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爱贯穿始终范文
建构和谐师生关系-----让爱和尊重贯穿始终 做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整日和学生在一起,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的怎样、是否融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生活的是否愉快,学习是否顺利,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成绩和管理成效,当然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心情和生活质量。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怎样做到使学生“亲”自己呢?这和我们现今时代所提倡的和谐师生关系是相通的,说白了就是建构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师,进而才会信师,你所传授的知识,方法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学生才会欣然接受,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要尊重学生。
事件:在一节“老师,我有话向您说”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正襟危坐,甚至有部分学生提心吊胆的等待主持人点名让自己发言向任课老师“请教”问题。部分任课教师也庄重的予以“解答”。学生对老师的“解答”也一味的点头应是,一副必恭必敬的样子。主题班会变成了新闻发布会。为了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我及时做了如下调整:把黑板上的题目改成了“有话您向老师(朋友)说”,并特意把“您”字加粗了一下。同时,微笑着对同学们说:“老师愿做您(加强语气)的倾听者,不必拘束,让我们敞开心扉交流。”简单的用心一变,气氛慢慢变的活跃起来,师生交流得以顺畅热烈的进行。
感悟:做为个体,学生是个人,人和人是平等的,理应相互尊重,不能因为他们是学生而把他们看成孩子,只一味的要求他们尊敬师长,那样就人为的和学生之间设立了交流的障碍,使他们感到压抑。而如果自已蹲下身来,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个体,尊重他们的言行,平等待之,他们就少了距离感,多了亲近感,自然就愿意和你交流。只有真正的情感内心交流,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和
基础。
二、课堂上注意语言艺术和行为艺术。
事件:课堂上,某两生听课的注意力明显不集中。他俩前后位,私底下搞了小动作。我边解释课文内容,边装做随意的“精心”走到他们跟前,在最小的影响范围内轻拍了一下后坐同学的肩膀,也轻点了一下前坐同学的课本。这之后的多半节课,两位同学一直都很用心的听课,积极的讨论,踊跃的发言。
感悟: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言行举止恰当得体,给学生以感染力和亲切感是最成功的课堂。让他即知道老师在关注他,也同时感到老师在给他保留脸面,相比你提名批评等方式,学生会更易接受。情感上接受了老师的行为,思想上当然相得通,不会有抵触情绪。你幽默的语言,略带滑稽的举止会使学生觉得亲近,一堂课下来,效果自不必说,师生之间的和谐情感交流会使师生均感愉悦。
三、课下应适度收起为人师的脸孔。作为个体的人的交流,你和学生都是社会的一成员,不一定非要学生先给你问好打招呼,当你主动的抢在学生前面,给他打招呼的时候,学生哪种眼神中透出的兴奋也会传染给自已的,这时你的教导性的,甚至是批评性的语言他也会欣然接受,如果是一般性的交流,那一定是顺畅的,更是心情愉快的。这不用刻意构建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
当然,建构和谐师生关系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皆须用心去思考,切实去履行实践的。让我们一起努力,使师生和谐之花在学校这片沃土中绚丽开放。
第二篇:让变式教学贯穿数学课堂始终
让变式教学贯穿数学课堂始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例谈
周林祥 浙江省象山县丹城中学 邮编 315700
数学家波利亚说过:“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与其穷于应付繁琐的数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与推理能力.”波利亚的这一思想与我国的变式教学思想不谋而合.所谓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物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问题本身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的本质特征,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变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现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一课时)教学为例说明,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贯穿变式教学的一些做法,以供大家参考.一、变式情景 引入新课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就此进行教学.”此语表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是教学的起点.为此,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再创造”的问题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变式,把“少年‘拴’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语),继而发展学生的能力.课前发给学生一张活动广告:《百万浙江人游象山》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象山县为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贯彻落实“国民休闲计划”,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象山旅游,象山县风景旅游管理局隆重推出“百万浙江人游象山”活动,其中一条活动细则是凭活动券购买门票可享受市价的3~8折优惠,我们看到松兰山度假区门票原价10元,现价5元.下面请大家看一个问题:
双休日,小明一家人来象山松兰山度假区旅游.小明爸爸给了小明40元去买门票,小明递上钱说:“阿姨,买票.”结果售票员阿姨点了一下小明一家人数说:“你 的钱不够”.你能确定小明一家人数的范围吗? 生:若设小明一家有x人,则可以列出不等式10x40,解不等式得x4,即小明一家人数超过4人.师:很好!同学们,其实,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不等关系,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请大家看下一个问题: 当售票员阿姨说钱不够时,小明忽然想起他有活动券,马上递给售票员,阿姨说:“嗨,这下我要找给你钱啰!”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刚才及上面的对话,确定小明一家人数的范围吗?
生:若设小明一家有x人,则可以列出两个不等式10x40和5x40.师:对!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我们可以列出关于x的两个不等式.二、类比概念 形成新知
在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举三反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归纳”事物的本质特征,并类比已学过的某些方面相似的概念下定义,得出新概念.师:下面请大家来观察刚才得到的两个不等式,说说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生1:它们都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生2:它们含有同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生3:x必须同时要满足两个不等式.师:很好!这两个是我们前面学过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这里的x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那么在书写上如何来体现它们的相关性呢?
生:用大括号“”.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生:因为我们学过用大括号来表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性,所以我想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性.师:对!我们可以运用类比思想方法来研究新问题.类似方程组,把这两个不等
10x40式合起来,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记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
5x40学习的内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出示课题)
师:下面请你判断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x10x2xx23x2a71① ②③ ④ x10⑤2x87x5
3a30y1x1x32x12(学生逐一判定,并说明理由,但学生对④⑤是不等式组认识不清,教师作出解释)
师: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它可以由一个未知数同时满足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通过变式辨析使学生对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变式方法 掌握解法
在问题的解决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灵活性.师:大家知道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生: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师:很好!让我们回到刚才确定小明家人数范围问题,你们能求出不等式组10x40中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吗? 5x40生:它们的解集分别是x4和x8.师:那么我们怎样来确定不等式组中x的可取值的范围呢? 生:我们可以类比方程组的解,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中x可以取值的范围.因为既满足不等式x4,又要满足不等式x8,所以x可以取值的范围可以表示为4x8.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齐声回答)师:我也同意他的观点!类比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同学们以后学习新知识中经常会遇到的,希望大家引起重视.但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和形,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 那么我们还可以有什么方法来确定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呢?
生:利用数轴,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师:如果我们分别在两条数轴上表示这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你看怎么样?
生:不好确定,但可以把它们叠放在一起.师:(教师演示)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一条数轴上表示呢?
生:能!(学生动手画数轴,并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师:你们在数轴上能找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吗? 生:两线之间的那一段,不包括线段的两个端点.048(教师借助多媒体,使这一线段闪烁,同时用阴影区域来凸现它们的公共部分)
师:如何用式子表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呢? 生:可以表示为4x8.师:这个不等式组中x的可取值范围表示为4x8.我们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直观找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一般地,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师:现在让我们回到刚才问的题,可以确定小明一家人数范围吗? 生:小明一家人数多于4人少于8人.师:如果把问题改为小明一家来了几人呢? 生:因为人数是整数,又要满足上述条件,所以小明一家来了5人或6人或7人.师:这里第二个问题其实要求大家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在实际应用中很广泛,希望引起大家重视.四、变式题型 探究规律
在数学教学中,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推广、变式,可以得到一系列新的问题,甚至得到更一般的结论.积极开展各种变式,有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提高.x4师:刚才我们利用数轴求出不等式组x8的解集是4x8,那么不等式组1xx2和2x3x2的解集又是什么呢?你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不等式组x2x3的解集是2x3;
-2311x不等式组2的解集是x2.2x20122我发现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是大于一个较小的数、小于一个较大的数,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这两个数之间的数.10x40师:很好!如果改变不等式组中不等号的方向,我们又可以得到几个新
5x40不等式组呢?
10x4010x40生:可以得到三个不等式组、5x405x4010x40、5x40.师:你能利用数轴求出不等式组10x405x40的解集吗?
(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各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小组讨论确定解集)
10x40x4生:不等式组可化为, 5x40x8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8.师:若不等式组为x2x3048,则它的解集又是什么呢? 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x2生:不等式组x3的解集是x3.我发现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都大于某些数时,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大于较大的数.师:那么不等式组10x405x40、10x405x40的解集分别什么呢?
生:不等式组10x405x4010x405x40的解集是x4,048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的解集
048没有公共部分,不等式组无解.我发现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都小于某些数时,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小于较小的数;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分别是大于某个较大数、小于某个较小数,则不等式组无解.师:从刚才探究过程中,你能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共有几种类型?你能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的规律总结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学生很快答出有四种类型,但总结的口诀五花八门,整个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最后教师总结“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了”.师:刚才我们从具体的例子归纳出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口诀,那么现在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是否能运用这一口诀,请看题:如果 ab,则下列不等式组
①xaxb,②xaxb,③xaxb,④xaxb的解集分别是什么呢?
生:①xb,②xa,③axb,④无解.师:很好!其实这道题也是口诀(文字语言)的符号表示方法,即符号语言,而在数轴上表示,则是图形语言,相比之下图形语言比较直观形象.这道题与前面几题相比具有一般性,数学学习往往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我们虽然发现了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的规律,但目前应习惯于用数轴来解题,这是解不等式组的基础.五、变式例题 强化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例题进行变式教学,不但可以落实“双基”,还可以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但若例题变式间潜在的距离太远,学生会“断了念头”;距离太近,又吊不起学生“胃口”.因此,在设计变式问题时,应立足于学生实际,把握好前后知识之间的潜在距离,通过富有层次性、探究性的问题系列,让学生真正能“跳起来摘到桃子吃.”
师:我们已初步学会利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下面我们来解稍复杂些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例1 解下列不等式组:
2x3x112x1x1(1)(2)2x5
12xx84x13(学生自己动手解答,教师巡视并辅导,同时也强调书写格式)师:你能总结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题步骤吗?
生:先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找出这些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也就是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生:先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不等式组解的规律来求解.师:你能通过改变不等式组2x1x1x84x1中的不等号使得新不等式组无解吗?
生:只能将不等式组改为xa02x1x1x84x1.师:若不等式组x84x1,请大家解答下列问题:(1)当a=5时,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当a=3时,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当a=-1时,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若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3)由以上可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随a的变化而变化,当a是有理数时,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学生解答,教师点评并讲解)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经历哪些过程?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生:这节课我学到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生:这节课我感受到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变式教学,可以充分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应变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参考文献
曹贤鸣.变式教学应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J].数学通报,2008,7
第三篇:让口语交际贯穿语文教学始终
让口语交际贯穿语文教学始终
郴州市二中廖嫔
北大校长的实名推荐、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再到大学毕业后的公务员选拔、择业,可谓是大大小小的各种选拔,都会涉及到语言表达。这不禁引起了我对口语交际的关注。
口语是人们日常交际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人们增进理解,加强合作,对于个人发展、事业成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为此人教社出版的教材中特别在“表达交流”中单独设了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五个版块。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如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比读写能力更复杂的能力,它的构成还包含有举止风度、语调声色、应变技巧等因素,它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复合体。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时尤其要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进行科学的训练。又因为它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复合体,故我们在训练时不能把它孤立起来训练,应注意多管齐下,以达到最终的目的。
一、消除紧张情绪——达到敢说、乐说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学生齐答,声音洪亮,可是一旦叫学生单独回答,有些学生便会紧张得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语无伦次,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究其原因,不是由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不好,加上平时锻炼少,当众说话时便过分紧张、胆怯,从而影响了表达的质量。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长期以来传统的“满堂灌”、“满堂讲”使学生已习惯了做一个三尺讲台下的“听话者”,在听讲中,他们慢慢地丢失了“说的能力”,也丧失了“说”的欲望,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所以要使学生善“说”,教师要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逐步
扫除说话时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说话时能显示出一定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做到敢说、乐说。
我在开始接触新的学生时,我坚持让每个学生都上讲台作自我介绍。每个学生提前给两天时间准备,要求介绍要有个人特色,让别人能听了之后留下深刻印象,此外还要掌握口语表达在内容、声音、姿势、表情的要求。对于特别胆小、不敢上台的同学,降低要求,只让学生能站在讲台上介绍自己即可。通过高
一、高二持续的训练,大部分同学消除了胆怯、害羞心理,还有一些学生还能配合声音、姿势、表情把自己的个性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次训练不仅使学生锻炼了胆量、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还使大部分同学形成了独特的自我介绍风格。在此基础上,我还教给学生发声技巧。要求学生在早读时间、公共场合进行大声朗读训练,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落实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受到教材编排、教学场地的限制,单独拿出几节课来进行口语训练显然是不够的。那样只会使口语交际流于形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和教学中处处隐藏着机会。口语交际应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以及生活的始末。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在良好的交际环境中锻炼发展。让他们在民主、和谐、愉快、自由的气氛中,乐于思维、敢于表达。如在教《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侧重于朗诵技巧的训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读音准确、声情并茂。还可以由此进行朗诵比赛。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出“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针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即可以训练学生的讨论能力,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有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造性复述课文。“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来说退秦师?”这样即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回顾,又能使讨论与复述的过程变成交际的过程、交往的过程。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的讲解中可以侧重辩论技巧的讲解,融合朗诵、讨论、等多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又如在必修二第四单元《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教学中结合演讲的知识进行讲解,学完后可以举行一
次班级甚至年级的演讲比赛,这样就避免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使演讲稿的写法,演讲的技巧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口语交际的训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更为稳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为高涨!学生的表达能力、应变技巧更为灵活。让口语交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落到实处吧!
第四篇:党员干部要把群众路线贯穿始终
党员干部要把群众路线贯穿始终
转变作风、改进会风,3月21日,我市将组织部长会和老干部工作会合并召开,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双喜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时,强调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据3月23日保定市人民政府网)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十八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将群众路线贯穿工作的始终就需要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一、组织群众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关键。
有效地组织动员群众,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保障党员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要全面实行基层党务公开,以党务公开带动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鼓励群众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稳步推动基层组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搭建互动平台,融洽党群关系。要建立健全畅通有效的群众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渠道,为群众发表意见、参与决策搭建平台。要在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保证各项政策决策都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组织动员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
二、宣传群众是提高党组织凝聚力的手段。
当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各种利益关系纵横交错,群众民主权利意识增强,在这种新形势下就要注重把党的方针政策耐心宣传给群众,使之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乐于让群众评说优劣,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把检验党建工作实效和干部德能勤绩的标尺交由群众掌握。要善于交待任务,让群众知其然,更要善于阐明事理,让群众知其所以然,努力提高群众综合素质。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完善文化场所设施,以公开栏、宣传橱窗、学校为基本阵地,扎实开展学习培训、文明创建等活动,引导群众遵守村规民约。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服务群众是提升党组织执行力的根本目的。
积极为群众服务,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在新形势下,把服务群众作为党组织工作的着力点,既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转变工作理念,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实现从以上级指令为轴心向以群众需求为轴心转变,从坐等群众找上门向主动上门找群众转变。要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平台,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切实做好面向广大群众的各类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要科学设计和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服务群众贯穿到党员干部工作的始终。
第五篇:弘扬个性让素质教育贯穿学校体育的始终
体育网刊2008年第5期
弘扬个性让素质教育贯穿学校体育的始终
2008-5-9 10:47:51 浏览次数 27
浙江省青田县船寮镇中学袁建波
[摘要] 体育是人的独立行为活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在体育课中,同学们能学会适应和处理各种交往和人际关系;而且体育运动是陪伴孩子们终身的一项活动,使他们可以从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满足。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责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地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
[关键词] 弘扬个性;素质教育 ; 学校体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棗学校体育教学在实现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对个性下了定义:“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和动力组织。”因此个性的本质特征为:第一,个性的整体性,即个性是全面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种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个性的独特性,即个性的差异性。个性不是芸芸众生的品质,而是活生生的各不相同的人格;第三,个性的多面性,即个性是由生物因素、心理,社会经验和人性倾向等结构组成的;第四,个性的动力性,这是由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推导出来的特性,即个性是人体的一个内在的动力因素,即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须积极引导。人类社会已步入充满竟争的二十一世纪,在这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信息的获得的方法与途径已不再具有唯一性,而是空间、多维性了。体育课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素责与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同样地不再具有唯一性,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
一、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体育是人的独立行为活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在体育课中,同学们能学会适应和处理各种交往和人际关系;体育运动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而且体育运动是陪伴孩子们终身的一项活动,使他们可以从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满足。
(一)、体育课发展个性的一般原则。
1、要认真识别承认每个学生的个性。
2、鼓励和支持不同个性。
3、对不同的个性要采用适宜的方式去引导和培养。
(二)、掌握几种发展学生个性行之有效的方法。
1、准备活动是发展个性的极好方法。
2、培养自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3、开设选项课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4、“俱乐部”式的教学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方式。
二、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主导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什么、学什么都得围绕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这就势必造成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在崇尚健康第一、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今天,这肯定不能适应学生为了健康与参与各种不同的体育项目的要求。开放式体育课基本部分模式是指,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自由编组、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要回答的问题则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解决或解决的不够圆满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选取的项目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运动能力制定出各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围绕这个目标可以采用多形式的学练方法,尝试解决课堂的主要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自然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回答事先预定设计的问题,同时还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曾预料到的问题。这样教师既是对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加以加工、巩固、提高,又是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学习、探索,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为适应教学不断更新的知识与不同要求的未来体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处技能。为此,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三、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采用开放式的体育课模式就是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米卢现象”最大的特点就是对队员的肯定,也正是因为他对队员予以肯定,才给队员注入了必胜的信心,才避免了“黑色三分钟”的重演,才把中国队提前一轮送进韩、日世界杯。对学生予以肯定,对学生而言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有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放手),他们就会在学练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去认真完成每一个练习。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自觉地进行学练,变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喜欢项目,学生总会有一种向上心理。在遇到困难挫折以后,他们会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这就促使他们进行思考,采用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由于任何一种体育运动的成效都是人们在长期磨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意志努力总是和克服困难的行为相联系的。它一方面在克服困难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也在克服困难中得到锻炼。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学生必须付出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困难或障碍,并且每前一步往往都要付出极大的意志努力,胜利也常常取决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所以,长期、系统的体育教育,能有效地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在体育教学、课外锻炼和各种体育竞赛中,学生都将获得各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鲜明、强列、丰富、多样、易变等特点,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相互观察、相互保护、相互帮助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这种教法指导下,在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团结协作与助人为乐的精神。学生不但要形态美,还要心灵美。体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多姿多彩的学校体育中,教师各种教法手段的运用,各种队列练习与技术练习,各种体育竞赛与表演,以至体育场地器材的布置等,都可以使学生受到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熏陶,并获得丰富的,多种多样的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热爱美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可巩固和扩大体育课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操、两活动,进行队列操练、身体基本训练,狠抓基本体操的质量。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提倡小型多样,注意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在普及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应建立以传统项目为主的运动队。对有特长的学生要集中进行训练,运动队员必须要思想好,各科学习成绩良好,并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同要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坚持小型多样、达标内容为主的原则,每年举行一至两次体育比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体育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运动具有不同形式的对抗性,不论是个人或集体项目,因其有不确定性特点,则可把表现为肢体对抗的外在形式引伸为内在人脑间的智慧较量。例如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与应变能力。
(二)、增强学生的体质
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我国社会两个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更好地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落实“一二一”工程,学校体育还需引进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运用终身体育教育理论和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也使学校体育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会延伸。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项目,在集体注视下完成个人练习、整体练习;各种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或技评等,都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突出特点,作为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追求目标的心理动机,所谓求胜心切。为此,他们有必要不断开发和发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运动技术与方式。这种创造性的心理动机
与行为,能使他们逐渐形成准备和乐意接受未来社会的各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因此,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能较好地动员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竟赛或练习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竟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弘扬学生个性,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推行学校体育改革,让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注释]
[1]中学体育网论文
[2]体育教育网论文
[3]体育教师网论文
[4]中国教师网论文
袁建波个人简历
男,1977年出生,2002年6月毕业于宜春学院体育学院,2002年8月参加工作,现就职:浙江省青田县船寮镇中学,中学二级教师,多次开县公开示范课,有论文刊登于省、市、县级报刊,师德标兵,优秀生活指导老师,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带队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