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加快商丘市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商 丘 市 物 流 发 展 现 状 和 前 景学院:新联学院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1015174064
姓名:王振
河南商丘市着力打造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
摘要: 为加快商丘市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步伐,2009年5月-8月,亿博参加了商丘市中心城市现代物流专项概念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在研究商丘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商丘城市总体规划、商丘市“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及商丘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商丘实际,科学性、创造性地提出商丘中心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理念、物流园区总体布局,编制物流专项概念规划
(2011年5月)一座座塔吊高高矗立,机器的轰鸣声响彻云霄,滚滚“车河”川流不息,施工场面如火如荼,一座新城呼之欲出。未来几年,在商丘市主城区的东北部,将再造一座商贾云集、物畅其流的“新城”,这座“新城”,就是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
关键词:物流集聚区,物流业,发展现状,未来前景
第一点: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我市近年来加大投资力度,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进度加快。我市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发展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两项基础性工作,因此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开发建设。“十五”期间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80亿元。到200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7243公里,其中干线公路通车里程1438公里,干线公路中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125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3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67.7公里。2005年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82934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完成253242万人公里,货运量2581万吨,客运量4417万人次。该市发展信息化,建设“数字商丘”,首先以推行电子政务为突破口,于2004年建立了政务专网、政务内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及信息资源库。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各种物流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也得到初步发展。2004年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利用国债资金建立了完善的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商丘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也准备投资800万元建设GPRS智能运输系统。2005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年末公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30.4万门,固定电话总户数达到90.1万户;移动电话总户数达到101.3万户,移动电话新增用户24.3万户;小灵通用户达到11.4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79445户。
商丘地处河南东边,为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200公里以内,主要包括河南的商丘市、濮阳市、开封市、新乡市、漯河市、许昌市、周口市,鲁西南的菏泽市、济宁市、枣庄市,苏北的徐州市、宿迁市,皖北的阜阳市、亳州市、淮北市、宿州市及所属的60多个县,辐射区域总人数约1.6亿人。
物流集聚区规划范围为:城市规划区内中州路以东,晨风大道以西,农贸路以南,民主东路(睢阳北路)、胜利东路以北的区域,总规划面积约13.28平方公里。物流集聚区2010年底开工建设了飞达路、商均路、梁王路、沙河南路四条道路。四条道路总长8.7公里,总投资3.6亿元(含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目前四条道路建设全面铺开,预计下半年工程竣工通车。
物流集聚区是全省规划发展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是河南省“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建设的三大物流集聚区之一,已列入河南省2010年服务业提速计划,也是商丘市规划建设中的11个产业集聚区中唯一一个物流集聚区和市级集聚区,是商丘市“一个中心一个枢纽三个基地”发展定位中三个基地之一,是“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商丘市打造商贸物流集聚基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点:纷至沓来的签约项目
招商引资,紧抓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作为“天字号”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加快了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建设进程。同时,拓宽筹资渠道,通过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国家扶持、招商引资等各种渠道,谋划建设了一批大型物流项目。如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扩建工程,总投资1.7亿元,其中含国债项目2784万元,主要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信息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商丘光彩大市场,总投资12亿元,一期投资4亿元已经建成。中原车城总投资12亿元,一期投资3亿元已经建成。其它还有商丘成品油储备库一期工程、商丘交运集团豫东物流中心、商丘钢材大市场、中意建材商城、丹尼斯大卖场、京九建材市场、商百购物休闲广场、永城发展广场等大型物流项目。这批项目的建设为该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目前,物流集聚区已有三大项目成功签约,它们分别是:由台湾富霖国际投资集团首期投资45亿元的商丘富霖国际物流港项目、河南天宇集团总投资约15亿元的商丘龙润广场城市综合体项目、上海亿丰集团投资12亿元的豫东国际工业物流
园项目。
物流集聚区已与省内外近百家企业进行了洽谈,与20多家企业达成了投资意向。目前已有白云仓储物流园、农产品冷链物流2家企业奠基开工,有6家企业进行了选址,分别是:投资1.3亿元的京港超市物流配送中心、投资6亿元的中原国际商贸城、投资1.2亿元的商丘(美的)家电综合仓储物流中心、投资1.5亿元的中国商丘国际商城、投资2亿元的多美滋豫东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油脂仓储项目。
第三点:科学协调的发展布局
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以冷链物流、建材为主导产业,布局仓储区、配送及物流加工区,区域分拨中心,集装箱散装中心,陆港口岸,物流装备制造区,农产品、建材分拣、加工、分拨区,医药、化工物流区,食品冷链物流中心,综合服务区等10个功能区,为现代物流业的空间集聚和规模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对已有的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光彩大市场、白云副食品批发市场进行适度拓展和完善提升,建立以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冷链物流装备等关联产业延伸配套,商贸、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基地,实现企业和项目空间上的集中布局、产业的集聚和集群发展,基本完成集聚区现代物流业、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三大产业体系架构建设工程,培育发展成为商丘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创造宽松发展环境,粮食、棉花、农产品、食盐、烟草、药品、煤炭、汽车、连锁零售物流等专业物流市场发展迅速。中央储备粮商丘直属库依托完备的仓储设施、铁路专用线等,向加工领域延伸,扩大粮食产业链条,与河南白象集团合作建设日处理小麦1000吨的河南白象棉业有限公司,并准备上马5万吨粮食期货交割库。自2004年开始,我市进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已经有7家棉花加工企业进行了改造,今年还有12家企业正在进行改造,与之相配合的检验检测系统也已建成。商丘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已经建成,即将投入使用。盐业物流配送中心、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等运行良好,药品物流配送中心正在建设。第四点:较为优越的发展条件
领导关注,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得到重视。首先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周密部署为该项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8月我市就安排市计委要抓紧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实施意见,提交市政府研究。2003年9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商丘市发展现代物流业领导组。2003年1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商丘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把该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具体措施是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构筑以陆上交通枢纽为主的货物运输平台,以物流园区为主的企业发展平台,以商品批发市场为主的商品销售平台,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服务平台。同年,市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对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几次摸底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市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005年我市开始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第一次作为一个专项规划出现。按照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统一部署,全市物流统计核算工作于2005年进行了初步尝试,2006年正式纳入统计局日常工作。市人事局也招收了大量现代物流业方面的专门人才,充实到政府部门和重点骨干企业。
多种方式培育物流企业发展壮大。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改组改制步伐,加强软环境建设等方式方法,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丘市运输总公司改制成为商丘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了豫东物流中心,并对县级运输场站进行了扩建。中邮商丘物流分公司依托邮政网络大力支持工农业发展,而且逐步深入农村市场,支持商丘新农村建设。商电铝业运输有限公司依托集团铝电工业,积极为企业自身服务,并逐步向外开拓业务。传统物流企业逐步向现代物流业企业转变,物流业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一批中小型物流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拓展业务领域。这些物流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加快了生产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业务的分离和外包,促进了物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五点:前景广阔的发展势头
2010年物流集聚区经营(销售)收入106.69亿元,同比增长60.6%。其中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73.9亿元、光彩大市场5.8亿元、白云副食品批发市场3.9亿元、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8.1亿元。
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亿元,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到2015年,地区
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建成区面积6.12平方公里,集聚人口8.5万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建成区面积13.28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3万人。
第六点:未来发展规划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培育消费热点。商贸流通业在我市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市委、市政府以商贸流通业为突破口,促进现代物流业市场发展。以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农副产品、生活消费品、生产资料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以市级市场为中心,县级市场为骨干,乡镇市场为基础的市场服务网络。建设综合及专业性龙头批发市场,培育光彩大市场、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中原车城、钢材大市场发展壮大。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范发展了一批具有现代商业特征的百货商场、大型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销售终端市场。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改造物流流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和设备,提高物流效率。积极推动连锁经营向多领域和深层次发展,鼓励零售业、餐饮业、电脑软件、汽车、家具、建材、房产中介、家政服务、旅游、教育培训、烟草、医药、书刊发行等行业开展连锁经营,并向乡镇农村市场延伸。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从起步期步入发展期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郑州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该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该市按照“全面提速、振兴商丘,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抢抓机遇,做大作强物流产业,把该市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秦梦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构建方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3]张蓓,黄晋蜀.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塑造[J].中国集体经济
[4]吴鸣.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企业家信息
[5]黄昌富.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
第二篇: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定稿]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需要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数字化城管”平台的建立,对城市管理工作和城管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爱岗敬业、勤政高效、执法为民、服务于民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作为中层干部,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要提高政治素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作为执法人员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同一切违章行为和现象作斗争的精神支柱,是铸就高尚人格的灵魂。中层干部在工作中既是一线战斗员、指挥员,也是组织上在前沿阵地的一面旗帜,其行动能够带动一个集体,反之,也可能涣散一群人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努力践行“三个代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吃苦在前、甘于奉献的精神,才能使自己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要增强业务素质。业务素质决定工作成效,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切实履行好职责,才能做到公正执法、依法行政,才能做到工作效率事半功倍,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掌握业务知识和技能,对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和矛盾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做到耳熟能详、了然于胸,达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要发扬不怕困难、冲锋在前的作风。城市管理是一项天天抓、时时抓、反复抓的社会系统工程,对于影响市容的违章行为者大部分是闲散无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外来人员等弱势群体,而这些人员利用这种所谓弱势来抗拒和阻碍管理和执法,作为中层干部发挥党员干部要做到有问题想在前,有任务冲在前,有困难走在前,有压力顶在前,用实际行动感召队员,打击违章行为,扼制违章者的气焰。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要发扬文明执法、雷厉风行的作风。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纠正违法行为,保证公共利益和群众利益,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作为一名执法人员,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案件,从快、从严打击违法行为,不搞“态度执法”、“关系执法”、“人情执法”,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罚、处罚有据,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要增强廉洁意识和自控能力,“公生明、廉生威”,作为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要建立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自觉抵御各种诱惑,管好自己的眼不该看的不看,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做到“无欲则刚”,工作起来才不会缩手缩脚、畏首畏尾。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始终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把事情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从群众最需要的事做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抓起,进一步树立“市容与繁荣、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思想,把服务群众之事做好、做实。
总之,城市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作为城管部门的中层干部必须要有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要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有团结拼搏、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要有廉洁奉公、严格执法、遵章守纪、抵御诱惑的决心,才能在岗位上有所建树,才能带出勤政高效的管理队伍,才能确保达到执政为民、服务于民,才能弘扬“把服务留给社会、把奉献留在岗位”的城管精神。
周总理说过:“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公安机关是国家的“刀把子”、“减压器”和社会经济的“助推器”,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而人民警察,是公安机关战斗实体的必备要件。那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人名警察,值得深思。
人民警察的职业是神圣的,做一名人民警察是光荣的。神圣意味着正义和尊严,光荣体
现了无私和奉献。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要从思想上认清和理解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要做好面对一切艰难险阻的准备,要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认清和理解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预防、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保证党和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保证社会长治久安,保卫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公安机关做肩负的使命和职责。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必须从思想上认清和理解自己所肩负的这份责任。穿上警服的那一刻,就意味着肩膀上扛起责任。
(二)做好面对一切艰难险阻的准备
目前,就我国公安机关当前的形势来说,困难还很多。
从建国到现在,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公安机关的职责。面对日益复杂和更趋繁重的工作,作为名优秀的人民警察,要做好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有求必应;加班加点;应对各种行动、检查、活动;面对歹徒时与其斗智斗勇。。
(三)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群众无小事,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承诺。
当群众有困难的时候,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其解决。也许,自己也有很多困难摆在面前等待解决,但是,必须不怕困难,舍小家顾大家。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是作为一名优秀人民警察的必备素质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全面深化平安建设,着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着力改进社会管理,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着力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人民警察必须做到:
(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三)礼貌待人,文明执勤;
(四)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面对严峻的治安形势,如何将公安队伍锻炼成政治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反应灵敏,保障有力,具有较强威慑力和战斗力的精锐队伍,应切实抓好四方面素质。
一、政治上要可靠
做一名警察的首要前提就是政治可靠,这是因为警察不同于其他工种,执行的任务常常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如果政治不可靠,极有可能被反动组织拉拢腐蚀,从而给公安工作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作为一名警察,我们首先要端正思想,摆正位置,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时事政治,了解社会治安形势,掌握敌情动态,以便更好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身体素质要过硬
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威慑力和战斗力的实体,故而身体素质的好坏是从警的最起码条件。这也突出了警察这个特殊职业所在。既然是精锐,就得有个精锐的样子,因为身体素质的好坏最直观。试问?如果一个瘦小软弱的警察站在一个高大威猛的暴力犯罪分子面前,能有威慑力吗?所以警队的训练要贴近实战,从严,从难,要进行高难度的体能和技能训练,因此平时要多注重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刻
苦锻炼,尤其是耐力和爆发力的训练,力争把身体锻炼的扎扎实实,为今后执行任务做好铺垫,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或不流血。
三、心理素质要健康
警察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警察在处置突发事件面对犯罪嫌疑人时,心理素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就很难胜任,所以心理素质的养成时不我待,势在必行。现在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低,我们常常听说某某人自杀了,某某人疯了,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心理素质太差而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整件事情的成败,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可小觑。
四、业务要熟练精通
公安业务除了要学习常用的公安业务知识和科技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有有关射击,搏击专业知识,掌握驾驶,游泳和计算机操作等技术,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但要学会,而且还要达到熟练乃至精通,同时还要学习掌握反恐防暴工作的基本常识和方法,做好反恐防暴的预案和处置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警察的工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功到自然成。作
为一名警察,常年处在对敌斗争的第一线,工作充满了危险性和不可预见性,“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理应成为我们每个警察的座右铭。
怎么样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践行党的宗旨当好人民警察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民警,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党的宗旨,就是要干好本职工作,当好人民警察。必须时时刻刻想到,我们是人民的警察,而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警察,我们所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专政的对象是极少数与人民作对,与社会主义法律作对的敌对分子。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就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我们执行的是国家的法律,这一职责是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们是国家公务员,我们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简言之,我们是广大人民群众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得到的报酬来雇佣我们的。我们只有为老百姓做好服务才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公安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广大民警尤其是党员民警,无论职务高低,无论权力大小,无论从事什么警种,都应该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工作,当好人民的公仆,切实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自的工作中去。当然这些大道理是很好讲的,关键是在于如何落实,如何真正贯彻到我们的每一次执法活动中。
如何真正实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这一目标。
作为一名党员,首先应该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这也要求我们在处理每一项工作时都时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正如郑培民同志所讲:做官先做人,万事为民先。只有我们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干起工作才不会侵犯群众利益,才不会背离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任长霞同志之所以会得到当地群众的爱戴,根本原因就是她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作为一名公安局长,善于倾听群众的呼声,善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能够视辖区群众为父母,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身到了维护辖区的社会治安稳定工作中。她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缘于她对公安工作的绝对热爱,缘于她嫉恶如仇,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更是缘于她不畏权势,甘于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缘于她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全面践行。学习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更应该彻底转变执法观念,变“管理”为服务。以往我们不论是从学校接受的教育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认识,都片面的以为人民警察是社会的管理者,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被管理对象。结果造成我们个别民警以管人者自居的居高临下的心态,在执法过程中就会伤害群众的感情,侵犯群众的利益。通过深入学习党章,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有了深化的认识,现在想来,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新时期的民警也是从群众中来的,和其他社会成员相比,只不过是社会的分工不同,而无其他任何差别。
其次,我们要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公安工作新的局面。只有勤奋学习,苦练本领,才能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古语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共产党员,勤奋学习是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当今社会是知识创新,终身学习的社会,我们要针对自身的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不断提高科学认识和分析形势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判断上来,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提高工作本领,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先进性。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和完善的这一特殊时期,我们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只有充分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法制的立法根本,立法原则和立法目的,才能真正运用法律武器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群众。第三,在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坚持遵守党的纪律和工作纪律。党的纪律是我们党的意志的体现,是全体党员和各级组织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任何组织都要有一定的章程和规范来约束。同样,党员警察也必须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公安工作纪律,严格遵守“禁令”规定,做一名政治合格、思想进步、业务过硬、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
第三篇:为进一步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为进一步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提高交通系统在社会中的信誉和形象,争取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经局党委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进一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交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交通形象,达到社会满意和群众认可为目标。
三、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为核心,站在交通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提高服务质量,探索建立精神文明建设新机制,努力培养一支创新高效、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干部职工队伍,以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优化行业形象,促进交通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落实四讲抓队伍
以人为本是综合实力竞争的关键。要实现交通事业大发展,必须锻造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交通队伍。
一是讲学习,内强素质。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国家和省市的新政策、新法规不断调整、出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把握新政策,并及时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驾驭新政策、新法规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要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强化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切实做到学深、学透、学懂,融会贯通,促进交通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是讲正气,外塑形象。单位形象取决于单位风气。为此,要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抵制影响发展大局、损坏交通形象的歪风邪气。要深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每个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做好表率,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交通环境,不断优化交通对外形象。
三是讲团结,同心同德。团结是胜利的保证。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局党委的部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齐心协力干好各项工作。
四是讲奉献,尽职尽责。奉献是一种美德。要大力弘扬奉献精神,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熟悉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要倡导干部职工履行工作职责、家庭职责、社会职责,敢于负责任,勇于担责任,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
(六)立足服务抓行风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是树立交通良好形象、提高交通综合竞争力、促进交通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交通作为社会服务部门,要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树立行业新风,努力营造一个正气升腾、积极向上、人心思进的发展氛围。
一要强化优质服务。近两年,交通运输部提出了“三个服务”的理念,即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这很贴切、很形象地说明了交通的本质属性。我们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做到文明服务、热情服务。要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推动交通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要加强作风建设。从领导班子抓起,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培养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意识,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干部职工树立作风建设的典范。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干几件看得见、摸得找的好事、实事,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交通队伍。三要优化发展环境。要确立发展环境是第一竞争点的理念,认真查找本部门、本系统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要坚决纠正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行为,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四要努力创优争先。霸州交通系统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同级部门,都可以说是佼佼者,从国家级荣誉到县市级荣誉数不胜数。这是多年努力奋斗的结果,也体现了上级部门对交通工作的充分肯定。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创优争先的精神,见红旗就扛,见标兵就当,在系统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
五要强化廉政建设。廉政建设基础在教育,保证靠制度,监督是关键。加强廉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开展,并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抓下去。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廉政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转变职能抓管理
实现交通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以服务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抓好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等规章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加强职工的礼仪形象教育和细节意识教育,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最终标准。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需要,完善服务措施。公路施工要设立警告标示,开通临时通道,做到安全文明施工;运管站要发挥文明窗口的示范作用,简化办事程序,竭诚为服务对象搞好服务。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做好离退休人员和破产企业职工的后期工作,为他们做好服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局成立以局长张东兵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局属各单位也要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相应组织,明确具体工作人员,把目标任务细化、量化,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2、纳入考核体系。半年、全年时,局将各单位的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实际效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工作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3、加强督导。每季度,局属各单位要向局汇报精神文明建设进展情况,局将适时组织系统各单位以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学习交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整改,以提高全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局还将定期对各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以表彰先进,督促后进,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
第四篇:为加快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
为加快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生态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建设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结合台州实际,特制订台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大城市”的战略目标和“特色建市、生态立市”的总要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依据城市环境机理与功能,充分利用山、河、江、湖、城等自然资源,强化以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努力把台州市建设成为具有山水特色、生态型的国家园林城市。
二、总体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争取每年扩绿200万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80万平方米,到2005年,全市绿地率达33%,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达8平方米,形成组织管理到位、规划设计规范、景观保护得力、绿化系统完整、市政设施配套的建设格局。到2005年实现创建省园林城市目标。力争在2008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三、主要任务
(一)修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完善的绿地系统规划是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绿地合理增长的保障。要结合我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充分采用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植物地带性风貌特色,高标准修订《台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经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时组织编制《台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通过规划手段,引导全市建成区内的山体林地向城市公园过渡,指导城市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的合理布局,确保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
(二)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1、多管齐下,增加城市绿量。实施每年新增人均公共绿地1平方米,每年新增其它绿地200万平方米的“绿色行动计划”。通过规划扩绿、见缝插绿、租地造绿等途径,保持城市各项园林绿化指标的逐年增长,到2005年使人均公共绿地从现有的6平方米增到8平方米,绿地率从现在的29.8%增加到33%,绿化覆盖率从现在的33%增加到37%以上。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地率不少于25%,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绿地率在30%以上,旧城改建项目绿地率不低于25%。
2、讲求特色,提升绿化品位。充分利用我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特有条件,坚持“求精、求美、求特、求雅”打造城市绿人的个性品牌。认真执行《公园设计规范》,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以绿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绿化理念,使绿化植物群落错落有致,公园的绿化面积占陆地面积的70%以上。在绿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建筑小品、城市雕塑作为重要内容,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赋予绿地建设人性化的内容,丰富城市绿化的韵味和品味。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的基础上,抓好沿山文化带、沿江景观带、沿路森林带、沿海工业带的建设,加快黄岩永宁江北岸滨江绿地、大环线绿色通道、椒江白云山公园、路桥石浜公园拆建重点项目建设,使之成为城市绿色景观亮点。
3、全民参与,拓展绿色空间。以每年三月份的“植树节”为依托,广泛发动,全民参与,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方位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尽责率在80%以上,建成一批“共青林”、“新婚林”、“巾帼林”、“红领巾林”。广泛开展群众性绿化活动,进一步搞好庭院绿化工作,积极开展绿地认养活动,大力推广城市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和室内摆花养草,构建立体型、复合型的绿色空间。继续开展园林式居住区、花园式单位、园林示范村、绿色小城镇的创建活动,到2005年,园林居住区达到60%以上,园林式单位达到70%以上,其在先进单位占20%以上。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绿化苗圃和绿化基地,提高生产绿地面积和绿化苗木自给率。到2005年,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花木自给率80%以上。
(三)加强城市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1、保护历史文化资源。遵从“重在保护、合理开发”的方针,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重点搞好椒江北新椒街和章安古城的保护修缮、黄岩孔园扩建以及古建民宅的保护、路桥十里长街的保护和开发。落实保护的具体措施,尽可能保护原有历史文化古迹的遗留历史信息,保存完整的历史脉络和风貌。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设施,使之成为城市新的亮点。
2、严格保护城市古树名木。颁发《台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进一步健全古树名木保护档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有力措施,严禁各种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积极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做好古树名木的复壮、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古树名木保护水平,发挥古树名木的良好景观特征。
3、实施城市景观工程。以争创“街容示范路”为抓手,开展街容街貌的综合整治,到2005年,建成15条以上“街容示范路”。继续实施城区亮化工程,制订具体的建设和管理办法,推进临街已建建筑的亮化改造,促使新建项目亮化工程的同步实施,不断增强城市夜间景观效果。城市主次干道灯光亮化率达到97%以上。制订实施市区户外广告管理规定,结合城市街景改造和环境整治,对城区的户外广告、店面招牌、地名路牌、公交侯车亭等实施规范管理,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台州山、水、海及绿心等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分片拓展、绿脉相连、结构整合”的原则,搞好城市大环境绿化,营造山环水绕、绿村成荫、空气清新、四季有花、风光优美的生态城市。以总面积60多平方公里的绿心保护性开发为核心,实施城市绿楔工程,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缓解台州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城市山体植被保护,开展林相改造,提高阔叶林、次生林比例,增强山林季相。加大对海门河、南官河、永宁江、西江城区河道的整治,运用疏浚清淤、污水截留、河岩、铺草驳坎植树等综合手段,使河水开始变清、河岸开始变绿、环境开始变美。在抓好环境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到2005年,城市大气污染的指数巩固在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
(五)配套城市基础设施。
要把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创建的重要内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城市的总体功能和承载水平。突出抓好污水管网改造与建设,到2005年形成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相适应的污水集纳体系,管网面积普及率达到90%,污水进网处理率达到80%以上。按照“鼓励焚烧、支持制肥、允许填埋”的原则,跨区域规划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到2005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研究落实解决市区供水矛盾的综合措施,加快启动台州供水二期工程,实现城市供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增长,到2005年供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继续加强城市管道燃气建设,做好天然气利用准备,到2005年市区燃气普及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40%。继续抓好公共交通城市道路及停车场建设,到2005年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10辆(标台)以上,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保持在12平方米以上。
四、主要措施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实现预期目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统一思想,狠抓落实。
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园林城市,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切实增强责任感,树立全新的发展观,把行动、措施落实到创建工作中去。市创建园林城市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有关单位要成立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上下配合、多方联动、分工负责”,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加强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深入宣传,广泛动员。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需要全市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和有关城市绿化的法规政策,使创建工作成为各级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要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作为年终考核、文明单位评比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查。设立举报电话,开展明查暗访,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深入贯彻执行《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认真把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绿化审核关,加大城市绿化补偿的收取力度。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绿化工程方案审查、实施管理和竣工验收制度,加强城市绿化的全程跟踪监察,促使建设项目绿化指标的全面落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绿化用地,对任意侵占绿地、非法砍伐、破坏绿化的行为予依法查处。
(四)理顺体制,强化管理。
按照“管养分离、管干分离、作业放开”的要求,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市场化改革力度,改变当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建设、施工、监督、养护混为一体的状况,把园林绿化企业推向市场,在竞争中增强实力,提高绿地施工水平。实行城市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化养护改革,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将养护作业推向市场,同步跟进养护质量监督,切实提高城市绿化养护水平。充实加强园林绿化管理队伍,按照建设大城市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充实、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和技术管理人员,使园林绿化管理队伍能适应当前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和创建工作的要求。
(五)广辟渠道,加大投入。
要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各方筹资为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突破园林建设由政府包办的模式,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实行“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园林绿化事业,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对有收益的园林建设项目,努力开辟和利用融资渠道,通过合资、合作、推行股份制等市场运作的形式多方筹资建设。通过宣传和引导,鼓励动员工商企业、苗木生产大户发展城市苗木基地的建设,特别要结合城市生态林带建设和农业生产结构高速建设大型苗木基地。要严格各项绿化收费,对政策规定收取的易地绿化费、绿化补偿费、绿地临时占用费和毁坏绿化的罚没收入等要按规定收足,全部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六)依托科技,提高水平。
要充分发挥台州市风景园林学会等有关学术、科研机构的作用,积极开展城市园林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和园林造园造景方面的科学研究,提高选种育苗、栽培管护的科技含量。要大力维护城市绿化的科学成果,加强城市绿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促进科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城市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组织领导
全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市建设规划局要牵头组建好创建园林城市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的日常工作,指导并督促各有关单位订好计划、抓好落实。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和台州经济开发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创建园林城市工作的领导。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研究制订创建工作计划,分解细化创建任务,协调各方力量,为实现创建园林城市目标作出努力。
第五篇:河南省委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发言摘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 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 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马懿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变蓝图为现实,关键在行动。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推进改革发展实践的重大契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指导郑州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扭住发展不放松,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一步谋划提升郑州的发展,不断弥补郑州发展的短板,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努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作为党代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的文件,学习了总书记在会议上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四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更加树牢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坚定信心。总书记的报告,无论是对过去五年历史性成就的回顾总结,还是对未来的蓝图规划和任务部署,都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强烈追求、历史担当和远见卓识,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符合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代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基本方略、行动纲领、政治宣言。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党必定能够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二是更加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的认识。这一思想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一系列带有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报告用“八个明确”揭示了这一思想的理论体系和科学内涵,用“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阐明了这一思想的重点内容和创新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我们党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新境界。把这一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九大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高扬起了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必将深刻影响党的建设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华民族发展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三是更加认清了新的历史发展方位的阶段特征、主要矛盾和使命担当。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深刻阐述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内涵和逻辑关系,展示了我们党遵循规律的科学态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取向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为我们判断形势、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鲜明导向。四是更加清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努力方向。报告确定了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各方面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要任务,站位更高远、目标更远大、布局更完善、举措更有力,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变蓝图为现实,关键在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既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推进改革发展实践的重大契机。
过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和全省一样,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去年12月,国家在中部崛起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外提升了郑州的影响力和社会预期,对内凝聚了人心、推动了干事发展。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郑州的发展还有不少短板,既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有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积极谋划,8月份召开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理出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发展路径、主攻方向和重大任务,全面开启了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建设步伐。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部署,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指导郑州的发展实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扭住发展不放松,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一步谋划提升郑州的发展,不断弥补郑州发展的短板,在现代经济体系培育上下功夫;在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县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上下功夫;在扩大开放、提升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功夫;在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上下功夫;在传承城市文脉、彰显文化特色、提高文明素质上下功夫;在精准脱贫、改善保障民生上下功夫;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上下功夫,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