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提到许多管理理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魅力型领导理论,它强调个人魅力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中的《军争篇》曰:“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意为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不会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会独自退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第一,强调了统一指挥的重要性。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一个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的统一指挥可以保证秩序,使员工能在准确的决策领导下工作,使得效率最大化。第二,体现出领导个人魅力的影响力。员工服从指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崇拜、尊敬领导者。要想开展有效的统一指挥,我认为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是必不可少的。Facebook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其经营管理就体现了上述两个方面,其中,其个人魅力尤为明显。不仅Facebook有明确分工,而且作为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的马克·扎克伯格是十分具有创新头脑的,并且深受员工的尊敬。2013年3月,知名职业网站Glassdoor公布了“2013年全球最受员工爱戴的CEO排行榜”,马克·扎克伯格的支持率从12年的85%上升至13年的99%,成为“全球最受员工爱戴的CEO”.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作为哈佛学子的马克·扎克伯格发挥其创新思维,逐步扩张他的产品,而不是一下子就发布出来,而是先从哈佛扩张,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以后再向其他高校开放。因为大学生居住环境、文化结构、年龄结构、需求偏好相近,这就为网站的传播提供了依据--只有用户是同一类人,彼此之间才有共同的话题,他们才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互动传播、交叉营销和自动传播。因此从大学生群体开始入手,渐渐地传播开来,人们的接受程度也普遍提高,最终现在在全球范围内Facebook拥有了数千万的国际用户。不仅如此,马克·扎克伯格追求产品的简单实用性。比如Facebook的logo设计,马克的本意是尽量减少设计,以使它是和其他logo相比是最普通的而又很好好搭配的,也就是“百搭”.他尽量把所有的功能的设计退缩到所有用户的最基本需求,并且把握住这个底线。虽然是很单调,但却是人们最需要的东西,这么一看,其他那些并不必须的功能设计就略显花哨了。此外,他重视开发信息对接功能,在促进信息共享的同时提高访问量。Facebook全体用户每月共享超过10亿张照片和1000万个视频,并发布包括动态更新、网络链接和博客文章在内的10亿条内容。
“马克·扎克伯格之所以被员工所喜爱并不是仅仅因为他像其他公司高管那样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内,他和其他普通员工一样,坐在开放式的大办公室里的工位中,员工们上厕所的时候都能经常遇见他。” 招聘网站Glassdoor的发言人Scott Dobroski表示,“如果不知道何为亲和力可以从此做起”.可见,只有受员工爱戴的领导,才能统一指挥员工工作,员工才别无二心、尽心尽力为企业出谋划策,这样企业才会迅速成长起来,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摘要】首先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我们是需要政府的,政府在社会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和西方(主要是美国)政府管理制度的对比,发现很多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发现中国政府还存在很多制度性的问题。这就需要中国政府深化改革,改革僵化的管理制度。
First,at the present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we need the government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market failure.The 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 aspects of our society.We can find vital reasons of some social problem by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government and western government(mainly about theAmerican government).We find many institutional problems in Chinese government.So,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deepen reform to change the rigid management system.首先我们不可能不需要政府,本书中①斯托基和泽克豪泽指出市场失灵的六种原因:存在交易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充足的可能性;交易成本会有碍交易的实现;由于信息不足或分配不均衡或是无力保障合同的实施;有些买家或卖家的市场力量是以破坏公平定价的条件;某些交易存在外部性。这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所以政府作为一只“看得见的手”要进行宏观调控。
其次,政府必须是要受到限制的,美国立宪之父麦迪逊曾经说过,如果每个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类,那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因此美国通过了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小布什总统曾经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大师们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再次,政府受到的限制是有方向的,政府必须要为人民服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凡是让人民为国家服务的国家,必是专制的残暴的国家,只有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才是民主和善意的国家。一个国家,绝对不能只发展经济而国家发财,却不给人民自由,如果这样的国家掌控了世界,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呢?是制造麻烦还是带来福祉?以暴制暴,并不能真正消除暴力。一切通过暴力建立的理论体系,都只能是诺言、欺骗和伪科学。
关于公务员制度
在对政府的限制和管理方面西方比中国要进步得多。美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工作遵循公开、公平的原则,事前要有详细的计划,要将录用的职位情况、人员数量、基本条件、工资待遇等信息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发布。不得有种族歧视,不得歧视残疾人。美国公务员工资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四条:一是实行同工同酬,不论性别、种族、信仰、年龄,只要做相同的工作就应取得相同的报酬;二是要保持工资与职称或者职等的相应关系;三是要维持公务员工资与市场中同类人员工资的大体持平;四是公务员工资要能够随经济发展和物价的变动而相应调整。① 《公共管理导论》P**页
美国公务员制度法制完备,用制度管人管事。美国公务员依法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是联邦还是州、郡都制定有公务员管理总法性质的《文官法》或者《文官制度法》,并依据该性质法规制定有公务员管理各环节的相互配套的单项法规。美国公务员制度讲究分类培训,重在提高工作能力。2000年以来,美国的公务员培训发生了较大变化。联邦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由通用型的管理培训,发展为根据工作特点和绩效要求进行分类培训。完善公务员晋升机制,广纳良才。美国各级业务类公务员的任用实行公开考试晋升必考。当出现职位空缺时政府会通过各种媒体发布招考公告,机关内部人员和社会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都可报名应考,并依据考试成绩取得平等的任用机会。
但是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显然要比西方落后了很多,中国的公务员制度几乎还停留在传统的行政模式当中。这种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弊端很明显。根据欧文·休斯这本《公共管理导论》,主要弊端有:②
1、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一种以僵化的等级制度为特征的制度无法应付快速的变化
2、导致公务员只关注于自己的事务并患幽闭恐怖症
3、人事管理的目的在于,为需要完成的任务选拔任命和培训最适合的人员,然而这种人与事十分匹配的情况在任何制度中都难以完全实现
4、从基层选拔新成员的实际情况表明一大批公务员将会以相同的方式获得提升,直至离职。所以,有毅力、无野心的或健康的公务员将会成为部门的首长,而那些无耐心的或者天资高的公务员将会离开
5、那些差强人意的人事选拔方法,只是表现出一种表面的公正,实际上却都是在鼓励见风使舵的人而打击有能力的人
6、绩效测评的方法缺乏还会产生其它人事问题。可能会形成一种有具有相同心态的管理者所组成的小集团,只雇用和提拔属于他自己那一类人。
关于政府的宏观调控
西方的政府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福利国家、新古典主义政府仍然在很多方面进行着调控。③安德森提出了一组相对较为实用的政府角色,他探寻七项被称为一般角色的政府的基本职能,这些职能具体如下:提供经济基础、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维护竞争、保护自然资源、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保持经济稳定。另外,本书提到政府的主要调控手段有:供应,即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提供商品和服务;补贴,这事实上是供应的一种补充手段,政府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资助私人经济领域的某些个人,生产政府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生产,这里指政府生产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管制,这里指政府运用国家强制力批准或禁止私人经济领域的某些活动;对于这些工具的运用取决于特定的政府职能并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而且美国发展有一重要理念,即社会进步主义,主张实行全面社会福利,关心弱势贫穷群体,要求更公平公正的分配,反对资本垄断。最早的批判者时莱斯特·沃德。他指出:“自由放任时紊乱、不理智、不道德、不公正的,全然不符合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则。其中,大工业时代的垄断代替了公平,真正的自由竞争已经名存实亡。那些将自由竞争喊得最响亮的人,其实是最乞求于国家干涉的人,即他们才最需要通过权力来垄断地积聚财富。”事实上,不是要不要国家干预的问题,关键在于国家干预是否公正。沃德强调,只有国家在资本的强者和弱者、在特权阶层和弱势群体之间进行公正的干预,真正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才能实②
③ 《公共管理导论》P152《公共管理导论》P104页
现;只有国家决心保证机会平等,保证经济稳定和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和智力水平,民主才能彻底贯彻。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的干预作用显然是要比西方大得多,但是这种中国特色的政策显然也带来了不尽人意的后果,虽然表面上没有出现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大危机大萧条,但是却暗藏着深深的危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到了0.61(官方数据显示)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这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出中国无论是从全国、城镇还是农村来看,贫富差距都过大。报告结论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有关专家称高基尼系数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自然结果,它并不可怕。在短期内要缩小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政策来实现这当然是多方面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也说明我国的很多政策方面还存在深重的问题,特别是政府在调控方面。
我国上至中宣部,下至各级基层政府一直在宣扬爱国主义,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把个人利益放在较低的位置,但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边沁的主张就是边沁主义,即功利主义,代表作《道德与立法》。边沁认为,凡人都有欲望,即为自我生存和避免危害的自利欲望。由欲望产生的动力成为动机,而动机就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因。因此,人的一切活动的原始动因就是欲望。边沁提出,人的行为的主要动机根本在于欲望的快乐和痛苦,人的一切行为则取决于对自己的功利,即当人的欲望在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焦虑和痛苦,而通过一定的方式和行为实现满足后就会觉得快乐和幸福,而这实际上就是满足。因此,不了解个人利益是什么,而奢谈社会利益是什么,是无聊和无益的。因此,我国政府在管理方面要找清楚方向,改革不仅仅在动机和目标上崇高,重要的是手段、过程和结果是否对人民有好处。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形成新的管理模式。
最后,我想用张澜涛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中国古代的十六字治国箴言来总结政府的管理方法。那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对这句话有很丰富的解读方法,但是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治国重在治理人心。一方面由于人心难测又难以改变,容易失控,所以对百姓不得不有所防范。治国者须因事为制、随机应变,不可固守旧制,应把握“无德必亡,唯德必危”的尺度;另一方面,要积极疏导,要从最易造成百姓心中纠结的社会问题入手,也就是要从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求层面思考问题,防范社会的结构性利益失衡成为人心不稳的根源。要以“人道”还治人心,适时教化,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警惕因人心不稳导致民怨迭起,要扼制不确定因素的灾难性放大。二是治国重在抓住事物发展的趋势。由于趋势生于微毫之处,故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就要注重防微杜渐。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趋势生于微毫之处,往往不能被轻易察觉,也不容易区分,如同“道”一样。因此要格外细心,慎始敬终,格物致知,明察秋毫,保持必要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三是治国重在以精纯专一的态度探究事物的本质,不被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充分发挥统治者的主观能动性。四是治国重在切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以不偏不易的务实态度(中庸之道)遵循“天道”(自然法则),从而守中固善,统率治国纲领。
第三篇:《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读公共管理导论有感
在我们09行九班级的浓厚专业气氛熏陶之下,我选择了阅读欧文.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通过联想记忆法,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以为是晦涩难懂的教材著作,并且意外地发现了不少的共鸣,也不得不感慨《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对我思想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查找并大概地梳理了一下框架。《公共管理导论》可以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的竞争性理论,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政府角色的变化,第三部分则更详尽地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的特色,第四部分论述的是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根据时代的要求,公共行政随之发生变革,其中,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创新是公共管理发展的灵魂,正如新公共管理必将替代旧的传统模式的管理的进程一样,只有在不同时期下不断地随之变换视角,才能一步一步地到达更加理想的状态。
通读这本书之后不难发现,它为我们辨明了很多关于行政管理专业方面的概念、原则、理论以及列举了很多经典的案例,足以让我们系统地回顾一遍基础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例如,看似基本但是又很重要的关于行政与管理概念的区分;例如我们专业耳熟能详,经典之范的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人、代理人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例如通过富尔顿报告、诺斯科特-杜威廉报告反映“责任管理”等。
刚好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公共政策这门课程,所以通过联系,发现这本书的第四部分论述的巴顿和萨维吉提出的包含六个步骤的政策过程模式,我更偏重于“监控政策结果”,在我看来,这里的监控不仅仅在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控,还有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强化并且健全政府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使得政策的结果得以良好的实施和反馈。
第四篇: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公共管理导论》读后感
欧文·E·休斯的《公共管理导论》提到许多管理理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魅力型领导理论,它强调个人魅力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五篇:公共管理导论
公共管理导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管理者的转化能力表现为善于运用以下技巧(D)
A.思考 B.实践 C.推广 D.创新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制的对象主要是(B)
A.公民
B.市场中活动的企业
C.民间组织
D.利益集团
3、明确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学者是:(D)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4、被喻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外的 “第三只手”的是(B)
A.公民
B.公民社会
C.企业
D.市场
5、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观点的学者是(C)
A.马克斯·韦伯
B.冯•史坦因
C.赫伯特·西蒙
D.伍德罗·威尔逊
6、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和起点是(B)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问题
C.公共政策执行
D.公共政策评估
(二)多项选择题
1. 与传统公共行政相比较,公共管理的特质表现在:(ABCD)
A.管理主体的广泛性
B.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应用于公共部门
C.注重管理外部环境
D.注重管理价值的实现和责任
2.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综合角色包括(B.C.D)
A.活动角色
B.人际关系角色
C.信息角色
D.决策角色
3.制约公共企业效率发挥的因素主要有:(A.B.C.D)
A.产权关系明确
B.预算软约束
C.预期目标多元化
D.资产安全与效率之间的矛盾14、现代社会中的不可治理性主要产生于:(A.D)
A.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性
B.政府权威的削弱
C.政府管理运行资金不足
D.政府能力与解决所面临问题难度的差距
5、绩效管理是一种面向结果的管理,它强调政府追求的目标应包括:()
A.效率
B.公平
C.公正
D.民主
6、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功能包括(ABCD)
A.行为导引功能
B.利益协调功能
C.利益分配功能
D.调控功能
7、公共管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在于它的:()
A.公共性
B.管理本质的服务性
C.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性
D.权力运行的单向度性
8、治理与统治的之间的差别表现在:(BCD)
A.权威的来源不同
B.权威的行使主体不同
C.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一样
D.管理的范围不同
9、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包括有(ABCD)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产业政策
二、简答题
1.制约发展中国家第三部门发展的特殊原因主要有哪些?
(1)社会经济的欠发展导致第三部门在资金获取方面面临更大的困境。(2)发展中国家社会分化程度低,中间阶层发展不足,而中间阶层是第三部门发展的社会基础。(3)由于缺乏自由结社的传统,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结社的意识不强,第三部门的发展缺乏公民文化的支持。(4)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政府对社会实行强制统治,第三部门独立发展和活动的空间有限。(5)发展中国家普遍法制化水平低,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政府的权力不能得到有效地约束,第三部门发展和功能发挥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规引。(6)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和通讯发展水平比较低,制约了第三部门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2.绩效管理为什么是政府再造的有效工具?
1.绩效管理为政府再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绩效管理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3.绩效管理有助于重塑政府形象,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3、简析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社会组织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本质: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协调;管理就是平衡;管理就是发展。
4、简述公共政策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
1、公共管理组织、人员和制度要素。
任何公共决策都是在一定组织与制度的框架中产生。公共决策者和政策执行者、决策和政策执行组织及决策和政策执行机制构成的制约公共政策价值的内部因素,会对公共政策的价值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2、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是公众向政府和决策过程提供意见和施加影响力的活动和行为[42]。公民参与的程度与效果直接关系到公共政策的价值实现。
3、政策环境
现代社会的开放体系下,政策环境对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具有重大影响,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其价值实现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5、试述善治的基本要素。
善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一,改革由政府垄断一切公共事务的传统行政模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其次,改革政府传统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其三,改革政府传统行政中忽视社会权利,依靠法规推动政府行政的模式,建立以社会共识和认同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模式。
基本要素:1)合法性(legitimacy)。2)透明性(transparency)。3)责任性(accountability)。4)法治性(rule of law)。5)回应性(responsiveness)。6)有效性(effectiveness)。
6简述第三部门失灵的主要原因。
(1)第三部门失灵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的匮乏,几乎所有国家的第三部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而第三世界国家更是如此。
(2)第三部门失灵的另一个原因是第三部门缺乏独立自主性。
(3)第三部门失灵的原因还在于第三部门往往服务于专门性的社会群体。
(4)第三部门失灵还有一个原因是第三部门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三、论述题
1结合现实论述善治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
善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一,改革由政府垄断一切公共事务的传统行政模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其次,改革政府传统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其三,改革政府传统行政中忽视社会权利,依靠法规推动政府行政的模式,建立以社会共识和认同为基础,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模式。
进而言之,可以把善治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要素。[30]
1)合法性(legitimacy)。它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只有那些被一定范围内的人们内心所体认的权威和秩序,才具有政治学中所说的合法性。
2)透明性(transparency)。它指的是政治信息的公开性。
3)责任性(accountability)。它指的是人们应当对其自己的行为负责。在这方面,善治要求运用法律和道义的双重手段,增大个人及机构的责任性
4)法治性(rule of law)。法治的基本意义是,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回应性(responsiveness)。这一点与上述责任性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责任性的延伸。它的基本意义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及或没有下文。在必要时还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6)有效性(effectiveness)。这主要指管理的效率。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意义,一是管理为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善治概念与无效的或低效的管理活动格格不入。2试论第三部门参与公共管理的优势和功能。
优势:
1、贴近民众的优势。第三部门是由民众自愿组织而形成的以公益为取向公民社会组织,它同政府强制求公益相比较,具有更多的志愿性特色。
2、行动灵活的优势。人们经常批评政府部门冷漠呆板、形式主义、官僚作风、文牍主义和不负责任,政府做事倾向于将丰富的社会事务套用简单划一或过时失效的条文,处理复杂的公共问题倾向于“一刀切”。
3、第三部门敢于创新。第三部门在公共管理中往往开风气之先,对公共管理中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处理。
4、专业性优势。绝大所数第三部门组织是专业性的,这使第三部门的工作更具有效率和效能。
5、广泛性优势。第三部门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在政府不愿或无法顾及的地方,可以提供公共物品,起到补缺的作用。
功能:(1)第三部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的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
(2)第三部门提供广泛的社会公共服务。
(3)第三部门维护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参与公共决策,推进民主政治。
(4)第三部门有利于增进和激发服务公益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公民精神,促进自律性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5)第三部门对社会资本的积累有积极贡献。
3论述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表现。
政府失灵的原因p166-170
(1)即使政府是公正无私的,也会因为判断失误和技术能力缺失的原因影响干预结果。
(2)政府实际上并不总是公正无私的,组成政府机构的各层官员也是“经济人”,且政府自身也是利益群体。
(3)政府是最大的垄断者,因而对经济利润往往缺乏决定性的驱动力。
(4)政府成本与收入的分离使政府缺乏竞争机制,导致官僚机构低效率。
政府失灵的表现p171-174
(1)政府政策与工作的低效。(2)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3)公共产品供给低效率。(4)寻租及腐败。
4试述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特点。
西方国家的公务员制度自诞生后,尽管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制度模式,在很多具体方面不尽相同,但它们还是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特征。
第一,专门的公务员管理机构。把公务员的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管理体系,并设有统一的公务员管理机构,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征。
第二,相对公平、公开的考试、录用制度。“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是近代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根本性标志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各国推行公务员制度所普遍采用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录用制对于公共部门选贤举能,广开才路,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进而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以能力和业绩取向为本的功绩制。这是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定期对公务员的工作成绩、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一般分若干等级,按照等级高低,坚持功绩原则,决定公务员的奖惩与职位升降。对于成绩突出,贡献卓越,能力很强的公务员,可以不受资历、学历限制,越级提升。
第四,政治中立原则。为保证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西方国家一般都要求公务员坚持“政治中立”原则,即在执行政府公务的过程中应超然于政党政治和个人的政治理念之外,不介入政治纷争,恪尽职守,为公众服务。当然,所谓“政治中立”原则也只是具有相对意义。随着政府行政权的扩大,公务员在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些高级业务类公务员甚至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策制定者。因此,公务员的中立只是自身的主观愿望,而他们的行为却实际上在执行政治家们或中、或左、或右的政治意志或决策。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务员“中立”的神话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猛烈抨击。
第五,政务官与事务官分途而治。公务员奉行的“政治中立”原则是以政务官与事务官分途而治为前提的。在西方国家,政务官主要负责政治决策,经民选或政治任命产生,与执政党共进退,有任期限制。而事务官,即一般意义上的公务员,主要负责执行决策,处理政府日常事务,经考试择优录用产生,职位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因此也叫常任文官。一般来说,公务员的职位常任制有利于政局和政府机构的稳定,有利于政府管理的连续性,也有利于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成为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现在人们也逐步意识到,常任制也有其不利的因素,即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形成必要的竞争压力,从而易于使官员滋长惰性,导致懈怠,不思进取。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政府的职能体现在哪些方面?(1)确定制度框架。(2)调控宏观经济。(3)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4)协调和解决社会冲突,特别是群体冲突。(5)治理外部效应。(6)调节和再分配社会收入。
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特点?
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性。人力资源以有生命的自然人为载体,但人具有社会的属性。一个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仅会影响、制约这个社会人力资源的总体状况,而且也必然会影响、制约每一个具体的个人。
(2)能动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不仅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且能主动地改造环境。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其它的物质资源,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其作用,为人所用。
(3)时效性。人力资源以有生命的人为载体,因此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使用必然受到人的生命周期的制约。另外,构成人力资源主要内涵的知识技能也具有时效性。
(4)再生性。一方面,基于人类种族的繁衍,人力资源可以不断的再生产出来;另一方面,人的体能在消耗后,可通过休息和补充能量得到恢复;人的知识、技能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得到更新。
(5)资本性。人力资源首先是投资的结果,是资本运作的产物,另外作为资本,人力资源的投入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磨损。当然,由于人力资本是一种活的资本,是劳动者自身能力、价值的资本化,因此它也有其特殊性,可以自我利用,自我增值,并且相对于一般实物资本所表现的收益递减规律,人力资本往往呈现出收益递增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