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

时间:2019-05-15 13:3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

第一篇:老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4年春季学期

网络教育《专题讲座》

------学习报告

所选专题《社会和谐与人的内心和谐》

—老师怎么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

和谐

学生姓名 _ 张悦

专业地理学科

年级

学习中心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报名编号

专题教师姓名范军

(以上信息必须详细填写)

2014年9月5日

老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

学习了《社会和谐与人的内心和谐》的专题讲座之后,我感触颇深,受益回浅,下面我就谈谈的一些学习体会和学习心得。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不过大多数人都认为和谐社会只是强调人与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很少有人论及人的内心和谐。而实际上,人的内心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又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高层境界。从人的内心和谐视角来探讨社会和谐,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面我就对《老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谈谈我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那么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怎样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必须好好思考的。知识是科学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归根到底靠教育。传授学生知识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已被学发展归根到底靠教育。传授学生知识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 构建和谐教育。这无疑也成为每一位老师的责任。而教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

首先,做到师生之间和谐互动。

教师要转变角色。长期以来,社会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要求,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教师也早已习惯了传统的角色要求,形成了特定的角色心理和行为定势。对待学生,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权威的角色,总是居高临下地指责学生,要求学生顺从。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教师应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运用有效的师生互动的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和引领下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民主平等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前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从教的角度来讲,教师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从学的角度来讲,学生是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而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才能更好地领悟教学内容,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健康和谐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下,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职欲望,学生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在情感上教师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爱是教育中最大的法宝,用博大的师爱去对待学生,关注他们点滴的进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去对待学生,永远对他们充满希望,永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影响他们,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熏陶他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加强自身素养,提高业务素养,敬业爱生。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并塑造学生。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就注定选择了奉献的人生。用心灵净化心灵,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真情赢得真情。我们的事业是崇高的,因为我们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其次,教师之间要和谐互学。

同事间交往要注重细节,多替对方考虑。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先征求对方的意见。先斩后奏往往会造成人的反感和不愉快,即使别人不表现出来,也会留下阴影,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有些事情,先征求对方的意见,本来别人是不乐意的,但由于你诚恳地征求别人意见,最后别人就同意了,因为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不愿被别人忽视和遗忘。同事之间需要善意的建议。平时交往,不要什么意见都提,什么话都讲,要尊重对方、理解人,有建议要表示出你的善意,不要使对方感觉到你充满敌意。善意的建议,会使对方感到你是真心实意在帮助,这样会融洽彼此关系。教师间和谐人际关系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团结合作,互勉互利,理解和尊重,才有同事的共同努力,不断进取.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学校本是一个大家庭,每们教师就是其中的成员,应该同呼吸,共命运。一荣俱荣,一耻俱耻。有乐同享,有苦同分担。彼此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大家畅所欲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和谐之花就会在这个温馨、友善的集体中诞生。

再次,教师和学生家长要多沟通,建立和谐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教师和家长必须全力合作,经常联系,把学生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然后对学生学习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校进行的系统教育必须在家中得以延续。热爱劳动的学生不能只在老师面前热爱劳动。有礼貌的学生不能只在学校有礼貌。学生上课不认真,学习有退步的情况,应该让家长了解。学生进步了需要家长进一步的关注与鼓励,也应该让家长清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求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携手,为孩子成长开创一片天空。

总之,和谐是一种极致,和谐是一种象征,和谐更是一种力量。让天下的教师真正成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

第二篇:专题讲座教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

教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

正文: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教师的重要使命

构建和谐社会要通过每个具有和谐社会性的个体来实现。亚里斯多德提倡个人的美善就是国家的美善,只有健全人格的人其社会性才具有和谐、统一、适度的特点。人格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儒家强调“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其中修身即追求“至圣”人格。因此,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成员的人格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人之社会性(社会学中的人格)主要是通过教育(家庭,学校,社会)获得的。因此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关键是在中小学阶段,所以学校教育尤其中小学就成为培养具有和谐社会性的个体的主要途径。“学校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生成长为“社会人”之前所直接接触的除父母外最主要的对象,在学生社会化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因此教师就是构建社会和谐的使者。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命对教师基本的要求

(一)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和谐人格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乌申斯基语)。和谐高尚的教师人格应是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乐观宽容,品德高尚,平等待人、真诚和善,行为自然、独立自信。布鲁纳指出:“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教育心理学研究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从幼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倾向成为青少年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教师人格的高尚不仅使学生受到启迪,而且使学生自然地把这种人格传播到社会上,使社会形成良好的人格力量。

培养教师心理和身体健康,是教师自具有和谐人格的前提。首先从客观方面,社会和学校应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压力;人性化管理,多方面评价制度减轻工作上的压力;适当安排些文体活动,减少教师精神上压力直至最后消除压力,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其次从主观方面,教师应保持有规律的锻炼和科学营养的饮食习惯,自我减压。同时教师要不断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思维能力,锻炼毅力,激发理智情感和创造力,进而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二)必须培养和营造真诚民主的师生互动关系模式

师生之间不论是正式或非正式交往都是以教师自己的个性、人格去影响对方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于传统文化赋予教师的天然权威使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其坦城的心扉可以在师生之间形成涂尔干所讲的“友情的纽带”。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懂得善于运用师生沟通的艺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既做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形成民主协商的师生互动方式;教师也要为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相对平等竞争的机会与平台,将教育公正贯彻到教育活动中去;教师要用心发掘每位学生身上的个性优点,尊重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和差异性,激发学生去追求真诚、和善这些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价值尺度,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正直、宽容和平等的健康人格。

(三)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和保证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心理环境。教师人际关系又具有示范性特点:根据社会心理学,一个人在社会上暗示和受暗示在无时无刻地发生。教师对教师群体的信赖感、归属感、彼此的竞争合作及为人处世态度和方式会以暗示的心理机制(包括表情、目光、动作、体态、语言暗示

等)影响求知欲旺盛的学生。为利于学生和谐人格形成,教师与教师应形成见贤思齐、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建成一个既融洽协作又互为竞争的团体;教师及家长间交往应注意营造彼此尊重、宽容、仁爱、关怀、合作的健康关系。只具有了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形成和体现出合作精神,而合作精神才能会使学生认识到他是与万物和谐共存的,这才有利于培养才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实施课程文化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途径

三、实施课程文化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途径

首先,学校教育应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今天的学生,即明天的社会。学生将要进入的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特征显现的社会、是经济全球化扑面而来的社会、是一个人的职业不再从一而终的社会。概言之,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学习型、信息化社会,这样的社会必然要求社会成员能从容面对新的情况、新的环境,要求社会成员具有比较全面、扎实的基础和自我完善、应变自如的能力。其次,学校教育应培养健全的人。和谐社会必须要健全的人来建设。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其任务就是为学生打实基础,打实各方面的基础,基础的扎实和牢固应当体现在和谐发展上。因此不能象过去在学生教学只注重成绩,不注重能力;只重智育培养,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培养。所以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地丰富课程文化,走改革课程之路,走开发课程文化之路,大力开展素质教学、能力教学,努力实施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具有比较全面、扎实的基础和自我完善、应变自如的能力,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发设者。

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教师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努力使自己成为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切实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

第三篇: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应特别注意下述几个方面:首先,要做到教育公平,为和谐社会构筑最坚实的基础。所谓教育公平最基本的是要使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教育资源要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倾斜。社会分层理论认为教育在社会分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分层结构的核心是基于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社会活动的范围和不同的社会机会、不同的社会资源。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人们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具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而较高的社会流动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其次,提高职业培训的效果,使受训者能够真正从中获益。社会中的贫困人口往往来自失业人员的家庭。帮助失业人员掌握或提高职业技术,使其能够再就业是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的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有关方面虽然已经做了大量的相关工作,效果却不够理想,目前全市职业技术、文化培训机构有1084个,结业人数45.3万人,在学人数50.6万人。全市乡镇职业技术学校96个,~年培训25.8万人次。但据我市城市失业人员保障状况调查报告,在回答参加职业培训后对今后就业能产生多大作用一题中回答受过培训的135人中,认为作用很大的有29人,占21.5%,认为作用一般的有66人,占48.8%,认为无作用的有40人,占29.6%。这说明职业培训的效果还不够理想。有关部门应该做好调查研究,科学地安排培训内容、合理地制定职业培训计划,使职业培训切实适应失业人员的需要,达到提高他们再就业的能力的实际效果。最后,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对于政府而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比如,政府的财力有限、教育资源不足,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所以,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办教育。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受教育者的努力。对于积极办教育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个人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给他们以物质和精神的鼓励,保护和提高他们办教育的积极性;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通过树立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学习有所成就的典型人物,激励他们献身教育、刻苦学习,在全社会营造起一个重视教育、重视学习的社会氛围。

第四篇: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章标题: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社会的理想目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和谐才有利于社会、从而也有利于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从另一方面说,发展才会促进和谐、发展才会有真正的和谐。而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提高有赖于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力资本的提高构成了社会和谐最可靠基础之一

新技术革命使现代社会的生产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取决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正式的知识被视为关键的个人资源和关键的经济资源。知识是今天唯一意义深远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即自然资源)、劳动和资本没有消失,但是它们已经变成第二位的。”根据世界银行的报道,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人力资本已经构成了世界财富的64。凭借现代通讯技术,知识和资本快速流动从而引发了竞争的加剧,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必须在足够的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才能够在竞争中获得主动、得到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本的提高构成了一个社会和谐的最可靠的基础。所谓社会不和谐是说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的利益集团的矛盾激化、出现了严重的冲突危及了社会的基本秩序,而矛盾冲突的根源最主要的是利益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解决利益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需要有分配制度的公平、分配机制的合理,但人力资本的提高则是这二者发挥作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首先,对个人而言,人力资本的提高使他有能力去竞争那些报酬较高的工作或职位并由此获得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会弱化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而产生的相对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感,并会更多地注重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种积极发展自我的努力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其次,对社会而言,人力资本的提高会使社会的生产效率提高,有能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为社会中的低收入群体、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使不同的社会阶层可以和睦相处。人力资本的提高靠教育,所以在世界上教育被一些国家作为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越是发达国家对教育越重视。

提高低收入和失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是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决定社会资源分配的主要是政治权力。国家控制着全部的社会资源,是唯一的利益主体,由国家计划、按照意识形态、通过各级行政机构履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职能,所以人们获取社会资源的多少、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的职业、单位、行政级别等,社会分化程度低,由利益分配引发的社会矛盾并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资源分配机制逐渐地进行着根本性的改变,市场正在取代政治权力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主要力量。市场经济使社会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元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的收入差距拉大,社会的分化加剧,社会的矛盾凸现。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分化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主体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如在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主要是工人,导致他们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文化程度低。据2000年的一份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在岗职工的文化程度整体较低,他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31年,大多数是初中、高中学历,明显低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后两者分别是13.86年和13.08年。与1992年的调查数据相比,大致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在岗职工初中、高中学历的人所占比例还略有上升,而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所占比例则略有下降。调查分析还表明,工人阶层在文化程度方面的同质性很明显。换句话说,在不同企业里,工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都是初中、高中学历者占绝对多数。这在全国如此,在大连也是如此。国家统计局大连市企业调查队在我市对150户企业的经营者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职工人的技能和受教育水平低成为影响企业生产和经营发展程度最大的因素。在被调查的150户企业中,认为在职工人的技能和教育程度因素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了较大甚至严重影响的占被调查企业的53。在职工人的技能和受教育水平低成为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重要的内在制约因素,从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技能和受教育水平低的在职工人在竞争中明显地处于劣势,潜在地具有失业和被淘汰的可能,事实上在已经失业的人口中,技能和受教育水平较低者是绝大多数,据我市城市失业人员保障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340名被访的失业者中,小学及以下7人,占2.1,初中194人占57.1,高中113人占31.2,而大专以上26人,只占7.6。这些人职业选择的面窄、再就业的机会小,要改变现有的处境比较困难。

改变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的情况,提高低收入和失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是缩小收入差距、减小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推动大连教育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在理论上十分明确的问题,重要的在于要根据大连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使教育能够收到最大的社会效果。

目前,大连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同其他行业一样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后我们有条件争

取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第一,市委、市政府重视。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大连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审议并通过《中共大连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的决议》,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大连市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使发展教育所需要的组织规划、力量发动、资源动员等有了保证。

第二,具有经济社会基础。近年来,大连市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攀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经济社会条件。

第三,全民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近年来,大连市一直在致力于学习型城市的建设,通过这一活动,广大市民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大大提高,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使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要促进教育的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应特别注意下述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到教育公平,为和谐社会构筑最坚实的基础。所谓教育公平最基本的是要使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教育资源要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倾斜。社会分层理论认为教育在社会分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分层结构的核心是基于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社会活动的范围和不同的社会机会、不同的社会资源。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人们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具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而较高的社会流动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其次,提高职业培训的效果,使受训者能够真正从中获益。社会中的贫困人口往往来自失业人员的家庭。帮助失业人员掌握或提高职业技术,使其能够再就业是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的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有关方面虽然已经做了大量的相关工作,效果却不够理想,目前全市职业技术、文化培训机构有1084个,结业人数45.3万人,在学人数50.6万人。全市乡镇职业技术学校96个,2004年培训25.8万人次。但据我市城市失业人员保障状况调查报告,在回答“参加职业培训后对今后就业能产生多大作用”一题中回答受过培训的135人中,认为作用很大的有29人,占21.5,认为作用一般的有66人,占48.8,认为无作用的有40人,占29.6。这说明职业培训的效果还不够理想。有关部门应该做好调查研究,科学地安排培训内容、合理地制定职业培训计划,使职业培训切实适应失业人员的需要,达到提高他们再就业的能力的实际效果。

最后,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对于政府而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比如,政府的财力有限、教育资源不足,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所以,要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办教育。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教育者的努力,也需要受教育者的努力。对于积极办教育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和个人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给他们以物质和精神的鼓励,保护和提高他们办教育的积极性;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通过树立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学习有所成就的典型人物,激励他们献身教育、刻苦学习,在全社会营造起一个重视教育、重视学习的社会氛围。

《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五篇:服务社会促进和谐

服务社会促进和谐

红花岗区忠庄镇志愿者

招募卡

1、扶贫帮困志愿者:面向辖区贫困党员、群众开展志愿服务。

2、三关工程志愿者:面向辖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开展志愿服务。

3、禁毒志愿者:参与辖区禁毒宣传工作,结对帮教吸毒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

4、救灾志愿者: 参与各种抢险救灾工作

5、其他志愿者:服务其他工作

联系人:胡守丽联系电话:8438799

下载老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师怎样做社会和谐的使者,促进教育和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流动促进社会和谐 舒绍福 2012-7-24 16:06:55 来源:2012-3-27 爱思想网 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合理的、公正的、流畅的社会流动能够化解阶层矛盾,......

    和谐使者事迹材料

    张xx,男,汉族,1986年出生,2004年7月毕业于xx卫生学校,现任xx市xx推拿连锁机构总经理,xx市创业培训师,xx市红十字会志愿者,xx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副会长,xx市爱心推拿队倡导者,,xx市xx镇爱......

    树立促进社会和谐的教育理念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提出了明确要求,是指导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立新功 ——在宿迁市妇联三届五次执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侯 春 荣 (2011年1月25日) 各位执委,同志们: 现在,......

    关爱弱势群体 促进社会和谐

    关爱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 系别:会计系 班级:08财务管理 姓名:笑笑 学号:200803024451 20 10年10月12日 关爱弱势群体 促进社会和谐 摘要:为提高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体......

    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家庭 促进社会和谐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构建和谐家庭 促进社会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古语道出了中国人的家国观念。十六届六中全......

    化解矛盾纠纷 促进社会和谐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利益纠纷纷繁频繁,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已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首要任务。充......

    完善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社会救助 促进社会和谐 洪大用 2012-11-19 14:01:08 来源:《教学与研究》(京)2004年12期第18~23页 【作者简介】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会学博士。(北京100872) 【内容......