6、教师小结本课内容,要求学生课后设计并布置自己的房间。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设计并布置自己的房间,绘画工具、材料等。教学过程:

1、交流创作体会。

(1)学生回忆上节课创作的优点和缺点,进行集体交流。

(2)教师从设计的角度进行小结,并提出本课设计的注意点:美观、舒适、有创意。

2、欣赏设计作品。

(1)课件出示中外著名设计师设计的房间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2)老师肯定学生的真实感受并小结。

3、学生设计创作。(1)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自己住的房间。(2)同桌或小组内交流想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提供创作建议:美观(可从主题、色调、摆设的位置等方面来考虑)、舒适(可从空间、灯光、制作材料等方面来考虑)、有创意(可从个性、意境、特殊要求等方面来考虑)。

4、展示设计作品。

(1)学生谈设计思路,同学互评。(2)教师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3)学生继续创作,要求速度快的同学写出设计思路。(4)举行“谁的房间最美”评选活动,给以适当的奖励。

5、课外拓展延伸。

课外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设计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十四课线条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三、课前准备 铅笔、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

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 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

2、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3.、欣赏艺术作品。

(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 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讨论: 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

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用线表现一幅作品。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

2、拓展:

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第十三周教案

第十五课创造美的纹理

一、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欣赏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

2、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如树叶、贝壳、石块、木块、粗糙的布料、皮革、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生宣纸、水彩颜料、蜡笔等绘画材料工具。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欣赏作品。(用特殊肌理效果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主要是版画作品和一件用漂亮的纹理进行装饰的工艺品。)

观察、分析这件作品中的艺术效果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学生交流看法。(2)揭题:《创造美的纹理》。

(3)组织谈话: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美的纹理?

2、示范引导,观察思考。

(1)组织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各种材质: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物体本身存在特殊的肌理,这些肌理不一定能用笔画出来,让我们找找它们藏在哪里。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纹理,摸一摸,说说给你什么感觉?互相说说感受。)(2)体验纹理的不同质感:

①树皮感觉粗糙、丝绸感觉光滑、金属又硬又凉等。

②引导学生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品进行对比:如棉布比丝绸粗糙,青的树叶比干枯的树叶滋润、细腻等。

(3)在屏幕上展示脚印、手印、车轮印等纹理,然后设问:这些看起来很美的纹理都是无意中留下的,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富有美感的纹理制作或画出来呢?

(4)教师介绍示范拓印方法:直接拓印,将水粉颜料涂在物品上再压印。(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

(提示:制作纹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如:布料、地面、指纹等。)

(5)小结: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巧妙地利用特殊技法制成的纹理,会给画面带来特殊的效果。

3、局部尝试,感受体验。

(1)通过屏幕展示不同制作纹理的方法:①拓印法:a、木版拓印法。b、纸团拓印法。c、压印法。②印染法:a、刷色(刷拖)法。b、.积色法。c、吹色法。d、喷洒滴溅法。e、晕染法。

(2)选择教材中自己喜欢的一种纹理制作的方法进行尝试。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创新的方法,也可以学生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新颖的纹理。

(3)组织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学生讨论,谈谈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

第二课时

1、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在制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艺术实践始终给予鼓励、引导,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作品展示,欣赏交流。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作思路进行汇报,为其他学生进行类似的创作提供一种思路和经验,从而达到共同体验、共同提高的目的。

(2)欣赏评价:让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对作品的再创作结果进行想象和构思,满足学生的求异欲望。在原来想象的基础上再度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作兴趣。

3、收拾整理,交换物品。

将自己已经使用过的材料,借给别的同学使用,或者将制作较多的印纹跟他人交换。(提示: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儿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4、课后延伸,拓展研究。

用拓印碑文的方法来印纹理;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纹理效果;将墨汁或颜料滴在水面上,稍稍化开后,用生宣纸吸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十四周教案

第十六课瓶子变个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通过画、加、填、贴等,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瓶子造型特点的感受以及装饰、美化瓶子方法的了解。难点:如何做一个有特色的装饰瓶。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一到两只瓶子、水粉颜料、水粉笔、桶 教学过程

1、直接揭题。

教师展示一只透明瓶子:今天,咱们要让它变一变。板书:《瓶子变个样》。

2、欣赏讨论。

(1)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经过(水粉颜料)装饰的瓶子。

(2)小组讨论:这些美丽的瓶子是怎么变成的?(用水粉颜料绘制而成。)你准备把自己的空瓶变成啥样?

(3)课件展示:外表有美丽色彩的各种各样瓶子。

3、学生创作。

学生在瓶子上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

(1)组织学生在教室举办装饰瓶展,指导学生互评互学。(2)教师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下节课所需工具。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不同造型的瓶子一到两只、各种颜色的豆子、橡皮泥、各色碎布、剪刀、双面胶、小头饰等

各种装饰好的瓶子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导入。(1)课件展示:请学生一边欣赏用不同方法装饰的瓶子,一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用加、填、贴等方法让瓶子变个样。

2、讨论、探究、创作。

(1)分组讨论:这些瓶子美在哪里?用了哪些方法进行美化?你觉得还可以怎么变?(2)合作完成。

①分工合作,合作双方讨论要创作的瓶子的外形特点,并动手操作。②教师巡视,对装饰方法巧妙、设计独特漂亮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

3、展示、交流、延伸。

(1)学生分组互评,挑选优秀的作品参加班级装饰瓶展,并说说挑选的理由。

(2)课后用设计、制作的装饰瓶美化我们的生活。

第十五周教案

第十七课《虫虫大聚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昆虫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 水彩笔)。(教师)昆虫图片,示范纸张。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课前请把学生收集来的昆虫图片贴在教室墙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视觉感受。(2)上课请学生对图片上的小昆虫进行分类,要求学生说说昆虫的特点。(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昆虫的特点。

2、实物展示,分析理解。

以蝴蝶制作为例,分析外形。(1)出示蝴蝶标本。①讲解外形。

蝴蝶的外形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三角形、方形、园形、长方形 „„ ②讲解形的对称。

蝴蝶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左右两边一模一样,引出对称形。列举一些对称的现象。③分析蝴蝶花纹与颜色。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3、制作方法,加强体验。

(1)创设问题。

①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 ②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③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的制作方法。(2)教师示范制作蝴蝶。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纸,按图解进行折叠。

②参考蝴蝶图例,把折叠好的纸张用纸条中间扎紧作为翅膀。③把纸卷成筒状作为蝴蝶的身体,并和翅膀粘合。④用碎纸或水彩笔进行图案装饰。

4、欣赏其它纸制昆虫,拓展思路。

欣赏教作品,谈谈还有那些折叠及装饰方法。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

(1)程度一般学生:要求选择同一种昆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两件作品。(2)程度高的学生:要求选择同一两昆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四件作品。第十六周教案

第十八课

良渚古玉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良渚文化的历史、地域分布等知识,感受良渚文化玉器的特征。

2.通过对良渚文化玉器在材质、色彩、造型、纹饰等特征的欣赏、描述,以及利用适当的工具、材料表现良渚文化的玉器或神徽,提高审美评述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激发对良渚古玉的探究兴趣,培养热爱古老文化的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对文化遗址的保护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了解良渚古玉的造型、纹饰特征。

难点: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良渚古玉的造型、纹饰特征。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签字笔等。

(教师)相关图片、课件及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导人。

(1)出示PPT提问:

①请看大屏幕,这幅照片拍的是什么?

②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这是考古发掘现场,是良渚文化的考古发掘现场。他们在进行考古发掘。

(3)提问:

①你知道良渚在哪里吗? ②你对良渚文化有哪些了解? 出示PPT,学生讨论交流。(4)教师小结: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而得名,距今5300-4000年。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

(5)出示PPT,学生欣赏了解良渚文化分布区域。

(6)教师谈话,呈现课题: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良渚文化遗址频繁出土了不少珍贵文物。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玉器。今天一起来欣赏良渚古玉,出示PPT。

2、初步赏析。(1)提问:

①你见过良渚文化的玉器吗?在哪儿看到的? ②你认识哪些良渚文化的玉器?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逐一呈现良渚文化的玉器及名称。③良渚文化的玉器给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交流后教师谈话引导进一步欣赏探究良渚文化的主要玉器及特征。

3、深入探究。

(1)欣赏“玉琮王”及神人兽面纹。

①教师出示PPT图片提问:这个玉器叫什么?造型和纹饰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这件玉琮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以转角为中轴展开,琢刻有简化的神人兽面纹。

③教师出示PPT图片提问:玉琮上神人兽面纹有什么特点?用了怎样的雕刻手法?为什么要刻这样的形象?

④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1、欣赏导人。

(1)欣赏比较各种玉琮的异同,进一步了解玉琮的特点。①教师出示PPT图片提问:这些玉器都叫“玉琮”,在造型和纹饰上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②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PPT呈现):

相同:方柱体,内圆外方,中间有圆孔。以转角为中轴展开,琢刻有简化的神人兽面纹。不同:分单节和多节。转角处雕刻的简化的神人兽面纹有的精细复杂,有的粗犷简单。玉琮是良渚古玉的代表性玉器,是祭天地的重要礼器。

(2)欣赏各种玉璧,了解玉璧的特点。

①教师出示PPT图片提问:这些玉器叫什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②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玉璧,扁平圆形,正中有圆孔,代表财富,也是祭天用的礼器。(3)欣赏各种玉钺,了解玉钺的特点。

①教师出示PPT图片提问:这些玉器叫什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②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玉钺,造型像斧子。是军事首领的象征物,也是重要的礼器。(4)通过认一认、猜一猜,进一步了解其他各类良渚玉器及其特征。①教师逐一呈现PPT图片,请学生认一认、猜一猜玉器的名称。②根据课件提示,请学生说说良渚文化古玉器的特征。(5)讨论总结良渚玉器的特点及成就。

①教师逐一呈现总结的类别:请学生说出其各自的特点。②总结呈现良渚玉器的艺术成就。4.课堂尝试练习。

(1)练习要求:

(在下列两项练习中自选一项)

①用萝卜、陶泥、彩泥等材料以雕刻的方式表现一件良渚玉器。②用线描的方式临摹或表现神人兽面纹。(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5.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作品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第二篇:四下美术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聚聚散散》

课程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

1、教学内容:《聚聚散散》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绘画对象比较抽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聚集与散开的感受也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通过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表现自己的感觉、心情和丰富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探索、关注、创造、表现身边事物的能力。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聚聚散散》一课内容虽然抽象,但它并不孤立存在。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抓住了与学生切身感受联系的一条线: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基本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循序。考虑到中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与造型游戏,尝试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情感领域: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能表达自己的感觉、心情,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体会聚和散的感觉。

教学难点:

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颜料、彩纸、剪刀、胶水、教师范画等

2、学生准备:颜料及绘画工具,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不但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会如何掌握聚与散的变化,而且能培养他们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表现能力以及综合的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活动一: 欣赏导入

1、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

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

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

师: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

师: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生:.......教师总结: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

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

师: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

“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

活动二:游戏体验

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

2、师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

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

指导创作,实践体验

1、你觉得聚聚散散怎样结合表达?你打算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呢?(点、线、色彩或拼贴等综合形式表现)

2、画完之后可以像老师一样给它配上一段优美的文字(课件出示)

3、学生作画,老师巡视指导

绘画的指导,帮助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

评价作品,体验自己成功的快乐。学会欣赏他人,关注伙伴的作品。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多角度评价作品并学会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价,诠释作品。

4、小结延伸:

聚聚散散真是太奇妙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5、收拾整理

妥善保管课上作品,收拾绘画工具、材料。教学评价:

1、学生能否参与课前准备活动,自觉划分小组。

2、学生能否将不同聚散程度的东西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展开联想。

3、学生能否熟练地使用准备的工具材料。案例反思:

在整个教材体系中,本课与前两册中相关课程内容构成一个新的抽象理念和情感的课题,强调学生对生活的领悟和情感的表达。这课的主要内容是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色彩大胆地表现聚集与散开的感觉。通过本课的活动,学生不但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会如何表现聚与散,而且能培养他们积极的参与精神、丰富的感觉能力、大胆的表现能力以及综合的评价等多方面能力。

第三篇:四下美术教案

1、植物写生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内容分析

1.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

2.难点:植物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演示、讲解

板书设计

1、植物写生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 小朋友的线描画

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2、巧用对称形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

能力: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

情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内容分析 1.重点: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

2.难点:具有创造性的制作。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2、巧用对称形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对称现象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对称知识

教师:所谓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

提问: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深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结构、外形、花纹、色彩,都是对称的。

教师:观察研究蝴蝶对称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学生: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

教师:这就是对称的美。

3、制作一只蝴蝶:

1、选一张彩色纸对折后依折线处画出半只蝴蝶纹样。

2、依轮廓线剪下图形。

3、剪出蝴蝶的花纹。

4、整理。

三、作业提示

1、教师:再回忆、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品用对称的花纹装饰? 你能巧用对称形,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美吗?

2、作业提示: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

1、学生自评、互评。

2、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

3、放学了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幅创作画,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的画法。

能力目标: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内容分析 重点: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

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3、放学了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画面画了什么内容?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 人物动态: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4、设计生活标志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表达含义。能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

情感目标:欣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标志用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内容分析

重点:通过欣赏生活标志图例,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适用的标志,尝 试用多种表现形式设计制作标志。

难点: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单、寓意明确、色彩醒目。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4、设计生活标志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学校的校徽,请学生欣赏。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按名称、特征、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

2、出示课题:设计生活标志。

(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

三、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标志有哪些种类?

(2)标志有哪些用途?

(3)标志有几种表现形式?符号、图形

2、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共同欣赏,进行分类,说说它们的含义。

3、欣赏课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和作用。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

五、小结

组织交流。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做成头饰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

六、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还有哪些生活标志,你可以继续收集和设计。

5、生命之源——水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设计制作有主题小报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制作队报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对水资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号 召大家平时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节约用。内容分析

重点:通过收集资料、相关图案、版面设计,学习有主题宣传 小报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主题突出与布局的设计。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5、生命之源——水

一.课前收集

1、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情况。

二、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讲授新课

1、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1)播放课件:了解水的作用、水资源现状。

(2)提出问题:你能想象吗,假如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3)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2、欣赏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艺术作品。

3、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4、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激发创作灵感。小报的组成包括:

(1)主题:文字清晰、醒目、突出。(2)装饰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3)文字介绍:内容具有科学依据、真实、概括。

四、学生作业 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五、小结

1、生作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节约用水的建议?

2、我们珍惜、爱护水资源,广开水源,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必再为缺水而发愁,宝贵的水资源也就能为我们永续利用了!

6、材质的美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从材质、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力目标:欣赏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

内容分析

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

难点: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6、材质的美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出示课题:材质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欣赏课件。

1、玉器 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致。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取夸张手法以突出关键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2、石材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挣扎的匈奴人露出绝望的神色,形容委琐,面目可憎。马腿如四根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显得坚实稳固。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沉着浑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10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武帝及全国人民都十分惋惜悲痛。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决定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在武帝陵址旁不远处修建气势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霍墓石刻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更体现了人们对这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与崇高敬意。

据记载,唐时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马助兴。唐人诗作中,对于舞马有生动描绘: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腕足徐行拜两膝”为玄宗上寿。玄宗赐酒一杯,舞马自衔自饮。这件皮囊壶舞马纹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宫廷舞马的形象资料。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雕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赞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当我们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骏马和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3、金、银

舞马衔杯银壶。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锤击成型,两半焊接。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

4、陶

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马,头小,颈短,前胸肌肉发达,腹大,背腰肌肉丰满,平直,关节、蹄正而适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颈结合良好,复尻,四肢欠结实,显得有些纤弱,类似新疆马。

四、小组展示各自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讨论:

1、它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2、造型上有什么艺术特点?

3、你喜欢什么样的材质做的艺术品?

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的材质特点、造型特点?

7、用彩墨画鸟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用中国画形式表现禽鸟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中国画的绘画能力。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内容分析

重点:了解禽鸟的基本结构及用写意形式概括表现的方法。

难点:笔墨与形体结构的关系。鸟的不同动态及画面构图。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7、用彩墨画鸟

一、组织教学: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赏析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用版示或挂图或标本分析麻鸟的基本结构和形体特点。

2、教师用简练、概括的饿笔墨演示表现鸟形体的全过程。

3、起稿领临两个动态,突出蘸色、用笔和结构的关系

三、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1、讲评展示作业。

2、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

8、用彩墨画鱼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加简单的环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情感目标:喜爱中国绘画。内容分析

重点: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难点:特殊技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8、用彩墨画鱼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运用了哪些技巧。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6、作业要求: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7、教师辅导:技法的体验与运用。

四、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五、小结

9、刻印的乐趣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刻、印花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尝试刻、印的方法,认识造型艺术手段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按程序进行工作的习惯。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重复排列的秩序美。内容分析

重点: 制作程序,刻、印方法,欣赏重复排列的美。

难点: 刻印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9、刻印的乐趣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欣赏书中范样和教具范样,指出这些作品是通过设计、刻、刷色、印等程序制作出来的。

2、设计:在印体的平面上,设计便于刻制的花纹。要简单、概括。

3、刻:用刀把花纹以外的部分刻下去,使花纹鼓出来叫做阳刻。

4、印:在印体的花纹上涂上喜爱的颜色,将花纹有秩序地、排列整齐地印在作业纸上。为了使花纹一致,可将“印体”无花纹的一面削平,划上一个箭头,作为调整花纹的依据。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a)作业要求:每人刻、印一件作品,要求纹样边缘清楚,印纹实在,排列整齐,干净细致,连续印九个排列的图形。

b)教师辅导:检查印面是否平正:指导刻花运刀方法。

三、小结。

10、学画农民画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内容分析

重点: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

难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根据想法进行改画、添画。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10、学画农民画

一、学生自由欣赏: 提示:课本上的农民画中内容你可曾见过?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导入本课的教学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浓烈浑厚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现代美好生活的强烈反映。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具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现代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课本中的农民画选题也很丰富:农家的爷孙情、有趣的斗鸡、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鱼场面、月下的老少闲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是这些作者独特的自由艺术构思,大胆自信的画风,强烈鲜明的用色、饱满的构图、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摄取美的画面和敏锐观察力。从这引起具有乡土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的画面,从这些粗放、有力、刚健的艺术特色的画面,欣赏这些农民画,我们体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

三、探究实践

1、谈谈自己喜欢的一幅农民画。

2、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等。

3、要求: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四、评价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美术作品

2、谈谈自己对农民画的理解怎样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

3、收集更多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并不断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小结

11、提袋的设计

课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精美的手提袋,初步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陶冶审美情趣。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手提袋设计,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内容分析

重点:学习提袋的设计,初步认识设计与应用这一艺术形式。

难点:能根据材料选择适当的形式或根据表现形式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11、提袋的设计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材料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方式分配位置。

二、导入新知:

1、谈话: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提袋,展示自己的特色提袋,并介绍给大家你的提袋的特点!

2、欣赏:展示提袋成品。

三、探究提袋设计。

提示:你一定见过许多漂亮的手提袋,它们既方便了我们的购物,又展示了商品的品牌形象。好的手提袋就是一件艺术品。

1、说说平时见过的印象最深、最喜欢的手提袋。

2、探究教材及教具实物的手提袋,选择哪些材料,运用什么形式制作的。

3、讲解、演示手提袋的制作过程: 设计——材料——剪裁——折叠——装饰

四、学生进行包装设计尝试。

1、让部分学生说说他所带的材料,适合以何种方式进行设计,说说大致的作法。

2、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制作出实用美观的手提袋?

3、用所选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新颖、时尚的手提袋。

五、展示作品,交流互动。

1、组内选评平优秀学生作品并展示。

2、谈谈你设计的手提袋在生活中更多的用途。

12、降落伞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降落伞的原理,并设计制作降落伞。

能力目标: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激发创造精神,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

情感目标:欣赏各种形式的降落伞,进行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内容分析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制作降落伞,培养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进行综合学习的尝试,通过学习拓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12、降落伞

一、组织教学。了解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二、游戏互动,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你们喜欢放风筝或者在户外放飞吗?(为什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段降落伞高空翱翔的片段。

三、新知探究

1、欣赏美丽的降落伞后,你知道降落伞的原理吗?

2、学生探究有关降落伞的知识。

3、教师讲解:降落伞是一个一度空间有阻力的自由落体运动系统。伞面的设计由于空氣阻力的关系,降落伞就能缓缓的降落在地面上了。

四、探究实践:

1、想一想,用什么材料做降落伞?伞面如何设计得美观?

2、降落伞的制作: 设计——美化伞面——折叠——连接——安装坠

3、伞的各部分如何连接,应注意什么?

五、自主尝试,协作互动,完成制作。

1、了解了制作方法,同学们想不想露一手?且慢,大家先理清思路。

2、自主尝试,有困难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现。)

六、互动学习,促进发展。

让一些制作速度快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作品,大家来说说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使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启迪。

七、教学小结:

13、别致的花瓶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利用泥巴的可塑性,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泥塑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立体美感。

内容分析

重点:泥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的运用。难点:对设计的花瓶的独创性。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13、别致的花瓶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泥塑花瓶。问: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新颖的花 瓶。(通过老师的课件,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被调动从而导入到新课中来。)

三、课上活动

1、出示课题

2、了解泥塑艺术的渊源。

(课件出示)问: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方法?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桌之间讨论并回忆以前学过的泥塑的制作方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针对以上方面进行总结。

3、传统的泥塑在民间深受人民的喜爱它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打开课件),今天 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泥塑的知识。同学们欣赏泥塑种类和泥塑的多种形式。

4、欣赏同学们的作品。老师展示书中图片,你还知道哪些花瓶?把你带来的图片拿到前面的实物投影上来。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 拿出自己搜集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自学能力。)

四、学生创作

1、要求:根据学过的花瓶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花瓶。小组合作,组内研究吉祥图案的制作步骤,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2、教师参与,给予指导。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五、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组的作品高举,进行互相欣赏。

六、总结

14、艳丽的大公鸡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

能力目标: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感目标: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快感。内容分析

重点:学习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难点: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14、艳丽的大公鸡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1、今年是什么年呀?

请看这幅画,问:作者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的?

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欣赏书中的《金鸡展翅》,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课上活动

1、出示课题

2、你知道大公鸡有哪些生活习性吗?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与同学之间交流

3、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丽的大公鸡的图片。问:

a)在这些作品中,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 b)哪些颜色用的随意性较强? c)哪些颜色用的最精彩?

四、学生创作

创作要求:

1、用艳丽的色彩画一幅大公鸡的创作。

2、画中要用冷暖对比的方法。

3、教师指导

4、作品展示

根据自己的和别人的作品你能总结出如何运用冷暖色才能使画面更好看?

五、小结

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根据所用材料的特点,进行有主题的艺术创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把美术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内容分析

重点:了解拼图的主要特点,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独创性。

难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动手动脑能力的结合。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教师带来课前准备的拼图的教具。学生也带来他们准备的拼图的玩具,师生交流自己的拼图的图案和玩法。(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课上活动

出示课题 小组研究:

1、什么样的画适合做拼图?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做之间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产生创作灵感。)

2、拼图的图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适合?

3、讨论后将你们组要做拼图的样式想老师汇报。

4、打开书30-31看书中同学们做的拼图的图案和样式。

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学生创作

要求:

1、小组合作

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2、总结

五、作品展示学生创作

六、教师小结

16、画家凡·高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画家凡·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凡·高对绘画对艺术的一种执着精神。内容分析

重点:了解凡高一生及其部分代表性作品 难点: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16、画家凡高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欣赏凡高的《向日葵》问你们还记得这幅画的名字吗?那他的作者是谁还记得吗?今天我就来认识一下凡·高及他的作品。

三、讲授新课。

1、老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凡·高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他和高更这时已经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表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后来因为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10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欣赏凡·高的作品

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

3、学生谈感受

通过听凡高的故事,欣赏凡高的作品,现在就请你来谈一谈你对位杰出的画家及他的作品的感受。

4、选择一幅你印象深的作品试着用一段文字把它简单地描述下来。

5、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凡高多艺术事业的这种执着精神。

17、大师画我也画

课 时

2课时

课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教学难点:绘画风格的把握及运用。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17、大师画我也画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凡?高。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出示课题:大师画我也画。

三、新授

1、欣赏大师作品。

2、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达 的?

3、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5、小组讨论:

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凡高的《星月夜》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5、学生创作

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 画一幅画。

6、教师小结

18、精彩的戏曲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教学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抱窝。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书设计

18、精彩的戏曲

一、组织教学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凡高。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出示课题:大师画我也画。

三、新授

1、欣赏大师作品。

2、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达 的?

3、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5、小组讨论:

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凡高的《星月夜》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6、学生创作。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7、教师小结

18、精彩的戏曲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戏曲脸谱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教学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的了解及特征的抱窝。

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手段:示范

板书设计

18、精彩的戏曲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

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 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

三、新授

(一)了解中国戏曲

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2、中国戏曲之特点

(二)、中国戏曲史

(三)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角色行当。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 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

(四)京剧中的脸谱

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

(五)中国戏曲的曲目及故事

黄梅戏: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

豫剧:《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试夫》、《红果,红了》。

京剧:《牡丹亭》、《白蛇传》、《百劫同心》、《贵妃醉酒》。故事:《白蛇传》

(六)学生制作

1、说一说,你还熟悉哪个神话故事中的戏曲人物。

2、你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和身份制作出道具吗?

(七)教师小结

第四篇:美术第四册第10课教案

美术第四册第10课:《奔跑的动物》教案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教 师:郭 燕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动物站立时和奔跑时的不同形态,了解动物奔跑的特征。

2.学习表现动物的奔跑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大胆作画,使画的动物都像是在奔跑。

教学难点:动物奔跑时四肢交替运动的表现。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色纸、剪刀等

(教师)有关动物奔跑的图像及文字资料、课件、用纸板制作的头、颈、身和四肢都能活动的某种动物的平面教具、水彩笔、油画棒、色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1.提问揭题。

(1)提问:大家喜欢体育运动吗?班里谁跑得最快呀?比汽车还快吗?

(2)揭题:可有的动物跑得比汽车还快呢!你想了解哪些动物有这样大的本领吗?我们学习了《奔跑的动物》之后,就知道了。

2.欣赏激趣。

(1)看动画片《咕咚》(见相关资料)。动物们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咕咚”,受到了惊吓,盲目地奔跑起来……

(2)看奔跑动物的定格画面,观察动物的腿部在活动和静止时的区别。

(3)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条、第五条。

3.尝试表现。

(1)展示纸板制作的头、颈、身和四肢都能活动的动物平面教具,并演示几个动作。

(2)让学生根据记忆,上台演示站立、行走、奔跑、跳跃等不同的动态。

(3)示范和分析奔跑动物的画法。重点强调腿的画法,注意腿部的斜度、腿与身体的连接部。

(4)分小组抽签,让学生按抽到的命题在小纸片上试画。小组评改后,各小组间一一相互交换小纸片,相互欣赏启发。

4.启发想象。

(1)让学生充分考虑要画的场面及表现方法,课件展示变换的多种场景。

(2)课件展示《狩猎图》、《拉斯科洞穴岩画》及优秀学生作品,重点欣赏奔跑动物简练、夸张的表现方法,并从中汲取创作灵感。

(3)让学生自编动物奔跑的故事,自由想象故事中的场面。思考:哪些动物在跑?为什么跑?谁跑得最快?还有哪些动物会跟着一起跑?

5.作业辅导。

作业要求:自选材料,创造性地画一只或一群奔跑的动物。

6.作业讲评。

(1)讲评作业时主要看故事是否精彩、表现方式是否独特、画面是否完美等,多鼓励、少批评。

(2)课后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方式表现奔跑动物,如:剪纸、撕纸拼贴等。讲童话故事《咕咚》

湖边是棵木瓜树,树旁住着小白兔。一天,一只熟透了的木瓜被风一吹,从树上掉下来,“咕咚”一声,正好掉在湖里。

小白兔听到“咕咚”一声,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拔腿就跑。

一只狐狸看见小白兔慌慌张张逃跑,很奇怪,忙问:“你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小白兔一边跑一边喘着气:“咕咚——咕咚。”狐狸看到小白兔那副惊慌的样子,以为“咕咚”是个很厉害的东西,吓了一跳,也跟着跑起来。路上,它们又碰到狗熊、梅花鹿、老虎。老虎看它们没命地跑,忙问:“你们跑什么呀?出了什么事了?”

狐狸说:“„咕咚‟来了!”他们一个个都说不清“咕咚”是什么,大家也都没命地跑。

最后,它们碰到了一只长毛狮子。长毛狮子拦住它们说:“什么东西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

这时候,它们已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不得了,„咕咚‟来了!”

长毛狮子又问:“„咕咚‟是什么?在哪里呀?”它问老虎,老虎说不知道;问梅花鹿,梅花鹿说不知道;狗熊、狐狸也都说不知道。最后问小白兔,小白兔说:“那个„咕咚‟就在我住的湖边。”

长毛狮子说:“那好,你带我们去瞧瞧。”

小白兔说:“不行!不行!那个„咕咚‟太可怕了。”

长毛狮子说:“不怕,有我呢!”

小白兔没办法,只好带了大家来到湖边。大家东瞧瞧,西瞧瞧,咦,哪有什么“咕咚”呀!这时候正好有一只木瓜熟透了,掉到湖里,又响了“咕咚”一声。这一来,大家才把事情弄明白了。

第五篇:四下美术《房间一角》教案

浙美版第8册第14课《房间一角》教案

授课班级:四(5)班 地点:美术教室2 时间:2014.5.16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美版第八册中的一个内容,借房间一角的绘画题材,激发学生热爱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热爱生活。教材中选用了一幅暖色调的凡·高作品《凡·高在阿尔的卧室》,以及一幅冷色调的夏加尔作品《有花束的室内》,用高起点的艺术作品来感染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说明:在绘画时,要根据主体物在画面中的安排,有选择地添加或删减物体。只要你有真实的感受,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敢于表现的双手,你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白绘画作品和实物之间的关系,懂得在房间物品摆放中的主次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创造性地表现房间一角,能根据主体物在画面中的安排,有选择地添加或删减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房间一角的描绘,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记忆的基础上或观察教室对房间一角进行描绘,并用线描的方式或适当的加颜色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根据主体物在画面中的安排,有选择地添加或删减物体。课前准备:(学生)绘画工具(教室)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老师今天从家里带来了一盆植物,你们喜欢植物吗?我也很喜欢,我家就养了很多,你猜我会把它摆在哪里呢?(打开图片)有这株植物的相伴,我喜欢在这个地方读书,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落。那么在你家里有没有你特别喜欢的角落?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房间一角》这一课 出示课题

二、欣赏不同功能的房间 师:老师拍了好多房间的照片,一起猜猜这是哪儿。出示图片:

1、厨房

2、客厅

3、书房、4、卧室 1.提问:厨房里都有什么东西呢?(教师选择几样画)2.师:你怎么看出来是客厅的?(沙发,教师画)

3.接着我们一起去书房参观下,书房里会有什么?老师从四个不同的书房里带来了四样不同的东西,你们猜书房的主人喜欢做什么呢?

4.师:当我工作了一天之后,最需要的就是一张床,让我好好的休息(教师画)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温馨的卧室。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小朋友的卧室。提问:这个房间主要用了哪些色彩?房间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你觉得小主人会是怎样的人呢?

总结:从房间的布置、颜色可以看出主人的喜好和性格。

三、摆一摆

师:老师现在需要两个同学的帮助,帮忙整理一下房间一角,让它看上去才美观、整洁。

分析学生的摆放,得出主次安排,遮挡关系等知识

四、大家一起来找茬

1.同一个场景,对比照片和画的区别,得出添加法、替换法、删减法。2.教师示范:

师:现在老师也想来画一画。(出示图片,将主体刻意的画大,衬景画小)学生对比,得出可以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主体。

五、欣赏作品

(一)大师作品

1.凡·高作品《凡·高在阿尔的卧室》

教师:这是伟大的画家凡·高的房间,一张简单又粗糙的大床,歪歪斜斜的墙壁上挂着几块孤苦伶仃的纸片,门是紧闭的,有一双窗户,整个画面以黄色为主,呈现暖色调。板书:暖色调

1、夏加尔作品《有花束的室内》

教师:这是另一位画家夏加尔笔下的房间,一双明亮又宽大的窗户,窗外繁茂的树木,有一股旺盛的生命力。室内的花束如星空中的烟火,整个画面以绿色为主,呈现冷色调。板书:冷色调(二)小画家作品

提问:四幅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引导孩子创作时应先画主体再画衬景。

六、实践创作

教师:先别急着动手,用我们明亮的眼睛观察一下今天我们上课的教师,有没有哪个角落比较特别或者你比较喜欢的?

师:你们都是有着敏锐的观察力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作业要求吧。作业要求:认真观察教室或回忆你家某一房间的一角,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一幅“房间一角”的创作画

七、展示评价 评价建议:

房间里的主体物是否突出?

装饰物品的摆设是否合理,需要添加、删除或者替换物品吗?

结语:希望你们上了这节课后发挥你的想像力,为自己的房间设计一个喜爱的角落!

下载2017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春四下美术教案(10-16课)(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春望》诵读教案(四下)(合集5篇)

    《春望》诵读教案 教学要求 一、重视点拨,准确理解《春望》一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朗诵中品味诗歌......

    美术四下教案[样例5]

    第一课 植物写生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 显性目标 通过本课对各种植物的描写,培养学生深入观察,提高他们用线表现的方法。 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下教案

    1.植物写生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 师:你喜欢这些植物吗? 师: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师:你觉得这些植物给你哪些美感? 生:绿萝、......

    10课教案

    北美洲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他们尚处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最先到今美国探险拓殖的是西班牙人,紧接着是法国人。在印第安人的尸骸上英国殖民者在1607——173......

    四下教案

    第1课 茶香四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历史,知道茶的相关知识。懂得包装艺术的一些简单方法。 2.尝试设计造型别致、色彩和谐的茶具、茶叶包装盒,或用粘......

    四下美术下雨啰

    苏教版四下美术《下雨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回忆下雨的情景,体验下雨的感觉,了解自然界的美妙变化。 2、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创造性地表现下雨的景象和自己......

    小学二年级美术1——10课教案(合集5篇)

    第一 课 我和昆虫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自然界中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知道表现主题的方法。认识对称的基本特点,发现昆虫的对称。 应会:体验参与学习、主动......

    美术第三册第10课 画触觉 教案

    第十课 画触觉 本课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验到的一种生理感觉反应,让学生触摸各种不同材质的东西,然后把自己的感觉通过点、线条、色块画出来,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能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