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国土资源干部培训之我见范文

时间:2019-05-13 09:4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国土资源干部培训之我见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国土资源干部培训之我见范文》。

第一篇:基层国土资源干部培训之我见范文

基层国土资源干部培训之我见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涉及千家万户,国土所是群众打开国土管理机构的第一扇门,国土管理难点在基层,薄弱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在国土资源系统,在传统的土地管理理论不断发展、深化的同时,一部分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新的土地问题也层出不

穷,与此同时,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的土地法律法规频繁出台,在客观上造成基层国土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法律法规知晓程度易跟不上工作需要,不断地老化。加强基层国土干部培训是更新知识、提高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基层国土干部培训中存在的不足

1.基层国土机构刚刚建立不久,职能设置、人员配备还有待完善。

国土干部应该是依法行使国家土地管理权的行政管理职能人员。在现实当中,那些在基层国土管理机构工作,编制还没有解决的人员,当然也就不应纳入干部培训之列,这也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工作在土地管理第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他们也就很难在工作中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如铁岭基层国土资源所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到目前已建所36个,都是县级国土局派出机构,都是事业单位,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8个,占50%,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8个,占50%。现有编制数183人,实际有人数183人。人员编制均为事业编,这与行政执法不相匹配。

2.现行的基层国土干部培训制度不能适应基层国土干部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1)培训中心不突出,广大基层一线国土干部得不到应有的培训。目前培训的对象主要限于县(市)级以上的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广大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第一线的人员很少得到培训。这与他们所承担繁重工作应加快知识更新的客观需要不相适应。一个基层所只有所长副所长少数几人参加过培训。虽然我市推行了“一人学习,全员受益”的做法,但因其他人员所学知识又经过了一个中间环节,故这种学习的效果如何,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2)培训机制不科学,基层土地管理人员得不到较高层次的培训。目前按规定,各基层土地管理所由市级土地管理机构负责培训,市级以上由省国土机构负责培训,就基层土地管理人员来说,面广量大,培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市级国土培训机构普遍没有专职教员,全靠临时兼职教员授课。这些兼职教员本身工作任务压力很大,没有教学经验,又没有专门时间去备课、调研,俗话说,没有名师当然不能出高徒。

3.培训缺乏长远打算,无法达到培训之目的。

当前的基层国土干部培训的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现在进行的培训往往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培训时间短;培训的知识不系统,参加的培训往往没有彼此间的系统联系;培训的单一性,培训内容主要侧重于国土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轻视了培养国土干部职业道德理念的培养。因为培训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培训归来的国土干部们作用还不够大,收效还比较缓慢。

4.培训方式单调,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经过培训的国土干部大多认为,现实的国土干部培训方式单调,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方式主要是授课教师满堂灌,培训的内容也主要是一些高深理论。这样的培训方式,被培训的人(学生)是被动的,教师仿佛是在完成任务,教与学两张皮,学生难以学到知识。从基层国土干部来看,他们极需要培训的知识更主要(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的是,如何解决土地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何运用新知识从事土地管理工作,以及如何熟练地运用土地管理技能。

二、加强基层国土干部培训的必要性

1.从层次管理上非常有必要加强对基层国土干部的培训。基层国土干部的素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石。俗话说“基层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全国土地管理最前沿的战士、占全系统职工总数32.3%的国土管部工作在基层,他们直接面对广大群众,面对工矿企业,面对各用地户,工作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国土系统形象。基层国土干部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土地管理的方向、进展和整体效果。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加强培训是树立国土系统良好形象的必要途径。

2.从人员只是结构上加强对基层国土干部培训有其客观的必要性。就铁岭地区基层国土干部来说,大学本科34人,占18.5%,专科116人,占63.3%,中专以下33人,占18%。其中:土地专业10人,占5.4%,经济及管理专业80人,占43.7%,测绘及信息技术专业11人,占6%,法律专业27人,占14.7%,其他55人,占30%。

虽然专科以上学历超过80%,人员素质较高,但具有土地系统专业知识的人员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队伍政策和业务能力、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而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基层国土干部政治、业务素质的根本途径,显然至关重要。

3.从越来越繁重的工作量上培训基层国土干部也日益迫切。基层国土干部教育培训是增强国土管理能力和提高

国土管理水平,保证国土工作顺利进行和国土管理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保护耕地,规范管理土地的重要途径。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矛盾不断显露,基层国土干部的工作量不断增加,日趋繁重的国土管理工作使基层国土干部不堪重负。如何解决经济发展的土地需求同保护耕地、规范管理土地之间这一矛盾,已成为各地基层国土机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虽然有待于多方面的制度支持与保障,但是作为提高基层国土干部素质重要手段的国土干部培训固然不可缺位。

三、对现行基层国土干部培训的一点建议

1.突出中心,切中要害,将基层国土干部培训作为重点。

应建立基础培训方法。增加培训人员层次。现实中各地培训对象仍以县级部门负责人为主,而基层国土干部由于土地管理工作繁重,培训名额的限制,很少有机会参加上级国土部门组织的土地业务学习和培训,迫切需要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因此,应侧重基层国土干部知识水平、职业道德、土地管理技能、方法的培训,加大基层国土干部的培训力度。

2.建立长期性、系统性的培训机制,促使基层国土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管理制度的不断加强,社会关系日趋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相应的土地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展,各类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土地管理工作的难度必然不断加大。基层国土干部要想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为形势是不断发展的,为此,也就要求国土干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如此同时,对国土干部的培训也应是长期的、终身的、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而不应该是蜻蜓点水似的,流于形式。使国土干部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用思维、知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高素质来树立自身所发出的管理的权威性。

3.改变现有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应有针对性。

培训只有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进行,才能达到教育培训之目的。为此,在国土干部培训中,应进行交流互动式培训。让教师在互动中发现问题,从而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生在主动中学,学以致用。在培训内容上,不能脱离土地管理工作实际,要以土地管理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主。为此,最好多一些案例式教学法。案例不仅反映各种社会现象、经济发展状况、法制建设水平,而且如实地展示了土地管理者对土地法的理解、管理意识、执法精神、分析能力、管理技能等综合能力,换言之,案例是土地管理者素质的真实表现。在国土干部的培训中,尤其是基层国土干部的培训教育中,更应当注重案例的教学。案例分析是提高国土干部,尤其是基层国土干部素质最简捷方法之一。从教学的角度看,案例教学法提供给教师与学生一个沟通的平台,利用这样的一个平台,进而形成讨论、争辩的教学氛围,并且经历一种管理角色转换的体验,使教与学的双方在法律规范与法律事实之间的关系中寻找共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4.培训方式应多样化。

发展计算机网络和多种信息网络作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远程教育会大大提高对基层国土干部学习和培训的效果。首先,这样可以使所有基层国土干部有机会接受同样层次、同样内容的学习培训,以克服面对面培训方式之不足;其二,基层国土干部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到培训,这样可以大大节约培训成本;其三,这样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时间上灵活,更适合基层国土干部培训学习。

基层国土资源干部培训之我见

第二篇:成都市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材料

国土资源所干部培训讲义

(地籍处 尹宏)

培训目的:掌握基础知识,注重实际应用

一、地籍处职能简介:

(一)负责全市土地调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主要是1:500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1:5000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立、更新机制。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数据库只有上述2个,其他专项数据库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子数据库。“一张图”工程的图形基础也是上述2个。

(二)负责土地权属管理和权属纠纷调处。

权属管理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权属纠纷调处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目前全部是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纠纷调处一般情况比较复杂,调处困难,我2004年到地籍处以来,只出过西部影视城和友谊物业两宗地的处理意见。

(三)负责非常态性事务行政审批会审,研究处理办法。对于按照常规无法办理的登记,由行政审批处提出会审事项,地籍处提出处理建议,分管局长主持会审,集体决定处理方案。

(四)制定和实施地籍管理技术规程。例如《中心城区1:500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方案》、《成都市1:500地籍数据库建设地籍调查实施细则》、《成都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细则》、《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有关问题实施意见》、《成都市农村承包土地实测工作办法》等。

(五)对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的检查指导。

(六)指导区(市)县的地籍管理。

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的流程是:规划→征收→供地→登记。地籍贯穿始终,土地调查贯穿始终。只有由点到面积累一定的地籍知识,才能在土地调查、动态巡查、违法用地执法监察、耕保基金发放等国土所中心工作总结融会贯通。

地籍处目前共5人,从人员数量上讲正好相当于1个国土所:处长1名、副处长2名,一般干部1名,借调人员1名。电话:87051149、87050065。

二、农村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

(一)基础知识

1、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第518号令)及《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5号令)已经在法规层面上明确了土地调查的种类和要求,将涉及国土管理的土地调查分为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土地专项调查3大类,将勘测定界(含城镇及村庄地 籍测量)、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等纳入土地专项调查范畴。并明确提出实施“土地调查员”制度。

土地调查成果包括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和数据库成果。数据成果:各类土地分类面积数据、不同权属性质面积数据、基本农田面积数据和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数据等;图件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图、地籍图、宗地图、基本农田分布图、耕地坡度分级专题图等;文字成果:土地调查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和其他专题报告等;数据库成果,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数据库等。

2、地图基本知识

(1)地图的定义:传统概念上的地图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用规定的图式符号和颜色,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有选择地缩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概括起来8个字:法则、符号、颜色、属性。

(2)地图的种类:

①按表现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其基本内容有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等六大地理要素,此外还表示测量控制点、独立地物、管线与垣栅等要素。专题地图是突出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如地质图、气候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等。

② 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小比例尺2类。理论上应该分为3类,我们结合成都市实际只需要分2类。所谓大比例尺是指大于1:2000的,包括常见的1:500、1:1000、1:2000及专项图例如1: 200设计图;所谓小比例尺是指小于1:2000的,常见的即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规定的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8种。国土局在二次调查结束后,全面建立了1:500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和1:5000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因此,对我们而言,可以认为大比例尺主要是1:500,小比例尺主要是1:5000。

③ 按媒体材质分为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3)地图的投影与坐标

①地图投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线相应转移到平面上的方法。即把地球椭球面上各点的地理坐标值变换为平面上各点的直角坐标。我国除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外,其他均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简单地讲,地图投影就是研究在误差可控的前提下用平面代替曲面的方法。形象地讲,地球是个桔子,剥桔子皮时分得越细,每一块桔子皮就越近似平面。

②常用坐标系(国家坐标系、国际坐标系、独立坐标系)a、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该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是由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经我国的东北地区传算过来的,是苏联坐标系在我国的扩展。由于测量误差传播的积累,精度不高,尤其在南方地区。目前全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库及标准分幅图就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由于地籍数据是专项数据的基础来源,所以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拆院并院专项规划等等的坐标系全是1954 年北京坐标系。

b、1980西安坐标系

该坐标系大地坐标原点在陕西省泾和县永乐镇的大地坐标系,又称西安坐标系。1978年,我国决定重新对全国天文大地网施行整体平差,并且建立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统,整体平差在新大地坐标系统中进行。原点设在西安是基于控制误差传播的考虑。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包括成都而言,1980西安坐标系较1954年北京坐标系精度要高得多,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这是国土资源部实施“一张图”工程的基本前提。

c、WGS84国际坐标系

WGS-84坐标系的全称是World Geodical System-84(世界大地坐标系-84)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理论上讲,采用该坐标系统是最科学、最通用的,应该是以后普及的方向。

d、独立坐标系

在特定的较小范围内适用的坐标系,其突出优点是可以直接使用测量的角度、距离等观测值进行坐标计算,不必进行投影、旋转、尺度变换。例如各区县自己的城建坐标系、现在的成都市平面控制坐标系等。国土局1:500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即采用该系统。

上述坐标系之间可以通过坐标转换实现数据交换,主要方法有7参数法和3参数法。

3、航空航天遥感基本知识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就是根据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①遥感成像技术

第一种是用照相机拍的胶卷,它用的照像机和胶卷和我们平常生活中用的照相机和胶片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遥感的专业照相机要大一些,当然胶片也相应要大一些,另外有些胶片是专用胶卷,如“彩色红外”专用胶卷。将拍摄完毕的胶卷冲洗、印像、放大,即成为遥感像片。

第二种是“数字成像”的,成像原理类似于我们看的电视,即把地面信息,通过卫星上的设备拍摄下来,然后将拍摄的信号传输到计算机中回放出来,我们就可以看到遥感图像了。

②遥感图像的分辨率

分辨率是用于记录数据的最小度量单位,一般用来描述在显示设备上所能够显示的点的数量(行、列),或在影像中一个象元点所表示的面积。例如:二次调查中使用的美国快鸟卫星影像资料分辨率0.61米,即表示0.61见方的物体遥感图像上能够反映出来。

③遥感图像的用途

遥感像片可以“提取”出大量有用的信息。可以辨别如水体(河流、湖泊、水库、盐池、鱼塘等)、植被(森林、果园、草地、农作物、沼泽、水生植物等)、土地(农田、林地、居民地、厂矿企事业单位、沙漠、海岸、荒原、道路等)、山地(丘岭、高山、雪山)等等;从遥感图像上能辨别出较小的物体如:一棵树、一个人、一条交通标志线、一个足球场内的标志线等。大量信息的提取,决定了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广阔的。据统计,有近30个领域、行业都能用到遥感技术。由于遥感技术是从人们一般不能站到的高度去“拍照”,故从宏观视野上,也有着人力所不能及的优势。

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基本知识 ①种类

a、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1973年开始设计、试验,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卫星发射成功,1993年底建成实用的GPS网,并开始投入商业运营。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24颗卫星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颗,全球覆盖。精确制导导弹能够准确命中目标全靠该系统导航。目前,美国的GPS在所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占明显优势。

b、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由于经济原因,卫星维护一度跟不上,2007年天上18颗,2014年预计达到全部24颗。

c、欧洲伽利略系统。目的是打破美国垄断、服务整个欧洲,2002年开始实施。

d、我国北斗系统。研发的军事目的是防止帝国主义战争时期搞破坏。分三期两代开发:第一期属第一代,2000年10月第一颗卫星上天,目前全部3颗已经上天。精度10米,在汶川地震中有部分应用;第二期属第二代,主要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目前有2颗上天,计划2010年全部12颗部署到位,精度可与GPS匹敌;第三期属第二代,覆盖全球,计划2020年30颗全部上天。

②GPS信号接收机

a、单频机。精度低,结合其他技术可以达到亚米级。执法监察系统配的即是此类,每台3-4万。可以满足执法及变更调查要求。b、双频机。精度高,结合其他技术可以达到厘米级。通过二次调查给区市县局配的40台即是此类,每台15万。可以直接进行控制测量及1:500地籍图测量。

③虚拟参考站技术

即网络RTK技术。简言之,就是GPS参考站网络通过数据通讯链不间断采集信息,并建立局部地区修正数据库,使该地区数据精度大幅提高,在地籍测量、勘测定界、土地整理等土地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5、测量基本知识

测量学是研究测定地面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其他信息测绘成图,以及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的一门科学技术。按照研究范围和对象不同主要分为: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测量工作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因此测量又可以分为控制测量和细部测量。

①控制测量。控制测量的作用是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使分区的测图能拼接成整体,整体设计的工程建筑物能分区施工放样。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②细部测量。细部测量就是以控制点为基础,测定地物、地貌的平面位臵和高程,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二)全国土地分类体系 1、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984年9月,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制定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采用两级分类,其中一级类8个,二级类46个,这就是我们所称的“8大类土地分类”。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及后来的变更调查都采用此分类,从1984年颁布开始,一直沿用到2001年12月。2、1989年城镇土地分类

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主要针对农村土地调查,对城镇内部土地未进行详细分类。1989年9月,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制定了“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对城镇内部土地根据用途的差异作了详细分类,其中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城镇土地分类用于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工作,从1989年颁布开始,一直沿用到2001年12月。

3、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为了适应土地用途管理的需要,有效实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国土资源部在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和1989年“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两个土地分类基础上,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2001年8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实行城乡土地统一分类,将全国的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试行土地分类自2002年1月1日起使用至今,实践中主要用于城 镇、村庄地籍调查和国有土地出让、登记等工作。

4、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

由于全面实施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我国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工作尚未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圈起来的城市、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范围还不能打开。因此,土地变更调查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仍需要采用不同的土地分类标准。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将全国土地分为3个一级类、10个二级类、52个三级类,其中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部分与试行土地分类相同,建设用地部分作了归并。“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自2002年8月起使用至今,实践中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规划修编、土地征收、土地整理、土地统计等工作。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 21010—2007)2007年8月1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发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国家标准,建立了系统的,科学的、统一的、权威的国家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我国土地分类第一次拥有了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将有效避免土地资源基础数据数出多门、口径不

一、数据矛盾的现象。《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三)农村土地调查技术方法

1、综合调绘法 综合调绘法是内业解译和外业核实、补充调查相结合的调绘方法。具体方法步骤:

第一步,收集相关资料。如以往土地调查图件资料、土地利用数据库等,作为室内判读的参考资料。

第二步,室内预判解译。将能够确认的地类和界线、不能够确认的地类或界线,分别用不同的线划、颜色、符号、注记等形式标绘在调查底图上。对影像不够清晰或室内无法判读解译的地类或界线,以及线状地物宽度,应由野外补充调查确定。

第三步,外业实地核实、调查。对内业不确定或无法解译的影像作重点调查;对影像上没有的、新增加的地物进行补测,并将核实、补测的内容及属性标绘在调查底图上或记录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中。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以此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2、全野外调绘法

全野外调绘法,是携带调查底图直接到实地调绘,将影像所反映的地类信息与实地状况一一对照,进行判读识别,将各种地类图斑实际位臵、界线,依据影像用规定的线划、符号在调查底图上标绘出来,将地物属性标注在调查底图或填写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最终获得能够反映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的原始调查图件和资料,作为内业数据库建设的依据。

外业调查时将调绘内容直接标绘在有影像的胶板纸上,形成有完整调绘内容、整幅面的调绘原图。(还有一种是另附聚酯薄膜,铅笔调绘,将完整的调查内容标绘在聚酯薄膜上)调绘原图是一张有完整调绘内容的清绘影像图或酯薄膜调绘图。也可采用内外业一体 化作业方法,携带装有影像、利用数据库等电子数据的计算机在野外现场调绘,现场矢量化

3、调绘程序 ①设计外业调绘路线

平坦地区:沿主要道路和围绕居民点外围,采用“放射花形”或“梅花瓣形”设计调绘路线。

丘陵区:首先沿沟谷两侧的路、沟和居民点调绘,其次再沿丘陵的丘脊调绘。

山区:首先沿道路及山沟两侧调绘,其次调绘对坡的地物,然后从山沟进入山脊,再从山脊到另一条山沟形成之字形路线。

②站立点选择。站立点应选在地形突出、地势较高、视野较广的地物点上,如道路交叉点、河流转弯处、小的山顶、半山的突出处等。

③实地调绘。调绘人员持调查底图按选定的调查路线进行实地调绘,将各种地类位臵、界线,用规定的线划、符号在调查底图上标绘出来。要求做到:“四到”,即走到、看到、问到、画到。实地调绘时要注意:首先“找北”,将图纸北方向对准实际北方向;其次“定位”,根据周围地物、地形判断实际所在位臵。在此,尤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以1:5000为例,图上1厘米=实地50米;第三“扫荡”,逐一理清图斑界线、地类、权属、线状地物、补测地物等内容。

④填写《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调查底图上无法完整表示内容的线状地物,以及补测线状地物就填写本表,其他视情况填写。《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是内外业衔接的重要依据,填写不清或不规 范将导致内业错误。

(四)调查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

包括成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确定调查队伍、开展技术培训等。

2、图件、资料准备

包括收集基础地理资料、遥感资料、界线资料、权属资料、已有土地调查和土地管理资料以及水利、民政、交通等部门相关资料。

3、仪器和绘图工具准备

包括全站仪、GPS、皮(钢)尺、绘图板、记录夹、聚脂薄膜、绘图笔、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等。

(五)图斑调查

1、图斑定义

图斑是指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

2、图斑调查要求

①图斑划分。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二级地类划分图斑。具体为:被行政区划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单线的线状地物分割划分的图斑;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等外围闭合界线形成的地块。

②最小上图图斑标准。耕地及其内部的非耕地,建设用地、园地大于等于图上面积4mm需上图;林地、草地、水域及其他土地等

2大于等于图上面积6mm2需上图;农村居民点四周的零星树木、竹林盘等归入农村居民点,其中与农村居民点狭长相连成片且其图上面积大于等于15mm的林盘地归入林地。

③调绘精度。有明显地物界线的,标绘位移不得大于图上0.3mm,无明显地物界线的(如有林地与疏林地),标绘界线位移与实际现状不得大于图上1.0mm。

④图斑面积及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为图斑界线范围内的椭球面面积;图斑地类面积为图斑面积减去线状地物(>2°的耕地还应扣除田坎系数)的面积。

(六)线状地物调查

1、线状地物的认定

线状地物包括河流(沟渠)、铁路、公路、农村道路、管道用地、林带、田土坎等。

2、线状地物调查要求

实地宽度≥10m的线状地物用双线表示;实地宽度<10m、图上长度≥1cm的线状地物用单线表示,称为单线线状地物。单线线状地物除调查其地类外,还须实地测量宽度,要求在实地线状地物宽度均匀处测量宽度,精确到0.1M。若宽度均匀的线状地物,长度<100米的,丈量注记一处;大于100米的,必须丈量注记两处(两端)。若宽度不均匀的(宽度变化≥20%),必须分段丈量标注宽度,并在分段处用垂直于线状地物的短线分开,丈量宽度处用0.4mm直径的圆点表示。

(七)地物补测 2对于影像没有显示或影像不够清晰,而又需要表示的地物,需要按其位臵、形状、范围补测到调查底图上,称为地物补测。

1、补测内容。实地现状与调查底图影像不一致或影像被云、雾覆盖,不清楚的,必须进行地物补测。

2、补测方法。根据被补测地物的大小、形状、难易及相关四周已知明显地物点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补测方法。常用的补测方法主要有简易补测法和仪器补测法。

(1)简易补测法:使用钢尺或皮尺、圆规、三角板等测量工具,将地物位臵、形状、大小补测到调查底图上,如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延长线截距法等。

(2)仪器补测法:当被补测的地物范围大、不规整或用简易补测法达不到精度要求时,必须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设备进行补测。

(八)田坎系数测算和扣除

田坎系数是指田坎面积占扣除其他线状地物后耕地图斑面积的比例(%)。田坎系数的大小随着耕地所处位臵(丘陵、山丘)、类型(梯田、坡地)和利用方式(水田、旱地)等的差异而不同。一般规律是耕地所在地坡度越大田坎系数越大,梯田比坡地的田坎系数大,山区比丘陵的田坎系数大。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规定,对坡度小于等于2度的耕地不测算田坎系数,田坎须由外业实地调绘,内业面积量算时逐条扣除;坡度大于2度的耕地,田坎系数由省级统一测算,用田坎系数扣除田坎面积。

(九)土地权属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是农村土地调查的一项任务,主要包括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和国有农、林、牧、渔场国有土地使用权状况。

1、权属调查的确权依据

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确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暂行规定》、《成都市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填写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2、权属调查方法

土地权属调查由当地政府授权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土地权利人(或授权委托人)、相邻土地权利人(或授权委托人)、土地权属调查人员及其他必要人员必须到场,经过审阅提供的权属资料,通过实地指界(指界人应出具《指界人身份证明书》或《指界委托书》),依法对土地进行确权,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和《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标注主要界址点、界址线的土地权属界线图;二是土地权属界线图上界址点、界址线的文字说明;三是各方权属单位签字盖章。《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一般一式两份,双方各存留一份,也可一式三份,其中一份由上一级主管部门存留。我市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

(十)农村土地调查主要成果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应形成以下成果:

1、《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

2、《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等权属调查资料;

3、田坎系数应用资料;

4、图幅理论面积与控制面积接合图表;

5、调查底图、调查原图;

6、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7、有影像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8、标准分幅耕地坡度分级图;

9、县、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10、县、乡级基本农田分布图;

11、县、乡级耕地坡度分级图;

12、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二级分类面积汇总表;

13、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按权属性质汇总表;

14、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

15、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

16、县级飞入地面积汇总表;

17、县级飞出地面积汇总表;

18、图斑面积表;

19、乡(镇)、村(村民小组)、单位代码对照表; 20、自检、初检、预检、验收等资料;

21、调查项目技术设计书、实施细则等;

22、《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报告》;

23、《农村土地调查技术报告》;

24、《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报告》;

25、《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26、《基本农田调查报告》;

27、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三、集体土地确权登记

早在我市产权制度改革之前,我局的地籍管理中心已经从城镇向农村转移。2007年10月,出台《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暂行规定》(成国土资发„2007‟525号)、《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暂行规定》(成国土资发„2007‟526号)、《成都市集体农用地及未利用地确权登记暂行规定》(成国土资发„2007‟527号),规定了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原则、范围、条件、类型、程序以及技术规定等。2008年3月,按照市委1号文件精神,对上述文件进行归纳总结,出台《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试行)》(成国土资发„2008‟127号),是市局最早出台的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文件。2008年10月,结合试点地区工作经验和灾后重建需要,下发《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成国土资发„2008‟529号)。

(一)基础知识

1、农村土地权属状况(1)土地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 18 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反映在所有权上的是国家土地所有权和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劳动群众集体对属于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2)土地使用权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确定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经营,从事农业生产的,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否就是集体农用地使用权,等上级部门讨论明确后再说。成都市已经明确,对承包经营地不发《集体土地使用证》,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记载的地类、面积应该以国土部门的一致。

2、土地登记基本知识

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含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1)宗地定义。土地登记以宗地为单位进行,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2)土地登记簿与权力证书。土地登记簿是土地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土地权利证书是土地权利人享有土地权利的证明。土地登记簿与土地权利证书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土地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土地登记簿为准。

3、操作依据

《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成国土资发„2008‟529号)。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

1、权利主体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分别属于村民小组(组、社,下同)、村(社区,下同)、乡(镇、街道,下同)农民集体三级所有,其中村民小组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最基本的权利主体。

2、确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95国土[籍]字第26号)是确定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依据。

3、确权要求

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与第二次土地调查紧密结合、同步部署。通过实施农村土地调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或《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作为所有权权属来源资料。集体土地所有权公示、登记、发证原则上以二次调查成果为准,其中公示、发证均只明确权属总面积,不记载耕地、建设用地等分类面积,登记记载权属总面积及各分类面积。

4、登记程序

(1)申请。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利人向所在地国土资源局(分局)申请办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

20(2)地籍调查

土地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可以利用我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作为地籍调查成果。对需优先确权的,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承担地籍调查工作,采用不小于1:2000的比例尺进行地籍测量。

(3)权属审核

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地籍调查成果及申请资料,对土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范围、四至、面积、地类等进行审核。

(4)公告

经审核,集体土地所有权符合登记条件的,将确权登记结果进行现场张贴或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固定场所(媒体)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为15日。

(5)注册登记、颁发土地证书

公告期满无异议的,由土地管理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予以注册登记,并向集体土地所有者颁发《集体土地所有证》。

5、技术规定(1)土地分类

执行《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调查和统计到三级类。(2)证书号

标准格式为“XX(X)集有(XXXX)字第X号”,其中““XX(X)”为行政区名,分别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青白江”、“龙泉驿”、“温江”、“新都”、“彭州”、“都江堰”、“崇州”、“邛崃”、“郫县”、“大邑”、“金堂”、“双流”、“新津”、“蒲江”;“XXXX”为相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X”为流水号,从1号起编,编号不补零。例如:“锦江集有(2007)字第1号”。

高新区南区、西区范围内《集体土地所有证》证书号中行政区名分别为“武侯高”、“双流高”、“郫县高”,其余同上。

(3)地籍号

乡镇集体经济组织采用“行政区-乡镇(街道)-宗地”三级编号;村集体经济组织采用“行政区-乡镇(街道)-村-宗地”四级编号;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采用“行政区-乡镇(街道)-村-组(社)-宗地”五级编号。各区(市)县行政区名用简写字母表示,分别为:锦江区“JJ”、青羊区“QY”、金牛区“JN”、武侯区“WH”、成华区“CH”、高新区“GX”、青白江区“QB”、龙泉驿区“LQ”、温江区“WJ”、新都区“XD”、彭州市“PZ”、都江堰市“DJ”、崇州市“CZ”、邛崃市“QL”、郫县“PX”、大邑县“DY”、金堂县“JT”、双流县“SL”、新津县“XJ”、蒲江县“PJ”,行政区名与乡镇(街道)连续编号,其它用“-”分开。例如:龙泉驿区X乡X村X组第3号宗地,其地籍编号为“LQX-X-X-3”(其中“X为乡镇(街道)、村、组(社)阿拉伯数字代码),乡镇(街道)、村、组(社)编号不补零。

(4)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5)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保留整数(按规定需要使用公顷的保留4位小数)。《集体土地所有证》证书附图(宗地图)注记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和亩,分别保留整数和2位小数。

注意:一是《集体土地所有证》只记载权属总面积,不记载分类面积,对应宗地图也不表示分类图斑情况;二是权属性质为国有的,不得纳入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范围;

6、时间安排

2009年10月31日前完成全市农村土地调查全部村民小组《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的签订,2009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注意:在农村地区一定要区分权属,不要把国有林场等纳入发放范围。

(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含宅基地使用权)

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含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总量控制,严格用途管制。总量控制是指集体建设用地总量不能突破上级规定规模。严格用途管制核心是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有量不减少。为此,规定以村为单位的农户宅基地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确权总量必须小于变更调查上报农村居民点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分类面积台帐;二是村民自治,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基层集体经济组织及广大农民的作用,放活处分权利。对历史形成的超占宅基地、农户房屋周围独用的院坝等用地、外地迁入户宅基地等问题,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形成决议,国土部门根据村民自治决议进行确权登记;三是还权赋能,力 23 求有所突破。还权赋能是指将农民本身的土地权利显化,并具有土地资本的全部职能。针对成都市宅基地现状普遍超过《四川省土地管理办法实施办法》规定的人均20-30平方米的现状,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基本出发点,我们进行了突破,采用以下办法解决了超占宅基地问题:即在规模控制、村民自治的前提下,允许将超出标准的现状房屋、附属设施、独用院坝占地作为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确定给实际使用土地的农户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四是坚持实测,不留遗留问题。规定对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必须采用大比例尺地籍测量成果作为确权的基础图件,把该解决的、能解决的面积问题解决在前面,不留后遗症。

1、权利主体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利人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自然人、法人和组织,其中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是指独立进行经济核算的组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利人原则上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2、确权范围和条件

①规划基期年(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上报数中已经确认的集体建设用地以及规划基期年(2004年)以后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方式,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理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

对上述集体建设用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处理前不得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a、1999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违法用地; b、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c、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土地权利的。

②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市级成果汇总后,在确保全市及各区(市)县完成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前提下,可以予以认可的现状集体建设用地。

对上述集体建设用地,各区(市)县应按农户集体建设用地(含农村宅基地)、公益事业及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等类型,对用地情况进行梳理,提出处理建议,经批准后确定使用权。

3、确权要求

(1)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宗地为单位进行,一宗地内有多种土地用途的,原则上以主要用途确定整宗地土地用途。

(2)通过地籍测量方式进行大比例尺(不小于1:2000)实测,作为确权的基础图件。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等市县,因灾后重建部分区域需要尽快进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的,可以采用人工丈量方式测量,作为确权的基础图件。

(3)以各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单元,制作《土地分类面积对照表》及《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台账》。

(4)逐宗建立《土地登记卡》。

4、关于农村宅基地确权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享有的,占有和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

(1)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农户为单位进行,土地使用权人注记格式为“户主(户)”,例如“刘润光(户)”。

(2)权利人能够提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同级建设、房管、国 25 土行政主管部门等颁发的房屋土地权利证书或批准文件的,按证书或批文载明的占地面积和范围确定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3)权利人无法提供上述证明材料的,按各区(市)县现行规定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4)房屋建筑占地面积超出当地现行农村宅基地面积标准的部分以及由农户独自使用的院坝作为其他集体建设用地,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形成决议,选取下列两种方式之一确定其使用权:

①确定给独自使用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②确定给本集体经济组织。

(5)农村居民点内部、与农户宅基地直接相连、未颁发《林权证》的林盘,经村民自治决议同意,可以作为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确定给农户使用。其他林盘不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

(6)农村宅基地、经村民自治后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归属农户独自使用的超标准面积部分房屋建筑占地、院坝以及林盘等部分集体建设用地设定为一宗地,使用权类型为“批准拨用宅基地及其他”,地类(用途)为“农村宅基地及其他”。

(7)特殊问题的处理

①一九八七年《土地管理法》颁布之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其房屋占地面积超过规定标准,在《土地管理法》施行后未经拆除、改建、翻建的,按现有房屋占地面积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②符合当地分户建房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村村民,其现有的农村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可按现有农村宅 26 基地面积确定为共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使用权面积按照相关各方协议约定进行分摊,没有协议的按户均摊。

③农村村民拥有不止一处农村宅基地的,只能确认其中一处宅基地使用权,其余作为集体建设用地确认。

④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本拥有农村房屋产权,经该集体经济组织出具证明后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拆除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

⑤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村民房屋的,在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前,转让房屋所有权的农村村民应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由区(市)县国土资源局收回、注销原《集体土地使用证》,并出具备案记录,格式见附件4。

(8)《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注记内容

①注记该户家庭人口数及姓名明细:“××(户)家庭人口×人,分别为××、××、××。”

②宗地总面积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的,注记:“使用权面积中批准拨用宅基地××平方米,其他集体建设用地××平方米。”

③采用人工丈量方式的,注记:“本次登记面积为人工丈量面积。”

④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因原本拥有农村房屋产权办理登记的,注记:“土地使用权利人为非农业户口居民,因拥有房屋产权办理登记。房屋拆除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

5、登记程序

27(1)前臵地籍调查(勘测定界)

集体土地使用者委托具备资质的地籍调查单位进行前臵地籍调查(勘测定界)。

(2)申请

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向所在地国土资源局(分局)申请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

(3)审核

区(市)县国土资源局(分局)受理申请后,由地籍、综合、规划、耕保、利用、执法等部门根据地籍调查成果及相关资料对宗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范围、四至、面积、用途等进行集体会审,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审批表》中签署审批意见。

(4)公告(仅对农村住宅、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不涉及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的初次登记)

经审核符合登记条件的,区(市)县国土资源局(分局)出具公告意见及确权状况,进行现场张贴公告,若需媒体公告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公告期限为15日。

(5)注册登记

公告期满无异议的(仅对农村住宅、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不涉及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的初次登记),区(市)县国土资源局(分局)予以注册登记,并向集体土地使用者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6、技术规定(1)土地分类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分类执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在地籍调查时,要明确其二级分类及对应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三级分类,并注记在《土地登记卡》上。

(2)证书号

标准格式为“XX(X)集建用(XXXX)字第X号”,其中“XX(X)”为行政区名,分别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青白江”、“龙泉驿”、“温江”、“新都”、“彭州”、“都江堰”、“崇州”、“邛崃”、“郫县”、“大邑”、“金堂”、“双流”、“新津”、“蒲江”;“XXXX”为相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X”为流水号,从1号起编,编号不补零。例如:“锦江集建用(2007)字第1号”。

高新区南区、西区范围内《集体土地使用证》证书号中行政区名分别为“武侯高”、“双流高”、“郫县高”,其余同上。

(3)地籍号

所有权属于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的宗地采用“行政区-乡镇(街道)-宗地”三级编号;所有权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宗地采用“行政区-乡镇(街道)-村-宗地”四级编号;所有权属于组(社)集体经济组织的宗地采用“行政区-乡镇(街道)-村-组(社)-宗地”五级编号。各区(市)县行政区名用简写字母表示,分别为:锦江区“JJ”、青羊区“QY”、金牛区“JN”、武侯区“WH”、成华区“CH”、高新区“GX”、青白江区“QB”、龙泉驿区“LQ”、温江区“WJ”、新都区“XD”、彭州市“PZ”、都江堰市“DJ”、崇州市“CZ”、邛崃市“QL”、郫县“PX”、大邑县“DY”、金堂县“JT”、双流县“SL”、新津县“XJ”、蒲江县“PJ”,29 行政区名与乡镇(街道)连续编号,其它用“-”分开。例如:龙泉驿区X乡X村X组第3号宗地,其地籍编号为“LQX-X-X-3”(其中“X为乡镇(街道)、村、组(社)阿拉伯数字代码),乡镇(街道)、村、组(社)编号不补零。

(4)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为成都市平面坐标系,高程系统为成都市高程系。(5)精度

地籍测量比例尺为1:500,成图比例尺根据需要设定。(6)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保留2位小数;《集体土地使用证》证书附图(宗地图)注记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和亩,分别保留2位和4位小数。

7、时间安排

全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计划于2009年12月31日前基本完成;二次调查完成后,再针对宅基地以外的其他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公益事业及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等),对用地情况进行梳理,提出处理建议,经批准后确定使用权。

四、全市二次调查简介

(一)基本情况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土地调查的通知》(成府发[2007]15号)要求,我市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 7月1日起全面部署开展。分为前期准备、调查实施、数据库建设及数据处理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是基础(2008年3月以前)。主要工作是制定《成都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细则》、组建机构、落实经费、聘定专家、宣传培训、督促全国土地调查办收集成都市影像资料。数据质量的好坏,在技术方案制定时即基本定型。因此,《技术细则》对耕地、建设用地等重点分类在总量及区域分布方面进行了重点考虑,预留了处理空间。《技术细则》有以下6个特点:一是耕地、建设用地图上4mm、实地100m即构成图斑上图,确保数据详实可靠;二是权属界线调查到村民小组,满足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需要;三是平坝地区1m以上田土坎逐一调绘,最大限度保留整理潜力;四是耕作层未破坏的调为耕地、农家乐打开调查,作为耕地不足时的补充以及建设用地量过大时的调剂;五是对独立建设用地,除明确城市、建制镇、村庄地类外,还调绘用地单位及商服、工矿、住宅、公共服务及公共管理用地的具体用途,实现成都市全域按用途统计分析,满足规划修编基数与二次调查成果的转换;六是技术细则作为招投标文件附件,使各投标作业单位对成都市技术要求、人员投入、工作量有清醒的认识;调查实施阶段是关键(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完成了全市12121平方公里、1700幅1:5000标准分幅图(破幅2458幅)的206万个地类图斑、354万个线状地物的实地调绘,平均每幅图3294个;数据库建设及数据处理阶段是核心(2009年5月至2009年9月)。按照局党组及政府的要求完善数据,上报核查确认。

2(二)主要内容

二次调查共有6项任务:一是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二是开展城镇土地调查;三是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四是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五是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六是统一时点变更。全市俄次调查工作要到2009年12月31日才基本结束。

(三)目前进展

目前,我市城镇土地调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绘、内业建库和数据汇总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市20个区(市)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外业成果全部通过省级预检,均达到优秀等级,按计划将于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成果上报工作。

(四)成果应用

二次调查成果在土地管理中心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影响深远。以二次调查为契机建立的极具现势性的1:500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1:5000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重新构建了整个土地管理大厦的数据基础,解决了基础数据“残缺不齐、面积不准、帐实不符”的问题。从2010年1月1日起,土地管理各项工作均要以二次调查结果为依据。

二次调查成果重新设定地类认定的起点。在耕地及建设用地总量、位臵、分布上客观反映实际,重设起点。同时,对上解决违法用地地类认定问题,实现“清零”。

二次调查成果是政府宏观决策的有力工具。无论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还是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均能够实现对全域或特定区域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权利人在地类、用途、面积等信息上的汇总、统

计和分析,使政府决策科学快捷。

二次调查成果是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的依据。二次调查的耕地分类数据是科学调整和如实下达耕地保护目标并考核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的重要依据,形成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是耕地保护动态遥感监测的本底数据库。

二次调查成果应当及时应用于规划修编。二次调查形成的全市各种地类位臵、用途、权属、面积及分布情况将作为规划修编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利于提高规划编制科学性和规划实施的合理性。

二次调查成果为土地整理及拆院并院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撑。二次调查数据准确性高,对各类土地统计到了组(社),使土地整理及拆院并院项目编制更具针对性,为其潜力分析、可行性研究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撑。

二次调查成果是土地执法的监察手段。二次调查对每一块现状建设用地包括违法用地都查清了用地单位、用途、面积等基本信息,可以直接应用于土地执法监察。

二次调查成果决定土地征收时的地类认定。无论今后土地现状如何变化,土地征收时对耕地等地类的认定均以二次调查汇总数据为准。

二次调查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信息来源。1:500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1:5000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包含了丰富的地形要素、地籍属性要素及档案扫描文档,已经在土地登记、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等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最后,就我们国土所干部如何具体应用二次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成果提出如下建议:

(一)掌握数据库操作技能,直接使用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二)打印分乡镇土地利用现状挂图及1:5000标准分幅图,用于变更调查、动态巡查、耕地保护。

(三)分析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做好土地综合整治摸底调查,并及时向区县国土局及当地政府就土地综合整治立项等重点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上述讲义,将于明天放在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网站二次调查专栏,若有需要,请下载。谢谢大家!

2009年8月27日

第三篇:国土资源系统干部培训计划

按照省厅、市局关于干部培训工作的部署,根据 “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行政能力、工作效率和创业服务水平,提高全县国土资源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国土部门形象,共同推进国土事业发展。经研究,制定了《xxxx年xx县国土资源系统干部培训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用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培训工作科学发展。

各单位要继续解放思想,提高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承担培训任务的股室要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新的培训理念,创新培训形式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切实抓好国土队伍的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

二、加强管理,统一部署,高效率地组织实施各项培训任务。

今年全县国土资源系统的培训工作,除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省、市的培训外,局机关业务股室按照业务对口原则负责培训系统内业务工作人员。

三、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努力提高集中培训质量与效果。

xxx年干部培训工作要从履职需要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心组织师资、培训教材,注重培训效果,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各股、室、所要认真处理好培训与工作的关系,合理安排,保证参训对象按时参训。做到以培训推动工作,以工作检验培训的效果,培训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承担培训任务的业务股室单位要详细认真地制定业务工作培训计划,对培训的对象、内容和形式作出科学安排,分期分批地开展培训,并将今年的培训计划及进展情况于6月15日前报县局办公室。每一期培训班结束后,组织培训的股室要认真地进行总结,并将培训总结及时交局办公室。

四、学习培训形式与方法。

一是组织参与市局举办的科级干部进修班。全面提升科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领导水平。

二是开展领导谈心谈话活动。县局领导干部与所分管的股室所干部职工每季不少于1次谈心谈话活动。

三是开展每日必读活动。要求每个干部职工养成每天读书、读报学习的良好习惯,每天记录学习笔记,全年学习笔记在5000字以上。由县局督查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四是开展学习体会交流活动。各单位要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好学习体会交流活动,相互进行交流,对有较大价值的学习体会组织大家学习,并通过学习园地等形式进行宣传。

五是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并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知识竞赛,对获奖的人员给予必要的表扬和奖励。

六是开展计算机文字输入、文档排版、表格制作、邮件收发等竞赛活动,提高系统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对获奖的人员给予必要的表扬和奖励。

七是开展理论调研活动。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业务,积极开展理论探讨和工作调研,各股室所每年撰写并上报理论文章或调研文章一篇以上。

八是开展一次拓展训练。按照省厅、市局对基层所人员拓展能力学习培训的安排,扩大拓展范围,对全体人员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全体干部职工的团队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执行力、操作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九是鼓励支持学历在职教育。提倡干部职工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函授等各种不脱产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十是开展好老年体协活动。组织开展好各种有利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积极组织老干部建言献策,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第四篇:加强基层农信社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 1

加强基层农信社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

基层农信社干部工作在农信社各项工作的第一线,是农信社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是农信社干部队伍的基石,是农信社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和根本。加强基层农信社干部队伍建设是农信社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农信社事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成农信社任务的根本保证。只有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才能确保信贷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明确基层队伍建设主要目标,不断提高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一)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建设是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班子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基层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充分发挥基层农信社班子的领导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全面覆盖的良好局面。要培养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基层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到农信社工作的第一线,搞好指导监督,狠抓工作落实。要发挥基层信用社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同心同德,努力奋战,圆满完成各项农信社工作任务。

(二)不断加强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断改进信贷服务,增加支农投入,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服务“三农”是农信社部门的工作宗旨,也是农信社干部基层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实现这个宗旨,必须要从提高基层农信社干部的整体素质入手,始终认真抓好教育、学习和培训,从规范日常的一言一行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教育、廉政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引导农信社干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合法经营、规范信贷的意识,不断推进依法治社,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水平。

(三)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依法治社能力。要以强化基层农信社干部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落实意识为抓手,把学习相关农信社法律、法规知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坚持经常抓、抓经常,通过“员工培训”、“能级考试”等手段,不断提高合规经营工作水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坚持依法治社、严格信贷。要进一步规范信贷责任制岗责体系和工作规程,明确基层信贷岗位职责,加大对重大信贷过错、管理失职和不作为行为的追究力度。

(四)不断强化基层干部依法合规文明服务的意识。具体要遵循“一个中心、四个层次”的服务格局,即以为客户服务为中心,一线为客户服务,在各服务窗口、部门为客户提供品种多、效率高、质量好的优质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各管理、科技和后勤部门要根据一线的需要,想方设法搞好服务,提供保障;领导为群众服务,领导干部要体察民情,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上级为下级服务,上级联社要统筹规划和指导县级联社的优质文明服务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方案、有检查、有奖励,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对下级的工作积极给予支持和协调。进一步推进社务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与客户信贷密切相关的治社决策事项、农信社政策规定、审批程序和办事标准,推进阳光作业,增强农信社信贷的透明度,提高社会满意度。要充分利用农信社内外网站、信贷管理办法公告和信贷服务厅咨询窗口,落实好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信贷服务、环境服务、援助服务等各项信贷服务,把形象性服务与实效性服务、大众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结合起来,实现信贷服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要进一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高信贷效率,切实把依法文明服务落到实处。

(五)努力塑造农信社部门的良好形象。加强队伍廉政建设,做到廉洁自律、秉公信贷,是干部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塑造部门良好形象的有力手段。要坚持以人为本抓教育,重点抓好党纪法规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增强干部的法纪观念、廉政意识、信贷风险意识,筑牢防线。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省、市以及联社员工队伍制定的廉政方面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着力构建约束、监督的制度体系。坚决查处吃拿卡要报、以贷谋私、以权谋私等违纪行为,提高广大干部的遵纪守法、拒腐防变能力。要加强信贷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促进干部公正信贷、规范信贷、廉洁从政。通过教育、制度、监督体系的建立,切实提高基层农信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二、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队伍建设不断健康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开展正确的权力观教育。教育干部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时刻牢记“12346”农信社工作思路和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对党和国家农信社事业负责,对客户负责,对手中的权力负责。防止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二是加强随机教育。在日常教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农信社工作新形势和人员的思想变化,开展随机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干部思想稳定,心态良好。三是搞好针对性教育。采取个别谈心、重点走访的方式,解决问题,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四是把教育向八小时外延伸。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不断向外延伸。及时了解干部的消费、生活、娱乐、社交等方面的动向,发现其中消极的因素,及时教育纠正。依托组织、家庭、社会的力量,从各方面监督干部,保证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

(二)依托社会载体,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开展农信社信贷工作的有力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内容,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要全面加强农信社干部队伍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培育队伍主体精神,为有效开展农信社信贷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根本要求,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主要目标,推动农信社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落实农信社工作主题,推进依法治社、深化农信社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在推动农信社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实现基层农信社分局农信社信贷规范化、工作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为目标,以扎实的工作和严格的管理为基础,全面提升和促进基层文明创建工作的协调发展。要继续大力开展争创先进集体和争当先进个人活动。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促进农信社信贷的规范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创建的质量和档次。

(三)构建农信社文化,推进农信社文化建设。农信社文化是在长期的农信社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的总和。要把农信社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起来,以农信社文化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与农信社管理相结合,渗透到农信社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大力弘扬聚财为国、信贷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倡导以爱岗敬业、公正信贷、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基本内容的农信社干部职业道德规范,使全体干部明确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境界,增强综合素质,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农信社事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要教育干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要大力弘扬团队精神,促进农信社干部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相互帮助,和衷共济,增进团结。要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完善各项,使之成为农信社干部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促进农信社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三.建立健全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增强基层干部的工作活力

(一)强化信贷责任意识,修订完善岗责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岗责体系,实行以职定岗、以岗定责,制订落实农信社信贷责任制追究、操作办法及考核评议办法,完善农信社信贷检查和责任过错追究流程,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使制度、机构、岗位、人员有机结合,使之既能体现对各农信社信贷流程和节点的严密制约,又能切实体现规范信贷和防范信贷风险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地保护广大干部。要注重个人表现,把政治表现、工作完成情况等与经济利益挂钩,促使干部既干好本职业务工作,又遵守职业道德纪律,从而把广大干部的精力吸引到工作上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表现上来,努力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要加强对农信社信贷岗责体系落实情况的考核,充分利用信贷检查、审计监督、日常考核等现有形式,检查农信社信贷岗责体系的分解落实情况,提升以法治社工作水平。

(二)实行绩效管理,倡导激励和竞争机制。要全面做好对干部的绩效管理,做到工作量的指标细化,质的指标有标准,对计算机难以监控的信贷事项辅之以必要的人工考核,加强日常信贷监控,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考核标准,落实奖惩兑现,加快“三包一挂”的推广步伐,真正把绩效考核和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好人好事应给予肯定、奖励和表扬,激发干部学先进、赶先进的自觉性。基层农信社部门应全面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奖优罚劣,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干部的紧迫感。

(三)严格责任追究,完善监督机制。要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加强综合监督网络建设,做到时时处处有监督。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农信社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健全考核制度、廉政责任、岗位交流、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群众举报等制度,对违反制度的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要充分挥机关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抓好落实,明确责任,使干部自觉接受约束,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对存在苗头性问题应及时进行教育纠正,对群众反映强烈和已经发生的问题坚决按纪律处理。对重大农信社违法事项责任追究实行跟踪监督,既要严格追究责任,又要实事求是、把握尺度,防止挫伤干部加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制定群众监督的具体程序和办法。同时强化客户监督,广泛征求客户的意见和建议。

四、建立完善规范化管理体系,夯实队伍正规化建设基础

(一)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的管理。一是抓好基层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要着眼于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制定关于理论学习、集体决策、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提高班子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班子抓大事、议大事能力,形成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加强重点人员管理。要加强对客户经理、信贷主管人员、一线农信社人员等重点人员的管理,他们直接负责信贷审批、农信社检查、客户认定等工作,手中具有一定权力,要严格管理,加强监控。三是加强重点岗位管理。要针对权力集中的岗位、要害岗位和特殊岗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重点管理,对各岗位工作情况应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和督察,深入推行农信社信贷责任制和农信社信贷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

(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要实现制度管人,做到规范言行,步调统一,形成强大合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指标到人,奖惩分明,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意识。要着眼于建立规范的管理秩序,制定办公秩序、环境卫生、办公设备管理,等方面制度,明确办公场所的工作秩序、环境卫生要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加强车辆、微机、通讯工具等办公设施管理,明确纪律,使队伍日常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聘请社会特邀监察员,建立了社检共建预防职务犯罪协作体,同检察院联合构筑反腐防线,主动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工作。要制定有关廉洁自律、监督检查、纪律约束等制度,强化队伍公仆意识,对违反廉政纪律的人员予以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三)规范信贷环境,不断提高信贷水平。要规范队伍信贷行为,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放贷。创建信贷文化:简化贷款手续,规范贷款流程;实行阳光信贷,公开限时办理;创建信用工程,营造信用环境;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质量;对信贷员实行资格管理、等级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信贷工作健康发展。要实行信贷规范化:信贷项目公开化、信贷过程具体化、信贷行为规范化、信贷结果公示化,加强对信贷程序的监督制约,完善对制约机制方面的薄弱环节的关键部位有针对性强化管理,保证信贷程序科学到位。要明确信贷工作纪律,严格约束队伍的信贷行为,确保做到从严治社、依法治社、文明放贷,以规范的信贷行为,为加强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联社姜连义)

第五篇: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

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

摘要: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基层群众工作实践,从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两大方面,对新时期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作了认真思考。

关键词:基层 群众文化 干部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新时期对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有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干部队伍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产生了一些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一、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低”: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政治素质低。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干部存在政治理论水平低,政治素养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的情况,缺乏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和基层群众文化的公益性不相适应。三是业务水平低。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传播和普及群众文化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专业创作人员极其匮乏,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中专业创作人员极其匮乏,纳新乏力,这已成为制约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的最大因素。首先,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次,优秀的专业创作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一怕领导不重视,待遇不高;二担心舞台太小,埋没了自己的才华。第三,基层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建立自己的后备人才库,导致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甚至断层的现象。群众文化干部人才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这是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发展滞后、干部难选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辐射带动功能不强

部分基层群众文化干部艺术辅导职能缺失,组织管理职能弱化,对群众文化活动缺乏正规的组织引导,有的甚至放任自流。这种现象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基层群众从总体上看受文化教育程度普遍比较低,纪律性差,参加表演或辅导时随意性强不易召集不易管理,这无形中加大了基层群众文化干部的工作难度,工作成效差强人意。二是有的乡镇或街办领导对群众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认识不统一,有的对文化站不闻不问,有的把文化站干部移作他用,打击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

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处于新基层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他们工作得好与差,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一)建立培训轮训制度,加大培训规模,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对于基层群众文化干部而言,参加培训班可以深入了解宣传文化工作,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为下一步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创新工作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建立培训轮训制度,定期对县级和城乡的基层群众文化干部以及村级文化协管员进行轮训或者集中培训,并在培训中坚持岗前培训与任职培训相结合,开设特色课程。通过培训,提高他们推动文化建设的业务素质、技能水平,增强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扩大基层群文工作的影响力。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各乡镇、街办领导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但是,有些基层领导对群众文化工作不重视,不支持,致使该地方群众文化干部的工作举步维艰,陷入困境。实践证明,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工作不仅能有力的促进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各乡镇、街办领导要与时具进,改变思想观念,深入了解认识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改善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基本办公条件,支持群众文化工作着的工作,为他们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三)加强对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的管理和投入

加强对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的管理和投入一要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使之成为群众文化队伍的生力军,为基层群众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二要落实在“发现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提高”的队伍建设思路,在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中为大力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活动经费,给予特殊的政策,充分调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以期真正加快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建设。

(四)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基层群众文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要建立健全包括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启用、人才管理、人才储备等方面在内的完整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使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建设做到培养起人、请得进人、用得好人、留得住人、续得上人。

(五)建立基层群众文化干部后备人才库,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科学持续发展

应逐步调整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科学配置好干部队伍,使得干部队伍在年龄搭配、性别搭配、文化程度搭配等各方面逐渐走向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中专生等优秀人才进入基层群众文化干部队伍,培养后备干部,实现群众文化干部队伍的科学持续发展。

基层宣传文化干部队伍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不仅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发展以及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

(作者简介:靳婷婷,学历本科,单位:山西省太原市群众艺术馆基层文化指导部。)

下载基层国土资源干部培训之我见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国土资源干部培训之我见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储备干部培训

    公司基层储备干部的培训 了解他们的入职时间,所在岗位,岗位表现,领导对其评价。 一、基础性 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一下(互通姓名、住址、年龄) 前言:今天大家能作为基层储备干部来参加......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局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王建华2009.4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党员干局,对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

    基层党务干部培训规划

    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结合华北院实际,现制定我院党务干部培训工作规......

    基层综治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三天的全国基层综治干部培训已经结束。三天来,在县政法委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自觉遵守培训班纪律,把握重点、潜心学习,使自己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今后......

    全县基层综治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基层综治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为期三天的全国基层综治干部培训已经结束。三天来,在县政法委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自觉遵守培训班纪律,把握重点、潜心学习,使自己的政策水平和业务......

    关于干部执行力之我见

    关于干部执行力之我见 ——当前影响和制约部分干部执行力的主要原因及分析读后感近日,有幸拜读一篇大作——《当前影响和制约部分干部执行力的主要原因及分析》,文章从思想认......

    基层管理之我见

    基层管理之我见班组长作为企业中最基层的管理者,其作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肩负着连接公司管理者与基层员工的纽带作用,又是各项管理和规章制度的具体传达和监督者,生产现场的直接......

    走基层之我见

    走基层 期待已久的中秋国庆的假日到来了,在充实自己假期生活的同时,电视上一个新闻节目吸引了我的眼眸。 这个节目是国庆央视特别节目,采访社会上各类人群,问道:“你幸福吗?”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