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公式-集合与简易逻辑5篇

时间:2019-05-13 07:3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数学-公式-集合与简易逻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数学-公式-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一篇:高中数学-公式-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必须弄清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3.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关键要看能否判断真假,陈述句、反诘问句都是命题,而祁使句、疑问句、感叹句都不是命题;

4.判断命题的真假要以真值表为依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逆命题与其否命题是等价命题,一真俱真,一假俱假,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可考虑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

5.判断命题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1)定义法;(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3)等价法:即利用等价关系“ABBA”判断,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6.(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2n-1;

(2)ABABAABB;

(3)CI(AB)CIACIB,CI(AB)CIACIB;

第二篇: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高中)

思南县第九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集合与简易逻辑》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设合集U=R,集合M{x|x1},P{x|x2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M=P B.

MP C. P

M D.MP 2.如果集合U1,2,3,4,5,6,7,8,A2,5,8,B1,3,5,7,那么(U

()

(A)充分非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9.“m

(B)必要非充分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是“直线

2(m2)x3my10与直线(m2)x(m2)y30相互垂直”的(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3.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足的关系是()P+Q={ab|aP,bQ},若P{0,2,5},111111101010(D)a、b的(A)(B)(C)()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

ababab

(A)6(B)7(C)8(D)9

关系不能确定

4.设集合Ax|1x2,Bx|xa,若AB,则a的取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范围是()

11.对任意实数a,b,c,给出下列命题:

(A)a2(B)a2(C)a1(D)1a

2①“ab”是“acbc”充要条件;②“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

x

15. 集合A={x|<0},B={x || x -b|<a},若“a=1”是“A∩B≠”的充要条件

x1

③“a>b”是“a2>b2”的充分条件;④“a<5”是“a<3”的必要条件.的充分条件,则b的取值范围是()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A)-2≤b<0(B)0<b≤2(C)-3<b<-1(D)-1≤b<2 6.设集合A={x|

A)B等于()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5(B)1,3,4,5,6,7,8(C)2,8(D)1,3,710.已知0a1b,不等式lg(axbx)1的解集是{x|1x0},则a,b满

()

(A)充分必要条件(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x1

<0},B={x || x -1|<a},若“a=1”是“A∩B≠x1

12.若集合A1,3,x,B1,x

,且AB1,3,x,则x

213.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且两边对应相等,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φ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4.若(x1)(y2)0,则x1或y2的否命题是

7.已知p:225,q:32,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p或q为真,非q为假(B)p或q为真,非p为真(C)p且q为假,非p为假(D)p且q为假,p或q为真

8.a1、b1、c1、a2、b2、c2均为非零实数,不等式a1x2+b1x+c1<0和a2x2+b2x

15.已知集合M={x|1≤x≤10,x∈N},对它的非空子集A,将A中每个元素k,都乘以(-1)k再求和(如A={1,3,6},可求得和为(-1)·1+(-1)3·3+(-1)6·6=2,则对M的所有非空子集,这些和的总和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

abc

+c2<0的解集分别为集合M和N,那么“111”是“M=N”步骤)

a2b2c

216.(本小题满分12分)

x(x21)(x1)(x2x1)

用列举法写出集合xZ|

12x3(x9)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p:方程x+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q:方程4x+4(m-2)x+1=0无实根。若p或q 为真,p且q为假。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aR,函数f(x)

ax2x2若a.f(x)0的解集为A,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f(x)lg(x2axb)的定义域为集合A,函数

g(x)kx24xk

3的定义域为集合B,若

(CRA)BB,(CRA)B{x|2x3},求实数a,b的值及实数k的取值

范围.思南第九中学《集合与简易逻辑》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C;

5、D;

6、A;

7、C;

8、D;

9、B;

10、B;

5.答案:D评述:本题考查了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充分必要条件相关内容。

解:由题意得:A:-1

则A:-1

6.答案:A评述:本题考查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充分必要条件等知识.解:由题意得A:-1

1(1)由a=1.A:-1

Bx|1x3,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解关于x的不等式:(x2)(ax2)0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集合A={x|| x

|≤

1

3}, 集合B={y| y= -cos2x-2asinx+,22

2

x∈A}, 其中≤a≤, 设全集U=R, 欲使BA,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6

分性成立.(2)反之:AB,不一定推得a=1,如a可能为

1.2

综合得.”a=1”是: A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选A.二、填空题:

11、②④ ;

12、3;0;

13、必要不充分;

14、若x1y20,则x1且y2;

15、2560

三、解答题:

16、{1,2,3,4,5};

17、由题意p,q中有且仅有一为真,一为假,p真

0x1x2m0m>2,q真<01

210若p假q真,则m2

31

18、解:

aR,当a=0时,f(x)=-2x,A={xx<0},AB=

∴a0,令f(x)=0

解得其两根为x11

a1x2a由此可知x10,x20

(i)当a0时,A{x|xx1}{x|xx2}

AB的充要条件是x

3,即1a623解得a7

(ii)当a0时,A{x|x1xx2}

AB的充要条件是x2

1,即1a1解得a

2综上,使AB成立的a的取值范围为(,2)(6

7,)

a1,x2

a或x2a1,x219、

0a1,x2或x

2

a

a0,x2

a0,2ax220、解: 集合A={x|-6

≤x≤5226}, y=sinx-2asinx+1=(sinx-a)+1-a

2.∵x∈

A, ∴sinx∈[12,1].①若6

≤a≤1, 则y2122

5min=1-a, ymax=(-2-a)+1-a=a+4.又∵

6

≤a≤1, ∴B非空(B≠φ).∴B={y|1-a2≤y≤a+52

4}.欲使BA, 则联立1-a

≥-6和a+54≤56,解得

6≤a≤1.②若1

4}.欲使BA, 则联立2-2a≥-6

和a+54≤56

解得a≤1+12.又1

12.综上知a的取值范围是

[

6,1+12].21、解:A{x|x2

axb0},B{x|kx4xk30,kR}

(CRA)BB,BCRA,又(CRA)B{x|2x3} CRA{x|2x3}.A{x|x2或x3}

即不等式x2

axb0的解集为{x|x2或x3}a1,b6

由B且BC2

RA可得,方程F(x)kx4xk30的两根都在[2,3]内

k0

0

3

F(2)0解得4k



F(3)0



22k3故a1,b6,2k[4,3

]

第三篇:2014年高考集合与简易逻辑(理)

2014年高考集合与简易逻辑(理)

1.[北京卷]已知集合A{x|x22x0},B{0,1,2},则A

}D.{0,1, 2}A.{0}B.{0,1}C.{0,22、[安徽卷]“x0”是“ln(x1)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北京理卷] 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q1”是“{an}”为递增数列的()B()

A.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必要且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福建]直线l:ykx1与圆O:x2y21相交于A,B两点,则“k1”是“ABC的1面积为”的()2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5、[广东]已知集合M{1,0,1},N{0,1,2},则MN

A.{1,0,1}B.{1,0,1,2}C.{1,0,2}D.{0,1}

6、[2014·湖北卷] U为全集,A,B是集合,则“存在集合C使得A⊆C,B⊆∁UC”是“A∩B=∅”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命题p:若xy,则xy;命题q:若xy,则x2y2.在命题 ①pq;②pq;③p(q);④(p)q中,真命题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辽宁]已知全集UR,A{x|x0},B{x|x1},则集合CU(A B)()

A.{x|x0}B.{x|x1}C.{x|0x1}D.{x|0x1}

9、[辽宁]设a,b,c是非零向量,学科 网已知命题P:若ab0,bc0,则ac0;命题q:若a//b,b//c,则a//c,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pqB.pqC.(p)(q)D.p(q)

210、[全国]设集合M{x|x3x40},N{x|0x5},则MN()

A.(0,4]B.[0,4)C.[1,0)D.(1,0]

x11、[山东]设集合A{xx2},B{yy2,x[0,2]},则AB

A.[0,2]B.(1,3)C. [1,3)D.(1,4)

12、[山东]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R,则方程x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A.方程xaxb0没有实根B.方程x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

C.方程x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D.方程x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13、[陕西]已知集合M{x|x0},N{x|x1,xR},则M222222N()

A.[0,1]B.[0,1)C.(0, 1 ]D.(0,1)

14、[陕西]原命题为“若z1,z2互为共轭复数,则z1z2”,关于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真假性的判断依次如下,正确的是()

(A)真,假,真(B)假,假,真(C)真,真,假(D)假,假,假

15、[上海]设a,bR,则“ab4”是“a2,且b2”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16、[天津]设a,bÎR,则|“a>b”是“aa>bb”的()

(A)充要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要也不必要条件

217、[全国]已知集合A={x|x2x30},B=x2x2,则AB= 

A.[-2,-1]B.[-1,2)C.[-1,1]D.[1,2)

18、[全国]不等式组xy1的解集记为D.有下面四个命题:

x2y4

p1:(x,y)D,x2y2,p2:(x,y)D,x2y2,P3:(x,y)D,x2y3,p4:(x,y)D,x2y1.其中真命题是

B.p1,p4C.p1,p2D.p1,PA.p2,P3319、已知命题

xp:对任意xR,总有20;

“"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x1是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pqB.pqC.pqD.pq 20、[江苏]已知集合A{2,1,3,4},B{1,2,3},则AB

第四篇:高一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卷(A)

高一数学检测题——集合与简易逻辑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已知M{xR|x2},a,则下列四个式子 ① aM② {a}M

③ aM④ {a}M,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④

2、设全集U{2,1,0,1,2},A{2,1,0},B{0,1,2}则(CUA)B()

A、{0}B、{2,1}C、{1,2}D、{0,1,2}

3、已知p:a0,q:ab0, 则p是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已知集合A{1,2,3,4},那么A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15B、16C、3D、45、如果命题“p或q”是假命题,那么()

A、命题“非p”与命题“非q”的真值相同B、命题p与命题“非q”的真值相同

C、命题q与命题“非p”的真值相同D、命题“非p且非q”是真命题

6、不等式x12的解集是()x

A、{x|x1}B、{x|x1}C、{x|x1或x0}D、{x|1x0}

7、已知M{x|11},N{y|yx2},则MN()x

A、B、{x|x1}C、{x|x0}D、{x|x0或x1}

8、方程ax22x10至少有一个负的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A、a1B、0a1C、a1D、a0或0a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9、若不等式x2mx40对一切x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是。

10、如果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乙是丙的充要条件,则甲是丙的11、若不等式ax2bx60的解集是{x|2x3},则a+b的值是

12、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命题“若ac2bc2则a>b”的逆命题;②命题“面积相等的三角-1-

形全等”的否命题;③命题“若m1则x2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命题“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0分。

13、(10分)已知集合A{x|x2x60},B{x||x2|2}

求:(1)AB(2)(CUA)(CUB).14、(15分)已知xR,集合A{x|x23x20},集合B{x|x2mx20},若AB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5、(15分)已知p:|1x1|2,q:x22x1m20,且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第五篇:高中数学公式

高中数学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下载高中数学-公式-集合与简易逻辑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数学-公式-集合与简易逻辑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3教案

    第三教时证明:设 x 是 A 的任一元素,则xA 教材:子集 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子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法,同时了解等集与真子集的有关概念. 过程: 一 提出问题:现在开始研究集合与集合......

    高一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2教案

    第二教时 教材: 1、复习2、《课课练》及《教学与测试》中的有关内容 目的: 复习集合的概念;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并加深对集合的理解。 过程: 一、 复习:(结合提问) 1.集合的概念含集......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汇总

    高中数学公式汇总(文科)一、复数1、复数的除法运算abi(abi)(cdi)(acbd)(bcad)i. 22cdi(cdi)(cdi)cd2、复数zabi的模|z|=|abi|3、zabi的共轭复数Z=a-bi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

    高中数学公式口诀

    高中数学公式口诀 一、《集合与函数》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指数......

    高中数学公式和定理

    高中数学公式和定理数学公式和定理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形式符号化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是学生数学认知水平发展的重要学习载体.要学好数学,必须对公式和定理......

    高中全部数学公式

    高中全部数学公式 【 数学】【 高中,全部,公式 】搞到这么份资料,开心到疯.. 高中的数学公式定理大集合 三角函数公式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平方......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

    一、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 数列的项与项数:3、 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4、 递增(减)、摆动、循环数列:5、 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6、 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7、 等差数......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抛物线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抛物线:y = ax *+ bx + c就是y等于ax 的平方加上 bx再加上 ca > 0时开口向上a < 0时开口向下c = 0时抛物线经过原点b = 0时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还有顶点式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