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哲学的党性
哲学的党性
哲学的党派倾向,指任何哲学家、哲学派别无不分别隶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或阵营。
哲学的党性原则,是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论断密切相关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这一原则,后来列宁在他的著作中,尤其是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列宁写道:“最新的哲学像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这两个党派的斗争贯穿于全部哲学史。某些哲学体系中可能既有唯物主义因素也有唯心主义因素,某些哲学家的具体论点也可能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是任何哲学体系或论点不可能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或凌架于两者之上;就其出发点和基本倾向来说,任何哲学都分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大党派、两大阵营,都有自己的党性。
在有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哲学的党性归根结底反映着对立的社会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任何哲学派别都同一定的阶级相联系,这样或那样地为特定的阶级服务。一般说来,唯物主义反映先进阶级、集团、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唯心主义则代表保守的阶级、集团、阶层的利益和要求。
唯心主义哲学的某些流派,特别是现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些代表人物,热衷于宣扬“哲学无党性”的思想。他们或者否定把哲学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的合理性,或者把自己的哲学说成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之外的“第三条路线”。他们企图掩盖自己的唯心主义立场和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实质,而这恰恰是资产阶级哲学党性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它把党性和科学性结合起来,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立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党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两者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在理论本身之中。它越是彻底地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坚定地为无产阶级服务,就越能反映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同时,它越是深刻全面地反映现实,揭示客观真理,就越能体现无产阶级哲学的党性。
哲学的党性原则,为研究、理解哲学斗争的历史和现状,为批判唯心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指导方针。哲学的党性原则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如一地坚持唯物主义,毫不妥协地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并且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发展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篇:组织:党性分析材料-党校哲学社会科学培训班
党性分析材料
(兵团党校第13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师资研修班)
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学习培训即将结束了。按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坚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性统一”的要求,特别是结合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思想、能力、作风等方面实际,现做党性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方面
作为一名党员、党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把加强个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努力提升思想境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坚持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要求,努力从实践层面体现到做好工作的态度、能力和水平上。但也不可否认,特别是把理论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坚定个人理想信念用心用力不够,并始终保持对做好党校事业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方面,时紧时松、时强时弱。
(二)作风建设方面
1.思想作风上:虽然能够自觉从党校大局上考虑问题,理解、落实校委工作部署方面存在“慢半拍”的问题,把学习成效转为为提升工作能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上,办法不够多,效果不明显。比如,在教学方面,近两年一直在上党章这个课程,一直感觉到自己对党章内容的讲解浮于表面、课程设计上重点不突出,没有讲到实质性内容,甚至个人对党章内容都一知半解、研究不深,总认为自己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办公室业务工作上,主观上降低了自身对教学科研工作的要求和标准。
2.工作作风上:有时存在老好人思想,担当作为没有达到新时期党员干部标准和校委工作要求。虽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做到严于律己,严守纪律规矩,在落实从严治校责任上与校委保持高度一致,能够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能够做到苦干实干,但是落实责任、带头攻坚克难的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同事或科室人员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总是碍于情面、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认为有些现象和问题长期以来就这样,所以在工作中没有及时完全的指出来,或者认为即使指出来了不足,别人不一定真心接受,也不利于大家团结。
3.学风上:有时在理论学习上,也出现浮于表面,被动学习多,积极学习少,蜻蜓点水式学习多,系统深入全面学习少,很多知识往往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存在“学用脱节”、“现学现用、急学急用”的实用主义倾向,经常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在教学科研方面有时也存在满足于现状的思想苗头,导致个人教学科研成果整体质量不高、数量不多的结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总是在对自己感兴趣的多学一点、不感兴趣的敷衍应付,学习了也是浮在面上,不够深入,没持之以恒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的精神。由于缺乏理论学习,导致与实际工作脱节,不能有效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二)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
特别是当工作任务重、事务杂的时候,对待工作的标准有时凑合心理,说明自己作为党员干部的角色意识不够强,有时候也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现象,对待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些“小事”表面上看是标准不高、自我要求的放松,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个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不强,缺少党员先进性的追求和境界。(三)自我要求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己的思想观念没有更好的与时俱进,进取心不够强,目标定位不高,有时存在畏难情绪,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标准、自我要求标准,脱离了作为共产党员的高标准要求。三、下一步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一)强化理论武装,在深学细悟中自觉深化认识,提高站位。
把持续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提升理论思维、强化党性修养的根本和关键,不断提高自己运用理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在不断强化担当、提升能力中持续增强“四自”能力,努力做好合格党校人。(二)坚持苦干实干,增强行动自觉。
始终牢记党校教师第一身份职责,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处理好个人业务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把行动放在提升工作业务能力、教学科研质量上,主动聚焦校委中心工作,步调一致、做好相关工作。特别是要积极主动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始终坚持虚心学习,努力钻研理论,不断扩充“脑容量”,更新知识库,注重调查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对于自己准备的每一个专题课程,力争做到质效提升。(三)自觉加强作风建设,提高“精气神”。
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承担责任,甘于付出、甘于奋献,努力做到坚持原则,提高执行力,杜绝“老好人”现象。特别是要始终围绕校委工作大局,服从各项工作安排,面对工作中的难题、难事不推脱不回避,不拈轻怕重,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敢于担当,团结同事,踏实做人做事,始终保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精神状态。第三篇:党性
党性、党风
党性
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所固有的明显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构成了我们党的党性。刘少奇曾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49年8月版第94-95页)党性的内容一般有以 下几个方面;
(l)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2)坚持党的最高纲领,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3)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5)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6)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党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是千百万共产党员为了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英勇奋斗, 忘我牺牲,开拓进取实践的升华。
党风
党的作风即党风,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党风”这个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早在党的建设中使用“作风”一词的是恩格斯。十月革命后,列宁也多次使用“作风”一词,批评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是毛泽东,并且形成了一套党风建设的理论。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他把作风由党员个人的形象扩展为党组织的整体形象,把作风由一般的工作作风推及到政治、思想、组织、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党的七大上,他 对党风建设内容作了高度概括,这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党风的核心内容,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
1、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马克思主义是一切教条主义的敌人;一切 从实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环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2、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共产党的力量在于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官僚主义容易使党脱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虚心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人坚强的标志;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批评要光明正大和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和批评庸俗化;对犯错误的人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一切离开党的原则的错误倾向作坚决的斗争。
4、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强调骄傲自大就会走向失败和灭亡;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
5、民主集中制的作风。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党的观念,提高组织性、纪律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派别活动。党的作风即党 风,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党风与党性
1.什么是党风
党风,就是一个政党和它的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生活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体现这个政党性质的作风。党风体现着一个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一个政党及其党员的党性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作风,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
2.什么是党性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的集中体现。不同阶级的政党有不同的党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自觉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这一根本性质,以及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在坚持这一性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点,就是我们党的党性,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党性。简言之,党性主其内,党风主其外;党性决定党风,是基础,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
“两袖清风”的来历
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于谦,自宣德初至正统末,由御史转兵部右侍郎升任尚书,为官廉洁,不奉承权贵。他调任进京时,纳贿送礼之风盛行,有人劝他也带些土特产去送礼,他举两袖笑道:“我带有两袖清风。”并作《入京》诗云:“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阁阎话短长。”喻清贫廉洁、身无长物的“两袖清风”就典出此诗。
对广大党员进行党性党风的教育活动。
1、党性
党性,是指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政党是把本阶级的利益和思想集中起来又化为行动的政治组织。在为本阶级的利益进行的长期斗争中,高度地集中地发展了本阶级的特性,从而形成政党本身的特性,即党性。所以,党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它是工人阶级政党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又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的集中表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这就是我们党所固有的、明显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也就是我们党的性质。
党 性 原 则,党为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而规定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l、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译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目标,并为之奋斗到底;
3、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在党员高度自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铁的纪律;
5、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6、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已的缺点和错误,勇于并善于同一切错误思想和不良现象作斗争。上述六个方面,从本质上体现了我们党所固有的特征和严格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点。这些党性基本原则,都是不可移易的,如果我们党放弃了这些原则,党就会变质,不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了。一个共产党员忘记或违背了这些原则就是党性不强或丧失党性的表现。
2、党风
党风就是政党的作风。党风体现着一个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一个政党及其党员的党性在行动中的表现。共产党的党风,是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党的世界观可以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学习诸方面表现出来,因此,党风就其表现形态来说,可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等方面,而外界对党的性质和党员标准的判断,往往就是通过党的作风来认识和评判的。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作风,其基本内容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等等。
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培养起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1945年4月毛泽东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总结概括并提出来的。党的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党的三大作风作了详尽而又深刻的论述。三大作风在全党的树立和发扬,保证了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现阶段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虚无化。
二是干部作风官僚化。
三是党内生活庸俗化。
四是公共权力商品化。
五是纪律观念淡漠化。
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从社会文化层面看,一些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既有讲礼义、重廉耻等优秀文化,也有官本位、家长制、重人情关系等落后思想,人治重于法治、人情重于公理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带来民主、法治、竞争等理念,也使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滋生蔓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际交往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利益化。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发生扭曲和错位。
从体制机制层面看,新旧体制转型交替,使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滋生有了土壤和条件。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完善,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尚不规范,利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资源配置和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比较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项目审批、资金划拨等权力过分集中,有的不公开、不透明,搞“暗箱操作”。制度设计不够科学、严密和规范,在工程建设、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政府采购等领域和环节,尽管已经建立了相关制度,但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实施中出现不少问题,有的形同虚设。
从工作层面看,一些党组织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一是教育缺乏针对性。对党员干部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教育缺乏常态化,有些教育没有触动思想、触及灵魂,未解决好入脑入心问题。二是管理不严格。一些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松弛,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批评、不制止,甚至违反了纪律也包着护着,本可以通过严格管理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致使问题成风成堆。三是执纪监督力度不够。有些地方和部门在推进改革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从严治党要求,把解放思想和严肃纪律对立起来。在执纪上存在着标准不一致、尺度不对等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上存在差异的情况,影响了纪律的严肃性。四是长效机制不健全。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往往突击式集中刹风整纪,虽一时见效,但由于长期起作用的制度体系和监控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使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纠而复生,老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又出现新的问题。(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7月19日 李法泉/文)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魂,党风是形。党的性质和宗旨,要通过好的作风来体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依靠好的作风来贯彻。党性是党风的内在本质,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决定党风,党风体现党性。党性纯,则党风正;党性不纯,则党风不正。
党风问题,其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党风好,党与群众的关系就密切,民心就向着党,党就有力量,党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相反,如果一个政党不注重自身作风建设,听任各种不正之风甚至腐败现象侵蚀党的肌体,恶化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会失去民心乃至失去政权。执政党最致命的,就是自身作风出问题。如果出了问题又不改正,它早年积累的人心、人脉和人气,就会因不正之风和腐败而逐渐耗尽。当人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次失望,最后变为绝望,这个党也就走到了执政舞台的尽头。
今天,对党和国家构成最大危害的,就是种种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和人民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党内真正触犯刑律的腐败分子毕竟是极少数,但或多或少涉足不正之风的党员干部却为数不少。发生在群众眼皮底下的不正之风,每天都在触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一切不正之风都是同党的性质和宗旨相对立、同党的历史责任相背离的。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采取一系列措施,下决心改进作风,让党员干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十分重要,十分必要。
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把纯洁党性与端正党风结合起来。党性与党风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党性是党风的内在依据,党性决定党风。另一方面,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风反映党性。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要从端正党风抓起,在实践中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
把锤炼党性与自身各方面发展结合起来。共产党员是社会的人,党性修养要兼顾共产党员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修养、道德修养、科学修养和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修养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
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党性修养首先要自律,自律就是要把党性原则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自觉进行党性修养。同时也要重视他律,要靠党的纪律约束、法律约束和他人的提醒、帮助、监督。共产党员只有将内在的自觉性和外在的约束性统一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水平。
党性党风是党的制度纪律之母
时间:2011-6-9 9:47:19 作者:钱焕涛
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为其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看了温总理的讲话,联想到组织工作、干部工作,深深感到,党性党风同样是党的制度和纪律之母。没有良好的党性党风提供指导和奠定基础,制度和纪律再多,党员干部队伍也难以管好。
现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关于加强党员干部管理监督的制度、纪律和规定出得太多、太滥。有的地方规定之细,几乎把领导干部当成幼儿园儿童来管;有些制度规定自相矛盾,失去严肃性。事实上,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很难单纯靠制度去管理、监督和控制。对制度的作用不能放大化。制度能够治标但治不住本,制度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管得了小节管不了大节,管得了有明确限制和约束的问题、管不了更多没有规定也难以规定的问题。太多太繁琐的程序和规定对素质好的干部没有意义,反而成了一种负担;而对一些素质不好的干部,制度再多也是耳旁风,只要想干的事他们有太多的办法可以规避制度。“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制度要想落到实处,也必须以党性为保证。党性强的干部,只要制度规定了,就不会去触犯,而且会千方百计地去遵循、执行;党性不强的干部,总是千方百计地去钻制度的空子,视制度如无物。这就像锁和门户能够防君子但不能防小人是一个道理。党性观念如果缺失滑坡,制度纪律再多再细再好,最终也会成为摆投。
干部靠看着、拦着、管着是管不住的,靠别人管,不如让干部自己管自己。不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不形成纯正的党风政风,单是靠制订制度和纪律来规范约束干部,很难取得大的效果。这就要重视加强对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使党性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现在,有的地方宁愿一套一套地建章立制,也不愿去抓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主要是因为出制度容易,政绩看得见,而教育是个慢功夫,非一日之功,效果很难一时显现,有时可能是费力不讨好。要看到抓教育虽然见效慢,但能够管根本、管长远,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素质。只有干部思想认识到位了,行为上才不会去犯。愿不愿抓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同样能够体现出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一些地方抓干部管理只求管住一时、不求管住长远,只求管住当前上级重视抓的问题、不求管住所有的问题,说到底,是急功近利的错误政绩观在作怪。
当前,干部队伍德的设和党性党风修养相对于干部的能力建设,也是一条短腿。一些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党性修养不高,已经成为影响事业发展、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把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干部管理监督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切实抓紧抓好,使严格的党性意识和党风观念成为党员干部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成为党的各级组织的“主文化”和“强文化”。只有把制度纪律的制约和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党性党风意识才能真正渗入每个党员干部的头脑和心灵,遵守制度和纪律也才能最终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第四篇:党性材料
我于1968年参加工作,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走上副处级工作岗位,先后在承德市经干校、水利局、统战部任班子副职,在宣传部任11年常务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协助市委常委主持日常工作,XX年8月调到市工商局任党组书记、局长。
按照中央、省、市委的要求,我认真组织和参加了承德市工商局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既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精心安排部署,组织领导了本单位教育活动,确保活动深入扎实,不留死角,使每名党员都受到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清理思想、作风上污垢,焕发共产党员的斗志,确保党的先进性在每一名共产党员身上具体体现,在工作中具体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中具体体现,在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具体体现;同时,又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认真学习了中央指定的教育读本,学习了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特别对《党章》反反复复进行了学习,对照党员的八项义务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六条标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真查找了自己在理想、信念、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照一些模范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查找自身的差距,学习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激发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不能始终坚持共产党的纲领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考验;党员能不能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考验。做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必须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必须模范地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必须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必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旺盛斗志,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观。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带好班子、带好队伍,履行好组织交给自己的职责,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一、对自己党性的基本估价
对照党章,按照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特别是按照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清理自己的思想、回顾自己的言行、检查自己的工作,从总体上讲自己没有忘记入党誓词,注意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够比较认真地学习政治理论,政治信念、政治立场坚定,对党和人民群众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注重个人政治品质的修养,具有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有自己做人处事准则;组织观念强,顾全大局,忠诚从事的事业,热爱岗位工作,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和组织领导水平,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比较解放,开拓创新意识较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比较强,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善于带领和团结班子及广大干部职工摆脱困境,努力奋斗;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接受批评的能力较强,对同事坦诚相待,心胸开阔;自律意识比较强,为人正直,头脑清醒,爱憎分明,清正廉洁。
二、问题和不足
经过与班子成员和同志们谈心,征求意见,深刻剖析自己,认真对照检查,认识到自己在保持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方面,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党的纪律方面,在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全系统党员干部完成党和政府赋予工商系统的职责等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和不足:
第五篇:党性之一
•党性品行教育和党组织生活会参阅材料之一•
贯彻落实总队“创先争优”座谈会议精神
党员干部党性品行教育和党组织生活会讨论提纲
(2010年11月19日)
一、要深刻理解“创先争优”活动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活动结合推进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自觉加强党性和品行修养
“创先争优”活动是党中央着眼于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措施。为结合调查工作实际推进这项工作,解决活动中存在的办法不多、不够丰富、没有真正落实到工作和队伍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总队将“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对于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提升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行也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要充分认识这次教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提升积极参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教育活动的自觉性。
二、要继续认真解决新时期“党员干部到底为谁活着,入党为什么,当干部追求什么”的重大问题,在教育活动中真正确立正确人生观
解决“党员干部到底为谁活着,入党为什么,当干部追求什么”的问题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旨,是党性和品行教育的重
1大课题。党性是准则,是衡量党员觉悟和信念的准绳,每个党员都必须回答和解决这个有关党性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同志始终没有完全解决好“为什么”的人生观问题,教育活动中每个同志都必须反思反省,对这个问题做出明确的、真实的回答,真正确立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观,在坚定人生观的党性意识基础上,坚守党的服务宗旨,履行党的神圣使命。
三、共产党员在现实生活中要重视人品的修养和完善,教育活动中要审视自己的做人修身,查找在人格品质修养上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品德是思想境界,是道德品质和精神操守的反映,一个普通人也要有人格和品质,立身和取信于社会,必须有作为一个人的忠诚、正直、善良、感恩等品质。共产党员的党性要以个人优秀人格品质为基础,做一个有基本品行的真正的人是从事任何崇高社会事业不可以跨越的基本道德品行标准。开展做人、做共产党人的人格品行的修养塑造,通过激发扎根在人性中的优秀品质,推动和提升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重视和身体力行实践的必修课。
四、要反省自己是否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上”的个性问题,是否存在着党性和个性不能理清的问题,认真回答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中,应该坚守什么,如何处理党性和个性的关系
由于复杂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影响,也由于人性中存在的自我实现的倾向,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混淆了党性和自我的道德行为标
准的判断,出现了自我和个性偏离党性的问题,甚至“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上”的偏执的思想理念,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消极影响。教育活动中,要认真理清社会发展与党员党性、做人的思想、品行的关系问题,切实解决思想、行为、品行的判别标准和行为坚守问题。
五、要重点反思查找在个人提拔上存在的重大问题,正确认识自我实现和个人名利追求等原则问题,认真回答在现实环境中,自己将如何对待个人提拔升迁问题
党性品行教育活动中要着重解决部分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个人提拔的问题。当前存在着一些同志太多地重视个人的升迁,认为付出就必须以提拔的形式得到承认,甚至有一些干部把个人的荣辱进退、提拔升迁作为是非判断的标准,如果没能提拔则对组织产生怨气,甚至丢弃了党性和个人品行。教育活动中,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查找这种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行为,以党性和党员崇高荣誉的名义,从内心世界反省自己,真实地回答如果没能提拔,你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在触及深层的问题中,坚定党性和品行,确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要认真解决只要人文关怀,不要纪律约束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检查自己在履行出勤制度上,在坚持“四个服从”上存在的问题,增强全局意识和纪律意识
保持党的组织和调查集体的工作秩序和工作大局,必须在教育活动中把加强纪律性的问题提上日程,党员干部都要查找自己
在履行机关出勤制度,保证不迟到早退的规范中是否存在问题,在服从组织、组织领导,保持正常的组织秩序中是否到位。认真解决不珍惜人文管理,违反组织纪律的问题,认真解决组织意识党性品行缺失的行为和问题,在这次教育活动中,每个党员干部都需要认真做出回答。
七、要把党性品性教育落实在工作上,认真解决个别人无视党性和道德品行的规范,不认真为事业和社会履职,太多的为自己着想,工作不思进取、拈轻怕重、甘居后位的问题
要通过多种方式,真实反映每个党员干部的工作成绩,通过比较评价,揭示出一些同志不思进取,工作不到位,鲜有工作成效的记录,以及心态总不平衡,对组织必要的约束不满,对工作诸多抱怨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问题。有关同志要针对自己的问题认真反思反省,触及灵魂。要通过支部、党小组等无记名测评做出评判,在教育活动中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八、要引导一批个人品行优秀、对事业忠诚,但是缺乏党性锻炼,有着好强要强的个性,有着未经磨练的骄娇二气和重虚荣的弱点的同志,解决好如何对待组织、如何对待组织批评等党性历练的问题
严格的党性教育、组织意识教育是干部成长的基础,党组织有意识的历练,就是要使同志们有曲折感、厚重感。我们有些同志确实表现不错,但没有经历过严格的训练和锻炼,十分爱面子,很脆弱,听不进不顺耳的话,更不能批评,这样的干部就是好也
是不堪重任的。只有经过艰难的磨练才能使人反省,由己及人,由人及彼,换位思考,在艰难的环境中历练成好的干部。
九、要注重忠诚的教育,确立共产党员和一个普通人的忠诚感,以自己忠诚党的事业、忠诚党的组织的党性和做人品德,树立起一个毫无惭愧的真正共产党人形象
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首先表现为对党忠诚,臵党和人民利益高于自我,真心诚意的履行党的使命。忠诚感既是党性的要求,也是个人人品、品性的表征。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干部忠诚感的教育培养,把忠诚党和人民,忠诚党的组织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任务,以党的崇高事业和个人的崇高人格,证明自己是一个有理想信仰、有道德操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忠诚事业,忠诚自己正直的做人宗旨的党员干部和真正的人。
十、教育活动我们推出了生动丰富的形象教育,把毛岸英同志作为教育活动的榜样。我们要崇尚英雄志士,结合向毛岸英同志学习,明确要向英雄们学习什么,生命的价值在哪里,确立人生奋斗的崇高目标
一个伟大的时代曾经有许许多多忠贞之士,舍生取义,用生命热血铸就普天下人们的事业,这浩然正气将长存人们心中。通过观看电视剧《毛岸英》,共产党员要继承先烈遗志,真正确立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在教育活动中要回答向英雄学习什么,怎样渡过无愧的人生,在讲党性、重品行教育中完成人格升华和完善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