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点滴做法Microsoft Word 文档
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点滴做法
何楼二中
名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文化的积淀,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对名著缺少亲近感,即便为了考试,也只是背诵几道训练题,不愿意去读名著,拒绝阅读名著的现象不是正常的。针对这些现象,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名著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共同参与、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开展了“师生共同阅读一本书”的活动,用自身的行为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
二、培养阅读兴趣,减轻学生负担。
陶潜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往返。”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可以摘抄,写读后感,但不强求。引导和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唱名歌,读名著----充分利用媒体来阅读。
《红楼梦》里的《枉凝眉》《葬花吟》,《水浒传》里的《好汉歌》等,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思想健康,文学气息浓厚,可以吸引学生对名著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名著阅读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我和学生商量在月初制订好简单易行的读书计划,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
第二篇:如何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
如何引导学生读名著
中学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使中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对于语文课程来说,除了学好书本知识,还应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国家教育部门为此也指定了不少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有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呢?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方法。
一、兴趣导入法:
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可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讲一讲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若是能和正在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就更为有效。如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典故联系法;
语文课文教学中会牵涉到大量的背景知识,不讲透就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正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机会。我在讲《驿路梨花》一课的背景时,讲到了课文标题的出处——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原诗有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我不但把有关寒食节的来历和介子推的故事渲染一番,还趁机把历史内容丰富的《东周列国志》推荐给了学生。
三、巧设谜团法: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可以下去找来读读……”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
四、设题助读法:
近来各地的中招考试,频频出现涉及指定课外阅读名著的填空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也经常设计一些类似的题型,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为帮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人物,我就设计了题,让学生找出水浒108将中的三位女将,找出原来是军官后被逼造反的将领;为帮助学生熟悉《西游记》的情节,就让学生画出唐僧取经的过程图等等。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速读了一遍。
五、分段承包法:
有些名著比较短,学生可以挤时间细致地读完,而对于长篇名著,学生想细细品读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即将参加中招考试的初三学生,更是勉为其难。这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段承包,共同完成阅读名著。如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的时候,我就把全书分为“林冲和鲁智深的故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武松的故事”、“李逵的故事”、“宋江的故事”等几部分,每个学生读一部分,然后利用每天的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轮流介绍故事情节,不但使全班都熟悉了原著,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
总之,课外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可泛度读可精读,可翻阅可品析,只要能让学生喜欢上读名著,能让学生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他们自己的情操,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三篇: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点滴做法
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点滴做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班级事务,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还承担着的心理辅导员的任务。
一、作为班主任,我特别关注学生心理成长过程,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及时帮助学生梳理思想和情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在校生活氛围。
我喜欢拥抱我的学生。把它当成一种奖励。奖励是对学生出色完成任务的肯定,是对他再次出色完成任务的一种许诺。我会在学生静静地写作业时,悄悄地示意一个表现特别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拥抱她片刻;我会在早晨和先到校的学生拥抱一下;我会在学生成功时给他们拥抱;更多时我会拥抱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其他学生看了会甜蜜的微笑,有羡慕,也有期盼。拥抱中有肯定,有鼓励,有感召,更多的是理解。
我喜欢和学生谈心聊天。聊天中唤起孩子情感的回应,使他们渐渐成为懂感情的孩子,至少学会把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复习考试阶段压力大,聊天谈话更是缺少不了的。话不多,哪怕三言两语,引起他们对某些事情的重视、思考就够了。新年致辞我给学生提希望,讲了几点,归结起来就一个词-----懂事,(要求太长他们也记不住)2009年希望他们懂事,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每次我提到踏实这个词,他们就想起我元旦时和他们说的话,情绪马上就稳定下来,在课上静静的做事。值得高兴的是,考试时,班中很少有学生因为浮躁错题。
我会狠狠的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我给他们一种观念,有些原则问题不能马虎,必须认真对待。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商量。有时,我会因学生知错不改暂时冷落他一段时间,引起他对问题的足够重视,让他知道做错事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之后我一定会告诉他应该怎样做更好,最后我会重新把学会做事的他介绍给全班,让他体会到老师和同学还是喜欢他的。
我爱说一句话——你真的很棒!低年级的学生可喜欢表扬了,哪怕你说的不真实,他们也会欣然领受。班中有个男孩子入学几个月了仍不太会听课,我经常提醒他。一次父亲来接儿子,他怕我告状,低头拔腿就走,我赶紧把他叫住,“别走,我还没和你爸爸表扬你呢,”于是我开始表扬他写字特棒,他点头(因为这是真的)接着我就表扬他上课时看我一眼的那刻,说他上课可认真了,他愣愣的看着我,努力再回想,不敢点头(因为这是假的),看着他我继续卖力的像他父亲推销着他。我问他是不是这种情况,他渐渐点头,欣然领受,父子俩高兴的回家了。第二天我在教室里看到了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我接着卖力的向同学表扬他。他更认真了。像这样,我经常把学生夸愣了,之后在同学羡慕的眼光里,他果然做好了。真是皆大欢喜。
我喜欢对孩子说一些夸张的话。低年级的孩子对夸张的语言更敏感,更能打动他们。学生拾到了橡皮,我会和他说:“快向全世界宣布:你拾到了橡皮,让大家来认领,千万别放到自己那,否则别人会误会的。”“如果数学课上你不想锻炼脑力,那就锻炼体力马上去操场飞奔吧!”看到孩子把抹布拼命往黑板上扔着玩,我会说“哎呀,你擦黑板技术太差了,我教你,马上擦!”孩子们在欢笑过后很喜欢按老师的要求做。
二、面对突发事件,用教师的责任心影响教育着学生,尽量减少直接的批评给学生压力。
管午饭时,倒了菜汤,翻了饭盆,那是常有的事。可每每这时,老师往往会包办代替,去为学生清理、打扫干净的,或叫一个比较能干点儿的学生去清扫。
有一次我管午饭时,不小心把自己的菜汤碰翻了。菜汤洒满了讲台,淌在了地上。同学们见了,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乖巧能干的生活委员眼疾手快,拿了抹布跑了上来。我朝他摆摆手,说:“谢谢你的关心。是我碰翻的,应该由我负责清理。怎么能让你干呢?”很快的,我擦干净讲台和地面。事有凑巧,第二天,王威同学不小心把同桌的菜汤碰翻了,我正想帮忙(以往都是老师做的,习惯了)。没想到他也摆着手说:“是我倒翻的,应该由我负责。怎么能让您干呢?”看着他毛手毛脚地干着,脸上却挂着自豪的微笑,我对全体同学说:“王威,真棒!”之后,班中总能听到这样的话。个别同学忘记时,身边也会有声音告诫他: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负责,还记得吗?老师都是这么做的。
作为班主任,管理着三十几个同学,工作难免有失误。一天放学后,毛弘清的妈妈发来一条短消息,说他儿子摔伤了,不知是怎么回事,问我知道不知道。我很着急,因为班里的同学没有告诉我,说实话我也没发现同学的身上是否受伤,我实在是不知道的。家长看我这么着急,忙说不要紧,只是点皮外伤,没有大碍。可我心里总不是个滋味,想想自己的孩子这样,我也会心痛的。于是,我骑着自行车直奔孩子家。原来,体育课上,全班在练习跑步的时候,在跑步的过程中,班里的两个学生在跑步时,撞到一起,毛弘清腿上擦破了一些皮肉,体育老师为了不影响上课,让他在一旁休息,简单的处理了这件事情。回家后他的腿肿了起来,孩子很痛,他妈妈问起怎么回事,于是他说受伤的经过,所以他妈妈才发短消息问我的。我知道情况后和体育老师进行了沟通,体育老师与另一个学生的家长说明情况,希望家长协助老师教育孩子,让孩子对毛弘清同学赔理道歉。这样我们圆满处理了这件事情。虽然这并不是大事,但我也以百分之百的认真去对待它。平息了家长的不满,后来这两个同学成了好朋友,两方家长见面也特别客气。
三、学生的好习惯不是仅靠说教就可以达到,老师的习惯影响着学生,心理的认可,行动的感召,促进学生心理的成长。
“名师出高徒”,说的是老师的智慧与技能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其实,老师的习惯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个爱清洁的老师,他的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讲起卫生来。平时,我见到地上有纸屑,总会弯下腰捡起来。久而久之,在做操回来的路上,在放学回去的路上,我悄悄地发现,我的许多学生弯下腰捡起地上的纸屑,拿在手里,直到扔进垃圾桶为止。假如你来到我班的教室,你会发现,我们班特别干净。这不是吹牛。
此外,还有你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待人接物习惯等等都会影响你的学生。怪不得我们常说,哪个班主任带出的学生就像哪个班主任。
有人悲观地说:“中国孩子的坏习惯都是跟大人学的,没有人能教孩子好习惯,教了也没用。”这话不无道理。
我常想:心理教育是什么?心理教育更是一种影响,学生是教育影响的承受体,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全在我们大人的影响。让我们以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智慧、所有的能力,去影响我们的孩子吧。我们需要一点思想,一点热情,一点方法,一点细心,一点机智,一点耐心,一点艺术,唯有爱心,需要全部。用心做教育,教育从育心开始。
第四篇: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看法)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摘要】在艺术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传统文化瑰宝。名著既可以积淀文化底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作为教师简略分析了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并谈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当地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开展些活动来营造“书香满园”的氛围。从而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关键词】兴趣指导氛围名著
名著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孕育着智慧,积蓄着思想内涵,展现着艺术魅力。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为名著阅读。名著阅读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发散思维还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它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初中生提出了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教材具体明确地指出课外文学名著的必读书目,要求广大中学生阅读。这无疑里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措施。然而,现在大多数的中学生比较少去阅读名著。究其原因,社会科技发展多媒体的普及,学生习惯于网络快餐文化和青春小说。改编名著原著作品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学校为了应付考试,生活节奏加快使大家喜欢以“短平快”来阅读文章。学校、家庭社会重视程度不够,也是课外阅读难以有效实施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我们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往往视野狭窄,无时间读书,无书可读,不会读书,这些现象十分普遍。面对这种先天不足,后天不利的情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和有责任去尝试改变现状。针对这些问题,就此简单地谈一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一、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教育学家夸美细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文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教学应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发挥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一,要合理利用时间,统筹安排,持之以恒。阅读名著可以根据需要和能力来安排时间,可以分课内、课外两个时间段,充分利用晚修和晚晨读,每天读十几页左右,一学期下来的积累,学生可以读几篇名著。课堂上五分钟的语言接龙,每天一位同学介绍名著的作者,思想内容品评语句结构特点等,每周可开设一节阅读课,安排下午的第三节课去多媒体图书室自主阅读。通过长期安排,学生就能在阅读中体会个人情感,生活体验,价 1
值观念以及知识构建。从要我读书向“我要读书”转变,由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天空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成就感。
第二,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学校没有间像样的图书馆,藏书不多。极少向学生开放,学生难以借到书或因经济条件买不起书,很难开展阅读教学。所以学校领导通过扶贫单位和自费购置了不少名著,学期初又在图书室增改了几台投影机,并开放校园图书室。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前,学生进入多媒体图书室。先欣赏影视片断,辩析影视作品与原著在表达方式的区别,也可适当地辩论,真正感受到原著的魅力。教室里可以设置读“名著专栏”。“图书角”,“品读栏”,动员学生互赠书,号召人人捐一本以上的书籍,由班级委员统一组织、管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学生通过课堂内外资源公享、整合材料,增强阅读量,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阅读指导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大部头的名著学生往往会望而生畏,此时阅读指导尤其重要。
第一,穿针引线。即以文体做为引线,充分利用文体教学。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所以我们可以据据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向学生们推荐些名著。做到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新课标要求学生必读的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在教材中都有节选,可适时推荐。如在教授《美猴王》时,向学生提出你如何评价美猴王坐上宝座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通过绘声绘色地分析美猴王的性格特点。提及些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事例,说明它坐上宝座的必然性,同时也可教育学生要想取得一项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甚至代价。更有利于全面理解人物性格特征。由于文本迁移,认识事物就更全面,也调动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主动去找名著来看。
第二,因势利导。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会激起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意识,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审美意识就需要做到因势利导。文本的解读应有针对性,同时应关注学生的爱好,水平不同,可以进行个别指导。有的学生注重情节阅读,有的关注插图,有的只是走马观花。比如教《孔乙己》的一课时,向同学们提出评价下孔乙己的最初印象的时候,有的同学很容易批判“孔乙己”好吃懒做。这是学生比较粗心大意,忽视了一些看似平淡的一言一行,导致理解文本的失误。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指导,让学生阅读细节描写,学生读后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是忽视了一个细节,听人家背地里谈论,这不是孔乙己的表述,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由此可见,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恰恰相反,不是表达坏品行,而是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略带同情,所以通过引导学生不仅兴趣盎然,且培养缜
密的思维和细心的态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去伪存真。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修养不足,再加上许多读物尤其是名著作品有意无意地遮掩现实生活或自身的看法,新华书店推荐的必读书目比较多,多少有些隐忧。这时我们需要有一双慧眼,辨别其价值。比如世界名著《约翰克利斯多夫》中就涉及到了许多音乐家、乐曲、理论,不适合中小学生的阅读。家长盲目帮助选择、购买,也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取向。此外,还有鲁迅先生的小说大多比较晦涩其,对隐语式的思维偏爱远远超过卡夫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向学生推荐些《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通俗易懂的散文,杜绝言外之意难度高的作品。
三、增加阅读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所以我们需要创造些生动活泼、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观看影片、名著专场、易中天品三国等。比如在教学《水浒传》时,就组织学生讲“落草为寇”的故事、“话说水浒人物”的演讲比赛、“论水浒的风土人情”我看《水浒》的作文竞赛、我来绘水浒英雄好汉、名著影视专场、水浒手抄报、名著知多少知识竞赛等活动。从各方面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深刻体悟名著韵味。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品尝到了喜悦的果实。激起自豪感和求知欲望,主动阅读名著。
四、运用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法,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加强对比阅读的指导,圈点勾画阅读的指引,创新思维阅读的探讨。形式可以是小组读、指名读、全班读、泛读、粗读、精读等等。此外,还应重视阅读后的个人体验。写博客,将众多关于人物性格、语言、命运等的感点找出并发表自己的言论。边读书边写随笔。将你的随感可以记名著中的人事物进行对话,将作者的观点,人物情感,语言表达,社会内涵等记载下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读后写读后感,观后写影评。通过这些方法提高阅读兴趣,学生能乐学,爱学。
经典的名著蕴含着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能够陶治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兴趣,对人的一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少“经典奠基”会严重影响人格健全发展。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名著不下是垫底的书吗?我们应该长期坚持阅读名著。有人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
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要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激发兴趣,营造读经典,读名著的环境。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积淀文化底蕴就应该多引导学生回归名著中汲取养分。我相信作为教师只要对阅读教学不断探索、实践,在不久的将来,将改变社会观念、家庭意识,促进学生发展和教育进步。
五、营造阅读环境
学生阅读离不开文化传统,家庭背景、社会舆论、学校教育等方面影响。
第五篇: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点滴做法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点滴做法
江苏省江都市樊川镇三周小学 孙银霞
内容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 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给了学生多少“成功的欢乐”?作文批语过于吝啬,“优”少“良”多,还有“不及格”。想想我们的学生确实够冤的,绞尽脑汁、辛辛苦苦写出的作文,却得不到“优”,只能得“及格”或“不及格”,他们怎不灰心失望!没有成功,何以愉悦!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对自己的作文教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一、用标准引领学生,用高分调动学生。
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常常不解的是每每扣分严格之后,往往事与愿违,有的优等生甚至越来越怕写作文,导致作文水平下降。这是为什么?我想:动机与结果是作文的过程与终结,而重结果轻动因,无疑是戕害了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积极探索的果敢、呼之欲出的激情。于是,我改变过去过去打分吝啬的做法,以高分来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如,优等生的作文尽量在“优”和“优+”之间徘徊,能给“优”的绝不给“优—”,作文起点分为“良—”;如有的作文确实不能给予“及格”而得不到“良—”,那就暂时不打等级,等指导重新完成习作后再打等级,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因材施教,引文评分,逐步提高。
如,小石同学刚进我班时,不会写作文,要求写一人一事的作文,他却写了班上的六人三件事。这样的作文不合标准,不能算及格。文在手中,人到面前,想到他作文的窘迫,看到他的几百字的文章,我没有给他打等级,而是当面指导他写作。结果,他复作有进步了。但,如按我的辛勤指点,仍不能算合格,我肯定打不及格,但我给他打了个“良—”。他非常高兴。而我没有就此罢休,又引导他三作„„就这样,经过将近一学期的指导、训练,小石同学的作文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达到“优—”了。小石同学作文写好了,兴趣上来了,从厌恶变爱好,从中我感到,一个“优—”激发了一个同学,调动了一片同学,推动了一班学生。后来,江都市在小学生征文竞赛中,小石同学的作文《我的老师》获得了小学组三等奖。
三、以批促写,以讲促练,放大学生的亮点。
我改变以往以挑剔的眼光批改学生习作的做法,树立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学生习作的优点。在方法上,先圈,即圈出习作中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划出写得生动的句子。即使是差的习作,也要圈划出写得正确的一句话或用得正确的一个词。总之,非要找出习作中的优点不可。后批。写批语时,以和学生谈心的语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如,小飞同学的《可爱的小鸡》,我这样写批语:“看了你的这篇习作,一只可爱的小鸡出现在老师面前,这只小鸡‘毛茸茸’、‘圆乎乎’,太可爱了!都是因为你形容得好的缘故。对,就这样用词造句,你的习作会越发精彩。”再如,小慧同学基础很差,习作没有中心,缺乏条理,语句不通,但她书写认真。于是,我在总批中写道:“你书写认真,特别是标点点得那么规范、那么美观,老师看了感觉真舒服。如果你能围绕中心写,语句通顺点,那就好了。”评讲时,我把该生的习作在班上传阅,让全班同学欣赏她的书写。后来,这个同学的习作很快跃居班级中游。
再评。我改变过去习作评讲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读优秀习作,还读有特色的习作。如选材较新颖、构思较特别的。我特别看重差生有进步的习作,文中有好词好句的,都读给全班同学听。放大每个学生的亮点,巩固学生的成功之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心理学家赫洛克的实验表明,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表扬、鼓励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自主命题,自由表达。
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视写作为苦差事,还由于教师出的往往是“成人化”作文题,且离学生生活体验太远。所以,要让学生爱好写作,就要让他们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的、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具体做法是:
1、让学生自己出题。即便是课本中规定的题目,我也尊重学生的意愿,愿意用的就用,不愿用的自己出题。(当然,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本着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宗旨,一般没有命题作文了。)每次作文,我都让学生根据课本中提供的材料,自主命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呢?兴趣盎然,纷纷开动脑筋。
2、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课堂或课后小练笔,即使是一些“大作”,我也力求让学生写自己最关心或最感兴趣的题材。如,有一段时间,学生认为总是写人写事,没有什么意思,想写想象作文。于是,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写想象作文,然后交流、评比,班级内形成了一股写想象作文的浓厚风气。
再如,教育部发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后,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于是,有不少同学写了“减负”后自己的课余生活。如,小燕同学的《今天是星期天》描写了自己在星期天里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此文获得了校作文竞赛一等奖。
罗伯特·艾文斯认为,只要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五、开辟发表空间,提高学生自我欣赏的能力。毕竟,作文得奖者为数不多,而一有好文章就让别人知道是激励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形式,也是提高学生自己欣赏能力的途径。
为了让更多的习作在班级交流,开拓学生习作发表的空间,我和学生在班级里布置了“作文乐园”,教室的墙上按“游览公园”的顺序设置了“好词宫”、“佳句廊”、“美文苑”等栏目。每次作文后,我都让学生把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之处抄写下来,然后贴到相应的栏目里。由于自己的习作都有展示给别人欣赏、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写作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由此,写作的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同时,每一篇习作写好后,我都评选出优秀习作或特色习作或进步较大的习作送到校广播台广播。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投稿。每每发现报刊有征文竞赛,我都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学期结束,我还把这些习作分编成册,取名为“六(1)班优秀作文”等,然后分发到学生手中。由于编成了书,学生更是喜不自禁,自然写好作文的愿望也就更强烈了。
此外,我还开展各种形式的作文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写作愿望。有小组间的竞赛、大组间的竞赛,有尖子生的对抗赛、困难生的进步赛;有书面作文竞赛,也有口头表达竞赛„„作文竞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特别是打破了优等生垄断一、二、三等奖的局面,使中下等生也有了获奖的机会,从而促进优秀生写出更好的作文,差生的习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由于改变了作文教学的方法,学生每次作文后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所以,他们不再怕写作文了。相反,班级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语文、写好作文的风气。近几年来,我所教的多名学生的作文获得了世界华人少年作文竞赛等各种竞赛二三等奖,另有多篇习作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