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员工都哪里去了
好员工都哪里去了?
发布时间:2007-07-06 浏览次数:
曾经,寻找能够送信给“加西亚”的人成了所有老板的共同追求,自己公司有而且大量有“罗文”(送信给加西亚的人)是所有老板的共同愿望。但是,在努力的寻找之后,在大力的提倡之后,好像不但没有出现所谓的“罗文”,也没有出现愿意“自动自发”的人,更没有做事“没有任何借口”的人,老板甚至还发现了更多坏员工类型。
员工是小偷。看看员工,手机在公司充电,在公司给家人打电话,公司的书刊等带回家不带来,笔记本、签字笔、草稿纸,都从公司领全家用,等等。这些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偷“时间”,不敬业,交代的工作丢三拉四,上班时间磨洋工,聊天、串门、游戏、打扮、发呆,做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好好工作的。8小时的上班时间,工作时间不过6小时,真正有效工作时间,恐怕还不到一半。
员工是骗子。谁的钱都是血汗钱,谁都是拼死拼活才有现在的平台和局面,可是有的员工,借助****给的平台,利用****的资源,通过****的网络,却私底下做着自己的生意,干着损公肥私的勾当。不但如此,员工总是不会给你充分的信息,也不会只给你好消息,他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消息汇报给你,然后将对自己不利的消息过滤掉,让你无法对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
员工是小孩。他们需要照顾,说话轻点,他们当作耳边风,说话重了,他们不高兴;表扬了,兴高采烈,批评了,垂头丧气。有什么事情,先不自己动脑筋想,总是有无数的问题来问你,到最后,让你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事情就不应该安排给他。你觉得请一个员工就像是养一个小孩,需要照顾他的饮食和成长。
员工是敌人。把老板当作是奴隶主,自己当作是被压榨的奴隶,总要领导逼着才去做事情,从来不会主动做一点事情。早上遇见,毫无笑容;安排工作,苦大仇深;对于制度,视若无物。上班工作时候死气沉沉,一到下班就精神百倍。凳子倒了,路过的人不扶起来,旁边工位的电话响了,也不去接,地上有水,绕道走,没有人会去擦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该他的,少不得分毫,一不满意就要大吵大嚷。对****毫不关心,把自己当局外人,一副你给钱、我走人的交易嘴脸。
总之,老板就从来没有发现有好的员工、满意的员工、可以放心的员工。把他们解聘了吧,招聘的还是这样的人,而且,还需要加以培训。职场上怎么尽是这种货色?
一位老板曾经说:“我记得我做员工的时候,从来都不跟老板提什么要求,都是自己加班,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对于自己负责的事情,也从来都不要老板操心。如果老板交代了一件事情,不论是什么时候交代的,不论要求的时间有多么紧迫,不论当时的条件有多么艰苦,只要是属于我的工作,交代给我的工作,我都会想办法去完成,即使是一夜没有睡觉也要完成。如果不能按照老板的要求完成,就觉得有点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觉得自己没有尽力,不是一个合格的员工。
“可是等到我自己做了老板之后,却发现,员工们根本就没有那种敬业的精神。对于属于自己的日常工作是马虎了事,更别说那些临时交办的任务,好像都要求着他了,他才会懒洋洋的做。
“一件事情交代下去,员工总是考验你的记忆能力,你不询问,他不汇报。总不能按时完成,无论怎样都要拖延个两天,好像不这样,就不能说明事情的难办,不能表示他们的努力和能力。而他们完成的事
情,却又总不能令人满意,总需要人去擦屁股。看着他们磨磨蹭蹭的样子,你都恨不得不用他们去做了,自己累一点处理算了。可他们自己却毫无知觉。
“要找一个像我做员工时那么敬业的员工竟然如此之难?!”
有理论家分析说是因为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所以,人也变了。那种员工对****无限忠诚的时代只能是关于黄金年代的美好回忆了,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追思和想象之中了。没有什么终身的职业,你的****只是员工职业生涯的一站,他总是要向下一站运动和转移,不可能会到你的****之后就按兵不动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不变只有变化。面对着变化无常的世界,员工只能用变化进行应对。
看起来确实是很有道理,变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员工也会主动进行变革与创新。但是,为什么有的****的员工,他们愿意把****当作家呢,愿意为了工作而加班加点呢?华为著名的“垫子文化”,说的不就是员工在自己的工位下都有一个垫子,是为了加班而准备的,是为了加班很晚而准备的。有的公司的老总曾经说,在我们公司,从华为过来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因为公司原来的员工,还没到下班的时间就开始收拾东西,一到下班时间就呼哨不见了,而华为过来的员工,都习惯了加班,都在加班。
曾经有一本书,探讨的主题是“让员工热爱你的公司”。为了让“员工热爱你的公司”,作者列举了一系列的方法:懂得人心——使员工心情愉快;坦诚对话——交流的力量;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鼓励学习——学习就是得益;解放员工行动——让他们获得自由;等等。
我不知道有没有企业这么做,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么做的企业一定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员工热爱你的公司。因为,这个主题本身就错了,员工怎么会热爱你的公司呢?员工不会热爱你的公司,因为它是“你”的,他们只会热爱自己的公司,因为,那是“我”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吝啬鬼掉在水里了,岸上的人去救他,高喊:“把你的手给我!”吝啬鬼一动不动。有个人换了一个方式,高喊:“把我的手拿过去!”吝啬鬼一把就抓住了救援人的手,被救了上来。
这个笑话本来是讽刺吝啬鬼的,但是,它其实也反应了人本身一定的特质。每个人都会有吝啬的时候,只是有贵重程度和频繁程度的不同而已。西谚有云: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守夜人。所以,在经济学中,有一个经济人的假设: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算计和比较,从中选择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途径。
管理上有一个著名的“分粥”的故事。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是很够。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并且,分粥的人最先吃,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但是,这样不是办法,每周都要饿六天。
后来,他们推选了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开始的时候,还比较公平,但是,因为分粥的权力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强权产生腐败,绝对的强权产生绝对的腐败,其他的六个人便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
赂他,变成谁贿赂得好谁喝得多。整个小团体也乌烟瘴气。
既然一个人是有弊病的,随后又想出了一个办法,组成了三人的分粥******及四人的评选******,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他们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方式,有不同的结果。有人从中看出了机制,认为有一个好的机制,就会有好的结果。有人从中看出了监督:自我监督、相互监督和第三方监督。我以为还可以看到人性,只要有可能,都会为自己多争取一点,这也是世界前进最原始的动力。
员工也是经济人,是自私的,他不会热爱你的公司,只会热爱自己的公司。面对着你的公司,如果没有把它当作自己的公司,他就只会像一个经济人一样行动,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那些认为好员工都不存在了的老板,那些认为员工是小偷、骗子、孩子和敌人的老板,是不是潜意识一直在把公司当作是“我”的,不允许员工像主人一样对公司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是不是一直在强调我给了你工作,我给了你工资,我给了你机会,我给了你平台,我给了你这个,我给了你那个,如果你是这样,你又怎么能期望员工会敬业、忠诚呢?
或者,有老板说,我也不需要员工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我只需要员工有职业道德,具备职业素养,可以比较职业的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但是,上厕所后不冲水的,随处吐痰的,上班讨论问题不注意声音的,公司财物随处放的,手机在公司充电的,用公司电话打私人长途的,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的,在办公室串门的,说是为公事出去却借机办私事的,上班时候手机铃声大作的,这些,能够说是一个具有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人的行为吗?
可员工却认为自己已经做到职业了,上班时间准时上班,下班时间到点下班,布置的工作完成了。这难道还不职业吗,毕竟,这只是我的一个职业而已。那些强调忠诚的理念,那些将“服从”作为员工第一美德的理念,不是在宣扬奴隶观念是在宣扬什么?老板要的职业,其实已经是事业态度和专业水平了。
好员工都是将他人的公司当作自己公司的员工,可是,怎么样才能让员工这样想呢?
第二篇:你的时间都去了哪里的人生哲理
这两年,我断断续续在做两件事。
一是记账,我用过各种记账软件、记账簿、记账网……记录自己的收入和开销。我这么做的初衷是:“唯有清楚明白金钱的流向,确切地掌握支出,才能节约消费,才能变成一个理财达人。”实际上,我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败家,每个月工资流向简单而明晰,只有出现短期多批次的消费时,我才会随手记两笔。而且我更明晰地发现,开源远比节流更靠谱。
比起记账,我花费精力更多得是在第二件事——时间管理。我看了很多时间管理的书,记了不少读书笔记;我使用了各种时间管理软件,电脑、笔记本、手机……每一个终端都有三种以上;我订阅了很多时间管理牛人的博客;我还买了各种时间管理的本子,有些还真不便宜。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我很忙,我的事儿很多,我必须要把它们安排妥当,才能没有压力并有所成就。”实际上,我越来越忙,事儿也越来越多,经常会在睡前被一堆自己还未完成的活儿吓得胆颤心惊,恨不得当时就爬起来干到天亮。
是的,“时间管理”这个领域我没有什么成效。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本有意思的书,叫做《奇特的一生》,这是一本中篇传记体小说,记录了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在科学、哲学、文学有众多成就,但这一切的原因是他坚持了五十六年的“时间统计法”,他所做的就是五十六年如一日的将用于任何事情的时间都做下记录,阶段性地总结和分析时间利用,并据此规划自己的生命。
处于好奇,我也向柳比歇夫学习了一把,也开始统计自己的时间。统计工具是手机上的记事本,当我做完一件事就随手把完成时间记录下来。在统计了一周之后,我还做了简单的数据分析。
不得不说,当认真地统计每一分钟的时间都用在何处时,感觉很奇妙,感悟也很深刻。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大忙人,我的时间不够用,那是因为我要做的事情数大于我所拥有的时间量。当哗哗流走的时间被分类和总结之后,我对“忙”这个状态开始失去底气。
我发现:我对时间的概念是陌生的。经过统计,我才知道自己每天上班要用半小时,我从起床到出门需要50分钟,我每天在网络上要闲逛两小时以上,我平均每天睡觉7小时以上,我每天花在心岛上的时间才1小时。如果不做这样的统计,也许我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这一切。
我发现:以前觉得自己没有大块的时间去专心致志地做重要的事情,实际上我默默得把大块的时间大块地浪费掉。比如在各种BBS上闲逛;不停地刷微博;玩一款自己都觉得没什么意思的游戏,一玩就是两小时……与此同时,我还在另外一些事情堆积的时间段见缝插针地干很多重要的活儿。如果不是时间统计,我还真没留意有这样诡异的现象。
我发现:以前我总觉得把时间用在学习、工作和进步等这些看上去很正面的地方,才是对的、让人感到踏实的。经过时间统计中,我却意识到踏实来源于知晓,知晓每一刻你都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这是一种时间主人的状态。意识流一般的“时间黑洞”才是最可怕的存在,往往会在无所事事中把时间一点一点地杀掉,回顾起来觉得时间“嗖嗖”的逝去了,到底“自己都做了一些什么”以及“为何这么做”模糊或者完全不知,就会在内心深处慢慢涌起焦虑和痛苦,我甚至认为这种焦虑和痛苦是来自潜意识层面的忏悔。最惨的是,当你把时间利用划分为二,一部分是不得不做的工作事务,一部分是无所事事的浪费,时间的利用率低,内容单薄无趣,又怎能快乐开心呢?
时间是固执无情的家伙,一天比一天少,走了就不会回来。有限的时间如何利用好,不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懊恼?对此,人们常说,要像过生命最后一天的过每一天。以前对这种过法想象无能,最后一天的是要狂欢?是要颓废?是要精打细算?这段时间渐渐明白,这种过法就是明明白白地知道这一分这一秒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看到时间在眼前流淌,我能看到它,更能触摸到它。
第三篇:动物哪里去了
《动物哪里去了》
一、教学内容:“环境教育”第18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物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动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动物所应持有的态度。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动物所应持有的态度。
四、教学准备:
收集动物消失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人类和许多动物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这些动物种类繁多,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生存的家园才会这么生机勃勃。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身边的朋友。
(二)、介绍我们可爱的朋友繁衍过程
同学们介绍自己准备好的动物的资料。
师小结:有人认为保护动物只是因为他们对人类有用,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动物就不用保护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观看我们的朋友在减少
1、展示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物简介。
这些动物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假设自己是这些动物种的一种,请以它的口吻说一句“遗言”,或发出一句呼吁。
3、站在动物的角度上,发表自己对生存处境的看法。
4、分成三组,扮演书上提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物。
5、以小组为单位,自己仿照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写出一组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动物,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6、有感情地朗读“世界灭绝动物墓地”上的墓志铭。
讨论:没有了动物,人类将何去何从?
四、作业
写一封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第四篇:风道哪里去了读后感
风道哪里去了读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一个故事,叫《风到哪里去了》。故事里讲了一个小男孩在太阳落下的时候问了妈妈几个问题。首先他问妈妈:“太阳为什么会不见了呢?”妈妈告诉他“太阳并没有不见,只不过是到了另一个地方,去给另一个地方的人送去光明了。”紧接着他又问“那么当风停下来时,风又去了哪里?”“风停下来时,它只是吹到了别的地方,让那里的树跳舞去了”妈妈回答。“云从我们头顶飘过,他又去了哪?”“它去给别的地方的人遮荫去啦。”那秋天的落叶落下来以后呢?“”叶子落下来,就会有新的小树长出来。“
这个故事用诗一样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道理即世上的物质不灭的道理,它不会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地方以一另一种形式开始。雨回到云里,生成新的雨。波浪回到大海里,生成新的波浪。白天与黑夜循环往复。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为什么我问不出这样的问题?那是因为我没有小男孩爱思考,知识就是很多个为什么组成的。
风道哪里去了读后感(二)
今天上午,我读了《风到哪里去了》,知道了许多知识。
刚开始,讲述了小男孩眼巴巴地望着白天在他眼前消失,他和他的朋友一直在园子里玩,不想玩了,就躺在草地上,感到太阳覆盖在他们身上,后来,该睡觉了,小男孩问妈妈:”为什么白天会不见呢?“妈妈说:”有星星,月亮的夜色能让你入梦。那风停了以后又到哪里去了呢?风停下时,它其实是吹到别的地方,让那儿的树跳舞去了。那蒲公英的绒毛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呢?带着新的花籽飞到别家院子的草地上去了。
从这些问题和答案,我知道了有月亮、星星的夜色能让我入梦;还知道,风停下时,它其实是吹到别的地方,让那的树跳舞去了;还有,蒲公英的绒毛带着新的花籽飞到别家院子里的草地上去了。
今天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你呢?
第五篇:《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读后感
若干年前,大约是讨论人文精神最热闹的那阵子吧,有位当医生的朋友曾这样对我说:“设想某天早晨一觉醒来,有一号职业的人忽然全体消失,蒸发掉了,无影无踪了,这世界却丝毫不受影响,人们照常工作、吃饭、休息、玩乐,时间仍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你说,这是一种什么职业呢?”趁我一时语塞,他立即代我回答:“就是像你这号搞文科的知识分子。”我向来和他抬杠惯的,这次却还没来得及说“不”,就已经自己泄气、服气了:“是啊,如果忽然消失的是全体医生,天下岂不要大乱?至少,那天全世界等着开刀的成千上万急危病人是没救了。”当这本书的书名——《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跃入我的眼帘时,蹦出我脑海的竟是这么一个回忆。
照本书作者弗兰克·富里迪的意思,当今之世,“知识分子”真的是全体消失了;他说的也是“搞文科”的知识分子。谈知识分子而只限于“文科”,这倒不是随意的定义,也不是出于政策考虑,这在历史学上是有根据的。法国当代史学大家雅克·勒戈夫有一本很著名的书《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里面说:“在西方国家,知识分子随着中世纪的城市而诞生”;“‘知识分子’一词出现在中世纪盛期,在12世纪的城市学校里传开来,从13世纪起在大学里流行。它指的是以思想和传授其思想为职业的人。”那时的大学是教会办的,在大学里教书的是教士,他们专业和传授的思想当然越不出“文科”范围。所以,《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一书中没怎么论到“科技知识分子”,想必不会引起什么异议;科技知识分子明明在,不用找,而且是现代世界的支柱,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目共睹。
《哪里去了》一书所云知识分子的“消失”,有两层互相联系的含义。一是知识分子本身变质了。真正的知识分子理应“为思想而活”,不应“靠思想而活”,犹如虔诚的宗教徒理应“信教”,不应“吃教”;但本书认为现在的知识分子都把思想和知识当作了工具,下焉者变“专业”为“专吃”,上焉者也不过是迷恋和追求个人出人头地的“成就”,这便“意味着历史所了解的那种知识分子的终结”。二是知识分子的地位变了。作者认为,历史上知识分子的所知主要是“道”,知识分子其实是知“道”者,他们代表理性、真理、根源性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个人,他们也会追求思想之外的种种利益,但是“作为一个群体”,“知识分子有着令人敬畏的文化权威和影响力”。然而现在,知识分子群体的超然的生命存在业已丧失,思想已经魂不守舍,最多只能寄托于个别知识分子的个体生命中;知识分子成了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个总体,一个类别,一个集合,一种职业,与别的总体、类别、集合、职业不分轩轾。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知识分子的权威遭到广泛质疑”,另一方面,“教育和学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商业机构和公共机构不断宣称致力于扩大它们的知识基础”;两方面其实一致,因为“知识成了易消化的现成品,能够被‘传递’、‘分发’、‘出售’和‘消费’”。现时代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贬值,不是贬在价格上,是贬在价值上、意义上。
书里对知识的贬值和丧失意义,作了很多现象描述,当然主要说的是西方社会。大学不再坚持优胜标准,精英教育堕落成职业教育;图书馆提供咖啡厅、休息室,乃至“几乎任何服务”,而借书还书则被视为“枯燥乏味”的末事;莎士比亚戏剧被“现代化”,“其动机并不是什么艺术家的洞见”而是“出于联系观众的考虑”。诸如“庸人主义”、“管理主义”、“工具主义”、“文凭主义”这些标签,频频出现在作者的笔下,富里迪先生并未批评任何个人,他描述和批评的是整个时代的状况,可以说,他是写了一本“骂世”的书,当然平心而论,他的骂还是相当温和的。
知识分子的全体不知所终,作者也论到了其原因,如市场对知识和文化的侵蚀,公共政策的导向,制度化、职业化的压力,等等,论得比较宏观,比较粗略,有点大而化之。如照经济学的论法,也许可以论得细致些。知识分子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然倾向;有的经济学家笔锋一转,会说知识分子的精神劳动也是“趋利”行为,但此“利”不是指精神劳动的成果可以换得的好处,而是指精神劳动内在的过程和目标即是“利益”所在。有一点区别必须强调:精神劳动与其约束条件的关系有其特殊性,跟做工、务农、经商、从政这些行为与其约束条件的关系,不能等量齐观;精神应该具有超越性,一定程度上,甚至与约束条件无关。
富里迪先生是个左派,据译者介绍,他生在匈牙利,后来移居英国,曾化名注册,成立大不列颠革命共产党,自任主席。他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其实是西方那些“从来不对现状满意”、“质疑传统价值”的批判型左派知识分子,因此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理性”、“理想”等等,就不是源于传统,而是知识分子自我作古开创的新的价值。他甚至把保守的右翼人士指责、攻讦左派的言论称为“反知识分子论”,换言之,他把右翼知识分子开除出知识分子行列了。然而,这本书里却有一个很深刻的观察:“如今,颂扬和试图维护现状的,不再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们。相反,右翼知识分子很愿意看到制度和文化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传统上由右翼承担的对文化和教育机构的维护,现在由专业人士和专家接手了。”这就是说,文化保守主义对现代的文化状况更具有批判态度,左派却蜕变成了“顺从的知识分子”,因为“专业人士和专家”的前身,很可能就是左派;例如,在法国这个一向被视为“知识分子故乡”的地方,“今天的知识分子看起来更像小技术官僚”。这样说来,过去寄托于知识分子群体大生命的思想之魂,将归何处呢?书里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甚至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死了”,现在富里迪先生则是期望知识分子复活,但他开不出起死回生的方子。好在这期望里,多少还有点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