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行2014年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的通知
关于进行2014年度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
价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
按照 “化工分公司2014年度‘三标一体’工作计划”的要求,公司决定进行2014年度环境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环境因素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及表格样式在以前的基础上不做改变。各单位完成后于2014年3月12日前上交至安环部。
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安全环保部
2014年2月12日
第二篇:关于环境因素识别和法律法规评价的通知[范文模版]
关于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法律法规评价的通知 各部门:
依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现组织开展2013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工作。请各部门成立评价小组,小组由部门负责人、环境管理人员等组成,对本部门201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环境类)中所列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性评价,形成《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记录》(见附件)。评价记录中“执行情况/管理现状”一栏要做具体描述,“评价结论”一栏填写“符合”、“基本符合”或“不符合”,对评价不符合的要制定措施进行整改。《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记录》由评价小组成员签字后各部门留存。电子版于2014年3月31日前发至技术装备处李洪军邮箱。
2014环境因素识别工作已结束,形成了全厂《环境因素清单及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控制措施表》(见附件),请各部门依据以上两个清单编辑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及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控制措施表》,由本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留存。该项工作3月24日前完成。
如有不明事宜,请及时沟通。电话:3239544.技术装备处2014.03.21
第三篇: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2411年5月10日)
中冶美利浆纸有限公司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控制程序
Q/MCC.JZ-B-024-201
1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A/0
2011年*月*日发布2011年*月*日实施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 的识别和评价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为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制定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及相关方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职 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及管理方案的审批。
3.2环保分厂负责组织各部门/分厂对公司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核查、汇总、评价和更新,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3各部门/分厂负责其所辖区域及业务范围内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
4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
4.1.1识别范围
a)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泛指生产、办公和生活三方面,包括:采购、运输和储存、生产过程、产品保管和交付、生产用能源电、汽、水的生产供应、机器设备的维修、环保设施的运行,及信息化系统维护、清洁绿化、食堂等后勤服务活动。
b)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更改时可能带来的新的环境因素,如技改、新项目基建、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等。
c)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原材料供方、工程分承包方、运输方、多种经营等相关方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公司的生产活动给周围区域造成的影响等。
4.1.2 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的方面:
a)时态:
1)过去:过去曾发生,现在已不再发生。
2)现在:现在可能发生。
3)将来:尚未发生,计划中的活动完成后可能发生;法律法规变化后可能发生。
b)状态:
1)正常状态:固定的、例行的计划安排的作业过程与程序,例如:每日、每周的例行作业。
2)异常状态:计划中但不是例行性的作业,如:停机检修、设备及备品检查、停产等,非经常性的活动列入异常状态。
3)紧急状态: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紧急事故,如:火灾、爆炸、突发的污染超标排放等列入紧急状态。
c)环境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废、能源资源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臭氧层破坏、辐射及其他因子等。
4.1.3 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八个方面识别环境因素。
a)向大气排放(包括噪声),影响周边或对大气造成污染的因素。
b)向水体排放,影响水体污染的因素。
c)向土地排放(包括固体废弃物和有害化学品渗透等),影响土地污染的因素。
d)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e)能源消耗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f)能量释放(包括热能、辐射能、振动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g)过程、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和副产品,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h)存在的物理属性(如形状、颜色、光反射等)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等。
4.1.4 识别环境因素时还应考虑国家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环境相关的要求
4.1.5 环境因素识别的主要方法。
a)运用工艺分析法(物料衡算法),就每一产品从原料的输入到最后的产品的输出,对各环节进行分析从而找出环境因素。
b)产品生命周期法。
c)问卷调查法。
d)专家咨询。
e)对照法律法规法。
f)现场观察法。
g)查阅文件和记录法。
h)测量法。
4.1.6各部门和分厂按照环保分厂下发的《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负责对各自业务及所辖区域内环境因素的识别。
4.1.7环保分厂负责依据各部门和分厂识别的《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到现场
核查分析,进行查漏补缺,最终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整理,填写公司的《环境因素清单》。
4.2环境因素的评价
4.2.1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
a)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b)所有现行的环境管理活动文件和程序。
c)对来自以往事件的调查和反馈意见的评价。
e)有关的统计资料。
f)检测数据。
4.2.2 运用是非判断法评定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环境影响重大程度的评价可按以下顺序进行评价,确定本公司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
4.2.2.1重要环境因素的直接判定。
a)国家有强制排放标准控制的环境因素。
b)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环境因素。
c)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
d)相关方高度关注或有明确要求的环境因素。
4.2.2.2废弃物管理、能源、资源消耗、危险化学品使用的重要评价。符合以下条件的为重要环境因素。
a)废弃物: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类别进行识别本公司的危险废弃物并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b)纸浆(废纸)、水、电、汽、煤、油作为生产活动中的基本消耗,且有降低潜力时可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c)危险化学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为依据进行辨识,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可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4.2.2.3 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重要环境因素的判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为重要环境因素。
a)环境因素的产生违反了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b)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半年或以上才可以恢复。
c)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失控。
d)对公司造成10万元或以上经济损失的。
4.2.3 环保分厂根据4.2.1和4.2.2条款采用是非法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并组
织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讨论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4.2.4 环保分厂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各部门/分厂。
4.3环境因素的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
4.3.1 当发生如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
a)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有变更或新的追加要求时。
b)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时。
c)相关方的要求、抱怨。
d)公司管理方针、管理目标和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时。
4.3.2每年定期由环保分厂组织各部门/分厂对环境因素进行一次审核,参照4.2条款的有关规定对环境因素进行再评价和更新。
4.3.1在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和评价后,应更新《环境因素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4.4记录的保管
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环保分厂统一保管,各部门须持有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和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标记出本部门/分厂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
5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记录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
《环境因素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第四篇:关于风险安全因素评价汇报[范文模版]
关于
药品流通使用环节风险因素分级管理评价
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省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药品安全风险因素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食药监市〔2012〕104号)及《*省药品安全风险因素分级管理评定标准(2009年修订)》和市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药品流通使用环节风险因素分级管理评价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局高度重视,迅速进行部署,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落实,扎实开展工作。
工作中严格以日常监管中收集的涉药单位风险信息为基础,以统一评定标准为依据,全面、客观、公正地做出评定,不再自由裁量,以保证分析评价结果的统一性和准确性。同时将药品安全风险因素分级管理工作与日常监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使其真正发挥为行政决策服务,为监管工作服务的作用。在风险等级评定和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风险因素形成的深层次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强化监管,引导自律,减少和消除风险因素,保障药品安全。特此汇报。
第五篇: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应急预案
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应急预案
1总则:
1.1为了积极应对因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和救援工作,迅速调集所需救援人员、物资、设备,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危害,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次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及公司《应急准备与响应措施》(NOC/QES29)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应急预案》(简称“预案”)。
1.2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生活、服务范围内因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而造成的各类事故。
2应急预案组织系统
2.1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应急预案工作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基层单位负责,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
2.2成立公司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应急中心(简称“应急中心”)。主任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主任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各基层单位、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中心”下设办公室、现场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监督部。
2.3建立应急预案工作开展所需人员、设备、物资保障系统。
3.应急中心指挥系统工作职责
3.1应急中心职责
3.1.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1.2组织协助上级指挥部人员和相关专家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计划、措施,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实施;
3.1.3根据事故发展状态,确定救援人员、物资、设备及警戒保卫人员来源、数量和占用场地并紧急调用,事故后负责归还;
3.1.4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1.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配合有关单位组织人员撤离、物资疏散工作;
3.1.6组织或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救援工作; 3.1.7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3.1.8及时上报有关应急救援的进展等情况;
3.1.9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1.10办理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3.2应急中心下设的办公室及工作小组职责 3.2.1办公室职责
(1)负责事故现场的信息收集、整理;(2)负责指挥部领导指示的上传下达;
(3)监督应急救援方案实施和有关会议决策落实情况;(4)负责上级部门的联络与接待工作;(5)负责通报有关事故情况;
(6)协调其他部门参加救援活动的有关事项;(7)负责应急中心的其他工作。3.2.2现场救援组
(1)按照应急中心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实施;(2)负责事故现场抢救人员、设备、物资的调配;(3)负责事故现场人员和财产的抢救;(4)负责事故现场抢救工作中的安全事项;(5)协助事故调查开展工作;
(6)负责办理应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3.2.3事故调查组
(1)配合应急中心对事故现场制定救援方案、计划、措施;(2)现场事故调查取证;(3)出具事故分析报告;
(4)负责办理应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3.2.4后勤保障组
(1)负责事故现场所需救援人员、设备、物资调度;(2)做好受灾人员的情绪稳定工作;
(3)督促有关单位落实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4)现场工作人员生活后勤保障;
(5)对急需调用的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事后负责落实归还;(6)负责办理应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4.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的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4.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以最快捷的方式,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公司、市建工局,并按规定时间内写出书面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4.1.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4.1.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员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算; 4.1.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1.4事故救援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4.1.5需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4.1.6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4.2应急中心接到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的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向下列领导和部门报告:
4.2.1公司主要领导、市建工局、安监站; 4.2.2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等有关部门。
4.3应急中心在接报告后,各小组立即就位,相关小组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落实事故现场的保护、救援和证据收集工作。
4.4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的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出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痕迹、物证等。5.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的事故应急措施
5.1接报事故发生后,应急中心有关人员应立即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将事故应急救援情况报公司领导、市建工局。
5.2现场救援:根据实际发生事故情况,最大可能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设备、物资迅速投入救援行动,并报请市建工局、市政府协调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助。5.3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120或110联系,请求急救车辆,确保伤员得到救治。
5.4事故现场取证: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工作,防止证据遗失。
5.5应急协调:对救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做好受灾人员的情绪
稳定工作。
5.6在救援行动中,救援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救援行动中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6.其他事项
6.1本《预案》是公司对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抢救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适当的救援决策。
6.2各基层单位、直属项目部按照本预案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按公司《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NOC/QES29)》要求,制定各项的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预案,报公司应急中心办公室备案。
6.3各基层单位、直属项目部可根据不同条件和环境变化适时进行个性和完善所制定的各项应急预案的内容,并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预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6.4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的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及时、准确报告有关部门,不得迟报、瞒报、隐情不报。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到事故发生信息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各自岗位,迅速开展工作,对任何失职、渎职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6.5应急中心调用各基层单位、直属项目部人员、器材、设备进行抢险救援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拖延,对任何拒绝、拖延、延误救援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据有关法律追究责任。7附则
7.1本预案由公司应急中心负责解释。7.2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重大环境和风险因素事故应急中心组织机构网络图
主任:刘玉荣公司总经理
副主任:张炜杨景尧宰长兴成员:翁勤茂林正年黄伟恒刘少荣陈冲耿义翔季永新
公司副总经理 公司总工程师 公司总经理助理 公司办公室主任 公司安监部经理 公司武装保卫部经理 公司工程部副经理 公司工程部副经理 公司总务部副经理 公司技术部副经理
市政府办公厅:电话:77146407716770传真:7716770 市安委会办公室:电话:36390273639030传真:3639027 市建公局办公室:电话:44983104497557传真:4591559 公司中心办公室:电话:55023015504686传真:550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