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分析(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9:3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分析》。

第一篇: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分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分析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一个热点话题而学校园林营造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人的作用和影响,这一点也正逐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园林景观功能角度入手,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师范大学

校园进行校园园林文化的景观分析。

关键词:大学 园林

景观

园林景观不仅代表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学校的校园文化。在对本校校园景观作了仔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希望通过在校园园林景观分析后得到园

林景观的景观生态学分析模型,进而分析景观所代表的文化理念。

1.中国高校园林建设现状

1.1高校校园绿化的特点和要求

1.1.1高校校园建设必须为师生留出部分自由空间,高校校园是学生上课、锻炼等话动较为频繁的地方,需要有适含较人人流聚集和分散的场地和空间。因此高等学校园林绿化也要适应这一特点留有一定的集散活动的空间。校园里可植草坪或建造小游园{在其中设置圆

桌、圆凳等)。<1>

2.1.2高校景点必须体现高校丰富的文化内涵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师生一般具有高等学历和丰富的知识。因而高校设置的景点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学生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使学生在口常的体息、娱乐中

得到丰富的知识阳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熏陶。

2.1.3高校景点必须结合自身专业进行设置

针对木校设置的专业建造一此有意义的景观既可以利用这类景点启发、教育学生又可以

给学平常的学习和实习提供场所。<2>

3.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的景观生态学分析

3.1景观相对丰富度指数分析

R=N/Nmax

式中:N--------景观中追块类型数目

Nmax----景观中可能出现的缀块类型总数的最大值。<3>

结论:,R值最终为32%,而一般古典园林为80%,现代园林为70%,大学校园为60%,可以得出,我校校园的园林在景观内容上较为单一。

3.2景观多样性指数分析

H=-∑(PkLnPk)

式中:Pk------缀块类型K在景观中出现的概率,通常以该类型占有的栅格细胞数占景

观栅格细胞总数的比例来计算。

n------景观中缀块类型的总数

上式称为shannon-wiener指数,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缀块类

型的多少,即丰富度,二是各类型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度。对于给定的n,当个缀块的比例相同时,H达到最大值,通常随着H值得增加,竟观结构组成成分的复杂性也趋于增加。结论:通过景观多样性指数的运算H值最终为39%,同样反映出我校园林单一的特征。

<4>

3.3景观聚集度指数分析

C=Cmax+∑∑PijLnPij

式中:Cmax-----聚集度指数的最大值

n--------景观中缀块类型总数

Pij------缀块类型i与j相邻的概率

聚集度指数反映景观中不同缀块类型的非随机性或聚集程度。与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不同,聚集度指数明确考虑追戮爱类型之间的性邻关系,因此能够反映景观类型的空间配置特

征,当其值较大时,景观则表现出缀块聚集而形成少数大缀块的特征。<5><6>

结论:通过对景观聚集度指数的运算,C值最终为77%,而其他三类园林同一指数均远

低于该值,说明我校园林在综合布局上存在过分布均匀的现象。

4.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建设现状

注:A区:

食堂西门口;B区:西操场周围;C区:东门;D区:排球场西;E区:图书馆难;F区:田楼东

注:路一:双博士东----食堂西;路二:食堂西----排球场北;路三:排球场北----羽毛球场;路四:1#----10#;路五:双博士----化学楼;路六:10#----逸夫楼;路七:逸夫楼----文学院北;路八:文学院北----双博士东;路九:北门----物理楼

(2)校园地图:

注:Google earth截图:师大本部

5.1中国园林概述

5.1.1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其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方少见。此外,在江南其它地方和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古典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北方地区最著名的古典园林。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7>

5.1.2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背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致。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8>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5.1.3中国现代园林

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上,西化己经成为了流行趋势。但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存在的根基设计中是应该被继承的,这种继承不仅是装饰符号的传承,还应发掘自身的设计思想和东方人特有的审美意识,在更深刻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继承,在传统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瑰宝,传统园林艺术可以说是哲学、诗文、书画、建筑这些中国传统艺术的凝聚体。<9>

5.2中国园林的造景植物

5.2.1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植物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植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荷。主要品种有睡莲,荷花。常常与池塘假山相伴而建,构造出一种恬静舒适的江南园林之美。

柳。主要为杨柳。常围绕于水塘边构成一种云霞烟柳的朦胧美感,或栽植于行道两旁,作为道路的配衬与点缀。

竹。种类很多,几乎各种竹类均可作为园林的造景植物,竹子常常以丛林形式存在,在形式上为园林游览者营造出一种优雅风韵。

桃、杏、梨。常作为墙角路端的点缀,在春季花开时节,常可将整个园子装饰出一种别样的风味。

但从总体上来讲,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植物种类远不及现代园林的造景植物数量那样丰富。

5.2.2中国现代园林的造景植物

中国现代园林的造景植物与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植物的最大不同志处在于:中国现代园林的造景植物在种类上有了极大的扩展,其中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城市景观花卉是中国现代园林造景植物中的最大看点,一些人工培育的新型景观花卉的出现,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造景的艺术表现手段,而且,在对不同主题的思想体现上,也比中国古典园林有了更加宽泛的选择灵活性。

6.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的美学分析

6.1总体评价: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结构较为单一,既没有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围墙建筑,也没有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精髓的池塘设置,在植物群落的种类搭配上,缺少思想性,但校园中的基础设施布局从实用性角度上讲,是具有一定实用意义的,在现代设施(高楼、足球场、篮球场)的布局上考虑的更多的是其实用性,而不是其艺术性。

6.2对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改建的建议:

6.2.1构设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特殊景致,如断垣,天然牧场等。

6.2.2构设具有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特色的池塘、假山等景致。

6.2.3新建成的足球场,四周要种植于其现代特征相适应得园林树种,现有树种(如简单地杨,柳等)已经不足以体现现代校园体育设施所能代表的体育精神。

6.3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改建的注意事项:

树种的选择一定要能够适应西部的干旱气候,可在呼和浩特当地及附近地区选择园林植物。必要时采取适当的引种及驯化手段。

7.创新:

7.1首次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园林评价上,对园林进行景观异质性的评价,为园林建设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开创了新的思路。

7.2对高校园林的景观生态学分析,大破了以往单单一绿化面积作为评价校园绿化水平的固定思维,进一步为寻求城市绿化评价寻求了科学的新视角。

8.深入研究展望:

8.1通过对全国各高校的校园景观分析,对比得出各高校绿化水平。

8.2在更广范的领域内运用景观分析方法作为评价手段。

9.参考文献:<1> 李世东,美化校园环境浅见,北京,交通高教研究,1999<2> 李世东,美化校园环境浅见,北京,交通高教研究,1999<3> 李博,普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李博,普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李博,普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邬健国,景观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田耀全,高校园林艺术,咸宁学院学报,2006<8> 刘珊,现代设计对传统园林艺术的继承,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9> 刘珊,现代设计对传统园林艺术的继承,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

第二篇: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式规划设计探讨

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式规划设计探讨

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建设推向了新的高潮。探讨和研究当前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前提下的校园园林景观式绿化设计策略,可为当前大学校园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依托,校园环境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共享空间和活动场所来支持与满足社会的需要。高校的产业和科研、文化、旅游等,不仅要服务于校园内的受教育者,更要向社会开放,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搞好大学校园绿化,对提高校园环境和塑造良好的校园公众形象有着直接的关系。

基于大学教书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特点,校园生态化、园林化、地域化、信息化、现代化、人文化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校园规划的新理念。

中国园林艺术博大精深,如果在大学校园的环境规划设计中能够把中国园林的神韵体现出来,讲究布局、营造意境,同时充分考虑景观的实用功能、观赏功能,真正表达自然与人的“和谐”观点,将会对大学校园的环境营造大有裨益。

校园园林景观式规划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规划:

一、利用植物造景,创建独具特色的校园生态环境

绿色植物是园林中最具有生机与活力的景观要素,具有净化空气、减轻污染、调节气温、减少噪音、愉悦身心、消除疲劳等功效。校园绿化应该利用不同冠型、不同色彩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的搭配,形成错落有序的多层次、多色彩的植物景观,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形成优雅宜人的育人环境。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为数不少的范例。比如俞孔坚先生主持的“非农时代”的稻田——沈阳建筑大学景观设计:在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园里,用东北稻作为景观素材,设计了一片校园稻田,让稻香融入书声,诠释了“白话”景观的理念;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园的绿化植被全部选用无挥发刺激性气味的中草药植物,充分体现中医药大学独具的特色,这些都是大学校园植物绿化的优秀范例。

每种植物都具备自己独有的形态和风韵,如春季梢头吐绿、夏季绿树成荫、秋季果实累累、冬季银装素裹。人们在欣赏自然植物美的同时,“比德畅神”,赋予植物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内涵。栽花植木,以山水花木的品性来比喻人高洁的品格,自古有之。在设计时,应合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历史、文化所赋予它们的拟人化的性格属性,使大学校园绿地具备较高的艺术水准和观赏价值。

二、在整体考虑校园环境绿化风格的前提下,不可忽视局部景观园的构建

大学校园一般占地广博,因此,大面积的校园宜在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分而治之。校园环境绿化大多是在学校的建筑群中展开的,每幢教学楼与其周围的空间构成一个个绿化

环境的小单元,在环境绿化设计上可以与教学楼风格相呼应,形成一楼一景的风格布局,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使其不失和谐。设计时可以遵循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意蕴,构建具备自然美和深邃意境的校园园林。另一方面,在具有西方风格的教学楼周边,也可以考虑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大胆采用西方园林体现人工美和几何美的造园手法,如疏可跑马的草坪,色彩绚丽的花境,整洁壮观的植物造型等。如此融贯中西,使中西方的造园艺术得到适当的对话,以不同的美学效果营造校园美景。

首先,在局部景观园的构建中,应该做到“步移景异”。教学楼周边的绿地都应按照小的风景园来设计,尽量不要出现一个树种占据一大片地的情况。这样树因植株过密不易成材,人也不便进入其中,无形中把绿地变成了一个禁区,既不能形成好的景观效果,也对学校空间资源造成了浪费,是不可取的。其次,在绿地中规划建设空间适合的小型广场。这样不仅可供学生举办小型活动使用,还可以增加校园空间的层次感和功能实用性。再次,根据实际情况规划水体景观。水体景观是园林构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对于体型巨大的校园建筑,水体景观可以软化环境、怡情悦目,给人以生动的美妙想象。

三、适当设置雕塑与奇石碑刻,彰显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

利用雕塑来充实造园意境是常用的手段。作为标志性的景观,雕塑一般应具备深刻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审美情趣,符合校园气氛的建筑作品为佳。校园的中心雕塑可以采取气势宏大,体量感强的设计,对于局部景观园和院系雕塑则宜选择反映主题,构思精巧的小型作品。

奇石也是园林造景的要素,应用得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文震亨在《长物志•水石》中提出:“石令人古,水令人远”的美学名言。奇石的自然天成之美意味深远,耐人寻味。同时在校园的一些小的风景石上也可有些书法题字以及碑刻,字的内容以修身厚德,增加审美情趣为宜,在点景明志的同时也可以让人领略到园林式校园的奇石美与书法艺术的浑然结合之美。

四、深挖学校内涵,突出本地文化特色

当下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竞争态势,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形象品牌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很多知名大学校园景观的精彩之处成为世人熟知的标志,如北京大学的燕园,清华大学的大礼堂及前广场,武汉大学的珞珈山等等,这些积淀了大学人文历史的景观为塑造大学校园的品牌形象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大学校园绿化规划应充分利用其独具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及历史内涵,并根据学校的性质,体现出自己的特色。

目前,济南大学正处在高速发展中,对于整体校园园林式规划和对外形象塑造方面非常重视,我们可以本着立足济南,深挖本地文化的原则来进行校园的整体规划。济南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名城,有着名闻遐迩的“泉城”之称。其“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城市景观,可以说构成了个无比美妙的大园林。千百年来,数不尽的国君权相、文人墨客到济南来,留下大量的赞美诗词和墨迹,给泉城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可以把济南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带入到济南大学校园文化中,在景观营造上围绕泉、园、亭等元素,结合现代手法进行设计,塑造独具魅力的校园形象,把济南大学打造成浓缩的“济南名片”。

每一个深具人文内涵的知名学府都强调鲜明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具有优美的校园环境,两者交相辉映构成了其独特魅力。因此,对无论意图扩展校园文化还是希望塑造卓尔不群的公众形象的现代高校来说,将中国园林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校园绿地规划设计中,讲究布局、营造意境,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学校特色的人文景观,做到充分考虑景观的实用功能,同时又能正确表达自然与人的“和谐”观点,造就美观实用兼具的“山水校园”,使得身在其间的师生学者倍受熏陶,这样一个完整统一的校园环境才能充分体现和展示大学校园的独特风采。

第三篇:长安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和绿地调研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校园园林景观和绿地调研》报告

摘要:大学校园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场所,甚至是周围居民、外地游客休闲活动、游览观光的重要场所,大学校园景观与其他园林景观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大学校园景观在造景的同时,要体现出大学精神和文化内涵,以

景育人,达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对于这些以在校师生为主体的活动人群的身心健康、文化意境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景观绿地校园文化以人为本

一、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概况 :

渭水校区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朱宏路北段,依托于长安大学汽车试验场,于2002年建校至今,坐落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生态产业园的交汇处。校区占地面积 1703亩, 学校的总建筑面积约3 6万 m2,建设总投资约 7.8亿元,总容量1.2万人。校区东西总1600余米,南北最宽 698m,最窄仅406m。校园内主要建筑物有:修远、明远两座教学楼,约10万平方米,逸夫图文信息中心约45000平方米,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13 幢标准化大学生公寓约 130000平方米,滋兰苑和树蕙园两个学生餐厅约18000平方米,大学生活动中心约12000平方米,教师公寓约21000平方米,办公楼约17000平方米,校区医院73000平方米,两个运动场及其他基础设施,校园的建筑风格现代感强,以灰色调为主,配合蓝色和黄色,给人以安静端庄的视觉感受,适合学习生活。整个校园在十几年的发展中,树木渐渐成材,树种丰富,郁郁葱葱,草坪油油,鸟语花香,建筑物在花草树林的掩映中安静和谐,俨然已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美好场所。

二、校园的规划特点

1、以人为本

校园是文化环境,也是教育环境。以人为本创造环境,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思想。大学校园是师生学习、研究、工作、生活的地方,学生生活区和教学区的绿地规划设计应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心理生理要求出发,满足大学生晨读、交往、休息、运动等多种要求,以适宜的尺度、科学的布局、合理的植物配置营造出实用、美观、积极向上的校园绿色空间。校区生活区的设计符合基本的日照间距,同时在宅前设置组团绿地和景观,给学生提供室外短暂休息健身的优美环境。教学区分别有明远湖和修远湖,水元素可以给人亲切舒适的视觉感受,配合柳树、石榴石、棕榈等各种聪聪树种,和湖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同学们在课间休息时间可以在湖畔散步聊天、看书、赏景,同时这里也是也是晨读的好地方。湖畔设置了休闲座椅板凳和垃圾桶等设施,方便师生的停住,是很人性化的设计。

2、完整统一

大学景观设计在普遍绿化的基础上应该提高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绿化档次,使“点”——景点绿化、“线”——道路绿化、“面”——集中绿化或景区绿化相结合,构成一个合理的大学校园绿地系统,使其成为城市大环境绿化及城市环境艺术中的重要一环。校园内的景观设计点线面整体协调,校园主要轴线是主入口南北景观绿带和修远大道东西景观廊道,两条景观轴线贯穿整个校园,是整个校园的景观核心带。校园的面景观为三个,分别为玉成路西侧的绿地、修远路南侧行政楼东侧的绿地景观、修远湖景观区。分被辐射东西两个住宅生活区,景观设计精致、各具风格但是又相互协调。校园的点景观主要是一些零散的景观点,如宿舍宅前组团,明远湖等

3、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一方面由于人们对传统、历史一脉相承的认同,加之历史本身也是深刻影响我们对于绿地景观美感的一种共同体验,可以追随前人足迹,延续校园发展的历史与文脉;另一方面,今天创造的绿化又是将来校园文脉的一部分,校园应在绿地的小品设施方面体现启发、深省的意义,因而它不能脱离时代,以塑“过去”与“现在”协调发展的新形象,以恰当的、与新的校园精神吻合的形式实现校园景观的文脉,立足反映新时期的大学精神与人文内涵,这些是新校园场所精神的直接体现。校园内的景观雕塑多种多样:喷泉、石刻、鼎、石狮子等,尤其是以石刻为主的小品内容涵盖学校历史、校训等内容,是对学校文化内涵的诠释和传承,体现了校友们对学校的关怀和对学校的发展的深深的期待和贡献。

三、校园景观设计的不足之处

1、景观设计粗糙而缺乏活力

纵观整个校区,其实主要是中轴对称的格局所以在设计上多注重一种协调,所以导致了一些设计缺乏细节,整体比较粗糙,举例来说:明远湖和修远湖其实都是死水,并且两个湖水之间缺乏联系,这就导致了水的亲水性大打折扣,所以只能远而观之不能进而亲之。树林和绿地中缺乏必要的设施,而忽略了其实用价值。

2、景观设计存在灰色空间

景观设计突出整体,使得很多景观脱离了学生的活动范围,造成了一些景观绿化的灰色空间存在:树林之中缺乏必要的设施和铺装,师生很难舒适的进入树林和绿地中体会其中的绿茵和美景;图书馆和其他教学楼后的绿地处于背阴面,缺乏和建筑的直接联系,室内外缺乏互动,加之景观设计缺乏细节,也是罕有人逗留;修远大道中心景观廊道的小路本来是可以供人慢性的景观小路,因为树木的配置不合理,树冠太低,造成了小路的闭塞,变成了无人亲近的灰色空间。

四、结语:

校园景观绿地环境是一个学校生机活力的有力体现,是一个学校文化内涵的真实反映,是一个学校大学精神氛围的主要依托,是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因此校园景观绿地的质量不能忽视,在设计中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整体的设计,更应该注重细节的斟酌。我们的校园在整体感和文化内涵的展示堪称典范,但细节的设计上有欠缺,我们期待的校园景观绿地真的是服务我们的时时刻刻刻刻、点点滴滴,而不止停是留在视觉的感受。师生在亲近景观和绿地的同时增强保护意识,共创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是我们的共同的努力和心愿。

第四篇:园林景观手法分析

园林景观手法分析

园林景观手法分析

这几年来国内的景观设计之初大多由所谓的欧陆风格主导,中轴线布置两边对称,几何造型的绿化裁剪,可以说与西方古典建筑遵循的构图原理基本一致。之后以BELTCOLLIINS为代表的境外景观公司以其“千篇一律,一稿多投”的近乎标准化的产品大举占领中国的景观设计市场,抬眼望去,无论南北一色的大王椰加喷泉。不可否认,贝氏之所以成功的确有其可取之处,如1.良好的平面构图。2.高密度种植。3.多用热带植物,且名贵树种不少。4.良好的通达性:任何地方都可以无障碍通达。5.水(泳池)的基本处理手法:碧水银滩。6.硬地铺装:彩色砖,卵石。7.精致的细部处理。(可能有如下原因:能请他设计的开发商舍得在环境上投资,经济上有保障同时他本身的经验和资料积累侧重与此,能娴熟运用/观赏效果好,又利于分割空间/异域风情,迎合市场审美情趣)现在再看看我们长久以来居于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中国古典园林,“土,呆,跟不上时代”之类的声音不绝于开发商的口中,好象高档的项目就是境外的建筑设计加境外的景观设计加高档的装修品牌设备最后再冠以个不知何时才能实现的概念。果真如此么,接下来我想简单说下中国古典园林中多种手法的运用,不说冀望从此中国园林设计的广大,只希望可以给各位开发商或者策划人在今后接手项目时有多一个的选择。现下因为“住区在园林,园林是我家“的设计理念已被许多人所接受,所以一些项目的规划布局或景观设计中有许多已经或多或少的借用了园林设计的一些手法,在下文中我也会尽量结合地谈到。

BTW:偶不是专业做景观的,只是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再加自身的喜好,所以如有不足之处也请各位兄弟多指正包涵呵

1.主从与重点

主从分明,重点突出是达到统一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从园林的整体结构看,除少数仅由单一空间组成的小园外,凡由若干空间组成的园林,无论规模大小,为突出主题,必使其中的一个空间或面积大于其他空间;或由于位置比较突出,或由于景观内容丰富,或由于布局上的向心作用,从而成为全园林的高潮部分。各位可以想想在我们所接触的项目,大多的景观设计不外乎“四角建筑括弧路,十字轴线中央水”这中央大面积水的运用,也正是整个环境中的主要空间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

2.空间的对比

园林设计中,以空间对比的手法运用的最多形式也最多样。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比邻空间安排在一起,可借两者的对比作用而突出各自的空间特点。例如大小二个空间相连,当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时,由于小空间的对比衬托,将会使大空间给人以更大的幻觉。日常的项目中对比的手法可说比比皆是,入口广场与随后的景观道的对比,上段说到的,大规模的中央水面与到达前的小空间如曲折道路的对比,住宅门前的休闲空间与大规模的中央绿地对比等等都是使用了对比手法,这样不仅区分了各功能空间的不同,也让人在进入住区后随着进程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

3.藏与露

有句话叫“藏是为了更好的露”。园林设计中不论规模大小,都极力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并总把景部分遮挡起来,而使其忽隐忽现,若有若无。许多园林进入园门后常常以影壁,山石为屏障以阻隔视线,务使人不能一眼看到全园的景色。还有在许多园林建筑中的大多遮挡两翼或次要部分,这样虽不能一览无余,但景和意却异常深远。回到我们接触的日常项目中,许多入口都以喷水广场来形成,入口在一起一落间若隐若现,给人以想一探究竟的感觉。另

外此手法更多运用在别墅项目中,独户居住建筑毕竟更容易形成私密性。

4.引导与暗示

引导与暗示主要借助于空间的组织与导向性。园林中的游廊(一种狭长的空间形式)通常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它总是向人们暗示,沿着它所延伸方向走下去必有所发现,把人不知不觉引导至某个确定的目标—景观所在地。例如住区中的中心广场或会所,即采用对景的手法使人在入口处瞥见,而深入就须通过景观道的引导,或曲或直再配以沿线的小品休闲设施及铺地的导向,使人不知不觉地到达;还有踏步折墙小桥等也都具有引导按时左右。另外须注意的是,园林景观中的路是忌直求曲,忌宽求窄,但在设计住区内道路时,须视具体情况使用。

5.蜿蜒与曲折

园林为求小中见大,意境深远在布局上无不极尽蜿蜒曲折。而曲折性的形成主要通过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尤其是廊的运用。廊的曲折不仅意味着流线的转折也意味着空间的曲折,这是因为廊本身作为一种狭长的带装空间,即引导人流又可分割空间。还有园林中常见的云墙,不仅平面随弯就直,而且里面也具起伏变化,以它分割空间还用强烈的动感。回到项目中路即起到此作用,蜿蜒的道路不仅可限制车辆的过境更可形成流动空间的作用,随着步移景换做到引人入胜。另外蜿蜒道路也可活跃住区的构图便于建筑的摆放。

6.渗透与层次

“庭院深深,深几许“所描绘的正是诗人对这种意境发自内心的感受。所谓园林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割与联系关系处理所形成。如一个大空间只有在分割之后又使之有适当的连通,才能使人的视线从一个空间穿透至另一空间。园林中一重又一重门洞的运用,云墙上设置一排连续的窗口等都是具体手法的运用。试想在延廊或云墙的行进中,透过一列门窗不仅有明显的韵律节奏感,更使人有种框景的效果,忽隐忽现使人想一探究竟。在住区中空间层次的运用更显重要,私密,半私密空间,开放,半开放空间可把整个小区划分的井络有致,而各空间之间运用绿化町步小桥隔栏等又使空间产生渗透连续效果,特别对基地面积较小住区适用。

7.空间序列

空间序列组织使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问题。要形成整体必要把孤立的点(景)连接成片断的线(观赏路线),进而把若干线组织成完整的序列。最简单使呈闭合,环形的观赏路线,一般规模小的运林均按此组织,建筑沿周边布置,从而形成一个较大集中的空间。(看看我们接触的项目是不大多都是环状道路,这也是原因之一啊呵)另一种是贯穿形式的观赏路线组织,着种空间呈窜联形式。在进入后建筑呈对称或不对称排列,在某一点突出其主题,以达到高潮。(许多项目在规划中设置景观轴线等,入口后直接是景观道随后向前直达中央广场即是此手法)当然针对某些大型园林(大型住区)可以把它划分为几个互相联系的子序列,如入口部分是轴线的形式,中央部分呈环形排列。再下入口,设计时除满足交通开口外,如何引导人们进入进而沿路线观赏最后从另一入口而出也须投入更多的注意。简单说了以上这些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园林手法,还有比如疏与密,园林理水,看与被看等等由于时间的仓促不能一一表明,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各位交流。

第五篇: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报告

提要:学校基本情况 规划的依据、目标和思路 规划措施——交通(校门、道路、停车场)、用地和功能分区、建筑、室外空间、绿化和景观、山体水体保护、基础设施、人防、环卫等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情况

一、基本统计数据:

截止2004年6月统计,学校校园现有土地198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约236144平方米,学生宿舍150018平方米,学生食堂17216平方米,教工宿舍280131平方米,其他用房46607平方米。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6955人,硕士生2327人,博士生325人,留学生112人。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5131人。

二、学校校园的区位条件:

武汉市是中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为学校提供了较完善的交通、信息、管理及市政设施等服务体系。学校周边高校林立,文化氛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紧邻东湖开发区“光谷”高新产业建设基地,学校在“光谷”建设了大学科技园(其中一附中新校区正在建设),利于开展科技协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知识和科技创新。

校园拥山(桂子山与元宝山)临水(南湖),天然界线清晰,水陆风光兼备,空气清新,环境宁静,生态状况良好。

三、校园建设规划的历史与现状

(一)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略)

(二)校园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校园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设初期。1953年----

第二阶段:“文革”曲折时期----

第三阶段:恢复建设期:1977年至1998年。

第四阶段(现状):发展建设期: 1999年—2003年。学校再次进行了规划修编,通过广泛组织师生参与,邀请专家指导,对音乐楼、理科楼、新文科楼、多功能体育馆、学术交流中心、学生食堂等新的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论证;同时对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设计竞赛,确定方案。对校园的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确定了“一环”、“两担”、“强中心”的景观格局,东理西文、南动北静的功能分区:

“一环”——即围绕中心教学区的环形干道及绿带,环道以外是生活区

“两担”——即以桂中路为“扁担”,挑起文科区和理科区。

“强中心”——即强化原有的从图书馆经电影场至元宝山顶的校园南北中轴线,形成统领全局的强有力的校园中心。

理科区在东部,以理科大楼为标志,组成“现代科技”为主题的建筑区;

文科区在西部,以文科楼为起点,形成“人文科学”为主题的民族形式建筑群;

文体区在南部,以体育馆、音乐楼为呼应,结合电影场、运动场等构成文体活动区域。音乐楼和体育馆充满了青春的生气和灵动,艺术的律韵和张力。

通过三年多艰苦的建设,在2003年10月学校举行“百年校庆”庆典之际,顺利完成了六大建筑,完成了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改造,完成了老教学楼的维修和装饰,完成了运动场、电影场等改造翻新,完成了校园环境绿化美化等系列工程(总投资51242万元。其中国拨9565万元,自筹41677万元)。同时也拆除了一大批临时建筑,校园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到了广大校友、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好评。

师生员工对校园建设从不满意,到关心、了解、理解、支持、参与建设,增强了爱护校园、热爱华师、培育环境的学校意识。

在认识和观念上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单纯的增加物

质条件到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培育;从封闭型的自我发展到依靠专家、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建设。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用地不够:按30000学生规模,学校用地总量需要3000亩左右,已有土地1987亩;周边可征土地295亩。两项总计2282亩,其中规划为山体保护范围约为285亩。

(二)校区分散:与部队、农民等单位用地交错,被分割成多块。教学区又在生活区包围之中。

(三)主要出入口(校门)不突出、不通畅:每个校门都不居中,特别是西校门和南校门的环境差。环状道路还有局部(老礼堂处)没有贯通。

(四)基础设施薄弱:发展需求比建设速度快,基础条件跟不上。数字化信息网络硬件还不够完善。

(五)学生宿舍不够:研究生宿舍没有达标,对西区1—6栋学生宿舍楼进行功能置换还没有完成。

第二部分 校园规划的依据、目标和思路

一、校园规划的意义

(一)校园规划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规划能够有效而经济地使用财力、物力和土地,提高

各种设施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学校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一个有质量的规划对于学校,是一种无形资产,一种文化资源,表现为:

一种凝聚力:增加全校师生和校友爱校意识;

一种竞争力:增加生源和学校的综合实力;

一种渗透力:素质教育的环境氛围。

(二)教育部、武汉市规划局对校园规划工作有明确要求;

(三)新的规划又是对过去的修编,通过分析和调整,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对许多问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规划的理论依据:

1、校园规划为教育观念的变革和发展服务:从教学资源分散到重组到优势互补,从学科间的封闭到学科的融合;从单一专业教育到全面的素质培养

2、充分重视校园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关系:从内外封闭的独立小社会到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机构;

3、继承和延续校园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向人类的理性成果致敬;

4、充分重视环境保护:从水泥森林到自然怀抱;

5、充分重视新技术新材料的影响和应用。

三、法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内部发行)》1992.8

(四)《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96

(五)《武汉市自然山体水体保护办法》

(六)《关于印发<在汉部、省属8所高校校园总体规划编制要求>的通知》

(七)《关于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总体规划编制手续的复函》

(八)《华中师范大学事业发展战略规划》

(九)《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规划》

三、规划期限、范围与规模

(一)期限:2003年—2015年,近期:2003年—2008年;

(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以华中师范大学现有校区为主,适当向周边拓展,规划用地面积为2089亩。

四、校园规划总体目标和思路

(一)原则:继承传统、延续历史文脉、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突出科学性、人文性、服务性、开放性、数字化等特色,建设具有教师教育特色、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突出个性的城市景观,环保生态型绿色校园。

(二)内容:在桂子山(南湖)校区建设永久性教学、科研中心区,在周边建设学生生活和科技产业孵化区;在条件可能时,将教职工生活区和后勤设施等置换转移到校外,通过适当在周边征地,整体规划建设,使华中师范大学成为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科技成果、传播先进文化、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高等学府。

第三部分 规划措施

一、交通规划(校门、道路和停车场)

(一)西北大门(规划正门):通过80米宽的校门设计,双向道路,平台绿地布置,丰富校门入口的层次感,增加学校向城市开敞的空间。

(二)南大门:争取打通南大门。

(三)立交桥:在南大门侧和南湖校区之间架设可以通行小汽车的立交桥。

(四)校内交通:贯穿内环,打通外环,形成完整闭合的环路,干道人车分流,干道之间完善消防通道和人行体系;在元宝山等次生林地开辟便捷的人行道。

(五)停车场:重新规划和置换学校汽车队场地,在校

内规划设置多处停车场,再建的新建筑均设置地下停车库,结合路边停车,满足未来增加的停车需要。首先启动建设东区的停车库(上层为综合球场)。

二、用地规划和功能分区

(一)调整:保持现有格局,调整功能划分,将原供销学校校区、科教仪器厂和南湖校区纳入教学区规划。将校区分为教学科研区、文体活动区、教工生活区、学生生活区和相对独立的南湖教学区和国际交流学院六个区域

1、原供销学校区,建设研究生院。

2、教学仪器厂区,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包括配套建设留学生宿舍、留学生食堂、外籍专家宿舍,以及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等设施。该区规划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现状绿化,自北至南依次布置科技孵化开发楼,教学楼群,留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构成空间层次丰富,相对独立的区域。交通系统以大门入口广场为中心组织,根据地势高差,采用阶梯式平台布置。

3、南湖教学区,规划设计为通用性的标准单元式教学楼群,将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进修教师培训中心统一建设,也配套建设学生食堂和部分学生宿舍该区设计重视社会开放功能,外动内静;将中心绿色生态带贯穿整个教学区,注意保护原有水面和生态链,注重人造环

境和生态环境协调。

4.整合各类后勤服务,集中布置,统一管理。

5.在校园周边建设科技产业孵化区:在北大门一线,东大门北侧,在雄楚大道南沿路边100米深,260米长的地带,建设高科技产业孵化大楼。

(二)置换: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在校外建设教师生活区,通过政策激励,鼓励到校外购房,逐步置换和拆迁现有的教师住宅区,将置换的空间作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用途。

(三)周边征地及合作:按照武汉市规划局给我校在周边规划控制的范围,学校要争取尽量在周边征地,对征用有困难的,可以采用长期租赁或合作建设学生宿舍等方式,扩大办学空间。

调整和均衡各类功能分区的面积比例,通过道路、绿化将功能分区相对隔离又合理过渡。

三、建筑规划

建筑面积指标分析:按30000学生规模计算,教室、科研、实验及行政用房集中为教学楼等:应有489888平方米,已有236144平方米,需要拆迁面积11993平方米,还需

265737平方米,另外,西区1-6栋学生宿舍可置换14718平方米;学生宿舍应有288000平方米,已有150018平方米,还需13782平方米。

其他待建建筑规划预留空间:

1、图书馆:在原行政楼处新建;

2、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学楼:在教学仪器厂区新建;

3、十号(城环、美术)教学楼:在原农药所地范围;

4、十一号教学楼:在桂子山校区原印刷厂

5、十二号教学楼:文科楼西侧原基建处等三栋小楼一片;

6、学生活动中心(礼堂):已拆除待重建;原学生活动中心置换为教工活动中心;

7、扩建或新建学校医院;

8、东区食堂;适当集中,可以拆三建一,或拆四建二。

9、校友大楼:择址新建。

还有一项重要工作,登记和保护昙华林一带老“华中大学”的历史建筑。

四、室外空间

重点增设各类规格面积不同的运动场地和健身场地,首先启动建设东区的综合球场(底层为停车库)。进一步提高露天电影场使用率。加强各类场地的夜间照明。增加广场:

已有杜鹃、梅园、图书馆中心广场、理科楼广场、一二三号楼中间的莲花池广场、桂香园绿化广场、体育馆广场;还规划增加新的南、北大门广场、行政楼广场、新图书馆广场;在原化工厂山凹处利用山体的落差设计叠水广场等;在南湖校区通过轴线对称教学楼的布局构造和水面相融的广场,营造生动的水景环境。在校园内利用现有的草坪、丛林,开辟增加各类学习和休憩空间。

五、绿化和景观

(一)绿化:绿化要根据武汉的气候和桂子山的特点,综合植树、花卉和草坪交错建设,特别是要大力补种因建设减少的树林,有布局的栽培四季常开的花卉。建成生态式校园。重点保护山体上的次生林区;整治杂乱和影响建筑物立面的树木;建立物种园,保护名贵树木和物种。增加绿化品种和指标,提高绿化覆盖率。

(二)景观:校园景观建设以清晰通畅的道路网为骨架,以自然绿化为主,适当的点缀人文景点;人文景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我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以科学文明发展历史,教师教育特色,辛亥革命历史文化等内容,作为校园景点建设的背景。如陶行知雕像、新的校训基石、喷水雕塑、“爱我中华”、“绿魂”等都受到欢迎。

(三)山体水体保护:范围:老行政楼北部山体;卓刀泉路至环山东路外沿;文科区集中绿化区域;理科区集中绿化区域;梅园,杜鹃广场、招待所南侧绿化区域;元宝山山体;南湖校区规划水面。

六、基础设施、人防、环卫规划

(一)给水:全年用水指标521万吨,实际用水585万吨。按现状分析,浪费水和漏水问题较严重。要采取有力措施节约用水。改造水池和泵房。

(二)排水:按道路系统组织干道排水,实现雨污分流。目前重点要连接南门、南湖校区及教仪厂校区的市政排水接口。

(三)供电:现有18650KVA,远期规划26800KVA。

(四)燃气:在条件许可时,对锅炉进行燃气改造,使用清洁能源。

(五)弱电:(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金龙卡、广播等):管网下地,疏通节点,实行智能化管理。

(六)消防:整理规范消防设施,确保使用安全。

(七)人防:改造连通地下人防工程,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管理人防。

(八)环卫规划:改造垃圾箱,调整增加清洁桶,倡导垃圾分类和回收。

结束语:

高校校园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学科门类及多种艺术种类,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她有古老悠久的历史,又随着时代在蓬勃发展。大学和城市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结晶与象征,高校规划既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又是城市规划中的典范与精粹。高校规划不仅是物质空间建设的蓝图,还应该是高品质文化的生动体现。高校的规划与建设,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传承与创造的发展轨迹,大学校园记录和承载着人类文明智慧中最为辉煌的一部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高等学校在文明历史长河中,都显得格外奇异璀璨。因此,校园规划不仅仅是建筑师和规划工作者少数人的事,学校的领导,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社会的主管部门及所有热爱高等教育的人们,都应该广泛地参与到校园规划工作中来。这是我们对校园规划应该统一的基本认识。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我们,要从“制定”一个规划的观念向“培植”一个校园转变。这种新的思想,是把培养学生品质,锻炼学生的求知欲、创造能力和促进科学交流作为校园规划的目标;当我们把这些思想结合土地(校址)特点、交通、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等进行全面研究,我们就能创造出丰富的校园环境和建筑文化。当然,我们再也不会因为所谓的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而把化学工厂直接办

在校园中心„„高等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果我们的规划思想是正确的、有远见的、有创造性的和符合客观实际的,并且这样的规划能被灵活熟练富于想象力的去认真贯彻执行(规划是动态的连续性的工作,贯穿规划实施的每个阶段,制定规划应该说仅仅是开始),她就能成为促进学校乃至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换一个角度讲,校园规划和建设的质量,是对我们的责任心,设计水平,发展眼光、决策质量的综合检验;也必然是学校凝聚力和师生员工学校意识集中的体现,对此,每一个华师人,特别是两代会的代表,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代又一代的华师人,在桂子山这片珍贵的土地上,曾经披荆斩棘,连年植树种花,修路盖楼,流下了无数的血汗,建造了我们今天的校园。这种精神和传统在“百年校庆”的建设过程中更加深入人心,值得我们代代相传!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贡献出自己智慧和劳动,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加美丽!祝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下载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分析(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分析(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江西师范大学校园商业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精选5篇)

    江西师范大学校园商业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时间:2012-09-22 浏览次数: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进一步规范校园商业经营活动,创建和谐......

    徐州师范大学校园合唱大赛活动策划书

    徐州师范大学校园合唱大赛“红歌大家唱”策划书 一、 活动目的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同学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校园。2、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合......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 分析报告 目录 一、清华大学简介 ....................................................................................................... 3 (1)初期......

    分析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分析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商务园林景观所 2012/12/1目录 1 市场准入机制的建立。 .................... 2 2、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 ............... 2 3、取费标准的......

    2010年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十大歌手复赛策划书

    2010年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十大歌手复赛策划书 一、大赛目的: 为了丰富我校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文化修养,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激发广大学生爱校和热......

    活动策划书贵州师范大学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策划书

    贵州师范大学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策划书一、活动主题第二十七届贵州师范大学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之舞动青春二、活动目标为了丰富本校学生(音乐学院除外)的大学生活,提高我校学生自身......

    重庆师范大学校园网络管理(暂行)规定(5篇)

    重庆师范大学校园网络管理(暂行)规定 一、总 则 1、为加强我校校园网络管理,促进校园网络建设,为我校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提供良好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调查分析

    引官 流行语是带有浓厚时代烙印并充分体现创新意识且频传于人们口语的一种语言,而校园流行语则是学校校园里流行的一种语言形式对于校园流行语,语言学学者认为,流行语对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