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从“不犯错”到创造高绩效
人力资源师网络视频培训免费试听: http://edu.21cn.com/kcnet1420/
每年的春节前夕,都是各类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对“高绩效”的追求使不少公司设置了名目繁多的考核指标,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管理机制很多时候都没能发挥效用。
由此看来,仅仅设置复杂的目标并不足以让公司成为高绩效组织。在哈佛商学院教授、平衡计分卡发明者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看来,一个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能折射出企业独特的经营战略与管理方式。进一步说,要取得高绩效,公司必须改变传统的绩效管理观念,为员工创造出能最大程度发挥潜力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给予不同业绩的员工差异化的评价与激励。
“促进高绩效的激励体系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激励,二是外部激励。”卡普兰教授称,“内在激励是员工的自发行为,这种自豪感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并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与此同时,企业还要辅以一定的外部激励,以奖金的形式与员工分享公司的成绩。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激励才能更加持久。”其中,外部激励与个人绩效表现必须充分挂钩。因为“薪酬的差距可以激发员工内在的潜力”,对持续创造良好的业绩十分必要。
但现实的情况是,人们在很多时候往往只求“不犯错”,对实现高绩效的愿望却并不强烈。究其原因,在许多组织内,获得最高评价的往往是那些能按时完成目标的人,而那些虽然设置了“宏伟”目标,却因个人能力未达到预期的员工,会因为这些目标而受到指责。平心而论,那些受到指责的员工很可能是为公司付出最多的人。这种职场文化渐渐演变为,人们倾向于将目标放低,来提高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这种“不求最高,只求最稳”的状态显然与高绩效的环境背道而驰。
罗伯特·卡普兰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问题主要出在目标的设定上。“企业必须要让目标的设定具有挑战性,确保员工沿用过去谨小慎微的方式后完全达不到预期目标。这样才能促使员工不断创新。”他说道。
在诸如宝洁这样的跨国公司中,具有潜力的员工往往会被推向“关键职位”——这些职位对应着充满机会与挑战的工作任务。在这种“刺激”的环境下,员工不得不尝试用各种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应对挑战,这也使得宝洁成为闻名世界的“创新中心”。换言之,工作的艰巨性与成就感是实现高绩效的重要推动力。
与此同时,为适应高绩效的氛围,企业文化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型。比如,“企业要学会宽容,允许员工在好的出发点上犯一些小错误,”卡普兰称,“只要试验的方法论是正确的,那些追求创新和高目标的人就不应受到惩罚。”
在此过程中,管理者们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为绩效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持续的沟通,管理者们需要从传统的“发号施令者”变为“绩效教练”,帮助员工理解目标,并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
“要具备良好的绩效指导能力,领导人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将公司的战略转化为平衡记分卡上的指标,或可以量化的员工目标,二是要多次频繁地向员工进行战略的传达,确保员工心领神会。”
人力资源师网络视频培训免费试听: http://edu.21cn.com/kcnet1420/
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当前的组织结构越来越扁平化,那些为企业创造高价值的员工并不一定能获得晋升。从这个角度看,管理者需引导员工将注意力集中到各种工作经历及自身能力的拓展上。用卡普兰教授的话说,“公司要做的就是从内在激励入手,以因人而异的方式提升人力资本——包括为员工采购定制的培训项目,制定个性化的发展机会等,让他们拥有一定的成就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企业在追求高绩效的过程中,不应将注意力仅仅锁定在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一方面,它要求管理者改变惯性思维,以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业绩,除了财务指标外更多地关注员工承担的风险及解决困难的勇气;另一方面,管理者不能“舍本逐末”,在追求高绩效的同时忘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毕竟,只有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更好地挽留与发展客户,高绩效才能得以实现。
第二篇:【和君人分享】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
【和君人分享】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
【导读】有这样一个人,他此生最为看重的事业是培养人、教育人、成就人,让更多的人实现自身价值,通向成功。他始终认为——人——永远是最为重要的资产。他是谁?他是怎样把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请看本文精彩案例,一起来分享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如何运转的。
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 和君商学院首届毕业生 胡宇萌
从生产队队长到企业家,张洪瑞身份的转化在历史驱动下完成了,但他一直以来的初心未曾更改,那就是让员工体现自身价值,享有成功人生。
无论是何种环境、何种身份,张洪瑞始终认为——人——永远是最为重要的资产。培养人、教育人、成就人,是他此生最为看重的事业。信誉楼是他事业的载体,他通过这个载体来完成他的理想——让更多的人实现自身价值,通向成功。
所以张洪瑞说“管理即培训”,与其说信誉楼是一个企业,不如说它是一所学校——一所通过教育与培训、制度与文化、理念与使命驱动的学校。这是一所专业为零售连锁的学校,在自身体制运转下,培养专业人才,并顺带产生了利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所“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如何运转。
分层次培训——信誉楼人的培养体系
信誉楼现在有超过两万名员工,如何使两万人都能保持相同的价值观,是信誉楼人力资源部需要面对的问题。
信誉楼的文化和理念与中国社会的商业环境十分不同。稍一松懈,信誉楼引以为傲的价值体系就会被侵蚀。所以,从根源上对员工进行文化与理念上的教育,使每个信誉楼人都能自觉遵守公司的行为准则并将公司的理念落地生根,就尤为重要。
简单概括,信誉楼的培训体系的精髓就是将培训贯穿到信誉楼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甚至从简历筛选环节就已经开始。
通过简历筛选和简单的面试,信誉楼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会将初步判断符合条件的候选人选出,被选出的候选人组成一个班级,接受信誉楼的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主要教授和传导与企业文化相关的知识。在学员接受岗前培训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门的人会通过学员课堂表现、分小组讨论、作业情况来对学员进行综合评定。岗前培训结束后,认同企业文化并在培训中表现合格的人即被留下,成为信誉楼的实习生。
根据个人专长和岗位需要,实习生会被分配到各个柜组成为实习导购员,每个实习生都有一个老员工作为他的师傅,对实习生进行一对一贴身的指导,包括接待的基本要求、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和理念的普及等。与此同时,实习生还要接受岗后培训,这个培训主要针对业务技能。三个月后,人力资源部会组织针对实习生的360度评定,实习生的师傅、柜组主任、商品部经理都要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做出综合评议,表现合格者就成为正式导购员。
成为导购员后,员工一方面要接受来自柜组主任的指导,获取专业方面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参加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的业校大课的培训,主要课程包括:合格信誉楼人,公司文化、理念、制度的系统性讲解。除此之外,每日的班前会也是简短的培训,柜组主任会分析和回顾前一天发生的问题、当天需要注意的事项,还会集体学习公司的制度和文化。虽然班前会的时间很短,但集腋成裘,每天简短的班前会也是员工学习的好机会。
与此同时,每个层级的员工还要接受来自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联合举行的分层次培训。分层次培训主要培训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以信誉楼石家庄裕华店为例,其员工分层次培训如下表。
信誉楼认为,企业给予员工的最大福利就是培训,所以在培训方面,信誉楼从不吝气力。信誉楼对管理者的要求是将80%的命令变成培训;把60%的精力用于检查(检查也是培训的一种有效形式)。在这样的氛围下,信誉楼的员工能迅速地成长。
为了使培训更加符合信誉楼的要求,信誉楼自编自写了一套教材,教材用详尽的案例和平实的语言将公司的组织和制度、理念和文化、提倡和反对、行为及标准形成文字,供员工反复地学习。
教材包括但不局限于:
《理念集锦》——提炼了十条信誉楼的理念并逐一分解、细化,深入解释十大条理念,将抽象的理念具体化、深入化。
《视客为友案例选编》——从八个视客为友的角度选取发生在信誉楼的案例,阐释什么是视客为友、怎样做到视客为友、怎样能将视客为友贯彻到每日的具体工作中。
《小故事选编》——从诚信、感恩、明智、宽容、心态等方面选取小故事,告诉员工如何做一个具有高尚品质和品德的人。
《追求成功人生》——从做人做事、人生定位等方面告诉员工什么是成功人生,并告诉员工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成功人生。
《读书摘抄》——张洪瑞从《基业长青》、《第五项修炼》、《从优秀到卓越》等经典管理书籍中摘抄出来的关于用人、管理、经营、文化方面的语句。句子不长,但都值得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岗位培训系列教材》——分职位对各个岗位所要求的专业技能进行逐一解释。
除了分层次、系统化的教学,在每日的工作中,利用每天营业前的空隙时间,信誉楼各个柜组都要举办班前会来及时总结和反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在有形的教学培训之外,信誉楼还强调对员工无形的培养。师徒一对
一、管理者的以身作则、企业文化的浸染——这些举措也同样是信誉楼打造教学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习制与流动制——人才的裂变式培养
很多企业发展的瓶颈都是人才。企业内部人才成长缓慢,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企业外部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来填充进来。所以,企业发展的问题最后都归结为人才的问题。
信誉楼的做法为人才成建制的培养提供了一种范本——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制度设计来解决人才的困扰。
首先是见习制
信誉楼的经营采取的是自创的“柜组经营、采销一体”模式,即将采购的权力下放给柜组主任,由柜组主任决定进什么货、进多少货,再由柜组主任和导购员直接面对顾客,将商品销售出去。这样做的好处是决策者直接与一线市场接触,能最先知道市场的反应,并据此作出判断和调整。一个1000人规模的单店,大概有200多名柜组主任。
这些柜组主任要到全国各地去选择最适合当地的商品,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承担一项任务,就是培养见习柜组主任。见习柜组主任从优秀员工中产生,柜组主任要亲身示范,手把手教授见习柜组主任如何判断商品的进货量、学习库存图和商品图、怎样与供应商接触、怎样判断顾客需求等等,还要创造机会让见习柜组主任自己独当一面做决策。见习柜组主任的见习期为三个月,通过学习和实岗操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其考评。凡具备了柜组主任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见习主任,如有岗位空缺,可以升任到主任岗位;如果暂时没有空缺,会被列入“人才储备库”,见习柜组主任仍然回归导购员的岗位,一边继续工作,一边等待合适的机会。
不仅柜组主任实行见习制,柜组主任以上的商品部经理、楼层经理以及八大后勤部门都有见习制度。每个层级的管理者都有义务培养见习管理者,对见习管理者负责,并对见习者做出综合评定。合格的见习者成为公司的储备人才,遇到职位空缺、新店开业,所有见习者马上成为主角,承担责任,同时再肩负培养见习生的责任。如此循环往复,信誉楼的见习制度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在数量、质量上都保证了人才的可用性。
再次是流动制
当信誉楼做好各方面准备开始进入扩张期后,流动制也应运而生。零售企业的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信誉楼对自己的文化和理念有非常高的传承要求,管理层大多数都是自成熟店流动而来。为实现员工的本土化,每到一处新的区域开店,信誉楼都会在当地招聘大量的基层员工,培训后再上岗。
信誉楼的新店一般会提前半年进入准备期。经过集团决定,会为新店选择一个人才储备店,人才储备店的见习生进入实战阶段,在新店装修设计阶段完成实战演练。新店开业前见习者流动至新店,承担相对应的管理职责。
信誉楼的流动制规定,所有员工认同接受流动,不能流动的员工不得提升晋级。为了让员工在新店安心工作,信誉楼办公室、工会要出面帮助流动员工解决家庭所面临的问题,孩子转学、老人随迁、伴侣就业等等问题全部由公司出面解决。一个从山东流动到河北黄骅的信誉楼商品部经理,家人还没到河北,信誉楼山东的办公室和河北的办公室就已经将孩子的转学问题办好了。
如果由于特殊情况,流动的员工要回到原店工作,信誉楼不保证一定有相应级别的工作岗位。所以在信誉楼,用人提倡“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动态管理机制。
见习制加流动制,使得信誉楼的人才实现了裂变式培养。信誉楼提倡“人人培养接班人”,优秀的干部都肩负着带见习干部的任务。部下的素质低不是上级的责任,但提高部下的素质是上级的责任,特别是信誉楼对各级干部的考评中都有“成就下属”这一项。这样的考评机制,增强了企业的自我“造血”功能,保证了人才梯队式的培养,更保证了文化的复制力。
激励和养老——人力资源的资本化探索
从企业创始之初,张洪瑞就在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持续促进和激励信誉楼的发展。如何既能实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又能同时避免全员持股所带来的“大锅饭”问题,信誉楼一直在不断地摸索。
2001年,信誉楼通过了新的《公司章程》,提出了“货币资本依附于人力资本”的股权设置方案。这一旨在破解全员持股和大股东控股存在的弊端的方案,在2002年正式施行。
人力资本股权的核心是对不同的岗位授予不同的股权。优秀柜组主任以上级别的员工会接受薪酬委员会的评议。根据员工的贡献度,薪酬委员会制定股权授予方案,但最高持股数不能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岗位变动时,股权随之变动;员工退休或离职时,公司将其所持股权全部按离退时的价值收回;股权不允许继承(包括创业者),也不允许个人控股。
人力资本股权制度的合理性在于确保了股权掌握在能为公司创造较大价值的核心员工手中,将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了起来,避免了股权持有者与公司实际经营者分离,影响企业发展。
这样做的另一好处是给予了人才持久的激励,形成了长期雇佣的导向,使企业的核心人才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为人才规划了清晰的职业发展、成长路径、明确了未来收益,使人才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合力。
岗位股的实施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合为一体,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另一方面增强了企业对人才的粘着力。为了获得更多的股权收益,员工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争取到更高的岗位上工作。
有了新的股权方案,信誉楼的人才储备也更有动力了。人力资源的资本化为信誉楼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人才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但信誉楼对人力资源的探索没有止步。为了能让人才与企业发展更加休戚与共,2012年,信誉楼开始力推退休安置金工程。
具体做法是,每年信誉楼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款额存入独立账户,作为退休安置储备金专款专用,凡在信誉楼工作满十年以上、办理了退休手续的,即可赠与退休安置金。退休安置金的发放不分在岗时职务高低、岗位差异,按工作年限计算,再加上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金,信誉楼的退休员工都能享有一个安详的晚年。
Tips 岗位股的方案是:
一、核心员工从得到授予的虚股开始即成为公司的股东。货币出资前为虚股,虚股享有分红权,享有本增值权;出资后为期股,期股期间享受分红权和增值权;期股满十年为实股,实股享有分红权和增值权。
二、期股期间降级,将其减少部分的股权按投入金额回收,计算出至变更日全部的增值,存入公司。降级前按原股分红,从降级当日起只享有变更后股权的分红权,三、期股期间股东自行离职或被开除的,公司有权将股权按投入金额收回,该股东不享有本的分红权。实股期间股东自行离职或被开除的,按上末公布的股值清算,并不享有本的分红权。
四、股东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公司有权将股权(包括实股)按投入金额收回,且该股东不享有增值及本的分红权,造成损失的另追究赔偿责任。
第三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从“制造”到“创造”(xiexiebang推荐)
敬爱的党组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社会不断进步,科学不停革新。要强大我们的中华民族,创新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今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上,中国观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庞大数量,与中国人观展的热情相比,意大利展商的面孔显得更加冷酷,他们的拒绝、阻挡和盯防,让中国的家居品牌商倍感无奈,让中国的设计师深感羞辱。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每个观展者或多或少都存在学习和吸取的目的,只不过有些人是为了“涉取知识”,而有些人则为了“单纯抄袭”。中国家具企业就是这众多抄袭者中最庞大的一群。实际上,面向国内群体的中国家具企业拥有巨大优势,中国的市场与需求很大,在设计上也有足够的创新空间,可塑性颇高的环境足以支撑一个品牌向原创逐步转化。之所以抄得乐此不疲,据业内人士称,这是为了赚快钱。中国家具应向意大利学习什么?并不仅仅是拿一个相机偷拍回来分析就完事,还需要我们沉淀和积蓄。
而今,更多的人明白了,抄总要落后,中国消费者已经具有更高眼界,抄来的东西并不那么好卖了。就此,一位坚持原创的家具商负责人表示,唯有创新是正路。看展览,聪明人学的是百年品牌的设计思路与商业模式,只有笨人才急着抄袭和仿制。今年在米兰国际家具展展厅内,中国设计师们纷纷展示出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精神。这次中国参展的许多作品都让人称赞不已。如此看来,中国家具已经走出了第一阶段。
中国家具与世界共融,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虚的话题,但对于去米兰观展的来商家来说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他们都是带着这个使命去观展,都是想寻求中国家具与世界家具差距而去。中国参展商们表示,要为中外两方家具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中国家具与世界的共融似乎并不遥远!
通过中国家具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中华儿女从制造到创造的飞跃。中国是个经济发展的大国,如果我们不掌握生产的核心技术,也许就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未来需要创新,时代需要发展。我们应该把现有的那部分前人留给我们的知识学习好,在将来的道路上结合上自己的理解,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创新之路!
汇报人:好范文
第四篇:“从基层员工到高绩效经理的七个阶梯”读后感
从基层员工到高绩效经理的七个阶梯
——培训学习心得
在这次“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领导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重要讲话下达的文件,我认为这次的整风纪律整顿非常的必要和及时,经过学习教育和深入思考,我个人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围绕这次作风整顿,针对自己平时的工作情况,认真查找自己在思想、业务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认真的剖析,以便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更好的开展以后的工作。对前阶段的工作不足之处很多,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请领导和各位同志们多指点。
一、学习到的理论
(一)保持积极心态
积极的心态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修养。在工作当中尤其需要我们以积极心态处事,乐观的看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将每一次的困难、挫折当做是一次最好历练,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自己从中得到提高,相信一切情况都能继续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甚至能够超越我们的想象……
在工作方面,积极心态更显得尤为重要,保持乐观向上、勇于进取的的精神,即便遇到难题、陷入困境,以积极心态处事,各种情况都会朝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很快能够迎刃而解。
(二)转变观念,快速行动
与时俱进要求我们首先在观念上要跟上潮流,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任何行动的决策都来源于观念的引导,观念陈旧的人无法做出符合时代规则的事情,更不会发展自我。
新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若一直以之前的观念,以一贯的思维状态开展工作,肯定无法适应目前的工作状况,必须与时俱进,充分估计现有工作的变化,前瞻性的看待
问题,主动出击,抓住机会,具备竞争意识,积极努力在本岗位工作上不断进步。
(三)认真学习,关注自我成长
未来社会个人的价值将越来越得到体现,时代给予个人充分展现的舞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正确在人生的舞台上舞出我们的风采,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这就要求我积极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各项业务知识,不断充实自我,在工作过程中勤观察、多动脑,在发展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展。
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对于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也要秉承认真学习,深入体会,坚定执行的态度,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为公司积极创造效益的同时,更要积极推动公司的各项发展,拥护公司的新制度,符合新要求,不断顺应公司的发展趋势,只有公司不断完善、壮大,才能为个人创造更广阔的天空,提供更加顺畅的道路……
(四)以客户为中心,聆听客户的声音
作为业务发展和管理咨询部的成员,我们始终走在与客户交流的最前沿,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最专业的服务,是我作为客户服务和咨询主管人员要做到的。在公司宗旨“服务区域,服务企业,实现公司发展和员工进步”的指导下,作为新竞争上岗的主管人员要秉承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开拓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承揽公司业务,积极走访客户,主动上门与企业沟通,宣传公司服务产品,达成合作意向,完成业绩指标。
二、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在这段时间,自已结合理论学习,对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多次进行认真反思,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与危害,从主观上查找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学习不够,政治素养不高。对邓--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缺乏系统的学习,对科学发展观没有深刻地领会,钻研不够,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因而不能准确把握形势。
2、业务水平不高,不够钻研,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业务水平要有提高,必需要对业务钻研,而自己在业务方面存有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指示,我不用先急着干,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而且自己尚未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故在开展工作中有时比较盲目,缺乏一定自信。
3、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1、在“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初期,片面地自我满足,自认为工作好、表现好,觉得自己虽有缺点,但问题不大,都是小毛病,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的责任感、危机感认识片面,反映出我对“纪律作风整顿教育”认识存有偏差,态度不够端正。需要适应很多方面。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诸多方面都较之前的经历发生了变化,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有前所未有困难和挫折。面临问题挑战,2、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强。没有针对实际情况,主动地去寻出路,想办法,解难题,因此,工作上没有大的起色。工作只满足于按部就班、四平八稳,满足于用老办法、老经验去解决新问题,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没有很好地深入实际,处理事情方法简单,走程序性的老路。对领导交待的工作,只满足于一般的完成,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没有动脑想办法怎样将其做的更好。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自我加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要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工作质量,切实做好每项工作。
第一、充分理解自己的工作职能、职责以及自己在其中如何发挥最大作用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清楚团队中每位人员的工作职位情况,才能有效运用公司的各项有力资源,充分与各位员工沟通合作,各尽其责,最大化发挥各自的工作水平,使自己不至于被事务性工作所累。
第二、获知企业组织的战略信息,把握远景目标,使个人的工作职能与团队职能充分契合。了解公司近期、中期和远期的工作目标,占具工作的主动,成为工作的主人。
3、工作协调性差,关心,帮助他人做得不够,与他人的谈心交流,沟通较少,做了许多自认为是不错却得不到别人理解的事。
第三、认真理解领会领导层的经营管理决策的意图,及时与领导层确认自己对有关指示和安排的理解;对个人形成的工作思路和步骤与领导做不断的持续沟通,将每项工作措施计划落实到位,并形成工作总结,向领导层汇报工作成果,与同事之间积极分享工作的过程及结果,以吸收更完善的工作方法,使工作得到持续改善。
我相信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创新的热情,并不断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对未来的工作发展做有效地规划,并把这些规划与单位的管理层进行有效的沟通,不断对工作进行创新,用新观念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只有这样的工作思路才能获得不断成长与提升的空间。
4、自身建设要求不严。没有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中提出的标准要求自己,自律意识不强。
第四、第一、尽心尽力、认真思考
第五、初入公司要做好一切准备,只有具备超越困难的勇气,克服苦难,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困难来临时,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真正用尽全力、用心思考,一切将会改变,第六、第二、把握方向 第七、第三、主动沟通 第八、第九、突破自我
不仅是普通员工需要不断提升,做到经理岗位的人员,更要千方百计的拓展自己知识领域,学习新鲜资讯,关注各项与专业相关的新闻,不断创新思路,突破自己惯有的思维模式,以积极饱满的热情继续学习,使自己的职业生涯之路一路畅通。
三、明确重点问题,积极整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进,时时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行动上要增强奉献意识,不计得失,尽力尽心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不抱怨、不计较、不拈轻怕重,待人宽,对己严,勇于奉献,正确对待领导交付任务,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条不紊地处理每一项工作,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本次学习是一次充分认识自我,不断反省,总结的好机会。使我愈加感受到自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突破自我,迈向成功。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纪律教育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后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
2、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学习,整顿作风,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钻研业务,加强工作锻炼,夯实工作基础,努力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科学运用工作方法,妥善处理各种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3、加强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目前对
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夯实基础。
4、振奋精神,务实创新。彻底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的接受新思想,新信息;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制度学习,严格遵守各项纪律。
5、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大局,听从指挥,令行禁止。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6、加强与同志间的思想交流,做到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诚相待。几天来认真学习几位领导的讲话材料,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实认识到纪律作风整顿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通过查找不足,我体会到无论作什么工作,都要端正态度,要加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开拓眼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对工作要有一种服务意识,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尽心尽力,在工作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质量。
总之,我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中,继续查摆自己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实践中提升工作能力。天天在状态,时时有激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干好各项工作,努力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在“小”岗位上创出“大”事业。
第十、承担责任
第十一、作为管理者要肩负公司赋予的各项责任,可以提供帮助、协助解决的事情及时处理,不使用借口互相推诿,推脱部门之间的职责。以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带动公司整体环境积极运转。以饱满的使命感、责任感开展工作,以职业精神保持工作的持续进展。第十二、第三、敬业精神
第十三、作为公司中年轻的一代,在关注本岗带来的收益的同时,也要愿意付出,甘于奉献。公司正处于不断变革,迅速发展的时刻,作为年轻人,应充分适应、配合公司的各种变动状况,以敬业精神、奉献意识支持公司的改革措施,跟上公司的发展速度。时刻以爱岗、敬业的专业态度提示自己,积极扭转各方面不利因素,扩大自身影响力,顺利帮助大家及自身度过工作中的低潮期。第十四、快乐工作
作为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每位员工的想法,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人才难寻,找到一位符合公司要求的可用人才更加难得,善待员工,充分尊重和激励团队中的每位人员,积极沟通与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与想法,使他们能在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中体会到公司的关怀,领导的关爱,爆发出强有力的责任感,把应该做的事变成自己自愿自发喜欢做的事,在快乐中工作,更能留住人才,打造出高绩效团队,营造轻松快乐的工作氛围。
管理是一门艺术,在管理过程中,我想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沿着公司的发展战略体现高度的执行力,继续我在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持续创新,那么实现高绩效将是顺理成章。我愿与公司一道共同进步,实现公司的高速发展,迅速提升,贡献我的全部力量。
我想,只要我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抓住每个机会,勇敢接受挑战,那么成功离我就不遥远。我会时刻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不断提高,适应公司的发展,为机遇做好准备……
整本书通读下来,洋溢着一种“人本管理”的力量,很好的体现出一个跨国公司的企业内涵。读了这本书确实感觉获益匪浅,现在把从中得到的最深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用制度规范各级员工的行为
授权与监控必须同时存在,要靠制度不能靠觉悟。惠普拥有完备的制度流程,规范每一个工作细节,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同时,为了将政策制度落到实处,各项政策调整前,都会征求各级管理人员的意见,得到管理层的认同和支持,这样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家理解公司的主攻方向,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目前企业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全体人员,跳出个人、本部门的小圈子,从整个公司的集体利益、公司战略出发,考虑问题,做事情。以客户为中心,将服务客户的工作理念渗透至工作过程中,不断奋进,持续进步,使自己逐渐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迈入卓越!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加深入的体会到,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我要做的事情,要提升的东西还很多,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如何充分调动个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与周围的同事一道创建更多的发展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意识,增强适应能力,做好角色转变,是下一步亟待思索的问题……
本次学习向我提供了更多工作方面的指导,使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思维,突破自我,迈向成功。
我会在实践当中坚持不懈的学习,持续改进,转变思路,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更多挑战!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体会到,作为管理者若都能用企业家的精神和意志,以努力做好事业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处理好个人与企业的利益管理,不断引进并贯彻先进的理念与手段,积极促进公司目标的实现,那么公司的发展就有了希望和前进的动力,个人也能逐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实力,不断创新发展,逐步成长,走向成功。
本次学习向我提供了更多工作方面的指导,使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思维,突破自我,使公司和个人都取得长足的发展、提升。
我相信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热情,并不断清晰定位自身价值,从对组织贡献的角度考虑问题,周密的思虑事务的发展状态,在实践当中坚持不懈的学习,持续改进,转变思路,我将更快提升自己,突破自我,调整最佳的工作状态,以更加高效的完成公司交予的每项任务。
第五篇:从“君子不器”到“工匠精神”
从“君子不器”到“工匠精神”
在《论语?为政》中记载,子曰:“君子不器。”释意为:若专攻一才一艺,不可称为君子。在孔子看来,只有拥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之道,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此乃中国儒家文化之导向,以至在中国古代千百年手工艺行业中,所谓“匠人”社会地位低下,即使拥有天工奇技,但也难登大雅之堂:虽有众多杰作流传于世,但在史上留名者为之甚少。
在道家传承中,讲究“道、法、术、器”4个字。“道”为天道,“法”为方法,“术”为技术,“器”为物质或工具。《易经?系辞》中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道无形,是精神,是系统,具有通权达变的主动性,故形而上,在手工艺行业中可谓“工匠精神”:器物有形,是物质,是固有,具有不可变通的被动性,为形而下,恰似人们通常所言“匠气十足”。在笔者看来,孔子所言之“器”重点不在于人所专攻的“一才一艺”,而在于其有失生动灵转的“不可变通”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人们总是在器中练术,在术中求法,在法中悟道,悟道之后还是运用到生活之“器”,所以我们称之为“道器不离”。那么,在苦练手艺的基础上,要坚守什么,要变通什么,如何让自己悟出“通器之道”?则是我们作为当代艺术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一、首先,通器之道离不开器。器承载踏踏实实之神,精益求精:器亦是持续专注之魂,守正创新。
1.踏踏实实,精益求精
在审美、消费观上的倾向都趋同,这时大众的消费观念是只要能够满足生活的基本温饱需求即可。改革开放之初,在各方面缺乏监管的环境中,降低商品质量、盲目扩大产量似乎成为中国企业在快速扩张进程中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其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商品的价格已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人们在对商品的选择上,不断增加了对质量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中已不占优势。
在艺术行业亦是如此,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和资本市场的导向,艺术旗帜也向“钱”挥舞,一些中国艺术家摒弃了自身文化的精粹,盲目追随一些粗制滥造的西方风流与观念,将数十年勤学苦练的真本领丧失殆尽。“学院=匠气”“缺少当代性”等词汇充斥着当代艺术圉。在雕塑艺术中,一件好作品需要艺术家拥有扎实的功底,要心怀敬畏的态度,与材料做一场心灵对话,并将其文化底蕴赋予作品之中。但外界频繁的展览宣传和火爆的市场炒作,容不得艺术家付出漫长的思考与制作,一些加工工厂为了节省成本、盲目追求效率,导致工艺粗糙、应付了事。这样,本是“慢工出细活”的雕塑行业,为了追求即时利益,而忽略了精心塑造作品的品质与灵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艺术创作要想拥有高超的技艺或者达到高级别的品质,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培养。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蕴含“工匠精神”之雕塑杰作。秦汉雕塑的粗浑、雄大,魏晋雕塑的健朗、潇洒,唐宋雕塑的丰富、端丽……体现出那个时代人??所崇尚的技艺和品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与现代生活需求不相适应的老手工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对于我们永不过时,应加以继承。近年来,国家大力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但是要留住祖先们的工艺技能,也是要留住中国“工匠精神”中踏踏实实、精益求精的品质。这关乎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持续专注,守正创新
近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已跻身为世界上最为瞩目的制造业大国之一,其商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有率极高,但在商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上,“中国制造”在全球消费者眼中的印象,表现却是一般,仅停留在“能用”的层面上。至于独立研发、设计创新等方面,则更加缺乏底气,始终处在“山寨”发达国家的设计水平。当今,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国际商业竞争加剧,缺乏产业创新优势,致使“中国制造”不但在海外市场不断萎缩,在国内市场中也正在丧失本国的消费群体。中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建国之初,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发展落后,艺术市场更无从谈起。当时与雕塑有关的行业大多属于工艺美术,行业发展要求服从行政与制度,主要为出口创汇服务,花色与品种单一,缺乏创新设计。随着近年来资本和市场在“艺术商业化”的驱使下不断运作、发酵,投机资本汇聚于此,艺术品市场成交量和拍卖价格屡创新高。一些艺术家也随之心潮澎湃,为了追随市场,仿制好卖的“时髦”艺术风格,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和艺术创造。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这些人可以分羹生存,一但经济环境恶化致使资本撤出,这些人则马上潦倒挨饿。中国当代艺术呈现“亚健康”式发展。
成语“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做到勤奋付出、执着专一,才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传说米开朗基罗在雕刻《哀悼基督》时,最后甚至用天鹅绒去打磨雕塑表面,直到石头外表完全光滑为止。这种“工匠精神”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追求,它要求我们守规矩,重细节,不投机取巧,但也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在这件雕塑中,作者为了突出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神圣的化身,一改以往雕塑中苍白衰老的形象,将其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的美丽少女,却没有影响到表现她对基督之死的悲痛,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沉的。同样,很多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也都尽显古人之心慧智巧,这种持续专注、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之美,正是人类对美的追求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通器之道回归于器。道来源德行兼备之躯,艺方超人;道化作不忘初心之体,方得始终。
1.德行兼备,艺方超人
中国历经数十年的战乱,在建国后又经历了特殊时期的十年浩劫,传统文化几乎断代。加之国家当时的政治与文化导向,前往前苏联与欧洲留学归来的艺术学者引进了西方现实主义的艺术教育模式,大众艺术以歌颂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和事件为主,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重视经济发展而使精神文明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大众审美水平仅仅停留在现实主义的层面,欣赏一件艺术品还停留在样貌上像或不像、工艺精细还是粗糙的评价标准上,所以,大众接触艺术并对美的需求程度尚处于初级阶段。
观众从艺术品中可以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慰藉,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将自身的道德修养植入到作品之中,并可以与观众本源的文化信仰产生共鸣,只有成为这种尚德之艺作,才能超越其他作品而更加受到大众欢迎。这要求创作者不能脱离传统,脱离实际。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缺乏古代匠人之艺德,跨越本国传统文化和大众审美层次试图与世界“接轨”,自身标榜为“装置艺术”与“观念艺术”,而大众视其作品亦不懂其中所表达的观念,只能将这种当代艺术视为异类之行为。在北京798艺术区,宾客满门,每家画廊和艺术馆均陈设着五花八门的“当代艺术”,看似繁花似锦,但绝大部分观众仅停留于外行看热闹的尴尬境地。问询其对艺术作品如何理解,只能称“这就是艺术”,却说不出所以然。
技艺与品牌树立民族文化,在日本,一直与国家命运共生并为国民经济和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知名品牌被人们尊重并称其为匠人;在欧洲,许多令人敬佩的汽车、手表、箱包、服饰等著名品牌也都一直在宣传自己企业的工匠文化。中国也不乏优秀的品牌和技艺,很多老字号都拥有上百年的薪火传承。回到文化艺术,笔者认为,文化如同绳索,从哪里断了就该从哪里接上。大众审美水平之提高需从艺术品的工艺和技术入手,这是当代中国人“可以看懂”和“可以互动”的。进而,将中国传统文化重新拾起并进行当代转换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可以说,当代艺术工作者与其他行业一样,共同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工匠精神”的发扬显得格外重要。无德便无艺,德行兼备,艺方超人。工匠精神代表的是一种坚持执着的民族精神,将一直伴随国家的发展。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当今时代变革的大潮中,随着各行各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长足发展,互联网的服务平台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它打破了传统地缘经济的文化概念,形成了全新的虚拟联接空间,人与社会交融层级不断扩展,各领域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巨变,学科分类日益细密,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应运而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面越来越广,就?I机会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工作岗位对专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需要加强与周边相关行业的跨界合作甚至研发能力。应聘人员若无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跨界的工作能力,很难得到相应的职位和工作岗位。
在这种社会分工体制下,许多家长摒弃了传统“君子不器”的教育观念,一方面,想让孩子拥有一项相对轻松、愉快的专业技能,在今后的生活中至少可以凭此技艺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家长看到了自身成长过程中在审美情操方面的短缺,并试图在对下一代的培养中,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升学道路上可以“走捷径”的现象。但急功近利是不会有所收获的,最终能够坚持下来并将艺术作为自身职业的人,基本都是忠于初心、热爱艺术的人。这些人在自身专业学习发展中,不免也遭遇到很多痛苦,要想获得超人的技艺,除了自身拥有艺术天赋外,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心血,而且还要拥有更多的耐心和抵抗寂寞的能力。
具备“工匠精神”的艺术工作者是内敛的,他们需要隔绝外界纷扰,不能忽视甚至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更高的艺术追求,要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凭借自身对艺术的执着与专注,从平凡中脱颖而出。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华严经》中有一名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艺术无高下,作为艺术工作者,要始终拥有初学者谦虚谨慎的心态,特别是在物欲纷飞的时代,用“心”才能创新,具备历史和文化的使命感,才能不辜负历史的延续并赢得市场的信任。在很多时候,我们路走顺、走远了,却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只有怀揣初念,放低姿态,找到自己真正要走的路,不让自己迷失,才是坚守“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相信,“工匠精神”不是标语口号,而是“国之重器”,它存在于每一个艺术工作者的心中。我们熟知的艺术巨匠,都是身怀绝技、追求卓越的完美主义者,他们用其“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记录下了这个世界的锦绣河山和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