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及对今天的启示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原因、作用和启示
※ 主要特点
1、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
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
3、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
4、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5、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原因:
①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备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也吸引了各国人前来学习和贸易;
②唐朝开辟了四通八达的海陆对外交通线,便于发展对外关系;
③唐朝有辽阔的疆域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
④唐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兼收并蓄,虚心学习,又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作用:
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②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 启示:
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前所未有,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频繁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③唐朝统治者对待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重视对外交往。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第二篇:唐代茶文化的特点
唐代茶文化的特点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一班201042160326李柽钖)
摘要: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唐代的茶文化因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出现一个繁荣景象。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与茶饮的进一步普及和贡茶的发达密切相关,由于民间和宫廷的共同参与,掀起了一个高峰。本文试图从唐代各种茶品开始,论述介绍唐代茶文化中茶的加工工艺,品茶步骤以及茶的功效,并引用唐诗中的一些有关文字来探讨说明。
关键字:唐朝茶文化加工工艺品茶
正文
一、众多的名茶
饮茶之风的兴起,使得产茶之地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当时的主要产茶区共42个州,涉及到现在的17个省份,西北至安康,北至淮河南岸的光山,西南至云贵的西双版纳和遵义,东南至福建的建瓯等,南至岭南的两广。各地的茶叶品质因气侯、地理等环境、种植加工方法等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特质,从而较大范围内适应不同的品评者之希翼,形成了一个名茶系列:
1.蒙顶茶:又名蒙顶紫笋茶,产于今四川蒙山; 2.仙人掌茶:又名玉泉茶,产于今湖北当阳县; 3.顾渚紫笋茶:产于今湖州顾渚; 4.石癝茶:产于今湖南衡山市西; 5.九华英:产于今蜀中地区;
6.邕湖茶:产于今湖南岳阳;
7.小江园:产于今湖北宜昌、远安、宜都等地; 8.鸦山茶:产于今安徽宣城; 9.鸟嘴茶:产于四川;
10.天柱茶:产于安徽潜山; 11.武夷蜡面茶:产于福建武夷山;
12.华顶茶:又名华顶云雾茶,天台云雾茶,产于浙江天台; 13.剡溪茶:产于浙江嵊县; 14.碧涧春:产于湖北宜昌。
根据唐李肇《国史补》中所列举的当时被人们所公认的名茶,在上述多种之中,有的没有被列入,如仙人掌茶、石癝茶、九华英、鸦山茶、天柱茶、蜡面茶、剡溪茶、东川神泉小团、昌明兽目茶、峡州的碧涧明目、芳蕊、茱英寮茶、夔州的香山茶、福州的方山露芽茶、江陵的南木茶等;在其他文献中尚有些记录,如婺州的东白茶、睦州的鸠坑茶、洪州的白露茶、寿州的黄芽茶、蕲州的团黄茶等。
二、采摘及加工工序、工具
唐代的茶叶从采摘开始到加工结束,工序分为七道,从诗文中也有一些表现。当时的诗文中,“具”表示加工茶叶的工具,“器”表示煎茶的工具。
(一)采摘茶叶:
多在清晨进行,如张籍《茶岭》所记“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皮日休《茶籝》诗中:“开时送紫笋,负处沾清露”;郑谷《峡中尝茶》“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等都可看出。采茶所用的茶篮,多为竹制,唐人称为“籝”。
(二)蒸茶:
常是釜中盛水,水中放甑,甑有木制与陶制两种,甑中吊放一小竹篮,用来盛鲜茶叶,烧火将水烧干即可。蒸好的茶叶取出来后再倒入甑中,用桑木制的三叉杈加以搅拌,目的是让里面的茶叶不致挤压而流失膏汁。蒸茶的灶多是专用的,形状比较特殊,常设在茶山里。
(三)捣茶:
所用的工具为“杵臼”,又叫“碓”,把蒸好的茶叶放入碓中,捣烂成糊状。捣茶又叫研茶。研茶所用的工具曰研,盆状,内壁带棱(或曰槽),考古发现过此类器,多是陶制。在一些较大型的茶场,使用大型或组合的研,当时称研架,一次可以研制较多的茶叶,如李郢《茶山贡焙歌》:“蒸之馥馥香胜梅,研膏架动轰如雷”。
(四)拍茶:
捣过的茶膏,放在一定形状的模子里拍制成茶饼。模子是专门用于制茶,当时称“规”,以铁制成,形状多样。这个过程,如陆龟蒙《茶焙》:“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茶饼制成后,退出茶模,排放在竹席上,竹席称“芘莉”,并在茶饼上穿一个洞(称穿眼),穿眼的工具称“锥刀”。还有一种工具称“朴”,或“鞭”,是用来刮去粘在锥刀的茶糊。
(五)焙茶:
即烘焙茶饼,通常是在地上挖一个二尺深、二尺半宽、十尺长的坑,四周砌上高二尺的矮墙,用泥抹平,或用砖砌成焙灶。灶上用木编成二层架,叫作“棚”,或曰“栈”,上层叫上棚,下层叫下棚。用竹子做成的长筷,长约二尺半,叫做“贯”,用于穿茶饼放在棚中,初焙时放于下棚,焙干后放于上棚,务必去尽水分。如皮日休《茶焙》“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初得燥金饼,渐见干琼浆”。
(六)穿茶:
茶饼烘干后,要穿成一串,以便贮存和运输。穿茶饼所用的绳索也称“穿”。“穿”也是计量单位,也称“串”,一穿的重量因地而不同。绳索所用的材料因地而异,如江东、江南一带多用竹制;巴山、峡州一带多用蔑青搓绳。也有一些地方用芦获等。
(七)封茶:
也就是贮存茶饼,所用的工具称“育”。育用木制成,用竹编围四周,再用纸裱糊;里面分隔层,上有盖,下有架,一侧开门。将茶饼放入育内的上层,下层空档置一贮火器,平常置热灰,梅雨时节放微燃的炭火。一些选料精细、加工讲究的高档茶,多是富人或士大夫之类饮用和馈赠,商人对此多有特别的包装,如用丝织品,用玉盒的。
三、茶之种类和饮用方式
上述的七道加工程序,只是茶饼的加工过程,当时饮茶方式尚有另外三种,这在陆羽《茶经》中有记载,其一为粗茶,陆羽称之为“斫茶”,即把采摘来的茶叶不分叶、枝、埂等,一起用刀切碎,放入锅中煮饮。
其二为散茶,陆羽称之为“熬”茶,即把采回的茶叶不作任何加工,直接放入锅中煮汁饮用,如陆希声《茗坡》:“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茶旋摘煎”。
其三为末茶,陆羽称之为“场”茶,即把采回的茶叶烘炒后碾成粉末后煮饮。
四、对茶的认识
唐代人们对茶的近乎疯狂的喜爱,其中有许多原因,与人们对茶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在唐人的认识中,有的是科学的,有的有夸大之嫌,有的有偏颇之义,这些认识在唐人诗歌中有所反应。
(一)兴奋作用
因茶叶中所含的成份,饮茶达到一定的量后会出现兴奋状态,当时人们对此是有比较充分的认识,甚至有夸大之嫌,这在唐诗中可了解到,如齐已《尝茶》:“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咏茶十二韵》“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二)解酒功能
茶能解酒,这个认识到目前尚存在,在唐代已是被公认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但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认识。唐代人们的这个认识可以从文献和诗歌中找到。如白居易《肖员外寄新蜀茶》:“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李群玉《答友寄新茗》:“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李德裕《忆茗茶》:“欲及清明火,能清醉客心”等。
(三)清心定神作用
在一定的数量、一定的速度、一定的环境等情况下饮用茶,会起到清心定神的作用,唐人多在环境幽静、细品慢赏之中寻求清心定神。品茶如参禅,品茶所需要的静谧的心境以及追求的“自省”境界,和佛教禅宗相似,寺庙道观等宗教的环境为人们寻求清心定神提供了一个好的场所,如颜真卿等五人《五言月夜吸茶联欢句》:“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
五、有关的茶俗
在唐诗中还能窥见当时的一些茶俗这些茶俗有的保留至今,有的消失,具体情况如下:(1)茶中有添加盐和姜的习俗,如薛能的“盐损添常诫,姜宜著更夸”;(2)以茶为宴的习俗,即茶来宴请宾客,也称茶会。在各地举办的茶宴中,以顾诸山举办的大型茶宴最为著名。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将茶宴的盛况与自已“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的惨境相对比,让人感叹良多;
(3)喝茶粥的习俗,即将茶叶直接放入锅里煮烂成粥样,直接用来饮用,如储光义《吃茗粥作》:“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4)野外饮茶的习俗,当时人们,特别是一些文人雅士,喜好到野外与人一起饮茶并聊天等,如皮日休《茶瓯》:“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灵一《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等。
六、有关饮茶的工具
陆羽《茶经》中所详细介绍的饮茶工具共计24种,即风炉、筥、炭挝、火策、鍑、交床、夹、纸囊、碾、罗合、则、水方、辘水囊、瓢、竹策、鹾簋、熟盂、碗、备、札、涤方、滓方、巾、具列等。
当时的茶具尚是刚从酒具中分离出来的,故一些名称还沿用酒具的名称,陆羽《茶经》有关茶具的名称还有不少是沿用当时酒具的名称,如称茶盏为“碗”,并认为能够与茶色相浑映者为最佳,以越窑所产的釉色似玉且微泛淡青色的茶碗最好。当时人们还认同越州、婺州、岳州、鼎州、寿州、洪州、邢州等地所产的茶碗。唐诗中称茶碗多为“瓯”,其中缘由是否认为这样更雅,或是其他,不得而知。
(一)茶碗,即茶瓯
皮日休《茶瓯》“邢客与越人,皆能造滋器”;陆龟蒙《茶瓯》:“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二)煎水工具一一鼎、炉
唐人饮茶,首先是煎水,用具有盛水工具与容火工具,盛水用鼎(陆羽称之为“蝮”),容火用炉(专门的鼎式炉或一般的炉)。秦韬玉《采茶歌》:“看着春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白居易:“白瓷欧甚洁,红炉炭方炽”,“绿蚁新酷酒,红泥小方炉”。
(三)煮水煎茶的燃料
唐人主张首先选用炭火,其次才选用一些木材来作燃料,木材以“劲薪”为主,即桑木、槐木等坚固细密的木材,反对用松、柏、桂、桧等含油脂的木材,因为这些木材燃烧时气味会损坏茶味;同时也反对用腐烂、死枯等木材作燃料,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上述的燃料,这一般指野外。
(四)加工茶饼的工具—茶碾、茶罗
唐人饮茶多用茶饼,加工茶饼的工具就是茶碾和茶罗。茶碾,有木质、石质的,少数用玉质的,如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茶碾由两部分组成,一为碾盘,另一为“堕”。碾盘一般外形四方,中心剜成圆孔,正好容“堕”。堕是一根圆木,中间安有轴,转动碾堕,碾堕与碾盘的挤压使茶饼碾碎。通常还配有用来扫净茶末的小扫把一拂末”,一般是用鸟的硬羽毛制成。茶罗,也称“罗合”(类同今之筛子),多用竹子或杉木经烘烤弯曲而成,如是用拓木制成的则称“拓罗”,罗面多用纱绢做成,常配盖,以免茶末飘散。
七、品茶的过程
品茶的过程,包括煎水、煎茶到细品慢饮,其中每一步骤有许多讲究和许多评品标准。
(一)煎水
唐人品茶时,对水的要求和认识也颇丰,在一些文献中能见到,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也是合理的。
唐人煎水有“三沸”之说,用三沸水煎出的茶曰“三沸之汤”。第一沸曰“鱼目沸”(鱼眼沸),李群玉《龙山人惠石癝方及团茶》:“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飞”;第二沸曰“连珠沸”,如皮日休《煮茶》:“杏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第三沸曰“鼓浪沸”,属于老水不可食。
唐人对沸水的分类,在上述三种的基础上还加以细分。水刚开始沸时的水泡稍小,称之为“蟹眼”(蟹目),以后出现的水泡较大,称之为“鱼眼”,如皮日休《煮茶》:“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二)碾茶
即将茶饼放在茶碾中碾碎成粉末,有时还用茶筛(茶罗)筛选。如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等。罗后的茶末如是金黄色,则被认为是上等好茶,常被诗人歌颂,如李群玉:“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三)煮茶 将碾好的茶粉放入沸水中,并加以搅动,搅的目的是使之出现饽沫,诗文中多用“花”来表示饽沫,如刘禹锡《西山若兰试茶歌》“骤雨松风入鼎来,白云满盏花徘徊”;《尝茶》“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四)品茶
煮好茶以后即倒入茶瓯(碗)中饮用,一般是慢咽细品,领略茶之韵味,文人雅士们多在此时进行交流,甚至是作诗唱和,有时是在茶后作诗,唐人有关的茶诗多是在品茶以后所作,著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就是在此情况下所作;颜真卿等五人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也是如此。
唐代多姿多彩的茶文化为唐代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诗人们的佳作给后人留下了难得的精神财富,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唐代茶文化成为其中的一支奇葩,我们有理由相信,茶文化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陆羽《茶经》; 《唐诗三百首》;
《大唐茶文化》丁文; 《中国茶经》于观亭; 《茶史初探》朱自振; 《煎水茶记》张又新; 《唐朝文化史》徐连达; 《茶业通史》陈橼;
“隋唐五代茶文化”爱爱(网络昵称),豆瓣网; “试论大唐茶文化”韩金科
第三篇:毕业论文--浅谈唐代田园诗的特点
浅谈唐代田园诗的特点
(定稿)
济宁电大齐鲁班 年级:2007(春)本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4 页
关键词„„„„„„„„„„„„„„„„„„„„ 4 页
一、初唐田园诗的特点„„„„„„„„„„„„„ 4 页
二、盛唐田园诗的特点„„„„„„„„„„„„„ 6 页
三、中晚唐田园诗的特点„„„„„„„„„„„„ 8页
参考文献„„„„„„„„„„„„„„„„„„„11页
浅谈唐代田园诗的特点
摘要:
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时期后,它的创作在唐朝前后达到了高峰。在唐代三百多年中,山水田园诗也和唐代的国势一样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初唐时,齐梁华靡的宫体诗仍风行一时,但新时代的气息也开始在诗歌中展现出来。最早体现出这一改变的是王绩的田园诗《野望》,诗中反映出了新时代里和平安宁的生活气氛。诗里朴素清新的风格也为盛唐田园诗开了先路。其后,陈子昂的山水诗也以自拔于时代之外的气骨风力为盛唐诗歌作者示范。盛唐是一个强盛时代,更是一个解放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特色被形象的总结为“盛唐气象”,而山水田园则是这时期重要的诗歌体裁之一,真实的反映了大唐王朝开平盛世的安宁祥和。但田园诗到了中晚唐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主要的就是渐渐失去了田园风光的优美,失去了田园生活的和美,失去了田园中人们之间情感的淳美,开始转向对田园生活辛劳的描绘,转向对乡村民生疾苦的关注,转向对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
关键词: 田园诗
特点
初唐
盛唐
中晚唐
提起田园,总让我们想到了小桥流水、炊烟袅袅的小村庄,想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农家院落,想到桑麻茁壮、开满鲜花的广阔田野,„„当然也有或因战乱、或因自然灾害的摧残而变得惨淡的荒原、变得凄凉的村落、变得残破的农舍。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在我国的诗歌天地里,古往今来都是诗人们辛勤耕耘的一个领域,而且代有收获,硕果累累。唐代田园诗虽然是在陶渊明的影响之下,它毕竟是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题材领域,诗人众多,佳作丰富,成就突出。
一、初唐田园诗的特点
初唐诗坛上,可以说是“田园”荒芜,禾苗稀疏,草木丛生。但王绩的一首《野望》以朴素清新的风格为盛唐田园诗开了先路。初唐田园诗特色和地位可以用袁行霈先生对王绩田园诗《野望》的评价来概括:“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
王绩是一位由隋入唐的诗人,他的诗歌质朴清新,在当时的诗坛上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不染梁、陈、华、靡华丽旧习,独树一帜。他的田园诗描写田园生活的惬意、田园风景的优美。《野望》中写道:“东皋薄暮望,徒依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洛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讲的是秋天的傍晚,薄暮暝瞑,行走在乡间的原野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秋色,落日的余晖给周围的环境涂抹上了一层淡淡的冷色。牧人驱赶着成群的牛犊从野外放牧返回,猎人的马上带着猎获的兽禽满载而归。这情景与《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中“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的情景何等相似。在《春日还庄》中写的全是农事:移草石,种稻梁,滋兰畹,造茅屋,温织室以浴蚕,暖蜜房以分蜂;而“竹密连阶暗,花飞满宅香”则展现给人们的是多么温馨的农家小院。又如《食后》诗曰:“田家无所有,晚食遂为常。菜剪三秋绿,飧炊白日黄。胡麻山耖样,楚豆野鹿方。始暴松皮脯,新添杜若浆。葛花消酒毒,萸蒂发羹香。鼓腹聊乘兴,宁知逢世昌。”农家吃自己菜园子里种的新鲜蔬菜,“三秋绿”和“百日黄”真是绝妙,色彩鲜明,指代有趣。芝麻饭作干粮,楚豆的滋味可以与野麋的肉香相比,新鲜的松皮脯,刚采来的杜若浆,也只有山野中才能享用到。用葛花来解酒,以茱萸花作香羹,如此美味,乘兴而食,其乐何及!在他的五绝小诗《秋夜喜遇王处士》中写道:“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干罢农活,荷锄归来,与乡间老友不期而遇,自然十分高兴,此时一轮秋月朗照,清光洒满了乡村,周围流萤点点,闪烁飘飞。给人万物自得、宁静安谧的感觉。诗人将自己的怡然之情融入了静美之景,如盐着水,浑然无迹。
初唐田园诗较著名的还有王勃的《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描写了一派醉人的美妙春光,沉醉其中不知不觉中把一切俗事抛开。《春园》:“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春天的田园里一片生机勃勃,诗人心情愉快,与友人一醉春光。两首诗描述了一幅多么美妙的田园春光图啊!
另有宋之问的《蓝天山庄》:“辋川朝代木,蓝水暮浇田。独与秦山老,相欢 5 春酒前。”前一句写田园的劳作后一句写与秦地老人欢饮春酒,其乐融融。这与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其二)的情景十分相似。
二、盛唐田园诗的特点
盛唐的田园诗描写自然,风格淡雅,手法白描,情趣盎然。明显的受为田园诗的创作内容和艺术风格奠定基础的伟大诗人陶渊明的影响。盛唐田园诗的创作主要以王维的、孟浩然为代表,他们的田园诗除了对优美的山野风光的欣赏之外,还包括了对温馨平和的人际关系、单纯快乐的劳动生活、甚至是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留恋和回归。其中,王维的田园诗是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雅优美,着色不浓,而意境清远;而孟浩然的田园诗有着“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色和魅力,内容上有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有对田园生活的关切,有情感真挚、意蕴醇厚的田园交往。当然,盛唐还有许多有成就的田园诗人,他们的田园诗都反映了盛唐时期农村生活的富裕和祥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真诚情感。
如王维的《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妙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中描绘了一幅田园风景图:夕阳的余晖给这幅图画打下了一个淡黄色的底色;牛羊从野外归来,笔墨遂勾连到墟落;接下来是村口的一个特写“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这是一个充满田园亲情的永恒的雕塑,有着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再下来又是一个原野的远景:雉雊在已经抽穗的麦田里欢叫,蚕儿已经快要作茧,桑树上的叶子已开始稀疏;又是一个近处特写“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劳作归来,碰到一起亲切交谈。最后系之以诗人的感慨。又如《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这一首诗主要是写景:广阔的原野上,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农田里白水清流,农田边碧峰静立,生动的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结尾透露出诗人对农家的关切之情。
如孟浩然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田园作》)等。对田园生活的关切:“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殷殷雷声作,声声雨足垂。6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夫,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田家元日》)等。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无禄尚忧农”的情怀,使得诗人与田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因而在诗中留下了情感真挚、意蕴醇厚的田园交往诗。如《裴司士员司户见寻》:“府僚能枉驾,家酝复新开。落日池上酌,清风松下来。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谁道山公醉,犹能骑马回。”这首诗是写故人来访,故人虽然不是田家农夫,但因为是在农村款待,环境在村庄,所饮是农家浊酒,所食是农家鸡黍,所以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孟浩然还有一首自己去农家做客的《过故人庄》“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堪称他田园诗中的代表作。第一句写自己应邀到田家做客。杀一只鸡,煮上黄米饭,这已经是农家接待贵客的丰盛佳肴了,可是诗人被待若上宾,自然要欣然前往。第二句写来到了故人的村庄,但见近处是葱茏的绿树将村庄亲切的环抱,远处隐隐的青山深情的伫立在村郭之外。“绿树”、“青山”,色彩鲜明,显示了蓬勃生机。若改为“大树”、“高山”,情景就令人索然了。第三句换了一个角度来写拜访宴饮的内容: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圃,端起酒杯谈话的主题不离开桑麻农事。在这样一个淳朴的农家小院里,面对着淳朴的农家故人,话题自然不是诗书仕宦,功名利禄,而只能是五谷民势如何?桑麻收成怎样?最后一句写欢会结束,即将分手,诗人没有写自己如何道谢、主人如何挽留双方如何依依惜别,而是说再到重阳日时还要来。结尾含义丰富、内涵深刻:一是对这次聚会十分满意,我还要再来;二是与故人友谊深厚,以至于在刚分手时就盼望再次重逢;三是这次是应邀而来,下次则是不邀自来;四是预约了下次聚会的内容是赏菊花,可是诗人不说“赏菊花”,而说“就菊花”,“就”过来欣赏菊花,表现出对故人的依恋之情。这首诗最能体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色和魅力,正如清人黄生所评:“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并烹炼之迹俱化矣。”
盛唐田园诗颇有成就的也有储光羲,他的田园诗数量很多,有《同十三淮偶然作十首》,其中有句曰:“田家惜功力,把锄来东皋。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不复问乡墟,相见但依然。腹中无一物高话羲皇年”等;有《田家东兴八 7 首》,其中有句曰:“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亩。闲时相顾美,喜悦好禾黍”、“满园植芙蓉,绕屋树桑榆。禽鸟知我闲,翔集依我庐”、“秋至黍禾黄,无人可刈获。稚子朝未饭,把竿逐鸟雀”等,皆清新自然,生动传神。特别是第八首,全面描绘了田家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的快乐,无忧无虑,天伦相亲,反映了盛唐时期农村生活的富裕和祥和;诗中的人物形象情态逼真,栩栩如生,真像一幅田园生活的风俗画。
此外,大诗人杜甫晚年也曾写过不少乡村田园诗。如描绘自己田园生活的《江村》中写道:“清江一曲抱水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为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又如描写与农夫亲切交往的《寒食》所写,不但诗人与田家关系融恰,两相交欢就连两家的鸡犬也相亲相近,不忍回来。另有他写过的一首长达三十二句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表现出了与老农之间真挚坦率的情谊。泥饮就是死缠着强行劝酒:“田翁逼射日,邀我尝春酒”,田翁“叫妇大开瓶,盆中为我取”,而且“自卯将及酉”,从早晨一直饮到傍晚,盛情难却,无法拒绝,“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最后因为喝的过量,醉中动作便难免粗鲁不讲礼貌起来,诗人对此非但不责怪,反而说“指挥过无礼,来觉村野丑”。只这十个字,便将诗人对待劳动人民的真诚情感和盘托出,表露无遗。
三、中晚唐田园诗特点
田园诗到了中、晚唐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渐渐失去了田园风光的优美,失去了田园生活的和美,失去了田园中人们之间情感的淳美。开始转向对田园生活辛劳的描绘,转向对乡村中民生疾苦的关注,转向对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晚唐时国运衰微,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田园荒芜,而诗坛上也是秋风飒飒,夕照昏昏。田园诗领域虽然诗人不少,但总体上是沿着中唐田园诗的路子,只是通过田园生活凄苦的描绘,对社会现实的抨击格外直露、强烈。
如中唐诗人元结的《贫妇词》:“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凄。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鹿。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出门望山译,回头心复迷。何时见府主,长跪何之啼。”写出了农村贫苦妇女内心痛苦,自己怀抱中的小儿,还不如山下的小鹿,因为无法交纳租税,恶吏每天来催逼,将庭前的田地都踩出了一条小路。还有他的《舂陵行》和《贼退示官吏》都表现了诗 8 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又如中唐诗人戴叔伦的《女耕田行》:“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姐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疏通畦垄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东邻西舍花发尽,馀芳泪满衣。”诗人以沉痛的笔墨描写了一个典型的事例,即男丁都到前方去打仗了,姐妹俩刀耕荒垄,苦不堪言。通过这样个别事例来反映社会的一般,显示了农村民生凋敝的普遍情景。还有韦应物的《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诗人以满腔的同情,描写一年到头“田家几日闲”,一家老少都到田里干活,早出晚归,“饥劬不自苦”,到头来收到的粮食都被官家掠去,自己家却“仓廪无宿储”,而且还有没完没了的徭役。最后诗人自惭不耕而禄,其禄正是老百姓的血汗。全诗感情真诚,表达了对劳动民众辛劳耕作的关怀。
中唐诗人张籍也在《野老歌》中写到:“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老农辛苦一年,收的粮食却“输入官仓化为土”,自己只能带着孩子到山上去采摘橡树的果实来充饥;而富商们却生活奢侈无度,就连船中养的狗也经常吃肉。对劳而不获,获而不劳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进行了抨击。
晚唐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抨击更强烈了。如杜荀鹤的《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被战争夺去丈夫的寡妇用麻苎做的衣衫难以遮蔽身体,食不果腹,鬓角的头发焦了,虽然逃到了深山最深处,但是也没有办法逃避官府的征徭。如此深刻的揭露已经到了字字带血,声声带泪的愤怒控诉的地步了。
又如皮日休的《橡媪叹》:“秋深橡子熟,撒落榛芜冈。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穗 9 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讷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狡吏部位刑,贪官不必賍。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这首诗以拾橡子的老妇人的口吻,诉说了官府将老百姓辛辛苦苦种的粮食以大斗量进的鄙劣手段,全部收刮干净了。老百姓没有办法,只好以橡实充饥,勉强活下来。而官吏们横征暴敛,贪赃枉法,明目张胆的掠夺民脂民膏,赤裸裸的连一点假仁假义都不讲。这里的橡媪形象和他的不幸遭遇,正是封建社会里广大农民悲惨命运的缩影,具有十分深刻的典型意义。
总之,唐代的田园诗一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整个唐诗中一点儿也不亚于其他题材领域的诗歌,而且基本艺术风格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另一方面,田园诗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取得的成就也不尽相同,所呈现出的特色也各不相重。但这些田园诗,都像一颗颗大大小小的星星,汇聚在唐诗的灿烂银河里,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3.张浩逊.唐诗分类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4.唐诗三百首.山东教育出版社.5.中华诗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6.古今诗文选.7.千家诗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
第四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http://weibo.com/yhbjz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http://weibo.com/yhbjz
【摘要】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对中国当前的考试制度提供了很多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度考试制度选贤任能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人分为被管理者和专门的管理者,后者居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这批“居于社会之上”的“统治者”和“国家代表”,就是官吏。官吏是行政制度的具体实施者,没有官吏,行政权力无法行使,行政制度无法实施,行政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则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各朝官吏的设置与沿革情况,还包括中国古代官吏的选举、任用、考核、奖惩、监察、待遇、致仕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在行政制度运用过程中,有关官员的人品、才能和作风,必然直接关系着制度执行的公正和效率,并且影响着行政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社会效果,决定着这一制度的成败。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施行了1300多年(公元606年—1905年),几乎和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对我国的官制、民族心理,社会,文化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今天的考试制度也提供了很多启示。
一、科举制的历史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取士制度,在其1300多年的发展中,以其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渐由兴盛走向衰朽,以至不得不被废止。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魏晋以来,官员大多是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弟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身份低微但有真正才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到了清代,科举制度贯彻的则是民族歧视政策。学校以四书五经为主,但近代的社会很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旧的科举制度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文人批评它,开明的官员要求废除,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1905年宣布废除了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科举制度的制度优越性
科举制度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三、科举制度的制度弊端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精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比如明清实行的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科举制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科举制度植根于我国的具体土壤,即有赖于我国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在人口、发展水平与文化认同上的巨大优势和封建生产力方式
不断向周边地区拓展的历史现状。它的存在既依赖于专制王朝,又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历史。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创造。它客观上使中华文化统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来,这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如果以科举制度奠定基础的隋唐为界划分我国历史的前后期,也可以看出,后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凝聚力与稳定程度要大于前期,这与官僚铨选制度由“察举征辟”到科举考试的演变也密切相关。虽然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考试制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是同样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科举制度对现代考试制度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第一,考试制度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变革之时,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历史时期,考试制度必须适应人才观念的转变而改革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拔合格的人才,满足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二考试制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是有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的。我国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表明,这一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考试的权限相对集中在上面比分散在下面利多弊少;二是国家考试的标准客观性大些比主观性大些利多弊少。这两点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特别重视的。
第三,考试制度对一定的教育制度,特别是对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种健全的合理的考试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必将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特别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旺,并且促进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否则,它也必将起着相反的作用。因此,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应该伴随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从内容到手段、从程序到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特别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提高。
四、结语
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借鉴古代科举制度以及其他的考试制度,会对我们今天弊端重重的考试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吴玉琦:《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略论》,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 年第3期;
3、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4、任爽:《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第五篇: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摘要:山水田园诗起源于晋代,其中代表是东晋时期的谢灵运和晋代的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已是代代经典相传的佳句,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王维和孟浩然成为当时的主流。这类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优美典雅,风格恬静清秀,语言清丽洗练。整首诗句都体会着作者的真实情感。关键词: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
东晋时期,陶渊明等人形成了一种东晋田园诗派,南朝山水诗派则以谢灵运、谢脁为主,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这些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唐诗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一种繁荣的局面,山水诗出现了丽日惊天的奇观,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感情,意境幽深,色彩雅淡,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一唐代山水田园诗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在盛唐时期,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国家昌盛,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优越,为四处游山玩水,欣赏风景提供了一定得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当时的唐朝盛行佛道思想,道家的崇尚自然以及追求自然的和佛教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当时的文人提供了精神条件。文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不免的对风景和自然发起兴趣,诗歌的创作中就逐渐转变成描绘山川美景,乡村的田园风光为主题。进过一定时期的发展,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不是影藏起来道德,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致。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中最有特点的一种诗体。
山水田园诗的具体风格以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为主。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二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
王维(701-761)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摩诘,太原祁人。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诗代表了全盛的开元天宝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气象。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代表作有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
一、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美
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以动衬静,王维的田园诗和山水诗都表现了静的意境美,但静的特点在此二类诗中还是有差异的。其田园诗在优雅闲逸的情致和明朗淡泊的气氛中描写的多是闲静的意境;而他的山水诗,在幽深冷寂的氛围和浓厚艳丽的色彩中,表现的多是幽静的意境。静中有动王维在山水诗创作中,是同时以诗人的灵心、画家的慧眼和音乐家的锐耳来捕捉、表现自然美的。他把音响的描写当作为自然山水传神写照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声音成为构成形神逼肖、气韵生动、具有立体感的自然景物形象的要素,他对自然音响的素材能严格地选择、提炼,能融情入声,并运用多样化的手法使音响和景色和谐交流,使他的“有声画”显出鲜明特色。
二、空灵剔透,虚幻静谧,富于变化的意境美
王维调动了他作为画家、音乐家、诗人的一切艺术手段,善于发现并把握那些特定的客观景物,艺术再现并创造独特的意境。如《鸟鸣涧》;莓苔青色可以浸染人衣。
三、原生态的感悟和气质美
王维的诗给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气质、人的性格、人的精神,从而使他的诗形神俱佳、气韵生动。如《山居秋暝》。
四、空灵清妙的禅意美
唐代经过佛教僧侣与那些宠信佛教的统治者不懈的努力,佛教教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唐代社会审美心理结构的一块主要基石。王维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早年学佛,终身信奉,乐此不彼。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能在总体上概括雄伟壮阔的山水景色,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各种自然事物,笔下的自然意象,有雄壮之美,也有精微之趣,欣赏王维的山水佳作,能够增强我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王维的山水诗蕴含着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景象,我们可以通过是个看到祖国的魅力江山,句句都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灵,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给我们中国的是个带来了宝贵的文化资源。
例:《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旧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事虽写的是山居秋暮的幽静景色,但诗人却将自己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寄语于诗中。诗人用富声、光、色、态的语言,点染着大自然的一山一水,给人以平淡、自然、含蓄、空灵的艺术美感。如山水画赏心悦目,清秀新丽,使人怡然自适。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代表作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诗歌语淡而味浓,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孟浩然注意借景物来烘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旷逸之情与静谧之景交融,营造了美妙的意境。完美的意境是诗人与自然、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无形之情与有形之景的和谐统一中完成的。它是鲜明性与含蓄性、形象性与哲理性的统一。孟浩然笔下的山水田园诗已经达到了融情于景、情景融化的境地。他善于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具体的客观景物联系起来,把景物渲染成主观情景的诗歌意象,从而达到移情的效果。
孟浩然诗歌的总体风格是冲淡。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在描写山水田园时,很少极力去摹写,也很少雕琢粉饰。诗人信笔所至,着手成春,随手拈来,决不故意用力渲染,行文之间没有太多的波澜,而是平静如水。诗歌节奏的运动不是大起大落、忽疾忽徐,而是始终是缓慢舒展的。例:孟浩然的七言诗《夜旧鹿门山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秀才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此诗为孟浩然四十岁时赴长安术仕不遂,漫游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隐居,绝意仕进。这首诗就是一时期的作品。
这首诗从时间来看,由渡头日落到鹿门月照,由昏暗到光明;从行来看,由喧闹的渡头到寂寥的轻松,脱离烦嚣的尘世,来到清幽的山林,人向江村,我归鹿门。暗示两条不同的道路,两种不同的归宿。
后四句描写鹿门山清幽寂静的境界,似乎“别有天地非人间”,而诗人清高超脱,怕然自得的隐士形象也十分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
三唐代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王维和孟浩然可以再唐代时期的一大家,他们的创作影响着后人对诗歌的创作。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大多运用五言格律的形式写作,在当时已极富盛名.在他的诗中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有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的生活的反映.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变化多恣,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有时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有时刻画细腻,引人深思,有时生动逼真,有时含蓄凝练.王维还善于来用多种色彩,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
在当时不仅有王孟还有韦应物和柳宗元也创作了不少山水田园诗,与王维投怀到大自然不同的是韦应物的是个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成分,韦应物的使各种常带缺少政治热情和生活热情的思想感情,给人一种冷清孤寂的感受。而柳宗元则带着仕途的创伤投入到山水的怀抱,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他有些诗有模仿谢灵运的成分,还有的诗作注意总体气氛的烘托,语言上显得峭拔。
胡应麟说:“王维清而秀,浩然清而旷,韦应物清而润,柳子厚清而峭。”
山水田园诗以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为主题,提倡用清新脱俗的语言来阐发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他们将那种爱国却无可奈何的感情用自然事物代替所表达,内容含蓄,语言委婉,他们的这种创作风格对后来的宋词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亦是如此“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主管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把握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写作介壳,让我们更加清晰的品味出山水田园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