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和高考语文命题思想的冷思考

时间:2019-05-13 07:3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潘新和高考语文命题思想的冷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潘新和高考语文命题思想的冷思考》。

第一篇:潘新和高考语文命题思想的冷思考

潘新和高考语文命题思想的冷思考

泉州第一中学 谢贵荣

福建师范大学著名学者潘新和教授曾多次撰文阐释自己的高考命题思想和理念,并于2008年第9期开始在《福建教育》发表高考命题研究系列文章。鉴于潘教授对福建中学语文教学及高考命题的巨大影响力,福建省高考语文命题或将沿着“潘氏”命题方向继续前进。以2008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为例,除了延续颇受潘教授欣赏的文学名著的考查,还一举“割”掉了潘新和教授称之为“尾巴”的语病修改试题,一改前些年古诗鉴赏试题“断章摘句”的设题方式,以高达6分的赋分考查诗歌的“整体”赏析;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也开始向表现能力上迁移,侧重读者的个人体验与再创造;而语用题中成语续写并解释、读图拟宣传标语以及端午节晚会开场白,也都能在潘教授的文中找到命题的“注脚”;至于作文试题,则更是潘新和无审题障碍和侧重考查形成观点、概括立意的能力以及从材料中选择角度的能力等命题思想的具体体现。

尽管2008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在潘教授命题思想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显而易见,但是,由于受考纲颁布在先等现实因素的影响,2008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距潘新和教授的“三利”原则——有利于甄别上的公平和公正,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最佳发挥,有利于引领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仍有相当的距离。的确,潘教授的“三利”原则,不仅“当成为写作命题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更是语文命题改革的“最高准则”。在“三利”原则关照下的高考命题,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伪命题”,才能“彻底厘清”“伪语文”、考出“真能力”,才能最有效度地引导中学语文教学走上康庄大道。但是,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高考一线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师,即便是在2009年福建高考就将“切换”到新课程实验模式的背景下,对潘教授以“三利”原则为核心的高考命题改革方向,笔者在欢欣鼓舞之余,却也惶惑不安:潘新和教授的命题思想究竟会将福建高考带向何方?

尝试超越,体现个性:让人欢喜让人忧

众所周知,无论是全国命题卷还是自主命题卷,“稳中有变”一直是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鉴于高考的严肃性、特殊性以及连续性,试卷的总体“稳定”显然是压倒一切的因素;即便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平稳过渡”也是负责任的命题者追求的最大目标,当然也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及考生最大的期望。然而,潘教授似乎更钟情于打破旧秩序,更愿意建构高考命题新模式,或者说更希望挖掘高考的潜在价值以发挥高考最大的效益。

应该说,自从2004年福建省开启了自主命题的大门,“尝试超越,体现个性”便成为历年高考命题者回避不了的难题。2004年以十位历史人物、文学形象为话题的作文好评如潮,2005年大刀一挥将语言基础运用选择题果断“切除”以及作文分值步上海后尘“暴涨”至70分,2006年“戈多来了”和“诸葛亮未借到十万枝箭”的话题作文出人意料,2007年强行“嫁接”文学名著及文化经典的试题令人眼前一亮,2008年科技文阅读不伦不类的“大变脸”,等等,年年在“尝试”,年年想“超越”。无论是与全国卷相比,还是与其他省市自主命题卷相较,福建卷年年“个性”十足、“闽味”浓郁。但“尝试”和“体现”之后,不妨冷静地思考与总结一下,这样的“超越”与“个性”是否真的公开、公平、客观地为高校选拔了人才?是否真的推动了中学语文教学向更贴近语文学科本质的方向发展?别的姑且不说,当山东、江苏、湖北、浙江等高考大省、强省的高考语文命题(即便是山东、江苏的新课程卷)仍旧遵循和恪守“稳中求变”的命题思想时,福建的高考语文命题是不是也能更符合福建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一些呢?

审题不是能力:其实我不懂你的心

关于作文命题,潘教授反复强调的审题不是能力这一观点颇令人费解。

但凡对中学作文教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审题训练始终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也长期被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审题不是能力这一观点真的成立,那么,势必会引起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场巨大震动,甚至是对中学作文教学的颠覆。但是,从现实来看,审题恐怕还是不能轻易抛弃的。首先,审题能力应当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的本义是细究、考察,还有知道的意思,可见,“审”显然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要培养,更要教会学生运用。其次,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经过严密而细致的“审”,才能够洞察出题目中所考查的知识点或者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挖掘出其中所隐含的信息或干扰因素,同时通过必要的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进而形成灵活、合理的解题思路。最后,审题能力的考查也是高考公平、公正的需要。潘教授认为作文命题要让每一位考生都能发挥得最好,既然要让“每一位考生”都能发挥得最好,那么就应该允许一些擅长别人出观点(题目)、他“出材料”的学生写出作文来,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所有学生都“形成观点,提出问题”。再者,环顾当前的现实生活,“审”领导意图、“审”企业任务或目标、“审”工作中心或方向等,可能更多地占据一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市场份额”。

也许,正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审题这一“伪能力”越来越阻碍高考作文命题导向作用的发挥;也许,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没办法让学生一目了然。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也许便能体会到潘教授的良苦用心了。

高校教师命题: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对于福建省高考语文自主命题,潘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弊病:命题者命题素养堪忧。诚如潘教授所言:高考命题是一件十分严肃、审慎的事情,也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事情,但是,这四年的命题班子基本上都是临时凑合的,缺乏稳定的队伍和必备的专业素养。因此,潘教授提出高考命题教师队伍应以高校教师为主这一观点。

历年高考命题,确实都是临时抽调中学教师、教研员和高校教师共同组成。由于是“临时”组成,所以往往有局限;加之高校教师一则人数不占优,二则并非年年都是命题组组长,所以也难发挥更大“效用”,所命制的高考试卷遭人诟病,也在情理之中。于是,以高校教师为主命题的呼声日益高涨。厦门双十中学的陆敏老师就作了个十分精当的比喻:中学语文教学是嫁女儿,而高校选拔人才是娶媳妇,高考试卷当然应当由高校教师来定标准、来选择,而作为培养方的中学语文教学就应当在高校的选拔标准下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培养出高校需要的合格的“媳妇”来。毕竟,高校教师的思想视野、理论高度以及业务素养等都是中学语文教师或教研员难以企及的。

但是,以高校教师为主命题也是大多数中学一线语文教师心中难以解开的结。我们丝毫不会怀疑高校教师的高度和水平,但是,高校教师普遍站得太高、看得太远,普遍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有相当的距离。这些年来,要不断提高作文分值、要加大试题的开放力度、要增加文学名著份量等对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操作性不强的提法或做法,不断地逼近着一线语文教师的心理底线。一面是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要求的选材标准,一面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评价和逼仄的、固陋的传统语文教学“势力”,中学语文教师当真成为火炉中的“肉加馍”了。更令一线语文教师担忧的是,高考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单单维持命题队伍的稳定、解决命题人员的素养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比命题质量更能决定高考语文成绩的因素是评卷质量,而参与评卷的恰恰是庞大的中学语文教师队伍。历年高考命题人员与评卷人员都是两套班子,而且命题人员通常不干预评卷人员的“内政”。如果评卷人员无法“领会”和“贯彻”命题人员的命题意图,甚至“曲解”、“歪解”命题意图,那么,这给中学语文教学和考生带来的“灾难”将更加严重!

以高校教师为主命题当然值得期待,但高校教师必须“弯下腰来”,深入到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线,切实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了解中学语文教师的困窘境遇,命制出既符合高考选拔人才需要,又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开、公正的科学、合理的高考语文试卷,当然,更要注意与一线语文教师的沟通与配合,从而让福建省语文高考真正做到命题与评卷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二篇: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摘抄)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摘抄)(2012-09-03 17:03:23)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

1、人的言语表现的需要——言语生命欲求,是潜伏在人的生命中的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的动机。言语创造欲和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使人所以为人。存在的言说,是人的确证。

2、语文教育,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应需”,把学生“塑造”成符合成人社会的教育观念的统一的“人”,将他们“修理”成能根据外部世界的指令行动的机器人,甚至为此不惜专断地干预、窒息他们的言语禀赋,以求得毫无灵性的工具化的言语操作能力,而要顺其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内存于人的生命本能中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天赋。语言教育要唤醒学生固有的言语生命意识和言语潜能,使之得以良好的养护和培植,使他们的言语才能得到积极主动地发挥和张扬,从中感受成功与失败、满足与自尊,并最终成为言语上自我实现的人。人的言语欲求、言语意识、言语才情、言语智慧、言语能力、言语抱负和言语信仰,是从每一个人的鲜活自由的内在生命中成长、绽放出来的花朵。

3、面对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现代人,比起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文关怀和精神抚慰,需要传达和沟通,需要说和写的能力。说和写的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士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现代人身心健全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这一需求还在与日俱增。可以预言,说和写的能力,将在未来社会的人才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难想像,一个只具专业技能而缺乏说、写能力的人,能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应付裕如地施展自己的才能,能称得上是心灵丰富、精神健康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因而,在未来教育中,语文学科的日益显著的“素质性”功能,必定备受关注,言语表现力将成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元素质”,语文教育必将展现出更为浓郁的人性和人文魅力,给学生的人生旅途更多的温馨和诗意。

4、在语文教育中,人首先是作为依存于符号世界的“语言人”加以体认的。发展人的言语生命意识,使之形成言语生命自觉,在言语创造中成为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的人”;实现人的存在性价值,使之成为具有良好言语人格和言语生命意识的“言语人”。

5、数十年前,法国哲学家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讲到,物质匮乏是人与人之间过去和现在的对抗的根源。在今天,我们可以预言,精神匮乏将是人与人之间现在与未来的对抗的根源。张扬言语生命欲求、竞显言语生命智慧、构筑思想精神殿堂,将是未来人类的普遍的信仰。

6、人,从作为一个简单的生物过程、一个与其他生命形态别无二致的生物体,加入自然生态系统的链条中,无声无息地完成生命的轮回,到借助语言符号,真正作为一个有独立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富有物质创造力和精神创造力的人,成为灵和肉高度统一的言语人,使生命留痕,精神不灭,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语文”——“表现与存在”的要义。

7、语文教育,不应指向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的人性、人心、人格的养育、顺应人的言语本性、张扬人的言语天性,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

8、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

9、语文教学所教的就是“热爱”二字:热爱母语、热爱言语创造,热爱言语生命。语文教师不需要特别地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只需要是热爱言语、热爱言语生命的人。他们是言语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来自源头之滔滔,又推波助澜,汇入江海之滔滔。一代代的语文教师,就是这样从前辈教师和读、写的生命活动中获得师承和文化,言语活动成为他们生命的本分,学生因他们的言语生命而感动、觉悟,于是有了自己言语生命的生长和成长,这就是言语生命传承和光大的天经地义。语文教师要是不读、不写,不能厚德博学、慎思明辨、精言善辩,言语生命就憔悴、干涸;学生言语之原欲和冲动因得不到化育和滋养,必将枯萎、凋败,言语生命之长河将断流,人类的文明将湮灭,是为师道、人道、天道所不容。

10、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言语想像力。不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教师对言语的解读能力都不应该是照本宣科,决不能人云亦云。他得有自己对言语的独特感受。他是语言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思想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自己对言语的独特感受,如果不能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精微隐秘的深处,指点给学生看自己琳琅满目的发现和发明,从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点燃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力,那还要语文教师做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觉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之门的。

1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读到他自己的生命之作,而不只是让他的学生读别人的作品。只让学生读别人的作品,而自己没有作品的语文教师,是让学生瞧不起的、没有自尊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最有影响力的形象,是由他的生命创造物——作品——来显示的。一个优秀的作家或学者,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但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要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或学者。我以为,语文教师的标准,要高于作家或学者,因为,他不但要会写,还要会教。这丝毫没有贬低作家或学者,抬举语文教师的意思,这是他们的职业、专业特点所决定的。点燃学生言语创造激情的最好方法是用你自己的言语创造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忘情于写作的最好办法是你自己忘情于写作。

12、语文教育,已然成为言语生命的屠场,不懂得尊重、欣赏和赞美言语个性的教师,便是言语天才的专职屠夫。

13、以养护“表现与存在”的言语生命意识为目的——牧养言语天性,开发言语潜能,培育言语素养,发展言语个性,陶铸言语人格,为言语人生、诗意人生奠基。这也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属性。听、读、说、写,当是言语生命的自然呈现、展示方式,当是强盛的言语主体性的充分对象化,它不能是无生命或反生命的。离开了言语生命独特的感悟和需求,缺乏言语个性的介入和释扬,听、读、说、写是毫无意义的。即便拥有这些语文技能,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语文技工或文字处理器,而不能说是具有言语主体性和精神创造力的人,听说、读、写不是目的,在人与言的一体化及主体的客体化、审美化过程中,使人变得美好、优雅、高贵,使人生获得意义和价值才是目的。

14、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言语表现的能力和素质,不是“教”(传授、教导、训练)出来的,而是“养”(存养、养护、牧养)成的、孟子说的“养气”、“知言”。是很有道理的。汉语中“修养”“教养”“涵养”等词语,都较好地反映了“生命化”“人性化”“人文化”教育注重熏陶浸染、培元固本的特点。曾经有不少语文界的学者,希望语文能像数、理、化等学科一样,有着科学、系统、严密的知识体系和训练体系,使学生像学习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一样,按部就班地掌握、提高语文能力,这种良好的愿望大约永远都没有实现的可能,而且是南辕北辙。叶圣陶先生对《国文百八课》教材的“科学化”旨趣的自我反省,曾经盛极一时的“作文分格教学法”和“一课一得”教法等的自然消亡,语法知识体系教学的失败,就是证明。因为,从一开始就错了,错就错在其他的学科主要是面向外部世界的认知,语文不但要面对外部物质世界的斗转星移,还要面对自我内部世界的纷繁万象,其根本是情感和思想的成长,是心灵建构。其内外同致的滋养、融会、沉淀的复杂性和缓慢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是不可能立竿见影的。

15、教师要能够使学生从小养成写的习惯,不论是对于眼前写作的学习、语文的学习,还是对于学生将来的成长与发展,以至于对他们的精神和人生滋养,都可谓善莫大焉!养成了言说的习惯,人的精神就有了归依,内心就感到充实,心灵就有了期待和牵挂,减少了无所事事的空虚和无聊。能与文字相依相伴是一种福分,言语创造的人生是丰硕、美丽的。活着,因此而感到快乐、有意义,他就会懂得享受孤独、珍爱生命。

言说,是人的一种最佳的存养修为方式。

16、我以为可以提出一个新的假说:所有的孩子都是言语天才。这一认知,不论将来在“脑科学”上能否得以确证,但毫无疑问,它的教育学价值,是当下就可以肯定的。人是符号动物,是天生擅长言说、写作的动物。每个人都具有极大的、无限的言语潜能;人是天生会言说的动物,都拥有不同的言语个性和才情。在言语生命动力学视界下,只要创造适宜成长的环境,顺应并促成学生言语潜能和个性的最大发展,所有的孩子都应当可以成为言语天才。

17、语感,说到底就是懂得言语什么是恰当,什么是美。同时,在语感的背后,是一种言语热爱和言语廉耻。将优美的文字奉献给读者,不但表明了作者具有良好的语感,而且还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有言语责任心和言语良知的人,一个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人,一个懂得言语廉耻的人。反之,将粗糙生涩、佶屈聱牙的文字示人,就是一个寡廉鲜耻或厚颜无耻的人。

18、在言语生命的传递中,将自己对言语洞透的理解和体验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拥有文字的美感、道德感和责任感,懂得把恶劣的文字示人是无耻之举,这当是语文教师的一份责任。

19、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不同,母语教学的特点是在良好的语境中的教学。母语教学主要靠“习得”“悟得”,外语教学主要靠“教得”和“学得”。所谓“习得”,就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习染渐悟,不是完全靠有意识的教导、训练来达成。从这一点上说,汉语“教”和“学”,都要着眼于母语“习得”的规律,尊重言语生命的野性和天性。教学,主要是一种便于学生“习得”的语境的创造,应遵从自然、无为的法则;教学,主要是一种熏陶和浸淫,使学生“浸泡”于无所不在的语文环境中,随时受到感染和影响,随时在感悟语言和言语。

20、母语教学,实质上是“语境教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言语“习得”情境。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同,他科教学重在课堂教学,语文则重在课外。课外的听、读、说、写活动,对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是决定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要打破课内外的界线,对课外语文“习得”环境的关注,较之于课内,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如讲普通话、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以及自由阅读和写作,课外的文娱活动、人际交往,等等,都是语文教师教学视野之内的事。使学生陷身、沉没于语文,这就是“浸泡”。

21、母语化、汉语化教学,势必要从传统语文教学中汲取营养。当今语文教改已自发地形成了向传统回归的趋势,如读国学经典,读古代诗词,吟诵、背诵、对对子、评点、批注,等等,这些教学方式都重在积累、积淀,目的意识较为淡化,带有一定的超功利性。它着眼的是为文德、人品、语感、文感、思维、习惯等打基础,不争朝夕之功,可期水到渠成之效。

22、在写作教学的一切要件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上写作。要喜欢,就要依从于他们的言语生命的指令,顺应于他们内心潜伏着的言说的欲求;而不是强求他们完全听命于社会、教育、成人(教师)的指令,使他们不得不屈从于他人的意志写他们不愿意写的东西。过去写作教学的最大失败,就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话语权,窒息了他们的言语生命的冲动和激情,从而使他们视写作为畏途;写作教学所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对写作失望,对自己绝望。从他们开始学习写作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驱使他们背弃写作。

23、要说写作能力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一定会说是语感。这似乎没错,文章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没有语感,如何运用语言?如何写作?但是,进一步的问题是什么是良好的语感?答曰:是一种创造性地感知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再问,这种能力主要凭借的是什么?答曰:言语相像力。其实,言语相像力的功用远不止此,它无所不在地渗透在一切创造性的言语活动中。从观察、感知、立意、选材到构思、表达,无一不和相像相关。言语智慧的第一要素是相像力。言语生命的养护,首要的是相像力的养护。

24、在言语教育中,最看得见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最看不见的就是相像力的发挥。因而,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下,重语言,轻相像,是顺理成章的事。言语生命动力学的语文素养教育正是要把这种观念颠倒过来。言语相像力的养护要重于语感的培养,或者说,真正的语感,其最重要的指标,不是文从字顺,而是言语相像力的活跃、丰富、奇崛和强劲。

25、语文测试要使学生不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能让他们跃跃欲试、以求一逞;能使每一个学生的言语才情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内心深处萌动起“吾心向往之”的欢欣感、归属感,真正感受到母语教育给予的安适、温情和尊严——这难道不是语文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的教育理想?

第三篇:学习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有感

学习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有感

——语文知识的拓展延伸

黄惠芳

语文源于生活,可以作为语文学习的资源随处可见,小到一条广告标语,大到一个博物馆。现代社会的书籍、电视、游戏、漫画、论坛、微博、博客等都可以是学生的阅读文本。语文资源的宽广性和学生阅读文本的开拓性要求语文教学要具有综合性和延伸性、拓展性,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

在大语文观的影响下,现代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质疑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语文知识的拓展延伸方面显然还需继续改善,如潘新和先生在《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中所提到:“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三个概念外,事实上已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戏剧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套路简介,再不见有像模像样的知识。”“学校语文知识封闭僵化”。除了这些量的知识是增长,学生很难再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网络互动媒介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们渐渐意识到信息即知识,用来衡量能力的标准自然不局限于静态知识的拥有量,更看重的是对信息的获取、解读和使用能力。亦可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能力。

在2011年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4年级中的写字要求其中有一条:“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这些要求都表明语文教学急需和现代化接轨,培养综合能力强的,掌握现代技术的现代化人才。

而局限于文本分析和静态知识的学习的语文教学是不足以实现这一目的的。那么应该怎么办?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先拓展延伸语文知识。

笔者观察3-6年级语文教材都各安排了两次综合性活动,而这一活动就是实现语文知识拓展延伸的最佳切入点。以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首先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而后,分成两大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在每个板块中,先提出活动建议,再提供若干阅读材料,供师生制订计划以及在学习活动中参考、选用。板块一,安排了有关信息传递方式及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的五篇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不同,就作用而言,在于提供信息、介绍相关资料。板块二,安排了两篇不同类型简单的研究报告──《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其作用在于通过给学生提供研究报告的范文,学生能够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知道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最后,还对今后如何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可行的建议。

版块一的课文《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把握自己》成一个梯度性地让学生了解到

1、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信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通过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可以让学生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

(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

(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网上呼救》

(5)认识沉湎网络的危害──《把握自己》

.重点阅读《把握自己》。引导学生抵制不良信息,增强判断、选择信息的能力

(1)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沉迷于网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 ②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2)课堂讨论。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

③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通过这么一个完整的版块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引导学生正确判断信息的好坏,是否值得吸收,为第二版块的信息收集,整合活动奠定了很好的媒介素养基础。

版块二: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知道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最后,还对今后如何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可行的建议。这一版块重在实践,是培养媒介素养的关键。调查报告规范写作可以由老师指导,重点在于怎样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撰写“网络对青少年危害”研究报告为例:

第一:要多渠道收集信息,不仅从纸质文本中获取,还可以从网络上的电子文本或图片中得到信息。报告类的写作可留意《焦点访谈》节目,半月谈网和人民网等网上资源,时刻关注时事动态。

第二:选择、整合信息使收集的信息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例如作《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这一研究报告,首先选择有关这一内容的书籍或网络资源来阅读,记录下来,最后整合形成自己对“网络对青少年危害”的初步观点和印象。

第三: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网络化结构。就是理清写作思路的一个过程,在头脑中重新组织编排所获得的知识,来为“网络对青少年危害”这一文章服务。

第四:勤于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勤于思考是靠平时养成的好习惯,不能一簇而就,教师可在教学当中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懂得针对问题去质疑和评价,给出自己的意见。

经过这么一个综合性单元的学习,相信学生在面对各种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时都能理解和正确选择,并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作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但纵观现在的学校语文教学,在综合性学习这一块显然做得不够。有些教师就直接忽略了,只重视课文教学。

第四篇:关于高考加分的一些冷思考

变质了的“高考加分”留之何用?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都命中高考加分”,2011年4月21日的南方周末似乎又“闯祸”了,因为它再次提起了“高考加分”这个与我们“和谐社会”十分不和谐话题。前几年中青报做了一回“watchdog”,连续报道了很多关于高考加分沦为特权的工具,制造新的社会不公之后,一度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迫使教育部和某些省市调整了加分政策。但是几年过去了,公众的热度过去了,于是各种加分丑恶内幕再次出现,并且愈演愈烈,各种“天才”大爆发,让我们不禁要问:“高考加分,你是举贤不避亲呢还是为二代们准备的高考高速列车?”

相比起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取代察举征辟(推荐制),现代的高考取代文革时期的推荐、评审制这种监督乏力的社会人才选拔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应该是相对来说最好的方式了,至少它对咱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最公平的。然而,高考还是留了个“后门”——加分。高考加分本是国家为照顾特殊人群出台的高招政策,符合条件的高考考生可以在分数线以下按照规定的分值降低录取。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获得高考加分资格的考生可以享受增加20分、10分或者优先录取等不同档

次的投档照顾。然而,现实的社会总是比我们的高层们想象的要重口

味得多。一位家长说:“如果把高考比作一次赛车的话,能享受加分

待遇的学生就仿佛搭上了运动性能卓越的跑车,他们在高考的跑道上

尽情狂奔,而无法享受加分政策的孩子就只能驾驶着自己性能平平的汽车,甚至是老爷车在高考的跑道上吃力地前进,谁不希望自己的孩

子能坐上跑车呢?”于是,各位考生和家长们硬是削尖了脑袋想在“加

分”上面做点文章,以便自己能“赢在起跑线上”。照顾少数民族的加分还情有可原,但是以贬低应试教育的办法、打着所谓素质教育(其

实根本不是)旗号的一类加分,实则是有权势钱财者为“出身教育”

开拓的另一条通道。

人才是一个国家民族生生不息,昌盛繁荣的命脉,而人才的选拔

制度则关系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国家力量的基石。建立一套

完整的在纵深和横向上都适合国情人才选拔制度至关重要。中国皇权

制度能维系两千余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隋唐以后建立起比较

严格而公平的科举制度,给贫寒子弟提供了一条走向社会上层的通

道。否则,如果延续魏晋时期的察举征辟,“门阀制度”盛行,“下

品无豪门,上品无寒门”一定会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我们不是没有

这方面的教训的,文革期间,依靠“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等荒谬的方式“选贤举能”,造成了社会人才的断层,给

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估计的损失。文革结束,高考恢复,咱们的普

通老百姓是拍手称快啊,不为别的,这是老百姓“光耀门楣”的唯一

途径。是的,高考发展到今天是存在着种种弊端,比如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潭,是需要修正和完善。但是,决不能采取例如“高考加分”这

开历史倒车的方法。据了解,高考加分名目繁多,除了教育部统一规

定的项目外还有各省市自己的一些相关规定,而这些所谓的自主规定

也就给一些别有用心者找到了漏洞,提供了机会。南方周末在本期报

道中称“折算下来,她练了6个小时就创造了速成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记录”,这种“天才”恐怕在世界的射击界都找不到第二个吧,贵州

招生办这个玩笑开大了。而更匪夷所思的事还不少,中国青年报记者

李斌和万兴亚在统一测试现场看到了许多可笑的场面:13秒7是跑

100米的合格成绩,但有考生跑出了21秒34;在转身腾空踢腿的时

候,一名将要进行武术测试的女生差点倒在地上,然后忘了下一步应

该怎么做;女子铅球达标线是9.8米,一名白白胖胖的女生扔出了

3.84米„„这种“天才”也是可以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加分”

背后巨大的利益关系也许可以解释这些“天才们”的来源。有的人说

高考加分的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执行时出现了各种问题,才让有的投机分子有机可趁,只要加强监管,这种现象是可以防止的。可是,前几年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也都做出了相应的反应,可是结果呢?马克思说的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利益存在,他们就会冒百分之百的危险,09重庆文科高考状元民族问题是一个

悲剧,现在的贵州射击他“天才大爆发又是一个悲剧„„釜底抽薪要

从根本上入手,或许只有废除加分政策才能从根本上防止高考加分舞

弊现象,才能还咱老百姓一个真正公平、公开、公正的高考,才能为

国家选出这正的栋梁之才!——新闻1班万丹丹

第五篇:人物通讯稿(潘新和来我校)

春风送暖万象更“新”

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潘新和莅临我校作讲座

3月的巴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朝气逢勃。22日晚上,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写作学研究会顾问、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潘新和教授莅临我校,在阶梯教室作了题为“《我写故我存——言语生命动力源初探》”的讲座。莅临讲座的来宾和领导有巴川中学副校长周文强,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刘中黎,重庆师范大学到巴川中学实习的三十名文学院的同学及我校部分学生参加了座谈会。

潘新和,生于1952年12月,福州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写作学研究会顾问,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组成员、学科指导组顾问。在中国写作、语文教育史,写作、语文教育教改研究方面成绩颇丰,在国内语文界、教育界广有影响。担任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副主编,该教材在各类语文课改教材产生了强烈反响。潘教授连续五届(一至五届)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全国首届教育图书二等奖,中国写作学会第二届优秀论著一等奖,首届中国高师写作研究优秀著作一等奖,中国高教学

会优秀论文奖等。为福建省普通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点30分,潘教授在周文强校长的陪同下走进教室,翘首以待的全体师生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潘教授的到来。首先,周校长介绍了潘新和教授的生平,并高度评价了他的创作、研究成果和对中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对语文教育做出的贡献,师生们带着崇高的敬意再一次欢迎潘教授的到来。

潘教授讲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三大矛盾”:第一大矛盾是第二大矛盾是“实用文体读写,抑或审美文体读写”。他认为“教学生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作家”,当然也应当尊重学生“文学梦”“作家梦”。他建议应当“多让学生写一些札记类、随笔类、论辩类、演说类的文章”。主张“实用读写与审美读写并重”。第三大矛盾是“生活作文,抑或读书(生命)作文”。他认为“‘贴近生活’观主要问题有三:

一、混淆了语文学习、写作与生活的界限;

二、使写作主体成了人造生活的附庸;

三、忽视了学生自我的言语生命建构。”并提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间接认识大于直接认识”的主张。

第二天上午8点20分潘教授还给我们讲了对于议论文“三要素”的批判。他认为主要问题有六:

一、二、目的意识丧失:重心偏离。议论文的写作首先就应该考虑立论的准确性与新颖度。

三、材料意识缺乏:基础的浅陋。写议论文第一要义是材料,然后在材料的基础上找论点。

四、思想方法片面:矛盾的掩盖。

五、具体分析欠缺:说理的贫乏。应注意多种分析方法的运用,而不是单一的论证说理。

六、证伪方法缺席:驳论的遗忘。他认为“驳论文”“论辩文”的重要性往往大于纯粹的“立论文”。

由于日程安排紧张,潘新和教授只是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写作方面的一些理论,开阔了我校师生的视野,活跃了思想,对老师今后的教学工作及学生的作文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潘新和教授的幽默诙谐、博学多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赢得了台下阵阵不息的掌声和赞赏声。

23日上午11点30分,潘新和教授向台下挥手告别,教师里又响起响亮的掌声,他在周校长的引领下离开了教室。

下载潘新和高考语文命题思想的冷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潘新和高考语文命题思想的冷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语文命题问题举隅及思考

    高考语文命题问题举隅及思考 潘新和(注:本文刊发于《教育科学论坛》,切勿用于投稿》) 语文高考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包含着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相互制衡、相互依存。语文高考改革必......

    2018高考英语命题热点

    2018高考英语命题热点 简而言之,是四项能力 1)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2)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3)词汇、语法和语用知识运用能力; 4)书面表达能力。 2018高考英语命题热点 1.科......

    2014年中高考命题趋势

    2014年中高考命题趋势 全方面解读中、高考教育改革风向标,不难看出中高考命题大趋势--- 难度降低,卷面上80%分数为“核心考点”。150分的试题中,有110分是考查基础知识、基本原......

    高考政治命题要点

    高考政治命题要点及万能公式 ◆国际竞争的实质; 大家一般都认为理科才会有所谓的万能公◆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式,其实不然,文科也有,高考在即,给同学政策; 们......

    高考命题培训反思

    高考命题培训反思英语组陈思秋本次有幸参加高考命题培训,并且在培训中体会深刻。现将本次高考命题培训,进行深刻反思与总结,现将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反拨 针对高考命题的......

    2013语文命题特点

    专家详解2013语文命题—— 一张试卷考五种能力 7日上午,2013年高考[微博]语文科目考试顺利结束,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的形式与内容再度传递着高考改革的积极信号。教育部考试中心......

    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

    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 教育部最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出台。新高考的考试内容、形式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上周末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百年语文的回顾与展望......

    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及高分技巧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2013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及高分技巧高考作文怎样能够抓住阅卷人的眼睛呢?高考作文必须要出彩才能够拿得漂亮分数,如何写出出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