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
山东省农业厅文件
鲁农种字〔2007〕24号
关于印发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业局(农委)、各农业院校、省农科院及各专业所、各市农科院(所)、省品审会委员: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业经厅长办公会审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品种管理,规范农作物品种试验,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农作物品种,实现农作物品种区域化、科学化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的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使用。
第二章农作物范围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果树(核桃、板栗等干果除外)、茶树、花卉(野生珍贵花卉除外)、桑树、烟草、中药材、草类、绿肥、食用菌等作物。
第四条农作物分为主要农作物和非主要农作物。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除《种子法》和农业部确定的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之外,将花生、大白菜确定为山东省主要农作物。
非主要农作物是指除主要农作物之外的作物。
第三章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五条山东省农业厅设立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品审会),负责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省品审会委员由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推广、使用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每届任期5年。
第六条省品审会设常务委员会和小麦、玉米、棉花、油料、杂粮、蔬菜、水果、食用菌及中草药等专业组。
第七条省品审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品审办),负责省品审会的日常工作。省品审办设在省种子管理总站。
第八条省品审会的任务:
(一)组织领导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等工作;
(二)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确定其适用范围,并进行审定品种的登记、编号;
(三)指导品种合理布局和区划工作;
(四)对已审定通过的品种,适时提出品种退出、停止利用意见;
(五)处理有关品种审定工作的其它事宜。
第九条各设区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其办公室设在市种子管理站。
第十条市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的主要任务:
(一)对已审定通过的品种提出在当地的推广布局意见;
(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管理;
(三)负责对农作物品种生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品种自身存在问题,及时向省品审会提出停止利用的建议。
第四章品种审定
第十一条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审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自愿审定。是否申请品种审定,由选育者决定。
第十二条申请省品审会审定的品种应具备下列条件: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与已受理或审定通过的品种有明显区别;经至少2个生长周期(非主要农作物及特殊类型品种至少1个生长周期)的区域试验和至少1个生长周期的生产试验,或经1-2个生长周期的引种试验,达到审定标准。
第十三条申请审定品种,申请者应按要求填写《山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申请书》,其内容包括:
(一)选育(引进)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电子信箱、联系人。属非职务育种的,应提供相关证明;
(二)作物种类、类型和品种名称。品种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品种命名的有关规
定;
(三)品种选育过程(含亲本来源);
(四)品种标准(杂交种含亲本标准):包括特征特性、产量、品质和抗性等详细内容;
(五)反映品种特征的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照片等影像资料;
(六)栽培技术要点;
(七)保持品种种性和种子生产的技术要点;
(八)转基因品种需提供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第十四条审定程序。
(一)选育(引进)者对完成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或引种试验的品种,于每年7月31日前或11月30日前提出审定申请。如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省品审办应通知申请者补报;
(二)省品审会各专业组对品种先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提交省品审会常务委员会审定;
(三)省品审办应当自报审品种材料截止日起3个月内组织召开相应专业组会议;
(四)在专业组提交初审意见后,省品审会常务委员会在2个月内召开会议,审定品种;
(五)对申请审定品种的最终处理结果,省品审办应在最终结果下达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文书,通知申请者。
第十五条召开常务委员会及专业组会议,到会人数达到应到人数的2/3以上有效,根据审定标准,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数达到应到人数1/2以上为通过。
第十六条初审实行回避制度。专业组组长认为可能影响初审结果公正性的,可以要求有关人员回避,专业组组长的回避由省品审办决定。根据需要,专业组可以通知申请者到会介绍品种。
第十七条审定通过的品种,由省农业厅公告,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省品审会编号、颁发审定证书。编号由省品审会简称、年号、序号3部分组成,序号为3位数,例:鲁农审2007001号。对有争议的品种,暂不颁发审定证书,不予公告。
第十八条申请者对审定结果有异议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省品审会或者上一级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复审。省品审会对复审理由、原审定程序、处理结果进行复审,在6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并通知申请者。
第十九条品种审定标准由省品审会制定。
第五章品种试验
第二十条品种试验包括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引种试验)。品种试验由省品审办组织实施。省品审办根据相应专业组的意见制定试验方案,确定试验承担单位,进行试验点的检查指导及承试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品种考察,进行试验结果的汇总分析等。
第二十一条根据农作物布局、品种区划、栽培水平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为试验承担单位。第二十二条试验承担单位要保证安排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旱涝保收的地块做试验基地,具有符合品种试验要求的专职技术人员负责试验,严格执行统一的试验方案和观察记载标准等。
第二十三条选育(引进)者应于该作物收获后2个月内提出品种(系)参加试验的申请,并填写《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参试申请书》。申请试验的品种(系)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改良的品种(系),来源清楚;
(二)具有遗传稳定性、一致性和特异性;
(三)完成了至少1个生产周期的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四)具备明确的栽培技术要点;
(五)转基因品种已通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第二十四条对于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的品种(系),省品审办应当受理,申请者应按规定交纳试验费和无偿提供达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试验种子。如种子数量不足、质量达不到标准或逾期不交纳试验费的视同自行撤回申请。
第二十五条对于参试品种(系)较多的作物,可以在区域试验之前设预备试验进行初选。区域试验采取轮式或滚动式。采取滚动式时,第一年表现明显低劣的品种(系),不再参加下一年试验,同时增补新的参试品种(系)。
第二十六条区域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小区面积因不同作物而定,但不得小于12平方米。试验时间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非主要农作物及特殊类型品种至少1个生长周期)。
第二十七条生产试验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田间设计采取对比法或间比法排列,重复2次,小区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试验时间不少于1个生产周期。
第二十八条与山东省属同一生态区的相邻省份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引种)者可以申请在山东省进行引种试验。引种试验经相应专业组确定,进行1个或2个生长周期的试验。引种试验通过的品种,选育(引种)者可以申请品种审定。
第二十九条在省品种试验中表现好的品种(系),由省品审办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级试验。第三十条品种试验承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品种试验主持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安排的观摩、考察等活动,不得在试验区内自行安插试验品种,不得对外提供相关试验结果。
第六章品种退出机制
第三十一条建立品种退出机制。省品审会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如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的或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应及时停止利用、退出市场。
第三十二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品种,退出市场停止利用。
(一)审定品种在山东省自审定当年起,时间达10年以上的(含10年),并且产量性状或品质、抗性等已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
(二)由于植物病害生理小种或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其推广使用的地区主要病虫害失去抗性,以及存在抗逆性缺陷,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
(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较大隐患的。
第三十三条品种停止利用、退出市场由省品审会相应专业组对照本办法第三十二条之条件,参照市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以及农业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种子生产和经营等单位的建议,提出停止利用、退出市场的品种,并说明理由,提交省品审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省农业厅公告。
第三十四条停止利用、退出市场的品种自公告之日起给予1年的经营宽限期。宽限期结束后,原审定编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五条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其适宜种植区域包括山东省行政辖区的品种,若发现有本办法第三十二条之情况者,由省品审会向国家品审会提出申请,经农业部批准后,停止其在山东省内使用。
第七章品种的监督与管理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新品种保护制度,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品种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第三十七条主要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
第三十八条种子广告的内容应当符合《种子法》和有关广告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性状描述应当与审定结果一致。
第三十九条品种试验主持单位、承担单位及其个人,省品审会委员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通报批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不作为或乱作为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出具虚假报告的;
(三)工作不负责任,人为造成严重责任事故的;
(四)索贿、受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四十条在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推广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省农业厅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一条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所需经费、品种试验补助经费应列入专项预算。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由省农业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2001年5 月发布的《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07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2007.8.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品种管理,规范农作物品种试验,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农作物品种,实现农作物品种区域化、科学化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农业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的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使用。
第二章农作物范围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农作物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果树(核桃、板栗等干果除外)、茶树、花卉(野生珍贵花卉除外)、桑树、烟草、中药材、草类、绿肥、食用菌等作物。
第四条农作物分为主要农作物和非主要农作物。
山东省主要农作物除《种子法》和农业部确定的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之外,将花生、大白菜确定为山东省主要农作物
非主要农作物是指除主要农作物之外的作物。
第三章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五条山东省农业厅设立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品审会),负责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省品审会委员由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推广、使用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每届任期5年。
第六条省品审会设常务委员会和小麦、玉米、棉花、油料、杂粮、蔬菜、水果、食用菌及中草药等专业组。
第七条省品审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品审办),负责省品审会的日常工作。省品审办设在省种子管理总站。
第八条省品审会的任务:
(一)组织领导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等工作;
(二)审定农作物新品种,确定其适用范围,并进行审定品种的登记、编号;
(三)指导品种合理布局和区划工作;
(四)对已审定通过的品种,适时提出品种退出、停止利用意见;
(五)处理有关品种审定工作的其它事宜。
第九条各设区的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其办公室设在市种子管理站。
第十条市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的主要任务:
(一)对已审定通过的品种提出在当地的推广布局意见;
(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管理;
(三)负责对农作物品种生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当发现品种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缺点的,及时向省品审会提出停止利用的建议。
第四章品种审定
第十一条主要农作物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审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自愿审定。是否申请品种审定,由选育者决定。
第十二条申请省品审会审定的品种应具备下列条件:
遗传性状相对稳定,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与已受理或审定通过的品种有明显区别;经至少2个生长周期(非主要农作物及特殊类型品种至少1个生长周期)的区域试验和至少1个生长周期的生产试验,或经1-2个生长周期的引种试验,达到审定标准。
第十三条申请审定品种,申请者应按要求填写《山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申请书》,其内容包括:
(一)选育(引进)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传真、电子信箱、联系人。属非职务育种的,应提供相关证明;
(二)作物种类、类型和品种名称。品种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品种命名的有关规定;
(三)品种选育过程(含亲本来源);
(四)品种标准(杂交种含亲本标准):包括特征特性、产量、品质和抗性等详细内容;
(五)反映品种特征的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照片等影像资料;
(六)栽培技术要点;
(七)保持品种种性和种子生产的技术要点;
(八)转基因品种还应当提供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第十四条审定程序。
(一)选育(引进)者对完成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或引种试验的品种,于每年7月31日前或11月30日前提出审定申请。如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省品审办应通知申请者补报;
(二)省品审会各专业组对品种先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提交省品审会常务委员会审定;
(三)省品审办应当自报审品种材料截止日起3个月内组织召开相应专业组会议;
(四)在专业组提交初审意见后,省品审会常务委员会在2个月内召开会议,审定品种;
(五)自对申请审定品种做出最终处理结果之日起,省品审办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文书,通知申请者。
第十五条召开常务委员会及专业组会议,到会人数达到应到人数的2/3以上有效,根据审定标准,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赞成票数达到应到人数1/2以上为通过。
第十六条初审实行回避制度。专业组组长认为可能影响初审结果公正性的,可以要求有关人员回避,专业组组长的回避由省品审办决定。根据需要,专业组可以通知申请者到会介绍品种。
第十七条审定通过的品种,由省农业厅公告,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备案。省品审会编号、颁发审定证书。编号由省品审会简称、年号、序号3部分组成,序号为3位数,例:鲁农审2007001号。对有争议的品种,暂不颁发审定证书,不予公告。第十八条申请者对审定结果有异议的,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省品审会或者上一级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复审。省品审会对复审理由、原审定程序、处理结果进行复审,在6个月内作出复审决定,并通知申请者。
第十九条品种审定标准由省品审会制定。
第五章品种试验
第二十条品种试验包括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引种试验)。品种试验由省品审办组织实施。省品审办根据相应专业组的意见制定试验方案,确定试验承担单位,进行试验点的检查指导及承试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品种考察,进行试验结果的汇总分析等。
第二十一条根据农作物布局、品种区划、栽培水平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为试验承担单位。
第二十二条试验承担单位要保证安排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旱涝保收的地块做试验基地,具有符合品种试验要求的专职技术人员负责试验,严格执行统一的试验方案和观察记载标准等。
第二十三条选育(引进)者应于该作物收获后2个月内提出品种(系)参加试验的申请,并填写《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参试申请书》。申请试验的品种(系)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改良的品种(系),来源清楚;
(二)具有遗传稳定性、一致性和特异性;
(三)完成了至少1个生产周期的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综合性状表现优良;
(四)具备明确的栽培技术要点;
(五)转基因品种已通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第二十四条对于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的品种(系),省品审办应当受理,申请者应按规定交纳试验费和无偿提供达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试验种子。如种子数量不足、质量达不到标准或逾期不交纳试验费的视同自行撤回申请。
第二十五条对于参试品种(系)较多的作物,可以在区域试验之前设预备试验进行初选。区域试验采取轮式或滚动式。采取滚动式时,第一年表现明显低劣的品种(系),不再参加下一年试验,同时增补新的参试品种(系)。
第二十六条区域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小区面积因不同作物而定,但不得小于12平方米。试验时间不少于2个生产周期(非主要农作物及特殊类型品种至少1个生长周期)。
第二十七条生产试验在接近大田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田间设计采取对比法或间比法排列,重复2次,小区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试验时间不少于1个生产周期。第二十八条与山东省属同一生态区的相邻省份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引种)者可以申请在山东省进行引种试验。引种试验经相应专业组确定,进行1个或2个生长周期的试验。引种试验通过的品种,选育(引种)者可以申请品种审定。第二十九条在省品种试验中表现好的品种(系),由省品审办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级试验。
未参加山东省区域试验,但在国家级区域试验山东试点中,连续2年表现优异,达到山东省审定标准的品种(系),经选育(引进)者申请,相应专业组讨论同意,可直接进入山东省生产试验。
第三十条品种试验承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品种试验主持单位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安排的观摩、考察等活动,不得在试验区内自行安插试验品种,不得对外提供相关试验结果。
第六章品种退出机制
第三十一条建立品种退出机制。省品审会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如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的或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应及时停止利用、退出市场。第三十二条品种退出市场停止利用的条件:
(一)审定品种在山东省自审定当年起,时间达10年以上的(含10年),并且产量性状或品质、抗性等已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
(二)由于植物病害生理小种或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其推广使用的地区主要病虫害失去抗性,以及存在抗逆性缺陷,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的;
(三)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较大隐患的。
第三十三条品种停止利用、退出市场由省品审会相应专业组对照本办法第三十二条之条件,参照市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以及农业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种子生产和经营等单位的建议,提出停止利用、退出市场的品种,并说明理由,提交省品审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公示7天。公示期过后,省农业厅公告。
第三十四条停止利用、退出市场的品种自公告之日起给予1年的经营宽限期。宽限期结束后,原审定编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五条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其适宜种植区域包括山东省行政辖区的品种,若发现有本办法第三十二条之情况者,由省品审会向国家品审会提出申请,经农业部批准后,停止其在山东省内使用。
第七章品种的监督与管理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新品种保护制度,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以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品种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第三十七条主要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第三十八条种子广告的内容应当符合《种子法》和有关广告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性状描述应当与审定结果一致。
第三十九条使用者应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采取与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第四十条品种试验主持单位、承担单位及其个人,省品审会委员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通报批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不作为或乱作为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出具虚假报告的;
(三)工作不负责任,人为造成严重责任事故的;
(四)索贿、受贿,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四十一条在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推广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省农业厅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二条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所需经费、品种试验补助经费应列入专项预算。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由省农业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2001年5月发布的《山东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农委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的组织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其目的是鉴定和筛选适宜不同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
第三条 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试验结果是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 管理体系
第四条 本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由**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市种子管理总站(以下简称市种子管理总站)组织实施。
各区(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有义务协助市种子管理总站负责本区域内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实施管理。
第五条 根据本市主要农作物生态区域和生产实际,设置若干试验组别,分别委托试验承担单位组织实施,试验管理实行主持单位负责制。
第三章 试验承担单位的职责
第六条 试验承担单位的职责:
一、根据本管理办法组织本组的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并贯彻市种子管理总站的试验指导意见;
二、严格执行试验实施方案;
三、对参试品种作出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并按时完成试验报告;
四、对试验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章 试验设置
第七条 根据主要农作物生态区域的分布和生产实际,在本市主要农作物生态区设置若干个组别开展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相应配套的生产试验;试验组别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个别作物如当年参试品种较多,可考虑设置区域试验预备试验(引种试验)。
第八条 试验采用滚动式,预备试验1年,区域试验2年,生产试验1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交叉安排。
第九条 预备试验参试品种一般以10个左右为宜;区域试验每组一般不超过8个品种(不含对照);生产试验需根据区域试验结果确定,一般不超过3个(不含对照)。参试品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增减。
第十条 预备试验全市安排2个左右试点,区域试验每组安排不少于5个试点,生产试验每品种安排不少于3个试点。
第十一条 预备试验采用问比法排列,小区面积12或15平方米,一般不设重复,对照依据区域试验的相应组别确定;区域试验小区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各组设统一对照;生产试验采用对比排列,一般不设重复,以当地主栽品种作为对照,主要栽培技术根据品种特点和生产实际确定,每品种每试点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田间管理略高于大田生产水平,施肥水平与大田生产相当。
第十二条 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由市种子管理总站统一安排取样委托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指定单位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 ;
第十三条 承试点由所在区(县)种子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承试点和承试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调整,由所在区(县)种子管理部门向市种子管理总站提出调整理由和具体意见,并由区试年会确定。
第五章 参试品种条件
第十四条 预备试验: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区(县)品比试验或育种单位小区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或产量与对照相当,品质较优或具备某些优异性状的品种。
第十五条 区域试验:主要组别根据**市区域试验的品种容量从预备试验中择优选择,也可从区(县)品比试验中择优选择。品种选育单位如能提供参试品种在本市多点试种资料,产量表现突出;或产量与对照相当,但具备某些优异性状的品种也可予以参试。
第十六条 生产试验:通过2年区试鉴定程序;第1年区域试验产量或其它性状表现突出的品种,在第2年继续区域试验的同时,安排生产试验。
第十七条 对照品种:区域试验每组设1个统一对照品种,统一对照品种应是通过本市审定并有较大种植面积的品种;对照品种应保持相对稳定;根据需要个别作物可设1个辅助对照品种,一般为本市的优质品种。生产试验的对照品种应为本市审定的当地主栽品种。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所需的统一对照品种由市种子管理总站指定的单位统一提供。
第六章 申请程序
第十八条 申请参加预备试验和有关组别区域试验的品种,由育种单位提出申请,经所在区(县)种子管理站审核同意后,填写“**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表”,于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前2个月,寄到市种子管理总站,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市种子管理总站具体安排。
第十九条 参加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品种,育种单位应当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数量等要求提供试验用种。所供种子质量应当达到本市种子质量标准。供种时应当注明品种名称、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和栽培技术要点等。
第二十条 凡种子数量不足或种子质量未达到标准、或未及时供种者,视为自动放弃参试。
第七章 试验总结和区试年会
第二十一条 各试验承担单位于每年试验结束后1个月内将“**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记载表”、“**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区试预备试验记载表”和“**市主要农作物品种生产试验记载表”(须逐项填写并进行品种综述)寄到市区域试验主持单位。
第二十二条 各组区域试验主持单位根据各承试点报送的试验报告及时进行整理、汇总和总结,提出品种评价和利用的初步意见,提交区试年会审议。
第二十三条 区试年会对试验汇总总结进行审议,符合审定申报条件的品种,提出推荐意见,由市种子管理总站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同时,市种子管理总站将试验汇总总结及品种处理意见及时通知品种申报参试单位。
第二十四条 市种子管理总站召开区试年会,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专家和部分区(县)种子管理部门及承试单位人员参加。
第二十五条 区试年会的主要议程是审议上一试验执行情况,对参试品种提出处理意见;安排落实下一的试验计划,修订试验实施方案;评选和表彰区域试验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
第二十六条 根据区域试验实际,由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市种子管理总站在适当时机会同区域试验承担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品种考察,并对区域试验质量进行检查。
第二十七条 自然灾害影响试验正常进行的试点,承试单位应在受灾后15天内向市区试主持单位、市种子管理总站提供详细报告。
第二十八条 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试验误差过大或缺2个以上小区的,该试验报废。
第八章 推荐**市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九条 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比统一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的或增产达5%以上的品种,在生产试验各试点平均增产3%以上或有其它,完成试验程序并达到上述标准的品种,推荐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第三十条 产量与统一对照品种相当,但在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熟期等某一种或几种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的,完成试验程序后,推荐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第三十一条 推荐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由市主要农作物区域试验主持单位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推荐意见。
第九章 奖惩
第三十二条 每3年进行一次区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由市品审会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
第三十三条 对不负责任、人为造成严重的试验质量事故或弄虚作假的承试点,一经查实,对试验点所在单位和试验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或者取消其承担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资格。
第十章 经费
第二十四条 市财政核拨的市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经费,由市种子管理总站根据各承试点试验任务完成情况核发试验补助费。
第三十五条 参加市主要农作物品种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参试品种单位应当交纳试验费,主要用于试验补贴、区试年会开支和奖励等。
第四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程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及有关配套法规的规定,为了加强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加速新品种推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所指的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水稻、大豆、油菜、花生、西瓜、马铃薯等九种作物。
第二章 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三条 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品审会)是在省农业厅领导下,负责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机构。
第四条 省品审会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委员一般应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品审会设立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委员若干名,每届任期五年。
委员因工作原因,参加会议确有困难的,可以提出申请辞职。若连续两次无故不到会者,视为自动放弃委员职务。委员会可根据需要聘请有关专家为顾问。
第五条 省品审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品审办),负责品审会日常事务并协调各专业组及试验主持单位的工作。办公地点设在省种子管理站,办公室主任由本会委员兼任,根据需要配备专兼职干部若干名。
大会闭会期间由主任委员会议行使职权,如遇重要事项,可由省品审办报请主任委员召集主任委员会议研究确定。
第六条 省品审会设麦油(小麦、油菜)、玉米、秋粮(水
稻、大豆)、经作(棉花、花生)、瓜菜(西瓜、马铃薯)五个专业组,各专业组成员一般为9-15名,设组长1名、副组长1-2名。
第七条 省品审会主要任务是审议制订农作物品种审定工作规章制度,制定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办法,组织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品质检测、抗性鉴定和品种考察等工作,审定各专业组初审推荐的报审品种和确定其他重要事项。
第八条 省品种试验和审定经费列入省财政专项经费。
第三章 品种试验
第九条 品种试验包括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是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农艺性状进行鉴定;生产试验是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
品种试验由省品审会委托有关单位按照《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各主持单位及专业组成员负责对试验点进行检查指导。
第十条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营业场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在河南申请品种试验审定的,应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种子科研、生产、经营机构代理。从境外引进的农作物品种应先进行植物检疫。转基因品种试验按照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执行,参试前应提供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相关批准文件。
第十一条 国家已经审定且将我省列为其适宜推广区域的品种,不再进行品种试验;对相邻省、市已审定且与我省属于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品种,应按照《河南省相邻省已审品种引种管理事项》及《相邻省已审品种引种实施细则》规定,由省种子管理站在相应区域安排1-2年多点引种试验,根据
试验结果和专家鉴定意见,由省种子管理站报经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引种。
第十二条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按照《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抗性鉴定试验、品质检测以省品审会指定的单位的测试结果为准。
第十四条 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后3个月内,省品审办应当将品种试验结果通知品种参试者。
第十五条 省应逐步有计划地建立健全稳定的品种试验网点(站),各试验点(站)应按省统一制定的方案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的代表性、准确性、公正性。
第四章 品种报审
第十六条 报审的品种需要连续2-3年的区域试验和1-2年的生产试验结果,两项试验可交叉进行;要有连续2年的指定单位提供的品质检测、抗性鉴定资料。在我省安排的国家区域试验(每年不少于5个试点),有二年的试验结果,表现较好的品种,须经本省一年生产试验,达到审定标准的亦可报审。
报审者须按规定交纳一定的报审费用。
第十七条 凡报审的品种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
2、与现有已审品种或已受理参试品种有明显区别;
3、遗传性状相对稳定;
4、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一致;
5、品种名称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凡报审品种者应向省品审办提交申请书、选育报告(含选育方法、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品质分析、抗性鉴定报告、建议种植区域及栽培要点),并附
有实物标本(含图片),历年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总结;杂交种还须有亲本介绍和制种技术资料,转基因品种还应当提供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等相关资料。品审会对有关申报材料予以保密。对于材料不全者不予受理。
第十九条 省品审办在收到申请书2个月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报审者。
第五章 品种审定与公告
第二十条 省品审会一般于每年三、八月份召开两次例会,根据需要可召开临时会议,必要时邀请有关人员列席参加。专业组每年元、七月份分别召开两次例会,初审推荐报审品种。各专业组结合试验结果和田间考察品种表现,根据审定标准,对报审品种逐一作出书面结论。
第二十一条 省品审会对专业组初审推荐的品种进行审定。品种审定应本着公正、公开、科学、效率的原则,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审定标准实行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审定会议参加人数超过委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为有效,赞成票超过委员总人数的二分之一为通过。
第二十二条 品种审定实行回避制度。在初审和审定工作中,为保证公证性,省品审会可以要求有关人员回避。
第二十三条 推荐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在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显著,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5%以上;品质、抗性应达到品审会规定的指标要求。产量虽和对照相当,但在专用品质、生育期、抗逆性等方面有一至几项特殊优点的品种,亦可推荐审定。
第二十四条 省品审办对通过审定的新品种进行编号、颁发证书,并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新品种公告。编号代码顺序为“豫审”、“作物简称”、“年号”、“审定序号”。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审定公告的品种名称。
第二十五条 省品审办对通过审定的品种提出利用意见,并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存在有重大缺陷或丧失丰产性不宜继续推广利用的品种,由各专业组提出意见,经省品审会同意,并报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公告终止使用。
第二十六条 审定未通过的品种,省品审办应及时通知报审者。如有异议时,经专业组讨论推荐,可复审一次(应附有完备的补充试验材料),但复审未通过的品种,不再进行二次复审。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承担品种试验、审定的单位及有关人员未经品种权人同意,不得以非品种试验目的而扩散其种子。
第二十八条 承试单位弄虚作假的,取消承担品种试验资格,并依法追究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从事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人员及品种报审者,弄虚作假或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对品种试验、审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省品审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一条 经审定合格的品种,育种(引种)单位或个人可持品种审定证书(视同专家鉴定证书)向有关部门申报成果奖;审定未通过的品种,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审定通过的品种,个别性状有改良的,经
营推广之前应报经省品审会就改良性状作1-2个生产周期的验证试验,符合审定条件的,重新进行审定。品种名称应表明与原品种有关,但不得使用原名称,第三十三条 对特殊用途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可以缩短试验周期,减少试验点数和重复次数。
第三十四条 本《规程》经省品审会议通过并经省农业主管部门发布实施。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省品审会1998年9月26日发布的《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程》同时废止。
第三十五条 本《规程》由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篇:农业部赴澳大利亚农作物品种评价和注册培训班情况汇报
农业部赴澳大利亚农作物品种评价和注册培训班情况汇报在农业部农业项目办和澳大利亚南澳洲国际教育培训中心的周密组织和精心安排下,我们一行四人于1997年6月8-22日在澳大利亚南澳洲首府阿德雷德参加农作物品种评价和注册培训班,已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这次培训主要安排在南澳洲政府植物研究中心进行,分别由Dr.LeonardSong、Dr.KevinG.Boyce等近10位专家学者讲授大田作物、园艺(果树)作物、饲料(牧草)作物品种的评价以及农作物品种注册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课程,授课采用课堂讲授与计算机操作、温室鉴定、参观大田试验以及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中我们感到,澳大利亚在农作物品种评价、保护和注册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培训内容
1、大田作物品种评价澳大利亚大田作物主要包括小麦、大麦、大豆和燕麦等农作物,广泛采用从加拿大引进的数据管理系统软件(AGROBASE)对大田作物、园艺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进行评价。学习和了解的主要内容:一是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的框架、结构和功能;二是大田作物品种试验计划的制定和准备工作;三是大田作物试验的实施、数据采集和处理;四是数据文件的建立、调整和变量分析方法;五是用DUS三性即差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IVENESS、UNIFORMITY、STABILTY)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2、园艺作物品种评价澳大利亚园艺作物的品种评价、保护和注册工作刚刚开始,处于起步阶段,尚不完善和规范。目前主要在樱桃、苹果和柑桔等开展一些工作。由于试验周期长、开支大、经验少,难度较大,他们将根据育种工作的进展和从美国、英国等国家引种的发展逐步开展品种注册工作。目前,南澳地区共有10个试验点进行果树品种评价,每试验点面积约2公顷。为防止鸟类和虫类对幼芽的危害,对试验地采用网罩保护,使投资大大增加,仅此一项每公顷至少需3万澳元。试验设计主要根据果树种类进行,一般3次重复,每组试验要安排80个左右材料是比较好的,作为对照。组织培养和苗期主要在温室中进行,大田鉴定周期一般3年时间。
3、饲料作物品种评价一般分温室和大田两个阶段进行,育种家在温室中对育种材料进行选择,依据种子量的多少,对早代育种材料进行4?0个重复的抗病性、抗虫性和抗(耐)盐(碱)性等的试验鉴定工作,对筛选出的有希望的材料,经过扩繁后再拿到田间进行小区鉴定,小区试验一般进行3?年,小区面积7?0平方米(5米行长,10行区,行距0.15米),一般参试材料120个(其中20个左右是对照),一般设3次重复,许多育种家倾向于减少重复而相应增加试验点次。如果试验在旱地进行,往往需要增加试验年限。
4、品种注册和保护体系澳大利亚的品种注册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体系,品种注册办公室分作物设在四个不同的地区,粮食作物在TANWORTH,油料作物在ORANGE,豆类作物在HORSHAM,饲料作物在CANBERRA(堪培拉);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设在CANBERRA(堪培拉)。植物新品种注册或保护都是采取自愿的形式而不是强制性的,国家和各州都有注册机构。育种家协会及州级注册办公室首先对新品种的评价结果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报国家品种注册,而种子公司关心的是品种保护。在澳大利亚,粮食作物的育种主要由政府支持的官方研究机构进行,而异花授粉作物主要由公司进行育种,饲料作物政府与公司育种各占一半。品种保护和注册可以同时申请。
二、培训收获和体会澳大利亚的品种评价、保护和注册方面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结合我国品种试验和管理体制,我们有几点收获和体会:
1、评价系统规范,评价、保护、注册系统协调。不论大田作物、园艺作物、饲料作物都是采用AGROBASE软件进行试验设计、试验结果分析以及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都以各种作物的规范统一的表格报告给有关部门。品种保护主要评价品种的差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三性”),其中稳定性可以用不同世代的材料进行对比试验,品种保护往往仅做一年的观察、鉴定和试验工作;而品种注册试验是在“三性”鉴定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二年(含二年)以上的品种产量比较试验,这些试验可由官方机构、育种家和农户去做,其中农户不是公司,必须是独立的农户。在南澳洲,进行品种选育和评价的主要机构是南澳政府植物研究中心,所提供的报告可作为澳大利亚品种保护或注册的主要依据。虽然品种评价、保护或注册各是完全独立的体系,但关系比较协调,从品种评价中得到的一组试验结果供二个独立部门应用,各种作物的上报材料简洁、明确、规范。
2、试验方法灵活,信息量大,主要农作物研究机构是官方机构。澳大利亚的品种评价主要由育种家去做,一般从F4代开始,有的试验可能一次重复,而相应增加试验点次,有的试验参试品种上百个,在做完“三性”鉴定后,就可以申请品种保护。田间试验设计根据作物种类进行,主要作物是全产区收获计产,饲料作物是取样计产,一般至少做二年多点的产量比较试验,根据产量差异的显著性测验结果决定是否申请注册。南澳洲植物研究中心是官方机构,主要由政府提供研究经费,同时得到一些公司的支持,在销售产品中也从农户中得到回报。各种作物的品种资源库由各种作物的研究机构掌握,以便直接利用。
3、规范我国的品种审定和保护体系很有必要。我国的品种审定制度和澳大利亚的品种注册制度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国的品种审定正处于改革和完善阶段,是属于强制审定(未经审定不得推广),而澳大利亚的品种保护或注册是自愿的,不可照搬但可借鉴。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大豆、棉花、油菜和烟草等可继续实行强制审定制度,而其它农作物可以考虑采取自愿申请注册制度。
4、新品种保护和审定工作可由同一机构承担。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即将实施,根据澳大利亚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将我国的品种审定和保护管理机构合二为一为好。主要原因一是品种保护和品种注册都要进行品种的“三性”鉴定工作,这方面的试验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再通过二年区域试验的产量比较,仅用一套试验既可完成品种保护的要求,也能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二是各省品种审定都由省种子管理站具体负责,而品种保护正在筹建,大部分省拟设在省种子管理站,如果农业部的品种保护和注册由两个司局分别管理,势必造成关系不畅,工作难以协调;三是品种保护和品种审定所要求的试验鉴定工作内容是一致的,只是品种审定更注重产量结果,如果分属两个部门,可能会设二组试验,在造成大量资金浪费的同时,也拖延了新品种申请保护和审定的时间,直接影响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和种子工程的实施。
5、将品种“三性”鉴定逐步纳入到我国品种区域试验中很有必要。在“三性”鉴定中,对现有区域试验格局不必做大的调整,结合我国实际,重点是规范区域试验,主要通过三个具体步骤逐步实施:一是规范现有的试验设计,对承试单位和试验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取舍,逐渐增加实施的点次;二是根据品种保护或审定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表格,根据表格内容进行试验并完成试验报告;三是进一步统一试验分析方法,能采用显著性测验的项目应采用显著性测验,不能采用的要用百分比或统一的标准;四是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品种试验数据库,普及试验中的计算机管理与应用。
6、引进AGROBASE软件系统。学习中,我们感到,AGROBASE软件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我国区域试验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帮助我们进一步规范区域试验。该软件的引进可以通过“世行项目”,也可以通过我国“1000项”农业引进项目进行,先少量引进,请有关专家研究其先进性、实用性、应用的作物种类和地区。如果可行,须进一步对该软件进行汉化和开发,逐渐在国家和省级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应用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