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持股计划(ESOP)与国企产权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员工持股计划(ESOP)与国企产权改革 作者:肖 蕾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4期
[摘 要]在“民进国退”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进程中突然杀出个郎咸平,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轩然大波,对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和操作方式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文章结合我国国企改革的实际形势,提出了ESOP在我国国企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国企改革中职工持股运行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持股计划;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国企员工持股操作要点
员工持股操作要点 | 国企改革放大镜
员工持股最早起源于美国财政部长阿尔伯特·盖莱丁,他认为“国家的民主,不仅应包括政治民主,还要包括经济民主。”因此在1797年卸任之后,他在自己的玻璃厂推行员工持股制度,促进了公司经济效益。1956年,美国的政治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正式提出“二元经济学”理论,认为“员工持股代表民主的资本主义”,从理论上界定了员工持股的概念,标志着员工持股正式成型。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司法部门予以政策支持,员工持股开始盛行。
学者们普遍认为员工持股通过使员工获得企业增值收益,激发其股东意识,进而促进员工以“主人”的身份在企业内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员工持股又被称为“金手铐”,能帮助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员工持股还意味着股权的适度开放和分散,这些持有股份的员工基于股东身份,产生股权意识和股东责任,对公司的发展和管理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促进企业优化经营,避免“一人责任制”的风险。
通过观察我国部分上市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前后的净利润增速,正略咨询认为员工持股对企业效益有正向促进作用,与国企混改目标高度一致。
图1:部分上市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前后效益对比
数据来源:民生证券,正略咨询分析
然而,员工持股涉及到企业内部许多重要人员的利益,过程复杂、风险系数高,操作不当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企业内部不公平甚至引发股权纷争。在混改的大背景下,员工持股关系到国企能不能获得内部人员的支持,决定了国企混改的成败。正略咨询结合相关政策要求和大量国企员工持股案例的基础上,认为国企应综合考虑九个要素,包括激励对象、激励额度、授予价格、时间周期、股份来源、出资方式、持股方式、管理模式和退出机制。在九个要素全部处理得当的情况下,员工持股才能激励员工、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图2:员工持股“九要素”操作模型
图2:员工持股“九要素”操作模型
01
要素一:激励对象
选择激励对象的重点在于设置筛选条件。筛选条件要做到:有甄别度;公平公正;合理流动。有甄别度指设置的条件要能筛选出来企业内少部分人,避免出现股权过于集中或全员持股、平均持股、大锅饭等现象;公平公正指持股员工身份应符合政策中要求的“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合理流动指持股人身份不能固定在某一部分人身上,要通过设置股份交易方案和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保证人员的轮换。
需要考虑到的政策包括但不限于:
1、企业中特定人员不允许持股。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允许持股;外部董事(包含独立董事)、监事(含职工代表监事)不允许持股;直系亲属多人在同一企业时,只能一人持股;
2、不允许上持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及其各级子企业改制,经国资监管机构或集团公司批准,职工可投资参与本企业改制,确有必要的,也可持有上一级改制企业股权,但不得直接或间接持有本企业所出资各级子企业、参股企业及本集团公司所出资其他企业股权;
3、不允许左持右。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鼓励辅业企业的职工持有改制企业股权,但国有企业主业企业的职工不得持有辅业企业股权;
4、参与持股人员应为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且与本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5、未上市的国有企业,股东大会人数不得超过200人。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历史贡献、未来贡献、职务重要性三个角度建立模型,分别选择司龄、以往业绩、能力、经验、态度、岗位重要度差异系数等参数进行岗位评估,股随岗动,进而确定公司重要人员作为激励对象。
案例分析:
某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员工持股进行混改
挑战:国有科学院经营多年,员工活性降低且流失严重,效率低下。
方案:制定“核心骨干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模式进行混改。将员工股分为岗位股(管理者强制购买)、职级股(自愿购买)、司龄股(自愿购买);通过建立岗位矩阵,同时辅以身份、职级、司龄等多项条件筛选持股员工,最终确定104名持股人员,共同拥有企业的15%股权;员工可以自筹资金购买、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持股,其中技术入股需要有规定的证书和估值;管理者持股是普通员工的8倍;持股3年内不得转让。同时,还制定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为后续新进符合条件的人员持股预留空间。改制后,员工人数上涨,工作积极性大增,于2017年上市。
经验总结:通过员工持股的方式进行混改,引导团队建立一致的价值观,为混改成功奠定群众基础;同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绩效模式,形成清晰的岗位矩阵确立持股人员,避免争议。
02
要素二:激励额度
设置员工持股激励额度需要考虑总量和各量。按照政策规定“员工持股比例应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确定。员工持股总量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30%,单一员工持股比例原则上不高于公司总股本的1%。”虽然设置了上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企依然面临设置具体持股比例的问题。
正略咨询建议,在考虑持股总量时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阶段等因素决定。一般来说,知识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企业在最初发展阶段,企业资产价格不高,为了留住人才会设置较大的持股比例,一般在25%左右;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则相对较少在5%左右;上市公司相比于非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比例较低,一般不超过3%,主要因为其股权结构丰富,股民持有了相当一部分股权。
图3:部分非上市国企员工持股数据整理
数据来源:《国企改革探索与实践》系列丛书,网络公开资料,正略咨询分析
图4:2015年-2017年上市国企员工持股数据整理
数据来源:民生证券,正略咨询分析
考虑个体量时,采取“以岗定股”的策略,结合企业战略目标,构建岗位矩阵,参照岗位重要程度分配不同额度的股份;同时也要考虑薪酬系数、人才价值系数、考核系数、司龄系数等等;最后征求员工意见,适量调节。员工持股各量影响因素较多,建议一企一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03
要素三:授予价格
确定员工入股价格要考虑员工持股总量、员工薪酬水平、员工知识产权申请情况、与战略投资者入股价格的关系等诸多因素。按照政策要求,“在员工入股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对试点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员工入股价格不得低于经核准或备案的每股净资产评估值。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员工入股价格按证券监管有关规定确定。”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防止股权投机交易,上市国企经常以股票市值、非上市国企经常以市场评估价值为基准确定员工持股授予价格,并与战略投资者“同股同价”、“同股同权”。
案例分析:
杭州新天地核心管理团队在前海人寿进行增资扩股的同时增资持股,即员工持股定价也为在产交所挂牌的股权成交单价。
根据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并经杭州市国资委核准的《杭州杭州新天地有限公司拟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坤元评报(2015)519号),杭州新天地评估净资产价值为191,868万元,实收注册资本为50,000万元,因此挂牌转让的73.90%股权计36,950万元对应净资产评估价值为141,790.45万元,故股权转让挂牌起价人民币141,800万元,最终前海人寿以141900万元成功竞得,所以前海人寿对杭州新天地进行增资扩股的价格为3.84元/计价单位(141900万元—36950万元),员工持股定价亦为3.84元/计价单位。
04
要素四:时间周期
设置封锁期首先是为了切实达到员工激励和“金手铐”的作用,连接员工与企业组成命运共同体;其次是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避免员工与其它投资者进行非正常交易,造成股权失控的后果。
按照政策规定:
1、员工持股应设定不少于36个月的锁定期;
2、企业上市前持股的员工,不得在企业首次公开发行时转让股份,并应承诺自上市之日起不少于36个月的锁定期,锁定期满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转让股份不得高于所持股份总数的25%。
05
要素五:股份来源
政策规定,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应以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的方式进行,遵循“存量不动、只动增量”的原则,在避免转让存量国有资本的前提下,丰富持股结构。
图5:员工持股股份来源
06
要素六:出资方式
持股员工必须保证出资真实性,实现个人与企业风险共担,否则起不到激励员工的效用。按照政策规定:
试点企业、国有股东不得向员工无偿赠与股份,不得提供垫资、担保、借贷等财务资助;
持股员工不得接受与试点企业有生产经营业务往来的其他企业的借款或融资帮助;
持股员工可以现金出资(自筹)、科技成果出资两种方式持股。实际操作过程中现金(自筹)出资的可以按照一次性出资或分次缴纳的方式;以科技成果出资的应提供所有权属证明并办理转移手续,一般常用于国有科研院所等单位。
07
要素七:持股方式
政策规定:“持股员工可以个人名义直接持股,也可通过公司制企业、合伙制企业、资产管理计划等持股平台持有股权。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方式持股的,不得使用杠杆融资。持股平台不得从事除持股以外的任何经营活动。”
实际操作中非上市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多采用成立有限合伙企业间接持股,避免承担无限连带风险;也减少了股东人数,满足“非上市企业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的限制”,同时便于持股人管理。上市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多采用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股,通过在二级市场购股或参与增发,统一委托第三方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案例分析:
2017年5月中国电器院完成员持股混合所有制改革,骨干员工持股比例22%。操作时,450名持股员工并不直接持有企业股份而是通过成立合伙公司,再以合伙公司的名义去持有中国电器院22%的股份,每年薪酬绩效评定后进行股份调整只在合伙公司内进行,这样既保证中国电器院持股结构稳定,也能保证员工之间合理的股份流动,使员工与企业的“绑定”既灵活又稳定。
参与持股计划后,中国电器院的员工年流失率从10%下降到4%左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利润总额同口径增长50%。
08
要素八: 管理模型
员工持股完成后需要建立机制和部门进行股东、收益、股权流通的管理,根据政策规定“通过持股人会议等形式选出代表或设立相应机构进行管理公司各方股东应就员工股权的日常管理、动态调整和退出等问题协商一致,并通过公司章程或股东协议等予以明确”。
实际操作时,如果持股人数较少,则选出员工股权代表进入董事会代为行使股东权力;如果持股人数较多,则设立持股人会议和员工股权日常管理机构代为行使股东权力。在后者的情况下,持股人会议是最高权利机构,负责选举、罢免管理委员、运功持股计划变更等重大事项;管理委员会则负责与资产管理机构对接、召开会以等日常管理事务。
案例分析: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是国内知名发光二极管外延及芯片生产商,2014年、2016年先后以筹集资金购买公司上市股票的方式开展员工持股。两批共2,077人参与持股,筹集资金9亿元左右,共持有公司2%的股权。为了对持股人、收益分红等事项进行管理设立持有人会议和管理委员会。其中,持有人会议负责:
选举、罢免管理委员会委员;
员工持股计划的变更、提前终止、存续期的延长;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内,是否参与公司配股、增发、可转债等方式融资活动; 授权管理委员会监督员工持股计划的日常管理;
授权管理委员会行使股东权利或者授权资产管理机构行使股东权利; 授权管理委员会负责与资产管理机构的对接工作;其他管理委员会认为需要召开持有人会议审议的事项等事项。
管理委员会负责:
召集持有人会议,执行持有人会议的决议; 代表全体持有人监督员工持股计划的日常管理;
代表全体持有人行使员工持股计划所持有股份的股东权利或者授权; 资产管理机构行使股东权利; 负责与资产管理机构的对接工作; 管理员工持股计划利益分配;
决策员工持股计划弃购份额、强制转让份额的归属; 办理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继承登记; 负责员工持股计划的减持安排; 持有人会议授权的其他职责等事项。
09
要素九:退出机制
退出机制应能使持股员工合理流动、同时涵盖持股人员发生特殊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等问题。政策中规定:“持股员工因辞职、调离、退休、死亡或被解雇等原因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在离开企业12个月内将所持股权进行内部转让。转让给符合条件的员工、持股平台或非公有资本股东的,转让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转让给国有股东的,转让价格不得高于企业上一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
实际操作中,封锁期满或者公司发生中重大变更时,员工可将持有股份内部转让或由大股东以N倍价格回购。后记
本文介绍了正略“员工持股九要素操作模型”,协助国有企业开展员工持股。根据正略咨询多年来协助国有企业设计混改方案的经验,员工持股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筛选骨干、分配股份,这一改革涉及企业内部重大人事利益,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甚至会影响其他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因此需要进行全方位协调。此外,员工持股后,如何让人员合理流动起来,做到股随岗动、内部公平是国有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设计相匹配的薪酬、绩效和员工发展体系是必不可少后续环节。可以说,员工持股并非是混改终点而是起点。
第三篇: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
一,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历程
20世纪20年代,美国掀起一次雇员所有制的运动,被称为 “新资本主义”,公司鼓励雇员用自己的积蓄和资金购买 本公司的股票,其目的是为公司提供新的资金来源和激励 员工的积极性.但因为没有法律上的保障和理论上的支持, 这次运动没有形成应用的规模.到30年代,美国只有2.5% 的员工购买了10亿美元的公司股票.二战后,路易斯凯尔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员工持股思想.由于当时的法律禁止员工借款购股,因此无法实践其理论.在美国参议院财经主席拉塞尔朗的支持下,美国在税收, 融资上都相应的增加了一些有利于雇员持股计划的内容, 最终通过了著名的《退休员工收入保障法》.80年代后,ESOP发展迅速.到1998年,美 国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及其它实现员工持股 的企业有14000多家,有3000多万职工持股, 雇员持股计划涉及的总资产超过4000多亿 美元.英国90%以上的非国有公司实行员工 持股,日本92%以上的上市公司实施了职工 持股计划.二,ESOP的特点
特别的养老金福利计划 贡献明确的计划 ESOP可以和其他职工利益相结合 ESOP可以与员工退休计划紧密结合 ESOP是建立在于其支付的基础上 ESOP并非是雇员主动认购 ESOP要受到为公司的服务年限限制 重视利益而淡化股权的充分行使
(一)特别的养老金福利计划
其特别之处有三: 1,必须将部分资金投资于本公司的股份上;2,可以借钱融资购买企业股份;3,享受税收优惠.企业 个人(二)贡献明确的计划
在美国,职工的养老金计划可以分为“利益明 确的计划”和“贡献明确的计划”两种,不同 的计划有相应的税收规则.ESOP作为一种贡献明确的计划,要义有三: 1,公司不同意支付职工的某些具体福利.公 司对该计划的贡献金被分配到职工的账户上.2,明确的贡献金计划都有一个明确的公式, 将公司的贡献金分配到职工的个人账户(工资, 年限)上.3,与明确的福利计划不同,贡献计划实行的 原因可以是退休之外的其他原因.(三)ESOP可以和其他职工利益相结合 例如同利润分享计划,现金或延期安排计 划,退休者医疗福利计划等.1,当ESOP同现金或延期安排计划结合时被 称为KSOP.2,当与退休者医疗福利计划结合时被称为 HSOP.(四)ESOP可以与员工退休计划紧密结合美国实行ESOP,着眼于创造雇员退休收入的多种 来源.因此,参与这个计划的公司和雇员,必须 按照美国联邦法律的规定交纳退休税.为了确保 雇员收入,美国法律规定: 1,对于上市公司的雇员,退休时可以在市场上 自由出售其所持股票.2,对于非上市公司的雇员,法律规定公司有责 任按届时评估的资产含量收回退休雇员所持的股 份.(五)ESOP是建立在
第四篇:浅谈员工持股计划
浅谈员工持股计划
周卓阳
员工持股制度(计划)是指企业员工通过投资购买、贷款购买或红利转让、无偿分配等方式认购本公司部分股权,委托员工持股会集中管理;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或理事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按股分享红利的一种新型股权形式。
建立员工持股计划,既可以使员工以劳动者和所有者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又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将企业效益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基本的人力要素。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员工持股计划是一个有着广阔市场潜力的金融产品,企业吸收个人股份增加了发展力,同时改变了员工的收入构成,减少了为不断提高员工收入而发生的货币支出;对员工个人而言,由于持有公司股份而具有了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员工在通过工作取得工资货币收入的时候,也可获得资本收益,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银川市商业银行在成立初期已发行了内部员工股,虽然目前员工大多数持有内部员工股,但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的员工持股制度。因此,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必要建立员工持股制度。这次我行增资扩股正是实现员工持股计划的良好时机,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这一产品的开发,及早研究并制定员工持股计划和操作方案,通过增资扩股,实现员工持股计划。
一、员工持股范围和持股额度
银川市商业银行员工持股的范围应包括以下人员:一是在本行有劳资关系的在岗的管理层以下的员工(包括在各支行的所有正式员工;本行派往关系公司工作,劳动人事关系仍在本行的员工);二是所有在岗的高级管理人员;三是本行董事、监事。
因员工持股带有很大的福利性,因此退休、内退的职工,死亡、调离、开除的职工;临时工、反聘人员以及其他非正常情况下的员工不宜列入持股的范围。
员工持股的股份分配。员工持股资格由董事会决定,非本行员工不得以任何方式参加内部员工持股。员工持股规模根据本行规模、经营情况和员工购买能力以及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员工股总额占本行总股本的35%左右。员工持股额度应结合员工个人的职务、岗位、职称、学历、工龄、工作业绩和贡献等因素,通过评分的办法确定员工认购的股份数额。对在我行成立之前就持有的员工个人股应根据其自愿的原则确定是否应包括在所定额度内,但原则上个人持股额度不应低于规定额度。
对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股权设置的比例,一般员工可以自由认购,中层管理人员必须足额认购,而高层管理人员则必须大量持股。董事长、行长持股额原则上为员工平均持股额的5-10倍。如南京规定公司董事长、经理持股额为一般员工平均持股额的10倍左右,公司内高级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可视情况提高持股比例,并适度提高中层管理人员、业务和技术骨干的持股限额,鼓励业务和技术骨干多持股。我们可以借鉴南京的做法,让高级管理人员、业务和技术骨干等多持股,使其与企业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我行持续稳定发展。
二、员工股的来源和资金来源
对股份制企业来讲,股本的变更要有相关部门的批准,经过股东大会的通过,并办理相关的工商注册手续。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的有关法律法规下,个人直接受让国家股和法人股难度很大,因此,在确定员工持股时,要根据我行的具体情况确定股份来源。利用增资扩股增发个人股,是我行股份来源的首选方式。如何解决员工股份的资金来源,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多种形式的出资方式。
方案一:由员工个人出一块,公司拿一块,银行贷一块的方式,使员工使用一种有成本的资金,它是由企业、员工和银行风险共担的一种资金来源方式。采取这一方式,既解决了员工资金不足的问题,又有效地提高了持股员工对企业的关切度,同时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避免了全部由公司垫付资金的问题,因而它是能够满足员工持股根本目标的资金来源方式。
方案二:改革薪酬支付方式,按基本工资和员工股份向员工支付,每月从员工工资中扣除一部分(如5%-10%)作为持股投资,可以统一规定扣除率或员工自定扣除比率。
方案三:贷款购买股份。作为员工购买股份的投资,并用每年员工持股的收益偿还贷款。既能减轻员工家庭经济压力,购股资金又可以一次到位,不需员工拿出家庭储蓄和金融财产。
方案四:普通员工如果用现金购买有困难的,可以将预扣部分效益工资和员工持股结合在一起考虑,对完成任务的支行,返还所扣工资;对没有完成任务的,把所扣的部分全部认购成个人股份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奖励给予完成任务的员工,另一部分返还给没有完成任务的,具体比例按完成任务情况计算。
方案五:将部分净利润分配给持股的员工,将工资、奖金结余量化给员工,将积存的公益金、福利基金、奖励基金等属于员工公共积累的资金按规定分配给员工。这样有利于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为公司和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
方案六:回购目前非本行员工持有的社会个人股。
方案七:将员工股以福利的形式分配。将员工持股计划与员工退休计划、养老计划结合起来,员工股由企业以优惠的价格受让给员工,并随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和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而逐年递增。但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兑现,也不保证向员工提供某种固定的收益或福利计划,而是将员工的收益同其对公司的股票投资、与企业的发展相联系,为员工的未来积累多种收入来源,让员工能在退休后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颐养天年,从而解除员工退休后的后顾之忧,激励员工长期为企业尽心尽力工作的作用,吸引和保留人才,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方案八:将净资产增值部分折成股份奖励有重大贡献的人员。以无形资产
入股,将科技成果、专利、专有技术等作价折股分配给有贡献的经营者和技术骨干,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引进科技成果,加快公司技术进步。
方案九:提取超计划利润的一定比例奖励经营者。通过直接购股、奖励股权与分红权、授予股份期权等方式,把经营者个人收入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方案十:设立岗位股,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股份,分配给经营者,以体现岗位价值。岗位股的所有权在企业,收益权归经营者。上岗者一旦离岗,则岗位股归还公司。当然,岗位股份价值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企业经营的好坏,时高时低。
以上方案各有不同的特点,要视企业具体情况,可以同时选用几种筹资入股方案。如公司补贴一块、员工现金一块、工资扣除一块、贷款购买一块、奖励一块的综合方案。
三、设立员工持股会管理员工股
员工持有本行股份,员工的劳动与资本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以产权为纽带与其他所有者结成利益共同体,增强了员工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切度和管理的参与度。但如果员工作为自然人持股,其份额既小又分散,分散的小股东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行使股东权利方面有很大困难。因此,必须通过员工持股会对员工持股进行集中管理。员工持股委员会由企业内部持股员工组成。员工持股委员会是企业股东会的一大股东,是企业内部股的管理机构,代表全体持股员工参与企业决策。
员工持股会可以在工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员工持股会作为股份制公司的股东,和其他股东一样同股同利。如果我行成立员工持股会并具有内部员工股1000万股,则员工持股会将成为比较大的股东,这样对我行的长远发展极为有利。首先,员工持股会代表了持股员工的利益,起到了分散小股东难以起到的作用,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参与意识和关切程度;第二,可以以大股东身份选举代表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员工的意见;第三,在资本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可以代表员工抵制外界对企业的恶意收购,从而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第四,员工持股会集中托管员工股份,并进行股份的日常管理工作,改变了员工股管理松弛的状况;第五,为经济上暂有困难的员工提供购买职工股的资金来源。
四、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
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是指总行领导班子成员)对我行的日常经营起着决定作用,但目前我行的薪酬制度,使得这些人员的收入与所承担的责任严重不符,根本不具备激励机制。所以,改变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使之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更为重要。
由于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员工持股计划的效率高低,取决于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机制的成功与否。推行持股的目的是使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结成高相关度的利益共同体,加强经营管理者的责任心和对企业发展的关切度,使企业经营管理者行为规范化。首先,在股份认购上企业管理者有最低持股额的限制,使管理者对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收益也同样数倍于一般员工。这一数量限制既保证了企业管理者拥有充分的表决权,又激励管理者慎用表决权;其次,不同于一般的员工持股,也可规定管理者所持股份在其任职期及离职后两年内不得转让。管理者在离开企业两年后,经员工持股会离任审计,由企业回购,转由继任者购买,这就有效避免了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三,管理者处于企业最重要的岗位,他们倾注了大量的专用性资产,并承受企业经营决策的风险,理应获取相应的报酬。在管理者的收入构成中,奖励收入所占比重较大,以加强管理者与企业的利益分担机制;最后,从员工股金使用上,保证员工权益上的落实、投资收益的实现,是推进内部员工持股制度的物质前提。员工持股会所筹集的资金进入企业后要发挥资金的总体优势,不断提高整体效益,保障员工投资的回报。
六、明确规范员工股权的管理
一要严格规范员工持股制度中的员工股份转让行为。在制定内部员工持股章程时,应对员工退休或离开企业时的股份处置作出明确规定,由企业按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回购,也可以在企业内部转让并由符合一定条件的新员工购买。因为员工股要进入公司资本金,所以不得退股,不得上市交易,仅作为分红依据,职工离休或调离、辞退时,职工死亡、退休,被辞退、开除、除名,申请辞职、调动退股时,按每股净资产值套现,必须内部转让。
员工股权管理的相关规定涉及持股员工权益。在我国,在各省市有关员工持股的暂行办法或试行条例中,大多对员工股作了禁止转让的规定。员工股股权的取得在购股资金方面通常获得了国家、企业的支持,若对其转让不予限制,不仅会导致员工持股制度的解体,而且还将对证券市场造成冲击,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原则上应禁止员工股的退股、转让和继承,只在员工退休、或因死亡、调离、辞职及被企业辞退、除名等情形而脱离企业时,才允许其依法向其他员工转让其实际持有的员工股,或由员工持股会在法定期限内回购其实际持有的员工股。
二是在增资扩股时,要根据未来发展的需要,预留部分股权,以供具备资格的新增员工认购或分配。
三是灵活处理员工持股分红问题。对于使用银行贷款员工股权所获分红,应首先用于归还贷款和借款,待贷款还清后,才能将分红给予员工。对入股的个人,应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在初期几年内,红利分配应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直接给予员工个人,以减轻员工在筹资购股过程中形成的还款压力,减轻员工负担;第二,应逐步减少现金分红的比重,增大采用股份分红的比重,鼓励员工分红用于再投资,以使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密切结合进来。
七、努力发挥员工持股制度的监督作用
员工持股后其身份具有双重性,他既是劳动者又是股东。作为股东,公司的经营性收益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员工对企业的各种经营
行为进行主动监督是从关心自身利益出发的,因而这种监督是自发的、持续的,不需外部激励的;作为劳动者,他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层次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实际状况和各层领导人员、管理机构等了如指掌,因而能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并迅速通过自己的代表,经过法定程序反映到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监事会是否依法依章纠正错误同样受到员工的密切关注。员工的这种自下而上的监督具有直接、及时、深入、面广、多层次、多角度等特点,其监督是非常有效的。同时,员工会加强对自身进行约束与监督。员工与股东身份的重合性,彻底改变了员工传统行为的价值观。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既与员工的工作效率有关,又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员工在工作中变得高度投入,自觉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大大提高了监督效率。
总之,通过全员持股,使员工与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达到风险共担、责任共负、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不同层面的员工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牢牢地捆在一起,企业经营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资收入,还直接影响到其分红收益,企业与员工形成了“产权—责任—利益”的纽带关系,员工感到不仅在为国家、社会劳动,也是在为自己劳动,员工对企业的经营、财产安全更加关心,工作更有积极性,也更加爱护企业,自觉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出谋划策、多做贡献。这样,就有效调动了员工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五篇: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如何设计
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如何设计
时间:2011-08-22
10:14 作者: 来源: 我要评论(0)
【找法网 股东权益】股权激励是指以股票作为手段对经营者进行激励的一种制度.所谓股权激励是指以股权为基础(stock—based)的激励制度,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限制性股票所有权(restrictedstockownership)和股票期权(stockoption)
股权激励方式是指企业通过在一定条件下、以特定的方式(股票)对经营者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股权,从而进行激励的一种制度,它能够将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结合起来使经营者站在所有者的立场思考问题达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收益共同发展的双赢目的。简言之,股权激励,是指企业经营者和职工通过持有企业股权的形式,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一种激励行为.如何设计“职工持股计划”方案?
企业应该如何设计“职工持股计划“方案?有人认为“职工持股计划“方案简单,便在没有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拿来别人的方案简单模仿,“照葫芦画瓢“.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有可能难以充分发挥“职工持股计划“应有的作用,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还有可能给企业留下无法解决的难题。“职工持股计划“方案表面看似简单,实则是有复杂的设计指导思想与设计规律的。
“职工持股计划“是一种制度资源,是一种运行机制,是一种运作工具,运用得当会对企业运作产生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作为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应该对“职工持股计划“这一有效的制度资源和运作工具有一个清楚和深入的了解。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如果能够对“职工持股计划“这一制度资源有深入的了解,设计出科学的方案,对企业充分挖掘其他资源潜力会产生重大作用。
设计“职工持股计划“方案需要首先了解方案有哪些要件,然后要清楚设计这些要件时需要考虑哪些企业的内外部因素,还要了解与“职工持股计划“相关的工具。这三个方面是设计一套“职工持股计划“方案必须掌握的。
一、“职工持股计划“方案要件不同企业的方案要件有不同的途径选择和实施方式,下面是要件的主要途径选择:(一)股份来源:增量发行、存量转换。
(二)资金来源:职工直接出资、职工工资抵扣、企业资助、银行贷款。
(三)授予对象:全员持股、管理与业务骨干持股、经营层持股。
(四)授予时机:在何时授予。
(五)授予条件:年龄条件、工龄条件、其他条件。
(六)分配比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经营层、业务骨干与职工持股比例分配应该不同。
(七)载体选择:个人、持股会、持股公司、综合公司。
(八)形态选择:福利型、风险型。
(九)工具选择:实股、虚股、增值权等。
(十)股权管理:转让、回购、收益分配等。
(十一)交易方式:付款方式——一次付款还是分期付款。
定价方式——平价出售还是折扣出售。
(十二)职工参与机制:职工如何参与。
(十三)计划终止:终止条件、终止后的管理。
以上这些方案要件如何设计,决不是“简单“的或随意的,它与企业战略及企业的运作有必然的联系。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前提,并充分考察企业内、外部的多方面因素作出决定,这样设计的方案才能具有可行性,并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影响方案要件设计的因素(一)“职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和作用“职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可以有多种,以何种目的为主,对方案的设计会有重要的影响。“职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对雇员进行激励以解决代理矛盾。产权激励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员工股权,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践证明通过对雇员的股权激励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明显的作用。
2.人力资源开发。企业人才是稀缺资源,是企业竞争致胜的关键。而人才又是企业之间争夺的焦点,要想留住人才,给予股权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职工持股对鼓励职工进行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以职工持股形式实现的产权多元化比外部产权多元化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更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防范恶意收购。由于职工股份的相对稳定性,以及职工普遍不愿企业被别人收购而导致失业危险,所以“职工持股计划“是防范恶意收购的有效方式。
5.业主产权变现。当业主想要退出企业,出售产权取得现金时,将企业出售给本企业员工是有一种效率的交易方式。
6.实现利润共享。这是企业经营的更高理念,是企业的一种社会理念,所有者与雇员共同创造财富、共同拥有财富,实现经济民主。在共享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财富。
企业实行“职工持股计划“的主要目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综合性的。但是,“职工持股计划“的作用无疑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企业为一种主要目的实行“
职工持股计划“时,必然同时发生相关作用。如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实行“职工持股计划“时,必然发生产权结构的变化,也同时会产生利润共享作用。
7.优化财务结构。“职工持股计划“对企业的成本、利润、税收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企业可以利用它优化财务结构。
(二)“职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各方面的关系1.“职工持股计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企业市场战略是采取扩张战略还是采取收缩战略,直接影响到职工持股的资金来源方式。如果企业采取扩张战略,则职工持股资金来源宜采取增量方式,反之则应采取存量转换方式;企业的融资战略是利用资本市场,还是利用货币市场,也会直接决定职工持股的载体选择。如果企业融资战略是股票市场,则应采取间接载体。如果不全面考虑企业战略,则设计的方案可能会与企业战略相悖,其后果可想而知。2.“职工持股计划“与财务、税收的关系。企业可以利用“职工持股计划“所具有的成本调节功能,自主调节成本与利润,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并调节纳税额度。企业的利润与现金流量制约着回购政策的制定。
3.“职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特点的关系。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市场特点的企业“职工持股计划“方案的设计会有很大差异。比如,传统行业与高新技术行业“职工持股计划“方案的要件设计是有不同的。同一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职工持股计划“方案在资金来源的解决、持股比例的分配、工具的选择方面也有区别。垄断行业如果实施“职工持股计划“,其激励作用就不大。竞争行业实施“职工持股计划“激励作用就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