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理论概论》复习指导
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
《邓小平理论概论》复习指导
张吕兴
导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观点;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2、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的含义;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是解放思想的产物。
3、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人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一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和意义
内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意义: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纠正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特征而忽略本质的传统观念。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根本任务: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3、共同富裕和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共同富裕必然表现为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
第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长期性
含义: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长期性:历史前提;现实状况;国际环境。强调初级阶段的长期性,防止“左”和右的干挠。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简明概括。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化,是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统一。
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目标和战略布署;
“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2、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意义;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构想与西部大开发。
3、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效益的含义。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放,属于数量速度型;集约型,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属于质量效益型。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4、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要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其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内容: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意义: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找到对接点;指明了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体制框架
共性: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市场关系平等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
市场范围国际化。
特殊性: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
体制框架:现代企业制度:特征、国企改革的目标;市场体系:含义;宏观调控体系:目标和手段;社会保障制度:含义和作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总结我国长期落后教训的结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五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
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和重要内容。
2、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国体,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点和特点。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4、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
依法治国的内容;
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执政党地位的有效途径。
第六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社会稳定的条件,并为它沿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2、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
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互为条件、互相依赖的关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根本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包括理想建设、道德建设、纪律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二者互为条件,互相渗透。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和祖国统一理论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2、“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和意义“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第八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新出现的社会阶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2、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第二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1A 2A 3A 4C 5B 6B 7A 8A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1BCD 2AB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BD
9BC 10BCD 11ABCD 12ABCD 13BCD 14ACD 15ABD
论述题第一题答案
首先,从党执政以后的全部活动来看,党的最根本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来进行的。无论是改革发展稳定也好,治党治国治军也好,内政外交国防也好,都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同时又检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因此,我们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列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也因此,我们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列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其次,从党执政以后的自身建设来看,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党的各方面建设起牵头管总作用的。这是因为,执政地位对我们党自身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执政使我们党的历史方位、中心任务、党群关系、领导方式以及思想意识功能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也因此,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当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上来。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这就是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以后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和自身建设伟大工程中要始终加以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
最后,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沉痛教训一再告诫我们,执政能力建设是决定执政党生死存亡的一项根本建设。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以及世界上其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一是执政能力不强,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没有根据执政条件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没有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执政成果;二是不能正确行使权力,执政党党内的腐败因素不断滋生和蔓延,导致党严重脱离群众,以致人心向背发生根本变化,最后被群众所抛弃。我们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就是要跳出“历史兴亡周期率”,就是要避免人亡政息,就是要让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既永不变色又充满活力,就是既要让卫星上天又要让红旗高扬
第二题答案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重要任务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都是农民生产的,而且在我国农民占的比例相当大。所以“三农问题”我们是一定要解决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因此,如何从根本上破解“三农”这一难题,已成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一降再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探求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便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解决三农问题。本文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与途径等三个方面对此作了综述。
一、高度重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 在现代化背景下,农业、农村和农民居于什么位置,是任其自然萎缩、衰败和淘汰,还是促进其发展、进步和转变;是将农业、农村和农民抛弃在现代化进程之外,还是将其纳入到现代化进程中,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中都将面临的重要课题和难题。前者的后果将使现代化失去稳定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后者的结果恰恰相反。所以,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地位,直接关系到现代化进程顺利与否。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尤为重要,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成败密切相关。“三农”问题并不单纯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继续深化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必须把全党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问
题的认识推向一个新高度。要深刻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长期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增加农业投入、农民收入的关键性。只有全面认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首先是一个改革的路线和方向问题;其次,“三农”问题的解决速度和解决方式决定市场化改革的速度;第三,“三农”问题解决的不好,将会增强改革的难度;最后,“三农”问题解决的成本决定着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本。“三农”问题是对党和政府改革总路线的一个考验。
模拟题(2)
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A 5B 6C 7B 8C 9A 10B
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CD 3BD 4ABC 5BD 6ABCD 7AC 8AC
9ABC 10BD 11ACD 12BCD 13ABCD 14ACD 15ABC
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这无论对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2、结合材料阐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与核心?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矗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第三篇:邓小平理论概论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邓小平理论概论》 期末考试A卷(开卷)
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考试注意事项:
独立完成,学习体会雷同成绩0分;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应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谈谈学习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的体会。(50分)
(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西方文明。以五代领导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遵循,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并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以来世界文明中的具有独特魅力、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摆脱了任人欺凌的悲惨命运,摘掉了一穷二白的落后帽子,走上了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昂首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命题的提出到历史性飞跃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过程。近代以来的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此,无数志士仁人上下求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中得到了启示,开始尝试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工人阶级为依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式明确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通过革命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逐步认识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开始独立自主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在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同各种错误思想斗争的结果。土地革命战争前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开始形成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代表的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著作,在理论上
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遵义会议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内容涉及哲学、统一战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等各方面,特别是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阶段。伴随着中国革命决定性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毛泽东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有:关于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以“十大军事原则”为主要内容的军事理论的新发展,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并提出以苏为鉴,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但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毛泽东却逐步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误入歧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曲折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曲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显著标志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第二次伟大变革时期,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分析世界发展大势,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目标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这与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提出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一宏伟目标具有开创未来的伟大意义,以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应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的基本问题,我认为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圆什么梦”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毋庸置疑,决不能改旗易帜。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
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以总书记为代表的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稳步发展。
(三)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源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源于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只有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条道路,才能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证明,这个理论体系是科学的,只有坚持和发展这个理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有光明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一种制度体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的自信来自于我们强大的实力。中国从以前积贫积弱到如今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引发全球瞩目。我们之所以能在全球经济一片哀鸿的境况下逆势上扬,靠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思历史,对照现实,中国的问题还是得靠中国人自己去解决,我们理应充满自信。只要我们坚定道路,振奋精神,踏实干事,“中国梦”就一定会早日成为现实。
二、如何理解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谈谈学习体会(50分)
(一)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也曾出现过几个加速发展的阶段,1957年城镇化率达到15.4%。由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限制城镇人口的机械增长成了从那以后相当长时期的重大政策,由此而使城镇化的进展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到1978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44.3%,而城镇化率只有17.9%。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出现加快的势头。1978年到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城镇总人口由1.7亿增加到4.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2%。22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83个百分点。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70%、全国工业总产出的5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集中在城市。但是,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化水平依然处于滞后的状况。据世界银行资料,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比同等人均GDP国家和地区低11个百分点,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大量农业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村,基本靠手工劳动,使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美国的6%。同时,2/3的农村人口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购买力低,农村市场打不开,已成为影响扩大国内需求和经济增长潜力发挥的重要矛盾。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工业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按照基本完成工业化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应该达到50%以上,即城镇化率应该提高1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由于这个幅度还低于前22年年均提高的幅度,所以这个指标是留有余地的,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理论界有一种意见认为,本世纪头20年我国城镇化率还可以定得再高一些。理由是,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中期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例如,韩国从1967年到1987年间城市化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日本从1966年到1987年间城镇化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今后20年,也是我国工业化加速阶段,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会相应加快。但是,我们必须充分看到我国农村有8亿人口,新增人口主要在农村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尽管城市人口增加近3亿,但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多少。农村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转移了1.5亿左右的同时,务农劳动力还增加了4000万。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达15亿左右,到那时即使城镇化率达到50%,农村人口也还有7.5亿,也就是说,就绝对数来看,20年只比目前净减少5000万。这说明,我国农村人口减少的难度很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只能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必须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有限,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以及解决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既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走高消耗、高排放、城乡分割、缺乏特色的传统城镇化老路,也不可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而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各地区实际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多元化、渐进式、集约型、和谐型、可持续的城镇化。它不仅要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城镇化,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传统的城镇化战略和模式的彻底扬弃。
(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上是以城镇化为最大特征。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近10%,同期城镇化率由17.9%升至51.3%。城镇化与经济高速发展之间互为因果。改革开放的过程,正是城市形成和范围扩张的过程,也是生产要素和商品打破壁垒自由流动、聚集,并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过程。得益于城镇化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享受到较低的资金和劳动力成本,以及更长的产品生命周期,通过不断满足巨大的国内外需求,实现高速增长。就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对应关系而言,按照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60%;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51%。这种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背离,表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和必要性依然较大。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是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51.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包括1.6亿的农民工;若按户籍来算,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中国城镇化率届时将提高至60%以上,将再有2亿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1.6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按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消化工业化的过剩产能,房地产、家电、汽车、家具等耐用消费品销量提速。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从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走渐进式、生态型、集约型、融合型、和谐型、多样型城镇化之路。
一是走渐进式城镇化道路。各地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合理有序流动,科学把握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节奏,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相适应,防止出现超越承载能力的“过度城镇化”。
二是走生态型城镇化道路。确立新的城市生态观,实行绿色发展战略,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建立绿色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生态园区、生态企业和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良好人居环境。
三是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资源节约,大力推进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城镇、低碳型城镇和紧凑型城镇,提高城镇资源利用效率。
四是走融合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统筹的理念,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城乡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格局。
五是走和谐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理念,切实保护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各种正当权益,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加快城中村、城市危旧房和边缘区改造,建设平等、公正、安全、宜居的和谐型城镇。
六是走多样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有序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充分发挥各地优势,突出城镇的特色,包括城镇文化、建筑风格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的多样型城镇化格局。
第四篇:语言学概论复习指导
语言学概论知识要点
1.2.3.4.5.语言学的功用4-5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14-16 语言的符号性质,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25-30 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31-34 人的语言能力与其他动物的交际系统有何不同?34-42 6.声音的四个物理属性,在语言上如何体现?48-50 7.常见的元音、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其音标写法56-69 8.什么是音位及音位变体?如何归纳一个语言的音位?不同语言之间的音位区别特征有哪些? 9.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哪些?83-85 10.词法与语素。语法手段主要有哪些?99 11.组合的层次性与歧义分解100-102 12.13.14.15.16.17.语法范畴主要有哪些?109-112 词语搭配的限定因素145-147 文字发明对人类的意义152-153,汉字的优缺点165-166页。书面语/口语的关系,风格差异。167-172 语言发展的特点177 社会方言主要有哪些?汉语的地域方言主要有哪些,分布在哪里?海外华侨主要是什么方言?
18.什么是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与方言有何共同之処?如何分别?两个语言系统的接近,是如何造成的?有可能是语言接触,有可能是同源,两者有联系,有区别。230 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规范190-197 语言接触的结果;借词与语音折合198-204 语言融合问题,有哪些积极与消极面205-212 语言接触的特殊形式213-220 如何重新建立古代的语音系统?16次课,历史比较 19.20.21.22.23.24.语法发展
25.词汇发展问题,新词的产生,词义的演变
导言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功用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思维离不开语言
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三、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
四、关于聋哑人的思维
五、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
六、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一、什么是符号?为什么
二、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
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第二节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一、语言的层级体系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三节 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一、语言能力
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
三、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
第三章 语音
第一节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一、语音的最小单位
二、音标
三、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语音?
第二节 音响
一、语音四要素
二、音质的音响分析
三、研究音响的仪器
第三节 发音
一、发音器官
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
三、元 音
四、辅音
第四节 音位
一、对立和互补
二、音位和音位变体
三、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第五节 音位的聚合
一、区别特征
二、聚合群
第六节 音位的组合
一、音节
二、语流音变
第四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说话要符合规则
二、语法规则
三、语法单位
第二节 组合规则
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二、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
三、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
四、组合的层次性
五、组合的递归性
第三节 聚合规则
一、词类
二、形态
三、语法范畴
第四节 变换
一、变换和句型
二、变换和句法同义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一、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
二、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
三、语言的普遍特征
第五章 词义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词和词汇
二、词的词汇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
第二节 词义的聚合
一、单义和多义
二、同义词
三、反义词
第三节 词义的组合
一、词语的搭配
二、词义和环境
三、“言内意外”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第一节文字和语言
一、文字的作用
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三、汉字和汉语
第二节 文宇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一、文字的起源
二、文字的发展
三、文字的改进和改革
第三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
第七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节 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一、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发展
三、语言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
二、社会方言
三、地域方言
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第三节 语言的统一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二、共同语
三、共同语的规范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第一节 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一、借词
二、结构规则的借用
第二节 语言的融合
一、语言系统的排挤和替代
二、融合的原因
三、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
四、融合的过程
第三节 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一、“洋泾浜”
二、混合语
三、国际辅助语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第一节 语音的发展
一、何以知道语音的发展
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第二节 语法的发展
一、组合规则的发展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三、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第三节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二、词语的替换
三、词义的演变
第五篇:语言学概论复习指导
语言学概论复习指导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满分20 分)
复习指导:课本中涉及的定义、概念、术语等
二、判断题(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 20 分)
复习指导:课本中涉及的定义、概念、术语等
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 5小题,每小题 3分,满分 15 分)
注: 8选5 1.Creole;
2.Bilingualism;
3.Cognitive linguistics;
4.Surface structure;
5.Illocutinary act;
6.Contrastive analysis;
7.Garden path sentence;
8.Interlanguage;
四、简答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 15 分)
注: 5选3 1.On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is arbitrariness.Can you briefly explain what this feature refers to?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examples.2.Please explain the phenomenon “iconicity of order” by listing examples.3.Bound morphem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derivational morphemes and inflectional morphemes.Can you briefly explain what these two categories refer to respectively?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examples.4.What is Saussure’s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5.What is meant by the term idiolect?
五、问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共30 分)
注: 3选2 1.According to the British linguistist G.Leech, meaning in its broadest sense can be
classified into seven types, one of which is connotative meaning.Please briefly explain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notative meaning.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examples.2.There are basically two approaches to the question of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behaviorist and innateness approaches.Please explain these two approaches respectively.3.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course English Linguistics and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it? Do you think mastering certain knowledge about linguistics is helpful for learning English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